-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浅谈对“问题学生”的转化和教育
班主任论文之浅谈对“问题学生”的转化和教育 对“问题学生”的转化和教育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师工作的难点。“问题学生”的形成主要是非智力因素,尤其是情感因素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传统的教育观念忽视情感的引导和交流,一味地单向灌输,不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导致厌学、畏难等问题的出现。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强化社会教育,密切学校和社会的配合,对学生多一分引导,少一分填鸭,“问题学生”的种种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问题学生”的表现大致有以下几种: 不良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形成性格缺陷。1、父母的责骂形成自卑,令学生产生挫折感、自卑感和不安感,不知不觉中失去随机应变能力,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敢面对挑战。2、父母的过分溺爱则形成自负。一些家长特别疼爱孩子,甚至溺爱,造成孩子凡事都随心所欲,以自我为中心。3、父母疏于管教形成懒散。孩子入学之前,接触最多的便是父母,父母的适当引导和启蒙教育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些家长由于工作忙而无暇管教或因重男轻女而无心管教,容易使孩子形成懒散的作风。此外有的家庭父母离异,对孩子心理有较大的伤害,这类孩子缺少关爱,也容易形成懒散的作风。4、父母期望过高,形成心理压力过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殷切期望。但期望过大,对孩子施加超负荷压力,强迫他们去做一些能力尚未达到的事情,反而使孩子性格变得孤僻。 没有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学习毫无兴趣。踏入中学的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开始形成的时候。一些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被极端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所诱惑,将追求金钱和享受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没有形成“受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没有形成”,将追求成材从而为社会多做贡献作为人生理想。少年周恩来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大志,现在一些学生却不知读书意义何在,无心向学,对学习丧失兴趣,完全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而被动读书。 陷入早恋, 为情所困。进入青春期后,特别是到了中学阶段,青少年随着生理上的日益发育成熟及性知识的萌发,对异性态度逐渐由“疏远期”向“亲近期”过渡,有相互接近、了解交往并结为朋友的需要。部分学生会产生对异性的好感和朦胧爱慕,这无论从心理和生理上说都是正常现象,但求学时期的中学生根本不懂什么是爱,却模仿成年人谈情说爱,绝对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一些学生由于堕入“早恋”的陷阱不能自拔,精神不能集中,成绩一落千丈。 综合“问题学生”的几种表现,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在所有非智力因素中,情感因素对其它因素影响最大。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可以证明这一点。1968年,罗森塔尔在一所学校6个年级18个班中,随意选出一批学生,并告诉老师这批学生是所有学生中最有发展前途的。8个月后,这些学生(其中包括“问题学生”)个个各方面都进步较快、情绪开朗,求知欲旺盛,与教师感情深厚。显然,“问题学生”的进步或者说问题的相对解决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的希望、热情通过教师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自信、奋发的激流在学生的心中流淌,尤其是那些名单上曾经常受教师白眼的“问题学生”更是倍受鼓舞。这种积极的态度无疑是促使学生发生变化的最原始、最有效的内动力。因此,转化“问题学生”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开始,密切学校和社会的配合,不断加强引导并强化社会教育,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 一、转化“问题学生”在于教师的观念。 (一)、要转化问题学生,要求教师真正转变教育观念。 我们常常把转化点确定在学生这一方面,其实这样做的最终效果并不理想。只要教师坚持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问题学生” ,用自己的真情感染,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从而打开“问题学生”的“心灵的枷锁”,使他们他抬头挺胸,扬帆奋进。教师观念的转变,就该是:第一、消除对优生和差生教育行为上的差距。由于潜意识不自觉的主观因素,犯同样的错误,教师对优秀学生常常“给面子”态度宽容,要求肯切,这些都是正确的;而对于差生,批评往往是严历的,要求苛刻,不切实际。这种教育行为在学生身上会产生“条件反射”很容易使差生产生逆反心理。第二、以爱心感化学生。爱是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过程中最崇高、最圣洁、最伟大的情感。师爱能春风化雨,感化学生。特别是班主任与学生接触较多,也更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他们的师爱可以发挥更大的教育效力,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教师对待差生,不应该简单理解“严师出高徒”这个古训,对差生应该做到恩威并重,将“严”与“慈”、“师 ”与“友 ” 融为一体。 (二)用爱心写好操行评语。 一份充满激励性的语言,充满爱心,恰到好出处的评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格自尊和自信,可以激发让学生从字里行间看到老师的殷切希望,而且还能密切师生关系规范学生健康成长。传统的教条式的操行评语,抑制了对学生个性的正确评价,不利于学生积极的行为规范的形成。从爱心出发,努力寻找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闪光点,以第二人称的语气,用发展的眼光亲切具体地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这有助于“问题学生”的转化。 二、实行“三级帮教”制度 “三级帮教”即实行帮教教师“一帮一”地帮助教育“问题学生”,心理老师和班主任及其组织的同学帮教小组共同帮教“问题学生”。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 “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这是阿基米德自信的豪言壮语。信心是学习和事业成败的原动力,帮助学生培养对自己能力的信心,是转化“问题学生”的第一步,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学生需要鼓励犹如鱼需要水一般,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缺乏自信是部分“问题学生”的通病,而这些学生形成自卑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或因为常受挫折,或因为相貌丑陋,或因为常受到父母责骂和老师的白眼。因此,我们要先从了解学生开始,并努力发掘学生的“闪观点” ,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表扬,并对他们委以重任,让其担任力所能及的班干部,在同学中建立威信。在考试和比赛前,有意识地鼓励他们“你一定行”,帮助学生重建信心。教学过程中老师做出特别的努力来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例如设计一些难度较易的练习题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做,然后肯定他们的成绩。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且坚持检查反馈,直至形成习惯。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在教师的引导和培养下,让学生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拥有坚定的自信心,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二)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对于无心读书,刁蛮任性,目空一切的“问题学生”,教育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除了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外,还要善于解剖自我,要正视缺点和错误,敢于与之决裂。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要把握时间和机遇,全力拼搏去充分发挥。此外,可以通过学生帮教小组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博取众长,扬长避短。例如开一个“正确认识自己”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自己找出自己的十大优点及十大缺点,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会有优点也会有缺点。同时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互相帮助,争取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三)教育学生学会自立。 让“问题学生”学会自立,不依赖别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负责。如何学会自立呢?一是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在现实生活中提高分辨真与假、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二是做事要有主见,果断行事。三是严于自律并不断自我完善,人生的自律就是要对自己负责,即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承担责任。它表现为自尊、自爱、自信和自强不息。教育学生学会自立,就要求他们自觉地、不断地、严格地修养德行。 (四)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家庭压力。 布鲁姆说:“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的学习如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它与教师们和素质、教材的质量同样重要。”不少家长给子女定下许多理想和目标,一旦达不到目标,便喋喋不休地责备或从经济方面给予制裁。这些压力有积极的一面,但负面影响也很大。作为老师,我们应教育学生首先要理解父母的一片爱心和苦心,并综合分析父母提出的要求和目标,有道理的要接受,并根据自身情况加以落实;对于不切实际的,则要积极和家长沟通,取得谅解。然后化压力为动力,将其作为对自己的一种鞭策,一种动力来不断驱使自己尽可能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能否专注学习是“问题学生”转化的关键所在。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是很多的,除了适当的刺激外,还有孩子本身的动机,即我们所说的“兴趣”。兴趣是以学生思考力为媒介,在无形中逐渐形成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必须让学生懂得读书的意义和肩负读书的责任,只有明确读书的意义,才能有目的地学习而萌发兴趣,也只有肩负读书的责任,才能专心地更有成效地学习,在不断的进步中体会掌握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学习乐趣。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形象、生动、有吸引力,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六)教育学生对待异性应持的态度。 初中阶段生理上的日益成熟和性意识的萌发,使部分学生对异性交往充满憧憬和渴望,但他们弄不清友谊与爱情的界限,稍有不慎便出现“为情所困”的心理问题。作为老师,应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与学生谈心,从三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一、教育学生正确区别友谊与爱情。二、教育学生掌握好交往的分寸。三、注意交往的信息反馈。这样,帮助学生走出早恋的“围城”。 三、正确处理好相应的关系。 在转化差生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转化意愿和转化环境的关系。差生的认识、态度、毅力与习惯不容易定形。教师应该创造出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和谐的环境,帮助他们实现目标,达成转化意愿。例如喜欢打架、吸烟、沉迷打游戏机等等有不良习惯的学生通常周围有一群互相影响的人,教师应该在他们中寻找突破口,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许多老师以差生进行功课补习时,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求知品质培养,结果差生成绩提高往往是暂时的,不能持久。所以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应特别重视与学生的沟通,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转化效果会事半功倍。二、宏观控制和分项实现的关系。班主任在协调各方实施差生转化的工作中,对家长、各科教师、班干部、以及参与学生都应有具体的分工的要求。既要在整体上安排和设计形成班集体的风格和发展方向,又要按部就班,力争步调协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