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计划总结之高一历史新教材活动课尝试实验总结
历史计划总结之高一历史新教材活动课尝试实验总结 “高一历史新教材活动课尝试”实验总结课程改革是教育改 革的核心。传统历史教学活力的焕发,需要在历史教育改革中,竭力体 现学生个性的张扬。为了适应这一历史教改的大趋势,浙江省按照教育 部的规定,遵照 1999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吸收两省一市试点 的经验,于 2000 年秋季起在高一年级统一使用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 史》新教材。这套教材与以往教材不同之一就是“增加了活动课”。但 目前在教学中要将“活动课”开足上好,面临诸多问题,包括社会、学 校、师生对活动课认识的提高;活动的内容与具体的操作技术设计;具 体活动与活动课课程的开发;活动与考试评估的关系处理等等。为了找 出一条适合龙赛中学历史活动课的开发的可行新路,担任高一历史教学 工作的茅纪芬、王建军两位教师组成了“龙赛中学历史新教材活动课的 探索与实践”课题小组,于 2000 年秋季开始实验到 2002 年秋季结束结 题,历时两年,在所任班级进行了系列尝试。两年来,在学校总课题组 的领导下,在专家和历史组同仁的大力支持、指导、帮助下,两位教师 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奋力开拓、不断创新,终于胜利完成 了各项实验指标,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达到了实验之初提出的“教 学探索并行、考试能力并举”的要求。一、抓住机遇、审时度势,积极 承担实验任务 历史教育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学科,要有前瞻性的思考。 课题实验的目的是 检验具体方案在我校的可行性;对历史活动课的培养 目标、课程设置、活动内容安排、教材活动要求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 效性提出意见和建议;探索和总结组织活动的有效方法和管理经验。但 在高一会考压力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老师试验能力有待提高的情 况下,进行这样的实验要承担不可预测的风险,但参加这样的教改试验 又无疑是提高自身良好素质的契机,机遇与挑战同在,成功与风险共存。 领导信任的目光,同行的热情鼓励,两位老师以对学校、学生负责的态 度,慎重地下定决心,积极申报课题,参加实验。二、深入调研,明确 思路;周密部署、扎实做好实验工作。(一)精心准备,做好试验前期 工作 1.学习理论,提高对开设活动课的认识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们对活动课开设中的一些理论问题还认识不清,把握不明。对开设活 动课目的的思考不够深入,以致把开设学科课程的一些做法误解为活动 课实施的方法。为了用正确理论武装指导活动课,两位实验老师进行了 广泛、系统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有关活动课的理论专著,上网寻找典 型案例,两人小型教研等,对一系列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这包括新教 材开设活动课的目的、我国历史学中活动课程与实用主义活动课程的区 别、活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活动课与课外活动的区别、活动课在历史 教改中的地位、学科类课程所包含的实际活动与活动类课程、活动课的 教材问题、活动课的实施条件、活动课与研究性学习、活动课与综合实 践活动等。为以后的实验打好基础。 2.广泛宣传、形成合力、组建试 验小组 没有同事和学生的理解和参与搞好实验是不可能的。课程改革的 先导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新教材既是会考、高考最基本的依据,也是开 设活动课的突破口。多年来,高中历史一直是传统的必修课与选修课两 路诸侯分割天下,学校、社会、教师、学生对活动课缺乏认识或有意见, 为了学生和学校了解试验,打消疑虑,给活动课的开设创造良好的氛围, 课题组进行了广泛宣传,争取各方的支持,把宣传力度作为试验首要工 作来抓,做到“课堂内外结合,形式手段多样,宣传不留死角”。在实 验班级作思想动员,使学生消除疑虑和担心,同时利用各种教研活动广 为介绍,争取学生家长、班主任的支持与配合。同时组建以王建军、茅 纪芬两位教师为具体操作者,学校特、高级教师为指导、顾问的试验小 组,形成教研网络系统。 3.制定实验宏观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可行性 论证在应试任务压力下,要做到“既能提高考试成绩,又能培养学生兴 趣”的目标,方案的整体性、协调性是试验的前提。试验之前制定了 《高一历史新教材活动课尝试的总体规划》等上报学校教科所,申请立 项批准。该规划对二年实验的操作过程进行了宏观的设计。包括试验的 指导思想、试验目标、试验的理论基础和试验的基本思路等方面的策略。 ①试验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贯彻落实学校提出的 “科研促教、科研兴校”的方略。通过实施新教材活动课任务,促进高 一历史教学上新台阶。②试验目标:通过试验对活动课在龙赛中学环境 下开展总结 一套方案并且为下一轮类似实验提供依据和 参考;改变历史课在学校副科的地位和学生中“无用”的影响;锻炼教 师队伍,提高教师教科研素质。 ③试验的理论基础:试验人员是教育 观念的更新,要以正确的理论作支撑;试验工作的有效进行要用先进的 理论为指导。针对当前教学的实践情况,确定素质教育理论、现代课程 理论和现代教学论作为试验的主要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 教育观、教学观,包括教学目标观、教学过程观、教师观、学生观、质 量观等现代教育教学新观念。④试验的基本思路:以新教材为依托,适 当拓展内容;立足课堂,兼顾课外;以校内为中心,辐射校外;以小组 活动为主,以个体活动为补充;以 6 个月为试验准备,以 12 个月为具 体实施,以 6 个月为总结评估和推广的基本思路,使试验工作有序、有 效地进行。 4.调查研究、摸底排查、制定详尽具体方案 总体方案需要 具体落实到每个学生、每个教学环节和每一次具体的活动。立项审批和 制定宏观方略后,茅纪芬、王建军两位教师在所任班级进行复杂细致的 调研。①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历史活动课的认识现状和理想活动方式。 (见附表一)②以高一(1)班和高一(2)班为不同实验方式实体,收 集数据。 ③分析数据、形成报告、总结经验、分步推广。 (二)遵守 计划、精心实施、采集数据课题组通过分析、研究,认为新教材以学科 课堂为主,自主活动为辅的课程结构,以此开展了灵活多样的学生活动。 1.讲授课中进行的活动(为辅)。 想一想、看一看、议一议、做一做 (讨论、总结、交流)。 2.专题活动课(为主)。 社会实践类:调查镇 海抗战概括;参观镇海海防纪念馆;镇海历史旅游资源的开发;采访档 案馆人员等。语言文学类: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诗歌;历史事件辩论 赛;历史沙龙;历史专题演讲等。动手操作类:收集古币、古玩、古票 证;制作历史地图;历史教具模型等。 3.实验中行之有效的典型个案。 ①王建军教师在高一(2)班指导,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主题活 动课“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该课以“祖国统一”为主题,融 小品、诗歌朗诵、专家论坛、动画制作为一体。课前师生通过查找图书 资料、上网收集。学生讨论收集了大量有关“一国两制”与“台湾”的 素材,然后学生写出《台胞归乡记》剧本,挑选演员,课余排练。周敏 婕请教语文教师写出长诗《团圆》;朱瑛等同学模拟专家座谈,在政史 地组举行的公开课上,同学们大显身手,施展才华,赢得了较好的评价, 取得较明显的效果。(整个课堂实录见附表二) ②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 论文。写历史小论文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历史 辩正能力和历史分析、观察能力。先是两位教师进行了“关于怎样撰写 小论文”的辅导,然后师生编写小论文参考题目,供学生自由挑选,最 后发表高见,写作成文,教师再个别辅导。要求学生个个参与,放飞想 象的翅膀,只要言之有理,皆可成文。学生的论文涉及面非常广,中国 与世界、人物与事件、追踪新闻热点谈历史析现实。以高一(1)班尤 为突出,全班共写了 70 余篇小论文,进行了一次书面的专题讨论。(参 考题目和小论文集见附表三)③以辅导教师为主的专题报告。为了拓展 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思辨能力,课题组有计划地进行了小型专题讲 座。 ④开展以课堂为主的小型辩论赛。辩论既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又锻炼了学生收集、辨别史料真伪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能力。辩论以代表 对和个别自由发言相结合的方式。茅纪芬教师在高一(1)班以“对洋 务运动的评价”和“辛亥革命成功还是失败”为主题组织了二场辩论赛。 赛前教师帮助学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组织学生观看辩论赛的录相,使 学生对辩论赛有一定的了解,预先让学生推选出两队代表,分别确定一 个辩论的观点。然后学生在课后查阅有关历史资料,教师提醒学生资料 来源尽量要广,并指导学生从中筛选出为自己观点服务的有效信息,并 要求每个学生都有书面准备。辩论赛的形式深得学生的赞誉。(见附表 四)⑤抓好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活动。配合教科所的研究总安排,两位教 师在辅导班级进行班级活动与小组活动结合。王建军教师对高一(2) 班的两个研究小组进行了长期的指导。(王之渝为组长的“浙东抗战调 查”、王康军为组长的“中国周边军事态势”分析,见附表五。)⑥开展 读书活动。在这次实验中要求每一位同学读一本好书,明一个道理,谈 一次感想。教师向学生推荐所读书目,定期检查读书情况,然后组织学 生读书体会。(推荐书目见附表六) 三、观念更新、能力提高、试验取 得显著成果。 1.拓宽了高一历史优化教学的模式 传统的教师、书本、 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习得必需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等,为学生打下一定的基础。然而,它难以适应现代化教学思 想。但以学生、社会、活动为中心的活动课也有弱点,因此,课题组吸 收二者的优势,实现活动课教学与学科教学的动态组合,从而形成两种 教学结合、优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明确了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和教 学操作模式。建立优 化过程中素质教育观念、课堂教学效益观念,构 建了明目标 促活动 细汇总 用现实的具体操 作模式。 2.实验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①教学思想有明显的 转变。 二年的试验使二位教师对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 课程观从单一教科书意识向完整的课程意识转变;人才观由“升学=成 材”向多规格需求转变;育人方式观由封闭的“课本+四堵墙”向开放 的、主动活泼发展的方向转变;质量观与评价手段从“合格率=质量” 向全面和谐发展转变。 ②教学的基本能力不断提高。 驾驭教材能力是 搞好试验的基础。通过抓好新教材活动课的地位、实施和评价三个重要 环节,基本掌握了活动课。重点分析活动的原则、活动的内容、活动时 间与空间、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的效果评价五个方面,使活动教学的 设计能力、实施设计能力、总结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变 化,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③科研意识加强。 教改促科研。在此之前, 我们只是埋头教、考过程,而通过这次试验充分体验了科研的全过程。 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理智实施、客观分析,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思 想进行教改。 经课题组统计,在两年的试验中,两位教师摘集资料 20 余万字,指导学生 小论文 80 余篇,展示活动课二节。茅纪芬教师阶段 性成果《高一历史新教材活动课的初步尝试》被收集在《2002 年宁波市 获奖论文集》中,并作为镇海区的代表在宁波市的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交 流会上发言。(见附表七) 3.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①培养了 学生的能力。 一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 二是学生 通过活动,解放了手、口、脑;三是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 生自主学习,适当引入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发展了个性,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②学生的课业负担得到减 轻。通过活动学生从被动接收知识转向主动发现,从注意学习的结果转 向注重学习的过程,有效地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了教学效 果的提高。 ③学生成绩稳步提高。 在试验之前,我们担心教学质量会 受影响,对试验心存疑虑。2002 年高一会考二个班级优秀率、合格率表 明,学生的认知水平都达到了规定的目标。在年级段中处于前列,与刚 入学时的成绩相比有较大的提高。这表明认真进行试验,学习成绩是可 以保持稳定的,教学质量是不会降低的,而且可以有所提高。(各项对 比数据见附表八)4.实验为活动课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的编写积累 了资料。 四、实验的缺憾与不足 试验取得的成绩是令人振奋的,但我 们更清醒地认识到,试验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1.课堂教学改革和考 试改革脱节,教学评估还缺乏科学的、可实际操作方法。 2.学生的自 主性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发挥,学生还没有达到真正在活动课中的解放。 3.由于受会考和课时的限制,活动课的有些方式没能得到实施。 附 表 八 : 龙 赛 中 学 2001 年 度 第 一 学 期 高 一 历 史 期 中 成 绩 比 较 表 科 目 班 级 平均分 100-90 89-80 79-70 69-60 59-50 49 以 下 最 高 分 最 低 分 历史 一(1) 71 3 8 15 15 5 3 95、45 一 (2) 75 1 13 24 10 2 94 、 50 一(3) 75 2 11 26 8 1 1 91 、 41 一(4) 70 2 7 17 15 7 1 91 、 45 一(5) 75 2 15 16 13 3 94 、 50 一(6) 77 1 8 10 9 90、 61 龙赛中学 2001 年 度 第 一 学 期 期 末 高 一 历 史 成 绩 比 较 表 科 目 班 级 平均分 100-90 89-80 79-70 69-60 59-50 49 以 下 最 高 分 最 低 分 历 史 一 ( 1 ) 69.0 8 11 19 8 3 84/37 一 ( 2 ) 69.9 1 14 20 13 2 83/45 一 ( 3 ) 67.1 5 17 17 7 3 89/44 一(4) 67.2 1 4 17 14 9 4 90/44 一(5) 68.9 1 6 16 20 4 1 91/39 一(6) 69.4 1 5 13 13 6 92/50 龙赛中学 2001 年 度 第 二 学 期 期 中 高 一 历 史 成 绩 比 较 表 科 目 班 级 平均分 100-90 89-80 79-70 69-60 59-50 49 以 下 最 高 分 最 低 分 历 史 一 ( 1 ) 69.6 1 8 14 18 4 4 95/45 一(2) 69 1 5 14 18 10 2 90/45 一(3) 67.3 1 7 10 16 11 3 91/42 一(4) 64.5 2 1 12 17 11 5 93/44 一(5) 68.7 1 7 19 13 7 2 93/44 一(6) 67.7 2 5 10 10 10 1 93/47 龙赛中学 2001 年 度 第 二 学 期 高 一 历 史 会 考 成 绩 比 较 表 学 科 成 绩 高一(1) 高一(2) 高一(3) 高一(4) 高一(5) 高一(6) 历史 A 19 14 13 11 15 13 B 26 28 30 28 27 25 C 3 6 3 6 5 P 1 2 2 4 1 高一(1)班主题式与高一(2)班辐射式实验教学前后的单元测 试结果 时间 样 本 平 均 分 标 准 差 2D 检 验 结 果 实验前 高一(1) 74.16 13.66 0.178 高一(2) 73.54 13.49 实验后 高一 ( 1 ) 80.8 8.56 2.00(无显著差异) 高 一 ( 2 ) 76.9 6.58 高一(1)班与高一(2)班学生实 验前后对照表 样本 时间 观察能力 操作能力 协作精神 信息处 理能力 评价 能力 高一(1) 实验前 3.9 3.6 3.4 3.4 3.0 实验后 4.2 4.0 3.6 3.4 3.5 高一(2) 实验前 3.6 3.6 3.2 3.3 3.0 实验后 4.0 4.0 3.5 3.3 3.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