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变换句式教案
二、整句和散句的特点和变换 整句是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排列整齐的一组句子。整句多使用对偶句、排比句、对比句、反复句、顶真句、回环句,也使用具有同一关系的复句。起修辞效果是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其实贯通,意义鲜明。 散句是指结构不同、句式长短不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起修辞效果是能使语句灵活自然,富有变化,避免单调呆板。 例如 1、花园里开满了红、黄、白三色鲜花,风儿 一吹,犹如跳动的火焰、闪闪发光的金子和即将飘落到地上的雪花。 花园里开满了鲜花,风一吹,红的像火焰在跳动,黄的像金子在闪光,白的像雪花在飘落。 恰当地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可以收到生动活泼、挥洒自如而又节奏鲜明、气势磅礴的效果。要使散句变整句,就要使句子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做题时可对句子进行分析综合,找出其相似点,从而归类划一使其变成对偶句、排比句或其它结构一致的句子。整句变散句的要求则与散句变整句的要求相反。 例如2、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尽管他们彼此不相识,尽管他们的性格有所不同。但,共同的语言却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彼此不相识,性格有所不同。但,共同的语言却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例如3、我们一行人到了天都峰顶,江山千里,俱收眼底,黄山奇丽的景色,尽踏在我们脚下。 我们一行人到了天都峰顶,江山千里,俱收眼底,黄山奇景,尽踏脚下。 【例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 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解析】先根据内容选定一个句子作模式,然后据此对其它句先调内再调外。通过调整,使语序恰当,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 【答案】①成年累月的战事,②动荡不安的政局,③不断衰退的经济,④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⑤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 【随堂练习】 1.把下面画线的文字改写为整句的形式。 这座小村庄,面临着碧波荡漾的大海,背靠着高山,高山上林木苍翠。 改写:这座小村庄,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面临着碧波荡漾的大海,背靠着林木苍翠的高山。或: 面临大海,大海碧波荡漾;背靠高山,高山林木苍翠。 2. 将下列语句中加线的部分改写,使之与其前句构成整句。(不能改变原意,可适当更换词语) 上海已悄然出现了为顾客丰富切身体验服务的“体验经济”的萌芽:能让你体验到进入热带雨林感觉的雨林餐厅,a、上海孙桥镇的观光农业能让你体验田间劳作;集休闲与购物于一体的投资3亿多美元的娱乐购物中心即将出现,b、还将建成类似香港维多利亚港、澳大利亚悉尼港那样著名的黄浦江外滩旅游景点……这一切,不能不说是一种发展“体验经济”的明智做法。 指导:先分析前句结构,再以它为模式变换此句。 答案:(参考)a、能让你体验田间劳作的上海孙桥镇的观光农业。b、类似香港维多利亚港、澳大利亚悉尼港那样著名的黄浦江外滩旅游景点也将建成。 三. 重组式变换。 所谓“重组”是指要求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前提下,改变陈述对象而对句子进行重新组合。解答这类试题特别要注意分析原句的意义层次关系,从而理出合理的表达思路。尤其要注 意陈述对象(主语)一定不能变。 解答“重组句子”这种变换句式结构的试题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弄清作为重组句子开头的词语在原句中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要弄清原句内部的逻辑关系。 重组后各个成分结构关系及句子叙述角度发生变化,但原句逻辑关系及语意不能改变。 【例】1:高考的典型题是用“儒、道、佛”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儒、道、佛 这是1999年全国卷的第25题。这是一道“重组”式变换句式的试题。做这一类题,特别要注意分析原句的层次关系,从而找到合理的表达思路。原句是由三个分句组成。第一个分句说明对苏轼生活和创作的看法.后面两个分句说明形成这一看法的原因。而表述“原因”的两个分句之间也不是并列关系,也是一种因果关系。要求用“儒、道、佛”作开头,实际是要求从原因说到结果。因此本题的答案如下: 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思想比较复杂,生活和创作都充满了矛盾。本题也要完成以上审题过程。 【随堂练习】 1:以"为善、诚实、守信"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他能够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重新崛起,成为名冠荆楚的“快餐大王”,是凭着做人与经商的美德,如为善、诚实、守信等。 答案:为善、诚实、守信等做人和经商的美德,使他能够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重新崛起,成为名冠荆楚的“快餐大王”。 2:请以“自由”一词为开头,重组爱因斯坦(自述)中的这句话。不得改变原意。 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为这株脆弱的株苗主要需要自由。 方法指导:先变化末句,再在“这株脆弱的株苗”上做文章,最后组合其它句 答案:自由是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这株脆弱的株苗的主要需要,因而,现代教育方法还没有把好奇心扼杀掉,真可以说是奇迹。 ★整散句互换: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句,使其协调一致、匀称对称。(允许增删或改动词语) 诗人们咏月,常常用金蟾、玉兔称明月;并把月色比喻为寒霜、白雪;有时又用玉盘、宝镜给圆月作比喻;新月则常常被叫做琼沟或者玉簪。有的用明月来形容佳人的容貌,有时借明月来象征高洁的精神,等等。这些咏月的常用手法,李白都运用自如,别具风采。 答案:诗人们咏月,常常称明月为金蟾、玉兔;喻月色为寒霜、白雪;状圆月为玉盘、宝镜;比新月为琼钩、玉簪。 2、把下面几个散句改写成一组整句,不要改变原意。 “地方保护主义”的开端是排斥外地产品,它以侵害本地消费者利益为代价,最终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 答案:“地方保护主义”以排斥外地产品为开端,以侵害本地消费者利益为代价,以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为终结 ●重组句子 1.用“考生和高校”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前年开始试行的春季高考,一方面增加了高校选拔人才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考生选择高校的机会,因而受到了高校和考生的普遍欢迎。 方法指导:先在本句上变化,再组合其它句,尤其要注意上下对应。 答案:考生和高校普遍欢迎前年开始试行的春季高考,一方面考生增加了选择高校的机会,另一方面高校也增加了选拔人才的机会。 2.用“我们”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改变原意。 书籍将人类自身无法逾越的障碍和局限揭示给我们,而且毫不保留地将人的痛苦、幸福、愉悦、悲伤、烦恼、绝望、矛盾等种种复杂的心理启示给我们。 指导:原句谈书籍两大作用,现在要变换主体为“我们”,所以要变化相应的动词,主宾位置要颠倒。 答案:(参考)我们从书籍中了解到人类自身无法逾越的障碍和局限,而且受到有关人的痛苦、幸福、愉悦、悲伤、烦恼、绝望、矛盾等种种复杂的心理启示。 3.将下面一个句子改写成以“《采茶舞曲》”为开头,不用“被”、“让”之类的词语的句子,要求语言通顺,保留原意。 二十多年前,我曾被一首歌曲撩起过浓浓的乡思,撩拔得神魂颠倒,那歌曲,便是至今都享誉歌坛的《采茶舞曲》。 答案:《采茶舞曲》是一首至今都享誉歌坛的歌曲,二十多年前,曾撩起过我浓浓的乡思,撩拨得我神魂颠倒。 4.以“伟大”为主语将下面这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单句。(文字可增减,语序可调整,但不能改变原意。) 一个不可思议的能够理解宇宙的智慧生物,正是伟大的宇宙自己用纯粹的物质创造的。 指导:先主宾位颠倒,然后改变某些词让“伟大”做主语。 答案:宇宙的伟大在于它用纯粹的物质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能够理解它的智慧生物。 5.用“我”字作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那幅山水画,据说出自名家之手,我左看右看,横看竖看,它的“名气”我始终品味不出来。 参考:我对那幅据说出自名家之手的山水画,左看右看,横看竖看,始终品味不出它的“名气”来。 6.用“信息革命”作开头,重组下面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继蒸汽机革命、电力革命之后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信息革命的标志。 【解析】原句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开头的。这个句子变换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有两点:一个是谁是谁的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标志,还是反过来信息技术革命是电子计算机的标志;第二点就是谁是第三次技术革命,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还是信息革命。 【答案】信息革命作为继蒸汽机革命、电力革命之后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的。 信息革命是以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继蒸汽机革命、电力革命之后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7.用“伊拉克平民”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能改变原意。 美军为缓解后勤补给线的压力,在未来的4到6天内对巴格达实施更大规模的空中打击,这将会造成伊拉克平民更加惨重的伤亡。 伊拉克平民 。 【解析】原句先“因”后“果”;改句为先“果”后“因”。 【答案】(伊拉克平民)在未来的4到6天内将面临更加惨重的伤亡,因为美军为缓解后勤补给线的压力,将对巴格达实施更大规模的空中打击。 8.用“黄鹂”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苇泊,这里的乍雨乍晴 的天气,使我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这是一种极致。 黄鹂 。 【解析】本题考查重组。所谓重组,就是提出新的要求,对所给的语句作重新组合,即改变语句的组合形式而不改变原来的意思。 【答案】黄鹂在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茂林修竹、桑田苇泊中,在这里的乍雨乍晴的天气里,显示出了它的全部美丽,这是一种极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