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9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9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案)(含解析)

专题 19 论述类文本阅读 课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调整幅度不会太大,将基本保留现有模式,但选材的范 围有可能继续扩大。从选材看,①多从阐释文化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介绍民间艺术等方面 选取文本;②文本多为社科类文章,内容有极为丰富的文化积淀和极强的历史厚重感。篇幅 在千字左右。从考查点看,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 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课标全国卷的考查热点。 一、如何从整体出发迅速读懂论述类文本 近年来的高考阅读题,大多从整体着眼命制,试题往往关涉全篇内容。许多考生面对一 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题,往往习惯先看题,然后按“题”索“文”,以求速战速决。其实,这 种由局部到整体的阅读,甚至只有局部没有整体的阅读,往往会因为主旨把握不准、信息掌 握不全、内部关系梳理不顺而导致答题的失准、错位或遗漏,结果是欲速不达。要改变这种 错误的阅读方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1.写了什么——抓住文本重要信息 要养成边读边筛选的习惯,抓住文本的重要信息:①与论点有关的信息,如最能表现作 者写作意图的语句,对相关问题或现象进行肯定或否定评价的句子等;②和论据有关的信息, 如对基本概念、新的知识的解释和阐述,对一些重要问题的具体表现的论述等;③在结构上 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如各段的起始句、结论句以及过渡句等;④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 语等,诸如也许、可能、大概、部分、最、目前、之外、唯一等。 2.为什么写——分析作者观点态度 对直接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文本,要能准确地找出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明确作者 赞成或反对什么、喜欢或厌恶什么、提倡或否定什么。对作者观点态度较为隐晦含蓄的文本, 要能够从文中具体的论述中辨别筛选、分析归纳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3.怎么写的——把握文本结构脉络 把握文本的结构脉络,要根据文本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本各段落的大意,了解全篇 的结构层次,明确作者的论证思路。 二、掌握圈点标画的速读方法 1.圈点文中体现作者观点的语句 作者观点的表述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判断(是、不是)、总结(总之、在我看来、由此看 来)、假设(如果、那么)、比较、对比、引述、转折、因果、递进等。 2.圈点文中的重要句子 所谓重要的句子,除了统摄全篇、体现作者观点的中心句外,还有结构复杂难以理解的 句子、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揭示文本脉络层次的句子等。 3.圈点文中反复强化的词(词义可以是相近的) 这类词往往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如文段中若反复出现“滥用”二字,这两个字便 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阅读时应高度关注。 4.圈点代词并使之明确 凡是文本中出现的代词,一定要圈点并根据上下文意找出替代的具体名词。 5.圈点文段中陈述对象转换的词 这类词的变化往往体现了行文的思路,抓住这一点有利于理清文章的思路。 6.圈点限定性的词语(定语和状语) 注意各选项语言的分寸、程度、范围是否恰如其分,注意叙述角度、表达方式、因果关 系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的不同。 三、强化精确解题的思维意识 1.读——阅读题干 阅读文本后面的问题,迅速抓住题干中提供的重要信息,包括答题要点、限制范围,力 争把握答题指向。 2.找——准确查找 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 题干和选项相对应的语句。有时对应句可能不止一处,但一般只有一处是符合要求的,因此 要仔细进行辨别,筛选出需要的内容。如果确实不止一处,则要进行整合,使之互相补充。 同时还要弄清对应句与上下句、全段乃至全文的关系,在其中所处的地位是什么,即弄清点 与面的关系,做到“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3.比——仔细对照 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如果选项在原 文的基础上出现了修饰、限制、补充成分的增减,那么就要小心是否出现了范围的扩大或缩 小,程度的加深或减轻,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是否改变了原有的因果关系、先后顺序、主次 关系,是否将或然性、可能性变为必然性,预见性变为现实性,将来时变为完成时,等等。 另外,还要对比选项之间的异同,找出准确对应题干的选项。 4.除——排除干扰 确定、选择一个选项的过程,就是排除其他三个选项的过程。每个题目中设置的干扰项, 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但是因为有时对原文的表述不尽科学或不尽准确,有些 人在排除时,往往不依据原文而凭借其他方面的知识或是自己想当然,结果导致失分。这里 强调一点,排除的依据只能忠实于原文。 四、充分熟悉命题设误类型,切实掌握解题对策。 前面提到高考命题设误的八种类型。下面是往年高考中出现的一些错误选项以及与此相 关的文本片断,请同学们认真理解错误选项的内容要点、概念形式和用语特点,再比对文本 片断(重要处编者已经画上了横线),然后指出选项的错误类型,写出对错误原因的简明分析, 并思考针对这类问题的解题对策。 五、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所谓“文中”,一是指理解重要概念时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二是指理解 时根据重要概念的具体语境来把握。所谓“重要概念”是就概念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常常 与文章的整体内容和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密切相关。理解“重要概念”主要包括理解“重要概 念”的内涵、属性和外延。 “重要概念”常常包括:(1)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2)反映文章深层含意的词语; (3)体现作者观点立场的词语;(4)对文章结构起连接呼应作用的词语;(5)内涵上容易混淆的 词语;(6)展现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7)有一定指代意义的词语。 六、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文中重要句子”,指的是内涵较为丰富或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主要包括:点明 主旨的句子(即人们常说的“文眼”句);内涵丰富的句子;对领悟主旨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 句子;结构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有些显示层次的句子(即人们常说的领起句、过渡句、结论句等)的含意,也需要正确解 读。这些句子或意蕴比较丰富,或表达比较独特,或结构比较复杂,或作用比较突出。“理 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指根据具体语境领会或解释这些句子的特定含意(包括深层含 意)。 七、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所谓“文中的信息”是指作者在文中所阐述或传达的知识、事例、理论、观点或设想等; “筛选”是指根据一定的要求对文本信息进行搜索、选择、获取;“整合”是指对筛选得来 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并压缩,使之条理化、清晰化、概括化、简洁化。 高考对此高频考点的考查内容主要有:①对照语言材料辨别筛选信息的正误;②从语言 材料中筛选出符合答题要求的有关语句,并进行整合,做简要的表述。 八、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指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并在理解观点和材料之 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理清行文的思路。“分析文章结构”与“把握 文章思路”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 结构体现出来的,结构为表,思路为里,二者互相映照。 从历年的高考情况看,“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重点考查的是把握观点和材 料之间的关系,把握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把握文段内部的层次。从高考设题的实际来 看,本高频考点在设置考题时,常常将“分析结构”与“把握思路”结合起来。 九、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两个切入点 切入点一:分清层次 分清层次,既包括分清全文的层次,又包括分清某一部分的层次(或段内层次)。分清层 次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 1.分辨段的类型 分析文章大的结构层次就要弄明白哪些是引论段落,哪些是本论段落,哪些是结论段落, 分清段的类型不仅有利于理清全文的层次,也有助于段内层次的分析,因为不同类型的段其 内部结构也不尽相同。 2.据意断层 层次分析是着眼于内容的分析,对于全文来说,明确各段的大意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 文章思路的关键;而对于一个段落来说,以句子为单位,把句意密切相关的句子按照意义归 纳在一起,并以此为依据来划分段内的层次,一个意群就是一个层次。 3.抓标志词句 为了表达清晰,很多文章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词句表时前后上下内容的关系。找出这些 词句并仔细区别其代表的意思,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结构、思路的分析。 标志词句有: (1)关联词。不同的关联词表达不同的关系,由此入手便于我们更快地理清结构和思路。 (2)顺序词。顺序词能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如“首先、其次、再次”, “第一、第二、第三”,“一方面……另一方面……”,“此外”,“同时”等。 (3)总结词。“总之”“由此可见”表示结论,一般表示分总关系。 (4)重要句子。起统摄作用的领起句、总括句,起总结作用的小结句,起承上启下作用的 过渡句,前后呼应的句子以及各段的中心句等。 切入点二:梳理层间的关系 根据对于语意的理解,梳理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分析结构,弄清思路的关键。具体指 梳理开头和结尾之间的语意关系,开头结尾和主体部分之间的语意关系,以及主体内部各语 段之间的语意关系。 十、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主观倾向。作者的观点态度,可 能直接表述,也可能间接表述;可能集中表述,也可能分散表述。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果是隐 含的,分析时就要依据文本,揣摩文中的隐含信息,推求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进而把握作者 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果散见于文中不同位置,分析时就要把这些分散的信息集中 起来进行归纳整理。 高考对这一高频考点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个角度:①分析概括作者在整篇文章中表现出 来的观点态度。做这类试题要着眼于整体,对全文涉及的内容做全面分析,并正确概括。② 分析概括作者对文章中涉及的某一具体事物的观点态度。这就要求围绕这一事物,在筛选整 合文中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着的作者对这一事物的观点态度做分析和概括。③分 析概括作者对文中所引述的别人的观点的态度。这就要首先明确别人的观点是什么,然后分 析作者对此是赞同还是反对,或是赞成哪一部分、反对哪一部分,从而明确作者的态度。 高考命题时选项的设置往往是命题者对文中观点态度的转述,考生需要做的是判断这些 转述与原文的观点是否吻合。 高频考点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概念,是指文章论述的对象或表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的重要词 语。这类词语往往具有临时借用的特点或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 指根据具体语境准确领会这类词语的临时义或附加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 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 准的。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 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 情其实都是手段。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 幸福的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 就会感到很幸福。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作“快乐主义”, 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 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 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 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 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另一派叫作“完善主义”。完善主义 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 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 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 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 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 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 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 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 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说人是受 欲望支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所以, 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非也。欲望满 足以后是无聊。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确实是不可能的。但是 如果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 些好书,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 吗?不会。你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 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 (摘编自周国平《幸福的哲学》) [读后想一想] 1.本文涉及的最重要概念是什么? 答: 【答案】全文谈论的话题是“幸福”,“幸福”就是本文涉及的最重要概念。 2.作者如何理解这一重要概念?作者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在文中何处能体现? 答: 【答案】作者的观点是“幸福与价值观密切相关”,在文章第一自然段的结尾处和全文 的结尾处都能体现。 3.除作者外,文中还写了哪些人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其观点各是什么? 答: 【答案】文中写了四种幸福观:①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② 伊 壁 鸠 鲁 等 “ 快 乐 高频考点二、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 “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结构思路起重要作用的句子。主要 包括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文眼”句),显示结构层次的句子(领起句、过渡句、收束句), 对领悟主旨有提示性或引导性作用的句子,意蕴丰厚的句子,结构复杂的句子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科学所研究的是那些被认为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而存在的关系。这也适用于把人本身 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陈述的对象还可以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像在数学中就是那样。 我们不一定要假设这种概念是同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相对应的。但是,一切科学陈述和科 学定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是“真的或者假的”(适当的或者不适当的)。粗略地说来, 我们对它们的反应是“是”或者是“否”。 ②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 达什么感情的。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 有恶;也没有什么目标。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决不会碰到像“你不可 说谎”这样一类的句子。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他不能 任性或感情用事。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③由此看来,好像逻辑思维同伦理毫不相干。关于事实和关系的科学陈述,固然不能产 生伦理的准则,但是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却能够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并且联贯一致。如果 我们能对某些基本的伦理命题取得一致,那么,只要最初的前提叙述得足够严谨,别的伦理 命题就都能由它们推导出来。这样的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正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 一样。 [读后想一想] 1.横线处语句在文中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句子? 答: 【答案】属于“对领悟主旨有提示性或引导性作用的句子”。 2.横线处语句在文中的位置和作用是什么? 答: 【答案】处在第②段的观点句之后,进一步阐释观点。 高频考点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论述类文本中的“筛选并整合信息”,是指按照考题的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关信息,然后 把这些信息(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筛选出来并加以整理合成。考查形式一般是按照题目的 要求把命题人整合的信息与原文进行对比,做出正误判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工业化时代,学校教育映射了工业化集中物流的经济批量模式:铃声、班级、标准化的 课堂、统一的教材、按照时间编排的流水线场景。这种教育为工业时代标准化地“制造”了 可用的人才。而大数据教育将呈现另外的特征:弹性学制、个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 每个人的成功。世界也许会因此安静许多,而数据将火热地穿梭其中,人与人(师生、生生) 的关系将通过人与技术的关系来实现,正如现在过春节拜年,不通过短信、电话、视频、微 信,还能像 20 年前那样骑自行车挨家挨户拜年吗?大数据时代,无论你是否认同技术丰富了 人类的情感,技术的出现,都让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一个学生考试得了 78 分,这只是一个“数字”,如果把背后的因素——家庭背景、努力 程度、学习态度、智力水平等与 78 分联系在一起,就成了“数据”。大数据与传统的数据相 比,有非结构化、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 等特点,这些特点正好适应了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学习变化。目前教育变革的讨论,过多集中 于在线教育(远程、平板、电子、数字),这正像任何一种科技让人们最先想到的都是偷懒的 哲学,自动化时代最先想到的是卓别林电影中的自动吃饭机,多媒体时代最先想到的是游戏。 在线教育本身很难改变学习,在这场教育革命的浪潮中,由在线教育引发的教育从数字支撑 到数据支撑的变化,却是很多人没有在意的巨大金矿。 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教育管理 数据的采集和运用,这些过去靠“拍脑袋”或者理念灵感加经验的事情,在云计算、物联网、 大数据的背景下,变成一种数据支撑的行为科学。教育将成为继经济学之后,一门不再靠理 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变成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 目前的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的大数据时代,人与机器的主流社会关系逐渐转向 人与数据之间的关系,若干年后社会的竞争将以服务和创新为核心,然而我们今天的教育还 受制于减少犯错和标准化的“魔咒”。大数据教育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标准化的教育将转 向网络完成,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将主要由学校承担:越来越小的班级、越来越近的学校、 越来越聚焦的教育支持、越来越个性化的培养方式。这将使教育摆脱工业化时代的模式。 [读后想一想] 1.这篇文章谈论的对象是什么?其特点有哪些? 答: 【答案】对象:大数据教育。特点:弹性学制、个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每个人 的成功。 2.请综合文中信息,概括作者对大数据教育的看法。 答: 【答案】作者认为大数据教育的时代已经来临,这种教育适应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学习变 化,将会给教育带来全新的变化。 3.作者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答: 【答案】文章共四段,第一段用工业化时代教育的特点引出大数据教育的特点;第二段 举例说明大数据教育的特点和目前在线教育的问题;第三段论述大数据教育的影响;第四段 紧承第三段,论述大数据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高频考点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是指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织和安排。分析文章结构,即根据文体的特点,分 析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的安排。文章思路,是作者行文时思考的线 索、路径和脉络。把握文章思路,即分析作者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的逻辑顺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 3D 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 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 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 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 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但即便如 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 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 里。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 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 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 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 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 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 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 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譬如 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大额资金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 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 奢华呈现吗?除了晚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 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的技术业已游离了艺术的初衷,众多的 娱乐节目——而不是艺术——充当了技术的受惠者。 ⑤技术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对于技术的盲目崇拜无异 于对于工具的盲目崇拜,这种崇拜的实质,是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如果任由其泛滥, 容易遮蔽掉技术背后真正关键的东西——使用技术的人的作用与良知。前一段诸多社会事件 引起舆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术联系起来。从瘦肉精饲料、三聚 氰胺奶粉、毒胶囊的制作到利用电话、互联网精心设计的钱财欺诈,舆论同声谴责的是无良 企业、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骗子以及失职的监管机构,而技术研发者的责任似乎被 轻轻放过,人们没有看到参与这些社会事件的技术人员出面道歉,这个环节成为盲点因而遭 到遗忘——文化领域的事情也似乎常常如此。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德 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 (选自《新华文摘》2013 年第 23 期,有删改) [读后想一想] 1.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各段的内容是什么? 答: 【答案】第①段,结合当前文艺演出的现象,引出本文谈论的话题——艺术领域中技术 崇 拜 正 在 形 成 。 2.文章大致采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 答: 【答案】文章大致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高频考点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是在对文章分析理解的基础上的综合概括。“内容要点”既可以是几句话、 一段话、一个层次或几个层次的内容,也可以是整篇文章的内容。“中心意思”是针对文章 的整体而言的,它直接以文章层意、内容要点为基础,又涉及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 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 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 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 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 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 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 “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 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 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 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 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加以科罚。 [读后想一想] 1.节选部分围绕什么话题来谈论的? 答: 【答案】围绕我国古代是如何对待食品安全问题谈论的。 2.第一、二自然段分段的依据是什么? 答: 【答案】不同的时代。 3.第二段谈了哪个时期的什么样的内容? 答: 【答案】谈了汉唐时期对食品安全的管理情况。 高频考点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在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进一步要 求。所谓“观点”,就是作者对事物所持的看法;所谓“态度”,就是指作者在文中所表现 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包括肯定与否定、爱与憎、褒与贬,以及某种程度的保留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大概相对说来比较和平安定,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 其图象化的符号形象也如此。 仰韶型和马家窑型的彩陶纹样,其特征恰好是这相对和平安定的社会氛围的反照。你看 那各种形态的鱼,那奔驰的狗,那爬行的蜥蜴,那拙钝的鸟和蛙,特别是那陶盆里的人面含 鱼的形象,它们虽明显具有巫术礼仪的图腾性质,具体含义已不可知,但从这些形象本身所 直接传达出来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却可以清晰地使人感到:这里还没有沉重、恐怖、神 秘和紧张,而是生动、活泼、纯朴和天真,是一派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仰韶彩陶的特点,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多,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有十余种。据闻一 多《说鱼》,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但闻一多最早也只说到《诗经》《周 易》。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进一步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呢?像仰韶期彩陶屡见的多种鱼纹 和含鱼人面,它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长久不绝的祝福? 社会在发展,陶器造型和纹样也在继续变化。和全世界各民族完全一致,占据新石器时 代陶器的纹饰走廊的,并非动物纹样,而是抽象的几何纹,即各式各样的曲线、直线、水纹、 漩涡纹、三角形、锯齿纹种种。 其实,仰韶、马家窑的某些几何纹样已比较清晰地表明,它们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 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个由 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即是说,在后世 看来似乎只是“美观”“装饰”而并无具体含义和内容的抽象几何纹样,其实在当年却是具 有非常重要的内容和含义,即具有非常重要的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的。似乎是“纯”形 式的几何纹样,原始人们的感受却远不只是均衡对称的形式快感,而具有复杂的观念、想象 的意义在内。巫术礼仪的图腾形象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成为纯形式的几何图案(符号),它的原 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并且由于几何纹饰经常比动物形象更多地布满器身,这种含义反 而更加强了。可见,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 观念,这正是美和审美在对象和主体两方面的共同特点。这个共同特点便是积淀:内容积淀 为形式,想象、观念积淀为感受。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读后想一想] 1.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 【答案】仰韶型和马家窑型的彩陶纹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它能够反映新石器时代前期母 系氏族社会的和平安定氛围和当时人们的美好情感、复杂观念、想象意义。 2.每一段中蕴含作者观点或情感倾向的关键句是什么? 答: 【答案】第一段,新石器时代前期的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象化的符号形象比较和 平 安 定 。 第 二 一、【2016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 26 28 题。 “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学》《庸》《论》 《孟》。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单行。 最初用力提倡“四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只有 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 部书的分明易晓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 是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一处说:“《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 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 不尽。”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 朱子说,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融贯了《论》 《孟》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 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所以,朱子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 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却重 在猎取功名;这是不符合他提倡的本心的。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 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有删改) 26.根据材料,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4 分) 27.二程和朱子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 (5 分) 28.请分析本文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6 分) 【答案】 26.《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论语》《孟子》单行;二程强调《大学》 《中庸》的作用;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说明,贯串“四书”;书贾改变“四书” 顺序,形成通行本。 27.二程认为,从《大学》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分明易晓,初学者从它入手不 会走错路;朱子认为,《大学》提纲挈领,由此能领会《论语》《孟子》的精微分别,进而 能领会 《中庸》的心法。 28.研读“四书”,目的是提升人格修养,而非猎取名利;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 在逻辑,循序渐进;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 【解析】 26.这是一道概括材料内容的题目,注意中间的“二程”“朱子”和“书贾”所作的事 情。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7.注意对文中关键词语的提取,然后进行整合。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8.注意对文中二程、朱子的观点的概括,然后注意重点词语的把握。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二、【2016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 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 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 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 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 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 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 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 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 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 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 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 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 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 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 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 (《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 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 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 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 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 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 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 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 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 为谁绿”(杜甫《襄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 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 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和歌诗的区 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 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 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 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6.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 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 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 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其实已与 以往古风不同。 7.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 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 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 “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 之偏颇。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 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 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 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 抗坠,铿锵成韵。 【答案】6.D 7.C 8.C 【解析】6. A项“逐渐走向衰微”无中生有。B 项“因而”,强加因果,由文中内容可 知,“格律限制并不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皆是古体 诗的特点,前后没有因果关系。C项“更似绝句律诗”没有依据。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8.C 项“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不正确,引用的 诗论部分,有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三、【2016 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第 1-6 题。(17 分) 考据、批评与欣赏 朱光潜 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考据和 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 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 翻印,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 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 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 他研究的那一套。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 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 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 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 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 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 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 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而忘 欣赏,他们好比食品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后,便袖手 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以为, 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⑥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但是一般人所谓的文学批评,意 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学者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所认识的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 起来,除开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 ⑦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法官” 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它们的就是美,违背它们的就是丑。 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 的麦可白?”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 ⑧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 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郎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 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传。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 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 时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⑨“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 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 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 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 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 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⑩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 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我小时候欢喜读《花月痕》 ① 一类的东西,现在 想来不禁赧颜,究竟是从前对还是现在对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 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⑪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 批评的功夫,有个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 很大的错误。 (有删改) 【注】①《花月痕》:清代长篇小说,情调缠绵哀怨。 1.第②段画线的词语“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第②段详细列举“功课”内容,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流露出作者对纯考据工作不满的态度。 B.证明考据学者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 C.有助于读者对考据工作形成感性认识。 D.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证据。 3.概括“法官”式文学批评的特点。(3分) 4.以下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段提出文章讨论的对象,总领全文。 B.第②⑤段着重阐述了作者对考据的看法。 C.第⑨⑩段分别对第⑦⑧段进行了深入分析。 D.第⑪段总括了上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5.下列推断与文章一致的一项是( )(3 分) A.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的人不都是学者。 B.如果不欣赏形象本身,就不能得到美感经验。 C.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文学批评也是一种考据。 D.“法官”式文学批评者不认为《麦可白》是一部悲剧。 6.分析作者与印象派在文学批评观点上的异同。(5 分) 【答案】 1.答案示例: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哈姆雷特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2.B 3.答案示例:“法官”式的文学批评预存标准评判作品美丑,用反省的理解,冷静而不 杂个人情感。 4.C 5.B 6.答案示例: 相同之处:文艺作品的欣赏者应通过直觉让自己的情感与作品形象产生交流,由此得到 真正的美感经验。 不同之处: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是纯粹个人的,全凭直觉。而作者认为文学批评不是纯粹 个人的,还应结合考据;也不能全凭直觉,还应说出美丑好恶的道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题目明确要求:“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什 么?这个词出现在第二段,第二段详细列举了“功课”内容,文中提到“他们不仅讲这一样, 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后面紧跟着冒号,后文明显是举例说明,在“哈姆雷特是不是 作者现身说法?”中“作者”这个词与前面的观点照应,这样答案就不难得出了,将自己的 经历融入哈姆雷特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本题考查论据及其作用。B 项“证明考据学者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其中“无意义” 理解有误,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的能力。做这道题首先要找准范围,根据“‘法官’式文学批 评”挑选出相关段落,即⑦⑨两段。由第⑦段最后“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 活作品?”一句可以概括出一点。第⑨段主要列举“法官”式和印象派的区别,挑选出其中 有关“法官”式的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4.本题是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 基础上,将选项带回原文进行比较,辨识细微差别之处,再做取舍。第⑨⑩段不是分别对第 ⑦⑧段进行了深入分析。第⑨段主要列举“法官”式和印象派的区别,而不是只针对印象派 进行深入分析。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5.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第一段提到“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考 据和批评当作欣赏”,所以 A 项错误;第六段提到“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 文学批评”,C项的叙述与原文不符;D.“法官”式文学批评者不认为《麦可白》是一部悲 剧。原文第七段提到“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 麦可白?”这句话是说作为坏人的麦可白不应该做悲剧主角,而不是否定《麦可白》是一部 悲剧。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6.本题考查学生内容理解、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 象及要求,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四、【2016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文化消费就是消费者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产品的消耗,消费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文化的消 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过程。对消费者而言,文化消费的效用是获得精神享受。文化 消费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 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而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 文化消费属于其中。文化活动之所以会发生,是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的需要。文 化活动不仅会产生经济福利,也会产生政治福利、社会福利等,给每个社会成员带来福祉。 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自然引出了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两个概念。消费者作 为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会继承和拥有这个群体的文化,即该群体一系列的态度、习俗、信 念、价值观、规范以及技能等。至于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 受很多因素影响。至此,可以把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定义为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这种文化 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其中消费能力指的是解释、理解和欣赏文化 产品的能力。显然,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分别与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相对应。 消费者的文化资本或者文化存量,体现为两部分:与文化产品有关的文化和文化消费品 位。消费者具备相应的文化,对相应的文化产品自然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消费者经过 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这和消费品位使 消费者能够识别欣赏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对该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 就消费者而言,由于文化消费品位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费品位与文化是一 脉相承的,消费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费品位形成的基础。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 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因为尽管文化是形成文化消费品位的基础,但文化消费品位的形 成还要受到诸如文化产品特性、价格,以及消费者收入、性别、年龄、种族、个人特质等因 素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文化消费品位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选自资树荣《消费者的文化资本研究》,有删改)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文化消费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的过程,是消费者获得精神享受 的过程。 B.消费者支付货币消耗文化产品和免费观赏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展演,都属于文化消费。 C.文化活动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多方面的需求,给个人、社会带来各种福利, 是文化消费的体现。 D.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相对应,是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消 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6.下面对“文化消费品位”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消费者乐于为文化产品消费,经过多次消费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就是该消费 者的文化消费品位。 B.消费者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建立在其具备一定文化水平这一客观基础之上;消费者 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C.消费者能够欣赏鉴别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其文化消费品位起了很大作用。 D.文化消费品位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会随消费者文化底蕴、消费能力等因素的变化而变 化。 7.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A.到书店购买图书阅读属于文化消费,而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 B.商人收藏画作与画家收藏画作的不同,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 C.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消费群体,中考生因年龄、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比较接近,所以 有一致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 D.文化消费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提高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有助于推动一 个群体、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 【答案】5.C 6.B 7.D 【解析】5.题干问的是“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这是考查 考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把选项与文章中的相关语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 细微的不同。C 项“是文化消费的体现”说法错误,原文第一段“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 性的文化消费,而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费属于其中,文化活 动之所以会发生,是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的需要”,可见文化消费只是文化活动 的一种,在概念范围上前者小于后者,而选项把两者范围等同了。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6.题干问的是“下面对‘文化消费品位’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这是 考查考生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7.题干问的是“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这是考查考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态 度的能力。A项“而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说法错误,根据第一段“文化消费基本 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另一类 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推断。B 项“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说 法欠妥。根据原文第三段“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则是文化消费品位,这和消费品位使消费者能够识别欣赏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 对该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推断选项 B判断错误。C 项“所以有一致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 偏好”说法错误,可根据原文第二段“至于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 人而异,受很多因素影响”推断。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五、【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 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 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 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 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 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 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 1917 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 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 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 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 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 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 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 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 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 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 生了巨大影响。1925 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 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 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 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 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 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 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 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 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 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 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 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中国历史上存在一个商王 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 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1917 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 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 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 辨派的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 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 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 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明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 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 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 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答案】1.D 2.B 3.D 【解析】3.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D 项 “王国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 行比较、辨析。B 项范围扩大:原文只是说“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 并没有泛指旧史学,选项漏掉了修饰语。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5.D项“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扭曲文意。 原文“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 意思是说“中国的文字学家很早就把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为探究先民造字之法的凭依”了, 而殷墟甲骨文的被发现,只是“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六、【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題。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 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 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 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 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 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 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 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 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 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 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 定是作者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 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 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 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 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 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 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 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 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 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 更有意味。19 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 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 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 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 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 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 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 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 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 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 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 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 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 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 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 小说接近的文 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 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 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答案】1.B 2.C 3.B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曲解文意, 以偏概全,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本题考查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 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 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经比较即可得知 C 项“现代小说不 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 之外的附加意味”,曲解文意,原文第四段“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 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 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 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很明显对象是“在这些小说家笔下”而不是“人们”, 范围扩大,且原文没有“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这层意思,曲解文 意。A 项根据第一段“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 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来推断。B项根据第三段“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 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 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来推断。D 项根据原文第四段“现代小说 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 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来推断。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曲解文意,以偏 概全,张冠李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七、【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 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 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 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 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 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 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 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 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 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 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 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 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 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 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 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 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 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 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 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 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 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 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 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 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 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史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 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 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 而应列入子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 后者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 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 这个时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 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 《水浒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 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答案】1.C 2.D 3.B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C 项“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 果能充分利用 经》”和第二段“王国维在《古史新证》总论里说”推断。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D项“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 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有误,否定太绝对,根据原文第四段“至于纯粹的文学 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可以推出答案。A项根据第三段“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 经》一般都视为荒诞不经,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釆用”推断;B项根据第三段“以清人编 《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推断;C 项根据第三段“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 骧先生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 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 子”推断。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的能力。B项“‘五四’之后,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 之所以没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八、【2016 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同诗歌、散文、戏剧一样,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评价,离不开五四初期的语言 变革对于中国现代小说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决定性意义这个“基点”。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 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 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 风格,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政治文化语境下语言方式的变动,推动了小说 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小说语言的政治化”带来的“标语口号”、“概述”、“讽刺”、“直 语”等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而作为对政治语言的反拨,又 使小说发展了限制性语态、隐喻和幽默修辞风格等文体表现形式;30 年代新媒体影响下的语 言变迁,催生了新的小说语言方式,带来了现代都市新小说的形式,如跳跃的小说节奏、画 报体小说、电影化小说等形式的发展;40 年代小说语言的“口语化”,带来了小说形式的戏 剧化追求,推动了章回体等传统小说形式的再利用和再发展。 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不仅可以准确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 中的得与失,也能更加客观地评价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古典文学,重新来看待和审视文 言之于文学形式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展大目标出发,反对文言文,提 倡白话文,完成了白话语言方式的确立,这种历史功绩自然不能抹杀。但当年有许多学者对 五四语言革命中彻底丢弃文言文的观念和实践持保留态度,他们的言论、思考和忧虑中的合 理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时过境迁,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 学带来的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 后的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 问题的许多认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而且很多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在 各类文学文本的写作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其 造诣也是很高的。这不仅证明了文言作为文学语言的生命力,并未因白话文的兴起而消失, 而且也表明:事实上文言也参与了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过程。 (所选文段有删改)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进而推动 了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 B.“小说语言的政治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现代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但 客观上仍然起到了推动小说形式发展的作用。 C.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学衡”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色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但并不 是所有学者都支持彻底抛弃文言文的极端做法。 D.从语言变革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重新看待和审 视文言文对文学形式的重大价值。 9.从内容出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A.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历程 B.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得与失 C.语言变革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D.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深受语言变迁的影响 10.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3 分) 【答案】 8.B 9.C 10.①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②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 【解析】 8.题干要求选出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 在文章语段, 仅可以准确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得与失,也能更加客观地评价同样作为语言艺术 的中国古典文学,重新来看待和审视文言之于文学形式的意义”可知,“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重新看待和审视文言文对文学形式的重大价值”表述不准确。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9.本题主要考查适合做选文标题的,实际上就是能够准确概括文意的,本文主要讲语言 的发展,语言的变革对各个方面的影响,故 C 项合适。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一、(2015 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 “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 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 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 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 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 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 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 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 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 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 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 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 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 被(2 页上部分)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 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 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 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 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 不可以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就不必因为他不负 传统望而视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 典在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 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 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 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 “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名族不同风格的 “新经典”。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 者看来则有些狭隘。 B. 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 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 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 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大作用。 D. 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 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 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 心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 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 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争取的一项是(3 分)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 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 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 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 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答案】 1.C 2.B 3.C 【解析】 1.经比较即可得知 A 项原文“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 提起‘中国经 二、(2015 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白龙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一 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 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 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 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 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更 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 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 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 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 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 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 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 望。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我们提倡阅读,并非为了闭门不出、与世隔绝。阅 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热爱他人。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 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 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家们营造的精神空间。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 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 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 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 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 年 4 月 23 日) 9.下列对文章中“刷新”一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 B.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智识训练中重新发现自己,使精神日益丰富的过程。 C.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对永恒之物的凝望和思索,能促进精神人格的养成。 D.能见识到另一个世界: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和经典所营造的精神空间。 10.文章说:“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每日”强调的是什么?请谈谈 你的理解。(2分) 答: 11.请简述文章的论述思路。(4分) 答: 【答案】 9.A 10.“每日”强调的是阅读要勤,不要间断,要持之以恒,以达到“日新”。 (意思对 即可。》 11.文章开篇指出了阅读对于精神刷新的意义;接着从自己和世界两个角度,具体阐述 阅读对于养成良好人格、完善精神世界的积极作用;最后强调只有持之以恒地“刷新”,才 能成为心灵丰富、心智成熟的人。(意思对即可。) 【解析】 9. A“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表述不全面。第一段“在这个意义上, 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 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而在文章最后三段又有具体解说,“而这,正是精 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 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10.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 己相处,并在 三、(2015 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 葛兆光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天”仍然是判断与理解的基本依据。仿效“天”的构造,模拟“天”的运行,遵循“天” 的规则,就可以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在人们心目中,凡是仿效“天”的,就能够拥有 “天”的神秘与权威,于是,这种“天”的意义,在祭祀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支配力量,在 占卜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对应关系。不仅是一般民众,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 力基础来自于“天”,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 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 “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而这些概念又被具 体化为一些可以操作的技术,于是“天”与“人”之间就被联系起来。首先是“一”。在秦 汉时代,它既是宇宙的中心、唯一的本原、至上的神祇,又是天下一统、君主权威、理性法 则、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其次是“二”。“二”即阴阳,既可以指日月、天地,也 可以指君臣、上下,以及从阴阳引申出来的冷暖、湿燥、尊卑、贵贱。再次是“五”。在《吕 氏春秋》中,思想家曾为“五”并列出种种匹配的事物和现象。这说明人们普遍相信“五行” 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相反,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 方、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 混乱,宇宙就会无序。比如朝代的变更,要顺序地吻合五德的排行;人们的服饰,要顺序地 吻合五色的轮次。这种数字概念经历了漫长的整合和论证过程,在秦汉时代终于以系统的形 式固定下来。 沟通天地人神的权力仍然被少数术士所掌握。大多数人相信,他们由于有某些特殊的禀 赋与训练,拥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人们需要通过他们与天、与神灵、与祖先交流。 当时人们关心的中心问题有以下几类。一是生命。铜镜铭文这样的考古资料透露了秦汉 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看来当时的人们相信人是可以不死的,不过也相信人之永恒极其困难。 如果说铜镜铭文、帛画、画像石中的神仙内容及秦汉方士的求仙寻药炼金活动,反映了人们 对生命的期望和想象,那么很明显,他们也努力地探索过人体的奥秘与医疗技术,张家山汉 简中的《脉书》、马王堆帛书中的《五十二病方》等,就反映了人们的焦虑和忧患。正是在 这种期望和想象、焦虑和忧患中,人们逐渐形成了生死观念。二是幸福。在秦汉的一般思想 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对幸福的期望往往 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永生)所 取代,“富贵”与子孙“繁衍”成了更现实的追求,铜镜铭文中那么多的“富贵”和“宜子 孙”的字样就是明证。三是国家。当诸侯国家日益消亡或削弱,各种文化区域日趋混融成为 一个文化共同体的时候,人们开始彼此认同。“天下”一词在当时是一个较纯粹的政治概念, 当人们逐渐有了更广泛的地理知识之后,人们认识到自己所熟悉的地域只是天下的一部分, 于是又常常使用“海内”一词。“海内”一词在当时成了中国人的文化疆域的代名词,凡是 生活在海内的人,凡是有共同语言、习俗、观念与服饰的海内人,都是“文化意义”上的“中 国人”,文化意义上的共同体已经在人们心目中确立了。 (本文有删改) 6.关于秦汉时代人们对“天”的认识,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这只 是为了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让普通人敬畏。 B.人类的社会秩序、伦理关系都是以“天”为依据来建立的,如果发生紊乱,人们可以 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C.无论普通民众还是权贵,都把“天”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依据,认为遵循“天”的规 则,效法“天”,能够获得思想和行为的合法性。 D.“天”是自然的法则,一切知识都与之相关,秦汉时代的人们以“天”为根本法则认 识外部世界,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因为“天”等同于“一”,意味着绝对和神圣,所以,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 的结构,以显示对唯一的神的崇敬。 B.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的表述显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联,五行、五声、五色、五方、五 祀等实际上都体现了“天”蕴含的自然法则与宇宙秩序。 C.秦汉时代,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只有少数被认为有特殊禀赋与训练的术士才能与天、 神沟通,并非人人都具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 D.“一”“二”“五”等数字概念表达了“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这些概念的形成和 确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牵连着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汉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 所以“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 B.秦汉时代人们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反映出,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 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 C.秦汉时代,人们相信永生可以实现,这样的生死观导致了神仙信仰的世俗化,对于“富 贵”和“宜子孙”的追求即是神仙信仰世俗化的重要表现。 D.秦汉时代,与“天下”一词作为政治概念不同,“海内”是“文化疆域”的代名词, “海内”的人于文化层面能够彼此认同。 【答案】 6.C 7.A 8.D 【解析】 6.选项 A根据原文“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于‘天’, 秦汉 时代皇宫的建 8.选项 A所以“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文中没有依据无中生有,文中 只有“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实际上“五”只是表述“天” 的基本数字概念,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应该是“天”;选项 B 对应的原文“在秦汉的一般 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选项少了“在 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混淆了范围;C 从原文“富贵”与子孙“繁衍”成了更现实的追求, 是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不是对“生命”的追求,选项误划类别。 四、(2015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8 题。 罗丹的雕刻 熊秉明 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 雄的崇拜。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膜拜 的情操。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所以雕刻家在工 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要首先服 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有时,我们在庙宇装饰、纪念碑细部也看到日常 生活的描写,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 罗丹的出现,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约束打破。他不从传统的规 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雕刻首 先是一座艺术品,有其丰富的内容,有它的自足性,然后取得它的社会意义。所以他的作品 呈现的时候,一般观众,乃至保守的雕刻家,都不免惊骇,继之以愤怒、嘲讽,而终于接受、 欣赏。他一生的作品,从最早期的《塌鼻的人》《青铜时代》,一直到他最晚年的《克列蒙 梭》《教皇伯诺亚第十五》都受到这样的遭遇,只不过引起的波澜大小不同而已。 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从婴孩到青春,从成熟到衰老, 人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爱和欲,哭和笑,奋起和疲惫,信念的苏醒,绝望的呼诉…… 都写在肉体上。 摇摇他说“忠于自然冶,而在他的手中,人体已经开始扭曲,破裂;他说“尊重传统冶, 然而他已经把雕刻从纪念碑功能中游离出来。他所做的不是凯旋门,而是“地狱之门冶。这 是一大转变。凯旋门歌颂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而“地狱之门冶上没有英雄。“地狱之门冶 其实也可以称作“人间之门冶,而罗丹所描述的人间固然有鲜美和酣醉,但也弥漫阴影和苦 难,烦忧和悲痛,奋起和陨落。罗丹用雕刻自由抒情,捕捉他想象世界中的诸影,诸相。雕 刻是他恣意歌唱的语言。在罗丹手中,塑泥变成听话的工具,从此,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 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现代雕刻从 此可能。 说他的雕刻是最雕刻的雕刻是可以的,因为雕刻本身取得意义;说他的雕刻破坏雕刻的 定义,已经不是雕刻,也是可以的,因为雕刻不仅具有坚实的三度实体的造型美,而且侵入 诗,侵入哲学。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见雕刻的源起是可以的;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 到雕刻的消亡也是可以的。因为他的雕刻在生命的波澜中浮现凝定,生命啄破雕刻的外壳又 一次诞生。 他说:“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冶每天有那么多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从 世界的各个角落来到巴黎罗丹美术馆,在他的雕像之间徘徊,沉思,因为那些青铜和大理石 不只是雕刻,那是,用他自己的话说,“开向生命的窗子冶。 (有删改) 16.请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6 分) 17.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冶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 分) 18.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冶的内涵。(6分) 18.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冶的内涵。(6分) 【答案】 16.首先指出雕刻的发生源自人类的崇拜心理,接着论述雕刻家的创作要服从于约定俗 成的社会要求,最后补充说明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只是配曲。 17.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出发点进行创作;在雕刻 内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 造人体,恣意表现生命,自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 18.雕刻开启了以生命为表现内容的历史;雕刻成为人们思考生命的载体;雕刻呈现了 罗丹对生命的思考与想象;雕刻带给艺术家们以创作的启示。 【解析】 16.本题要求“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这是考查论证的思路,是江苏卷论述类 文本中常考的 五、(2015 年高考江苏卷)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古文的写作讲气,词句的短长与声调的高下,说话时的婉转或激昂,都是由气势决定的。 这个气势里就含有作者的感情在内。作者由气势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从言之短 长与声之高下中去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这就是因声求气。 就作者来说,他在写作时,不是考虑什么什么手法,而是考虑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表 达正确,怎样把感情表达出来。手法是从声情的变化中自然形成的。不是学会了种种手法, 才让自己的情意去凑合各种手法。一凑合就成了做作,就写不好文章了。要达到前人写作的 很高境界,就要学通他们下笔的精妙处;要懂得他们写作是本于准确地表达情意的自然流露, 而不是有意做作。这样,到自己写作时,才能本着自己的情意,透过气势来表达声情,在表 达不同的声情中自然形成各种不同的艺术手法。 因声求气不光是会读出文章的声情来,还要求能长久熟读。这样读,当然是读经过时间 考验的名篇;这样读,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最简便方法。由于熟读,接触书里的词汇时,不 是孤立的,而是连同整个句子一起记熟的。这样,当对这个词完全懂得时,就对这个词在不 同句子里的意义变化,以及在不同句子里的不同用法都懂了。自己在写作时,可使之用得合 乎法则。因声求气,就是透过熟读来学习写作的一种方法。 (节选自周振甫《文章例话》,有删改) 25.“声冶“气冶分别指什么?“因声求气冶的内涵是什么?(5 分) 26.为什么说“一凑合就成了做作冶?(4分) 27.结合全文,简析如何通过读书来学习写作。(6分) 【答案】 25.(1)“声”指声调的高下,“气”指语气或气势;(2)读者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 下中去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这就是因声求气。 26.“一凑合就成了做作”,是指一旦用自己的情意拼凑、迎合各种艺术手法,文章写 作就显得不自然了;手法是从声情的变化中自然形成的,如果为了表现各种手法而拼凑自己 的情意,那就成了虚情假意,就写不好文章了。 27.通过读书来学通前人下笔的精妙处;通过因声求气来学习如何准确地表达情意和自 然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法;通过熟读名篇来积累词句等的用法。 【解析】 25.选定答题区域,本题集中在第一小段中。首先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答题区域的关键 词,然后进行 六、(2015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 在矛盾性。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 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 加入一些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 味’。但是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 了优点和缺点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不是用几笔鲜明的 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 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 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性格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 分性格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表现为善,表现为美,表现为真,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 格元素表现为否定性方向,表现为恶,表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使 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得纷纭复杂,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 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己。这就是说,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 向运动,而正是这种非同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因索,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构成阿 Q 性格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的 ,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 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践,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 的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交叉,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 否定,否定中也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 中总是显示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倔强”的性 格元素就表现为肯定性质的“韧性”,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倔强”元素就 转化为否定性质的“团执”。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在某种 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昨常可爱的战斗精神,有时则 表现为“排头砍去”的鲁莽。 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 似是而非的情状,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 目、渺小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 因此,要写出鲜活的人物 形象.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减)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具有较高 的审美价值。 B.多向的性格构成,杂多的性格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 不断变化。 C.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刻画鲜明的人物,离不开对人物性格 模糊性的体察 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 层主要意思。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人将人物的“优点”“缺点”机械叠加,以写出 “人情味”,但这样还体现不出 人物性格的模糊性。 B.人物性格具有模糊性,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以避免人物形象的明 确性和概念化。 C.一个人追求真理时的坚定和自以为时的固执,显示了倔强这一性格元素在不同情境中 的不同表现。 D.要解读人物性格元素的本质,不能仅仅看他外在的言谈举止,更要努力深入他的内心 和灵魂。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有的人,正像我一样,郁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好好坏坏,亦好亦 坏。”这句话道出了人的性格模糊性特征。 B.某作家说自己的写作经历过“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写” 三个阶段,这体现了他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重视。 C.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周朴园这一人物,既伪善霸道,又对侍萍怀有某种真挚的情 感,具有很强的性格元素模糊性。 D.鲁迅在《祝福》中通过“我”的的叙述,来展现祥林嫂性格元素的模糊性,而“我” 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 【答案】 6.C 7.B 8.D 【解析】 6.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开头段的中心句是“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 审美价值的典 案。 七、(2015 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两汉经学 经学的真正确立是在汉武帝时代。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 士,收博士弟子五十人。其后博士弟子屡经增加,东汉时多达三万人。五经博士及其弟子以 五经为研习对象,这就形成了经学。所谓经学,是指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从中国文化 史看,经学出现的前提是汉王朝运用国家力量将民间流传的文化经典宣布为国家经典,并设 立博士制度予以专门研究。于是,五经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从国家制度 层面保证儒家经典的传习,确立了儒家经典在中华文化经典中的主流地位,客观上也确立了 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 儒家主张的五伦、五常作为社会伦理道德,也因儒家的主流地位而得以明确确立。 两汉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秦始皇焚书,造成文化典籍的浩劫,五经借助儒生 记忆而保存下来。用汉代流行的隶书书写的经书文本,被称为今文经。汉景帝以后,陆续在 孔府旧宅壁等处发现的与五经有关的用战国字体书写的文本,被称为古文经。古文经与今文 经不仅书写字体不同,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如孔府旧宅壁中友现的《尚 书》就比汉初伏生所传《尚书》多 16 篇。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古文经典,如《周官》《左 传》等。因汉武帝及其后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博士,西汉末刘歆便要求把古文经也立于 学官,但遭到今文经学家的阻挠,一时没有实现。于是引起令古文经学家之间的一场大争论。 西汉时期,今文经学是经学主流。今文经学通经以致用,注重思想的阐发,强调经书的历史 借鉴意义,但弊病是与谶纬结合而流于神秘。古文经学在东汉发展昌盛,注重文字训诂和对 典章名物的解释,突出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学术贡献良多,弊病是流于繁琐的文献考证而 脱离思想和生活。东汉章帝时的《白虎通义》主张今文经学,强调经学大义与社会价值,借 以维护主流思想,带有一定的理论总结性。东汉末古文经学家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遍注群 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今古文经学的分歧和论争促进了经学的发展,它们所代表的 两种学术精神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对后来的中国学术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5.下列关于“两汉经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以五经为研习对象,标志经学的真 正确立。 B.汉朝五经博士制度的建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祁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 心地位。 C.今文经、古文经的不同是分别采用了隶书和战国的字体书写,今文经的篇目与内容相 对较丰。 D.今古文经学的学术精神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后世中国学术史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家经典被汉王朝宣布为国家经典,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这是中 央集权统一的条件。 B.儒家思想作为汉代主流思想的地位确立以后,儒家主张的五伦与五常也明确确立为社 会伦理道德。 C.今文经学注重思想的阐发,古文经学注重训诂和考证,两者都强调发挥五经历史资源 的现实价值。 D.东汉的《白虎通义》和古文经学家郑玄对五经的注释,分别代表了汉代今文经学、古 文经学最高成就。 7.根据原文,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高度重视以及有效的制度保障,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西汉儒生凭借口耳相传,把五经书写下来形成今文经,今文经的研究成为西汉经学主 流。 C.古文经学一直未能立于学官,但凭借民间研究力量的不断努力,在东汉也取得了巨大 成就。 D.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分歧与论争,客观上促进了两派的相互了解,推动了经学的发 展。 【答案】 5.C 6.B 7.C 【解析】 八、(2015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6--8 题。(9分) 自然世界是由纯粹的自然事实和事件所构成,在人的因素介入之前由盲目的自然力量所 支配。在人的因素介入之后,自然世界事实上成了马克思所说的“人化的自然”,在自然界 中可以随处发现人类价值实践的痕迹。但是,人类主体性实践在这里所能达到的程度和范围 同样受着自然规律的制约。社会世界是在自然世界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一个世界,是由各种 各样的事实、事件和价值所构成的,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躯体、语言、规范、组织、机构、 活动等。在这些要素中,是社会价值规范而不是那些社会事实和事件构成了社会世界的核心。 区别各种不同类型社会事实和事件的标准不是外在可观察特征,而是贯穿于其中的活动主体 的价值要求。价值要素是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分水岭。人文世界是在社会世界基础上所建 立起来的一个世界,或者说是在社会世界之中所建立起来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由一系列 对社会价值规范及其实践的总体性反思活动及其产品、组织、制度、符号等所构成。简而言 之,是由社会“价值”以及对这种价值进行总体反思和体验而形成的“意义”所构成。但是, 在人文世界里,意义取代价值成为核心要素。价值及价值实践在人文世界里只不过是主体用 来进行总体反思和体验的材料。人文世界究其根源而言是一个人“意义”的世界,而不是一 个人的“价值世界”或人的“自然世界”,具有强烈的历史性、个体性和主观性。“人的问 题”不能笼统的说成是人文世界的问题,因为“人的问题”既可能是一个有关人的事实性问 题,也可能是一个有关人的价值性问题,而真正与人文世界相关的问题是人生的意义性问题。 (选自石中英著《只是转型与教育改革》,有删改) 6.下面对“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理解,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自然世界”在没有人类介入之前由纯粹盲目的自然力量支配,当出现人类实践痕迹 之后,则受人类价值规范制约,成为“人化的自然”。 B.“自然世界”是“社会世界”得以建立的基础,因此,自然规律在“社会世界”形成 中发挥的作用与它在“自然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相同。 C.“自然世界”自身并无价值追求可言,而在“社会世界”中,社会价值规范则是社会 世界的核心。 D.“求价意志”是“社会世界”的实质,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并非社会世界 中的人类追求。 7.下列言行属于该文所说“人文世界”范畴的一项是 A.李先生发现超市多收了他一元钱,便花十元钱打车回去理论。他说:“我就是要较这 个真儿,值!” B.朱峰同学当选学生会主席后,发表感言说:“感谢同学们给了我这个服务师生、施展 才华的机会。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C.漂亮姐姐一心想嫁个白马王子,她说:“我就是想找个配得上我的人。” D.魏越放弃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到边远山区支教多年。他说:“在这里我才实现了真 正的价值。” 8.下面对文意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价值”与“意义”分别是区分“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社会世界”与“人 文世界”的关键词。 B.“人文世界”是人在“社会世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强烈的历史性、个体性和 主观性,因此“人文世界”即“人的世界”。 C.人类介入“自然世界”,构建“社会世界”和“人文世界”,是人类改造自然,实现 社会价值,完善人生意义的过程。 D.“人文世界”体现出人类对人生价值的体验与反思,因此人文教育在家庭、学校、社 会教育中都应占有重要地位。 【答案】 6.C 7.D 8.B 【解析】 6.本类题的解题方法就是采用比照法,就是将选项内容与文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比对来 辨析正误。所 文世界”范畴。所选文本内容,用了一半的篇幅来阐述“人文世界”,对此要对相关的内容 进行筛选和整 九、(2015 年高考新课标 1 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 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 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 赊 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 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 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 的需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 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 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 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 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除买赊卖。从实际效 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 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 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 钢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 的纸币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 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 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 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 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 军需等目标。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 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 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 货币先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 大量使用,是社会径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 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摘编自王芳 《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 融的一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 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偿 还债务时,债权人可用变实价款优先受偿。 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 缓 解了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 子、 关子和会子等信用工具。 B.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 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C.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从政 府专营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 了技术条件。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收息的机构。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 库、解库也随之兴盛。 B.在宋代,出典人将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在典期 内,典权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 C.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捎带的缺点,保障商品交易中 货款的顺利结算,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 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 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答案】 1.A 2.B 3.D 【解析】 1.A无中生有,文本第二段首句总说“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 点。信用形式 纳表述为“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即茶引、盐引)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 信用工具的使用,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D项对应文本第三段,原 文表述“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纸币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 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 信用工具。”,可见,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的确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 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 3.D项“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在 前文有“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可见“高利贷”这种私人借贷 的形式“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所以选项中“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错误,混淆 范围。A 项结合第一二段可以分析得出。B项中的“出租权”对应文本“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 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这句话中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C 项原文第三段提及 “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早期的交子的确还不是纸币。 十、(2015 年高考新课标 2卷)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 1——3 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 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 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 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 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 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 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 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 “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 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 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 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 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 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 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 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 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仍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度上规定 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 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 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 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 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 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竞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 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竞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 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 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 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 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 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 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 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 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 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 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 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 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 “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 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 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 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 有限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 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 艺术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 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一性。 【答案】 4.A 5.C 6.B 【解析】 4. A 项曲解文意,文本第一段说的是“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 题”,“不重 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与转述的选项 没有出入。 5. C项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C项在文本的第四段的开头,原文并没有表因果的词语。 关系应为“理 十一、(2015 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第 4---6 题。 传统技艺是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生产技术,它富含民众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情感, 代表着技艺的精华,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核心。 “生产性保护”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提出的一种保护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 产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实践,目的在于使其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并在生活中持久传承。具体而 言,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 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 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明、积累和传承下 来的,具有丰富的历史、科技、人文内涵。它一般以天然原材料为主,采用传统的手工艺, 有完整的工艺流程,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传统审美意趣。 在农耕社会,手工艺始于对自然物质的利用和各种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农业耕作所需要 的犁、耙、锄,饮食起居所需要的陶罐、簸箕、箩筐,交通运输所需要的担、船、轿,以及 织锦、染布、造纸等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物品,都留下了手工艺的印记。而且,随着生产 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手工艺门类越来越齐全。至明清时期,一方面继承了宋代“巧 夺天工”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受西方科技知识的影响,不仅手工门类齐全,技艺精湛,而 且各种物品造型精致,装饰繁缛,极具艺术效果,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审美理想。由此可 知,传统技艺是顺应生活的各个环节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由最初满足人们简单的生活需要 到后来满足人们的审美追求,在与自然、社会的互动过程不断调整、完善、创新和发展的。 作为人类的发明创造,所有传统技艺不只是人们简单的生活所需,更蕴含了人类的聪明 才智和情感追求。木雕、石雕、玉雕、泥塑、面塑给人以美的愉悦,剪纸、刻纸、皮影、年 画有丰富的 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造纸术和印刷术对文明的传承和传播起了极大的作用……手工艺 和手工艺品能给人以美的感受,是人在与自然的互动中产生的,是人类情感的表达、与艺术、 信仰紧密相连,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是人类历史文化延续的见证。它所具有的民生价值、 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均是其传承价值所在。 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具有较高价值的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对人类来说就意味着 文化多样性的减少,会给人类带来重大损失。因此,融入百姓生活,适应社会变迁需要,尽 可能多地保护传统技艺存在的土壤,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有删改)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传统技艺”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 分) A.传统技艺是采用天然原材料、有完整的工艺流程、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生产技 术。 B.传统技艺是顺应生活环境、由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到满足人们的审美追求、由低到高 的生产技术。 C.传统技艺是人们在与自然、社会的互动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创新和发展的生产技 术。 D.传统技艺是具有丰富的历史、科技、人文内涵,蕴含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情感追求的 生产技术。 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传统技艺传承价值的一项是(3 分) A.农业生产的犁、耙、锄等工具的利用 B.日常生活中医药的陶罐、竹器等物品的制作 C.社会行业中的造纸、印刷、染织等手工艺 D.民俗文化中的剪纸、皮影、年画等艺术的创作 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传统技艺“生产性保护”的途径是什么?请举例说明除了生产 性保护以外,还可以怎样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5分) 【答案】 4.A 5.A 6.使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社会和日常生活,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传统技艺转 化成文化产品。 对于那些濒危的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比如满族说部、格萨(斯)尔等,进行 抢救性保护。尽快组织专业人员,运用录音、录像及文字记录等方式,将该项目的表演、技 艺展示过程等记录下来,整理分类、并建立翔实的档案或数据库,同时做好资料的编辑和出 版工作。 【解析】 4.文本对传统技艺的阐述散见于整个文本中,做题时需将这些散见于文中的相关语找到。 本类题的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 个关键问题。晚清至 20 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长时间 的冷战,这些历史事实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尽管如此,多数人愿意认为,五四新文学运 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五四新文学不仅改变了古典文学的传统形式,而且,相当多 的作家动手译介域外文学,使各种西方文化元素逐渐汇入中国文学的表述体系。这开辟了汉 语白话文学的新阶段——“现代文学”。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 是:相对于先秦至晚清的中国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这丝毫 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就曾经深刻地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 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文 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 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成一 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 这同时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 分子?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是,“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 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相反,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 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 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 语境中,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 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 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负有的 历史使命,人们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这一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恰恰因为意识到这种使 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儒冠儒服、三叩九拜之类。中国文化 的真正活力并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 题。工业社会的机器节奏响彻生活的每个角落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例如“意境”“情 景交融”乃至“天人合一”,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 及围绕这些概念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以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 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在一个群雄争霸、风起云涌的时代,“君子和而不同”的思 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 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摘编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文化传统而言,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关键问题。 B.任何时期的文学所遭受的作为纵轴的文学传统与作为横轴的现实世界所构成的压力都 不尽相同。 C.一批饱学之士总是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浩如烟海、门类繁杂的中国文化的工作。 D.当今社会,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是维护传统礼仪,力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答案】D 【解析】A 项是根据原文第一句话的内容进行信息筛选并加工整合的,表述的核心信息与 原 文 基 本 相 同 , D 项是根据原文第三段中第六句话的内容进行的重新整合,原文中说“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并 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并且解决问题”,因而该项是不正确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相当多的作家动手译介域外文学,使中国文学的表述体系中逐渐融入了各种西方文化 元素,因而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 B.五四时期的“盗火者”与崇洋分子尽管都对西方文化兴趣浓厚,但方式却不相同,一 种是借鉴创新,而另一种却是照搬表述模式。 C.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才能深刻理解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同时也不 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 D.对传统文化中有关文化基因、社会功能、重大启示等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 显现出中国文化的思想含量和独特价值。 【答案】A 【解析】本题在设题时主要考查考生根据原文信息及相关内容的理解判断选项表述准确 与 否 的 能 力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晚清至 20 世纪,中西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长时间冷战的事实,增 加了中国文化传统中关键问题的复杂程度。 B.之所以说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关键是因为汉语白话文学相对于先秦至 晚清的中国古典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 C.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中,“意境”“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等保存了一些不可或缺 的文化基因,这与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概念产生的社会关系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 D.为了便于论述个人观点,作者在前两段的文字中分别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 用论证、因果论证等。 【答案】C 【解析】A 项,信息来源于文章第一段第二句的后半部分,即“这些历史事实增加了问题 的 复 杂 程 度 ”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46 题。 “仁义礼智信”即儒家核心思想“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 值观之一。它最终聚合为一个核心的价值理念,是中国文化长期发展、传承和选择的结果。 在孔子之前,“仁”“义”‘礼”“智”“信”这些术语已经广泛流行,是当时普遍认 同的价值观念。“仁”作为一种品德,最初的含义是“爱亲”,即爱自己的亲人。孔子论 “仁”,意蕴丰富,尤重视“爱人”和“忠恕”。“仁者爱人”扩展了“爱亲”,使“仁” 突破了氏族的界限,上升成为人类社会的一般原则。“忠恕”是仁的具体化。“夫仁者,己 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是“忠”,指主动的推及行为;“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是“恕”,指出了“为仁由己”的底线。论“仁”的 同时,孔子也说“义”。“义”即“宜”。凡合乎道德义理的行为便是“义”,反之便是“不 义”。而“礼”,起源于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动,历经数千年传承损益,西周初年周公“制 礼作乐”,将其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同时又说:“礼 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认为“礼”不仅仅是形式化的东西;“人而不仁, 如礼何?”(《论语·八佾》)强调“礼”应根植于“仁”。孔子讲“礼”时轻其仪重其内的 态度,为后来儒家的礼学思想奠定了基调。“智”,即聪明、有智慧。孔子所言之“智”, 并非一般所说的小聪明,而是一种道德境界。孟子更是明确地将“智”与“仁”“义”“礼” 相提并用,作为君子的“四德”之一。“信”,则是指诚实守约、言行一致的品德,孔子曾 多次论及。 到西汉武帝时,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谓“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首次将这五 者并而论之,称之为永恒不变之道。至两汉之交,“五常”的提法就固定了下来。尽管后世 儒家对“五常”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孔子的观点一直是他们阐说的根基。 对“仁”“义”“礼”“智”“信”诸范畴的阐发,体现了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人不仅有自然性,更有道德性,而后者才是人不同于万物的根本。孔子的“仁”、孟子的“四 德”、董仲舒的“五常”正体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 作为传统中国的一种核心价值观,“五常”摆脱了时空等具体条件的限制,具有普适性, 起到了凝聚民族精神、维系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种学说、文 化碰撞不断,比如延续两千多年的本土儒、法等学说的对立与斗争,元、清两代中原农耕文 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冲突,佛教传入后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冲撞,等等。但正是因为有了 像“五常”这样的价值理念,中华文明才具有无比强固的凝聚力,能容纳不同的文化元素, 将产生于不同生活习俗和社会环境乃至于文明背景差异极大的众多文化融合在一起,使其共 聚交融于一个极富弹性的文化结构之中。 今天,我们讲“仁义礼智信”,不只是认识它曾经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还应将它作为 宝贵的思想资源,为浇灌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提供养料。 (摘编自景海峰《什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一,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 的界定受孔子思想的影响最大。 B.“仁”“义”“礼”“智”“信”被合称为“五常”是在汉代,但早在孔子之前它们 就已广泛流行,并获得了普遍的社会认同。 C.作为品德的“仁”,原意是“爱亲”,而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使“仁”突破了 血缘关系的界限,上升为人类社会普遍遵守的原则。 D.在“礼”的发展历程中,周公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将史前留传下来的宗教祭祀 活动,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 【答案】D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对“仁”“义”“礼”“智”“信”的阐释可能不尽相同,但 它们都体现了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揭示了人的道德属性。 B.孔子将“仁”视为做人的原则,把“忠恕”当作实现这一原则的具体方式。“忠”和 “恕”虽然有异,但都强调将心比心,为人着想。 C.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但又认为不能像周代那样只注重玉帛之类形式化的东西,而 应让礼植根于仁,这种轻仪式重内涵的态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D.因为有以“五常”为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存在,所以中华文明不但没有在与不同文化 的冲撞中崩解或变质,反而能将众多文化融汇其中。 【答案】C 【解析】该项对“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理解有误,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能把 “礼”看作是形式化的东西,并不是说周代的“礼”就是“只注重玉帛之类形式化的东西”。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常”观念的聚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其具体构成来看,孟子的“四德”观 应该对董仲舒“五常”观的提出有重要的影响。 B.“五常”的 “常”是“恒常不变”的意思。儒家学者将“仁义礼智信”视为恒常不 变之道,表明他们认为这五个范畴所体现的人的本质属性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性。 C.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充满着不同学说与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其中,以中华文 化与异域文化的碰撞最为激烈,也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弹性与包容性。 D.“五常”作为传统中国的一种核心价值观,对构建当代中国的价值体系也有实际意义, 比如,能启示我们要以人为本、传播爱心、恪守底线、重视诚信等。 【答案】C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79 题。 书法的当代文化功能 艺术观点是不断变化的,但中国文字的传承是恒久的,它涉及我们文明的存废。尤其在 今天,因为书法已经失去普及性和实用性,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对书法产生误解。这种误解, 首先就体现在对“书法”的理解上,过去古人学习书法是“认”“念”“写”三位一体,现 在这三个部分在书法教育中被完全割裂:认,对汉字的研究,交给了中文系;念,交给了表 演系;写,则交给了美术系。中国书法首先是文字,然后才是艺术,如果把文字的内涵都剥 掉了,就剩下一个艺术的壳,那就实之不存了。 文化是民族的根,对于中华文化,汉字是它的根。没有文字,哪来的诗歌、历史和哲学? 中国书法向来不缺少审美依据,博大精深的书法史论,有延续两千年的完整、缜密的评判标 准。如果汉字的书写内涵都被剥离出去了,成了纯艺术,那就必然导致已延续了数千年至今 依然在使用的汉字的消亡,中华文明的繁衍就会遇到问题。由此而言,对传统书法的传承, 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文化安全问题。 当代书法是建立在当代美术基础之上的一种尝试,也是东西方艺术相互碰撞的结果。现 代社会大不一样,随着时代发展,科学进步,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人们对字的要求大大降低。 真正认真写字的人越来越少。眼下人们基本上连硬笔字都很少写了,更不用说练书法,我们 通过键盘,就可以“敲”出文字。在当代究竟应该如何处理现代的“艺术”和古老的“文字” 两者间的关系呢?显然,既不能以中国传统文字的观念完全覆盖纯艺术的观念,也不能完全 用艺术的观念来覆盖我们文字的传承。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不应该一直背着传统的 包袱,而要大胆创新”,这观点没错,但当下的现实恰恰在于我们还没有继承到传统,反而 徒然背上创新的包袱。书法界有一种怪象:如果你跟古人写得相似,似乎就不叫创新。其实 古人早就讲过“如将不尽,与古为新”,这很有道理。 就当下社会而言,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书法的位置,我们不应把书法仅仅视为中华民族的 “艺术”的瑰宝,这其实是对书法的低估。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最古老、 最有标志性的符号。弘扬“中国精神”,为中华民族铸魂,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中国的汉字 写好。就中华文明而言,汉字对于我们民族性格塑造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我们常说“字如 其人”,西汉扬雄也曾说“书,心画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平时的为人,最后都能通过字 体现出来。在古代,书法是衡量一个人学识、才气、风度、品行的重要标准,从来没有一个 时代放弃过对书法的要求,这种标准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 我们现在可以做的,就是与时俱进,有效提炼出书法与文化的时代精神和活力。书法的 教育,书法的传播,要接地气,要深入到社会每一个空间,要结合当下的文化和社会现实。 如果我们现在还仅仅是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聊书法,仅仅是局限在一种所谓的书法“界”, 局限在文人趣味、展厅效应,那是狭隘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书法失去普及性和实用性的今天,很多人对书法产生了误解,把它理解成了脱离书 写内涵的纯艺术。 B.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史论中有完整、缜密的审美评判标准。今天,中文系继承了对这 些审美评判标准的研究。 C.人们对书法产生误解的原因之一是“认”“念”“写”三位一体的方式在今天的书法 教育中被完全割裂。 D.延续了数千年的文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能不能把握好汉字的内涵,关系到能不能 弘扬好“中国精神”。 【答案】B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字是诗歌、历史、哲学的载体,从这个角度说,在文化的传承中,汉字的书写内涵 比其书写艺术更重要。 B.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通过键盘就可以“敲”出文字,认真写字的人越来越少,这阻 碍了当今的书法教学。 C.当代书法,要处理好现代的“艺术”和古老的“汉字”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不应背着 传统的包袱,而要大胆创新。 D.把书法视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对书法的低估,重新认识书法的位置,需要人 们认识到书法是民族文化的根。 【答案】C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中国书法,我们可以形象地说,文字为“皮”,艺术为“毛”,如果丢掉了文字的 内涵,那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B.传统书法的传承不仅关系到审美艺术,而且关系到中华文明的繁衍,这是一个非常严 肃的文化安全问题。 C.古人常有通过书法衡量一个人的学识、风度、品行的做法,所以说汉字在民族性格的 塑造上起着很大的作用。 D.当下,书法教育存在着局限在书法“界”、局限在展厅效应的现象,这不仅是狭隘的, 而且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答案】C 【解析】因果倒置,根据原文第四段可知,因为“汉字对于我们民族性格塑造也起了非 常大的作用”,所以古人评价一个人,要看这个人的字,“书法是衡量一个人学识、才气、 风度、品行的重要标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3 题。 在世界文明对话史上,公元 2 世纪到 7 世纪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当属佛教的东传及其 与中华文明的对话。这一文明对话产生了重要的历史结果,它不仅使佛教融入中华文明,与 儒家、道教一起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结构性力量,而且也使得佛教获得持续的发展活力,从 一个地方性宗教上升为世界性宗教,直到今天仍然发挥其重要的精神作用。 两汉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发生期。佛教进入中国大地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 的过程,“其教因西域使臣商贾以及热诚传教之人,渐布中夏,流行于民间”(汤用彤)。它 不是像后来基督教教团派出大量传教士有组织的传教活动。这一点决定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 的、非强制性的。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是与当时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响、相得益 彰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东传的扎根期,隋唐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开花结果期,这两个时期 是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最重要时期。唐以后,随着三教合流,随着中国化佛教禅宗的 盛行,融入中华文明的佛教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佛教已经不是在异族异质文 明意义上与中华文明展开对话了。 魏晋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主要体现在佛学与玄学的对话上,两种文明对话呈 现出佛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南北朝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皇帝亲自参与对话,如宋文帝曾与僧人论究佛理,宋武帝亲自到寺庙听讲,梁武帝甚至亲制 发愿文,皈依佛教,大兴寺庙。 魏晋时期,中外学者合译佛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东晋是佛典合译的高峰期。不仅小乘 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系列被创译,而且大乘佛教的重要经论、密教经典、律典等都被 译出。当时在佛经的翻译解释中大量采用“格义”的方法,即用中国原有经典中的精义与典 故来比配佛经中的道理,以便中国信徒的理解与接受。显然这是一种聪明的文明对话与融合 方式。 佛教文明在中土的生根开花结果,还在于佛教本身具有一种对话精神,佛教内部往往通 过对话来加深对佛法佛学的理性认识。中土的高僧大德完全继承了印度佛学的对话精神。慧 远曾就大乘要义与罗什通信,往复问答。慧远的弟子慧观,也从罗什请问佛学,研核异同, 详辩新旧,受到罗什的高度赞扬,与僧肇一起被称为“第一”。 佛教东传与中华民族文明对话并不纯粹是“西学东渐”的单向对话,同时还有大量中土 的高僧大德长途跋涉到天竺等西方取经而形成的逆向对话。中土沙门西行求法从曹魏的朱士 行开始可谓代不乏人,其中东晋的法显和唐朝的玄奘是最为突出的两位。当代印度史学家阿 里教授在给季羡林先生的信中写道:“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 全不可能的。” 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深远的历史影响是通过中国,佛教流传远播于四邻诸国。 早在隋朝,佛教就通过中国而影响到高丽、百济、新罗及日本。没有在中国的存在与发展, 佛教难以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就此意义而言,中国佛教具有建构世界宗教文明的不可或 缺的重要的历史价值。 (选自张三夕《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有删改) 1.下列关于“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唐以后,伴随着中国 化佛教禅宗的盛行,佛教不再被看作是在异族异质文明意义上与中华文明展开对话了。 B.公元 2世纪到 7世纪期间出现的佛教的东传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是世界文明对话 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使佛教从一个地方性宗教上升为世界性宗教,就是到今天还发挥着 重要的精神作用。 C.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可以说是双向对话,不仅有“西学东渐”的单向对话,同 时也有大量像法显和玄奘等中土的高僧大德到西方取经而形成的逆向对话。 D.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不仅使佛教融入中华文明,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结构性 力量之一,而且也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使佛教通过中国流传于四邻诸国。 【答案】B 【解析】只有“东传”和“对话”,推不出“使佛教从一个地方性宗教上升为世界性宗 教”这一结果,缺少一个过程,即“佛教融入中华文明,与儒家、道教一起成为中国思想文 化的结构性力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在魏晋和南北朝时期的表现特征不同,魏晋时期主要是佛 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南北朝时期一个突出特征是皇帝亲自参与对话。 B.在魏晋时期,中外学者合译佛经就取得了突出成绩,小乘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 系列和大乘佛教的重要经论、密教经典、律典等都被译出。 C.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最初是与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响、 相得益彰的,因此,佛教进入中国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 D.中土的高僧大德慧远曾就大乘要义与罗什通信,往复问答。慧远的弟子慧观,也从罗 什请问佛学,研核异同,详辩新旧,这是对印度佛学的对话精神的继承。 【答案】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为了便于中国信徒的理解与接受,就用中国原有经典中的精义 与典故来比配佛经中的道理,这种方式加速了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与融合。 B.佛教文明在中土的生根开花结果,除了通过和平、聪明的方式融入之外,还因佛教自 身具有对话精神,即其内部往往通过对话来加深对佛法佛学的理性认识。 C.魏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分别是佛教东传的扎根期和开花结果期,是佛教文明与中 华文明对话的最重要时期,唐以后佛教成了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D.佛教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是离不开其在中国大地上的存在和发展的。在此意义 上,中国佛教在建构世界宗教文明上的历史价值必不可少。 【答案】A 【解析】无中生有,“这种方式加速了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与融合”错误,这一 信息在原文没有体现。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46 题。 谣言为什么不缺受众 谣言从来不是新鲜事。马克·吐温曾说:“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就已经跑遍半 个地球了。”在 100 多年后的今天,技术的进步让谣言跑得更快、传得更远了。 相关研究显示,微信平台的活跃用户数量已超过 6 亿,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微信 中的联系人多是同事、朋友等平日里打过交道、联系较为紧密的人,当现实关系延伸到网络 的虚拟空间中,每一条转发显得更具说服力,也更容易被再次转发扩散。《小龙虾是一种处理 过尸体的虫子,外国人从不吃》《肯德基的鸡都长着六个翅膀》《人社部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 时间表》……这些看着眼熟的文章是不是曾经在你的微信朋友圈出现过?在微信公众平台辟 谣中心,类似已辟谣的文章达 280148 篇,而 2015 年微信朋友圈谣言的举报处理总量达到次。 微信官方推出的公众号“谣言过滤器”将谣言分为七类,分别为失实报道、儿童走失、财产 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科学常识、迷信。数据显示,2015 年失实报道所占比例最高, 达到了 29%,而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为食品安全(20%)与人身安全(12%)。《倒着输银行卡密 码能自动报警》《长期喝豆浆会致乳腺癌》等入选年度十大谣言,举报次数最多的《微信朋友 圈降权》达到了 233210 次。 很多人疑惑,许多诸如“六个翅膀的鸡”等谣言明明漏洞百出,为何还是有很多人愿意 相信甚至反复传播?在不少专家看来,网络推手和商业营销是部分谣言产生和传播的一股重 要力量。但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猎奇心理是谣言传播的最普遍的原因之一。新浪微博相关 负责人尹雪赓分析认为:“从传播规律来看,人们更关注新奇、颠覆常识的讯息,出于这样 的心理,谣言也就更容易得到传播。” 失实报道之所以能成为微信朋友圈中的谣言主力,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满足了不少人的 猎奇心理。此外,失实报道还符合部分网民的固有观念,因而更容易取信于人。南开大学周 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管健指出,在相对封闭的网络空间中,网民置身于相近的看法中, 更容易强化原有观点,甚至倾向于有选择地接触那些能够加强自己本来信念的讯息,而拒绝 与自己固有观点相抵触的讯息。 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相关谣言一直是各大网络平台经久不衰的“牛皮癣”。中山大学传 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认为,此类谣言正是抓住了人们趋利避害的本能,对于和自身健康、 财产人身安全相关的信息,公众往往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 追寻更深层的原因,管健分析了网络谣言背后的社会心态。她认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 还归因于害怕不确定性的社会心态、从众心态和责任的分散、个人意念与逆反心态的外化投 射等层面。管健说:“个体的知识储备和经验难以应对复杂的社会生活,越是不确定,就越 会依赖别人。在焦虑普遍存在的情况下,人们通常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而是更多地去观察 模仿他人的做法和观点,这就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此外,从众与责任分散 弱化了谣言传播的负罪感。”管健说,网络世界中,公众作为普通看客,常常受到外界人群 行为的影响,而自己的判断、认识上也会慢慢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而在群体活动中,很多人会持有责任分散的心理,觉得法不责众,因而更容易表现出有违社 会规则的态度。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陈友华认为,要求公众去辨别信息的真伪实际上很难做到,尤其 是突发事件,公众急于想要了解事件真相及其进展,但又无法掌握一手材料、缺少专业判断 能力。因此,辟谣还需要政府部门和相关平台的共同努力。 (选自《人民日报》,2016 年 1 月 20 日 12 版,有删改)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微信朋友圈中多为平日打过交道、联系较为密切的人,所以每一条转发显得更有说 服力,也更容易被再次转发扩散。 B.失实报道是微信朋友圈中的谣言主力,因其符合部分网民的固有观念,更容易被网民 信任。 C.网络谣言根据危害大小可将其分为失实报道、儿童走失、财产安全、食品安全、人身 安全、科学常识、迷信等七类。 D.公众往往选择相信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相关谣言,此类谣言在各大网络平台中持续时 间较长、难以平复。 【答案】C 5.下列对谣言传播原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相对封闭的网络空间中,网民倾向于有选择地接触那些能够加强自己本来信念的讯 息,而拒绝与自己固有观点相抵触的讯息。 B.在焦虑普遍存在的当下,人们很少有时间停下来思考,更多的是去观察模仿他人的做 法和观点,因而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C.网络推手和商业营销总是抓住人们更关注新奇的、颠覆常识的讯息的猎奇心理,成为 部分谣言产生和传播的一股重要力量。 D.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害怕不确定性的社会心态、从众心态和责任 的分散、个人意念与逆反心态的外化投射等层面。 【答案】C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政府部门和相关平台只要引导公众警惕网络信息,仔细辨别信息真伪,谣言定能得到 有效的制止。 B.从传播规律来看,人们更关注新奇、颠覆常识的讯息,出于这样的心理,谣言也就更 容易得到传播。 C.对于和自身健康、财产人身安全相关的信息,公众应该理性判断,不应只坚持趋利避 害的态度——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 D.公众作为普通看客,在群体活动中,很多人会持有责任分散的心理,觉得法不责众, 因而更容易表现出有违社会规则的态度。 【答案】A 【解析】“谣言定能得到有效的制止”的表述过于绝对,原文只是说“辟谣还需要政府 部门和相关平台的共同努力”。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聚落考古在文明起源研究中具有标志性、概括性意义,在文明起源研究中有着无法替代 的重要意义。不过文明起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体系工程,大型聚落和城市只是文明起源过程 中的一个结晶。在文明形成过程中,聚落和城市可以理解成文明体的表层结构,是文明的结 果与呈现。支持表层结构进步与改变的,是与生产直接相关的技术因素的发展——特别是导 致集约化生产出现的关键性技术因素的突变,以及由此引起的基础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建立在 其上的社会文化形态的形成。因此,技术因素在文明起源过程中,提供了原生动力,是文明 起源的内因。技术因素、基础社会结构与文化变迁,可以理解成驱动文明这辆马车前行的两 轮,相互支持,互为表里。从世界文明史发展的视野看,决定不同区域文明特质的常常是那 些文明体的表层结构,而驱动文明马车前行的技术因素在不同文明体中通过交流存在明显互 动性,存在着趋同现象。 和其他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成熟一样,夏文明体的出现并非偶然,是外因和内因交互作用 的结果。公元前 3 千纪下半叶开始以来,西方文明因素向中原地区汇集的步伐加快,使这里 演变成文化的接触与交融的漩涡地带。整个公元前 3 千纪的下半叶数百年间,中原文明已经 孕育了深层的变革,至 2 千纪初前后,夏文明诞生。 公元前 3 千纪下半叶西方文化因素向中原频繁汇集,更多学者不断举出南方以水稻种植 文化的北传和对黄河流域农业文化产生的深刻的影响来进行说明:源于中国境外更多的文化 因素这一时期传至中原,对中原文明形成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所起的作用,一直未受到应有 的重视。实际上,这些外来文化因素引起中原地区的社会变化更为深刻,甚至是革命性的, 所以近来有学者立足于青铜技术的西东向传播的史实,用“青铜革命”来概括这一时期社会 的变化。 青铜技术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是因为每一件青铜器都需要找矿、开矿、选矿、 熔炼、设计、锻造和铸造等系列工序,如果是合金,一件铜器的产生就需要更复杂的程序, 这无疑需要严密有效的基础社会组织才能实现。其次是小麦,小麦是一种高产农作物,中原 地区夏代或略早突然开始普遍种植的小麦,对当时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小麦 是需要灌溉的农作物,因此它的大面积种植需要公共管理系统对水源进行分配与调节。国际 学术界曾站在水利资源分配的角度,探究过西亚两河流域以及埃及文明出现的动因。可以推 测相应的水利灌溉与水源管理知识体系的应用,与中原夏代文明机制的不断成熟必然存在内 在关系。牛羊类动物牲畜传入中原内地对中原早期文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可低估。牛羊人 工畜养传入中原内地后,大大改变了当地传统的以猪肉为主的肉食结构,丰富了人类的营养, 增强了人类体质。 (摘编自刘学堂、李文瑛《史前“青铜之路”与中原文明》) 7.下列关于“文明起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尽管聚落考古在文明起源研究中具有标志性、概括性意义,但是大型聚落和城市只是 文明起源过程中的一个结晶,文明起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体系工程。 B.与生产直接相关的技术因素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基础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建立在其 上的社会文化形态的形成,是支持文明表层结构进步与改变的因素。 C.技术因素、基础社会结构与文化变迁,是驱动文明这辆马车前行的两轮,相互支持, 互为表里,技术因素在文明起源过程中,提供了原生动力。 D.从世界文明史发展看,文明体的表层结构常常决定不同区域文明的特质,驱动文明 马车前行的技术因素在不同文明体中,从各不相同逐渐趋同。 【答案】D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原文明在几百年间孕育了深层的变革,2 千纪初前后,夏文明诞生,夏文明体的出 现并非偶然,是外因和内因交互作用的结果。 B.西方文明因素从公元前 3千纪下半叶开始向中原地区汇集的步伐加快,使中原地区演 变成文化的接触与交融的中心地带。 C.源于中国境外很多文化因素在公元前 3千纪下半叶传至中原,对中原文明形成具有重 要意义和作用,但一直遭到学界的否定。 D.可以用“青铜革命”来概括的,以为青铜技术的西东向传播为主要表现之一的外来文 化因素引起中原地区社会革命性的变化。 【答案】C 【解析】“但一直遭到学界的否定”错,应是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曲解文意。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一件青铜器都需要找矿、开矿、选矿、熔炼、设计、锻造和铸造等系列工序,如果 是合金,工序更为复杂,这需要严密有效的基础社会组织才能实现。 B.中原地区夏代或略早突然开始普遍种植高产农作物小麦,这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 一。小麦的大面积种植使公共管理系统对水源进行分配与调节。 C.从水利资源的分配与西亚两河流域和埃及文明出现的关系,可以推测水利灌溉与水源 管理知识体系的应用,与中原夏代文明机制的不断成熟有关系。 D.牛羊人工畜养传入中原内地后,大大改变了当地的肉食结构,丰富了人类的营养,增 强了人类体质,对中原早期文明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答案】B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