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十月月考卷 一、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单筒望远镜 冯骥才 这房子不稀奇,四合套,三进院落,但稀奇的是从第二进的院子里冒出一棵老槐树,树冠好此一把撑开的巨伞,把这三进院子统统罩在下边。‎ 欧阳老爷相中这房子,没有翻新老屋,只留下老屋的敦厚与沉静。他明白,明代的雍容大气,清代绝对没有了。‎ 一天,欧阳老爷坐在厅堂里,看到院里树影满地,好似水墨点染,十分好看,自然就想起苏轼的“槐荫满堂”,请人做了块匾“槐荫堂”,一时感到富贵优雅,元气沛然。‎ 欧阳老爷妻子殁了,如今两个儿子都大了,有了家室,大儿子单字尊,小儿子单字觉。‎ 一天欧阳老爷忽然看到槐树大树杈上出现一个很大的鸦巢,比衣服箱还大,心想,这些丧气的家伙在头顶上安家,风水可就全要破了。‎ 事情还没完,过年那天夜里,放鞭炮,谁想到焰火竟把大树引着了。‎ 可是来年初春,大槐树已不是什么大事,整个天津城都不对劲了。大街上多了模样像外地来的人。这些人都像是庄稼汉,装束特别。这些人打哪儿来的?来干什么?‎ 欧阳老爷在家里听到了,不觉联想起半年多来自己家遭遇的邪乎事,感到不妙,心里暗暗祈求天下太平。‎ 今儿一早,二少爷欧阳觉从家出来时兴致勃勃。并没有什么事,只是年轻人都这样。‎ 好似春意在春天的树上鼓荡。老槐树苍老发黑的枝丫上则钻出嫩芽。这些嫩芽看上去更像一颗颗小小的豆豆,嫩绿、鼓胀、繁密、生意盈盈。‎ 欧阳觉没走几步,就到了自家纸店,柜台前站着几个人,那几个人中间一张奇花异卉般女人的脸儿正对着他——洋女人!‎ ‎“二弟,这位是马老板,你们见过。这位是莎娜小姐,不久前从法兰西来到咱们天津租界,今儿马老板陪她逛逛。”‎ 马老板机灵,笑嘻嘻说:“莎娜小姐头次来天津,头次来中国,还想请您陪地转转。”然后就叫欧阳觉和莎娜相互称呼名字。‎ 欧阳觉心里高兴,带着他们走出纸店。‎ 他和她凭窗而立。他指她看,告诉她,那是戏台,那旗杆曾是船上的桅杆,那边沿河的小丘是盐坨。‎ 莎娜好像想起什么,她从手袋里抽出一根半尺长的铜棍。铜棍中间一段包着一层很讲究的黑色皮箍。她两手前后一拧一抻,竟变成了两尺多长。这东面,她举到眼前,将细的一端紧压在右眼眶上,粗的一端直对着前方看。欧阳觉很奇怪,没等他问,马老板说:“这是洋人打仗时用的,远处的东西,拿它一照,全都看得清清楚楚。”‎ 欧阳觉说:“千里眼吗?头次见。”‎ 莎娜很高兴,她挺满足,欧阳觉也得到一种新奇感。‎ 政阳觉待莎娜和马老板上车一走,忽然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失去了。这种感觉从来没有过,可能只是一种错觉。‎ 晚饭时一家人吃饭。坐在欧阳觉身边的二少奶奶庄淑贤,忽扭头对欧阳觉说:“你身上有什么香味,挺特别。”欧阳觉美道:“咱家只有槐花的味。现在离花开还早着呢。哪有特别的香味?”正说着,忽然一怔,是不是那莎娜身上的味儿。刚才他和她挤着看千里眼时,他觉得她真香,而且香得特别又好闻。难道自己身上也沾了她的香味儿了?‎ 这欧阳觉,欧阳老爷费了不少周折,为儿子相中个子不高,微胖,沉稳持重的庄姓姑娘。俗人看事,用钱做尺,自然不明白欧阳老爷为什么选定这个相貌平平的姑娘。不管别人怎么猜度,庄氏过门半年,欧阳老爷的眼光就叫人信服了。‎ 只是两媳妇一直没怀上孩子,欧阳老爷坐在屋里,心里嘀咕,二百年的老树哪能没有神灵?闹乌鸦,摔坏了老仆钱忠,除夕放焰火又烧去了一块大树,原先“槐荫满院”,现在变得白晃晃,好好的日子像要塌下来似的,挡也挡不住……接下来还有什么。‎ 这一天,大少爷差人回家找欧阳觉,叫他到宫南的店里去一趟。传话的人也不知道什么事,只说愈快愈好。欧阳觉赶到宫南,远远看见门口站着两人,兄欧阳尊,马老板。‎ 欧阳觉问:“请我嘛事?”‎ 马老板还是那张笑脸:“哪是我请,是上次来逛娘娘宫的法兰西的莎娜小姐请您。”‎ 说完便拉着欧阳觉上了马车。这种往来于老城与紫竹林租界之间的新式轿车,轮子大,跑得快,车厢下边有洋人造的弹簧,跑起来也不颠屁股。车厢四面全镶着玻璃,欧阳觉坐在里边,觉得分外光明。‎ ‎(选自《当代》2019年1期,有删改)‎ ‎[注]租界,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的强行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的简称,多位于港口城市。‎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写房子的特别、老槐树的特别,暗示许多故事都与它们相关。‎ B. 小说写欧阳觉没有什么高兴的事也兴致勃勃的,为下文写与洋女人相处做了铺垫。‎ C. 法兰西的莎娜小姐带来了望远镜、车,来往于租界、非租界间,打上了时代印记。‎ D. 欧阳觉和莎娜小姐一同坐上车“觉得分外光明”,这是一种激动、不知所措的心理。‎ ‎2. 请简要分析欧阳老爷这一人物形象。‎ ‎3. 小说以“单筒望远镜”为题,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答案】1. D 2. 从欧阳老爷对老屋子的态度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敦厚与沉静的商人;从他暗暗祈求天下太平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关心天下心胸宽广的人;从他为欧阳觉找妻子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注重生活内涵、不刻意追求钱财的人;从他说“明代的雍容大气,清代绝对没有了”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恋旧且追求大气的人。 ‎ ‎3. 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渴望和肯定,对年轻人充满朝气生活的赞扬,对列强入侵百姓生活遭殃的忧虑。‎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把握文本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的基础上,分析选项中的人物、时空、事件、艺术手法、情感等,常见错误类型有人物概括不准、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评价理解失当、文本评述失据等。‎ D项,“和莎娜小姐一同坐上车”和“不知所措”都错误。依据最后两段“马老板还是那张笑脸”“说完便拉着欧阳觉上了马车……车厢下边有洋人造的弹簧,跑起来也不颠屁股。车厢四面全镶着玻璃,欧阳觉坐在里边,觉得分外光明。”可知,一起坐车的是欧阳觉和马老板,而不是莎娜,且“不知所措”应改为“愉悦”。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是答人物的“形象”还是“性格”,找出文中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处和侧面展现人物的景物描写、他人烘托与对比、他人和作者的评价处,筛选关键词句整合出答题要点,答题时要联系具体描写内容作答。‎ 依据第二段“欧阳老爷相中这房子,没有翻新老屋,只留下老屋的敦厚与沉静。他明白,明代的雍容大气,清代绝对没有了”,欧阳老爷对老屋子的态度可以看出他敦厚与沉静、恋旧且追求大气的个性特质;‎ 依据第七段“大街上多了模样像外地来的人。这些人都像是庄稼汉,装束特别。这些人打哪儿来的?来干什么?”、第八段“不觉联想起半年多来自己家遭遇的邪乎事,感到不妙,心里暗暗祈求天下太平”,欧阳老爷暗暗祈求天下太平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关心天下,心胸宽广的人;‎ 依据第二十一段“俗人看事,用钱做尺,自然不明白欧阳老爷为什么选定这个相貌平平的姑娘。不管别人怎么猜度,庄氏过门半年,欧阳老爷的跟光就叫人信服了”,他为欧阳觉找妻子的标准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注重生活内涵、不刻意追求钱财的人。‎ ‎【3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标题对情感的作用的能力。加大此题,考生要先判定标题内容,还原标题内容对应的句子和段落,仔细分析这些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分要点作答。‎ 单筒望眼镜是当时西方先进技术和文化的代表物,作者借助它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一些特征。‎ 第16到18段,莎娜拿出单筒望眼镜,“欧阳觉很奇怪”“也得到一种新奇感”、第二十段“正说着,忽然一怔,是不是那莎娜身上的味儿。刚才他和她挤着看千里眼时,他觉得她真香,而且香得特别又好闻”、最后一段“车厢下边有洋人造的弹簧,跑起来也不颠屁股。车厢四面全镶着玻璃”可知,文中借望眼镜、香水、马车,表达了对西方洋文化的渴望与肯定,还表达了对年轻人朝气生活的赞扬;‎ 第19段“政阳觉待莎婚和马老板上车一走,忽然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失去了。这种感觉从来没有过”可知,借望眼镜表达了对西方先进器物而中国没有而产生的遗憾和失落;‎ 依据第七段“大街上多了模样像外地来的人。这些人都像是庄稼汉,装束特别。这些人打哪儿来的?来干什么?”、第八段“不觉联想起半年多来自己家遭遇的邪乎事,感到不妙,心里暗暗祈求天下太平”可知,对以望眼镜为代表物品的列强入侵百姓生活的隐忧。‎ ‎【点睛】小说分析人物形象。有三个依据:一是根据人物描写分析(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行为描写),二是联系情节背景(即将某段人物描写放到情节背景中去考察),三是联系人生经验,只有调动自己已有生活储备才能从人物描写中抽象出人物形象。‎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潜水钟:古老的水下呼吸装置 夏爱兰 ‎①水下世界神秘莫测,不仅有丰富多彩的生物,还有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宝藏”,令众多探险家心驰神往。探寻水底的秘密,千百年来人类从未停止。‎ ‎②1637年,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便有关于当时潜水技术要领的记载.但由于那个时期并未发明橡胶,人们潜水时所穿的衣服仅仅是常规的衣服而已,主要作用是保温,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潜水服。‎ ‎③16世纪,人们发明了一种叫潜水钟的装置,其被认为是世界最早的水下呼吸装置。潜水钟因其底部开口,形似钟,故得此名。事实上,关于类似于潜水钟结构的设想,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他曾设想将一个巨大的“壶”倒置后沉入海底,在水压的作用下,壶中的空气体积会有一定程度的压缩。而潜水者可以在水中通过苇管呼吸壶中的空气,从而延长在水下的时间。‎ ‎④其原理,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实验来说明。将一根蜡烛固定在一个罐头盒子上,点燃蜡烛后拿一只玻璃杯将蜡烛罩住,按入水中,会观察到蜡烛依然保持燃烧状态。这是因为水将玻璃杯中的空气隔离,空气无法排出杯外,在有氧气的环境下蜡烛可持续燃烧。潜水钟的原理亦是如此。‎ ‎⑤然而这些潜水钟有着一个明显的缺点,钟内空气有限,潜水人员无法在水中停留较长时间。因此,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往钟内供应新的空气,才能延长潜水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难点,1771年,一位英国工程师约翰·斯梅顿便发明了一种空气泵。它可以通过软管连接到潜水钟上,向钟内源源不断地提供空气。但它累赘的设计,还是大大限制了人类在水下世界大展拳脚。就在空气泵诞生后的第二年,法国科学家菲雷米内特就设计出了一个可以让人自由活动,并能实现“再呼吸”的装置。能让人实现在水底的“循环呼吸”。在头盔上,菲雷米内特设置有两根管子,一根用来吸气,另一根用来呼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独立封闭的氧气装置。‎ ‎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潜水钟也有了较大的改进。现代潜水钟能潜入更深的海域,用于接送潜水员进出水下工作场所,类似于升降机,潜水员可走出舱外,开展水下建筑工程、海上钻油台的维修工作,以及海上救援工作。现代潜水钟的设计更加优良且复杂,舱内有供气控制台、照明灯、潜水电话和潜水装置,并通过一根带子与水面工作船相连。一般在外表面还设有观察窗,用于潜水钟里的人员对外面正在工作的潜水员进行监护。‎ ‎⑦在长达4个世纪的时间,各式各样的潜水装置被人们发明出来,比如水肺、氧气瓶、潜水服、空心潜水球、载人潜水器等。装备的不断完善,使得潜水纪录也在不断被人们刷新,人类对水下世界也有了更好的认识。‎ ‎(摘自《新华网》2019年8月20日,有改动)‎ ‎4. 下列对文中“潜水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16世纪人们发明的一种叫潜水钟的装置,其被认为是世界最早的潜水装置。‎ B. 亚里士多德曾将一个巨大的“壶”倒置后沉入海底,而潜水者可以在水中通过苇管呼吸壶中的空气,从而延长在水下的时间。‎ C. 1771年法国科学家菲雷米内特就设计出世界上第一台独立封闭的氧气装置。‎ D. 现代潜水钟能潜入更深的海域,用于接送潜水员进出水下工作场所,用途更广泛。‎ ‎5.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便有关于当时潜水技术要领的记载,说明中国人很早就开始探索潜水技术。‎ B. 起初的潜水钟钟内空气有限,潜水人员无法在水中停留较长时间,因此后来的发明者对此不断进行了改良。‎ C. 在长达4个世纪的时间,各式各样的潜水钟被人们发明出来,比如水肺、潜水服等。‎ D.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潜水钟的设计更加优良且复杂,潜水钟活动范围更广,功能更强。‎ ‎6. 根据文本,概括1771年前的古代潜水钟的特点。‎ ‎【答案】4. D 5. C ‎ ‎6. ①形似钟,底部开口,可倒置;②能够利用水压在水中储存空气;③钟内空气有限,潜水人员无法在水中停留较长时间。‎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最早的潜水装置”错误,依据第三段“16世纪,人们发明了一种叫潜水钟的装置,其被认为是世界最早的水下呼吸装置。”“事实上,关于类似于潜水钟结构的设想,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可知,原文是“认为是世界最早的水下呼吸装置”,而潜水装置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 B项,“曾将”错误,依据第三段“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他曾设想将一个巨大的“壶”倒置后沉入海底”可知,亚里士多德只是“曾经设想”,故B项将未然说成了已然;‎ C.项,“1771年”错误,依据第五段可知,1771年,是“英国工程师约翰·斯梅顿便发明了一种空气泵”,而法国科学家菲雷米内特设计出世界上第一台独立封闭的氧气装置的时间是“空气泵诞生后的第二年”,即1772年;‎ 故只有D项正确,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能力。关于文章的内容,考生要注意找到选项对应的语段进行比对,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看手法概括是否得当、分析是否合理、人物是否错位、时间地点是否颠倒等。‎ C项,“各式各样的潜水钟”错误,依据第七段“在长达4个世纪的时间,各式各样的潜水装置被人们发明出来,比如水肺、氧气瓶、潜水服、空心潜水球、载人潜水器等”可知,“水肺、潜水服等”属于“潜水装置”,但不是“潜水钟”。故C项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还是综合,局部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依据第三段“潜水钟因其底部开口,形似钟,故得此名”可知潜水钟形似钟,底部开口的特点;‎ 依据第三段“在水压的作用下,壶中的空气体积会有一定程度的压缩。而潜水者可以在水中通过苇管呼吸壶中的空气,从而延长在水下的时间。”第四段“这是因为水将玻璃杯中的空气隔离,空气无法排出杯外,在有氧气的环境下蜡烛可持续燃烧。潜水钟的原理亦是如此。”可知,潜水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水压在水中储存空气;‎ 依据第五段“然而这些潜水钟有着一个明显的缺点,钟内空气有限,潜水人员无法在水中停留较长时间”可知,潜水钟钟内空气有限,潜水人员无法在水中停留较长时间。‎ 考生据此容易准确全面地答题。‎ ‎【点睛】筛选整合信息题的解题基本思路①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②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③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二、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震川先生小传 钱谦益 震川先生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八大家之书。浸渍演迤,蔚为大儒。嘉靖庚子,举南京第二人,为茶陵张文隐公所知。其后八上春官,不第。读书谈道,居嘉定之安亭江上,四方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海内称震川先生,不以名氏。‎ 乙丑,举进士。除长兴知县。用古教化法治其民。每听讼,引儿童妇女案前,剌剌吴语,事解,立纵去,不具狱。有所击断寝息 ,直行其意。大吏多恶之。有蜚语闻,量移通判顺德。隆庆庚午,入贺。新郑、内江雅知熙甫,引为南京太仆寺丞,皆掌制敕,修世庙实录。熙甫宿学大儒,久困郡邑,得为文学官,给事馆阁,欲以其间观中秘未见书,益肆力于著作。而遽以病卒,年六十有六。‎ 熙甫殁其子子宁辑其遗文妄加改窜贾人翁氏梦熙甫趣之曰亟成之少稽缓涂乙尽矣。刻既成,贾人为文祭熙甫,具言所梦,今载集后。季子子慕,字季思,以乡举追赠待诏。冢孙昌世,字文休,与余共定熙甫全集者也。‎ 嘉靖末,山阴诸状元大绶官翰学,置酒招乡人徐渭文长。入夜,良久乃至。学士问曰:“何迟也?”文长曰:“顷避雨士人家,见壁间悬归有光文,今之欧阳子也。回翔雒诵,不能舍去,是以迟耳!”学士命隶卷其轴以来,张灯快读,相对叹赏,至于达旦。四明余翰编分试礼闱,学士为具言熙甫之文,意度波澜所以然者。熙甫果得隽。熙甫重平生知己,每叙张文隐事,辄为流涕。岂未有以文长此事闻于熙甫者乎?为补书之于此。‎ ‎7.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所击断寝息,直行其意 寝息:停息,搁置 B. 临川则不能抗行 抗:抵挡 C. 贾人翁氏梦熙甫趣之 趣:催促 D. 熙甫果得隽 隽:考中 ‎8.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熙甫殁/其子子宁辑/其遗文妄加改窜/贾人翁氏梦熙甫趣之曰/亟成之/少稽缓/涂乙尽矣。‎ B. 熙甫殁其子/子宁辑其遗文/妄加改窜贾人翁氏/梦熙甫趣之曰/亟成之/少稽缓/涂乙尽矣。‎ C. 熙甫殁/其子子宁辑其遗文/妄加改窜贾人/翁氏梦熙甫趣之曰/亟成之少/稽缓/涂乙尽矣。‎ D. 熙甫殁/其子子宁辑其遗文/妄加改窜/贾人翁氏梦熙甫趣之曰/亟成之/少稽缓/涂乙尽矣。‎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有光会试取得第二名,深受张文隐赏识,但后来八次参加殿试,都没能者取进士。‎ B. 归有光在处理诉讼案件时,直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断案, 上级官员大多数不喜欢他。‎ C. 王世贞与归有光之间存在矛盾,归有光曾经遵到他的批评,被认为是狂妄而平廉的人。‎ D. 王世贞晚年改变对归有光的看法,称他是千年才有的人才,可继承韩,欧阳的传统。‎ ‎10.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听讼,引儿童妇女案前,剌剌吴语,事解,立纵去,不具狱。‎ ‎(2)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3)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答案】7. B 8. D 9. A ‎ ‎10. (1)每次处理官司,把儿童妇女带到桌前,喋喋不休说着吴语,事情解决后立刻释放离开,不是文书结案。‎ ‎(2)情意十分恳切诚挚,好像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教诲,而是追随了世俗之人的意见。‎ ‎(3)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更改它(想邀功),屈原不赞同。‎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学生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B项,“抗”有抗衡之意,引申后应该翻译成“匹配、相当”。解释为“抵挡”是错误的。‎ 故选B。‎ ‎【8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A项,“其遗文”应为其子整理宾语,不可断开,故排除A项。‎ B项,“熙甫”是归有光的字,“熙甫殁”是指归有光死去,根据文段意思,应该是归有光儿子在他去世后,整理遗文,所以不可连接“其子”二字,排除B项。‎ C项,根据文段意思,改窜的应为归有光的“遗文”,而不应该是“妄加改窜贾人”,所以排除C项。‎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没能考取进士”与原文不符,原文为乙丑,举进士。除长兴知县。用古教化法治其民。所以“没能考取进士”与原文不符。‎ 故选A。‎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需要注意的地方有:‎ ‎(1)听讼,处理官司;解,解决;纵去,放……离开;具狱,写文书。‎ ‎(2)意气,情义;勤勤恳恳,诚挚恳切;若,你;望,埋怨;流俗人之言,世俗的意见。‎ ‎(3)未定,没有定稿;欲,想要;夺,强行更改;不与,不同意。‎ ‎【点睛】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 ‎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 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来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词到底是哪个义项,文言句式是如何选用的,怎样准确断句,意译如何进行,这些都要依托上下文。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句子往往很难准确理解,也就很难能翻译好。有些考生不注重推敲上下文,两眼只盯着要求翻译的句子本身,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翻译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这就是没有语境意识造成的。‎ ‎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下就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理解并掌握了这一方法,许多翻译题做起来就不难了。‎ ‎3、增强文言功底,培养文言语感。‎ 这是做好翻译题乃至做好所有文言文题目最根本的一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以上所讲的方法和技巧说到底都还是“末技”;其实,根本的技巧还是来自功底,来自内力。‎ 译文:‎ 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今属江苏)人。九岁就能写文章,不到二十岁,“五经”、“三史”等书全已通晓,拜同乡魏校作老师。嘉靖十九年(1540‎ ‎)考取举人,以后考了八次进士都没有中。迁居嘉定安亭江边,读书讲学。学生常达几百人,都称他震川先生,不称呼他的名氏。‎ 嘉靖四十四年(1565),归有光才考取进士,授官长兴(今浙江湖州)知县。他用古代的一套政教理论和做法来进行治理。每次审理案件,把妇女儿童领到案前,他满口江苏口音,断完案,把罪犯遣归,不写判决书。上级的命令不切实际,就束之高阁,不去执行。与上司有所争执,就径自照自己的意思办。大官们大多不喜欢他,就调他去作顺德(今属广东)通判,专管马政。隆庆四年(1570),大学士高拱、赵贞吉平素与有光交好,引荐他作南京太仆丞,掌管内阁制敕房,编撰《世宗实录》。归有光是学识渊博的人,长久的困在郡邑府县之中,做了内廷文学侍从以后,在宫中办理事务,想要在他空闲时观看宫中珍藏的书籍,更加全身心投入于自己的著作。突然生病死去,享年六十六岁。‎ 归有光死后,他的儿子子宁整理他的遗文,妄加篡改。书贾翁氏夜梦归有光说:“快刻书,如稍微拖延就全被涂改了。”刻成以后,贾人写文章祭祀归有光,详言所梦之事,如今还记载在集子后面。小儿子归子慕,字季思,因乡举追赠待诏之职。长孙归昌世,字文休,与我一起修订熙甫全集。‎ 嘉靖末年,山阴县状元诸大绶任职翰林学士,置办酒席招待乡人徐渭。到了晚上,很久才来。学士问他说:“为何迟到?”徐渭说:“刚才在一个士人家避雨,看见墙上悬挂归有光文章,堪比今天的欧阳修。反复诵读,不能放弃离开,因此迟到!”学士命仆人把文章取来,赶忙点灯阅读,面对面赞叹欣赏,一直到天亮。四明余翰入编分试礼闱之职,学士详细告诉他归有光的文章,意境气度何等波澜壮阔。归有光果然考中。归有光看重平生知己,每当说起张文隐的事情,就痛哭流涕。恐怕没有把徐渭这件事让归有光知道吧?在此为他补写上这一段。‎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赠新平少年 李白 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 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 一遭龙颜君,啸咤从此兴。‎ 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而我竟何为,寒苦坐相仍。‎ 长风入短袂,两手如怀冰。‎ 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 摧残槛中虎,羁绁鞲上鹰。‎ 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 ‎【注释】龙颜君:指汉高祖刘邦。“千金”二句:韩信少贫,有漂母见其饥,哀而饭之。后信为楚王,报以千金。羁绁(xiè):用绳子拴住。鞲(gōu)甘上架鹰的皮套袖。‎ ‎1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写韩信当年甘心受辱,并非没有志气,而是为了使自己的雄心壮志将来有所施展。‎ B. 诗人认为韩信得遇高祖,方能叱咤风云,拜将封侯,借此自然引出诗人对当时处境的感慨。‎ C. “摧残槛中虎,羁绁鞲上鹰”,是说老虎被摧残,苍鹰受束缚,隐喻韩信的志向无法实现。‎ D. 这首咏史诗融叙事、议论、写景和抒情于一体,用典、隐喻比较多,意境悲凉激越。‎ ‎12. “长风人短袂,两手如怀冰”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1. C 12. “长风入短袂,两手如怀冰”描绘了一幅冬日北风呼啸、诗人衣衫不完,双手冻得寒冷似冰的画面。“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写的是诗人渴望自己能像不受摧残的老虎、苍鹰那样叱咤风云、搏击长空,实现理想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渴盼受到朝廷赏识,从而建功立业的情感。‎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隐喻韩信的志向无法实现”错误。诗句中,“而我竟何为,寒苦坐相仍”中的我是作者自己,所以后面的内容应该抒发的是作者的情感,隐喻的是诗人自己的志向无法实现,而非韩信的。‎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第一问:“长风人短袂,两手如怀冰”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结合诗句上下几句分析,“而我竟何为”以下,由上八句咏史转入言志。诗句的意思是:而我今天如何呢?苦寒相仍,坐立不宁。长风带着寒气吹入了短袖,袖手取暖却手冷如冰。故友不相体恤帮助,而新交不予怜悯同情。写出来寒冷的冬天,作者衣衫单薄,双手冻得寒冷似冰的画面。‎ 本题第二问,“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诗句分析,李白以猛虎、雄鹰自比,说自己目前的处境,有如被囚的猛虎,任人“摧残”;有如束缚着的雄鹰,不能展翅。呼哨腾越、博击长空之宏志无法实现。引用诗句的意思是:“何时才能高飞入云,长天搏击,一申所能呢?”写出了诗人渴望自己能像不受摧残的老虎、苍鹰那样叱咤风云、搏击长空,实现理想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渴盼受到朝廷赏识,从而建功立业的情感。‎ ‎【点睛】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本首诗主要表现了李白渴望自己能像不受摧残的老虎、苍鹰那样叱咤风云、搏击长空,实现理想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渴盼受到朝廷赏识,从而建功立业的情感。‎ 名句名篇默写。‎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去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回巢。‎ ‎(2)《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向晋武帝表达,如能蒙恩准允“先行孝,的尽忠”,他将不惜杀身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 ‎(3)荀子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屈原却自动远离污泥浊水,从而“以浮游尘埃之外,_______,__________”,表现其“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 ‎(4)《长亭送别》中,女主人公用眼泪染红霜林来抒发自己因离别而产生的极度悲痛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云无心以出岫 (2). 鸟倦飞而知还 (3). 臣生当陨首 (4). 死当结草 (5). 不获世之滋垢 (6).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7). 晓来谁染霜林醉 (8). 总是离人泪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岫、陨、滋垢、滓。‎ 三、语言文字与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无我”是一种大格局,是 、勤勉工作,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的自我要求,到“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责任担当,再到“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的庄严宣示,无不彰显着枝叶关情、人民至上的远大格局。有了这种格局,才能诚心诚意为民、公平公正惠民,引领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追梦圆梦的壮阔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迎难而上、开拓进取, 、励精图治,提出了一系列新战略新理念新思想,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工作,推进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困境,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以不忘初心、 的精神状态彰显着“无我”之大境界,以实字当头、以干为先的奋斗姿态成就着“不负人民”之大作为,用一串串坚实的足迹,连接着伟大事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是一份庄重承诺,也是一种公开 。它预示着:“人民”是不变的价值指向,“为人民”是不变的价值追求,“人民性”是永恒的价值底色。它昭示着:( ),古老而现代的中国定会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呈现出勇往直前的磅礴气象。‎ ‎14.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夙夜在公 改弦更张 生生不息 勉励 B. 殚精竭虑 改弦更张 驰而不息 鼓励 C. 夙夜在公 革故鼎新 驰而不息 勉励 D. 殚精竭虑 革故鼎新 生生不息 鼓励 ‎1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提出了一系列新战略新理念新思想,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困境,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B.‎ ‎ 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困境,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C. 提出了一系列新战略新理念新思想,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工作,推进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D. 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16.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只要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B. 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只要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 C. 只要与人民团结奋斗,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把使命扛在肩上,心上放人民 D. 只要把人民放在心上,肩上扛使命,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答案】14. C 15. D 16. A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最恰当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进行选择。‎ 首先比较第一组词语:夙夜在公是指从早到晚,勤于公务;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第一个填空后面的内容是勤勉工作,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由此可以知道应该选夙夜在公。接着比较第二组词语: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革故鼎新指去除旧的,建立新的。革除旧弊,创立新制。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等。根据文段理解,并无改变这种制度,而且后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战略新理念新思想,由此可知,选革故鼎新。然后比较第三组词语:生生不息,指变化的发生和新生事物的产生;驰而不息是奔驰向前不停息的意思。文段中,表达了奋斗不息,继续奋斗,因此应该选择驰而不息。最后比较第四组:勉励意思是劝导鼓励;鼓励意思是激发、勉励,也指振作精神。而且,勉励多用于正式场合,所以勉励更恰当。全文选自新华网评:《“我将无我”大境界 “不负人民”大作为》,结合上下文,选择“夙夜在公 革故鼎新 驰而不息 勉励”。‎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顺序上来讲,先具备理念再形成思想,再成为战略;“推出”搭配“举措”,“推进”搭配“工作”,顺序上现有举措后有工作;“解决”搭配“难题”。‎ A项,“我们党带领人民在建设、改革、革命过程中打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为思政课建设孕育了深厚力量”,“建设、改革、革命过程中”语序不当,应为“革命、建设、改革”,故排除A。‎ C项,病因与A相同。‎ B项,打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搭配不当,“打造”应为“锻造”,排除B项。 ‎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根据上下文来看,“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结构顺序上对应,“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结构顺序上对应;先有前者“如何想”再有后者“如何做”。‎ B项,应该把人民放在心上,再与人民心心相印,顺序错误,排除B。‎ C项,把使命扛在肩上,心上放人民,结构不一致。‎ D项,只要把人民放在心上,肩上扛使命。结构不一致 故选A。‎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7.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30个字。‎ 一部国产动画电影在暑期备受瞩目,这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猫眼数据显示,《哪吒》上映首日综合票房、上映首周综合票房均创同类电影最高纪录。诸多评论中,这部动画电影已经成为国产原创动画作品里程碑式作品。一旦有国产动画作品引起广泛好评,总会有声音讨论“国漫崛起”。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国内动漫整体来看,产业环境、企业运作、作品本身和用户等方面尚不够成熟。下一部《哪吒》这样的精品或许还要过很长时间才会到来。不过从2005年《关于促进我国动画创作发展的具体措施》发布以来,国家不断有支持政策出台。随着二次元用户的崛起以及大量盗版作品的下架,动漫产业开始大量受到资本的关注。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视频平台的崛起,也助推了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在新的市场环境之中,更多优秀国漫作品的诞生值得期待。‎ ‎【答案】关键信息:①动画电影《哪吒》暑期大热并受好评。②“国漫崛起”为时尚早。③“国漫崛起”值得期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做题时,应辨明语段的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采取不同的应对技巧。说明性语段:抓说明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记叙性文段,可以通过抓记叙的要素来抓信息。具体操作过程:找——陈述对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写——必须按照题干要求(含标点)、尽可能运用原文词语、尽量运用主谓句表达。‎ 我们可以先对材料先进行分层,在每个层次筛选关键信息,《哪吒》是本文的主要陈述对象,然后概括出:第一层反映《哪吒》暑期大热并受好评;由文段中间,一旦有国产动画作品引起广泛好评,总会有声音讨论“国漫崛起”。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国内动漫整体来看,产业环境、企业运作、作品本身和用户等方面尚不够成熟。得知第二层表示“国漫崛起”为时尚早;最后部分是对“国漫崛起”的补充说明,得知第三层认为“国漫崛起”值得期待。‎ ‎1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景泰蓝是我国特种工艺品之一,之所以叫景泰蓝,是因为明代景泰年间在北京大量制造,珐琅彩釉多用蓝色。课文《景泰蓝制作》的作者是中国现代作家叶圣陶,他的代表作有《倪焕之》、《稻草人》等。他也是著名的教育家。‎ B. “束发”是指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上;“归宁”指旧时女子出嫁;“归”是指出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 C.‎ ‎ 王实甫《长亭送别》的唱曲【满庭芳】“若不是酒席间子母们当回避,我心待与他举案齐眉”一句中,“举案齐眉”多用来形容夫妻相敬。相传东汉梁鸿与妻子孟光非常相爱。每次吃饭,孟光都把端饭的盘子举得高高的,对梁鸿表示敬重。‎ D. 《渔父》和《屈原列传》中都写到屈原和渔父的对话,主要是要表现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定的抗争精神,把屈原在面临最后的抉择时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深刻地揭示出来。‎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如果以选择题出现的话,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机油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可以尝试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B项,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而不是女子出嫁,所以B项错误。“归”的本义指女子出嫁,但女子回娘家也称“归”。‎ 故选B。‎ 四、名著阅读 ‎19.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Q正传》中,阿Q为了革命、用砖砸开了静修庵,砸了庵里“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并顺手拿走了观音娘娘座前的宣德炉。‎ B. 赤壁之战中,曹操得庞统献连环计而自鸣得意,以为“铁索连舟,果然渡江如履平地”荀彧却提醒他要提防火攻,曹操以“方今隆冬,但有西北风,安有东南风。彼用火攻,是烧自己之兵”作回应,众将皆叹服。‎ C. 《明天》中的孤儿寡母生活在充满冷漠黑暗的社会环境——鲁镇,注定结局是悲惨的。像帮抱孩子的蓝皮阿五、给宝儿看病的何小仙、指挥料理宝儿葬事的王九妈等,其实都不是真心实意的。‎ D. “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这是杨修在嘲讽曹操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狂妄,并因揭其短而险些送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以及名著知识的记忆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关键在于熟悉作品内容,熟记文学常识,抓住各选项表述的要点判断正误即可。‎ A项,用砖砸开了静修庵,砸了庵里“皇帝万岁万万岁”龙牌,并顺手拿走了观音娘娘座前的宣德炉的是假洋鬼子。‎ B项,提醒的人不是荀彧而是程昱。‎ D项,说话人并不是杨修而是张松。‎ 故选C。‎ ‎20.“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闻干至,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遂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众皆应命而去。”这段中“说客”是谁?他为何而“至”?导致了什么结果?‎ ‎【答案】“说客”是蒋干,此行是为了“劝降”。周瑜佯狂大醉,醉后邀蒋干同榻而眠,以让蒋干有机会偷听机密,并偷走所谓曹军将领蔡瑁、张允的“降书”,逃回曹营。最后,让生性多疑的曹操中计,杀掉蔡瑁、张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能力。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解答此类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的基本知识。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是指周瑜假装泄露机密,让奸细蒋干中计,以达到自己的军事目的。群英会蒋干中计是一个典故,周瑜正商量除掉曹操的水军将领蔡瑁和张允,没想到蒋干自作聪明来劝周瑜投降,晚上他和周瑜睡在一起,周瑜假装睡着。蒋干偷偷翻看周瑜的一封信,上面记载的是蔡瑁与周瑜来往的事,于是他急忙回去告诉曹操 ,曹操大怒之下杀了蔡瑁,之后才发觉上当了。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记住具体人物姓名和具体情节。不仅要记住说客蒋干,还要记住曹操杀掉的两个将领蔡瑁、张允。‎ 五、作文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深圳老牌名校深圳中学公布了一份“超豪华”的教师招转名单,该名单中的35位教师均为硕士或博士学历,且清一色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佛大学、伦敦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名校,其中,仅清华、北大的研究生就有20名。‎ 顶尖名校硕士或博士学历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引发社会的广泛争论。‎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人生 雄鹰只是百鸟中的一只,但它敢于搏击苍穹,他的生命从此不再平凡;梅花只是百花中的一朵,但它敢于凌霜傲雪,它的生命不再平庸;他们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个,但是他们终生奉献,他们的人生从此不再平凡。‎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人生。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虽然平淡却无怨无悔,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璀璨的人生。‎ 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社会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价。他依旧躬耕于田畴,淡泊于名利,真实于自我。他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走在心灵的田野,收获着泥土的芬芳。袁隆平,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农业史上的奇迹。他整日穿梭于稻田之间,天为伴,地为友,生活虽然平淡,但他无怨无悔。他甘心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智慧,奉献自己的人生。他的奉献已超越了国界,他的奉献为人类带来了希望,他的奉献使得他虽处平凡的岗位,却已种下不平凡的人生。‎ 有一首民谣这样唱道:“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杨善洲只是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但他对党有着无限的忠诚,对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工作无比的热爱。他用激情、用热情、用生命向世人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60年如一日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他的清贫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奋斗一辈子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在人民的心中竖起一座丰碑。他的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他的卓越精神境界和他的公仆本色、百姓情怀成为一代人的楷模,他是天空中最亮的一颗星。‎ 昨天,烈士的鲜血染红了绽开的鲜花;今天,平凡的人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智慧和汗水创造着不平凡的人生。他们隐没于茫茫人海之中,用平凡诠释了伟大,用奉献回答了生命的意义!而我们,或许渺小如沧海一粟,或许平凡如一朵朴素的花,但是,只要我们心中有善、心中有爱,并且付诸行动,不因善小而不为,那么一定会写就自己不平凡的传奇。‎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人生!‎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联想,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并思考人的价值,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本题材料比较简单,主要讲深圳老牌名校深圳中学公布了一份“超豪华”的教师招转名单引发人们热议。顶尖名校硕士或博士学历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当今时代,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其中的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可以认为不是“大材小用”,可以从职业取向、个人价值实现的方式、重视基础教育等方面分析立意;也可以认为是“大材小用”,需要言之有理,能够自圆其说(此角度不建议)。‎ 参考立意:①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国家发展需要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基础教育;③大材在小岗位上也会有大用;④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提升和国家发展的根基,硕士博士到中学任教大有可为;⑤让高层次人才当教师有利于人才培养;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平凡的岗位也能造就不平凡的人生。‎ 行文结构: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引出观点“平凡的岗位也能造就不平凡的人生”。然后结合不同的人物事例进行分析论述,如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仍然有一些人拥有了不平凡的人生,因为他们对他们的工作情有独钟。结合汶川地震中那后一群可爱、可亲、可敬的武警战士、袁隆平、邓亚萍等事例来分析论述。最后可以写自己的感悟或做法,如对一件事情情有独钟,投入感情,认真的去做好它,就一定能有非凡的成就;平凡亦是伟大,也唯有平凡能造就不平凡。‎ ‎【素材】转变就业观念,发挥专长,做到极致,才能成“状元”。‎ 时代在变化,每个人自我价值体现的方式也在变化,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如果自己真是个“大材”,就不需要害怕大材小用,就应该更加勤奋,以卓越的表现和成绩,让人佩服、称赞,从而实现“大材”大用。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根本不是人才,但是司马迁以他的《史记》向历史证明了自己的伟大。李白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尽管唐玄宗不认他这个人才,但是李白以自己的诗篇,证明了自己实在是中华文化的天才。历史发展虽然确实埋没了许多人才,但是也让更多的、数不胜数的英杰、伟人,如耀眼的繁星。体育比赛总有黑马杀出,演艺界常有新人涌现,都很能说明真正的人才是不可能永远被埋没的。‎ 那些觉得自己小材大用,而实际上很有可能不是“小材”,只是为人低调、谦虚的人。这样的人,必然能够踏实肯干,勤奋好学,以勤补拙;这样的人,必然领导器重,群众佩服;这样的人,必将进步地快,即使真是“小材”,也必然能终将成长为“大材”。‎ 当前浮躁的时代,不少人容易眼高手低,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不安于踏踏实实做事,只会抱怨和指手画脚。他们愿意看、愿意说,却不愿干。看到别人工作,他们嗤之以鼻,评论起来头头是道,可若要将他安排到同样岗位,却做得不如别人。这样的人最爱抱怨“大材小用”,其实是自不量力。‎ 当今需要抓住难得发展机遇,提升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层次,扩大教育硕士规模,坚持培养原则,确保培养质量。‎ 教师是平凡的,普通的就象一颗小小的铺路石,没有水晶纯净,没有宝石艳丽,更没有钻石那般光芒四射。我曾经这样想过:谁愿意,将自己的才华局限在那小小的三尺讲台?谁愿意,面对着一群懵懂的孩子日复一日地传授着相同的知识?谁愿意,在一届届学生的迎来送走中看到自己的年华流逝?可是,为了祖国的下一代、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能满足那对知识充满渴求的眼神,无数的教育工作者愿意。愿意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不选择捷径,一步步、一天天拼命、认真、踏实地工作,积以时日,梦想变为现实,事业获得成功,这就是非凡的凡人。‎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