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9年重庆一中高2020级高二下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卷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在荣格看来,原型是超个人意识的,是人类集体意识的财富。这是就原型的整体存在形式而言,而对于形式的意味却不尽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部落、不同的文化发展环境,必然赋予原型模式以不同的意义。‎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原型系统是兴与象。《诗》之兴与《易》之象是中国艺术和中国哲学对原型最古老的理论概括。兴象系统那些富于联系富于传统的象征物,正是中国最早的文化原型模式。‎ 关于象,《易·系辞上》谓:“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系辞下》谓:“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象的本质是“见”,是具体的形象的,而最终归结为艺术的意象与哲学的抽象。象实际上是把对事物运动发展的理性思维,寄托于客观的物象的表现,因为现象界比理性世界有更为广阔的表现语言。‎ 象是一种哲学的表现方式,而兴则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最为流行的观点是朱熹《诗集传》所云:“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按照朱熹的解释,兴是“引起所咏之词”,那么它为何不去直言,却偏要来个“先言他物”呢?刘勰《文心雕龙·比兴》谓:“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钟嵘《诗品·总论》谓:“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兴要“依微以拟议”,“文已尽而意有余”,它就不可能仅仅是个形式问题,而必须有意味,这种意味与形式的统一就是象征。‎ 在前人关于兴与象的论述中我们发现了二者的逻辑联系。象要“拟诸形容”,用最简单的物象涵盖最广泛的物质世界的演变规律,而兴则要“托事于物”,用最基本的形象素材去表现最复杂的感情世界。虽然象与兴一个抽象为哲学的阐发,一个升华为情感的表现,但二者在截取那些物理事实来作为自己意象阐发的媒介时,就不能不从传统出发,情感与哲理的阐发就不是单纯的物理形式,而是富有意味的文化系统。正是在这一点上二者达到了统一。闻一多《说鱼》一文认为:“象与兴实际都是隐,有话不能明说的隐,所以《易》有《诗》的效果,《诗》亦兼有《易》的功能,而二者在形式上往往不能分别。”但“隐”,并不是完全让人听不懂自己的意思,恰恰相反,因为隐是建立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民族心理条件下,隐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兴与象已构成了中国上古文化的原型系统,《易》之象《诗》之兴所运用的那些表情达意的自然之物,凝聚着上古人类赋予它的最深刻的文化意义,这样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象系统便同西方现代的原型批评理论取得了理论上的一致性。‎ ‎(摘编自傅道彬《兴与象——中国文化的原型系统》)‎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兴《易》象是中国文化原型系统中最古老的理论概括,这种兴象系统是中国最早的文化原型模式。‎ B. 象的本质是“见”,是具体的形象的,并能帮助人们将理性思维转换成现象界的更为广阔的表现语言。‎ C. 兴是文学史上探讨得很多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朱熹的解释侧重于形式,而刘勰、钟嵘的解释更强调意味。‎ D. 象侧重于哲学阐发,兴侧重于情感表现,但二者都需要截取一些物象或者形象素材作为自己意象阐发的媒介。‎ ‎2. 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作者在对荣格观点的否定基础上,提出了兴象是中国文化的原型系统的观点。‎ B. 文章采用引用论证来解释“象”,通过比较朱熹、刘勰和钟嵘三人的观点来说明“兴”。‎ C. 文章指出理解中国文化原型系统可以从象、兴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论证。‎ D. 文章提到西方现代的原型批评理论,但重心在于阐释中国兴象系统自身深刻的文化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不是所有的诗歌开头都是兴,且兴的作用不仅仅是领启下文,由此可见,朱熹的解释是错误的。‎ B. “隐”意义不言而喻,只有在时代背景、民族心理发生变化时,人才不能理解“隐”的内涵。‎ C. ‎ 作者认为,原型在整体存在形式上具有统一性,但涉及到形式的具体意味,民族之间各有不同。‎ D. 用原型理论来讨论兴象系统,既说明中西思想具有交融可能,也说明古代文化在当今仍具有强大生命力。‎ ‎【答案】1. A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A项,“这种兴象系统是中国最早的文化原型模式”指代错误。应为“兴象系统那些富于联系富于传统的象征物,正是中国最早的文化原型模式”。‎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文章开头,作者在对荣格观点的否定基础上,提出了……”分析错误,文章第一段“不尽然”,并没有完全否定荣格的观点。‎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A项,“朱熹的解释是错误的”错误,朱熹观点未必令人满意,但不应视为错误;‎ B项“只有”绝对化,文章倒数第二段只是说“因为隐是建立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民族心理条件下,隐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D项“说明古代文化在当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于文无据。‎ 故选C。‎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如何审题?‎ ‎(1)从题干用语上明确考查重点和阅读区间:‎ ‎①题干中出现“‘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对重要概念、句子的考查,暗示了筛选信息可能集中在某一段中。‎ ‎②题干中出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在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筛选区间不是固定的,一般分布在几段甚至全文。‎ ‎③题干中出现“对原文思路的分析”用语,表明考查的是对全文论述思路或段内层次分析及文意概括,筛选区间是全文或一段。‎ ‎④题干中出现“推断”词语,表明是在考查推断能力。筛选区间一般在文章后一两段,或者全文。‎ ‎(2)从题干用语“正确”或“不正确”上判断试题难度及做题方法。一般而言,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大,必须综合运用比对法和排除法;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小,一定要用好比对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笔盒,既环保,又节约资源。‎ 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选开就是资源。如果能充分挖掘回收生活垃圾中蕴含的资源潜力,仅北京每年就可获得11亿元的经济效益。可见,消费环节产生的垃圾如果及时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好途径。‎ ‎(摘自360百科)‎ 材料二:‎ ‎5月31日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显示,我国公众普遍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予以认可,但实际行动与认知程度差异较大。垃圾分类推广这么多年,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究竟难在了哪里?‎ 首先,垃圾分类难在垃圾如何各就其位。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引导教育,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让居民明确知道哪些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属于有害垃圾、处理垃圾时做到干湿分离等。‎ 其次,垃圾分类难在如何做到持之以恒。垃圾分类是一项水滴穿石的工作,必须有“积跬步以至千里”的精神。一方面,它是居民生活习惯养成的一个过程,需要社会、主管部门提供各种软硬件的支持。另一方面,管理部门应当通过立法形成垃圾分类的长效机制。用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力来推行垃圾分类,确保垃圾分类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摘自孟哲《人民环评:垃圾分类应做到持之以恒》)‎ 材料三:‎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当今公共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垃圾管理是传统的公共服务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就开始探索政府向市场购买垃圾回收服务。政府购买促进服务的运作方式如下:首先,政府应根据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战略规划,明确购买目标、方式、预算和期限等内容,制订购买计划;然后,通过一定的购买形式,选择专业的社会组织作为合作伙伴,明确购买内容、绩效考核方式等,签订购买合同,同时通过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政府相关部门、街道等职责;最后,社会组织按照合同约定,组建专业队伍,设置街道垃圾分类减量促进服务中心,入驻街道,在街道的授权下,开展实施前的准备工作。通常,政府可要求承担主体撰写服务计划书,主要内容包括最核心的服务事项和设想,政府根据服务计划书内容进行协商谈判,共同确定服务方案,在服务过程中,随着双方信息的相互反馈,合同内容可不断完善。‎ ‎(摘编自鲁圣鹏等《政府购买垃圾分类减量促进服务实现路径研究》)‎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通过翔实的数据证明了对垃圾进行分类与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好途径,材料二的评论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对垃圾分类的现状反思深刻。‎ B. 看似无用的生活垃圾实则蕴含巨大的资源潜力,只要充分挖掘这一潜力,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北京每年通过这一途径就获得了11亿元的经济效益。‎ C. 要对垃圾进行回收利用,首先要在源头上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培养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需要用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力来推行垃圾分类。‎ D. 综合三个材料可以看出,垃圾分类的推广与深化,在中国已经迫在眉睫,却也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打开思路,各个环节都要承担起相应责任。‎ ‎5. 应该如何进行校园垃圾分类工作?请结合材料提出建议 ‎【答案】4. B 5. 学校做好教育和监督;合理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师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专业的社会组织合作。‎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 B项,“获得了”有误。根据材料一中“如果能充分挖掘回收生活垃圾中蕴含的资源潜力,仅北京每年就可获得11亿元的经济效益”,“获得11亿元的经济效益”是推测,不是事实。‎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并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从文本出发,就某个问题让考生来谈自己的建议,这是实用类文本常考的题目。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读懂题干要求,明确探究方向,然后从文本中梳理出相关信息,再从分析这些信息入手提出建议。本题结合全文,筛选出如何进行校园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信息,可提出如下建议,​学校要通过宣传栏、广播站、主题班会等形式做好垃圾分类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同时对此项活动的开展进行监督。针对校园垃圾的特点,合理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并组织社会力量及时进行分类回收处理。通过举办讲座、演讲等形式进行集中宣传,通过学生会、团委等组织进行长期有效的监督,从而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垃圾分析回收处理需要与专业的社会组织合作。‎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础,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在不同的实用文体中有不同的表现。在新闻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消息;在人物传记中,信息主要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在访谈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被访谈人物提及的知识、观点和人生理念;在调查报告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相关的学科知识和调查获得的事实或结论。把握这些信息,是解读文本的关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城乡简史 范小青 自清喜欢买书。买书是好事,可是到后来就渐渐地有了许多不便之处,书太多了,挤占了人的空间。正好这时候,政府发动大家向贫困地区的学校捐赠书籍,自清清理出来的书,有了去处,捆扎了几麻袋,雇了人力车,拖到扶贫办公室去,领回了一张荣誉证书。‎ 时隔不久,自清发现他的一个账本不见了。‎ 自清有记账的习惯,从很早时候就开始了,许多年坚持下来,每年都有一本账本。自清的账本,有时候会超出账本的内容,他不仅像大家一样记下购买的东西和价钱,记下日期,还会详细写下购买这件东西的前因后果,时代背景,周边的环境,当时的心情……自清的初衷,许是想用记账的形式来约束自己的开销,因为早些年大家经济都比较拮据,总是要想尽办法节约用钱,记账就是办法之一,许多人家都这么办。后来条件好起来,没有必要再记账,但也只是想想而已,他做不到停止记账。一想到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账本了,心里就立刻觉得空荡荡的,好像丢失了什么,好像无依无靠了,自清知道,这是习惯成自然。‎ 自清坐不住了,他要找回那本丢失的账本。他想会不会是夹在旧书里捐给了贫困地区,于是第二天就到扶贫办公室去,但是书已经送走了。在甘肃省西部,小王庄小学一个叫王小才的学生,拿到了自清的账本,带回家去了。 ‎ 账本是黑色的硬纸封皮,谁也没有发现这不是一本书,一直到王小才高高兴兴地把账本带回家去,王才翻开来一看,说,错了,这不是书。王小才知道自己犯了错,垂落着脑袋,眼睛却斜着看那本被翻开的账本,他看到了一个他认得出来但却不知其意的词:香薰精油。王小才说,什么叫香薰精油?王才愣了一愣,也朝账本那地方看了一眼,他也看到了那个词:香薰精油。‎ 这是2004年的某一天中的某一笔开支:午饭后毓秀说她皮肤干燥,美容院推荐了一款香薰精油,7毫升,价格:679元。毓秀有美容院的白金卡,打七折,为475元。拿回来一看,是拇指大的一瓶东西,应该是洗过脸后滴几滴出来按在脸上,能保湿,滋润皮肤。‎ 王才看了三遍,也没太弄清楚这件事情。他竖起拇指,说,这么大个东西,475块钱?他是人民币吗?王小才说,475块钱,你和妈妈种一年地也种不出来。‎ 王才决定举家迁往城里去生活,他决定要做城里人了。‎ 说起来也太不可思议,就是因为账本上的那四个字“香薰精油”,王才想,贼日的,我枉做了半辈子的人,连什么叫“香薰精油”都不知道,我要到城里去看一看“香薰精油”。‎ 王才说走就走,第二天他家门上就上了把大锁,还贴了张纸条,欠谁谁谁3块钱,欠谁谁谁5块钱,都不会赖的,有朝一日衣锦还乡时一定如数加倍奉还,至于谁谁谁欠王才的几块钱,就一笔勾销,算是王才离开家乡送给乡亲们的一点心意。‎ 其实自清最后还是去了一趟甘肃。可是他来晚了一步,王小才的父亲带着他们全家进城去了。他们坐的开往火车站的汽车与自清坐的开往乡下的汽车,擦肩而过。‎ 自清最终也没找回自己丢失的账本,但是他失落的心情却在长途的艰难的旅行中渐渐地排除掉了,当他站到那座低矮的土屋前,看到“一笔勾消”这四个字的时候,他的心情忽然就开朗起来,所有的疙疙瘩瘩,似乎一瞬间就被勾销掉了。‎ 自清从大西北回来,看到他家隔壁邻居的车库里住进了一户外来的农民工家庭。这个农民工就是王才。王才做的是收旧货的工作,他和小区里的人很快就熟悉起来。‎ 天气渐渐地热了,有一天自清经过车库门口,看到王才和他的妻子在太阳底下捆扎收购来的旧货,满头大汗,破衣烂衫都湿透了。自清忍不住说,师傅,车库里没有窗,晚上热吧?王才说,不热的。他伸手将一根绳线一拉,一架吊扇就转起来了,呼呼作响。王才说,这我拣来的,到底还是城里好,电扇都有得拣。自清从他们说话的口音中,感觉出他们是西部的人,但他没有问他们是哪里人。他只是在想,从前老话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但是现在的人不这么想了,现在背井离乡的人越来越多了。‎ 王才也渐渐地养成了记账的习惯。王才记道:“收旧书35斤,净赚14元整。到底城里比乡下好。这些旧书是住在楼上那个戴眼镜的人卖的,听说他家的书多得都放不下了,肯定还会再卖。我要跟他搞好关系,下次把秤打得高一点。”‎ 一个星期天,王小才跟着王才上街,他们经过一家美容店,在玻璃橱窗里看到了香薰精油。王小才高兴地喊了起来,哎嘿,这个便宜哎,降价了哎,这瓶10毫升的,是407块钱。王才说,你懂什么,牌子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王小才,我告诉你,你乡下人,不懂就不要乱说啊。‎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分别从城里人自清进入乡下,乡下人王才进入城市两个视角,展现了城里人的心灵史和乡下人的奋斗史。‎ B. 自清在生活条件好起来后,仍然继续记账,并且觉得少了账本心里空荡荡的、没有依靠,是因为多年来记账养成了习惯。‎ C.‎ ‎ 王才决定举家迁往城里去生活,离开之时,在大门上贴上纸条表明不会忘记还债,说明他是一个淳朴、有责任感的人。‎ D. 作者没有直接描写乡下人对生活艰辛的不满,而是写他们进城后对底层贫苦生活的小小满足,读来能感受到温情背后的淡淡辛酸。‎ ‎7. 小说以“账本”为媒介,作用是什么,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8. “香薰精油”在文中出现了两次,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案】6. B 7. 情节:自清捐书丢账本、失落找账本;王才意外得账本,激发进城欲望,账本作为文章线索,讲述了一个城里人和一个乡下人的故事,构筑了一个“乡下人进城”的新模式。人物:自清的账本反映了他的物质条件、消费观念、心理状态;而王才从得到账本到自己开始记账的变化,则表现了新时代农民渴望通过劳动改变自己身份的强烈愿望。主旨:账本代表的一种生活记忆,见证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生活进程或现代化进程的某些感想和认知。 ‎ ‎8. 第一处:香薰精油作为城市生活的符号,一方面它的高端和王才一家底层生活情态形成对比,另一方面激发了王才进程做城里人的欲望,引出下文。第二处:照应上文;折射出王才以城里人自居的心态,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B项,“……是因为多年来记账养成了习惯”原因分析错误,账本还附有记事记心情的功能,失去账本的意义还在于丢失一段生活、一段记忆。‎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中具体物象作用的能力。文本中的物象作用一般从三个方面思考:①情节结构上主要起到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能够把众多的材料贯穿在一起,使文章更加紧凑;②内容:对内容的充实作用;③情感主旨上:作者寄托情感的载体,作者借这一物象表达一种特定的情感,有时也起到点明或深化主旨的作用。此外,物象还可以揭示人物性格、衬托人物(或景物)、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小说以“账本”为媒介的作用要结合文本从情节、人物、主旨方面进行分析。①首先,“账本”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主人公捐书丢账本、失落找账本;王才意外得账本,激发进城欲望,账本作为文章线索。“②账本”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到重要的作用。自清的账本反映了他的物质条件、消费观念、心理状态;而王才从得到账本到自己开始记账的变化,则表现了新时代农民渴望通过劳动改变自己身份的强烈愿望。③“账本”对揭示小说主旨有重要作用。账本代表的一种生活记忆,见证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生活进程或现代化进程的某些感想和认知。‎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物象作用的能力。如果小说中引入特别重要的物象,其作用不外乎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揭示主题等。有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了相关情节,从而成为了文章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香薰精油”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的作用要结合文本从结构、内容、情感方面进行分析。①第一次出现,“我要到城里去看一看‘香薰精油’”,在结构上,引出下文,激发了王才进程做城里人的欲望。在内容上,“香薰精油”的高端和王才一家底层生活情态形成对比。②第二次出现,“他们经过一家美容店,在玻璃橱窗里看到了香薰精油。”在结构上照应上文;在内容上,折射出王才以城里人自居的心态,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 ‎【点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旻字贵参,十岁能属文。其父质登相位,为太子太傅,封鲁国公。旻以父任右千牛备身、太子司议郎,累迁著作佐郎。‎ 宋初,为度支员外郎、判大理正事,俄知开封县。太宗时领京尹,数召与语,颇器重之。‎ 岭南平,迁知邕州兼水陆转运使。俗好淫祀,轻医药,重鬼神,旻下令禁之。且割己奉市药以给病者,愈者千计,复以方书刻石置厅壁,民感化之。会南汉知广州官邓存忠劫土人二万众,攻州城七十余日。旻屡出亲战,矢集于胸,犹激励将卒殊死战,贼遂少却。病创日笃坚壁固守遣使十五辈求援广州救兵至围解赐玺书奖之。旻病甚,诏令有司以肩舆载归阙下。疾愈,通判镇州,有能声,赐钱二百万,迁库部员外郎。‎ 开宝九年,知淮南转运事。太祖谓旻曰:"朕今委卿以方面之重,凡除民隐、急军须之务,悉以便宜从事,无庸一一中履也。"岁运米百余万石给京师,当时称有心计。‎ 太平兴国初,召为水部郎中。钱俶献地,以旻为考功郎中,权知两浙诸州军事。旻上言:"俶在国日,徭赋繁苛,凡薪粒、蔬果、箕帚之属悉收算。欲尽释不取,以蠲其弊。"从之。车驾征晋阳,上书求从,召为右谏议大夫、三司副使,判行在三司,又兼吏部选事。师还,加给事中。‎ 五年,仁赡廉得近臣戚里遣人市竹木秦、陇间,联巨筏至京师。所过关渡,矫称制免算。既至,厚结有司,悉官市之,倍收其直。旻坐受人请求擅市竹木入官,为王仁赡所发,贬房州司户。语在《仁赡传》。量移唐州。‎ 六年,卒,年四十六。有集二十卷、《邕管记》三卷。其后子贻孙上言,诏复旧官。贻孙官至主客员外郎。‎ ‎(节选自《宋史·范旻传》)‎ ‎9. 下列对文中画破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病创/日笃坚壁固守/遣使十五辈/求援广州救/兵至围解/赐玺书奖之 B. 病创日笃/坚壁固守/遣使十五辈求援/广州救兵至/围解/赐玺书奖之 C. 病创/日笃坚壁固守/遣使十五辈求援/广州救兵至/围解/赐玺书奖之 D. 病创日笃/坚壁固守/遣使十五辈/求援广州救/兵至围解/赐玺书奖之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玺书,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秦之后专指在封口处盖有皇帝印章的诏书。‎ B. 权知,暂代之意。宋初官员,以朝廷临时差派名义治事,官衔前常带“知”字。‎ C. 制,诏书的一种,秦汉时用于颁行国家典章制度,唐后也适用赏罚、赦免等。‎ D. 量移,唐、宋公文用语。官员被贬谪远方后,遇恩酌情赦迁回京城任职。‎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范旻出身官家,少有才华。其父官声显赫,范旻十岁就有能力撰写文章,凭借父荫任右千牛备身,太子司议郎,累迁著作佐郎。‎ B. 范旻移风易俗、兴利除弊。范旻在邕州下令禁止过度的祭祀活动;向皇帝进言钱俶治理的封地徭役赋税繁重琐碎,建议全部取消。‎ C. 范旻坚守战场,身先士卒。邓存忠劫土人攻打邕州城七十余日,范旻亲自作战,胸部多处中箭,仍然督战激励将殊死作战士,坚壁固守。‎ D.‎ ‎ 范旻颇受信任,受到优待。皇帝把一方军政事务委托给范旻,并且让他便宜从事,除了为民除害的事和紧急军务,其他事情无须一一请示。‎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至,厚结有司,悉官市之,倍收其直。‎ ‎(2)旻坐受人请求擅市竹木入官,为王仁赡所发,贬房州司户。‎ ‎【答案】9. B 10. D 11. D ‎ ‎12. (1)竹木运到京师后,重贿有关部门,全部卖给官府,加倍收其价格。‎ ‎(2)范旻因为受人请求擅自为官府购入竹子、木材,被王仁赡告发,被贬为房州司户。‎ ‎【解析】‎ ‎【9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 划线句子大意是:范旻病情一天天加重,加固营垒牢固防守,派遣使节十五人请求支援。广州救援的军队到来,解除了包围。皇帝赐予诏书,褒奖他。‎ 句中,“病创日笃”意思是范旻的病情一天天加重。“病创”与“日笃”是被陈述与陈述的关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 ‎“求援”是“遣使十五背”的目的,应与此相连。排除D项。‎ 分析可知,B项断句正确。‎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D项解释错误,量移指遇恩赦迁距京城较近的地区。并非迁回京城。文中“量移唐州”可知。‎ 故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D项,“除了为民除害的事和紧急军务,其他事情无须一一请示”分析错误,原文“凡除民隐、急军须之务,悉以便宜从事”指的是所有为民除害的事和紧急军务,都可便宜从事。‎ 故选D。‎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1)厚结,重贿;有司,有关部门;悉,全部;直,同“值”,价值。(2)坐,因为;市,买;发,告发;“为……所”,被动句。‎ ‎【点睛】文言文阅读筛选题的设误类型:‎ 一、对象错位 ‎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多个人物、多件事情;因而命题人在设计干扰项时,就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乙人物所做之事“嫁接”到题干指定的甲人物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 二、方法错位 ‎  人物传记类文段刻画人物的方式有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作者评述,它们可以是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也可以是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命题人有时便把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但刻画方式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文句混编到选项之中。如果考生对题干要求不仔细推敲,一瞥而过,就极易受其误导。‎ 三、概念错位 ‎  题干对人物的某种品质或才智的说法,有时是明晰的,无需多费周折;但有时却是隐含的,这就需要考生悉心揣摩。命题人有时便利用考生对题干某些说法内涵把握不清的认知缺陷,把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句混杂其中。‎ 四、主旨错位 ‎  近年来传记类文段在选料时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内在的红线,那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与“以德治国”的时代主旋律相合。而传统美德的内涵是博大精深的,选文中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德往往也呈现出多面性。‎ 五、事件错位 ‎  人物传记类文章讲究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要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必须悉心揣摩语境,洞察人物言行举止背后的“隐情”,千万不能脱离语境,就事论事,否则,极易落入命题人设计的陷阱。‎ 六、关系错位 在叙事类选文中,事件的进程有起因、经过和结果,三者之间既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也有时序上的阶段界限。而命题人有时会将“前一阶段”的事件混杂到“后一阶段”的事件之中,或将“后一阶段”的事件混杂到“前一阶段”的事件之中,从而使事件的进程发生混乱,以此来干扰考生的答题思维。‎ 参考译文:‎ 范旻字贵参,十岁就会写文章。他的父亲因屡建功勋登上宰相之位,担任太子太傅,被封为鲁国公。范旻因为父亲的荫功任右千牛备身、太子司议郎,多次升迁任著作佐郎。 ‎ 宋代初年,范旻担任度支员外郎、判大理寺正事,不久担任开封县知县。太宗当时兼任京城府尹, 多次召见与他交谈,很器重他。 ‎ 岭南事变平定后,范旻被任命为邕州知州,兼水陆转运使。当时风俗中,人们生病了,喜欢搞一些不合礼制的祭祀活动,祈求去病消灾,不看重医药,敬重鬼神,范旻下令禁止这些事情。他自己拿钱买药给病人治病,被治愈的人数以千计。他又把药方刻在石碑上放置在厅堂的墙壁,百姓大都被他的行为感化了。适逢南汉广州知州邓存忠劫持当地民众二万人,攻打邕州城七十多天。范旻屡次亲自作战,胸部多处中箭,仍然激励官兵殊死作战,贼寇才稍有退却。 范旻的伤势越来越严重,仍坚守城池,先后派遣十五人前往广州求援。广东那边的援兵赶至后,得到围解。皇帝下诏对范旻的英勇作战予以奖励。当时范旻病重,皇帝下诏有关官吏用轿子把范旻抬回京城,病好之后,被委任为镇州通判。任职期间,表现出非凡的才干,朝廷赏赐了二百万钱,升任库部员外郎。 ‎ 开宝九年,范旻被任命为淮南转运知事。宋太祖对范旻说:“朕现在把一方军政事务委托给你,凡是关系到为民除害和紧急军务,均可相机行事,无须一一请示朝廷。”每年运送一百多万石米供给京城,当时人们认为他有心计。 ‎ 太平兴国初年,范旻被召为水部郎中。(南越王)钱俶向北宋献纳国土, 朝廷任用范旻为考功郎中, 代掌两浙诸州事务。范旻进言:“钱俶治理国家的时候, 徭役赋税繁重琐碎,凡柴米、蔬菜果品、簸箕扫帚之类都要征税。希望(这些)能全部取消,以便革除治政弊端。” 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皇帝亲征晋阳,范旻上书请求随从。皇帝征召他为右谏议大夫、三司副使,可以在三司办公处理政务,又兼任吏部选事。皇帝回朝后,给范旻加任给事中职务。‎ 太平兴国五年,王仁赡查知皇帝亲近大臣及皇亲国戚派人在秦、陇间买竹木,扎成巨筏运至京师。路上经过关卡渡口,都谎称这是朝廷规定可以免缴税赋的。竹木运到京师后,重贿有关部门,全部卖给官府,加倍收其价格。范旻因为受人请求擅自为官府购入竹子、木材,被王仁赡告发,被贬为房州司户。这些内容都记录在《仁赡传》里面。后来,范旻被贬往唐州。‎ 太平兴国六年,范旻去世,享年46岁。著有文集二十卷、《邕管记》三卷。他的嫡长子范贻孙向皇帝上书,皇帝下诏任贻孙担任父亲范旻曾担任的官职。贻孙的官职一直升至主客员外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雨 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乾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注】建炎四年,金兵大举南侵,陈与义避难湖、湘间,湖南守帅向子湮组织军民对金军进行了有力的阻击,本诗便作于此时。‎ ‎1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中诗人对身份、情态的自述,塑造出了坐看风云、不问世事的隐逸形象。‎ B. 颔联运用多感官描写,描绘出江壑林岭风起云涌雨声阵阵的壮阔,气势雄浑。‎ C. 颈联中的“海”意指暴雨,连劲拔的竹枝此时都被压低,足以看出雨势之大。‎ D. 尾联反用杜甫诗句“床头无漏无干处”,表现出与杜甫截然不同的情感状态。‎ ‎14. 诗歌中间两联意蕴丰富,请加以分析。‎ ‎【答案】13. A 14. 风起云涌,大雨滂沱也是抗金情势危急的写照;竹枝低复举,表现出军民不屈不挠的抵抗;山角晦还明,说明形势有所好转。‎ ‎【解析】‎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A 项,“不问世事”有误,首联的出句,写出了诗人对这个特定时代的鲜明态度,是因,是“客”;对句才是果,是“主”,“危坐”表现了诗人郑重的神态及沉重的心情。“阴晴”是运用双关,既是天气的变化,也是当时抗金时局的动态。这又与前面的“不解耕”自然衔接,“观雨”与“时局”二者圆和无迹。可见诗人并非“不问世事”。‎ 故选A。‎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重点考查把握诗歌中句子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回答这类题往往需要从全诗的主题出发,指出该句所用修辞方法及其在“表达情感”和“表达意思”两方面的作用;有时还需结合该句在诗中的位置以及声、色等方面考虑。本题中,全诗的意思是:老态龙钟的隐士不熟悉农事耕作,却大开窗户正身坐于屋中,看窗外阴晴变化。 屋前的江流与屋后的山岭云气无阻,连绵起伏的山脉与层层翠染的幽林送来隆隆雨声。 水域吹来的风压得竹枝伏了又起,吹得乌云翻涌的山脊明明灭灭。 我不嫌弃居所破败漏雨,正好借此风雨洗刷军队的兵甲刀枪。​颔联写景,广大地域的风云翻涌、大雨滂沱,就是抗金情势危急的写照。这里不单写雨景,也是在写时局,最高统治者不作有力的抵抗,致使金兵势如破竹;颈联既是眼前实景,也是诗人对局势的企望。竹枝顽强地挺立着,表现出军民不屈不挠的抵抗,高高的山角上、大风吹掀处露出了光明,​说明形势有所好转。‎ ‎【点睛】诗歌赏析:‎ ‎ 作为南北宋之交的杰出诗人,陈与义在诗歌创作方面推崇并学习杜甫。所作着眼现实,关注国运民生;用典较少,词句明净,不像其前辈诗人黄庭坚等那样追求“无一字无来处”。《观雨》一诗虽然也有用典故之处,但平易晓昶;由于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等辞格,使得此作境界辽阔,意蕴丰富。‎ ‎ 首联“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点明了诗人此时的身份、心境以及神态行为。“山客”是诗人自谓,“客”点明处境,“龙钟”写诗人精神状态;“不解耕”表明诗人不会(懂)农桑。这里,与其说作者在介绍自己,不如说他在述说那个不幸的时代。寓居异乡,是因为国破家亡;精神疲惫,是因为颠沛流离;不事农桑,是由于在这战乱扰攘的年代无法进行和平生产。首联的出句,写出了诗人对这个特定时代的鲜明态度,是因,是“客”;对句才是果,是“主”,“危坐”表现了诗人郑重的神态及沉重的心情。“阴晴”是运用双关,既是天气的变化,也是当时抗金时局的动态。这又与前面的“不解耕”自然衔接,“观雨”与“时局”二者圆和无迹。‎ ‎ ‎ ‎ 颔联写景,景象壮阔,气势雄浑。江壑林岭,风起云涌,雨声阵阵。诗人既写出了夏季云雨的固有特征,也表现了他此刻浩茫深沉的思绪:广大地域的风云翻涌、大雨滂沱,就是整个国家颠覆播迁的写照。这里不单写雨景,也是在写时局,最高统治者不作有力的抵抗,致使金兵势如破竹,这里的“云”“雨”又是两层含义巧妙的融会在一起。‎ ‎ 尽管云雨的猛烈遮蔽万物,雨中的万物并没有全然屈服,时局也并非黑暗一片。乌云密雨中也有不屈不挠的抵抗,摇摇欲坠的危局中也有一丝生机(这里主要是指当时的长沙守帅向子湮的积极抗金举动)。颈联既是眼前实景,也是诗人对局势的企望。竹枝顽强地挺立着,高高的山角上、大风吹掀处露出了光明。这里诗人对雨势变化观察的细致入微,表明他对现实的高度关注。‎ ‎ 尾联用典,出句化用了杜甫的“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诗句,对句也是老杜的“尽洗甲兵长不用”诗句的化用,在此均为反其意而用之。作者由雨又想到了一个典故:武王伐殷时,天降大雨,姜太公说:“这是上天在为我们洗刷兵甲,助我伐纣!”我大宋王朝如果兴兵伐金,也可以借助这大雨洗刷兵器。果真如此,我个人的屋子漏雨又何妨!“当然这里的“雨”所指是有助于抗金的好的事物。比如积极的抵抗政策、行之有效的作战措施、戮力同心的上下配合、催人奋进的舆论氛围等等,与上面所指的晦暗的压迫势力、飘摇欲坠的危势等等是不同的(这也是广义的“双关”)。这是作为意象的多义性决定的,更是诗人关心时局、希望政局好转的本意决定的。‎ 当然,全诗还运用了拟人、对仗等辞格,使得气韵雄沉;但关键还是双关的应用,把眼前的自然现象、把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感与对现实的焦灼而深刻的思虑天衣无缝般地有机融为一炉,拓宽了诗歌的意境,深化了诗歌的内涵,气足神完,极具审美意义,是陈与义现存诗中的精品。‎ ‎15.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 早寒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运用了起兴的手法,落木萧萧,鸿雁南飞,萧瑟之秋引发了悲哀之情。‎ B. 颔联看来句意平淡,但细细咀嚼,是能体味到诗人炼句之妙、造意之苦的。‎ C. 颈联将思乡情一泻无余,遥看孤帆远去,自己却无法一同前往,思乡更甚。‎ D. “迷津”这一典故有关隐士长沮和桀溺,表现出诗人远离尘俗的决然之意。‎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D项,“决然”有错,“迷津欲有问”,是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双方是隐居和从政的冲突。如今孟浩然奔走于东南各地,(最后还到长安应进士举),境况颇与孔子相似,瞻念前途渺茫,故以“平海夕漫漫”作结。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 故选D。‎ ‎【点睛】诗歌赏析:‎ ‎ 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 ‎  全诗情感是复杂的。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 ‎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句是写景。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  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处身于这种环境中,很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绪,所谓“悲落叶于劲秋”(陆机《文赋》),是有一定道理的。远离故土,思想处于矛盾之中的作者就更是如此了。‎ ‎  这是一种“兴”起的手法,诗很自然地进入第二联。作者面对眼前景物,思乡之情,不免油然而生。“襄水”,亦即“襄河”。汉水在襄阳一带水流曲折,所以作者以“曲”概括之。“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了远,而且表明了两地隔绝,不能归去。这个“隔”字,已透露出思乡之情。作者家住襄阳,古属楚国,故诗中称“楚云端”,既能表现出地势之高(与长江下游相比),又能表现出仰望之情,可望而不可即,也能透露出思乡的情绪。“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看来句意平淡,但细细咀嚼,是很能体味到作者炼句之妙、造意之苦的。‎ ‎  如果说第二联只是透露一些思乡的消息,带有含蓄的意味,而又未点明;那么第三联的“乡泪客中尽”,不仅点明了乡思,而且把这种感情一泄无余了。不仅他自己这样思乡,而且家人也在想望着他自己的归去,遥望着“天际”的“孤帆”。家人的想望,是假托之词,然而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迷津欲有问”,是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而孟浩然本为襄阳隐士,如今却奔走于东南各地(最后还到长安应进士举),却是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集于一身,而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故以“平海夕漫漫”作结。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 这首诗二、三两联都是自然成对,毫无斧凿痕迹。第二联两句都是指襄阳的地位,信手拈来,就地成对,极为自然。第三联“乡泪”是情,“归帆”是景,以情对景,扣合自然,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最后又以景作结,把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这迷茫的黄昏江景中了。‎ ‎16.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人来少,云峰水隔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此诗为吊古伤今之作,慨叹历史兴亡变化,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心声。‎ B. 首联即景生情,古台之上,草木凋零,也使身在他乡的诗人怀念起故乡。‎ C. 颈联有声有色,夕阳为旧垒增添了一抹亮色,磬声使空林多了一丝生气。‎ D. 尾联抒情,诗人感伤于世事沧桑,只有长江之水,在秋日中仍独自流淌。‎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C项,“增添亮色、生气”有错,颈联继续写景,由远而近,写出了古台四周苍茫的暮色,用笔细致。上句写远景。西风残照,落日熔金,废垒寂寂,钟罄悠悠,声振空林。下句摹声,以“寒”字来修饰钟磬的声音,以“满”字加以强调,写足了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意境。‎ 故选C。‎ ‎【点睛】诗歌赏析:‎ ‎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诗。首联扣题,挈领全篇。由台上落叶起兴,触景生情,悲秋意绪溢满纸端。秋风飒飒,落木萧萧,使人顿生悲凉之意。“秋入”二字有的版本作“秋日”,可能出于对仗工稳的考虑,“秋日”与“古台”相对才恰切。但我以为用“入”字更妥贴,首先它紧承上句末尾时间名词“后”字,揭示了诗人情随景迁的心理流向。其次用“入”字这个趋向动词更有力度,更微妙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怅惘。怀乡病本足以令人黯然伤神的了;且时又逢秋,这种乡愁之苦就更增一层了,仿佛秋风秋气将诗人的一颗伤痕累累的怀乡之心团团裹挟住,沉甸甸的,无法解脱。再者,律诗首联并不苛求对仗,用“入”字,使句法灵活而不板滞。‎ ‎ 颔联宕开一笔,不写乡思;转而细写登台所望之景,别开生面。上句写近景,寺院地处荒山僻岭,故而人迹罕至。着一“野”字,分明投射出诗人处江湖之远、仕途失遇的苦闷;着一“少”字也暗示了诗人漂泊他乡的孤独。下句写远景。隔岸青山层峦叠嶂,云遮雾绕,清净幽深:这样一个超然于熙攘尘世之外的所在或许是荡涤诗人心头重重烦虑的佳处。此联景中含情,宛然有一种横空出世的虚静散淡的韵致。‎ ‎ ‎ ‎ 如果说颔联是用一片清幽的风景将诗人内心的愁绪清洗冲淡,乃至使读者突然不见了诗人乡愁的影子;那么颈联则由作者的运命乖舛之酸辛跃迁到朝代兴替之感喟,笔触更浑厚了。颈联继续写景,由远而近,写出了古台四周苍茫的暮色,用笔细致。上句写远景。西风残照,落日熔金,废垒寂寂,钟罄悠悠,声振空林……时间仿佛停止了脚步,空间似乎也在沉思。诗人工于用字,“依”字下得极雅,极有韵味。“依”字在句中有“枕靠”“依凭”之意,夕阳本是无情,而用“依”字,却赋予“夕阳”人格化的形象,仿佛这渐行渐远的夕阳也为“古台”“旧垒”的沧桑之变而叹惋悱恻,而眷恋难舍。若说上句妙在绘形,则下句是精于摹声。以“寒”字来修饰钟磬的声音,将听觉感受的印象转化成触觉感受的形象,这是通感手法的得体运用。诗人还觉得不够到位,又以“满”字加以强调,写足了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意境。俞陛云说“此二句试曼声诵之,不仅写荒寒之意,且神韵绝佳”,诚为切中肯綮。刘长卿曾有“谪居秋瘴里,夕阳何处归”的感喟,这两句表面上是发思古之幽情,但其底里深处还是脱不了自我身世之痛。‎ ‎ 尾联议论抒情,因眼前之断壁残垣的萧索败落的景象,而浮想起南朝的繁华与战乱等等,只觉满腹的惆怅。“惆怅”是本诗的关键,点出了主旨。明则为历史兴衰无常而惆怅,实则有人生坎坷多难而伤感。刘长卿《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安》中写到“惆怅暮帆何处落,青山隐隐水漫漫”,理想破灭、前途难料的凄苦消沉还是融合到吊古伤今的慨叹中来了。值得一提的是,“惆怅”一词(或说“惆怅”这种情绪以及与之相关的诸如“夕阳”“暮钟”“暮帆”“独鸟”“白发”等等意象在刘长卿、李端等大历诗人的诗作中是屡见不鲜的)。“长江独至今”这句以景语作结。大江东去,南朝英雄们都已被浪花淘尽,无处寻觅沈之、吴明彻的踪影。正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依旧夕阳红”,历史的虚无、人生的幻灭等等情愫随着这訇然的江流声纷至沓来。这不仅是刘长卿一人的心灵哀歌,也是中唐时期大历诗人共有心态的裸呈。‎ ‎《唐诗癸签》说“刘长卿得骚人之旨,专主情景”。宋荦《漫堂说诗》说刘长卿五律“清辞妙句,令人一唱三叹”。此诗即是典例,全诗既“工于铸意”,又“巧不伤雅”(清人沈德潜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蕴藉,回味不尽。‎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中曹刿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定敌方溃退,于是就下令追击。‎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茅草被秋风卷过大江之后的场景。‎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两种动物来侧面描写了蜀山的高峻。‎ ‎【答案】 (1). 吾视其辙乱(可以不写“吾”) (2). 望其旗靡 (3). 高者挂罥长林梢 (4). 下者飘转沉塘坳 (5).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6). 猿猱欲度愁攀援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辙、靡、罥、坳。‎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就世界本身而言,它是生生不息、变动不居的。(      )。______,美术在本质上不是时间性的,而是依靠静态的形体进行创造。(      ),美术往往把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某个特定瞬间“定格”下来,______,仅仅是对人或事物在其流变过程中的某一顷刻的表达。如库尔贝的名画《奥南的葬礼》就仿佛是随意地截取了现实的一个片段。______,在另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中,人们可以注意到艺术家对所谓的“孕育最丰富的那一顷刻”的苦心经营。艺术家正是通过选择这样的“顷刻”,人们才得以从这一“顷刻”可以更好地理解后一顷刻和前一顷刻。作品就是由此调动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的。‎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一切事物皆存在于空间之中,也存在于时间之中/作为空间性的艺术 B. 一切事物皆存在于空间之中,也存在于时间之中/作为静态的艺术 C. 一切事物皆存在于时间之中,也存在于空间之中/作为空间性的艺术 D. 一切事物皆存在于时间之中,也存在于空间之中/作为静态的艺术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然而   而且    因此 B. 然而   因而    但是 C. 因而   因而    因此 D. 因而   而且    但是 ‎20.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艺术家正是通过选择这样的“顷刻”,才得以从这一“顷刻”可以更好地理解后一顷刻和前一顷刻。‎ B. 正是通过艺术家选择这样的“顷刻”,才使得人们从这一“顷刻”可以更好地理解后一顷刻和前一顷刻。‎ C. 正是通过艺术家选择这样的“顷刻”,人们才得以从这一“顷刻”更好地理解后一顷刻和前一顷刻。‎ D. 艺术家正是通过选择这样的“顷刻”,人们才得以从这一“顷刻”更好地理解后一顷刻和前一顷刻。‎ ‎【答案】18. A 19. B 20. C ‎【解析】‎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第一句主要考虑与后一句衔接:美术在本质上不是时间的。排除CD两项。‎ 第二句,美术是静态的,不符合原文的蕴含的瞬间的理论。排除B项。‎ 分析可知,A项补写的最恰当。‎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的能力。辨析词语时,要注意辨析近义词语的细微差异。要注意从对象、程度、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加以揣摩。‎ 第一空,由上文“也存在于时间之中”和下文“美术在本质上不是时间性的”,分析可知,中间应为转折关系。排除CD两项。‎ 第二空,由上文“某个特定瞬间‘定格’下来”和下文“某一顷刻的表达”,分析可知,中间是递进关系,排除A项。‎ 第三空,由上文的“片断”和下文的“苦心经营”可以看出,这中间是转折关系。应选“但是”。‎ 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本题划线句子,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应是“人们”,而且前后分句主语相同,因而,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第一个分句的主语蒙后省。排除ABD三项。‎ 分析可知,C项修改最恰当。‎ 故选C。‎ ‎【点睛】病句辨析的几种方法:‎ ‎①语感检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 ‎②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 ‎③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 ‎④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 ‎⑤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得语音标志。‎ ‎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端午节与中秋节、春节一样,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_______,风土民情与传统民俗_______。传统文化就这样丝丝缕缕浸入人们心田,融入民族性格。中国文化向来讲究_______,在历史长河的荡涤中获得更大张力。恰如清明节从慎终追远的情愫中走来,融入绿色祭扫、踏青远足等内容;至若端午节,丰富的现代化、信息化载体为其注入现代气质,使其可玩可嚼、可观可赏、可思可想。时光流转, ,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独特的精神标识从未变换。‎ A. 水乳交融 相得益彰 包罗万象 物是人非 B. 水乳交融 交相辉映 兼容并蓄 物换星移 C. 浑然天成 相得益彰 包罗万象 物换星移 D. 浑然天成 交相辉映 兼容并蓄 物是人非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第一空:水乳交融:形容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浑然天成:形容诗作、文章的结构严谨自然,或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也形容人的才能、品德完美自然。句中形容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应用“水乳交融”。‎ 第二空:交相辉映:(各种光亮、彩色等)相互映照。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由上文“风土民情与传统民俗”可知,应用“交相辉映”。‎ 第三空:兼容并蓄:把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都吸收进来。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结合下文可知,用“兼容并蓄”更符合语境。‎ 第四空:物换星移: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指节令变化,时间推移。物是人非:景物依旧,而人的情况却完全不同了,多用来表示对故人的怀念或对世事变化的慨叹。句中形容时间推移,应用“物换星移”。‎ 分析可知,B项成语全都恰当。‎ 故选B。‎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2.请根据下面的短文,给“阙”下一个定义,不超过60个字 汉阙、白鹤梁、张飞庙和石堡寨号称三峡库区“四大国宝”。据专家介绍,在汉代,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建筑物。在显宦富豪的宅第、宫室、衙署,在城门的两旁,都要立阙,它显示着王权的威严、门第的高贵。由于汉代人“视死如生”,所以墓室前也都修建门阙。阙就是门楼,立在大门的两边,像两座小楼阁,中间是人进出的通道。因为它的中间是空缺的,古人便称之为“阙”。古代的阙有木阙和石阙两种。研究表明,木阙今天巳荡然无存,而建造在宗庙祠堂、墓室神道两旁的石阙,历尽千年沧桑,却得以存留一小部分。‎ 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代使用石或木修建在宅第、宫室、衙署、城门、墓室的大门两边以显示着王权的威严、门第的高贵的楼式建筑。‎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下定义题型既有信息采集的要求,也有语言组织的考查,重要的是对于概念的理解与概括。此题解题时,首先要形成定义的大框架,即“……是……的……”,由“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建筑物”可知,主框架应为“阙是……楼式建筑”,接着筛选要点组成能揭示其特征的定语,如“在显宦富豪的宅第、宫室、衙署,在城门的两旁”“显示着王权的威严、门第的高贵”。示例:阙是古代使用石或木修建在宅第、宫室、衙署、城门、墓室的大门两边以显示着王权的威严、门第的高贵的楼式建筑。‎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引用哈萨克斯坦谚语:“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 托尔斯泰说:“人生只有一种确凿无疑的幸福——就是为别人而生活。”‎ 约翰·多恩说:“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张国荣说:“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君子有成人之美 ‎ 古有遗训:“君子成人之美。”诚哉斯言!他人之功,应乐之;自身之功,应低调处之。赞美他人的长处,不自视清高,也不失为一种高雅的人生之境。‎ ‎ 他人的长处被我们发现时,应替他高兴,那么,他人也将同样为你的长处而高兴,赞美他人的优异之处,收获的不仅是他人与你同乐的欢愉之景,更是生命的欢欣。‎ ‎ 民国的烟雨葬送了多少人杰,却抹不去他们留下的丰功伟绩!“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狂放如刘文典先生,敢于当面斥责蒋介石的他,却也对陈寅恪先生礼敬有加,他认为陈寅恪先生文学水平之高,自愧不如。可见,文典先生即便狂傲,但当发现陈寅恪文学品格上的优异时,也赞赏有加,甚至于直呼:“吾不如之”。其赞美他人之长处,不仅令他备受后人推崇,也令他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千古名家!‎ ‎ 让我们逆着时间的步伐,往前追溯。东汉末年,战乱四起,兵临城下,飞沙狼烟,各路诸侯,金戈铁马,只为一纸江山。‎ ‎ 三国早年,当时的袁绍手掌大权,当时,在听到手下赞杨曹操已经成立一定势力之时,他嗤之以鼻;当听到曹操擅于打战,谋略之时,更是当场高呼:“其等小辈,堪与吾相提并论?”然而,袁绍尽管家大业大,却不懂赞扬他人长处,令他目中无人。终于,官渡一役,袁家势力,付之一炬。试想,如若袁绍懂得欣赏曹操的长处,重视他,而非看不起他,最终鹿死谁手,亦是两说。正是因为袁绍不懂得赞美他人优点,令他自恃无恐,目中无人,方令他霸业无成,反而成全他人。‎ ‎ 相比于袁绍,历史上依旧有许多懂得赞美他人优点之人。武则天赞美骆宾王的才华,成就了她千古第一女帝之美名;章太炎赞美黄侃的多才多艺,令他成为一代名师;李白赞美其诸位兄弟“群季俊秀,皆为惠连”,造就了一代诗仙的不朽传奇!数不胜数,赞美他人长处,不仅能收获意料以外的惊喜,更能让我们的心灵受到涤荡,拂尽一切繁杂与铅华。‎ 君子成人之美,赞美他人长处,何妨为君子?‎ ‎【解析】‎ ‎【详解】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是几则关于自己与别人的关系的名言。‎ ‎【审题】本题材料中有四句名言,分析这些名言,找出共同之处,就找到了本文的立意关键。第一句,习近平引用的谚语“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意思是人与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损害了别人最终也必将损害自己。托尔斯泰的名言意思是为别人而生活是幸福的。约翰·恩多的名言意思是人类是命运与共的整体,任何人的死亡,都是大家的哀伤。张国荣的名言意思是,人类既是命运与共的整体,每个人又是独特的个体。由此可知,这几句话主要是分析“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考生经过分析可以进行立意。‎ 参考立意:‎ 人与人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做事要考虑他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 素材准备:‎ ‎1、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让铸剑为犁、永不再战的理念深植人心,让发展繁荣、公平正义的理念践行人间。   ‎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顺势而为,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 ‎3、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 ‎4、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   ‎ ‎5、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   ‎ ‎6、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不再符合时代逻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各国人民共同呼声。 ‎ ‎7、事要去做才能成就事业,路要去走才能开辟通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 ‎8、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 ‎9、希望各国青年用欣赏、互鉴、共享的观点看待世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积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献瓦。   ‎ ‎10、我们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而来,要引领世界前进步伐,带动全球发展潮流,为实现人类共同繁荣和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 ‎11、“炎火成燎原之势,涓流兆江河之形”,星星之火可成燎原,涓涓细流可成大江。尚和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将汇聚大众的意愿而成和平的潮流,将妙凝百姓的呼声而成合作的春雷。它唤醒了昏昏沉沉的天地万物,也敲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美美与共的钟声。   ‎ ‎12、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于中外传统命运论的智能创造和卓识开新。融实而和合是打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智慧,是化解人类生存厄运的一种武器。   ‎ ‎13、在全球化、信息革命时代,人类共同拥有的家园变得越来越小,牵一发而动全身。民族、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在全球紧密相连的世界里,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高度融合,彼此依存。一荣俱荣、一衰俱衰,和合则两利,抗争则两败,和则兴,斗则亡,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全球命运休戚相关,兴衰与共。   ‎ ‎14、在此错综复杂的全球环境中,必须高瞻远瞩,“鸿鹄高飞,一举千里”。度越一般世事的种种关系形态,以和合学的思维开放包容性,使各文明之间彼此互相理解、借鉴、尊重、吸收,为人类的长远利益、未来命运提供智慧卓越的中国方案创造了机遇。   ‎ ‎15‎ ‎、面对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昔日那种你死我活、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越来越过时,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越来越成为各国人民共同的期盼。‎ 行文结构:‎ 本题有多种立意角度,从中选择一种角度写作,给文章拟一个鲜明的题目。文章开头可以从材料中引出论题,提出中心论点;也可以根据立意直接提出中心论点。论证中,要善于运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结构适宜采用对照式。论证过程中要联系自身实际和时代特点,要有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最后,总结全文,强化论点。‎ ‎【点睛】多则材料作文在提炼观点时,必须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多则材料作文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各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全面、准确、周密的分析。‎ ‎(1)相同型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2)相反型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各则材料的内涵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其方法也是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再比较出相异点,这相异点就是这组材料的作文立意所在,正反皆切入可立意。‎ ‎(3)相对型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几则材料的内涵既不相同,也不相反或相对,而是各偏执于一点,带有片面性。其方法是将各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找出它们之间的对立矛盾点,进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 ‎(4)递进型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几则材料的内涵构成递进关系。其方法是先确定每则材料的内涵,辨析材料内涵的层级关系,进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 ‎(5)综合型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之间存在多种逻辑关系,且可能出现干扰学生思维的材料。审题立意时需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明辨材料之间的关系,排除干扰项,然后归纳出全面正确的观点。‎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