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9届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高二语文阶段性检测试题 本试卷共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团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美心理现象,它大量出现在宋以后的戏曲小说中。如 《窦娥冤》的申冤昭雪,《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汉宫秋》的“团圆梦境”,《琵琶记》的 “玉烛调和”,《精忠旗》的满门旌表,《长生殿》的“蟾宫相见”等等。讲究“团圆之趣” 已经成为我国极为普遍的传统审美心理现象。。 华夏初民对客观世界的考察,大概从“天”开始的。春夏秋冬的往复,白天黑夜的交替, 日出日落的循环,使他们直观地形成了“乾为天,为圆”,以及“浑天如鸡子,天体如弹丸” 的观念。由于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耕国家,“天”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农业收成的多寡,因 此,对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先民来说,头顶上的那圆的天,就成了他们顶礼膜拜的对象,这 种对“天”的崇拜就导致了对于“天”的运行规律——“圆”的亲和与崇尚。 作为中国哲学源头的《易经》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圆道观,循环即圆道是《易经》作者心 目中的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对易学而言,“圆”不仅是神秘的示语,而且也是圆融无碍、无 往不复的至高至美的境界。 而老子哲学思想中的自然观,也是以周行不殆的圆来加以描述的。《老子》“九九”八 十一章,象征着道的生生不息、变动不已、周行不止。韩非在《解老篇》中评析老子思想时 说:“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揭示了道的周行循环的特征。这种“九九”循环往复式的“道” 的结构,是离不开圆的。 由于“圆”相以其圆满而使人感到审美的满足,所以,“圆”经常在“圆满”“至美” 的意义上为佛家所推崇。佛教称般若真智为“圆智”,称般若真智对世相的观照为“圆照”, 称善根为“圆根”,称修行到最高联阶段为“圆成”,称涅盘境界为“圆寂”,将美好至极的 事物称做“圆圆海”。这里,“圆”均可作为“圆满”、“大美”和“至美”来解。 圆在中国哲学中意味着道境和禅境,易、庄、禅不约而同地将圆作为最高的精神境界, 其中具有深刻的美学内涵。儒家的不偏不倚的中庸、道家的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佛家的因 果报应的轮回观、《周易》用以解读宇宙人生奥秘的太极思维模式,以及本文论述的“大团 圆”的审美心理,似乎都存在于同一个圆的图式之中。“圆”既是完满的象征,是循环往复 的表现,也是华夏民族对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理想的一种构想、理解和追求。体现在中国 古代的戏曲小说中,则一切都应该圆满无缺,缺则有憾。中国古代悲剧最悲的要算是关汉卿 的《窦娥冤》了,剧中不但有血溅白练,而且还有六月飞雪,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充分显示 了窦娥冤屈之大、痛苦之深。但作者笔锋一转,却来个“窦天章为女申冤昭雪”,由悲转喜、 由缺为圆。对圆的崇尚似乎已成了一种弥散性的文化——审美理想的规范,“大团圆”即是 审美主体对规范的崇尚与屈从,也是审美主体对传统规范的迎合与妥协。它虽然推进了中国 文学艺术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以及向圆熟精致的技能方面的发展,却也遏制了了中国艺术, 特别是悲剧中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或人物被毁灭的怵目惊心的震撼,以及撕肝裂胆的 残酷。尚圆的传统观念不光是“大团圆”审美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因,而且,它也使中国审美 文化的心理欲求往往更多地趋向于圆态,趋向一种柔性与韧性,以及圆融浑化的中和之美。 1. 下列关于原文的内容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大团圆”审美心理现象是中国特有的,并且在宋代以后的戏曲小说中大量出现,其形 成与华夏民族的尚圆观念有关。 B. “大团圆”审美心理在戏曲小说中以申冤昭雪、报仇雪恨等形式出现,“大团圆”结局 很多时候需要借助梦境显现。 C. “大团圆”审美心理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在其影响下,中国的悲剧 往往缺乏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和使人触目惊心的震撼。 D. “大团圆”审美心理体现了审美对传统规范的崇尚、迎合和屈从、妥协,它促进了中国 文学艺术在技能方面向圆熟精致的发展。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以中国古典戏曲为例,重点论证讲究“团圆之趣”,是我国极为普遍的传统审 美心理现象。 B. 文章最后一段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大团圆”虽然时中国古典文学领先于世界, 但也遏制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C. 文章整体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文章的主体内容,主要从易、庄、禅三个 角度阐述“圆”在中国哲学的美学内涵。 D. 文章首段指出“大团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美心理现象,接下来进行阐释,最后揭示“大 团圆”的内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四季的往复、日夜的交替、日出日落的循环中,智慧的华夏初民逐渐抽象出“乾为天、 为圆”的先进理念,对天的崇拜导致了他们对“圆”的崇尚和亲和。 B. 华夏初民对客观的世界的认识大概是从天开始的,天之所以成为先民顶礼膜拜的对象, 是与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收成多寡分不开的。 C. “圆”经常在“圆满”“至美”的意义上为佛家所推崇,是因为“圆”是完满的象征, 是循环往复的表现,能给人带来审美的满足。 D. 在古代中国,对“圆”的崇尚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审美理想的规范,它使中国审美 文化的心理欲求往往更多的趋向圆态。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 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 辨析。A 项,“并且在古代的戏曲小说中大量出现”有误,“古代”不当,文章第一段“它 大量出现在宋以后的戏曲小说中”,可见应该是“宋代以后”。B 项,“昭雪形式”“梦境呈 现”等均有绝对化倾向,从文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来看,“昭雪形式”“梦境呈现”只是其 中的一部分表现形式。C 项,中国的悲剧“缺乏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不对,原文最 后一段的意思是中国悲剧缺少震撼感,是因为“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和人物被毁灭” 而产生。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 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 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 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 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 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 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 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 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 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 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 联系。比如本题 A 项,文章说的是“出现在宋以后的戏曲小说中”,而选项扩大为“古代”;C 项,文中是说“特别是悲剧中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或人物被毁灭的怵目惊心的震撼”, 选项变成“缺乏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 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以及对文本论证方式的分析。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 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D 项,“虽然使中国古典文学领先于 世界”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它虽然推进了中国文学艺术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以及向 圆熟精致的技能方面的发展”,并没有说使中国古典文学领先于世界。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 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 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 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 致。C 项,“‘圆’经常在‘圆满’‘至美’的意义上为佛家所推崇……是循环往复的表现” 错误;文章第四段说“而老子哲学思想中的自然观,也是以周行不殆的圆来加以描述”,第 五段“由于‘圆’以其圆满而使人感到审美的满足,所以,‘圆’经常在‘圆满’‘至美’ 的意义上为佛家所推崇”,由此可以知道,“圆”是“循环往复的表现”是老子哲学思想的 自然观,与“佛家”无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美丽乡村 芦芙荭 那天早上,他刚进办公室,电视台的总导演就找到他。电视台准备拍一部关于乡村记忆 的纪录片。地点选在你老家的那个村子,你得给我们帮帮忙。 他的老家距县城有七十多里,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傍水的小山村。村子里的房子、门楼、 院墙以及鸡舍、猪圈、牛栏清一色都是用青石板砌成。虽然没有街道,但户连户、舍连舍勾 连成一片,错落有致,看起来特别美。他虽然离开村子多年,每年总会回去转上几次。这些 年,他在城里盖起了一栋栋大楼,心里却总是割舍不了那些石板房。那里每个角落都有他美 好的记忆。 一听说在他老家拍电视片,他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总导演说,是这样的,我们已到你老家那个村子踩过几次景了,一切都满意,唯一缺的 就是人了。 缺人?他有些不明白。 是的。你的老家你知道。这几年村子里的人外出的外出,搬走的搬走。那天我们去村子 里踩景时才发现,偌大的一个村子几乎成了空村。只有四五户人家,而且都是老人。问题是, 我们拍纪录片,不能拍个空村子吧,那么好的景致,没有人,拍出来又有什么意思呢? 他明白了总导演的意思,可这比出钱的难度还大。 别给我说难。我知道你的能耐,凭你在村里的威信,这事对你来说就不算个事。 送走总导演,他就开始给村子里在外的人打电话。 一开始,大家听说要在老家的村子里拍电视,都兴奋得不得了。其实,每个人的心里还 都装着那个村子。可一说到具体的事情上,问题就来了,有的说生意忙走不开,有的说小孩 要上学得照看,推三挡四找各种理由。 尽管难度大,最终他还是做通了全村人的工作。事情总算定了下来。竟然还有一个意外 之喜。村子里一户准备给孩子结婚的人家,也被他说动,决定将婚礼搬回村子里办。 在摄制组开拍的前两天,他和村里的人相约,拖家带口地回到了村子里。 那时孩子们 刚好放寒假。为了还原生活,他还特意买来了红辣椒、玉米棒子,将它们穿起来,挂在各家 各户的山墙上。石板墙红辣椒,一下子将所有人的记忆拉回到过去的岁月。 生活其实是不用导演的。大人们平时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聚在一起,火塘里生起火,围在 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小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像自由的小鸟一样,在村子里追来跑 去。偶尔响起一声两声狗叫,村子就一下子活起来了。 电视开拍的第二天,那户给孩子结婚的人家,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场院里摆起了酒席, 全村的人都来喝喜酒。主家还请来响器班子,吹吹打打地热闹了起来。大家几乎都忘了拍电 视的事。 电视片拍得是异常顺利。杀青那天,总导演握着他的手说,多么好的乡村生活呀,真有 点儿舍不得离开呢。要是下一场雪,孩子们再在村子里打雪仗,堆上雪人就更有意思了。 送走摄制组的那天晚上,他让老婆将炕烧热,美美地睡了一觉,这些年他真的没有好好 睡过一次安稳觉。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真是好呀。 早上起床,他一打开门,外面竟然下起了雪。转过墙角,他却发现,村子里好多人正将 他们带回来的行李往公路上搬。那里停着他们开回来的车。有些手脚麻利的,已经将车发动 了起来。 怎么就不能在村子里过一个年呢?他回过头往村子看去,此时,整个村庄一下子又安静 了下来。雪越下越大,那纷纷扬扬的大雪似乎要将整个村子掩埋掉。 (选自 2016 年第 23 期《小小说选刊》)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二自然段文字属于倒叙,既交代“他”老家的地理位置和村子的概貌,又呼应标题与 开头,自然引出下文的故事。 B. “他”和村民听说电视台要到自己家乡拍摄一部头天乡村记忆的记录片,都很兴奋,相 约拖家带口地回到村子。 C. “他”家乡杜志民的艺术素质都较高,不要导演的任何指导就使得电视片拍得异常顺利, 赢得总导演的啧啧称赞。 D. 作品有意模糊美丽乡村的具体地点,淡化讲故事的技巧,模糊人物身份、肖像和姓名, 旨在突出故事的典型性。 5. 小说三处写到“雪”(见文中画线句),各自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6. “美丽乡村”的杜志民为何“不能在村子里过一个年”?这一现象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4. D 5. ①第一处,雪景以及雪中孩子嬉闹的场景,更能表现出乡村生活的美好。 ②第二处,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惊喜和遗憾,推动故事发展,突出人们离乡的迫切心情。③第 三处,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失落与迷茫的心情,暗示作品主题。 6. 示例:因为村民们不是要到外面做生意,就是已经搬迁到城镇居住,虽然对于依山傍水 的美丽乡村有着美好记忆和诸多不舍,但终究抵不住城市生活的诱惑。这便反映了一个问题, 即现代社会中如何消除城乡差别、建设美丽乡村,如何实现“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缕缕 乡愁”。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的思想、习俗等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对于 年俗文化的传承也成了一个令国人尴尬而心痛的话题。重拾传统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已经 迫在眉睫,值得大家深思。 【解析】 4. 试题分析:A. 第二自然段文字属于倒叙,既交代“他”老家的地理位置和村 子的概貌,又呼应标题与开头,自然引出下文的故事。“倒叙理解有误” 。B. “他”和村民听说电视台要到自己家乡拍摄一部关于乡村记忆的纪录片,都很兴 奋,相约着拖家带口地回到村子。“都很兴奋的是村民”。C“家乡村民的艺术素 质都较高”理解有误。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 5 选 2 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 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 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 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 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 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 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5. 试题分析: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其作用首先从本身分析,交代人物活动 的背景,同时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然后从其它的要素分析,从人物的角度是 暗示人物的心理和人物的命运,从情节的角度是推进情节的发展,从主旨的角度 是暗示文章的主旨,或是升华主旨。本题三次出现雪的作用,①第一处,雪景以 及雪中孩子嬉闹的场景,更能表现出乡村生活的美好。②第二处,表现了人物内 心的惊喜和遗憾,推动故事发展,突出人们离乡的迫切心情。③第三处,渲染气 氛,烘托人物失落与迷茫的心情,暗示作品主题。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张岱年:将爱国之心转化为求真之志 李存山 张岱年 1990 年出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1995 年,86 岁高龄的张岱年忆起 一生中几个难忘的“第一次”时说:“最有意义的第一次是 1945 年 8 月 15 日听到日本投降 的消息……这是平生感到最大快乐的第一次。” 一个在书斋和讲堂度过一生的哲学家,为什么在晚年还如此欣慰地忆起听到抗战胜利消 息的那一天?因为这其中包含着诸多亲历的苦难和辛酸,包含着对抗战胜利的殷切期盼,包 含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深厚情感和坚定信念。张岱年在《八十自述》中说:“我少年时期, 对于民族危机感受极深,痛感国耻的严重,于是萌发了爱国之心,唤起了爱国主义的情感。 深知救国必须有知,于是确立了求真之志,培育了追求真理的热诚。自审没有从事政治活动 的才能,于是走上了学术救国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张岱年始终把对哲学理论、中国哲 学史和文化问题的研究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 20 世纪 30 年代,张岱年发表多篇哲学论文。1933 年,他在《大公报》上发表《论外界 的实在》,用经验证明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来论证“新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外界的客观实在性。此文发表时,编者特附有按语:“切望平津读者不可因敌迫城下,心神 不宁,遂尔忽之。同时更宜信:有作出这等文字的青年的民族,并不是容易灭亡的。”当时, 日本的铁蹄已迫近平津城下。 1935 年,《国闻周报》分两期连载张岱年的《论现在中国所需要的哲学》。他在文中说: “中国民族现值生死存亡之机,应付此种危难,必要有一种勇猛宏毅能应付危机的哲 学。”“惟有赖文化之再生,然后中华民族才能复兴。”“中国若不能创造出一种新哲学, 则民族再兴只是空谈。”张岱年厚重的历史使命感跃然纸上。 1937 年 7 月 29 日,日军入侵北平。清华师生纷纷离校,张岱年与学校失去联系,未能 随校南行,滞留北平。虽然时局动荡,生活艰辛,但张岱年和滞留北平的一些学者抱定一个 信念:不与敌伪合作,不到伪北大和伪师大去教书。 张岱年后来回忆:“我当时想,今日固然是国家艰难之秋,实亦民族中兴之机,个人不 应颓唐丧气,因此勤力攻读,专心撰述,以期有补于来日。”他为什么怀有如此崇高的民族 气节和坚定的胜利信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对“自强不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 深切的理解。上世纪 80 年代,本人曾听张岱年讲过,当时也有少数文化人投入敌伪政权, 成了汉奸。他们之所以丧失民族气节,误以为中华民族会亡,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对中华文化 的认识“太肤浅”。 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张岱年认为这是日本正在加速自取灭亡,中国抗战胜利在 望。于是,他动笔撰写其在哲学理论上的专著。此专著原计划写“方法论”“知论”“天论” 和“人论”四部分,意在“穷究天人之故,畅发体用之蕴,以继往哲,以开新风”,但到抗 战胜利,终因“乱世治学”“生事颇窘”,仅写成《哲学思惟论》《事理论》《知实论》和《品 德论》四部论稿,后又以《天人简论》来简述其历年致思的哲学要旨。上世纪 80 年代,张 岱年公开出版这五部论稿时,有学者仿照冯友兰在抗战时期写的《贞元六书》,提议将此书 称为《天人五论》。 1943 年,张岱年会晤私立中国大学校长何其巩。何其巩得知张岱年著有《中国哲学大 纲》,恐他在战乱中遗失,建议其到中国大学讲课,借此将《大纲》印为讲义。张岱年欣然 同意,《大纲》作为讲义第一次排印。此书历经坎坷,先后以“宇同”和“张岱年”的署名 公开出版。后又多次重版,至今仍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代表性著作。 张岱年在抗战时期写有一首新诗。诗中说:“东南起太平洋之滨,西北越昆仑山之巅, 吾族经营此大地,已逾五千年。我们创造了崇高的伟大文明,我们从来没有光辉的革命传统。 我们的成就是人类的光荣,我们的努力将永久延续以至于无穷。我们的理想是世界大同,我 们的愿望是永久和平。然而我们的疆土与文明不容许任何侵犯,我们誓以神圣的血液为之作 干城。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照耀一切的巨星。”一位哲学家在抗战的艰难岁月中写出 这样的诗句,可想而知,他抱定必胜的信念。因而,当他听到抗战胜利的消息必定欢欣鼓舞, 以至成为他一生中最快乐的一天。 (有删改) 7. 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张百年深知救国必须有知,于是确立了求真之志,培育了追求真理的热诚,走上了学术 救国的道路。 B. 年始终把对哲学理论、中国哲学史和文化问题的研究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 C. 张岱年非常爱国。北平沦陷期间张岱年滞留北平,虽然时局动荡,生活艰辛,但也抱定 一个信念:不与敌伪合作,不到伪北大和伪师大去教书。 D. 张岱年认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依靠的应该是中华民族哲学的新生。中国若不能创造出一 种新哲学,则民族再兴只是空谈。 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张岱年一生中最难忘的“感到最大快乐的第一次“”是听到抗战胜利的消息。他回忆起 这个“第一次”仍会生起欣慰之感。 B. 张岱年走上学术道路,进行学术研究,出发点是为了救国。终其一生,他的学术研究始 终没有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脱离过。 C. 张岱年满怀爱国主义情感,对于民族危机感受极深,他认为,有了勇猛弘毅能应付危机 的哲学,就能够拯救中华民族。 D.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让张岱年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抗战胜利后,他开始撰写自己的哲 学理论专著,意欲开创新的社会风气。 E. 北平沦陷期间,张岱年尽管生活艰辛。但毫不颓唐丧气,反倒更加勤力攻读,专心撰写, 其中一个原因是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刻理解。 9. 文章结尾引用了张岱年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张岱年的什么思想?在全文中起到了怎 样的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7. D 8. BE 9. 思想:诗歌表达了张岱年的民族自豪感和抗战到底、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感。作用: (1)直接引用张岱年创作的诗歌,能够更加真实而具体地展示他的爱国主义情怀,便于读 者更好地了解他学术救国的思想出发点。(2)照应文章开头,点明张岱年把“1945 年 8 月 15 日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看作生命中“最有意义的第一次”的内在原因。文章前后呼应,结 构严谨。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 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D 项“张岱年认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依靠的应该是中华 民族哲学的新生”以偏概全,原文为“惟有赖文化之再生,然后中华民族才能复兴”哲学只 是文化的一部分。 8.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A 项“一生中最难忘”的说法有 失严谨,由原文“86 岁高龄的张岱年忆起一生中几个难忘的“第一次”时说”可知,抗战 胜利是他难忘的“第一次”之一,但是否“最难忘”文中没有提及。C 项“有了……就能 够………”表述过于绝对。由原文“中国民族现值生死存亡之机,应付此种危难,必要有一 种勇猛宏毅能应付危机的哲学”可知,“勇猛宏毅能应付危机的哲学”对拯救中华民族而言, 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D 项“抗战胜利后,他开始撰写自己的哲学理论专著,意欲开 创新的社会风气”表述错误,原文说张岱年的哲学理论专著的撰写始于太平洋战争爆发的 1941 年。 9.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引用张岱年的一首诗表达的内容及作用。对文章的写作方式进 行分析的一道题目,注意从引用、具体的事件、以及叙述时的时间、地点的交代等角度进行 分析。结合诗的内容“东南起太平洋之滨,西北越昆仑山之巅……我们的成就是人类的光荣, 我们的努力将永久延续以至于无穷”分析可知,表现出张岱年的民族自豪感;从“我们的疆 土与文明不容许任何侵犯,我们誓以神圣的血液为之作干城”分析可知,表达了抗战到底的 决心;从“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照耀一切的巨星”分析可知,表达了复兴中华的决心 及信心。作用主要从内容和结构方面分析,内容上引用传主的现代诗,表现传主的品格,结 合文本内容“他对‘自强不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切的理解”及文本倒数第二、三 节内容分析,真实而具体地展示他的爱国主义情怀,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传主。结构上,引 用内容位于文章的结尾部分,照应文章开头,点明张岱年把“1945 年 8 月 15 日听到日本投 降的消息”看作生命中“最有意义的第一次”的内在原因。 点睛: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增加作品真实性,更好地突出人物 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 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切入角度:传主:使 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丰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文本:丰 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可读性、典雅性,增添文学底蕴。结构:照应(呼应)标 题、设置悬念埋下伏笔、对比衬托、总结上文深化主旨。读者: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了解 传主的精神和影响(提升了传记的阅读价值)。如本题照应文章开头,文章前后呼应,结构 严谨,点明张岱年把“1945 年 8 月 15 日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看作生命中“最有意义的第 一次”的内在原因。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杜杞,字伟长。父镐,荫补将作监主簿,知建阳县。强敏有才。闽俗,老而生子辄不举。 杞使五保相察,犯者得重罪。累迁尚书虞部员外郎、知横州。时安化蛮寇边,杀知宜州王世 宁,出兵讨之。杞言:“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 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愿择文臣识权变练达岭外事者,以为牧守,使经制边 事。”改通判真州,徙知解州。盗起京西,授商、邓、均、房,焚光军,署其旧职,兼京西 转运、按察使。居数月,贼平。 会广西区希范诱白崖山蛮蒙赶反,有众数千,袭破环州、带溪普义镇宁砦,岭外骚然。 擢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广南西路转运按察安抚使。行次真州,先遣急递以书谕蛮,听其 自新。次宜州,蛮无至者。杞得州校,出狱囚,脱其械,使入洞说贼,不听。乃勒兵攻破白 崖、黄坭、九居山砦及五峒,焚毁积聚,斩首百余级,复环州。贼散走,希范走荔波洞,杞 遣使诱之,赶来降。杞谓将佐曰:“贼以穷蹙降我,威不足制则恩不能怀,所以数叛,不如 尽杀之。”乃击牛马,为曼陀罗酒,大会环州,伏兵发,诛七十余人。后三日,又得希范, 醢之以遗诸蛮,因老病而释者,才百余人。御史梅挚劾杞杀降失信,诏戒谕之,为两浙转运 使。明年,徙河北,拜天章阁待制、环庆路经略安抚使、知庆州。杞上言:“杀降者臣也, 得罪不敢辞。将吏劳未录,臣未敢受命。”因为行赏。蕃酋率众千余内附,夏人以兵索酋而 劫边户,掠马牛,有诏责杞。杞言:“彼违誓举兵,酋不可与。”因移檄夏人,不偿所掠, 则酋不可得,既而兵亦罢去。 杞性强记,博览书传,通阴阳数术之学,自言吾年四十六死矣。一日据厕,见希范与赶 在前诉冤,叱曰:“尔狂僭叛命,法当诛,尚敢诉邪!”未几卒。 (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节)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 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B. 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 /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C. 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 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D. 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 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11. 下列对原文加点词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荫补,也称为奏荫、补荫、恩荫等,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荫补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长 期存在的一种选官制度。 B. “署”表示暂代官职,在文言文中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还有假、摄、权等。 C. 移檄,古代移和檄的并称。多用于征召、晓谕和声讨。也可以解释为布檄文,发布文告 D. 夏,唐朝中和元年,拓跋思恭占据夏州,封夏国公,世代割据相袭。后来李元昊国时便 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杞聪敏有才,长于地方治理。担任建阳知县时,针对当地的不良风俗,他让五户相保 互相监视,并规定若再发生便处以重罪。 B. 杜杞足智多谋,战功赫赫。他先后镇压多地叛乱,善于与西夏周旋。围剿区希范、蒙赶 时,先劝降,后进攻,最终迫使区希范、蒙赶投降并将其杀害。 C. 杜杞性格倔强,敢于坚持原则。蕃人首领率众降宋,夏派兵索要那位首领,乘机抢劫边 民,朝廷下诏责备杜杞。杜杞坚持原则,不交回抢走的财物,则得不到酋长。 D. 杜杞博闻强识,通晓阴阳术数。他能算出自己四十六岁就死。一天上厕所时,见被他残 杀的区希范和蒙赶在面前诉说冤枉,就严词斥责,不久去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次真州,先遣急递以书谕蛮,听其自新。 (2)贼以穷蹙降我,威不足制则恩不能怀,所以数叛,不如尽杀之。 【答案】10. C 11. A 12. B 13. (1)行旅驻扎在真州,先派人紧急递送信件告诉蛮人,允许其改过自新。 (2)贼人因走投无路来投降我们,如果威力不能制服敌人,那么恩惠也不能使之降顺(使 他们被感化),所以屡次反叛,不如全部杀掉他们。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 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 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 根据名词“岭南”“城郭甲兵”“牧守”“咽喉”“地势”“邕管”“交阯”,注意“岭南 诸郡”“横”“邕”,“内”“外”对应,再结合本句意思:岭南各州,没有城郭甲兵的防 备,长官也没有才干。横州是邕、钦、廉三州咽喉,地势险阻,可驻兵以为后援。邕管对内 控制广源,对外控制交阯。句子可以断开为: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 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故选 C。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 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 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 A 项,“指封建时代取得做 官的权利”说法不正确,应该是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有功而取得做官的权利。 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言文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 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 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B 项“最终让区希范、 蒙赶投降并将它们杀害”错,蒙赶是被诱降的,但区希范是被抓获的。故选 B。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 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 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句中:次,驻扎;急递:紧急递 送;谕:告诉;听:允许、准许。(2)句中:穷蹙:窘迫、困厄;制:制服;不能怀:不能 使之降顺或者使他们被感化。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 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 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 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杜杞字伟长。父亲杜镐,杜杞靠父恩荫补任将作监主簿,任建阳知县。聪敏有才能。闽 地风俗,老年生子就不抚养。杜杞让五户相保互相监视,有再发生类似 情况者处重罪。多 次升职为尚书虞部员外郎、横州知州。当时安化蛮人侵犯边境,杀掉宜州知州王世宁,朝廷 派兵讨伐。杜杞上奏:“岭南各州,没有城郭甲兵的防备,长官也没有才干。横州是邕、钦、 廉三州咽喉,地势险阻,可驻兵以为后援。邕管对内控制广源,对外控制交阯。希望挑选机 智权变而又熟悉岭外事务的文臣,担任长官,负责边境事务。”改任通判真州,调任解州知 州。京西出现强盗,抢掠商、邓、均、房等地,焚烧光化军,朝廷任命他为京西转运、按察 使。任职数月,盗贼被平定。 恰逢广西区希范引诱白崖山蛮蒙赶反叛,有数千人,攻进环州、带溪普义镇宁三寨,岭 外骚动。提升杜杞为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广南西路转运按察安抚使。行旅到达真州,先 派人紧急递送信件告诉蛮人,允许其改过自新。入驻宜州,蛮没有一个前来投诚的。杜杞找 到州中军官,放出狱中囚犯,去掉他们身上的刑具,派他们到洞中去劝说贼人,贼人仍不肯 听从。于是率兵攻进白崖、黄坭、九居山寨及五峒,焚毁了囤积的物资,斩首一百多级,收 复环州。贼人四散逃走,区希范逃往荔波洞,杜杞派人诱降,蒙赶前来投降。杜杞对将佐说: “贼人因走投无路来投降我们,如果威力不能制服敌人,那么恩惠也不能使之降顺,所以屡 次反叛,不如全部杀掉他们。” 于是杀牛马,酿曼陀罗酒,在环州大聚会,伏兵发动,诛 杀七十多人。三日后,又捕获区希范,乱刀剁死后送给诸部蛮人,因年老有病而被释放的, 才一百多人。御史梅挚弹劾杜杞杀害降兵不守信用,朝廷诏令他引以为戒,担任两浙转运使。 第二年,调任河北,担任天章阁待制、环庆路经略安抚使、庆州知州。杞上奏说:“杀掉降 兵的是我,犯了过错不敢推诿。将吏们有功劳却没有登录,我不能接受任命。”朝廷因此而 进行赏赐。蕃人首领率领一千多人投奔宋,夏派兵索要那位首领,乘机抢劫边民,夺取牛马, 朝廷下诏责备杜杞。杜杞说:“他们违背盟约发动战争,酋长不能交给他们。”就用文书通 知夏人,不交回抢走的财物,则得不到酋长,不久夏兵也就撤走。 杜杞记忆力强,博览群书,通晓阴阳数术,自己说自己四十六岁就死了。一天在厕所, 见区希范和蒙赶在面前诉说冤枉,就斥责道:“你们狂妄僭越,背叛王命,依法当杀,还敢 诉冤!”不久去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周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始闻秋风① (唐)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②动,雕③眄④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释:①本诗写于诗人的晚年。 ②拳毛:蜷曲的马毛。 ③雕:猛禽。 ④眄(miǎn):斜视。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的“我”可理解为有情的秋风,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一年未见的“君”,也就 是诗人,形象塑造可谓别出心裁。 B. “看黄菊”“听玄蝉”,诗人用秋日特有的风物点出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也借助黄菊 和玄蝉表露了自己高洁自守的情怀。 C. 领联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五更听到风声醒来,对镜感叹自己容貌之变化,和首联相 接,仿佛是在畅叙别情。 D. 颈联中,“雕”感受到秋风,睁开睡眼“眄青云”,诗人通过写“雕”畏惧秋风,侧面表 现了秋风的神奇力量。 E. 尾联中的“君”指秋风,而“扶病”二字则解释了“一年颜状镜中来”的原因,全诗脉 络清晰,结构严谨。 15. 有人评价此诗情感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 BD 15. ①首联表露出诗人的欣喜之情。作者把秋风拟人化,通过秋风深情 回忆去年与诗人作别,今又回到诗人身边,营造了一个奇妙又情韵浓郁的意境,表达了诗人 对秋风去而复还的欣喜之情。②颔联诗人感叹衰老。诗人听闻秋风又来,醒来之后,却在镜 中看到自己容颜衰老,有秋风依旧人已老的惆怅。③后两联诗人却精神顿作。以“马思边 草”“雕眄青云”比兴,引出诗人迎着秋风上高台,表现了诗人老而弥坚、倔强进取的精神 品格。 【解析】 14. 试题分析:B 项“借助玄蝉表露了自己高洁自守的情怀”理解有误,诗人并无此意。D 项,“雕畏惧秋风” 错误,颈联是为了表现秋风能使马和雕长精神,赋予万物以活力,并 无畏惧秋风之意。 15. 试题分析:注意结合诗中的重点词语“与君别”“我却回”“颜状”“拳毛动”“睡眼 开”试题分析:的变化过程。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 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 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 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和足以结合诗句中的词语分析情感,如根据“上高台”分析 “老 而弥坚”的精神状态。 (三) 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扬州慢》中用投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 乱的痛心挨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 《山居秋暝》中由写景转为写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 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自胡马窥江去后 (2). 废池乔木 (3). 犹厌言兵 (4). 竹喧归浣女 (5). 莲动下渔舟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些经营者借助微信渠道来发展下线成员,暴露出微商管理仍存不足,传销披着微商 的外农大行其 道,消费者应提高警惕。 ②近年来,一些新闻热点事件,常常发生“舆论反转”现象。公布后的事件的真相, 往往与此前引发热议的说法南辕北抛。 ③没有“明心见性”的澄明理性,不具备“知人论世”的能力,自然不能有如林先 生这样光风等月的酒脱磊落的胸怀。 ④知名学术杂志《肿瘤生物学》撒销 107 篇中国作者的医学论文。这个事件闹得满 城风雨,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⑤不同国度的写书人、译书人和读书人,形同随路,因为一场场朗诵会、座谈会、 读书会和签售会而聚到一起,富了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⑥与现代生活紧密融合,才有利于“非遗”的传承,如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等,依 然生机盎然。面与生活脱节的如船工号子等,则日渐衰落。 A. ②⑤⑥ B. ①③④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 辨析正误。“大行其道”,原指某种学术、道术正在盛行、流行。现指某种新潮事物流行、 盛行,成为一种风尚。一般为贬义词或中性词。句中使用正确。“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 目的正好相反。句中是说“真相”和“说法”,对象不当,且不合语境。“光风霁月”,形容 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句中使用的是后一个一项,使用正 确。“形同陌路”,指本来很熟悉的朋友或别的人,因为一些事情而不再联系或交往,如同 成为陌生人一般。句中说的是“不同国度的写书人、译书人和读书人”,对象不当。“生机 盎然”,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一般用于比喻花草树木。句中说的是“技艺”,对象不当。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 的大小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如“形同陌路”和“生机盎然”都属于对象不当,比如“形同陌路”,句中所说的本就是陌 生人,何来“形同”一说!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 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 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 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气象条件如果设有发生显著变化,对京津翼大部分区域来说,即使是周边地区阳时依据 “大气国十条”规定的标准减排,也难以实现它所要求的浓度目标。 B. 由于航母在作为施加军事和政治压力的手段时所表现出的巨大作用,以及在执行“冒险” 行动时所现出的极高效率,是推动各军事强国不断发展航母的主要动力。 C. 北京滑场九成以上受伤者为初学滑雪者,大部分在未接受专业指导或训练的情况直进入 中高级洲,从而导致自受伤或撞伤他人概率更大。 D. 传统文化发扬,与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息息相关。围绕当地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行产 业开发的内容展示,成为许多展团的亮点。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 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 分。A 项,“气象条件如果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语序不当,应把“如果”放在“气象条件” 之前,因为前后句子的主语不一致,此时第一个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的前面。B 项,滥用介 词导致成分残缺,应去掉句首的“由于”。C 项,“从而导致自己受伤或撞伤他人概率更大” 藕断丝连,去掉“概率更大”。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外的一句是( ) A. 面对徐悲鸿的邀请,齐白石辞谢道:“谢谢您的厚爱,我只不过是一个 60 多岁的老头子, 您的不情之请,恕难从命。” B. 进入 2017 年以米,公司效益连实下滑。在危急关头,他不计个人得失,主动俯就财务总 监职,可谓奉命于危难之间。 C. 临近期木试,本来想安安静静地复习,家里却不断有人来叨扰,复习效率极低,实在令 人心烦。 D. 我翻开筹委会赠则的《百家论坛活动指南》,看到许多名家都来出席,我的名字也忝列其 中,让我受宠若惊。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表达得体的一句”,这是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考生 应关注语言使用的场合、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A 项,“不情之请”,指不合情理的请 求,谦词。用于自身,句中说的是“您的……”,错误。B 项,“俯就”,请对方同意担任职 务,敬词。用于对方,句中用在自身,错误。C 项,“叨扰”,打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 敬词。句中说“有人来叨扰”,错误。D 项,“忝列”,谦词,有愧于排列在其中。句中使用 正确。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霜,大多在晴天形成。深秋的夜晚没有云彩,地面上如同掀开了被,散热颇多,____, 水气就会凝结形成细细的冰针,或是六瓣的霜花。霜非霜冻,见霜时的温度比较低,要是继 续冷却,____,危害庄稼。霜降时节,百花调零,____,争奇斗艳,“撑住残秋是此花”。 漫步于菊花丛中,虽寒意盈怀,仍似融入一片春光烂漫里。 【答案】 (1). 如果温度骤然下降/如果气温骤降至零度以下 (2). 便很容易导 致霜冻 (3). 唯独菊花盛开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句子衔接、连贯、准确。①要填写水气就会凝结形成细细 的冰针的条件。②前面“霜非霜冻”和后面“危害庄稼”可知填写“便很容易导致霜冻”。③ 根据“百花凋零”和“撑住残秋是此花”“漫步于菊花丛中”,推知可以填写“唯独菊花盛 开”。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当今社会,从小学到高中,择校热有增无减。高考之后,儿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被名 校录取。因为只有名校毕业,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一份好工作,从而获得较高的收 入,而有了较高的收入,就能满足自己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能获得充盈的人生幸福感。 [例]①不是只有名校毕业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答案】 (1). 不是只有名校毕业才能获得较高的收入。 (2). 不是有了较 高的收入就能满足自己的美好生活需要。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语言表达准确”这个考点。此题是从逻辑推理的 角度设计的。要分析条件关系,基本说得过于绝对的都有问题,注意“只有……就” 这个搭配。 点睛:2017 年三套全国卷均在第 21 题设题考查了“语言表达准确”这个考点。此题是从逻 辑推理的角度设计的,要求对题中给出的各种结论(推断)进行评判,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有无判断错误、推理偏颇以及说法绝对等逻辑问题。做题思维方法有:1. 全面分析材料具 体内容 2. 重点把握句间逻辑关系 3. 仿照例句精准拟写答案。根据题目对第一部分推论错误 的解析,我们可以从分析材料逻辑关系的角度确定后面两个推断的错误。 四、写作 22. 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积,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水土 异也。 (3)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齐也, 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文体明确: 不得 抄装、套作: 不少于 800 字。 【答案】近墨者未必黑 古语说:“近墨者黑”。强调了不良环境会改变人的好品性。在我看来却不尽然。此“墨” 即周围环境,能够影响人,但绝不可能是使人改变的绝对条件,因为一个人的特质并非由外 界赋予,而是由内心决定。若是坚守住内心,那么我想,就算近墨也未必黑。 心志的强大足以抵制外界的纷扰尘嚣。其实更多的时候,人未必能够选择环境,身边的 人、事、好、坏,并非能顺应己愿。如果真的近墨者黑,那么世界早已污浊不堪了,又何来 的坚守与原则呢?所以总有人能够近墨者而不黑,若是愿意,也总能够“出淤泥而不染”, 而这“不染不妖”归根结底还是源于一颗不受侵扰的坚定的心。 一代清官海瑞,偏偏处在明中后期那样一个开始走向腐朽的时代。身边的官吏守旧、自 私、懈怠,而他,之所以传为千古佳话,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墨色染尽”的年代依旧两袖清 风,励精图治。他敢违众人而上,他不畏成为众矢之的,是心志的坚定在为他做前进的动力。 海瑞,是个近墨者,但他在那样一个黯淡的时代,用他的原则,他的坚持,使自己置身于官 场的黑暗之外,这近墨者未必黑。 永远不会忘记汨罗江的忠魂,高歌“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宁愿生命同江水一同逝 去,也不违心成为时代 的附庸。他不妥协,不退却,坚守自己的原则。他的一跃,却是这个近墨者的生命中的 一抹亮色。他传奇的一生也告诉我们,这近墨者未必黑。 古今中外,多少人在历史的长河中耀不灭之光,他们之所以傲然独立,是因为他和环境 的截然不同。人为心生,心志的强大与否,决定了一个人是洁身自好或是同流合污。心志足 够强大,不论身处在何种环境,都能保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为外界纷扰迷乱视野,迷失 方向,这才算是一个真正独立的人。 不难看出,即使近墨,只要建立自我,培养心志,就能够使自己傲然世外。自我价值的 发现,心性的建立才是决定一个人品性的关键,而周围环境往往起不到颠覆人的作用。我们 没有理由怨天尤人抱怨环境不好,我们有理由相信,近墨者未必黑。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材料作文。材料是三则含义深刻的名言,“近朱者赤,近 墨者黑”,形容环境对人的影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积……水土异也”,比喻 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改变,告诉我们环境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有楚大夫于此, 欲其子之齐语也……亦不可得矣”,不可忽视客观环境、周围风气对人的影响。在审题立意 时,要找出这三则材料的契合点。第一则熟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二则是《晏子春秋》 上“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几句话;第三则是成语故事“一傅众咻”。三则 材料虽然长短不一,内容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客观环境条件影响着事物的发展, 作文时就应抓住这一共同点来立意。如正确认识客观环境条件的影响及作用;要想有一个理 想的发展,必须选择一个理想的环境;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人是环境的产物。 切忌断章取义,如教育要注重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都是偏离材料含义的。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 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首先要注意材料的 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 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 向倾向和感情倾向)。很多材料表面看可能互不相关,但认真分析,它们其实性质有共通之 处,也就是有“共性”,我们一定要找到这个“共性”,并用这个“共性”作为作文立意的角 度,这样才会符合要求。如本题三则材料虽然长短不一,内容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 是客观环境条件影响着事物的发展。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如本题谈论的话题,可以是个人 成长方面的,也可以是人才培养方面的等,需要注意强调环境的重要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