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67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67张)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近三年高考试题统计与命题规律 (2019· 全国 Ⅲ 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1~3 题。 (9 分 )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 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 , 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 , 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 , 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 : 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 , 人人都可展示歌喉 ; 无论汉族的秧歌 , 还是藏民的锅庄 , 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 , 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 , 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 “ 雅化 ”, 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 , 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 , 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 , 进而搬上舞台 , 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 , 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 , 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 , 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 , 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 , 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 , 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 , 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 “ 二度创作 ”, 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 , 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 , 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 , 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 , 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时空中呈现的 , 靠其演出行为形成艺术作品 , 实现艺术价值。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 , 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践中 , 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 , 重视硬件设施 , 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 , 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 , 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 , 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 ,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 , 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 , 这只是对文化遗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 , 其中不少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 活态保护 , 才符合其自身的传承发展规律。 (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 1 .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 A. 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 , 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B. 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舞台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C. 传统表演艺术进行 “ 二度创作 ” 时 , 应当避免西式改编 , 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D. 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 , 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答案 : C 解析 :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C 项 ,“ 应当避免西式改编 ” 错误 , 以偏概全。原文是 “ ‘ 二度创作 ’ , 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 , 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 , 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 而不是 “ 避免西式改编 ” 。 2 .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 A. 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 ,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 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 , 多角度展开论证。 C. 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 , 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D. 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 , 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答案 : C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 项 ,“ 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 ” 理解错误 , 作者并没有将两者进行比较 , 而是以两者为例说明它们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态保护。 3 . 根据原文内容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 , 使其 “ 雅化 ” 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 , 很难获得成功。 B. 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 , 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C. 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 , 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D. 活态保护致力于维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 , 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 答案 : D 解析 :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 项 ,“ 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 , 很难获得成功 ” 错误 , 原文为 “ 使传统表演艺术 ‘ 雅化 ’ , 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 , 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 。 B 项 ,“ 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 ” 说法绝对 , 于文无据。 C 项 ,“ 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 错误 , 原文说 “ 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 ”, 只是说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态保护 , 而不是没有价值。 掌握比对技巧 , 解答筛选信息题 考情分析 筛选信息题重在考查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从全国卷命题看 , 命题者所设置的选项有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直接转换 , 有的是对文本内容进行适度的整合或迁移。命题人命制错误选项时 , 常采用 8 种设误手段。要想快速解决此类题目 , 需要根据题目设置特点 , 灵活运用比对的方法。 提分 指导 典题研析 (2019· 全国 Ⅰ 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后面的题目。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 , 或早或晚 , 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 —— 为谁创作、为谁立言 ? 习近平同志强调 :“ 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 , 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 , 只有扎根人民 , 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 目前 , 文艺界普遍认识到 , 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 , 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 , 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 , 在创作实践中 , 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 , 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 现实太精彩了 , 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 , 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 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 , 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 , 大约是不难的 , 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 , 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 , 这 “ 更深层的东西 ” 是什么呢 ?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 , 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 ——“ 三年以来 ,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 三十年以来 ,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 , 从那时起 , 为了反对内外敌人 ,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 , 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 在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今天 , 再次诵读这段话 , 我们就会意识到 , 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 , 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 , 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 , 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 , 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 , 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 , 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 , 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 , 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 , 还是上世纪 80 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 , 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 , 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 , 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 , 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 , 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 ,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 , 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 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 , 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 , 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 , 但是 , 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 , 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 , 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 , 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 , 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 , 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 , 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 , 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 , 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 A. 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 , 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 对人民的情感认同 , 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 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 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 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 , 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 答题示范 ] [ 我来答题 ] B 跟踪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1~3 题。 在当代阅读史上 , 我们从西方引进了 “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的观点。它动摇了 “ 唯一标准答案 ” 的僵化思想 , 对我国阅读界有很大的启蒙作用。然而 , 众多匪夷所思的 “ 多元解读 ” 也随之出现 , 这类荒腔走板的解读 , 甚至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中小学课堂之中。 这些混乱认识与理论问题仍未彻底解决有关 ,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未能正确理解西方 “ 接受美学 ” 中的 “ 读者中心论 ” 。 “ 接受美学 ” 是西方读者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流派 , 它认为 “ 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 , 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是不可想象的 ” 。国内有人把它形象地推进一步 : 斧头不用无异于一块石头 , 作品不读等于一堆废纸。但是 , 他们忘记了 , 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不用都无异于一块石头 , 然而要用的时候 , 石头不可能当斧头 , 废纸更不能当作品。事物的根本属性与它的附属功能是不能混淆的。 其实 , 西方 “ 读者中心论 ” 也强调在以读者的接受来阐释作品时 , 要避免纯主观的、任意理解的心理主义陷阱。毕竟 , 读者接受有时代局限性和主观任意性。没有接受 , 作品不能最后 “ 现实化 ”; 但单个读者的接受理解还不能等于作品的全部 , 只有代代相承的接受链才有望接近作品本身。既然如此 , 判定作品意义的依据只能是作品本身。也正因如此 , 任何接受都可能是对另一接受的局限的弥补 ; 同时 , 任何接受都有提高、修正之必要 , 更不用说要对错误接受予以纠正 。 此外 , 多元解读与文本制约是同时发生的。文本是一个未确定的 “ 召唤结构 ”, 文本 “ 空白 ” 中存在某种意向 , 召唤读者去言明 , 并希望读者完全按照文本召唤 , 实现文本解读的一切潜在可能。个体读者只能实现一部分可能 , 而读者的多元反应成为必然。因此 , 作品的 “ 召唤结构 ” 的 “ 空白 ” 为阅读提供了想象的自由 , 而文本本身又对阅读进行基本限制。正如鲁迅所言 :“ 读者所推见的人物 , 却并不一定和作者设想的相同 …… 不过那性格、言动 , 一定有些类似 , 大致不差 …… 要不然 , 文学这东西就没有普遍性了。 ” 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有只 “ 看不见的手 ”, 不管读者愿意不愿意 , 背后的决定者乃是文本。 历史上错误的 “ 读者决定论 ” 不止出现过一次。李白、杜甫的诗歌曾经不入流 ,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曾遭受法国主流社会的审判 …… 然而 , 一切 “ 假哈姆雷特 ” 都动摇不了经典文本的地位。总之 ,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不应该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 , 更不应一千个都不是哈姆雷特 , 甚至没有了哈姆雷特 , 我们应该寻找相对最像的哈姆雷特。 ( 摘编自赖瑞云《寻找相对最像的 “ 哈姆雷特 ” 》 ) 1 . 【筛选信息题】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提倡多元解读的同时造成荒腔走板的解读。 B. 单个读者的理解有局限性而无法像代代相承的接受链那样有望接近作品本身。 C.“ 召唤结构 ” 中的 “ 空白 ” 召唤读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阐释。 D. 对作品的理解应多元 , 以便从中挑选正确的理解 , 而不能脱离作品另起炉灶。 答案 : C 解析 : A 项 , 曲解文意 , 文中是说 “ ‘ 文体 ’ 正是中国古典文学区别于西方文学的重大民族特色 ”;B 项 , 理解错误 , 文中是说 “ 不同于西方文学对虚构性的强调 , 在中国文学中 , 非虚构文学占据尤为重要的地位 ”;D 项 , 以偏概全 , 原文是 “ 有时候 , 只有从文学外部、文学周边来看文学 , 才是真正的 ‘ 文学性 ’ ”, 选项表述中去掉了 “ 有时候 ”, 说法绝对。 2 .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 A. 以真正理解作品为写作动机 , 文章论证多元解读应避免的误区及要遵循的原则。 B. 文章先从正面阐述 “ 接受美学 ” 的观点 , 又从反面批驳国内某些人的错误理解。 C. 文章借鲁迅名言 , 论证读者在解读文本时既有想象自由又要受文本限制的观点。 D. 文章以李白、杜甫诗歌的遭遇为例 , 论证经典文本的地位不受读者影响的观点 。 答案 : D 解析 : 根据原文 “ 历史上错误的 ‘ 读者决定论 ’ 不止出现过一次。李白、杜甫的诗歌曾经不入流 …… 然而 , 一切 ‘ 假哈姆雷特 ’ 都动摇不了经典文本的地位 ” 可知 , 以李白、杜甫诗歌的遭遇为例 , 意在说明 “ 读者决定论 ” 之类的错误在历史上并不少见。读者的主观理解对作品阐释有着重要作用 , 对经典文本的地位也必然产生影响。 3 . 根据原文内容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要找到相对最像的 “ 哈姆雷特 ”, 应注重读者能动性与作品限制性的统一。 B. 对个人理解进行提高、修正并与其他读者交流 , 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作品。 C. 由于文学普遍性的制约 , 读者在理解人物形象时应该做到以作者设想为主。 D. 同样重视读者理解 , 但 “ 读者中心论 ” 比 “ 读者决定论 ” 更看重文本限制。 答案 : C 解析 : C 项 , 曲解文意 , 根据原文 “ 读者所推见的人物 , 却并不一定和作者设想的相同 …… 不过那性格、言动 , 一定有些类似 , 大致不差 …… 要不然 , 文学这东西就没有普遍性了 ”, 也就是说 , 文学具有普遍性 , 所以读者理解人物时 , 在性格、言动方面与作者设想 “ 有些类似 , 大致不差 ”, 这并不等于 “ 以作者设想为主 ”, 而仍然是读者发挥 “ 想象的自由 ” 的同时接受文本 “ 基本限制 ” 的结果。 突出文体阅读 , 答好论证分析题 考情分析 论证分析类选择题作为全国卷热点题型 , 直接体现论述类文本中的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 , 考查考生对文本三要素的把握能力和对文本说理逻辑的把握能力。选项往往会从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论证思路、论证方法等角度来设题。反复阅读文本 , 厘清论证关系 , 深入分析选项 , 把握解题流程 , 这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必由之路。 【特别提示】 论述类文本的第 2 题多为论证分析类选择题。通过此题可以基本了解文章的论点和基本思路 , 这样就降低了阅读的难度。阅读完文章之后 , 可以直接解答这道题。 提分 指导 典题研析 (2019· 全国 Ⅱ 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本 呈现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 , 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 , 最重要的因素 , 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 —— 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 , 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 , 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 , 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 ; 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 , 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 , 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 , 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 , 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 , 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 , 而且不为一体所限 , 更能融会运用 , 开创变化 , 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 , 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 , 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 , 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 , 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 ; 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 , 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 ; 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 “ 三吏 ”“ 三别 ” 等五古之作中 , 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 , 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 , 悲欢忧喜 , 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 , 都能随物赋形 , 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 “ 飘然思不群 ”, 写空谷佳人之 “ 日暮倚修竹 ”; 写丑拙则 “ 袖露两肘 ”, 写工丽则 “ 燕子风斜 ”; 写玉华宫之荒寂 , 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 ; 写洗兵马之欢忭 , 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 , 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 其次值得注意的 , 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 , 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 , 如渊明之任化 , 太白之腾越 , 摩诘之禅解 , 子厚之抑敛 , 东坡之旷观 , 六一之遣玩 , 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 , 然大别之 , 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 , 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 , 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 , 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 , 在当时诗人中 , 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 , 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 , 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 , 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 , 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 , 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 。 他 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 , 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 , 如著名的《北征》诗 , 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 , 却忽然笔锋一转 , 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 , 幽事之可悦 , 山果之红如丹砂 , 黑如点漆 , 而于归家后 , 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 , 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此外 , 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 , 而其诗题中却往往有 “ 戏为 ”“ 戏赠 ”“ 戏作 ” 等字样。凡此种种 , 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 , 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 , 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 , 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 理层次 · 理 关系 第 一段是总论 , 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 伟大诗人杜甫取得集大成之成就的重要因素是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 —— 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第二段是分论 , 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 , 对杜甫的优越禀赋进行论述 , 突出了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本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 即以杜甫的《戏为六绝句》《饮中八仙歌》等诗歌为例 , 从诗歌体式方面论证了杜甫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 又以 “ 飘然思不群 ”“ 日暮倚修竹 ” 等诗句为例 , 从诗歌内容方面论证了杜甫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第三段也是分论 , 文章从诗人面对悲苦态度的角度对杜甫的优越禀赋进行论述 , 突出其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 本 段运用了对比论证 , 将杜甫和陶渊明、李白、王维、柳宗元、苏轼、欧阳修、屈原等诗人做了对比 , 论证了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 , 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 , 唯独杜甫能以健全的才性正视与担荷悲苦。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 A. 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 , 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 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 , 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 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 , 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做了对比。 D. 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 , 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 答题示范 ] 第一步 : 细读文 , 抓要素 读文是解答论证分析题的重要环节 , 在读文过程中 , 要紧扣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 , 梳理出作者的行文思路 , 分清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 该步骤见 “ 典题研析 ” 表格中 “ 理层次 · 理关系 ”) 第二步 : 析选项 , 明 关键 第三步 : 回原文 , 细比 对 [ 我来答题 ] D 跟踪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1~3 题。 在中国 , 国家从来被视为一个伦理性的实体。在近代西方霍布斯和洛克所倡导的自然主义的契约国家 , 卢梭、康德、费希特所倡导的道德主义的契约国家中 , 国家都没有积极的功能。国家只是一个警察 , 唯一的职责是维持秩序 ; 它不是一个导师 , 不负有引导人们向善之职 , 那是宗教所管的事。中国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天下 , 在伦理关系上环环相扣 , 连为一体。 “ 民惟邦本 ”, 国家作为伦理性的实体 , 除去负责保障民众的个人权利、督促民众履行个人义务之外 , 还负责教化民众尤其是从君主到各级官吏 ,“ 孝、悌、忠、信 ”,“ 仁、爱、诚、敬 ”,“ 礼、义、廉、耻 ”, 作为国家伦理的基本观念 , 规定了一个人在现实中应该怎样行动 , 应该禁止哪些行为。正因为如此 , 国家不仅要保护从个人到家庭 , 再到社会的责任伦理 , 而且自身要率先履行自己的责任伦理 , 成为履行责任伦理的示范者。孔子说 :“ 为政先礼。礼 , 其政之本与 !” 说明礼治在伦理型国家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对国家而言 , 包括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在内的各项礼仪 , 不仅是宣示价值观、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教化人民特别是掌控权力的各级官吏的有效方式 , 而且是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积极推进国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历史早已证明 , 只要家庭、社会、国家这些伦理性实体继续存在 , 礼所表达的这些责任伦理就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 礼自身也一直在发展变化之中。礼根植于人们的生活实践 , 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的习俗 , 因时间、空间条件不一样 , 它们会产生许多差异。今日之中国 , 现代、前现代、后现代并存 , 而基本取向则是每个人一方面自主性、独立性越来越强 , 另一方面又越来越为世界性联系中的巨量信息所左右 ; 以父家长为中心的传统家庭已普遍瓦解 , 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成为主流 , 在市场化、契约关系冲击下 , 婚姻与家庭变数激增 ; 人们的社会交往范围 , 在实际领域和虚拟领域都空前扩大 , 也更加不确定 , 各类新型的社会自组织的影响已大大超过传统的社会自组织 ; 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都面临全新的挑战。所有这些伦理性实体历史性的变化都要求礼和礼治全面地革新。 伦理与道德、伦理与法理、法理与道德之间的歧义乃至冲突 , 现今超过以往任何时代 , 这就要求礼与礼治必须进行再创造。 革新及再创造 , 则应当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 , 从各地方、各族群的民间习俗中 , 吸取丰富的营养。要对现今既有的各种礼仪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和总结 , 在已有的基础上加以提升 , 并使之更加系统化、完善化。让礼和礼治成为现代国家德治与法治的得力辅弼 , 是当代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 摘编自姜义华《论 “ 礼治 ” 的当代意义》 ) 1 .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 A. 在中国 , 国家作为伦理性的实体 , 负有督促民众履行义务以及教化民众等职责。 B. 近代西方一些思想家倡导的契约国家 , 其唯一职责是维持秩序 , 没有积极功能。 C. 因为家庭、社会、国家的继续存在 , 礼所表达的责任伦理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 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 礼和礼治必须不断地再创造 , 不断系统化、完善化。 答案 : C 解析 : C 项 , 强加因果。原文是说 “ 只要家庭、社会、国家这些伦理性实体继续存在 , 礼所表达的这些责任伦理就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 两个分句是条件关系 , 而该项成了因果关系。 2 . 【论证分析题】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文章运用了引证手法 , 引用孔子的话 , 证明礼治在伦理型国家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B. 文章运用了例证手法 , 列举伦理性实体的变化现象 , 证明礼根植于人们的生活实践。 C. 文章采用层进式论证结构 , 围绕 “ 礼治 ” 展开论述 , 逐层推进 , 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D. 文章从历史和现实 , 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等方面 , 论证了 “ 礼治 ” 的当代意义。 答案 : B 解析 : B 项 , 论证观点的判断有失偏颇。文章运用例证法 , 并非为了证明 “ 礼根植于人们的生活实践 ”; 根据文意 , 证明的观点是 “ 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 礼自身也一直在发展变化之中 ” 。 3 . 根据原文内容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礼、义、廉、耻 ” 等作为国家伦理的基本观念 , 规定了人们在现实中的行为准则。 B. 吉礼、嘉礼、宾礼、军礼等礼仪 , 是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的必要手段 , 能够推进国际交往。 C. 人们的社交范围正空前扩大 , 各类新型的社会自组织的影响即将超过传统的社会自组织。 D. 今日之中国 , 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都面临全新的挑战 , 必须借鉴西方契约国家的做法。 答案 : A 解析 : B 项 , 曲解文意。原文是 “ 重要手段 ” 而非 “ 必要手段 ” 。 C 项 , 混淆时态。原文是 “ 已大大超过 ”, 而非 “ 即将超过 ” 。 D 项 , 无中生有。 “ 必须借鉴西方契约国家的做法 ” 的说法文中无据。 吃透三个环节 , 破解观点推断题 考情分析 观点推断题的选项重在对全篇的考查 , 主要根据对段意、主旨的把握推断相关的结论 ; 选项不再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 , 甚至有时是跳出选文 , 采用文外设题的方法 , 让考生根据文意来判断。 根据 2019 年三套全国卷对观点推断题的设题情况来看 , 选项不再带有明显的表明复句关系的标志词 , 主要从妄加推断、过度推断的角度设置陷阱 , 这样对考生文意的把握及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更高 , 思维难度加大。 提分 指导 典题研析 (2019· 全国 Ⅱ 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后面的题目。 ( 文本见本专题 “ 提分攻略 2” 的 “ 典题研析 ”) 根据原文内容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杜甫之前的诗人 , 或者以感性见长 , 或者以理性见长 , 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 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 , 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 , 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 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 , 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 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 , 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 答题示范 ] [ 我来答题 ] D 跟踪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1~3 题。 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 “ 宅兹中国 ” 是迄今所见最早的 “ 中国 ” 表述 , 但 “ 中国 ” 观念并不始于何尊 , 早期周人也称都城成周为 “ 中国 ” 和 “ 中土 ”, 这源于成周所在的洛阳盆地伊洛河流域曾是 “ 有夏之居 ”, 久有 “ 中国 ” 的成说。《史记 · 周本纪》记述周公建成周的过程 :“ 成王在丰 , 使召公复营洛邑 , 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 , 卒营筑 , 居九鼎焉。曰 : ‘ 此天下之中 , 四方入贡道里均。 ’ ” 周公强调洛邑为 “ 天下之中 ” 的两点理论根据 ——“ 居九鼎 ” 和 “ 四方入贡道里均 ” 都是针对夏王朝而言的。 “ 九鼎 ” 是夏奠定政治正统的象征物 , 四方诸侯的纳贡则代表天下万邦对此种正统的广泛接受。这就证明至少在三代人眼中 ,“ 中国 ” 和 “ 夏 ” 密不可分 , 无 “ 夏 ” 则无所谓 “ 中国 ” 。 成周 “ 中国 ” 说 , 标志着 “ 中国 ” 是超越族属的政治正统 , 是夏、商、周三族共同遵守的政治秩序 , 也是他们作为执政者对自身文明程度的自我标榜。到春秋之世 ,“ 中国 ” 已经完全转化为一个文化符号 , 成为 “ 华夏 ” 的异称 , 是中原华夏诸国与四方戎狄的文化区隔。现在学术界普遍相信二里头遗址是夏代晚期都邑 , 为 “ 有夏之居 ”“ 中国 ” 说提供了关键的考古学证据 , 这是对成周 “ 中国 ” 说的考古学诠释 , 意义极其重大。因此 , 在追溯 “ 最早的中国 ” 时 , 必须回归到政治和文化层面 , 围绕中原华夏文明这个核心来探讨。 所谓 “ 最早的中国 ”, 实际上是中原华夏文明的最早突显。夏代以前的历史 , 《史记五帝本纪》是最重要的文献材料。《太史公自序》中明确指出夏禹画九州的历史功绩是对五帝时代开创的华夏文明的接续与发展 ,“ 最早的中国 ” 必然要求之于五帝时代。黄帝乃 “ 五帝 ” 之首 , 其最显赫的事迹是伐蚩尤而赢得天下诸侯的拥戴。与此同时 ,“ 天下有不顺者 , 黄帝从而征之 ”, 这和三代之君征伐不臣诸侯颇相类似。此外 , 黄帝时代已有初具规模的统治机构 , 如 “ 置左右大监 , 监于万国 ” 。当时黄帝部落无疑就是 “ 万国 ” 之中的 “ 中国 ” 。黄帝 , 标志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军事盟主的出现 ; 帝颛顼和帝喾 , 则代表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的整合 ; 帝尧和帝舜时期 ,“ 德 ” 治观念形成 , 国家统治形态进一步完善 , 华夏文明的人文底蕴基本奠定。在此文明链条中 , 黄帝及其部落的诞生代表了华夏文明的最初自觉 , 标志着 “ 中国 ” 观念的萌芽 , 是真正意义上的 “ 最早的中国 ” 。近年来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发现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大型建筑和墓葬 , 真切地反映了黄帝时代的文明景象 , 展示了 “ 最早中国 ” 的瑰丽与繁华。 ( 摘编自孙庆伟《最早的中国 : 黄帝部落的文化初觉》 ) 1 .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 A. 周人将都城建于成周 , 并继承了夏代以来的政治传统 , 称成周为 “ 中国 ” 和 “ 中土 ” 。 B.“ 中国 ” 是夏商周三代遵守的政治秩序 , 后成为区隔华夏诸国与四方戎狄的文化符号。 C. 黄帝标志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军事盟主的出现 , 他伐蚩尤而赢得了天下诸侯的拥戴。 D. 黄帝时期国家统治形态初具规模 , 华夏文明的人文底蕴基本奠定 ,“ 中国 ” 观念萌芽。 答案 : D 解析 : D 项 , 张冠李戴。原文第二段中 “ 帝尧和帝舜时期 …… 华夏文明的人文底蕴基本奠定 ” 表明华夏文明的人文底蕴是在尧舜时期奠定的 , 并非 “ 最早的中国 ” 所指的黄帝时期。 2 .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 A. 文章提及二里头遗址是夏代晚期都邑 , 从考古学层面证明了 “ 有夏之居 ”“ 中国 ” 说。 B. 文章首段指出追溯 “ 最早的中国 ” 必须回到政治和文化层面 , 这是第二段论证的前提。 C. 文章概述五帝时代的文明演进史 , 是为了证明当时国家政治形态和文化观念日趋完善。 D. 文章追溯 “ 中国 ” 观念的源头 , 从夏商周三代一直上溯到五帝时期 , 将探讨推向深入。 答案 : C 解析 : C 项 ,“ 是为了证明当时国家政治形态和文化观念日趋完善 ” 不符合原文意思 , 原文论证的是 “ 黄帝及其部落的诞生 …… 是真正意义上的 ‘ 最早的中国 ’ ” 。 3 . 【观点推断题】 根据原文内容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中国 ” 观念并不始于何尊铭文 , 因此铭文不能够作为追溯 “ 中国 ” 观念的依据。 B. 黄帝及其部落的诞生处于五帝时代的开端 , 所以是真正意义上的 “ 最早的中国 ” 。 C.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建筑和墓葬 , 证明了《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载真实可信。 D. 如果有新的文献资料或考古证据 , 那么 “ 最早的中国 ” 的年代有可能再往上追溯 。 答案 : D 解析 : A 项 , 说法绝对。铭文是为了追溯 “ 中国 ” 观念的依据 , 只是并不代表最早。 B 项 , 强加因果。黄帝时期被定义为真正意义上的 “ 最早的中国 ” 是因为这一时期从政治和文化层面 “ 代表了华夏文明的最初自觉 ”, 并非因为它处于五帝时代的开端。 C 项 , 无中生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建筑和墓葬 , 不能证明《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载都真实可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