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铜川市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2022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传统美德是指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存在过的、在今天仍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道德规范、行为等的总和。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方面内容。‎ ‎“讲仁爱”。仁的核心是“爱人”。孟子提出“四端说”,认为恻隐之心是仁的发端,从恻隐之心推而广之,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剔除传统仁爱美德中的历史局限性,如差等之爱等,将之融入平等爱人等现代理念,必然能使之成为现代公民道德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文化资源。‎ ‎“重民本”。“民本”既是一种执政理念,也是一种道德要求。“重民本”作为传统美德,主要是针对从政者而言的,但是,在现代社会,治理国家已经不单纯是从政者之事,而是大众及所有民众之事。在这一意义上,传统美德中“民本”的理念可以为现代社会公民道德中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等要求提供可借鉴的资源。‎ ‎“守诚信”。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受到历代统治者和士人的推崇。《论语》中“信”字出现了38次,孔子从多个方面阐述“信”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并将“信”作为教育学生的四大科目之一。汉代以后,董仲舒将“信”看作是规范一切道德关系的纲常之一。今天,继承发扬传统诚信美德,将之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对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崇正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正”与“义”联用,表示人的德行。“义”还与“仁”“礼”等相结合,构成人们处理人伦关系的重要规范。“正其谊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的义利观成为中华民族处理义利关系的基本道德原则,今天仍然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 21 -‎ ‎“尚和合”。尚和合,就是在正视事物之间差异和矛盾的基础上,尊重差异、协调矛盾,倡导多元共存、和谐合作。《左传》说:“让,礼之主也。”《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在今天,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处理好鼓励竞争与崇尚和合的关系,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弘扬谦敬礼让的中华传统美德,对于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价值冲突具有重要意义。‎ ‎“求大同”。《礼记·礼运》最早定义了“大同”的概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作为一种政治理念,就是要行“天下为公”之大道;作为一种政治策略,就是要“选贤与能”以配享天命。如此,整个社会就会呈现出“讲信修睦”的大同气象。‎ 中华传统美德,历经数千年的社会发展、文化变迁,积淀在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传统习惯和行为方式中。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挖掘传统美德中的精华,对之进行转化与诠释,发挥其积极作用。‎ ‎(摘编自鄯爱红《公民道德与中华传统美德》)‎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的“仁爱”美德中存在着诸如“差等之爱”等的历史局限性,今天,人们不能照单全收,而应剔除糟粕后再传承。‎ B. “信”是规范一切道德关系的纲常,备受历代统治者和土人推崇;孔子在《论语冲曾经38次提到了“信”字。‎ C. 在古代道家文化中,“正义”代表了人的德行,而“仁义”“礼义”更是人们在处理人伦关系时所应遵循的重要规范。‎ D. 要想使整个社会呈现出“讲信修睦”的大同气象,既要推行“天下为公”的政治策略,又要推行“选贤与能”的政治理念。‎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习近平总书记概括出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个方面内容是全文的总纲。‎ B. 文章在分别介绍六方面内容时,基本是兼顾古今,由今及古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下的意义。‎ C. 文章旁征博引,在显示了作者丰厚的文化积淀与文化底蕴的同时,也使得文章庄重典雅,说服力增强。‎ D. 文章写作目的是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古为今用,符合“汲取精华,剔除糟粕”的传承原则。‎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 A. 古往今来“民本”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执政理念变成了道德要求,是因为今天的治理不再单纯是为官者的事了。‎ - 21 -‎ B.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在处理鼓励竞争与崇尚和合的矛盾关系时,要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弘扬谦敬礼让的美德。‎ C. “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都必须得到大力传承与弘扬。‎ D. 对于历经数千年积淀而来的中华传统美德,要挖掘其精华,并对之进行转化,才能发挥其公民道德建设作用。‎ ‎【答案】1. A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B项,“‘信’是规范一切道德关系的纲常”说法不准确,这是董仲舒的观点,而且原文中有“之一”的字样。‎ C项,“在古代道家文化中”说法错误,原文的表述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正’与‘义’联用,表示人的德行。‘义’还与‘仁’‘礼’等相结合,构成人们处理人伦关系的重要规范。”这里说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D项,根据原文,“天下为公”是政治理念,“选贤与能”是政治策略。‎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由今及古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下的意义”中“由今及古”说法错误,应该是“由古及今”,即先谈古代,再谈现实。‎ 故选B。‎ ‎【3题详解】‎ - 21 -‎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A项,“由执政理念变成了道德要求”说法错误,古往今来,“民本”都既是执政理念,又是道德要求。‎ 故选A。‎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 ‎(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 ‎(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 ‎(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需要认真甄别。‎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计谋 余显斌 张裁缝的旗袍,是叠石镇一景,很红火。南边的客商,一叶帆船而来,干嘛?订购旗袍的。北方的客商也马车嗒嗒,来到小镇,定制旗袍。‎ 张裁缝乐呵呵的,眯着眼睛,吱儿吱儿喝着茶,很高兴。‎ 张裁缝的家纺店,属于百年老店,从有旗袍起,就有这个店铺,就有这么红火的生意,别处想抢生意,张裁缝一笑道:“做梦。”他一点儿也不担心,因为,好旗袍要好裁缝,这点,别的地方裁缝也可以。可是,有一样,打死对方也做不到,叠石镇的绣娘,那纤细的手指,拈着绣针,在旗袍上绣出的牡丹,能引来蜜蜂;绣出的蝶儿,仿佛翅膀一拍,就能拍出蝶粉,别的绣娘行吗?不行。‎ 因此,张裁缝有恃无恐。‎ 可是,不久,他的生意清淡了。‎ 张裁缝再没心情品茶了,也不弥勒佛一般呵呵笑着了,四处一打听,原来,别的地方用起了一种日本绣花机,生意当然红火了。机器?机器能缝纫,张裁缝信。机器能绣花,不会是瞎话吧?张裁缝悄悄出去走了一趟,回家不说话了。‎ 他对人说,自己的百年老店要完了。‎ 他叹口气道:“叠石镇的家纺业要完了。”‎ - 21 -‎ 可是,叠石镇的家纺业并没有完,相反,更兴旺了。张裁缝再次嘎嘎乐着,品着茶,逍遥成一尊弥勒佛。‎ 叠石镇的家纺业能这样,得益于周山。‎ 周山,是镇上的那个小木匠,平日就爱摆弄一些机械,并没看出有啥能耐啊。可是,他却拯救了镇上的家纺业。原来,当他听说日本绣花机绣花的事,就动了心思,不能让日本机器占了先,抢了叠石镇人的饭碗啊。他就和镇上一群小伙子嘀咕着,整日躲在家里捣鼓。别说,一年后,还真捣鼓出一台能绣花的机器。日本机器有十几根针。十几根针,相当于十几个绣娘在忙碌啊。周山的绣花机,有二十多根针,啥概念?相当于二十多个绣娘在同时挑花绣朵。‎ 张裁缝一见,乐不可支,马上定制了一台。‎ 他说:“小日本,看谁的厉害。”‎ 张家旗袍再次红火起来,绿色的旗袍,上面是白色的栀子花,花梗斜着,一片香气缭绕;素色旗袍,上面有银丝盘扣,有粉色的牡丹,水润润的;还有蓝色旗袍,还有黄色的……总之,你喜欢啥样子的旗袍,这儿都有。‎ ‎“只要你想得出的样式,我老张家就做得出来。”张裁缝夸口。‎ 叠石镇上,其它家纺业也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周山的机器,更是如水一样销售着,有坐船来的,有坐车来的,还有老外,买就买吧,还翘着大拇指道:“good,verygood!”周山知道,老外在夸自己的东西好,于是高兴地连连点头道:“我们大家都good!”‎ 这天,张裁缝来找周山,将嘴悄悄凑在他耳边嘀咕几句。周山没听清,问:“啥?”‎ 张裁缝擦了一把脸上的汗道:“叠石镇的家纺业玄乎。”‎ ‎“放心,有我的机器呢。”周山哼了一声道。‎ ‎“你的机器不行了。”‎ ‎“啥意思?”周山不高兴了,努着眼睛望着张裁缝。‎ 张裁缝拿起周山的茶杯,咕嘟一声,润润嗓子,问周山,“知道我最近去哪儿了吗?”周山摇头,表示不知道。张裁缝说:“我去日本了,去谈一笔生意。”周山想,不就是日本吗?谁没去过,还显摆。张裁缝说:“我这次去,知道了一个天大的秘密。”看周山睁大眼睛,张裁缝问道:“那个生产绣花机的日本企业,知道吧”周山点点头道:“知道啊,咋啦?”张裁缝再次将嘴贴在周山耳边,嘀咕了几句。这次,周山坐不住了,跳起来问道:“真的?”‎ 张裁缝不答,慢慢点点头。‎ ‎“你看见的?”‎ - 21 -‎ 张裁缝仍不答,使劲点点头。‎ 周山脑门儿冒出汗珠,许久道:“想卷土重来打败我啊,没门。”‎ 张裁缝叹口气:“别说大话啊,小心磕牙。”说完,唉声叹气地走了。‎ 周山不再悠闲了,也不再和人闲磕牙了。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企业,忙找来那些过去和自己一块儿研制绣花机的兄弟,这次不是躲在家里了,而是躲在一处厂房里,整天捣鼓着,忙碌着,仿佛屁股后面夹着火把。‎ 有电话打来找他,他装出有气无力的样子道:“重病住院。”‎ 有找他喝酒的,他回答,戒酒。‎ 一年过去了。一天,周山厂房前鞭炮噼啪。镇上人都来看热闹,进了厂房,大家张大嘴,睁大眼睛,这个周山,竟然制造出一台很大的绣花机,不,是绗绣一体机,既缝纫又绣花,机上带着一百二十个针头,开动起来,等于一百二十个绣娘同时刺绣啊。‎ 周山看见张裁缝,得意一笑道:“让那个什么日本的川岛企业拿他最近的发明来比比,看谁的厉害。”‎ 张裁缝一笑,告诉他,那家企业还没准备开始制造新的绣花机呢,等制造出来了,自己一定带信去,让他来比赛。不过,自己敢保证,对方输定了。‎ 周山一愣:“对方没制造啊?”‎ 张裁缝笑着点点头,一脸得意。‎ ‎“那你为啥编个谎话?”‎ 裁缝指着周山新制造的机器,慢慢悠悠地说:“不这样,你能制造出这家伙吗?”‎ ‎(摘编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9年第5期)‎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叙述了叠石镇以张裁缝的家纺店为代表的家纺业的发展变化,故事情节简单,,但却曲折有致。‎ B. 小说中两次写张裁缝将嘴贴在周山耳边,嘀咕了几句,既增添了神秘色彩,也避免了重复叙述。‎ C. 小说中两处描写张家旗袍上绣的花,第一处突出绣花机功效神奇,第二处突出叠石镇绣娘手巧。‎ D. 小说刻画人物多从正面着笔,同时也借助侧面描写,如写老外夸赞绣花机,衬托了周山的能干。‎ ‎5. 小说中的张裁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小说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 21 -‎ ‎6. 有人认为,小说题为“计谋”,但其前半部分与“计谋”无关,应该删去。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4. C 5. ①精明能干:他深谙经营之道,知道自家旗袍畅销的优势所在,使张家百年家纺店保持红火,成为叠石镇一大景观。②富有忧患意识:他注意分析行情,发现日本绣花机抢了生意后,为叠石镇家纺业感到担忧。③足智多谋:他巧设计策激发周山的斗志,让他埋下头来,悉心研发并取得成功。 ‎ ‎6. 不可删去前半部分。理由如下:①从情节设置来看,前半部分的内容为小说提供社会背景和人物活动的环境,是故事情节的开端与发展部分,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从人物刻画来看,前半部分展现了张裁缝的精明能干、富有优患意识及周山的勇于担当、善于动脑等个性特征,丰富了人物的形象;③从主题揭示来看,小说反映的是在外来资本技术挤压下,民族经济奋起抗争的主题,前半部分的记述,为揭示这一主题作了铺垫。‎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C项,小说中两处描写张家旗袍上绣的花,第一处是为了突出叠石镇绣娘手巧,第二处是为了突出绣花机功效神奇。C项的表述正好相反,因而是错误的。‎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小说中张裁缝的性格特征,结合文本分析概括如下:‎ ‎①“张裁缝的旗袍,是叠石镇一景,很红火”说明张裁缝善于经营,精明能干,使张家百年家纺店保持红火。‎ ‎②“张裁缝悄悄出去走了一趟,回家不说话了。他对人说,自己的百年老店要完了。他叹口气道:‘叠石镇的家纺业要完了。’”当张裁缝看到日本的机器能绣花,就为叠石镇的家纺业担忧,说明他有忧患意识。‎ - 21 -‎ ‎③“裁缝指着周山新制造的机器,慢慢悠悠地说:‘不这样,你能制造出这家伙吗?’”张裁缝故意说日本又要改进新的绣花机了,叠石镇的家纺业又面临危机了,来激励周山。可见张裁缝足智多谋,采用激将法,激励周山研发新机器。‎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结构的基本能力。情节的作用一般可从对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丰富人物形象、凸显小说主题等方面考虑。‎ 小说题为“计谋”,前半部分,先叙述张裁缝的家纺店是百年老店,生意红火,他有恃无恐,后来有了日本的绣花机,他遇到了危机,好在周山发明的绣花机比日本的机械好,帮他解除了危机。小说后半部分,张裁缝故意对周山说日本又要研发新的绣花机了,激发周山的斗志,当周山把更高级的绣花机研发出来时,才知道日本还没有这方面的研发。前半部分为小说提供社会背景和人物活动环境,是故事的开端与发展部分,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前半部分也展现了张裁缝精明能干、富有忧患意识,为后面的“计谋”埋下伏笔,同时,在次要人物塑造上,前半部分的周山,也是勇于担当,善于动脑,为后面他又研发新的机器做了铺垫。从小说主题来看,前半部分解释了外国资本的侵入对民族经济及百姓的生计造成威胁,有识之士及民族经济奋起抗争。‎ 由此可见,前半部分与“计谋”也有关,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删除。‎ ‎【点睛】分析人物形象的五种角度:‎ ‎①从所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职业、技能、经历、教养、气质,品质等方面。‎ ‎②从塑造人物形象都的方法即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 ‎③从情节的发展入手透视人物思想性格。‎ ‎④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的命运及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⑤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颜真卿,字清臣,琅邪临沂人也。真卿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开元中,举进士,登甲科。事亲以孝闻。四命为监察御史。五原有冤狱,久不决,真卿至,立辩之。天方旱,狱决乃雨,郡人呼之为“御史雨”。‎ 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或谗于禄山,禄山亦密侦之,以为书生不足虞也。禄山移牒 - 21 -‎ 真卿,令以平原、博平军屯七千人防河津,以博平太守张献直为副。无几,禄山果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乃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之。玄宗得平来,大喜,顾左右日:“朕不识颜真卿形状何如,所为得如此!”‎ 为宰相所忌,出为同州刺史,转蒲州刺史。为御史唐旻所构,贬饶州刺史。旋拜升州刺史、浙江西道节度使,征为刑部尚书。李辅国矫诏迁玄宗居西宫,真卿乃首率百僚上表请问起居,辅国恶之,奏贬蓬州长史。‎ 代宗嗣位拜利州刺史迁户部侍郎除荆南节度使未行而罢除尚书左丞宰相元载谓真卿日公所见虽美其如不合事宣何 真卿怒,前曰:“用舍在相公耳,言者何罪?然朝廷之事,岂堪相公再破除耶!”载深衔之。‎ 卢杞专权,忌之,改太子太师,罢礼仪使,谕于真曰:“方面之任,何处为便”真卿候杞于中书曰:“真卿以褊性为小人所憎,窜逐非一。今已羸老,幸相公庇之。相公先中丞传首至平原,面上血真卿不敢衣拭,以舌舐之,相公忍不相容乎?”杞矍然下拜,而含怒心。会李希烈陷汝州,杞乃奏曰:“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上从之,朝廷失色。‎ 初见希烈,欲宣诏旨,希烈乃拘真卿,令甲士十人守,遂送真卿于龙兴寺。真卿度必死,乃作遗表,自为墓志、祭文。兴元元年,缢杀之,年七十七。贞元元年,谥曰文忠。‎ ‎(选自《旧唐书·列传七十八》有删改)‎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代宗嗣位/拜利州刺史/迁户部侍郎除荆南节度使/未行而罢除尚书左丞/宰相元载谓真卿曰/公所见虽美/其如不合事宜何/‎ B 代宗嗣位/拜利州刺史/迁户部侍郎/除荆南节度使/未行而罢/除尚书左丞/宰相元载谓真卿曰/公所见虽美/其如不合事宜何/‎ C. 代宗嗣位/拜利州刺史迁户部侍郎/除荆南节度使/未行而/罢除尚书左丞/宰相元载谓真卿曰/公所见虽美其/如不合事宜何/‎ D. 代宗嗣位/拜利州刺史/迁户部侍郎/除荆南节度使/未行而罢/除尚书左丞/宰相元载谓真卿曰/公所见虽美其/如不合事宜何/‎ ‎8.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元:玄宗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 移牒:牒,公文;“移牒”即以正式公文通知平行机关或人。‎ C. 中书:即“中书省”,掌管制令决策,是中央最高权力机关。‎ - 21 -‎ D. 墓志:有志和铭两部分,志用韵文撰写,铭用散文概括全篇。‎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颜真卿学习勤奋,富有真才实学。他年轻时致力于学业,写文章辞采华美,并且擅长书法;参加进土科考试,荣登甲科。‎ B. 颜真卿事亲孝顺,善断疑狱冤案。他侍奉父母,孝敬异常,远近闻名;在监察御史任上,五原久已不决的冤案,立马辨明。‎ C. 颜真卿胸有城府,颇有远见卓识。他察觉安禄山有叛逆之心时,表面聚会饮酒,迷惑安禄山,暗中修筑城池,调查丁壮。‎ D. 颜真卿忠于朝廷,却受小人排挤。安禄山反叛时,河朔仅他的守城完好;当权者都打击排挤他,后竟被李希烈腰斩而死。‎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谗于禄山,禄山亦密侦之,以为书生不足虞也。‎ ‎(2)真卿以褊性为小人所憎,窜逐非一。今已羸老,幸相公庇之。‎ ‎【答案】7. B 8. D 9. D ‎ ‎10. (1)有人给安禄山进谗言安禄山也秘密派人探查,认为是群书生不足以忧虑。‎ ‎(2)我因生性急躁被小人憎恶,被赶出京城不止一次。现已老朽,希望宰相庇护。‎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唐代宗登基,任命为利州制史,又升任户部侍郎,又任别南节度使,还未上任就被罢免,任命为尚书左丞。宰柏元载对颜真卿说:“您的意见虽好,可为什么这样不合时宜呢?”‎ 句中,“未行而罢”指没有去上任就被罢免,中间不能断开,句后要断开,排除AC两项。“其如不合事宜何”是固定结构,“其如……何”意思是“为什么会是这样?”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故选B。‎ ‎【8题详解】‎ - 21 -‎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D项,“志用韵文撰写,铭用散文概括全篇”解说错误,应为:志用散文撰写,铭用原文概括全篇。‎ 故选D。‎ ‎【9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在认真阅读并翻译文章的基础上,注意时间、地点、人物,看是否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人所做之事。拿选项与原文逐字对照,看是否有出入。‎ D项,“后竟被李希烈腰斩而死”曲解文意,颜真卿是被李希烈勒死的。‎ 故选D。‎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 ‎(1)“密侦”秘密派人探查;“以为”认为;“足虞”足以忧虑。‎ ‎(2)“褊性”生性;“窜逐”被赶出;“相公”这里指宰相。‎ ‎【点睛】文言文翻译方法 ‎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 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来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词到底是哪个义项,文言句式是如何选用的,怎样准确断句,意译如何进行,这些都要依托上下文。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句子往往很难准确理解,也就很难能翻译好。有些考生不注重推敲上下文,两眼只盯着要求翻译的句子本身,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翻译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这就是没有语境意识造成的。‎ ‎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下就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理解并掌握了这一方法,许多翻译题做起来就不难了。‎ ‎3、增强文言功底,培养文言语感。‎ - 21 -‎ 这是做好翻译题乃至做好所有文言文题目最根本的一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以上所讲的方法和技巧说到底都还是“末技”;其实,根本的技巧还是来自功底,来自内力。‎ 参考译文:‎ 颜真卿,宇清臣,是琅邪临沂人。颜真卿年轻时学习勤奋,词采华美,尤其擅长书法。开元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考中甲科。侍奉父母以孝顺闻名。四次任官后为监察御史。五原地区有冤案,长久不能断决,颜真卿来到这里,立刻得以辨明。正值天旱,狱案刚刚裁决便下起雨来,本郡人称之为“御史雨”。‎ 安禄山反叛的行迹已很明。颜真卿以防备霖雨为借口,修筑城池,暗地调查丁壮人数,储备粮仓,然而表面上却聚会文人雅士,在城外湖中泛舟。饮酒赋诗。有人给安禄山进谗言,安禄山也秘密派人探查,认为是一群书生不足以优虑。安禄山移送公文给颜真卿,让平原、博平二军调集七千人驻防河津,以博平太守张献直为副将。不久,安禄山果然反叛,河朔地区全部沦陷;惟独平原郡城池坚守完备,便派司兵参军李平策马疾驰上奏朝廷。玄宗得知李平来到,大喜,环视左右的人说:“朕不知颜真卿的形貌如何,他的所作所为竞能如此!”‎ 被宰相忌恨,调出朝廷任同州刺史,又调蒲州刺史。被御史唐旻诬陷,贬为饶州刺史,不久任升州刺史、浙江西道节度使,召进京任刑部尚书。李辅国假传诏书将唐玄宗迁居西宫,颜真卿就带头率百官呈表问候起居,李辅国讨厌他,上奏贬他为蓬州长史。‎ 唐代宗登基,任命为利州制史,又升任户部侍郎,又任别南节度使,还未上任就被罢免,任命为尚书左丞。宰柏元载对颜真卿说:“您的意见虽好,可为什么这样不合时宜呢?”颜真卿愤怒了,上前说:“用不用在于相公你进言的人有什么罪过?然而朝中的事,又怎经得住相公一再破除呢!”元载十分记恨他。‎ 卢杞独揽大权,畏忌他,改任太子太师,罢免了礼仪使,又告谕颜真卿说:“到地方上任职,哪里最合适您呢?”颜真卿等卢杞到中书省时说:“我因生性急躁被小人憎恶,被赶出京城不止一次。现已老朽,希望宰相庇护。宰相过世父亲的头被安禄山用来示众到了平原郡,脸上血迹我不敢用衣擦拭,而用舌头舔掉,宰相对我为何忍心不相容呢?”卢杞急忙跪拜致敬,但心中愤恨。适逄李希烈叛变攻占汝州,卢杞就提议说:“颜真卿是被全国信服的人,派他招降叛贼,可以不动用军队。”皇上同意,满朝官员都大惊失色。‎ 颜真卿刚见到李希烈,想宣讲诏书旨意,李希烈却拘禁了颜真卿,命令十名卫士看守,把颜真卿送到龙兴寺。颜真卿估计必然被杀死,就写了临终前的奏章,自己写了墓志铭、祭文。兴元元年,他们就把他勒死了,享年七十七岁。贞元元年,赐谥号叫文忠。‎ - 21 -‎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书端州郡斋壁 包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1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有感而发,表明心志,语言质朴无华,掷地有声,充满正气。‎ B. 首联议论指出,端正思想是吏治的根本,刚直的品性是修身的原则。‎ C. 颈联运用对比和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贪官污吏和追名逐利者的丑态。‎ D. 尾联直抒胸臆,告诫属下要以史为鉴,不要做出使后人蒙羞的事情。‎ ‎12. 诗的颔联有什么含义?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性格?‎ ‎【答案】11. D 12. ①领联的意思是:秀干良木终成栋梁之材,柔韧的好钢也不愿枉道而行。②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希望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有所作为的思想。③也可以看出诗人刚正不阿的性格和直道而行的思想。‎ ‎【解析】‎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D项,“告诫属下要以史为鉴,不要做出使后人蒙羞的事情”分析错误,尾联“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写接受史书留下的教训,决不给后人留下耻笑的把柄。是告诫自己,不是告诫下属。‎ 故选D。‎ ‎【12题详解】‎ - 21 -‎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的含义,感悟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颔联“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承接首联“直道”,指出:只有笔直挺拔的树干,才能终成栋梁之材;纯正的精钢,宁折不弯,决不被外力折服。作者以“秀干”“精钢”自比,是自勉自励,也是自负自信,很有力度。既可以看出作者希望自己如“秀干”“精钢”般刚正不阿,又可以看出作者希望自己成为国家栋梁、有所作为。从颈联和尾联中也可以得到验证。如颈联写出了写出了贪官污吏和追名逐利者的丑态,尾联写出了要光耀青史,流芳千古。‎ ‎【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 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②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当然考试中对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命题者都要作注,以便于考生把握诗歌的内容。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诗歌赏析: ‎ 这首五律,塑造了一位封建社会正直官员的光彩形象,表现了作者抛弃私欲、决心除暴安良并青史留芳的崇高品格与志节。 ‎ 首联写为人处世之道:治理世事以清廉无私为根本,为人处世以刚直不阿为准则。颔联进一步写“直”:只有笔直挺拔的树干,才能终成栋梁之材;纯正的精钢,宁折不弯,决不被外力折服。作者以“秀千”、“精钢”自比,是自勉自励,也是自负自信,很有力度。颈联写除暴安良。先写鼠雀之“喜”,是纵;后写兔狐之“愁”是擒。而铲除这些贪官污吏、害民之徒的根本办法,就是“草尽”,即拆除屏障,消灭他们赖以生存和为非作歹的条件,他们就无法逞凶了。尾联写接受史书留下的教训,决不给后人留下耻笑的把柄。言外之意是要光耀青史,流芳千古。 ‎ 这首题壁诗,可以认为是包拯身体力行的座右铭。诗作持重刚健,严谨有力,质朴无华,掷地作金石声,充满堂堂正正之气,磊磊落落之情。‎ - 21 -‎ ‎(三)名篇名句默写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慨人生、以酒祭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雨霖铃》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两人离别时的极度感伤。‎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感慨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词句是:“_________, _______”。‎ ‎【答案】 (1). 人生如梦 (2). 一尊还酹江月 (3). 执手相看泪眼 (4). 竟无语凝噎 (5). 千古江山 (6).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尊、酹、凝、噎、觅。‎ ‎【点睛】名句默写题,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性”是李健吾戏剧批评的基础。李健吾在对《雷雨》的批评中说:“什么推动全剧情节发展呢?一个旁边的力量,便是鲁大海的报复观念;一个主要的力量,便是繁漪的报复观念。”他认为繁漪的性格是这部剧刻画最成功的地方,( ),她将所有外来的__________咽下去并转换成内在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不是_________,也不是____________,而是一种“热情”,一种可怕到极致的报复热情。她恫吓周萍:“小心,小心!不要把一个失望的女人逼得太狠,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然而,周萍心有所爱,______‎ - 21 -‎ ‎。于是她说:“好,你去吧!小心,现在风暴就要起来了!”此时,暴风雨不仅是物质上的,她心中酝酿着更大的暴风雨。《雷雨》的结局是李健吾感到遗憾,正是因为戏的结局不全是她的过失和报复。李健吾认为人物个性塑造要丰满独特,人物个性是剧情发展的动力,一切都是人物性格的必然产物,而不是作者强加的。‎ ‎14.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繁漪是一个生活在黑暗角落的旧式女子 B. 一个生活在黑暗角落的旧式女子,她就是繁漪 C. 作为旧式女子的繁漪,生活在黑暗的角落 D. 繁漪代表旧式女子,她生活在黑暗的角落 ‎15.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逼迫 朝气蓬勃 坚韧不拔 漠不关心 B. 压迫 春意盎然 坚忍不拔 视而不见 C. 压迫 朝气蓬勃 坚忍不拔 漠不关心 D. 逼迫 春意盎然 坚韧不拔 视而不见 ‎16.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雷雨》的结局是李健吾感到遗憾,正是因为戏的结局是由于她的报复和过失。‎ B. 《雷雨》的结局是使李健吾感到遗憾的,正是因为戏的结局是她的过失和报复。‎ C. 《雷雨》的结局是使李健吾感到遗憾的,正是因为戏的结局是由于她的过失和报复。”‎ D. 《雷雨》的结局是李健吾感到遗憾,正是因为戏的结局是她的报复和过失。‎ ‎【答案】14. A 15. B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从上文“繁漪的性格是这部剧刻画最成功的地方”,可知下面需要一个表述繁漪性格的语句,“繁漪是……旧式女子”是对繁漪性格的概括,表述紧凑,与上下文连贯,同时更有强调作用,和人物身份相契合。‎ 故选A。‎ ‎【15题详解】‎ - 21 -‎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做好这类题需要注意:①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掌握词语用法;②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③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④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一组:逼迫,施加压力,强行迫使;压迫,用权力压制,使别人服从。逼迫往往指人,压迫可以是外部除人以外的其他因素的。语境中有“所有外来的”,显然包括来自人的,以及其他因素的。故选“压迫”。‎ 第二组:春意盎然,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朝气蓬勃,指充满生气和活力的样子。朝气蓬勃往往指人。语境中,前面有否定词“不是”,因而选“春意盎然”。‎ 第三组:坚忍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指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坚韧不拔,指的是坚固有韧性,也有坚持不动摇的意思。“坚忍不拔”强调主观意愿;而“坚韧不拔”更强调持久性和一贯性。从语境中,繁漪的性格来看,应选“坚忍不拔”。‎ 第四组:漠不关心,指态度冷淡,毫不关心;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根据语境,周萍心有所爱,对她不理不睬。这里应选“视而不见”。‎ 分析可知,B项词语全都恰当。‎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画线句子有两处毛病:一是“结局”与“是李健吾感到遗憾”搭配不当,应改为“是使李健吾感到遗憾的”。排除AD两项。二是介词缺失,应在她”前加介词“由于”。排除BD两项。‎ 故选C。‎ ‎【点睛】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 21 -‎ A. 读了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作品后,你感慨:真是环肥燕瘦,精彩万分!‎ B. 进入高中后,白飞交了一位好友,你说:真羡慕你们这样的竹马之交!‎ C. 侄子考上了大学,作为叔辈的你对他说:小可须更加努力,不负时光!‎ D. 吴小刚十六岁了,你对他说:你已是弱冠之年,应有男子汉的责任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B项,“竹马之交”是男女孩之间的交往;C项,“小可”是谦称;D项,“弱冠”应是20岁。‎ ‎18.下列广告用语,在使用语境中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一呼天下皆应,天涯若比近邻(XX手机广告)‎ B. 花开堪赏直须赏,莫要折花空赏枝。(公园公益广告)‎ C. 弘扬传统美德,爱心温暖千家。(慈善公益广告)‎ D. 纵使天涯海角,追寻油迹知晓。(XX汽车广告)‎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及运用中把握得体能力。多注意生活中的对话,多看一些书信、广告,体会它们用语得体的妙处;对有些谦敬词要强记,再与同学多练习几次,就可能掌握语言表达时如何运用敬词谦词,做到得体;对一些外交声明、外交辞令可多加揣摩,分析一下,说这句话时的场合、背景、双方的身份等。‎ D项,句中是“追寻油迹”显然用于“汽车广告”不合理,如果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有油迹,那是油箱漏油了。这可以用于加油站之类的广告。‎ 故选D。‎ 四、写作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草原上有对狮子母子,小狮子问母狮子:“妈,幸福在哪里?”‎ 母狮子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 于是小狮子不断追着尾巴跑,但始终咬不到。母狮子笑道:“傻瓜,幸福不是这样得到的,只要你昂首向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随着你!”‎ - 21 -‎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草原上的母狮子告诉小狮子“只要你昂首向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随着你”,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幸福需要昂首向前走,幸福需要努力奋斗。‎ 实现幸福需要坚持信念,不务虚功。要创造美好生活、得到幸福,必须不懈奋斗。奋斗是幸福之母,幸福的真谛就在于奋斗。只有奋斗,才能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丰富幸福的内涵、提升幸福的层次;只有奋斗,才能不断增强成就感、尊严感、自豪感,在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感受幸福。这就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狠抓落实,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张蓝图绘到底,将美丽愿景变为美好生活。‎ 实现幸福需要辛勤劳动、务实苦干。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增强创造和享受幸福的能力。奋斗要实干、苦干,但不能蛮干,人的素质和能力是进行奋斗的前提条件。新时代、新征程、新矛盾、新目标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都提出了新要求,每个人都应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来适应这个伟大的时代,更好地进行奋斗。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就要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有了这些本领才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而且,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过程,就是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也是享受幸福的过程。‎ 实现幸福需要拥有热情,一心一意。用心,就要爱岗敬业、脚踏实地,不能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而是要坚持干一行精一行,把工作做新、做优、做精,把奋斗过程变成创新创优的过程,变成不断为社会提供优质劳动成果的过程,努力创造一流业绩。用心,就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如果干什么都三心二意、心猿意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必然一事无成。只有沉下心来干事创业,幸福才会在前方等着我们。‎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新时代,要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干好每一项工作,用奋斗托举起真正的幸福。‎ ‎【解析】‎ ‎【详解】‎ - 21 -‎ 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这则材料真正告诉人们的应该是母狮子说的这句话:“幸福不是这样得到的!只要你昂首向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随着你。”由此可以看出,这则材料是要学生回答幸福是怎样“得到”的。怎样得到?“只要你昂首向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随着你”。就是要追求,无论想得到什么,只要你追求了,你就幸福了。幸福就在追求的过程之中。‎ ‎【立意】幸福不是刻意的寻找,而是难得的不期而遇;刻意的追寻,不如勇敢地往前走,幸福或许就在你必经的路上不期而遇;幸福属于昂首向前、不懈奋斗的人。‎ ‎【结构】题目切题《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第一段引用材料得出观点“幸福需要昂首向前走,幸福需要努力奋斗”。中间三段并列式论述,实现幸福的条件,“实现幸福需要坚持信念,不务虚功”“实现幸福需要辛勤劳动、务实苦干”“实现幸福需要拥有热情,一心一意”。最后一段强调“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干好每一项工作,用奋斗托举起真正的幸福”。‎ ‎【素材】1.云儿并不在意自己的理想是否能够实现,而是在意追求时的欢乐与幸福。假如能像云儿一样,使理想的重量减轻一些,让追求时的欢乐增多一些,不是就没有那么多的压力与苦闷了吗?‎ ‎2.其实,追求本身就是一种欢乐、幸福。因为追求曾让你真心地付出、时刻地奋斗,它带给了人们生存的意义。当你的付出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取得了点滴的进步时,你会发觉天格外的蓝,世界也格外美好,自己格外的幸福。‎ ‎3.曾听过这样一句话:“我要踏遍山峰谷壑,看英雄留下的豪情万种;我要倚立在水天的尽头,笑看芸芸众生起起落落。”说这句话的人一定很幸福,因为他有如此崇高的理想。但有的时候,理想不应该定得太遥远,否则,你将牺牲身边的美好去追求一个早知无法到达的“水中月,镜中花。”达不到理想,就天天愁眉苦脸,这样只会放弃更多的幸福。‎ ‎4.如果你只在乎追求的过程,只在乎拥有追求时的幸福,而不计其结果,那么你就真正理解了追求的意义。其实,幸福就在你的身边。就像是一直盛开在追求道路上的野花,伴你左右。只要你低头,就能闻到那芳香的味道。‎ ‎【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 - 21 -‎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 21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