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五单元能力测评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第五单元能力测评卷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村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的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着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节选自《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都维持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 15 B.从现在的情形来说,远东这片大陆上的人都是拖泥带水下田村生活的了。 C.从某个角度看,我们的民族和土是分不开的。土既是生存的资本,同时又是一种束缚。 D.文中用白头偕老的老夫妻来比喻可贵的泥土,新颖、独特。 答案 C 解析 A项,原文只是说“据说”。B项,“都是”绝对化,原文是“最大多数的人”。D项,张冠李戴。“白头偕老的老夫妻”是“土地”的具体形象,“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从土气入手,借用美国朋友的话,论述了中原民族只会耕作的单一性思维。 B.第二段通过奶妈和波兰民族的风俗两个示例,进一步突出“土”在文化中的重大作用。 C.第三段通过农业和牧业、工业的比较,论述了“土气”产生的根本缘由是不流动性。 D.第四段从语言入手,解读了中国乡土社会“基层人口流动”微乎其微的特征。 答案 A 解析 “论述了中原民族只会耕作的单一性思维”错,应是“论述了‘土’对于中原民族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土气”这个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对乡下人带有轻蔑性意味的称呼。 B.“土”在我们的文化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三条大河流域的农业区尤为明显。 C.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他们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小,所以游牧民族是不土气的。 D.因为乡村里的人口是附着在土地上的,所以缺乏流动性,结果就是常态性的世代定居。 答案 C 解析 “游牧民族是不土气的”错,原文无此信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走进海南儋州那大镇洛南村委会下辖的力乍村,绿树环抱,依山傍水,一栋栋客家风格的民居错落有致,翠林修竹环绕村边,村道整洁干净、自然有序。村庄的环境不仅让村民自己住得舒服惬意,还吸引了不少城里人来感受田园风光。 去年,在海南省第一批美丽乡村名单上,洛南村获评为“海南省美丽乡村”。上榜的原因除了产业发展、乡风文明,还在于洛南村在规划建设中,保留着客家风情特色的村落格局和建筑风貌。一批批游客来此体验包粽子、品黄皮、吃农家饭等农家生活,力乍村的客家文化与自然风光,也正式跃入大家的视野。不仅如此,力乍村还打造了“商业一条街”“石雕一条街”“民宿旅店”“休闲农场”等项目,让游客感受到客家文化的新传承。 “美丽乡村”的创建,发展培育经济产业是关键。力乍村以农家餐饮业为龙头,带动富有地方特色的儋州粽子、客家擂茶、客家米线等产业发展,搭建旅游公共线路,使力乍村变成集农业观光、乡村休闲游为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呈现出无限美好前景。 (摘编自《客家小村变身 文化旅游走红》,有删改) 15 材料二 现代中国乡村旅游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最初兴起的所谓“农家乐”,到现如今相对高端的“民宿”,乡村旅游产业向着更大的规模和更广的市场发展。据统计,过去五年,中国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32%和26.2%。2016年,乡村旅游游客接待已达24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54.2%,营业总收入48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2.2%。预计到2020年,全国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将超40亿人次,实现总收入2.3万亿元。 乡村旅游也在快速占领“小长假”的旅游市场,以2016年国庆节为例,小长假期间全国出游超过10公里的游客总计约1.86亿人次,其中乡村旅游约为1.29亿人次,约占同期旅游人次的69%。选择乡村游的游客以青壮年群体为主,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乡村旅游也是我国旅游投资的热点领域之一。近年来,民宿、特色小镇、乡村休闲地产投资增长迅速,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乡村旅游类产品实际完成投资3856亿元,同比增长47.6%;截至目前,全国共创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328个,推介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70个。而根据国家旅游局最新发布的《2016中国旅游投资报告》显示,乡村旅游投资还将持续升温。 但同样需要关注的是,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仍然面临产业延伸不足、服务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方面的问题,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来临,乡村旅游也有待于在创新中开拓新思路、发掘新价值。不过值得欣喜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乡村旅游众创”也在近几年迅速地发展起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创业项目,民宿客栈、艺术村落、精致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新形式层出不穷,可见乡村旅游仍是发展方向之一。 (摘编自《乡村旅游渐升温: 数说“旅游扶贫”》,有删改) 材料三 乡村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很大程度上或许与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过快相关——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生活久了,人们往往就更加渴望追寻那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受。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受访者平均每个月会到乡村地区旅游一次。下图是对各种进行乡村旅游的游客出行目的分析数据图。 (选自《新华网数据新闻》) 4.下列对材料信息的归纳整合,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15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半数以上”“青年出行”说法错误,原文是“半数以上受访者平均每个月会到乡村地区旅游一次”,不是半数以上乡村旅游游客,也不只是“青年出行”。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海南儋州力乍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极具参考价值,它是乡村旅游的一个典型缩影,也是一个具有乡村旅游特色的成功案例。 B.“寻找乡村美食”“亲子游”是大部分都市人去乡村旅游的目的,力乍村开拓体验农家生活的市场正好迎合了消费者的主体需求。 C.从投资角度看,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投资的热点之一,而乡村旅游产业投资不断升温与乡村游客人数和营业总收入的增长密不可分。 D.发展旅游产业的对象应该是集农业观光、乡村休闲游为一体的美丽乡村,这正好印证了乡村旅游主要目的的调查表格的结论。 答案 B 解析 15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和图文转换的能力。B项,“‘寻找乡村美食’‘亲子游’是大部分都市人去乡村旅游的目的”说法错误,依据材料三图表,“大部分”不准确,图表中都市人去乡村旅游的目的是“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和“与亲友增进情感”。还有“力乍村开拓体验农家生活的市场正好迎合了消费者的主体需求”中的“主体需求”说法属于无中生有。 6.请结合材料,简要阐述乡村旅游产业怎样才能“向着更大的规模和更广的市场发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乡风文明,保留独特的乡村风情。②有整体规划,发展培育乡村旅游经济产业链。③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引进专业人才。④适应时代的发展,迎合消费者需求,挖掘各种乡村旅游新形式。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通读文章,可以确定答题区域在文章所给的三则材料中,仔细阅读这三则材料,可以从中筛选,如材料一“去年,在海南省第一批美丽乡村名单上,洛南村获评为‘海南省美丽乡村’。上榜的原因除了产业发展、乡风文明,还在于洛南村在规划建设中,保留着客家风情特色的村落格局和建筑风貌”“‘美丽乡村’的创建,发展培育经济产业是关键”;材料二“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仍然面临产业延伸不足、服务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方面的问题,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来临,乡村旅游也有待于在创新中开拓新思路、发掘新价值”“民宿客栈、艺术村落……新形式层出不穷”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分条整合概括乡村旅游产业才能“向着更大的规模和更广的市场发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乡土情结 柯灵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融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15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尺,落叶归根。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漂洋过海,谋生异域。有清一代,出国华工不下千万,足迹遍世界。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合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而消失。 7.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以不会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和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呼应。 B.第二段写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故乡的山水草木、乡邻的音容笑貌……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形象生动,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C.“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比喻,旧典活用,极富新意,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 D.最后一段,写乡土之恋不会因科学的进步,东西文化的交融,地球的变小而消失,笔法生动具体、细致入微,读来发人深省,回味悠长。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B项,“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错误,文章“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强调人的成长道路在变且不好预测,唯一不变的是“童年的烙印”,选项与文章的观点不符;C项,“‘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比喻,旧典活用,极富新意”错误,因为这些典故自古以来一直都是表达“乡土情结”的典型用语;D项,“生动具体”错误,最后一段升华主旨,以概括性的语言作全文的结语,笔法并不“生动具体”。 8.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父母亲族的爱;②家乡的山水草木;③悲欢离合的家史;④邻里乡情。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融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概括。 15 9.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文中某情节的作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此段内容和前文的离家等内容照应,内容上此段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注意和文章的主旨联系,重点抓住文中的句子“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漂洋过海,谋生异域”“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分析“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进而分析这样写对提升乡土情结的内涵,升华主旨的作用。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郑濂,字仲德,浦江人。其家累世同居,几三百年。郑氏家法,代以一人主家政。濂受知于太祖,昆弟由是显。濂诣京师,太祖问治家长久之道;赐之果,濂拜赐怀归,剖分家人。帝闻嘉叹,欲官之,以老辞。时富室多以罪倾宗,而郑氏数千指独完。会有诉郑氏交通者,吏捕之,兄弟六人争欲行,濂弟湜竞往。时濂在京师,迎谓曰:“吾居长,当任罪。”湜曰:“兄年老,吾自往辩。”二人争入狱。太祖召见曰:“有人如此,肯从人为逆耶?”宥之,立擢湜为左参议,命举所知。湜举同郡王应等五人,皆授参议。湜,字仲持,居官有政声。南靖民为乱,诖误者数百家,湜言于诸将,尽释免。居一岁,入觐,卒于京。十九年,濂坐事当逮,从弟洧曰:“吾家称义门,先世有兄代弟死者,吾可不代兄死乎?”诣吏自诬服,斩于市。洧,字仲宗,受业于宋濂,有学行,乡人哀之,私谥贞义处士。濂卒,弟渶继。二十六年,东宫缺官,命廷臣举孝弟敦行者,众以郑氏对。太祖曰:“其里王氏亦仿郑氏家法。”乃征两家子弟年三十上者悉赴京擢濂弟济与王懃为春坊左右庶子。后又征濂弟沂,自白衣擢礼部尚书,年余,致仕。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他得官者复数人,郑氏愈显。初,渶尝仕元为浙江行省宣使,主家政数年。建文帝表其门,渶朝谢。御书“孝义家”三字赐之。燕兵既入,有告建文帝匿其家者,遣人索之。渶家厅事中,列十大柜,五贮经史,五贮兵器备不虞。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云。成化十年,有司奏郑永朝世敦行义,复旌以孝义之门。自文融至渶,皆以笃行著。文融著《家范》三卷,凡五十八则,子钦增七十则,从子铉又增九十二则,至濂弟涛与从弟泳、澳、湜,白于兄濂、源,共相损益,定为一百六十八则,刊行焉。 (节选自《明史·郑濂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乃征两家子弟/年三十上者悉赴京/擢濂弟济与王懃为春坊左/右庶子 B.乃征两家子弟/年三十上者悉赴京/擢濂弟济/与王懃为春坊左/右庶子 C.乃征两家子弟年三十上者/悉赴京/擢濂弟济/与王懃为春坊左/右庶子 D.乃征两家子弟年三十上者/悉赴京/擢濂弟济与王懃为春坊左/右庶子 15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本题中“年三十上者”做“两家子弟”的定语,“者”为定语后置的标志,故“两家子弟年三十上者”中间不能停顿,排除A、B两项;“济”与“王懃”为人名,根据文意,都是提拔的对象,两个人名是并列关系,中间不可停顿,官职对应“左庶子”和“右庶子”,“左”“右”中间应停顿,排除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家法,文中指调整家族或者家庭内部成员人身以及财产关系的一种规范。家法作为一种家族自治的规范,与法律同源。文中郑家甚至形成了《家范》一书。 B.参议,官名,最早在明初中书省出现,参议府有参议官,洪武十三年(1380)罢中书省后废除;其后,北洋军阀与国民党统治时期,皆有不同含义。 C.私谥,古代士大夫死后由亲属、朋友或门人给予的谥号。而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同情的称号。 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项,“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同情的称号”,表述错误,应该是“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郑濂是浦江人,其家世世代代共同居住,有很好家声。他接受皇上亲自指导,其兄弟也因此显荣。皇上问及他的治家之道,又欲授予官职,郑濂却以年老谢绝。 B.郑濂兄弟极为友爱,有人告发郑濂有罪,官吏抓捕他们时,众兄弟竞相揽过责任;在京城里,郑濂与弟弟争相入狱。皇上得知后,不信郑氏有罪,并当即提拔其弟郑湜。 C.郑濂的家风受到普遍赞扬。朝廷提拔官员时,只是从声望美好的家族中挑选,同乡王氏仿效郑氏家法,两族之中入选官员很多,郑氏的家声因此更为显赫。 D.郑濂死后,郑渶主持家政,受到建文帝表彰,御书“孝义家”赐给郑氏。郑氏祖上以践行孝义闻名,为给子孙留下规制,著《家范》三卷,由后人增删刊行。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项,“他接受皇上亲自指导”,不合文意,原文表述为“濂受知于太祖”,意思是他深受皇帝赏识,并非“他接受皇上亲自指导”。B项,“在京城里,郑濂与弟弟争相入狱”,不合文意,原文表述为“吏捕之,兄弟六人争欲行,濂弟湜竞往。时濂在京师”,可见只有郑濂在京师。C项,“朝廷提拔官员时,只是从声望美好的家族中挑选”不合文意,“只是从声望美好的家族中挑选”在原文中并没有提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富室多以罪倾宗,而郑氏数千指独完。(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5分) 15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那时候大富之家很多都因为犯罪导致家族的覆灭,而唯独郑氏家族的几百口人保全了性命。 (2)(朱棣的)使臣到来,打开的柜子里都是经史书籍,放下(丢下)另外一半的柜子没有打开。(郑家)才免除了祸患。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1)以:因为。倾:使……倾倒(覆灭)。数千指:一人十指,即数百人。独:唯独。(2)发(启):打开。置:放下,丢下。乃:才。于:介词,引出对象,不翻译。 参考译文 郑濂,字仲德,浦江(今属浙江)人。郑氏家族世代居住在一起,将近三百年。(根据)郑氏家法,每一代让一人(作为族长)主持家政。郑濂深受太祖皇帝赏识,他的兄弟也因此显荣。郑濂到京城之后,太祖皇帝(朱元璋)问及他的家族长盛不衰的治家之道;赐给他果品,郑濂叩谢太祖皇帝的赏赐后把水果藏在怀里回家,将赏赐分给家人。太祖皇帝听说后,大加赞赏和感叹,想授予他官职,郑濂却以年老谢绝。那时候大富之家很多都因为犯罪导致家族的覆灭,而唯独郑氏家族的几百口人保全了性命。正好碰上有人告发郑氏(同因为叛逆罪而被诛杀的胡惟庸)结交,官吏前去逮捕他们,郑家兄弟六人争着去领罪,最后郑濂的弟弟郑湜抢着去了。当时郑濂正在京城,前往迎接并对他说:“我是兄长,应当承担罪责。”郑湜回答说:“兄长年老,我自己前去同他们辩解。”兄弟二人争相入狱,太祖皇帝召见(群臣)时说:“像这样(兄友弟恭)的人,怎么可能跟着别人做叛逆之事?”(于是太祖皇帝)宽恕了郑氏,并当即提拔郑湜担任左参议,让他推举所知道的贤才。(于是)郑湜举荐同郡的王应等五人,他们都被授予参议的职位。郑湜,字仲持,做官有很好的声誉。南靖有乱民作乱,被连累的人涉及数百家,郑湜向诸将说情,把他们都释免了。过了一年,入朝觐见皇帝,在京城死去。洪武十九年,郑濂因事获罪被捕,堂弟郑洧说:“我们家被称为孝义之家,前几代就有兄长代弟弟领罪的事,我怎么能不代兄长去死呢?”郑洧到(主办此案的)官吏那里捏造自己犯罪的事实(并愿意)服罪,被斩于市。郑洧字仲宗,在宋濂那里接受教育,有较高的学识和高尚的品行,同乡的人对他的死亡很哀痛,私下里给他取谥号为贞义处士。郑濂死后,他的弟弟郑渶继承(他的族长之位)。洪武二十六年,东宫缺官,(太祖皇帝朱元璋)命令朝廷大臣举荐孝悌笃行的人,群臣都认为郑氏符合这个条件。太祖皇帝(朱元璋)说:“他的乡邻王氏也仿效郑氏的治家之法。”于是征召两家年满三十岁以上的人,都前往京城,选拔郑濂的弟弟郑济与(王氏家庭的)王懃担任春坊左、右庶子。后来又征召郑濂的弟弟郑沂,从布衣提拔为礼部尚书,一年多后,郑沂辞职。永乐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其他得到官职的也有多人,郑氏家族越发显赫。起初,郑渶曾经在元朝担任浙江行省宣使,主持家政多年。建文帝表彰郑氏家族,郑渶上朝叩谢。(建文帝)御书“孝义家”三字赐给郑氏。燕兵攻入京城后,有人告发建文帝隐藏在郑家,(朱棣)派人前去索要。郑渶家的大厅中,陈列着十个大柜子,五个贮藏经史书籍,五个贮藏兵器以防不测。(朱棣的)使臣到来,打开的柜子里都是经史书籍,放下(丢下)另外一半的柜子没有打开,(郑家)才免除了祸患,人们认为是崇高品行感应的结果。成化十年,官府奏明,郑家在(整个永乐)朝历代笃行孝义,于是又表彰(郑氏)为孝义之家。从郑文融到郑渶 15 ,都因为品行淳厚而著称。郑文融著有《家范》三卷,一共有五十八则,他的儿子郑钦增加了七十则,他的侄子郑铉又增加了九十二则,到了郑濂的弟弟郑涛和堂弟郑泳、郑澳、郑湜,向兄长郑濂、郑源陈述建议,他们共同商量好与不好的地方,最后定为一百六十八则,刻版发行。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4~15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的首联写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雄奇壮丽,起语不凡,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烘托昭君,可谓“惊天动地”。 B.颔联由首联的“村”而到“人”,短短两句,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给人一种无比广大而空阔的沉重之感。 C.颈联的“省识”一句,说元帝从图画里识得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追悔莫及,在月夜之时翘首伫立,等着昭君魂魄归来。 D.诗的尾联,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昭君“怨恨”的主题:“恨帝始不见遇”和怀念乡土故国的“怨思”。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C项,“所以追悔莫及,在月夜之时翘首伫立,等着昭君魂魄归来”错误。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珮空归夜月魂”,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 15.《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样的情感?中间两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对王昭君寄予了深厚的同情,也暗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惆怅。(2)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这里有去与留的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故国,留在了不该留下的荒漠。生与死的对比:生时可以“识”却没能“识”,死了身体不能归魂魄却归来。通过这些对比,反衬出昭君出塞的悲惨命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及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环珮 15 ”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她生长的父母之邦,写出了对昭君的同情。“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正好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暗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惆怅。中间两联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结合“去”“留”分析,离别汉宫、远嫁匈奴,昭君死葬塞外,离开了不该离开的故国,留在了不该留下的荒漠,去和留的对比;结合“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分析,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死了,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生与死的对比,反衬出昭君出塞的悲惨命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范仲淹《渔家傲》中表达诗人虽有乡愁但却以忧国忧民保家卫国为使命,不甘心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2)乡土之恋是一种最基本的人情,许多诗人在作品中吟诵过乡恋之情。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 。”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写道:“ ,明月何时照我还?” (3)《游山西村》中,描摹山村社日迎神祭神的热闹风俗,表达对古老乡土文化的赞美之情的句子是:“ , 。” 答案 (1)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2)乡音无改鬓毛衰 春风又绿江南岸 (3)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 ),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 ,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 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村文化正 地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 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乡土文化的情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底 B.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 15 C.人们让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情结 D.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文中括号前面分句的主语是“乡土文化”,根据语意,括号内句子的主语也应是“乡土文化”,排除C、D两项。A项的主语是“乡土文化”,从语言表达简洁的角度考虑,主语和前面分句一样,可承前省略,排除。B项陈述对象和前文保持一致,因此选B项。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方兴未艾 趋之若鹜 从容不迫 沧海桑田 B.轰轰烈烈 接踵而至 胸有成竹 饱经沧桑 C.方兴未艾 心驰神往 信心百倍 饱经沧桑 D.如火如荼 纷至沓来 踌躇满志 饱经风雨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处说的是“传统民俗活动”,后面说“这种活动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轰轰烈烈:形容事业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适合语境。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发展,还未达到止境或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不适合语境,因为乡土文化活动不是新生事物。如火如荼: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也适合语境。排除A、C两项。第二处是说“人们纷纷到传统村落来旅游”。趋之若鹜:指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含贬义)。不合语境。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人接连而来或事情持续发生。符合语境。心驰神往: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一心向往。语境是说人们已经开始行动,不合语境。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符合语境。排除A、C两项。第三处是说“中国乡土文化正在走向世界”。从容不迫:态度镇静,不慌不忙。文中没有紧急的语境意思,不合语境。胸有成竹:比喻熟练有把握。符合语境。信心百倍:有很大的自信心。符合语境。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文中还没有走向世界,不合语境。排除D项。最后一处前面说“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沧海桑田:比喻人世间事物变化极大,或者变化较快。不合语境。饱经风雨:指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风雨”语意太轻,不合语境。而“饱经沧桑”是形容经历过很多世事变迁。与语境相合。故答案为B。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B.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C.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D.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答案 B 15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该题要注意搭配不当和成分赘余。A、D两项,“保持……文化”搭配不当;C项,“一致”和“共识”重复赘余。故答案为B。 20.学校邀请到当代著名作家莫言与学生座谈,文学社成员向同学们介绍作家时说的这段话,有五处不当之处,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得体,语体风格一致。(5分) 莫言,男,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系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创作的乡土作品充斥着“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代表作有《红高粱家族》《檀香刑》《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等,在海内外小有名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莫言”改为“莫言老师”;②“男”删去;③“系”改为“是”;④“充斥”改为“充满”;⑤“小有名气”改为“享有盛誉”。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应用文段综合性修改的能力。首先要弄清应用文段的特点是介绍著名作家莫言,所以作为介绍的开场白一定要符合所介绍人的身份和地位,例如第①处,“莫言”就有直呼其名的不尊重之嫌,所以要将其改为“莫言老师”。第②处,介绍莫言的性别属于多余之举,因为莫言是大家,人们对他再熟悉不过了。第③处,“系”是书面语,此处应用口语。第④处,“充斥”是贬义,此处应改为“充满”。第⑤处,“小有名气”是谦辞,此处应改为“享有盛誉”。 21.下面是以栗褐色为主色调的“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徽标,请写出该徽标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篆书“乡”字突出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的乡土理念。②上方的“马头墙”突出徽派民居的地域特色。③会标以栗褐色为主色调,体现研究会的乡土、传统的文化基调。④“2014”表示研究会于2014年成立。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徽标主要由马头墙、“乡”的篆书以及成立的时间2014等构成,结合徽标的使用场合来看,这是“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的徽标,“马头墙”展现了安徽的徽派民居的特点,2014是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时间,篆书“乡”字突出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的“乡”土理念,而题干中特意交代的栗褐色这一主色调展现了乡土、传统的文化特色。拟写答案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和字数的限制。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5 人们常说,语言是文化的“活化石”。现在我们却面临着一些乡土方言消亡的尴尬。一方面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在农村的人口越来越少,讲方言的人也越来越少。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使用,如果一种方言使用得越来越少,就难逃衰落的命运。另一方面,随着普通话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讲普通话。其实,讲普通话方便人们交流,这是国家的战略,也是一件促进人们更好交流的好事情,但是如何在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及其代表的文化之间求得平衡,寻找到最大公约数,仍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对于乡土方言消亡的尴尬你有怎样的感触呢?请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本题所给的材料先指出“语言是文化的‘活化石’。现在我们却面临着一些乡土方言消亡的尴尬”,然后分析了方言消亡的原因,最后指出讲普通话方便人们交流,是国家的战略,但是如何在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及其代表的文化之间求得平衡,寻找到最大公约数,仍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其实乡土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并非彼此对立,互相排斥。方言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是汉语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各地方文化的结晶,如果方言消失了,其所承载的文化也会消亡。普通话方便人们交流,是国家的战略,也是一件促进人们更好交流的好事情。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据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维护方言的多样性和国家战略毫不矛盾,反而是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标志;乡土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传承和维系着集体记忆,塑造了文化共同体,留住方言,就是传承了地域文化;我们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讲好普通话,增强文化认同感。 【佳作展台】 方言的传承与保护 一次语文课上,老师一改常规,给我们上了一节不一样的语文课。 如同以前一样,我们那一天上古诗词欣赏,老师请同学朗读诗词,但这一次老师却说:“有哪位同学会说广州话?我想请一位同学用广州话来读一下这首诗。” 顿时,教室里好像一下子开了锅,同学们有的激动万分,有的在互相讨论,研究老师究竟有何用意。起初同学们还有些害羞,不敢读,但在老师的鼓励下,还是有人举手了。 那位同学站了起来,看了一下那首诗,默默在心中读了一下,便用广州话深情朗诵了出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同学们先是因为觉得新鲜,不习惯,发出了些嬉笑声,但不久后就被朗诵同学使用粤语朗读的独特韵味吸引。当那位同学读完后,教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时,老师向我们解释了她的用意:“据说广州话是一种古语,古人很有可能是用这种语言讲话的。因此我想叫同学用广州话读一读,看看是不是比普通话更押韵。”同学们仔细回顾了刚才的朗读,发现果然如此。 正当同学们惊叹广州话的神奇时,一位来自汕头的同学举起手来:“老师,我想用潮汕话来读一下。”老师点了点头,那位同学便站了起来,用一口不太流利的潮汕话朗诵诗文。 教室里的气氛更加活跃了,大家纷纷一边笑一边听他的朗诵。细心的同学发现,潮汕语似乎比普通话、广州话更加押韵,原来潮汕语也是古语的一种。 原本是诗歌赏析的语文课一下变成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一种展现。老师说:“这就是语文的魅力,不同的语言读同一首诗歌有着截然不同的韵味,这也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15 其实,广州在前几年为了能普及普通话,提高市民的普通话水平,要求在学校里,老师上课与学生回答问题必须用普通话。这一规定实施后,从学生一代开始,广州人说普通话的水平日渐提高,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广州人慢慢不会说广州话了。 广州作为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拥有自己独具一家的岭南文化,粤语就是其代表之一。但如今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学生们都讲普通话,很少讲广州话,这对广州话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普及普通话是应该的,但与此同时,也应保护好广州话。因为岭南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保护广州话就是保护了岭南文化的独特性与完整性,进而才能保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弘扬中华文化应该是尽量使主体文化与各种地域性特色的文化共存,而非仅仅发扬主体文化而排斥或同化地域文化。 1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