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一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十一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1 2021 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一次联考 语文答案 1. C(A.文中内容是“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而非是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一门科学。 此外把“痕迹”说成是“知识和观念”也有不妥。B.原文是“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 发生,其实后者才是朝廷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可见帝王更关心奇异天象。D.于文无据。原文是“成 为世界上迄今所知最长的纪日文字记载”。) 2. C(原文说当时中国的天文仪器没有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精度没有提高,只能满足肉眼测 量的极限,所以造成了天文学的停滞不前) 3. D 4. ①观象授时是我国远古时期(1 分),继物候授时之后出现的一种以星象定时间(1 分)的授时方 法。②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在于确定时间,并进一步形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指导农耕生产。(2分) 5. ①材料二首先强调了中国进入历法时代的标志;②其次详细说明古人形成“日”、“年”、“月”等 时间概念的经过,指出调配年、月、日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主要任务;③最后介绍古人通过观 象授时形成了二十四节气及其意义。(每点 2 分) 6.B 小说是客观描述,并没有交待林德顺在整个过程中的情绪、情感的变化。 7.D 文中的小男孩和林德顺都是不幸者,也都是小说主人公。作者通过写蹦蹦跳跳的小男孩来表现瘫 痪的林德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苦痛。 8.①外貌描写:“一张满是胡子茬的脸,一双缺少睡眠的眼睛已经浮肿了,白衬衣的领子变黑了。”表 现了他的疲惫与憔悴;②动作描写:“双手插在口袋里,侧着脸始终望着大门里面的医院。”等,表现 了他对孩子和妻子的疼惜与关爱,他有责任有担当;③语言描写:通过他和林德顺、妻子的对话,表 现了他对孩子和妻子的爱,以及生活上的拮据;④细节描写:“林德顺看到他袖管里掉出了几个毛衣 的线头来。”为了给孩子治病,他节俭质朴。(每点 1 分) 9.①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震撼读者的心灵,引发读者的思考;②符合林德顺的叙述视角,详略得当, 使故事更加真实;③与前文男孩的活泼、可爱形成鲜明对比,凸显生命脆弱、珍重生命的主题。(每 点 2 分) 10.C 11.A (胡床是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12.C(“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宽恕”有错,应是“有人冒犯自己也不会计较”) 13.(1)有一个到两川的使者,得知查道(在遂州)以公正清廉的形象而闻名便上报朝廷,皇上下褒 奖的诏书给予查道嘉奖。(“清洁”“以闻”“优诏”每点 1 分,句意 1 分) (2)平素大多只吃蔬菜,有时一天只吃一餐,静默地坐一整天,服饰器用都十分简陋。(“平居”“止” “卑俭”每点 1 分,句意 1 分) 14.①供养亲族;②周济百姓;③厚济友人。(每点 1 分)(解析:供养亲族:亲戚族人中的孤独者大 多居住在他的家中,所得俸禄,因散施而随得随完。周济百姓:对无家可归、露宿街头的人,大多给 以周济。对朋友有情有义:倾其所有为友人办丧事、择婿嫁女。) 【参考译文】查道,字湛然,安徽歙州休宁人。查道幼年时沉稳不合群,很少言谈嬉笑,但喜欢接近 纸笔墨砚。未成年时便以诗词著称于世。后来,陪伺母亲由长江以北迁到长江以南居住,以孝闻名于 天下。一次,母亲生病,想吃鳜鱼羹汤,当时正值数九寒冬,买不到鳜鱼。查道到河边哭泣祷告河神, 戳开河中坚冰,得到一尺多长的鳜鱼献给母亲,母亲的疾病不久痊愈了。 端拱初年,查道考中进士。因寇准推荐他的才干,被提拔为著作佐郎。淳化年中,蜀地强盗反叛 朝廷,这时,朝廷任命查道担任遂州(今四川遂宁市)通判。有出使两川的使者,得知查道(在遂州) 以公正清廉的形象而闻名便上报朝廷,皇上下褒奖的诏书给予查道嘉奖。后来,查道升任秘书丞,不 久又调任果州(今四川南充市)知州。当时强盗们在山间岩洞据险架设栅栏(以抵御官军),头目何 彦忠聚集 200 多党徒,盘踞在西充(今四川西充县)大木槽一带,剑拔弩张,(势与朝廷为敌)。朝廷 打算招安他们,但诏书还未下达,大家都请示查道派兵剿灭,查道说:“他们是愚民,因为害怕承担 罪过,打算(拼死抵抗)以苟延残喘一会儿啊!那些喽啰们难道没有(因一时糊涂而)误入歧途的吗?” 于是,查道乔装打扮,单人独骑,只带几个仆人,不带一尺兵器,辗转穿越于山林沟壑中,行走 100 多里,径直来到强盗盘踞的地方。强盗们惊慌害怕,拉满弓严阵以待。查道(到后)镇定自如,盘腿 坐在胡床上,明白地告诉他们朝廷招安的意图。其中有认识查道的人说:“此人是果州知州,听说很 仁慈,这样的人难道会害我们吗?”强盗们随即抛下兵器罗列跪拜在查道脚下,大声呼喊请求赦免罪 过,查道全部发给证明文书让他们回家务农。 查道为人淳朴厚道,有人冒犯自己也不会计较,手下小吏犯有过错,从来没有鞭打责罚过。百姓 中有被告发拖歉赋税的,查道替他代缴,不予追究。一次外出巡查,路边有甜枣,仆从摘来献给查道, 查道按照枣的价值将钱挂在枣树上然后离开。查道少儿时曾在地上画了一座大宅院,说:“这宅院应 该分给孤独无依的人。”当官后住在京城,家中仍然贫穷,因为亲戚族人中的孤独者大多居住在他的 家中,所得俸禄以及赏赐,全部散发给了这些人,但从不计较。和人相交,情意恳切,十分周到;无 家可归、露宿街头的人,待之更加厚道,大多给以周济。 当初,查道科考,因贫穷没有盘缠进京,亲戚族人集资三万钱馈赠他。后来,查道路过滑台,前 去拜见父亲的朋友吕翁,不巧吕翁已死,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吕翁的哥哥将要卖掉自己的女儿来帮助 埋葬。查道拿出包袱中所有的钱财给予吕翁哥哥赎女,并为他的女儿选择女婿,另外出资作嫁妆。有 一位故人死了,因家中很是贫穷,打算将女儿抵押给人作丫鬟。查道替他赎回了女儿,嫁给士族人家 为妻。同朝官员们都佩服他的操行。查道好学,嗜好与人下棋。平常生活喜好吃蔬菜素食,有时一天 只吃一餐,默坐静养整天,服饰器用都十分简陋。享寿 64 岁。 15.B “初秋时节”应为“初夏时节” 16.①起句“花枝已尽莺将老”选用富有时令特色的景物,含有对韶华易逝的惋惜之情;颔联表达对 梅雨时节忽干忽湿、乍暖乍寒天气的烦恼。②颈联写诗人在梅雨时节赶路,走累了,也只能在乡村酒 店歇歇脚,饮几杯水酒解解乏,“谁能择”一句反问,隐隐露出失意的情怀。③尾联写诗人自己虽然 劳累途路,但心中怡然,不让得失萦绕胸中,穿着粗布衣服、吃着粗食,仍然恬淡无忧,犹如地行仙 一样。表明诗人决心丢开烦恼,以旷达求解脱。(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每点 2分) 译文:枝头的花已经开败,莺啼的声音也渐渐稀残;桑树上叶子渐渐稀疏,蚕也作茧三眠。梅雨的道 路总是忽干忽湿,麦收时节天气常常乍暖乍寒。我在小村的酒店停下,喝着薄酒,没有选择的余地; 在旅店的墙上题诗,也只是偶然。只要心境怡然,全然没有尘俗杂事;即使天天粗衣淡饭,也悠闲自 乐宛如神仙。 17. (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3)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 之穴无可寄托 18.B(本题要求分析文中第一段的修辞手法,如“爬山虎的蔓本是怯怯地匍匐在墙角、墙头,用它 的墨绿去勾线填缝,这时它的蔓却喷出耀眼的红光,一时墙头便舞着蜿蜒的红飘带,墙角则像是谁刚 泼了一桶红油漆,而高楼整面的山墙,则满墙鲜艳,火辣辣地呼喊着大地的浪漫”这句中,“怯怯地” “呼喊”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一时墙头便舞着蜿蜒的红飘带”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满墙鲜艳,火辣 1 148 1 2021 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一次联考 语文答案 1. C(A.文中内容是“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而非是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一门科学。 此外把“痕迹”说成是“知识和观念”也有不妥。B.原文是“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 发生,其实后者才是朝廷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可见帝王更关心奇异天象。D.于文无据。原文是“成 为世界上迄今所知最长的纪日文字记载”。) 2. C(原文说当时中国的天文仪器没有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精度没有提高,只能满足肉眼测 量的极限,所以造成了天文学的停滞不前) 3. D 4. ①观象授时是我国远古时期(1 分),继物候授时之后出现的一种以星象定时间(1 分)的授时方 法。②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在于确定时间,并进一步形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指导农耕生产。(2分) 5. ①材料二首先强调了中国进入历法时代的标志;②其次详细说明古人形成“日”、“年”、“月”等 时间概念的经过,指出调配年、月、日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主要任务;③最后介绍古人通过观 象授时形成了二十四节气及其意义。(每点 2 分) 6.B 小说是客观描述,并没有交待林德顺在整个过程中的情绪、情感的变化。 7.D 文中的小男孩和林德顺都是不幸者,也都是小说主人公。作者通过写蹦蹦跳跳的小男孩来表现瘫 痪的林德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苦痛。 8.①外貌描写:“一张满是胡子茬的脸,一双缺少睡眠的眼睛已经浮肿了,白衬衣的领子变黑了。”表 现了他的疲惫与憔悴;②动作描写:“双手插在口袋里,侧着脸始终望着大门里面的医院。”等,表现 了他对孩子和妻子的疼惜与关爱,他有责任有担当;③语言描写:通过他和林德顺、妻子的对话,表 现了他对孩子和妻子的爱,以及生活上的拮据;④细节描写:“林德顺看到他袖管里掉出了几个毛衣 的线头来。”为了给孩子治病,他节俭质朴。(每点 1 分) 9.①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震撼读者的心灵,引发读者的思考;②符合林德顺的叙述视角,详略得当, 使故事更加真实;③与前文男孩的活泼、可爱形成鲜明对比,凸显生命脆弱、珍重生命的主题。(每 点 2 分) 10.C 11.A (胡床是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12.C(“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宽恕”有错,应是“有人冒犯自己也不会计较”) 13.(1)有一个到两川的使者,得知查道(在遂州)以公正清廉的形象而闻名便上报朝廷,皇上下褒 奖的诏书给予查道嘉奖。(“清洁”“以闻”“优诏”每点 1 分,句意 1 分) (2)平素大多只吃蔬菜,有时一天只吃一餐,静默地坐一整天,服饰器用都十分简陋。(“平居”“止” “卑俭”每点 1 分,句意 1 分) 14.①供养亲族;②周济百姓;③厚济友人。(每点 1 分)(解析:供养亲族:亲戚族人中的孤独者大 多居住在他的家中,所得俸禄,因散施而随得随完。周济百姓:对无家可归、露宿街头的人,大多给 以周济。对朋友有情有义:倾其所有为友人办丧事、择婿嫁女。) 【参考译文】查道,字湛然,安徽歙州休宁人。查道幼年时沉稳不合群,很少言谈嬉笑,但喜欢接近 纸笔墨砚。未成年时便以诗词著称于世。后来,陪伺母亲由长江以北迁到长江以南居住,以孝闻名于 天下。一次,母亲生病,想吃鳜鱼羹汤,当时正值数九寒冬,买不到鳜鱼。查道到河边哭泣祷告河神, 戳开河中坚冰,得到一尺多长的鳜鱼献给母亲,母亲的疾病不久痊愈了。 端拱初年,查道考中进士。因寇准推荐他的才干,被提拔为著作佐郎。淳化年中,蜀地强盗反叛 朝廷,这时,朝廷任命查道担任遂州(今四川遂宁市)通判。有出使两川的使者,得知查道(在遂州) 以公正清廉的形象而闻名便上报朝廷,皇上下褒奖的诏书给予查道嘉奖。后来,查道升任秘书丞,不 久又调任果州(今四川南充市)知州。当时强盗们在山间岩洞据险架设栅栏(以抵御官军),头目何 彦忠聚集 200 多党徒,盘踞在西充(今四川西充县)大木槽一带,剑拔弩张,(势与朝廷为敌)。朝廷 打算招安他们,但诏书还未下达,大家都请示查道派兵剿灭,查道说:“他们是愚民,因为害怕承担 罪过,打算(拼死抵抗)以苟延残喘一会儿啊!那些喽啰们难道没有(因一时糊涂而)误入歧途的吗?” 于是,查道乔装打扮,单人独骑,只带几个仆人,不带一尺兵器,辗转穿越于山林沟壑中,行走 100 多里,径直来到强盗盘踞的地方。强盗们惊慌害怕,拉满弓严阵以待。查道(到后)镇定自如,盘腿 坐在胡床上,明白地告诉他们朝廷招安的意图。其中有认识查道的人说:“此人是果州知州,听说很 仁慈,这样的人难道会害我们吗?”强盗们随即抛下兵器罗列跪拜在查道脚下,大声呼喊请求赦免罪 过,查道全部发给证明文书让他们回家务农。 查道为人淳朴厚道,有人冒犯自己也不会计较,手下小吏犯有过错,从来没有鞭打责罚过。百姓 中有被告发拖歉赋税的,查道替他代缴,不予追究。一次外出巡查,路边有甜枣,仆从摘来献给查道, 查道按照枣的价值将钱挂在枣树上然后离开。查道少儿时曾在地上画了一座大宅院,说:“这宅院应 该分给孤独无依的人。”当官后住在京城,家中仍然贫穷,因为亲戚族人中的孤独者大多居住在他的 家中,所得俸禄以及赏赐,全部散发给了这些人,但从不计较。和人相交,情意恳切,十分周到;无 家可归、露宿街头的人,待之更加厚道,大多给以周济。 当初,查道科考,因贫穷没有盘缠进京,亲戚族人集资三万钱馈赠他。后来,查道路过滑台,前 去拜见父亲的朋友吕翁,不巧吕翁已死,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吕翁的哥哥将要卖掉自己的女儿来帮助 埋葬。查道拿出包袱中所有的钱财给予吕翁哥哥赎女,并为他的女儿选择女婿,另外出资作嫁妆。有 一位故人死了,因家中很是贫穷,打算将女儿抵押给人作丫鬟。查道替他赎回了女儿,嫁给士族人家 为妻。同朝官员们都佩服他的操行。查道好学,嗜好与人下棋。平常生活喜好吃蔬菜素食,有时一天 只吃一餐,默坐静养整天,服饰器用都十分简陋。享寿 64 岁。 15.B “初秋时节”应为“初夏时节” 16.①起句“花枝已尽莺将老”选用富有时令特色的景物,含有对韶华易逝的惋惜之情;颔联表达对 梅雨时节忽干忽湿、乍暖乍寒天气的烦恼。②颈联写诗人在梅雨时节赶路,走累了,也只能在乡村酒 店歇歇脚,饮几杯水酒解解乏,“谁能择”一句反问,隐隐露出失意的情怀。③尾联写诗人自己虽然 劳累途路,但心中怡然,不让得失萦绕胸中,穿着粗布衣服、吃着粗食,仍然恬淡无忧,犹如地行仙 一样。表明诗人决心丢开烦恼,以旷达求解脱。(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每点 2分) 译文:枝头的花已经开败,莺啼的声音也渐渐稀残;桑树上叶子渐渐稀疏,蚕也作茧三眠。梅雨的道 路总是忽干忽湿,麦收时节天气常常乍暖乍寒。我在小村的酒店停下,喝着薄酒,没有选择的余地; 在旅店的墙上题诗,也只是偶然。只要心境怡然,全然没有尘俗杂事;即使天天粗衣淡饭,也悠闲自 乐宛如神仙。 17. (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3)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 之穴无可寄托 18.B(本题要求分析文中第一段的修辞手法,如“爬山虎的蔓本是怯怯地匍匐在墙角、墙头,用它 的墨绿去勾线填缝,这时它的蔓却喷出耀眼的红光,一时墙头便舞着蜿蜒的红飘带,墙角则像是谁刚 泼了一桶红油漆,而高楼整面的山墙,则满墙鲜艳,火辣辣地呼喊着大地的浪漫”这句中,“怯怯地” “呼喊”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一时墙头便舞着蜿蜒的红飘带”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满墙鲜艳,火辣 2 149 2 辣地呼喊着大地的浪漫”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故选 B。) 19.①从句式看,原文是整句,结构整齐,更有节奏感,改句为散句,较为平淡。②从修辞看,改句 写实,而原句中用了比喻的修辞,更加生动形象,令人印象深刻。③从语言风格看,原句与上下文的 语言风格一致,具有含蓄的诗意美;而改句直白平实。(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生动以及鉴赏品味 语言的能力。本题要注意把握语段的中心、结构层次及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关注关联词语,注意词 语间的照应等。本题需要从句式、修辞、风格几方面进行分析。原句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红叶”比喻成“灯笼”,把“鲜红的新叶”比喻成“火苗”,形象生动,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同时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相比较修改后的句子,没有修 辞,句式散乱,所以还是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0.①那爬山虎的蔓也着了红妆 ②秋天是多彩的季节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与运用中的简 明、连贯、准确能力。根据上文的“远处看,柿子树和枫树的叶子着了红妆”,第一空应填写“那爬 山虎的蔓也着了红妆”;根据上下文的“秋天是金色的季节”“松柏、翠竹、没来得及落叶的杨柳和地 上绿油油的草坪做了秋的深色背景;也有许多中间的过渡,马褂木因为硕大的叶片特别像古人穿的马 褂而得名,这时呈现出深褐色;而白蜡树则刚刚染上一点淡黄;更有那玉兰,白绒绒的花苞,已经准 备好了来年春天的绽放;地上的落叶,因时间的先后分出了水分的干湿和颜色的浓淡”,第二空应填 写“秋天是多彩的季节”。意思对即可。) 21.语句②;修改为:这幅巨作(或“这幅长卷”)甫一亮相,便震惊四座。语句③;修改为:画卷幅 长逾 200 米。语句④;修改为:使观众首次领略到憨态可掬的“国宝”熊猫身手也可以如此矫健。语 句⑥;修改为:立足当代、贯通古今、放眼全球。(解析:第②句病句类型为主语残缺;第③句“逾 200 余米”中“逾”与“余”重复;第④句“熊猫身手也可以如此强健”中“强健”与“身手”不能 搭配,属用词不当;第⑥句语序不当,应先“当代”,再“古今”,最后“全球”。) 22.①9 月 9 日,②国家图书馆喜迎建馆 111 周年,③正式揭晓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④15 种图书获 奖,⑤广大读者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为国家图书馆华诞献上祝福。(解析:这段文字共四处重要信息。 第一处为第一句“9 月 9 日,国家图书馆喜迎建馆 111 周年”总体交代事件及时间;第二处为第三句 “当天,国家图书馆正式揭晓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具体交代活动内容;第三处为第四句开头,“获 奖图书共 15 种”交代获奖图书数量;第四处为最后一句广大读者通过各种形式献上祝福。答题需要 在筛选信息基础上做压缩和概括) 23.审题指导:文章应针对王勃的生平,发表对“士之致远”的看法。对于王勃,我们可以说,他写 出千古奇文,史上留名,已算“致远”;他勤奋好学,积累深厚,故而“致远”;他经历人生的起伏后, 领悟人生哲理,保持乐观豁达(由《滕王阁序》可知),故能写出《滕王阁序》这样境界开阔、文辞 优美的文章,达到人生的高度。也可以说他英年早逝,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算“致远”; 这与他的个性有关,比如浮躁浅露,缺少敬畏,境界不高,行而不稳等等。总之,文章达到这两个标 准才算审题准确:1.从王勃的人生经历谈起。2.文章中心是发表对“士之致远”的看法。能由此引申, 在当代语境中谈论,文章格调才算高远。至于怎样才能“致远”,学生可以见仁见智,但必须有理有据。 3 15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