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20年春期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高二期末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综观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人类不断抗击灾难的历史。不同的灾难对人类文明的意义也不一样。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方式,文艺也在对灾难的表现中不断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优秀的灾难文艺总是能超越局部灾难的表现,接通人类有关灾难的思想传统,不断攀升精神与审美的高度。所以,如何真实地描绘灾难,刻画灾害中的人物,挖掘特殊情境中人性的复杂性,并进而对灾害进行反思,从而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更理性地面对自然和人类自身,是文艺家们应该长久探索的问题。可以想见,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灾害将长久地留在中国和世界人民的记忆中,对它的书写也将继续下去。 ②如果对世界文艺史上优秀的灾难文艺进行考察,它们大概体现出如下的特点,可以作为此次抗疫文艺创作的参照。 16 ③首先是强烈的现场意识。现场感最能体现出文艺在灾难面前的人类担当意识。在富于现场感的灾难文艺作品中,灾难仿佛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它们以逼真的方式将灾难告诉世界,为人们的记忆提供了完整的灾难地理坐标,复现出真实的灾难场景,特定的事件、人物、气氛如在眼前,从而给人以身临其境的强烈震撼。当然,这一切要经过精心的选择、剪裁, 力求将有代表性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与事件呈现出来,从而构成完整的灾难叙事。优秀的灾难文艺总是能提供令人难忘的人物与故事,尤其是那些堪称中流砥柱的英雄,他们可能本身就是杰出人物,但也可能是平头百姓。许多作品都将镜头对准了“草根”阶层,普通的、来自各行各业的平头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平凡得让人无法记得住他们的面孔,但当灾难来临时,却迸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和智慧。人民创造历史,正是他们在灾难中的人生轨迹、性格命运,灾难中的生存与死亡、希望与绝望,彰显出人类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④其次是自觉的超越意识,在发现与反思中建构人文精神。在优秀的灾难文艺中,反思型的作品令人瞩目,它们常常从一些新的角度去把握,去打量,将灾难中的一切作为思考对象去反思,以忏悔之心检讨错误与教训,以善良的愿望祈祷人类的平安,以建设性的态度呼吁社会的改革,帮助社会成员树立自觉的灾难意识。对此次新冠肺炎而言,可以预见,我们的文艺将会从人与自然、生命,自我与他人,个人利益与公共关系,疾病与病毒的意义,药物与医疗的本质,国家制度与卫生防控体系及其国民安全保障体系,国际间的救助合作机制, 科技创新与科研伦理,直至社会的文明水平等方面作出思考。它应该,也必将会把十几年前的非典文艺的灾难美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⑤最后,优秀的灾难文艺总是能对灾难文艺本身的发展做出贡献。它们不断丰富世界文艺史上灾难美学的含义,使灾难文艺成为有别于一般文艺的特殊类型。从题材、主题、情节结构、人物塑造、思考方式、抒情手段等诸多方面,灾难文艺已经形成和积累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作为重大题材,优秀的灾难文艺从不以为题材就能决定一切,更不会企图只以悲情换取眼泪,它们时刻警惕以浅薄的心灵鸡汤拉低精神的天际线,杜绝以虚假和恶劣的个性化哗众取宠、博人眼球。唯有坚持艺术良心与艺术理想,椎心泣血,精益求精,才会创作出感天动地的优秀之作。正因为志存高远,伟大的灾难文艺常常因为其无可比拟的独特性超越其自身,站到了人类思想与艺术的巅峰。 ⑥客观地说,中国的灾难文艺总体水平并不高,与中国多灾多难的历史与现实相比,中国为世界贡献出的优秀灾难文艺作品还不多。现在,中国的文艺家们又一次站在了灾难面前。相信我们的文艺家们一定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承灾难文艺的优秀传统,创新创造,奉献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能与世界灾难文艺经典对话的作品。 (摘自汪政《我们需要怎样的“抗疫文艺”?》 原载:《文艺报》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优秀的灾难文艺总能超越局部灾难的表现,因而能够不断提升其精神与审美的高度。 B.要突出灾难文艺作品的现场感,就要全面、详细、具体地叙述灾难中的人物与事件。 16 C.只要坚持艺术良心和艺术理想,杜绝虚情假意,就能够创作出优秀的灾难文艺作品。 D.灾难面前,我国的文艺家应守正出新,创作出能与世界灾难文艺经典对话的作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新冠病毒肆虐带来灾难的背景之下,提出“如何书写抗疫文艺”的中心问题。 B.第五段从正反两方面比较,有力论证了好的灾难文艺作品能为其自身的发展做出贡献。 C.第六段指出我国的灾难文艺总体水平不高,没有能与世界灾难文艺经典对话的作品。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提出问题,然后论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发出呼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挖掘特殊情境中人性的复杂性,对灾害进行反思是文艺家们应长久探索的主要问题。 B.当灾难来临时,普通的百姓可能比英雄人物更能迸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和智慧。 C.灾难文艺作品应从题材、情节结构、人物塑造等诸多方面展现审美形态和审美风格。 D.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新冠病毒能使灾难美学提高到新的层次而展现出其美好的一面。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23日上午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10时许,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走上主席台,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作为“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同时作为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同时也是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港珠澳大桥所承载的意义非凡。 早在先行工程招标阶段,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就曾明确提出港珠澳大桥建设的三大目标:第一是建设世界级的跨海通道;第二是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第三是成为地标性建筑。 日本著名桥梁学者伊藤学在《桥梁造型》中写道:“桥能满足人们到达彼岸的心理希望,同时也是使人印象深刻的标志性建筑,并且常常成为审美的对象和文化遗产。”这是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余烈在《港珠澳大桥》杂志纪念刊的卷首语中的引用,亦是他所在的团队对大桥的期望。 16 如今,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由建设转入运营。余烈认为,这座大桥会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设施,必将在综合运输、经济贸易、旅游观光、人文交流等多个领域推动大湾区的建设发展。 (摘编自2018年10月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 材料二: 港珠澳大桥将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这座大桥如巨龙腾跃在伶仃洋的上空,将港珠澳三地紧密相连,打开一个全新的时代。届时,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驱车仅需30分钟的车程。 该消息在21日于深圳举行的以“凝聚创新力量打造世界湾区”为主题的2018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峰会上引发热议,与会的学者与行业人士称,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将为大湾区发展带来新机遇。 但也有观点认为,虽然港珠澳大桥开通将使得粤港澳经济联系不断提升,但按照粤港澳大湾区目前的发展来看,离中央的期待和“自由化”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的关键在于是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与体制对接。 (摘编自2018年10月23日经济观察网) 材料三: 美国《华盛顿邮报》9月15日文章,粤港澳大湾区通过深化香港、澳门与邻近的广东省众多城市的联系,努力打造一个能与旧金山和东京的大湾区相匹敌的经济集群。 从经济观点讲,有很多理由要实施这项工程。香港为资本市场提供技术,深圳科技中心挤满急需现金的初创企业,澳门是博彩业中心。把这些因素放在一起,会得出繁荣发展的结论。里昂证券指出,该地区总人口只占中国的5%,却创造出超过12%的GDP。 但障碍也是巨大的。港澳仍将保留不同的政治和经济结构。这包括他们自己的可自由兑换货币、各自的护照和海关控制、法律制度。光凭港珠澳大桥或高铁不足以消除这些分割。此外,尽管北京已采取措施让港澳同胞在内地生活更容易,但针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等问题令内地吸引力降低。与此同时,内地人涌入香港引发一些当地人不满。健康保险和食品安全等担忧,也令香港人更愿移居世界其他地方,而非内地。 (摘编自2018年9月17日《环球时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港珠澳大桥既满足了现实需求,又成为了审美的对象和文化遗产。 16 B.港珠澳大桥的顺利运营必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 C.粤港澳大湾区通过深化粤、港、澳三地的联系,努力建设一个世界级的经济集群。 D.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会面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珠港澳大桥不仅是钢筋混凝土构成的交通枢纽,也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引擎之一。 B.材料二和材料三都认为,珠港澳大桥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 C.从政治意义、建造工艺、经济价值等方面来看,珠港澳大桥的建成通车都影响深远。 D.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不但要依托地理位置的互联互通,也要倚仗政治和经济结构的有效衔接。 6.以上三则材料中,《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网、《环球时报》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品酒 (英)罗尔德·达尔 那天晚上,我们一共有六个人在迈克家里举行宴会:迈克、他的太太和女儿、我的太太和我,还有一个叫理查德的著名的讲究吃喝的人。 就座后,我想起以前理查德两次驾临的时候,迈克都跟他用红葡萄酒打过小小的赌,要他指出酒的品种和酿造年份,理查德两次都赢了。今天晚上,我相信这样的小赌博还要再来一次。因为赌输是迈克心甘情愿的事,这样可以证明他的酒好得足可以辨认出来。 迈克是个经纪人,说得确切些,他是一个以赌博为事业的人——一个外表体面而暗中不讲道德的赌徒,所以他现在竭力设法使自己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 第一道菜是鱼,伴着一杯白葡萄酒。倒酒时,我见迈克瞟了理查德一眼,但理查德并没有去尝他那杯酒,而是全神贯注地和迈克的 18 岁女儿露易丝交谈。直到女仆端上烤牛肉,理查德才迅速喝下那杯酒。 分好牛肉后,迈克对大家说:“要换红葡萄酒啦,我得去拿红葡萄酒去。”但眼睛却望着理查德。“你去拿红葡萄酒?”我说,“酒放在哪儿?” 16 “在我的书房里,上次是理查德帮我挑选的地方,书房里绿色公文柜的顶上。”迈克说。 他匆忙出门,回来时双手抓着一只深色酒瓶。瓶上的标签向下,叫人看不出来。“喂!”他一面朝餐桌走来,一面叫道,“这一瓶是什么酒,理查德?” 只见理查德慢慢地转过身,两眼移到那酒瓶上,扬起眉毛,微微皱着。“红葡萄酒吗?”理查德问。“当然。” “我猜想这是从一个小葡萄园那里弄来的。” “也许是,也许不是,这种酒很难猜到,”迈克说,“我不会强迫你跟我拿这种酒打赌。”“为什么?干吗不干呢?”他的眉毛又慢慢地拱起来。 “那么,好,赌注还是老规矩。” “你以为我不能把这种酒的名称说出来?” “我认为你不能。”迈克说。他竭力保持有礼貌,但理查德并不掩饰自己的鄙视。“你愿意增加赌注吗?” “不,理查德。一箱子酒已经够多啦。” “你真不愿增加赌注?” “老兄,我一点也不在乎,”迈克说,“你要赌什么都行。” 迈克太太有些生气了。“迈克,菜快要凉啦。” 理查德停顿了一会儿,慢慢地望了一遍餐桌边的每一个人。嘴角浮上一丝微笑说:“我要你以同意你的女儿和我结婚做赌注。” 露易丝吓了一跳。“嘿!”她叫道,“不!那不是好玩的!”“这真是荒谬!”迈克说。 “凡是你喜欢的我都愿意拿出来,”理查德高声说,“连我的两处房子。” 迈克踌躇了一下,然后,他朝他的女儿看了看,眼睛突然闪过一丝微感得意的神色。“得啦,爸爸,这是一件荒唐的事!” “露易丝!请听我说。是他要下这个赌注的,我正在替你挣一笔财产!” “迈克,”他妻子严厉地说,“别再往下说了!”迈克并不理会妻子。 露易丝最后耸耸肩说:“哦,好吧。” “好极啦!”迈克喊道,“那咱们这个赌就算打定了。”“是啊,”理查德说,“打定了!” 16 迈克马上拿起那瓶酒兴奋地把每个人的酒杯都斟满。接着,每个人都注视着理查德的脸,理查德五十岁上下,却长着讨人嫌的面孔。他慢慢地伸出右手去拿酒杯,举到鼻子前面,把鼻尖伸进酒杯里,在酒面上移动,灵敏地嗅着。 迈克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注意着他的每一个举动,迈克太太的脸绷得紧紧的,露易丝也密切注视着。 那个闻酒味的过程至少持续了一分钟。接着,理查德把酒倒了一半在嘴里。他歇了口气,让一部分酒慢慢地流进咽喉里去,然后把气憋住,让酒气从鼻子里喷出来。最后,他把嘴里剩下的酒含在舌头下面滚来滚去。我感觉他的嘴巴像一个大大的湿漉漉的钥匙,令人恶心。 我想,这是一本正经的动人表演! 他放下酒杯,得意洋洋地说:“啊,温柔而优雅!这是迪克吕城堡的小葡萄园产的,年份是1934年。” 这时,我看见迈克一动也不动地坐在那儿。大家也都在望着迈克,等待他把酒瓶翻过来,露出标签。 “快些,爸爸,”他女儿说,“我要我的两所房子哪!” “等一会儿,”迈克说,“稍等一会儿。”他一动不动地坐着,脸鼓起来,面色苍白。“迈克!”他太太用尖锐的声音喊道,“怎么啦?” 理查德望着迈克,咧开嘴笑着,两只细小的眼睛发出亮光来。迈克转过身子对理查德说:“理查德,咱们两个上隔壁屋子去聊聊。” “我不想聊,”理查德说,“我只想看酒瓶上的标签。”他那种从容自在的傲慢神气,表明了他是胜利者。 突然,一旁的女仆,伸出来 的手里拿着一件东西说:“先生,我想这是您的吧?” 理查德掉过头瞟了一眼,看见一副眼镜,他踌躇了一会说:“是吗?也许是的。”并若无其事地收起来。 “您把眼镜丢在迈克先生书房绿色公文柜的柜顶上,先生,您进餐之前独自进去了一下。”女仆接着说。 迈克慢慢从椅子上坐直身子,脸上的血色恢复过来了,眼睛睁得大大的。 (原文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16 A.小说围绕“品酒”这一中心事件展开,情节并不复杂,作者通过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制造紧张的氛围,出其不意的结局使作品读起来扣人心弦。 B.女仆忠诚机智,在迈克以为输掉赌局的关键时刻揭开了理查德精心布置的骗局;路易丝权衡利弊,在父亲的一番劝诱之下,终于还是屈服了父亲的意志。 C.作者笔法细腻,在打赌的言谈之中把理查德和迈克这两个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一个因胜券在握而坦然处之,一个因急于发财而焦躁不安。 D.小说共有七个人物,其中“我”太太是可有可无的虚位人物,而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帮助读者了解故事人物,透露故事线索给读者。 8.小说中的迈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具体分析。(6分) 9.小说主要内容实质上是一场以“赌酒”为中心的赌局,为什么要以“品酒”为题?结合文本从多角度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审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人。父恁,世为农民。唐广明中,黄巢犯阙,江淮盗贼蜂起。有贼帅王绪者,自称将军,陷固始县,审知兄潮,时为县佐,绪署为军正。蔡贼秦宗权以绪为光州刺史,寻遣兵攻之,绪率众渡江,所在剽掠,自南康转至闽中,入临汀,自称刺史。 绪多疑忌部将有出已之右者皆诛之潮与豪首数辈共杀绪其众求帅乃刑牲歃血为盟植创于前祝曰:“拜此剑动者为将军。”至潮拜,剑跃于地,众以为神异,即奉潮为帅。时泉州刺史廖彦若为政贪暴,军民苦之,闻潮为理整肃,耆老乃奉牛酒,遮道请留。潮因引兵围彦若,岁余克之,又平狼山贼帅薛蕴,兵锋日盛。唐光启二年,福建观察使陈岩表潮为泉州刺史。大顺中,岩卒,子婿范晖自称留后,潮遣审知将兵攻之,逾年,城中食尽,乃斩晖而降,由是尽有闽、岭五州之地。潮即表其事,昭宗因建威武军于福州,以潮为节度、福建管内观察使,审知为副。 审知为观察副使,有过,潮犹加捶挞,审知无怨色。潮寝疾,舍其子延兴、延虹、延丰、延休,命审知知军府事。十二月丁未,潮薨,审知以让其兄审邦,审邦以审知有功,辞不受。审知自称福建留后,表于朝廷。唐末,为威武军节度、福建观察使,累迁检校太保,封琅邪郡王。梁朝开国,累加中书令,封闽王。是时,杨氏据江、淮,故闽中与中国隔越,审知每岁朝贡,泛海至登莱抵岸,往复颇有风水之患,漂没者十四五。后唐庄宗即位,遣使奉贡,制加功臣,进爵邑。 16 审知起自陇亩,以至富贵。每以节俭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敛,与民休息。三十年间,一境晏然。同光元年,审知卒。(选自《旧五代史》,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绪多疑忌部将/有出已之右者皆诛之/潮与豪首数辈共杀绪/其众求帅/乃刑牲/歃血为盟/植剑于前/ B.绪多疑忌部将/有出已之右者皆诛之/潮与豪首数辈共杀绪/其众求帅/乃刑牲歃血为盟/植剑于前/ C.绪多疑忌/部将有出已之右者皆诛之/潮与豪首数辈共杀绪/其众求帅/乃刑牲/歃血为盟/植剑于前/ D.绪多疑忌/部将有出已之右者皆诛之/潮与豪首数辈共杀绪/其众求帅/乃刑牲歃血为盟/植剑于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文中指京城。 B.观察使,唐代后期出现的地方军政长官,全称为观察处置使,位次于节度使。 C.朝贡是地方臣服于中央统治者或者属国臣服于宗主国的表示。朝贡之物一般为当地特产。 D.同光,皇帝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如永乐、乾隆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审知奉命率兵攻打范晖,结果范晖被手下军士杀死,王潮全部占有了闽、岭五州的疆域。 B.王潮病重,在临死前将福建的军政大权交给了王审知。王潮死后,王审知的哥哥王审邽谢绝了其弟让位的好意,王审知成为了闽地的新主。 C.在陆上交通受阻的情况下,王审知改走海路朝贡,即使几年间前往朝贡的船只被海浪卷翻淹没了十四五批,他依然坚持每年朝贡。 D.王审知出身贫寒,对民间疾苦有着切身体会,治理福建期间他一直身体力行,勤俭自律,宽厚爱民,三十年间,福建境内安定祥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潮因引兵围彦若,岁余克之,又平狼山贼帅薛蕴,兵锋日盛。 16 (2)每以节俭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敛,与民休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代古诗歌,完成14~15题。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① 唐·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②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题君山 唐·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③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①此诗是作者谪居岳州时所作,梁六当时途经岳州入朝,遂与诗人相遇。洞庭山,即君山。②③神仙、水仙:指湘君、湘夫人等传说中的神仙。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诗中“孤”字实际是暗示送人者心情之孤,而“水上浮”之“浮”字,除了表现湖水动荡给人的实感,也微妙地传达了一种扑朔迷离之感。 B.雍诗中用“不动”二字写湖面风平浪静,水波不兴;用“影沉沉”来突出君山颜色之深沉及气势之凝重。 C.张诗面对湖光山色,心事浩茫,物我两忘,以简淡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浑茫开阔的洞庭秋景图画,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 D.雍诗面对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奇思妙想,以轻灵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活脱轻盈的秀美洞庭图画,表现了作者对君山的喜爱赞美之情。 15.这两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点明列子虽能御风而行,但仍然达不到逍遥游境界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开篇以夸张手法,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阿房宫占地面之广和建筑之高。 (3)李煜《虞美人》中,词人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花开月圆的美好日子已经结束,将现在和过去交织在一起,抒发了抚今追昔的感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最近一段时间,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一批短视频应用爆红,成为这两年最流行的一种新文化形态。这些短小的表演最初以模仿流行歌曲等的“秀”作为基础,形式随意,花样繁多,虽____,但却成为现在最流行的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通过片断式、瞬间性地“表演式”展开生活记录,表达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短小的片断并不追求很深的意义,而注重某种片刻的“感觉”。比如今天很多人常挂在嘴边的“爽”或“萌”。这当然说不上是高雅的趣味,( ),其中展现出来的活力_____。它所表现的一些积极内容、所传播的“正能量”,能够与主流文化相兼容,也能让青少年群体____,对他们的社会认同起到积极作用。 文化史上历来有“文”“野”之分:一方面,文艺精致化提升的功能是极为重要的;另一方面,草根文化的滋养和丰富也____。“文”要提升“野”,“野”要丰富“文”,这样的规律是文化和文艺发展的必然。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它通过片断式、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表达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B.它通过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片断式表达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C.它通过片断式、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体现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D.它通过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片断式体现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18.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瑕瑜互见 不容置疑 乐此不疲 大有可观 16 B.鱼龙混杂 不容置疑 乐此不疲 不可或缺 C.鱼龙混杂 不容小觑 喜闻乐见 大有可观 D.瑕瑜互见 不容小觑 喜闻乐见 不可或缺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但它确实已经是一种突然兴起并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 B.因为这种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确实已经突然兴起 C.但这种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确实已经突然兴起 D.因为这已经是一种突然兴起并确实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 20.下面是某省《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办法》的节选,其中有五处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 我省对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补助基本标准为营养改善覆盖范围内的学生每生每天4元,学生每年在校吃饭平均天数照195天计算。所需资金由中央、省、县(区)分担。营养膳食补助资金要全额用于改进学生营养膳食不得直接发放钞票给学生个人和家长。营养专项资金应专款专用,严禁克扣和用到别的地方。 21.下图是2019年部分省市新高考改革“3+1+1”模式的分解示意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加以说明,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6 主持人汪涵发文讲述自己的读书生活:“读书是一件充满仪式感的事情。每天,我会先挑选出自己最想读的三本书,然后洗手,点一根檀香,放一段古琴曲,泡一杯好茶,这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据悉,不少大学生在准备学习的时候,还要有一些“仪式感”。比如有的学生天出门上课、自习前都要化妆,有的人“只能”在咖啡厅看书、学习。 读书、学习要仪式感吗?你怎么看待这种“仪式感”?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经历、看法或思考,要求选好角度,定立意,明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表,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年春期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高二期末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16 1.D 2.C 3.C 4.A 5.B 6.①《21世纪经济报道》侧重介绍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突出了港珠澳大桥承载的非凡意义;②经济观察网侧重介绍了即将开通的港珠澳大桥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③《环球时报》侧重介绍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为一个世界级经济集群的有利条件和主要障碍。 7.B 8.①虚伪庸俗。本是一个不讲道德的赌徒,却想通过品酒以追求高雅。②喜欢炫耀(虚荣)。通过品酒来炫耀自己的好酒与品位。③贪婪。为了两处房子,不惜用女儿做赌注。 9.①从小说的情节来看,尽管小说主要写“赌酒”,但真正精彩部分是“品酒”环节,也为下文情节的突转做铺垫。②从人物形象塑造来看,“品酒”符合理查德“著名的讲究吃喝”的人物身份,也符合迈克希望通过“品酒”来炫耀自己,表现其附庸风雅的心理。③从主旨来看,结局真相大白,批判了理查德借“品酒”之名,干行骗之实的丑陋行径;也讽刺了迈克的自大与愚蠢。 10.D 11.D 12.C 13.(1)王潮于是领兵包围了廖彦若,一年多后攻克了他,又平定了狼山上的贼帅薛蕴,兵势一天天地强盛。 (2)(王审知)常常以节俭自律,选拔任用好官吏,减省刑罚,节约开支,减轻徭役与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 参考译文: 王审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人。父亲王恁,世代务农。唐朝广明年间,黄巢攻进京城,江、淮一带盗贼蜂起。有个贼帅王绪,自称为将军,攻陷固始县,王审知的哥哥王潮,当时是县僚,王绪任用他做军正。蔡州贼寇秦宗权任命王绪为光州刺史,不久又派兵攻打他,王绪率领部下渡过长江,所到之处大肆劫掠,从南康辗转到闽中,进入临汀,自称为刺史。王绪多猜忌,把才能超过自己的部将都杀掉。王潮与为首的几名英豪共同杀掉了王绪,那些部众们寻求主帅,于是杀牲取血盟誓,在前面立了一把剑,祝告说:“跪拜,能让此剑跃动的人做将军。”到王潮祷拜时,剑从地上跃起,众人认为神奇灵异,就拥戴王潮为主帅。当时泉州刺史廖彦若当政贪婪残暴,军民深受其苦,听说王潮治理严整,年老一辈的人就捧着慰问的酒肉,拦路请求他留下。王潮于是领兵包围了廖彦若,一年多后攻克他,又平定了狼山上的贼帅薛蕴,兵势一天天强盛。唐朝光启二年,福建观察使陈岩上表推荐王潮做泉州刺史。大顺年中,陈岩去世,他的女婿范晖自称留后,王潮派王审知领兵攻打范晖,过了一年,城中粮尽,于是军士们杀掉范晖投降,由此王潮全部占有了闽、岭五州的疆域。王潮即上表陈述这些事,唐昭宗因而在福州设置威武军,任王潮为节度使、福建管区内观察使,王审知为副使。 16 王审知任观察副使时,有了过失,王潮仍加以棍鞭责打,王审知没有怨怒之色。王潮卧病不起,不用他的儿子延兴、延虹、延丰、延休,而委任王审知掌管军政事务。十二月丁未,王潮去世,王审知将职权让给兄长审邽,审邽认为审知有功,推辞不接受。王审知自称为福建留后,上表告知朝廷。唐朝末年,任威武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接连迁升到检校太保,封为琅琊郡王。梁代建国,官位迁任到中书令,封为闽王。这时,杨氏占据江、淮一带,因此闽中与中原隔绝,王审知每年朝贡,航海到登莱靠岸,往返都有很大的风水之险,船只被卷翻淹没在海中的情况十有四五。后唐庄宗即位时,王审知派使者朝奉纳贡,庄宗诏令加封功臣称号,晋升爵位和增加封地。 王审知起自田间,直到富贵。常常以节俭自律,选拔任用好官吏,减省刑罚,节约开支,减轻徭役与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三十年中,全境安宁。同光元年,王审知逝世。 14.C 15.相同点:(1)借景抒情,都是借君山与洞庭湖表达内心情感。(2)用典(化用神话传说),神话传说运用得自然,不留痕迹,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不同点:(1)雍诗运用了衬托(映衬)的手法,以湖水之浅碧衬托山色之浓翠。(2)雍诗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水中君山的倒影,比喻成镜中女仙青色的螺髻,形象地写出了洞庭君山的秀美。 16.此虽免乎行 犹有所待者也 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7.C 18.D 19.A 20.①“吃饭”改为“就餐”;②“照”改为“按”;③“改进”改为“改善”;④“钞票”改为“现金”;⑤“用到别的地方”改为“挪用”。 21.部分省市新高考改革“3+1+2”模式是将九大学科分为必考和选考两种,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为必考科目,物理和历史只能选考其中一科,另外的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可以任意选考两科,选考组合一共有12种。 22.例文: 读书是否需要“仪式感” 看到这则材料,我首先想到《曾国藩家书》里的一段话,“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在曾国藩看来,读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主观。一个笃志好学的人,无论身处多么恶劣的环境,都能够排除干扰、用功读书。这种“随时随地皆可读书”的良好修养,显然是否定“仪式感”的。因为一旦涉及仪式,便有刻意为之、被动适应之嫌,算不上理想状态。 16 诚然,对于一些真正好学之人,读书的确成了一种可贵的自觉。不舍昼夜,痴迷其中,饶有兴味。但大多数人可能还达不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境界,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一边是读书的愿望,一边是浮躁的心境,挣扎的结果,往往是陷入一种茫然、焦灼的状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退而求其次,以一些“仪式感”来激发学习动力、营造学习氛围也未尝不可。通过某种仪式,先把自己拉回学习状态,再慢慢进入深度阅读,亦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正如那些准备学习的大学生,在经历了懒散之后,或上课前需要化妆,或“只能”在咖啡厅学习,以一种庄严的仪式,给自己一个全神贯注的暗示,使自己尽快进入学习状态,督促自己提高学习效率,这本身无可厚非。只要学有所得,就不应被斥为矫情。 客观来讲,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娱乐方式多元化的诱惑下,对于不少人来说,专心读书变得越来越难。许多事情和事物,似乎比读书更重要、更有趣,分散了我们不少精力。但作为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自然不可不读;就像海绵里挤出来的水,时间总还是有的。有了读书的意愿和时间,怎么落实到行动上?借助“仪式感”来克服惰性、打开局面,或可找回久违的阅读乐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至于采取何种仪式,因人而异。 例如,工作太忙之人,不妨在一天的劳累之后,放松身心,听一段喜欢的诗歌朗诵,看一段中意的电视散文,由此过渡到读书养神;抗干扰能力不好的人,不妨找个僻静场所,焚香净手,陶冶身心,等待开启一段美妙的阅读之旅;热衷于追剧、看综艺之人,不妨从今天开始,每天坚持读书半小时,积少成多。读到会意处,不妨志以惬意的微笑;读到存疑处,不妨停下来思考片刻;读到疲惫时,不妨默念一句“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诸如此类的小仪式,可以丰富我们的阅读体验,让阅读变得更有情怀,更有回味。 一言以蔽之,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让自己舒服、对自己奏效的“仪式感”具有积极意义。但说到底,任何“仪式感”、花哨的仪式都只是形式、方法,真正的内容、目的无疑是求知的诚意、学识的增长。“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此生有书可读,岂非乐事一桩? 1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