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遂宁卓同教育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卓同教育高2018级第五学期入学考试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说起最近最受关注的通信技术革新,恐怕非5G莫属。当人们还在享受4G带来的红利时,5G已经在很多重要场合频频向人们招手了。2月28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落下帷幕的2019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5G当仁不让地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多款5G商用手机发布、5G技术在汽车驾驶方面的应用展示、5G技术支持远程手术的展示……种种围绕5G展开的操作让人们对5G将如何改变生活充满更多想象和期待。 具备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和低时延等特点的5G可以实现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多的设备连接。其建立的高速信息通路、推动的新型智能终端,都将促进数字化生产要素与产品的高效流通,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触发文化产业尤其是数字文化产业的业态创新与生态蜕变。 不止5G,近年来,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横空出世并得到广泛应用,为文化产业创造了层出不穷的新玩法,让文化更加多彩。这种多彩体现在通过VR、AR等技术,人们不用赶赴敦煌,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如身临其境般地欣赏莫高窟的精美壁画;体现在借助8K超高清互动技术、高清动态动画技术、全息影像,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动”了起来、“活”了起来,原本静态的文物有了更真切灵动的全新表达;体现在杜比全景声、4K超清、VR等在演唱会直播中流畅应用,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置身”演唱会现场,与偶像一起互动。 再向前追溯,从更长的时间尺度上看,从纸质乐谱到黑胶、留声机,从磁带到CD,从网络下载到在线收听;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2D影片到3D立体电影;从早早去影院现场排队购票到通过各种App提前几天选好心仪的场次和座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批批应运而生的新技术,全方位地改变了文化内容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方式。 凡此种种都表明,正是有了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更加多彩,人们的生活也更加精彩,也证明了科技和文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要继续做好科技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就要主动拥抱新技术,提高文化产业创作、生产、传播、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的科技含量,将丰富的文化资源采取更现代更多样的方式呈现,更便捷更高效的手段传播;提升创意水平,让文化资源与科技手段找到恰到好处的结合点,在创意创新的护航下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注重内容生产,倾听和满足大众高品质的文化需求,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补齐内容生产短板。唯此,科技才能更好地与文化共舞,才能为提升文化产业的活力注入强大动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精彩。 (摘编自陈晨《科技,让文化更多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享受4G的红利时,具有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和低时延等特点的5G时代已到来。 B.5G所能促进的数字化生产要素与产品的高效流通,能够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 C.文化产业依靠VR、AR、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创造了不少新玩法。 D.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内容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都因5G得到全方位的改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引出备受关注的5G技术到来的话题。 B.文章用莫高窟和《清明上河图》两个事例,论证了5G技术与文化融合的成果。 C.文章提出了拥抱新技术、提升创意水平、注重内容生产等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方法。 D.文章在论证科技对文化的影响时,层层推进地分析了由5G到各种新技术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多的设备连接,这样的通讯技术革新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B.从时间尺度上看,新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应运而生,也使得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C.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能使文化产业更加多彩,也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D.拥有新技术,就能有利于文化资源更好地传播,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更多精彩。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在我国,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了图形文字,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现存最早最完备的文字体系。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行楷,汉字留住历史的记忆,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程。汉字的构造和演化过程,也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和对世界的感知方式。 凝结着中国智慧的汉字,是迄今为止唯一存于世上的古老表意文字,将我们源远流长、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凝聚成一个整体。它所具有的形体美、音律美和意蕴美,使民族文化具备了强大的包容能力。单字信息含量大,又提升了文字的扩展能力和稳定性,使现代的我们仍然可以阅读2000年前的古代文章,临摹古人的书法。 (摘编自孟杨《汉字,筑起心中的长城》) 材料二: 近年来,原创文化电视节目颇受欢迎,从《中华好诗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到《汉字英雄》《中国灯谜大会》,都聚集了不错的人气和口碑。在张一清看来,这不仅仅是做一档好看的电视节目那么简单,而是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我从2014年开始参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去年明显感觉到关注这一节目的人越来越多——学生、老师和孩子们身后的家长,这成为了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张一清说,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一项突出的成绩,必得有广泛的参与群体作为支撑,现在,《听写大会》就具备这个条件。“报名参与节目的孩子越来越多,经过选拔后的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各地的活动都在贯彻这样一种精神:参与不仅仅是为了最后获得一个名次,而是因为学生喜欢汉字,愿意了解汉字背后的中华文化,进而了解我们的历史。” 卓同高三第五期语文入学考试 2 卓同高三第五期语文入学考试 张一清说自己的第一本职工作是关注语文教学,第二是关注汉字本身。认识汉字、了解汉字是阅读的基础,而理解力的提高则能够激发孩子更多的兴趣和潜能。在张一清看来,汉字里蕴含着中国的文化基因,是每个人接触中华文化的基本单元。本世纪初,他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儿童的汉字认知研究”,探索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力。通过参与语文教师培训,参加语文教学教研活动,张一清对儿童的语文教育问题有独到的见解。为了推广中华传统文化,让更多孩子领略文字的魅力,张一清在北京阅读季“书香校园”活动期间,前往中小学、国家图书馆等地开设讲座,交流汉字文化。 (摘编自《张一清:探寻汉字文化基因》) 材料三: 中国当代著名视觉设计跨界艺术家宋旦汉字艺术展近日在纽约开幕。汉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重要载体,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宋旦用极其独特的创意手法让汉字散发出书画同源的本色之美、形意之美和禅境之美。 宋旦此次创意水墨汉字展相当一部分作品是以我国百家姓为基础,将姓氏汉字融入茶壶图案,远看是茶壶,近看是汉字。宋旦表示,他的创作指导思想就是努力将汉字形象化、符号化,让不懂汉字的外国人对汉字产生好奇和兴趣,从而进一步了解汉字深奥的内涵,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宋旦坚信,他的创意水墨汉字艺术,将成为弘扬中华文化,加深交流了解,践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新形式,必将进一步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中华姓氏文化也将成为全球华人寻根问祖,进一步强化民族凝聚力的独特文化符号。 (摘编自李秉斯《宋旦创意汉字形象化让外国人对汉字产生好奇心》)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字凝结着中国智慧,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程,它形体美、音律美和意蕴美的特点使民族文化具备强大的包容能力。 B.很多原创文化电视节目受关注度越来越高,都逐渐成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这反映出我国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C.宋旦用独特的创意手法书写汉字的内容,他想让不懂汉字的外国人喜欢汉字、了解汉字,达到弘扬中华文化的目的。 D.宋旦汉字艺术展有的作品以我国百家姓为基础,把汉字形象化、符号化,有利于宣扬中华姓氏文化,强化民族凝聚力。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字单字信息含量大,能使今人读懂古人作品,继承传统文化;汉字把我国源远流长、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凝聚在一起,传承着中华文明。 B.张一清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做得好,学生参与不单是为了名次,还有他们喜欢汉字,愿意了解汉字背后的中华文明和民族历史。 C.张一清认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础,了解汉字是阅读的基础,理解汉字能激发孩子更多的兴趣和潜能。他很关注儿童的语文教育问题。 D.宋旦汉字艺术展在美国展出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不仅展示了汉字文化,介绍了绘画来源于汉字的本质特点,也体现出文化自信。 6. 以上三则材料中,各自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一匹马两个人 迟子健 一匹老马拉着两个老人,朝二道河子方向走。 马是瘦马,走起路来就难免慢慢腾腾的。两个老人,是一对夫妻。老头子跟老马一样瘦,老太婆则像个大树墩一样胖。他们都是小眼睛,是那种懒得睁开的、老是处在半梦半醒间的小眼睛,尤其是老太婆。因而有的时候,马觉得老太婆是没长眼睛的人。 二道河子离他们居住的村庄有二十里路。这条路,马不知走了多少趟,也不知走了多少年,只记得以前背上吃了主人数不清的鞭子。马还记得,他们的儿子第一次被人用手铐带走时,哪怕是走在没有辎重的平道上,它也要挨上几十道鞭子。而他第二次戴着手铐被人带走后,他们对它则温情多了,夜里还不忘喂点豆饼给它吃,女主人还常常用一把刷子给它理鬃毛,仿佛把它当成了他们的儿子。 同以往一样,坐在车辕的男人垂着头袖着手打盹,车尾的老太婆则躺着睡觉。他们不用担心马会走错路,因为去二道河子只这一条路。他们也不用担心马会受惊,因为这个季节没有其他的车辆过来。马呢,它知道两个人都在迷迷糊糊地睡,所以它若遇见笔直的路段时,也抽空打一下盹,它老是觉得累。 马打了一个响鼻,示意二道河子已经到了。果然,老头子下了车,他先用手抚摩了一下汗涔涔的马,无限怜惜地说:“唉,瞅瞅你这一身的汗 ,真让我不忍心再使唤你了。”说着,他回头去看车尾的老伴。 “老太婆,你到哪里了,我看不见你,你给我个音呀!”老头子叫道。 老头听不见老太婆的声音,他急了,仔细地看看周围,也不见人影。他这才明白,老太婆丢了。 他责备自己太粗心,边掉转车头,折回去寻找。马听见老头呼唤老太婆,已经明白了。尽管它已经累得眼花缭乱了,还是加快了步伐。可是老头还是嫌它走得慢,他没有鞭子,就下车折了一根柳条,不停地抽它。马虽然疼痛难耐,但仍闷着头,拼命快走。老头子并不领情,心急火燎地持续抽它。 大约走了四里路,他们发现了老太婆,她横躺在路上。老头叫了一声:“你怎么睡在路上了,吓死我了。” 马满身是汗,疼痛难忍,四条腿没有一条不在打哆嗦。它不像老头子那么乐观。 果然,老头子发现老太婆的额头都是血,而地上也是血迹斑斑。老头试了试她的鼻息,一点呼吸都没感觉到,再摸她那双粗糙的手,已经冰凉如秋日的河水。当老头子看见路面有一块凸出来的像笋尖一样的带有血迹的石头时,他咆哮着,使劲踢那石头,而石头就龇着血红的牙望着老头子。老头子从车上取下镐头,奋力砸那石头,石头迸溅出一串串火花,瞬间分崩离析。 他们朝那村庄走去。 一块这么不起眼的石头就要了她的命,老头子想不明白。她落地后是不是呼唤他了?可惜他耳朵不如年轻时灵便了,而且马车一旦走起来,听到的只是马蹄声。他这样一想,就有些怨恨马了。而马呢,也走得心事重重。它在责备自己。一定是因为它走路不如以往利索,腿常常抖一下,车也随之颠簸一下,相必她就是这么被颠到地上的。而且,在拉扯的过程中少了分量,它应该有所觉察的,可它什么也没有察觉到。它是个废物了。马觉得自己最好就此不要吃草了,就这么 卓同高三第五期语文入学考试 2 卓同高三第五期语文入学考试 完结算了。老马就在那一天水草未尽,老头子也是粒米未食…… (节选自迟子健《一匹马两个人》有删减)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一段如特写镜头,把读者带入悠远的情境中,让读者对老马、老路有初步认识,同时总领全文,使文章显得有章法。 B.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两位老人“懒得睁开的、老是处在半梦半醒间的小眼睛”显示出他们生活的懒散和内心的空虚。 C.老头子垂着头袖着手打盹儿,老太婆躺在车尾睡觉,老马也抽空打个盹儿,这些描写都为老太婆出现意外和没及时察觉埋下伏笔。 D.在朝村庄走去的路上,小说细腻地刻画了老头子和老马深深自责又责怨对方的心理,这使他们的形象更加鲜明。 8. 本文讲述的故事“凄凉但不乏温情”,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6分) 9. 除使用传统叙事视角外,文本还刻意选取了“马”的视角。从“马”的视角叙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裕,字资德,丰城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天顺中,巡按陕西,上安边八事。石彪滥报首功,诏裕核实。彪从父亨以书抵裕,裕焚之,以实闻。亨亦旋败。由是有强直声。都御史寇深遇僚属严,惟裕不为屈。以才擢山东按察使。重囚二百余人,或经十余年未判,裕旬月间决遣殆尽。大岘山贼寨七十余,裕捕戮其魁,纵胁从,除其逋负,乱遂平。 成化初,迁陕西左布政使,入为顺天府尹。政声大著。进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江北诸府。浚白塔、孟渎二河以便漕。张秋南旺及淮安西湖旧编木捍冲激,劳费无已。裕与郎中杨恭等谋,易以石,遂为永利。淮、凤方饥,而太仆征预备马二万匹,裕论罢之。在淮六岁,每岁入计事,陈利病,多施行。父忧归,服除,留佐院事。 十九年代戴缙为右都御史。缙附汪直尝请复立西厂者也在台纲纪不立裕欲振之御史有过或遭箠挞由是得谤。汪直败,偕副都御史屠滽请雪诸忤直得罪者,帝不悦,夺俸。又坐累,调南京都察院。考绩赴都,留为工部尚书。 初,吏部尚书尹旻罢,耿裕代之。以持正不为万安所喜。而李孜省方贵幸用事,欲引乡人,乃协谋去耿裕,以裕代之。裕本廉介负时望,以孜省故,名颇损。其铨叙[1]亦平。故事,考察目有四:曰老疾,曰罢软,曰贪酷,曰不谨。裕言:“人材质不同。偏执类酷,迟钝类软。乞立‘才力不及’一途,以寓爱惜人才之意。”帝善之,遂著为令。考宗立,言官交章劾裕进由孜省。裕不平,为《辨诬录》,连疏乞休去。正德中卒,年八十八。 (选自《明史李裕传》卷一百六十) [1]铨叙:考核结论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缙附汪直/尝请复立西厂者也/在台纲纪不立/裕欲振之/御史有过/或遭箠挞/由是得谤 B. 缙附汪直/尝请复立/西厂者也在台/纲纪不立/裕欲振之/御史有过或遭箠挞/由是得谤 C. 缙附汪直/尝请复立西厂者也/在台纲纪不立裕/欲振之御史/有过/或遭箠挞/由是得谤 D. 缙附汪直/尝请复立西厂者也/在台纲纪/不立裕/欲振之御史/有过或遭箠挞/由是得谤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字,“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古人一般有名有字,称呼别人时称字表示礼貌和尊敬。 B.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历史上隋朝首开进士科。 C. 服除,即服阙。“服”特指丧服、孝服,“除”即去掉。在古代,办完丧事即脱去丧服,谓之服除。 D. 工部,是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长官为工部尚书,与“吏、户、礼、兵、刑”并称为六部。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李裕秉性耿直,不畏强权。在奉诏查处石彪谎报战功一事时,他据实上报,不徇情枉法,因而获得好名声。 B. 李裕颇有才干,屡获升迁。他因才干被提升为山东按察使,后又提升为右都御史、工部尚书等职务。 C. 李裕关心民生,同情百姓。淮安、凤阳一带闹饥荒时,太仆寺却要征用二万匹马,遭到李裕的抵制。 D. 李裕晚节有亏,名望受损。吏部尚书耿裕因坚持正义不被人喜爱,受宠专权的李孜省就和李裕共谋除去耿裕,让李裕代替耿裕。 1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都御史寇深遇僚属严,惟裕不为屈。以才擢山东按察使。(5分) (2)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卓同高三第五期语文入学考试 2 卓同高三第五期语文入学考试 初到黄州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1],诗人例作水曹郎[2]。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3]。 【注释】[1]员外置:指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此时授检校水部员外郎。[2]水曹郎:水部员外郎。梁代的何逊、唐代的张籍、宋代的孟宾子皆以诗名,且都曾任水部郎。[3]压酒囊: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这里说,检校官的“折支”,多用官府中酿酒用剩的酒袋来抵数。作者曾自注:“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14.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开篇两句,用语简洁,诗人借“自笑”“为口忙”“转荒唐”之语,以自嘲的口吻回顾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B. 三四两句宕开一笔,描绘初到黄州,风尘仆仆之中,见江波而思鱼美,望修竹而羡笋香,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C.最后两句反话正说,谈笑诙谐之际,表明诗人贬官到此,将会破费朝廷许多抵作俸禄的“压酒囊”,体现出一种幽默之感。 D. 诗歌语言平实清浅,但内涵丰富,写出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感情,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 15. 本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 , ” 两句通过写风写水,表现了作者初到赤壁时怡然自得的心情。 (2)屈原在《离骚》中借前圣先贤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 , 。 (3)《诗经·氓》中“ , ”两句,表现女子始终如一,而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同。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前童,始建于南宋,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理环境独特的江南古镇。古镇村落至今保留着规模宏大的古民居建筑,童姓祖先按“回”字九宫八封原理,把白溪水引进村庄,溪水挨户环流。近年来,前童镇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继承和发扬木雕、根雕等传统文化技艺,吸引了众多文创工作室 ,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历史文化街区。在古镇村民的热情欢迎中,国际友人们“打卡”了职思其居、明经堂等历史遗迹,品尝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前童三宝”——老豆腐、空心豆腐、豆腐干。美味的特色小吃、明清建筑的古朴对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古镇老街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里红妆”传统婚礼热闹开启。来自摩洛哥的安娜对中国传统文化 ,她和丈夫一起穿上了大红戏服, 了一场经典中式婚礼。“起轿,出发!”随着媒婆的司仪声,整支婚礼队伍 地从老街出发,轿中的安娜笑靥如花。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入住 情有独钟 体会 轰轰烈烈 B. 入驻 一见钟情 体验 轰轰烈烈 C. 入驻 情有独钟 体验 浩浩荡荡 D. 入住 一见钟情 体会 浩浩荡荡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美味的特色小吃、古朴的明清建筑给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古朴的明清建筑、美味的特色小吃给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 美味的特色小吃、古朴的明清建筑对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古朴的明清建筑、美味的特色小吃对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总之,古镇的历史遗存可谓丰富多彩 B. 吸引不少老外注意的,还有沿街的非遗工作室 C. 除了古镇的历史遗存,沿街的非遗工作室也吸引了不少老外的注意 D. 古镇的历史遗存固然吸引了不少老外的注意,沿街的非遗工作室更为引人 20.下面是一封贺信的主体内容,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获悉兄长喜得贵子,今日举办满月宴,本应躬临盛宴,恭贺兄长弄瓦之喜,可我身体欠安,无法赴宴,还望兄长海涵。特敬赠墨宝一幅,祝兄长家人编安!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人们常用“秋风扫落叶”来形容温带地区秋天的景色。你也许会为树叶的飘落而惋惜,但是,落叶恰恰是树木的一种自我保护。(1)_________,尽量减少水分养分的蒸腾,才能安全过冬。并且,植物的落叶太多是叶背朝上,叶面朝下,(2)_________。因为靠近叶面的栅栏组织排列紧密,且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密度较大;靠近叶背的海绵组织排列疏松,叶绿素较少,密度较小,所以当树叶落下的时候比较重的那面就会朝下。不过一些松柏之类的树木因为叶片像针尖一样,(3)________,所以能保持常绿。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过去我们常说“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一种崇高的情怀,但是如果你明白好社会从何而来,就知道更可靠的说法应该是“以己任为天下”。 (2)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钟升起,但你能决定自己几点钟起床。 上面这两句话都出自时评作家熊培云,他的这些话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卓同高三第五期语文入学考试 2 卓同高三第五期语文入学考试 卓同教育高2018级第五学期入学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C (A 原文说“在很多场合频频向人们招手了”,而不是5G时代已到来。B “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应是5G建立的信息通路和推动的新型智能终端。D 改变的原因是层出不穷的新技术) 2.B(论据与论点错位,两个事例论证的是各种新技术为文化产业带来的新玩法) 3.D(推断绝对化,拥有新技术是文化资源传播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4.B (“很多原创文化电视节目受关注度越来越高,都逐渐成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材料二第二段,原文是时候《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并不是选项所说的“很多原创文化电视节目”。还有“这反映出我国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也不正确,相关信息在材料二,原文是说“在张一清看来,这不仅仅是做一档好看的电视节目那么简单,而是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5.D (“介绍了绘画来源于汉字的本质特点”说法不当,相关信息在材料三,原文是“书画同源”) 6. ①材料一侧重介绍汉字的起源、演化过程,以及汉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作用。 ②材料二侧重说明原创文化电视节目对汉字及其文化的传播作用,以及国内教育者对汉字的关注。 ③材料三侧重介绍汉字文化的对外交流,说明对外宣传汉字文化的意义(起到凝聚华人力量和增强文化自信的作用)。 7. C (A项,“让读者对老马、老路有初步认识”、“总领全文”错,其主要作用是点明小说主要形象,引出故事情节;B项,“显示出他们生活的懒散和内心的空虚”错,主要为下文“打盹”、“睡觉”及后来老太婆出现意外和老头没及时察觉铺垫;D项,“责怨对方的心理”错,“老马”只是深深的自责,没有“责怨对方”) 8.(1)“凄凉”表现为人生的悲苦无常:儿子两次入狱,老太婆猝然离世,老头子晚年孤单、凄惨。 (2)“温情”表现为人与人、人与马之间的深情:老头子对老太婆感情深厚,老马与老两口相依相伴,令人感到温暖。 9. ①把马人格化,马的心理活动与人的心理活动相结合,更好的推动情节,强化情感。 ②用“马”这一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人们熟悉的世界,给人以新奇的阅读体验。 ③“马”的视角与传统视角相结合,互为补充印证,增强表现力。 10.A 11.C (“在古代,办完丧事即脱去丧服,谓之服除”错,古代办完丧事要服丧,即在一定时期内戴孝,表示哀悼) 12.D (“与李裕共谋”理解有误。原文文意是,而李孜省正地位尊贵,受到宠幸专权,想要提拔同乡的人,于是就共同谋划除去耿裕,用李裕代替他) 13. (1)都御史寇深对待下属严厉,只有李裕不屈服。(李裕)因为有才能被提升为山东按察使。 (2) 秦朝时,项伯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了他;现在事情紧急, 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 14. B (“伤感之情”错,应是喜悦之情,是描述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憧憬) 15. (1)难言的伤感。开篇二句诗人回顾人生道路,“荒唐”二字看似轻松,实则自伤。 (2)初到的喜悦。诗人初到黄州,看长江而思鱼美,望好竹而羡笋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包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3)苦中作乐,乐观旷达。尾联既有自嘲,也有对朝廷权势者的嘲笑,诗人心绪复杂矛盾,虽受打击和迫害,始终保持旷达的情怀,在逆境中寻求生活的乐趣。 16. (1)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2)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3)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 (每空1分,共6分) 17. C (入住:住进,特指房屋建筑完工并交付使用后,房屋业主住进新住宅。入驻:进去,驻留,一般指单位进驻某个地方。情有独钟:是指对某人或某件事特别有感情,把自己的心思和感情都集中到上面。一见钟情:指男生或女生一见面就对对方产生了感情,一见面就喜欢上对方。体会:体验领会或体验领会到的东西,多指思想感情。体验:一指家身经历,实地领会;二指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三指查核、考察。轰轰烈烈: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洁大,气魄宏伟。浩浩荡荡:原来形容人多,声势广大的样子;后来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18. B (“美味的特色小吃、古朴的明清建筑”,语序不当。 “对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客颠倒,不合逻辑) 19. C (此处所填的句子是一个过渡句,上文说的是古镇的历史遗存,下文说的是沿街的非遗工作室,选择时注意与上下文的连贯和衔接) 20.①“躬临”改为“参加” ②“弄瓦”改为“弄璋” ③“欠安”改为“不适” ④“墨宝”改为“作品” ⑤“编安”改为“安康” 21.(1)(有些)树木唯有脱尽全身的树叶 (2) 这是由叶子内部的特殊结构造成的(这跟叶面叶背的密度不同有关系) (3) 损耗的水分养分特别少 22.作文指导 【立意】 1、心有所想,便身体力行。 2、有愿、立志、力行。 3、自律的人生最精彩。 4、以己任为天下,救起你自己。 5、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 6、以己任为天下——蝴蝶效应。 7、管理好自己。 【素材】 1、在那个旧时代,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时代推移,但难能可贵的是,追求自由和进步的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胸怀崇高理想、肩负主宰天地重任的豪情壮志是一成不变的。是什么让无数仁人志士明知前路渺茫坎坷,却依然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回答掷地有声:责任。因为责任,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从容;因为责任,我们握紧命运的手臂更加有力;因为责任,我们的胸怀才无限崇高和宽广! 卓同高三第五期语文入学考试 2 卓同高三第五期语文入学考试 2、乳名是父母给的,坏名是自己造成的。(格言) 3、若把金钱当作崇拜物,它就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侠名) 4、宁可做穷人,不可做坏人。(谚语) 5、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法·狄德罗) 6、为享有自由,必须限制自由。(E·伯克) 7、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宋元之交,世道纷乱。一天,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你何不摘梨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样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8、“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 清朝官员于成龙在生活上极其俭朴,江南百姓遂给他起了个外号为“于青菜”。他在任两江总督期间,有一知县给他呈送“中秋节礼”,被他严词拒绝,并特发《严禁馈送檄》。于成龙为了警诫自己,勉励下属,在大堂上悬联一幅:“累万盈千,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斯,谁替你披枷带锁;一丝半粒,无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晓得男盗妇娼。”因此,他为官几十年,真正做到了“清介自持,誓不受属员一毫馈送。 【例文】 志不达者智不成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开放在路边娇艳的罂粟花,但唯有坚持自律,才能不被外物所迷惑,走向成功。有句话说得好,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钟升起,但你能决定自己几点钟起床。 宋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程颐曾说:“顺理则谀,纵欲惟危。”自律,不仅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也更是为了社会的安定与幸福。 来自英国的一名12岁女孩儿,伊兹·威尔,6岁时就患上了细菌感染性脑膜炎。因先天性心脏病发作,不得不接受四肢被截的结束。但伊兹却没因此而一蹶不振,反而热爱上了蹦床运动,每天坚持练习2小时蹦床。因为她的自律,她获得校残障组蹦床的冠军,但她更希望能在国际上获得金牌。伊兹因为她的自律,发现创造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对于个人而言,我们需要自律。《大学》中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这就是自律的表达。唐张九龄《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不能自律,何以正人?”对于就要参加高考的我们,学习无疑是当下极为重要的任务。但如今仍有不少学生沉迷于王者荣耀、科幻小说等“罂粟”之中,无法自拔,卸掉游戏,是自律的第一步,也是为今后人生强基固本的第一步。 对于社会而言,我们需要自律。随着共享理念的传播,一时间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器迅速走进人们的视线。但“共享雨伞无一归还”“共享单车被加上私锁”等信息也随之挑战着人们的道德素养。面对价格不菲且实用的物品,人们很容易起私心,将其占为己有。故加强自律,也是为“素质低的中国人”这一称号摘帽。 对于国家而言,我们需要自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些国家极力推行文化霸权,强权政治,垂涎他国领土。国家间加强自律,才不会导致世界大战悲剧的重演。自律与他律固然都十分重要,但自律是其发展的基础,如果人人都不自律,他律必会受到影响。 回顾历史,不乏许多旷世奇才,他们多数都自律自强。当我们遇到考验,只要坚守本心,登上胜利的顶峰后,我们就会感受到“志不达者智不成”的深刻内涵。 【写作思路】本文论据丰富,内容充实。文章借用名言提出论点,主体部分对论点进行纵深分析,由个人层面分析上升到社会层面分析,最后对这两个层面的分析进行了整合,得出“如何做”的结论。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裕,字资德,丰城人。景泰五年中进士。授予御史的官职。天顺年间,任陕西巡按,上疏安定边防的八条建议。石彪夸大报告自己的战功为第一功,皇帝下诏让李裕核实。石彪的伯父石亨写信给李裕,李烧毁了信,按照实情上报。石亨不久也丢了官。李裕因此有刚强正直的名声。都御史寇深对待下属严厉,只有李裕不屈服。李裕因为有才能被提升为山东按察使。山东有二百多犯罪严重的人,有的过了十多年还没有判决。李裕到后十多天就基本上判决完毕。大岘山的强盗有七十多座山寨,李裕逮捕并处死了强盗的首领,释放了随从的人,免去他们欠缴的赋税,叛乱于是就平定了。 成化初年,李裕升任陕西左布政使,又调任顺天府尹。政绩显著,名声大振。被提升为右副都御史,总管漕运并兼巡抚江北各府。他疏浚白塔、盂渎两条河来方便漕运。张秋南旺及淮安西湖过去设置的木桩受到江水冲激,耗费了很多,无法停止这种耗费。李裕和郎中杨恭等谋划,改为石桩,于是永远受益。淮安、凤阳一带正在闹饥荒,但太仆寺此时却要征用二万匹马备用。李裕上疏制止了这件事。李裕在淮安六年,每年入京讨论国事,陈述利弊,有很多建议得到施行。因为父亲逝世回家,服丧结束后,留在朝中帮助处理院事。 成化十九年,李裕代替戴缙任右都御史。戴缙依附汪直,曾经请求再次设置西厂,他在任时法纪废弛。李裕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御史犯了过错,有的遭到鞭挞,李裕因此遭到毁谤。汪直垮台后,李裕和副都御史屠滽一道请求替那些冒犯汪直而获罪的人平反昭雪。皇帝不高兴,剥夺了他的俸禄。又因为此事的连累,调到南京都察院。后来,通过政绩考核调入朝廷,担任工部尚书。当初,吏部尚书尹旻被罢免,耿裕代替了他。耿裕因为坚持正义不被万安喜爱。而李孜省正地位尊贵受到宠幸专权,想要提拔同乡的人,于是就共同谋划除去耿裕,用李裕代替他。李裕本来廉洁耿直有很好的名望,因为李孜省的缘故,名望很受到一些损失。对他的考核也只是称职。按照过去的旧例,考察的项目有四种:一种是年老生病,一种是做事疲软,一种是贪婪残酷,一种是不谨慎。李裕建议说:“人材的性质不同。偏执的人接近残酷,迟钝的人接近疲软。请求设立‘才力不够’一条标准,来寄寓爱惜人才的意思。”皇帝认为好,于是就写上这一条。考核的原则确定了,言官上疏弹劾李裕,说他是通过李孜省提升的。李裕感到冤枉,写了《辨诬录》,连续上疏请求退休离开。正德年间逝世,活了八十八岁。 卓同高三第五期语文入学考试 2 卓同高三第五期语文入学考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