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教案(全国)1
2018届一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 教案(全国) 如何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一、掌握理解句子含意的基本方法:内外结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说不尽的萤火虫 中国有着悠久的萤火虫文化。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象,诗中“町疃鹿场,熠耀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的。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唐代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千古绝唱。“囊萤夜读”的故事家喻户晓,也曾激励过无数学子发奋努力。 现代人是不再需要“囊萤”来夜读了。到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出荧光灯。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生物光,它不同于其它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耗,是目前已知唯一几乎没有热损耗的光源,因此也叫“冷光源”。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 最近,研究人员在研究萤火虫发光器时,还意外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鳞片,它可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二极管(LED)的设计中,制作出模仿萤火虫发光器天然结构的LED覆盖层,可使其效率提高50%以上。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内应用在LED生产中。 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 萤火虫还是血吸虫病的防疫助手,水生萤火虫的幼虫吃包括钉螺在内的螺类,而钉螺正是血吸虫的唯一宿主。萤火虫体内的腺甙磷酸,可作为一种优异的检测剂来检测水的污染程度。萤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遗憾的是,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除了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虫最大的“天敌”。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虫荧光素酶,出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在日本,上世纪60年代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直线下降。 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然而城市的亮光干扰了它们的闪光交流,当萤火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最终导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去年夏季一些城市刮起萤火虫展览热,千里迢迢从外省引入萤火虫,然后在公 园放飞。但萤火虫的很多种类年复一年地在同一个栖息地聚集、交配,即使栖息地遭到破坏,也不会迁往别处。萤火虫成虫的唯一使命就是繁殖,寿命很短,长的也就十几天。萤火虫本就不适合长途迁徙,目的地栖息环境又不太合适,它几乎活不了几天,繁殖就更是不可能了。不少专家为此呼吁:与其引进萤火虫,不如改善自然环境。 那些曾在林间泽畔“熠耀宵行”的萤火虫,如今已与我们渐行渐远,靠人工引进不能“引”来它们的回归。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因而要靠自然来解决。而且,保护萤火虫不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如果做到这一点,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萤火虫如是,熊猫如是,白鹳也如是……总之,我们应多想想如何对自然更友好,与万物共存共荣。 (摘编自《新华文摘》2014年第13期) 1.请根据文本,分析“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这句话的含意。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回答此题要通读文本,理解“自然的”“文化的”各自所指的内容。“萤火虫是自然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对应文章后三段内容,是说它们来自大自然,属于大自然,依赖自然环境生存、繁衍。“萤火虫是文化的”,对应前五段内容,是说它们被写到诗词中,成为精神寄托;被运用到科研中,为人类服务。要利用文中关键语句进行概括。 【答案】 要点:①萤火虫“也是文化的”:有助于人类对血吸虫病的防疫;能启迪人类的科学发明;还是我们民族审美情感的寄托。②“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萤火虫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对它的保护要遵从大自然的规律。(意思对即可) 精要点拨 理解几乎所有文本中的句子,都要内外结合,实用类文本中的句子也不例外。 理解实用类文本中的句子,所谓“内看”,就是好好揣摩、分析句子内部特点,找出理解、分析的途径。内部特点有三:(1)关键词语,如能找出它们,等于掌握了开启句子含意大门的钥匙;(2)内部结构层次,对那些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要善于抽出主干,明了大意,然后分析其修饰语、限制语,这样把握句意就不难了,同时,理解其内部结构层次,有助于理清答题的要点数量;(3)表达特点,看句子有无表达特点,如用了修辞手法及其他表现手法等,把其中的隐含意和附加意挖掘出来。 所谓“外看”,就是看句子的外部语境,包括位置、相邻及段意、主旨。实用类文本中的句子理解,不像文学类文本甚至论述类文本中的句子含意较复杂,而是简单、明了、层次井然,这时应坚持“句在段中解”的原则,一般而言,只要留心该句所在的段的内容或者其上下句,就可以了。个别句子是要联系几段甚至全篇的。因此,就句外而言,要看相邻句, 看段落内容。 二、掌握高考常考的三类句子含意的理解方法 (一)结构复杂句——句子结构分析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放逐于世界边缘的局外人 谷立立 1960年,年仅47岁的加缪因为车祸意外殒命。 苏珊·桑塔格曾在《反对阐释》一书中将加缪归为“作为受难者之典范的艺术家”。纵观加缪一生,“受难者”的形象总与他息息相关:生于北非贫民窟,不足一岁失去父亲,少年时因罹患无法治愈的肺结核几乎失学。生活似乎从一开始就为他画上了休止符,但这不是结束,而是一种开始。疾病作为加缪的“绝望和挑战”,“一半是宿敌,一半是催化剂”。在他,这不是隐喻,而是真实的存在。他时刻感知到生命的短促易逝,更时时陷入孤独,却从未妥协。从此,与荒诞的抗争,成为加缪小说和戏剧书写的唯一命题,更是贯穿其一生的人生哲学。 加缪的荒诞哲学,虽无完整的理论体系,却绝非凌空蹈虚,皆源于其对生存的高度认知与敏锐感悟。我们读《局外人》,总是惊异于叙述的冷静克制、主人公默尔索对待世事的无动于衷,于是想当然地将加缪与“冷漠”“厌世”等负面形容画上等号。真实的加缪并非如此。生活于他,虽极为“悲伤”,但仍有“热情”。他认为,诞生到一个荒诞世界上来的人唯一真正的职责是活下去,是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反抗与自己的自由。如果说《局外人》是其荒诞哲学的首度展示,那么《西西弗的神话》则可以看作是这一理念的最佳诠释。希腊神话中背负着沉重诅咒、永远推着石头上山的悲剧人物,何以在加缪笔下摇身一变成了主动抗争的英雄?这是一种暗示,隐隐对应着作家积极的人生观——生活虽是无望的,荒诞始终多于幸福,但正如小说《鼠疫》里所写,即使世界荒芜如瘟疫笼罩之下的小城奥兰,只要一息热情尚存,绝望就不致吞噬人心。 加缪的文字虽是隐忍的,他的态度却是显而易见的。漠不关心、冷漠超然,或者悲观厌世,从来与他无缘。终其一生,他秉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训诫,“热爱生活本身更甚于热爱它的意义”,满含着热情介入这生活,以期摆脱局外人的身份。他以手中之笔针砭时政、挑战荒诞,新闻、文论、时评、小说、戏剧,无所不写,只为了唤醒世间囿于生存之累的芸芸众生。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词称他“不断地确认人类处境之荒诞,然而其背后却非荒芜的否定主义”,也正是对此种“介入”的肯定。 在短暂的一生中,加缪始终是一个处于边缘的局外人。加缪精神上有“囹圄”之感,这和其早期经历不无相关,但更直接的伤害,自然非后期政治上的纷争与最终被排斥的际遇莫属。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在对待斯大林主义的态度上意 见相左,加缪与萨特彻底决裂,其后他逐渐成为左派文人攻击的标靶,被以萨特为掌门人的巴黎人文学界斥为异类,从此,生活在局外人一般的被放逐状态之中。 在阿尔及利亚战争①期间,这“局外人”的身份更是越演越烈,终至无法收拾。一直以来,加缪始终以阿尔及利亚公民自居。这片土地的一草一木都在牵动其敏感内心。作为书写的原乡,阿尔及利亚更时时出现于其小说及戏剧创作之中。从早期的《局外人》《鼠疫》《卡利古拉》,再到遗作《第一个人》,自杀、冷漠、罪咎、绝对的恐怖,虽构成加缪书写的主题,其下却潜藏着何其相似的关键词,比如,阳光、大海、沙滩。作为“乌脚”(当地话,意指白人移民)后裔的他,身份极为尴尬,“既不属于东方也不属于西方”(帕慕克语)。他一直试图在战争与和平的罅隙间寻得某种微妙的平衡——他不愿自己的“妈妈”遭受横祸,亦不愿记忆里“无法割舍”的美好尽数毁于硝烟。 因此,加缪本着“不做受害者,也不当刽子手”的原则,希冀通过非暴力的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在彼时日渐高涨的民族独立风潮之下,这和平主张更近乎于美好的想象,是一厢情愿的空谈,双方均无法认同。然而,世事的吊诡也正在于此,追求和平的人反倒成了阻挠和平的帮凶。彼时,加缪腹背受敌,就连昔日的战友②也成了势不两立的敌人。现实的屡屡受挫,无疑将他推入孤绝的深渊。从此,他避居乡间,不问政事,只在日记中涂抹彷徨与失落,或在戏剧中寻找往日的荣光,渐渐归于“最终的沉默”。这种无为,既非“江郎才尽”的无奈之举,亦非明哲保身的权宜之计,而是“一个人与他所处的环境之间旷日持久的对抗”,源于理想主义者对自我信念的坚持,是加缪一生对抗错误、矛盾和踯躅的具体例证。 (有删改) 【注】 ①阿尔及利亚战争:20世纪50年代中期,阿尔及利亚民族主义者不断袭击法国殖民地当局和普通的法国人,法国方面派出军队镇压。②昔日的战友:指萨特。 2.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词称加缪“不断地确认人类处境之荒诞,然而其背后却非荒芜的否定主义”,请简要分析其含意。 【解析】 解答此题时,先认真阅读句子,分析句子的结构并把握句子间的内在关系。该句是一个转折句,在理解句意时,要注意其中的关键词,如“荒诞”,加缪认为世界就是荒诞的,在他的作品中就体现了这一思想;如“非荒芜的否定主义”,意思就是虽然加缪的人生很“悲伤”,但他对人生仍有热情,“他以手中之笔……芸芸众生”“与荒诞的抗争……人生哲学”。综合以上几点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①加缪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他的《局外人》等作品,都体现了他的这一哲学;②生活中的加缪有着积极的人生观,他满含热情介入生活,以手中之笔唤醒众生;③与荒诞的抗争,是加缪创作的唯一命题,更是贯穿其一生的人生哲学。 精要点拨 实用类文本,尤其像科普文、调查报告,因其科学性需要借助一些结构复杂、含意较难理解的句子。如何理解这样的句子,往往是命题所在。对这样的句子,主要采用分析其结构的办法,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分清句子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转折、并列、因果等关系,然后根据其关系思考答案。 (二)修辞句——转换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林戊荪[注]谈翻译人生 中国网:林老师您好,我们知道您把中国的《论语》《孙子兵法》都介绍到了国外,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您是怎样开始自己的翻译生涯的? 林戊荪:我是半路出家,我在国外学的是哲学,1950年回国后,到了《人民中国》工作。那时候的《人民中国》是我们唯一英文的对外传播的双周刊,这样我就开始了对外写作。 那时候我很年轻,所以,领导说有临时的任务你就去做,那时候也不知道天高地厚,就去从事口译。好的口译,特别是交传,好的交传就是让你感觉不到他的存在。过去有人说过,翻译者就好像空气。没有空气是不行的,我们会窒息的;但是有的话,你又看不到他,你感觉不到他的存在,这样的翻译者才是好的翻译家。 后来,我在《北京周报》基本以英文来写作国际问题。1994年离休以后就开始了翻译工作。翻译会遇到这么一个问题,你要时刻考虑到你的读者,特别是西方读者,你要考虑到他们的阅读能力,他们的接受能力。在我看来,翻译是一仆二主的。因为有些外文局熟悉的同志,他们知道我过去在局里曾经定过稿子,对中央的一些文件定过稿子,就说,你有空是否可以从事一些翻译工作,这样我就开始了我的翻译生涯。 (选自中国网《中国访谈》,有删改) 【注】 林戊荪:资深翻译家,在2013年9月23日举行的第二届中译外高层论坛上,获得了“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3.根据上下文,解释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1)翻译者就好像空气。 (2)翻译是一仆二主的。 【答案】 (1)没有翻译者人们就听不懂,但是翻译者又要准确、自然地进行翻译,不能让人感到生硬。 (2)翻译既要尊重原文,对原文负责;同时又要考虑到读者的阅读能力(接受能力), 要对读者负责。 精要点拨 实用类文本既讲求真实性、科学性,有时也追求表达的形象性,因此,文本中不时出现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对这样的句子,要弄清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再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句子的比喻义、双关义等。 (三)观点句或结论句(往往有探究的要求)——探究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寂寞出学问 ——《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 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 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 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 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 秦: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还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敬意,是非常必要的。 记者: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 秦: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20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 记者:这种精神的确是宝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 秦: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 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必须静心求实。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 秦: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做学问,首要 的是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的。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也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 记者: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了不小的作用。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秦:应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 记者:有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 秦: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知识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对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者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学者可以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 (原载《解放日报》2009年9月11日第17、18版,有删改) 4.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探究能力。要联系文本,结合现实进行分析。要分两层分析:一是“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二是“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 【答案】 ①秦绍德针对目前学界普遍存在的浮躁学风,倡导“寂寞出学问”的传统治学精神。这个倡议不仅适用于复旦大学,也适用于其他高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领域。所以说“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 ②文中提到的浮躁现象,不仅是学界存在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都普遍存在而应重视的问题。静心求实的作风,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 也是社会其他领域的从业者应学习的。所以说“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意思答对即可) 精要点拨 实用类文本涉及对观点句或结论句的理解,往往会带有探究的要求,这时的句子含意理解,已不是“理解”层级上的句子理解,而是“探究”层级上的句子理解,这时往往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三方面考虑分析,即先解释是什么,再分析为什么、怎么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