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民族如此长期地、不断地发展壮大到底有何道理?有哪些规律?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真正兴旺发达的文明只有两个:一个是西方的欧美文明,一个是东方的中国文明。而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且连续不断,则又是世界上唯一的。他说:一种文明总会遇到外来的挑战,如果该文明能很好地应对这个挑战,就能继续发展;如果不能很好地应付挑战,就会衰退,甚至消亡。这里也有多种情况:一种是遇到强大外族的打击,整个民族被杀光杀尽,消灭了; 一种是民族内部长期僵化,没有改革,没有进化,像活的木乃伊,结果衰落了;有的则因自己的腐化而垮台;还有一种就是分裂,国家的内战不休。 纵观中国历史,大概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我们的民族先是统一强盛,后来慢慢腐化,组织力量衰退。此时如果出现一些改革,那么 就会中兴;如果改革失败了,或者自己腐化了,那么外族敌人就会入侵。而外族入侵的时候,往往是我们民族的转机。历史上常常是外族人来了之后,我们华夏民族就跟它同化、融合,我们华夏民族就壮大起来,统一起来。之后可能又腐化了,衰退了,或者分裂了,外族人又来了,我们民族再融合,又壮大,如此循环往复。其他国家民族遇到外族入侵,要么打赢,要是打不赢,这个国家或民族就会垮台。我们中华民族遇到外族入侵时,常常能把外族打退,打不退的情况也很多,但却很难被征服。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有一股韧力,一股很顽强的抵抗力量;一方面我们又很开放,在文化上同它们融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变成一个民族,我们的民族从此又壮大起来。 为什么中国可以融合外族,而西方就融合不了?我认为:一是我国一开始就是农业社会,生产力比较高,技术比较先进,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可以发展文化;二是从西周开始,我们就有一个严密的宗法社会制度,后世总认为封建的宗法制度很束缚人的思想,其实我们民族正是由于有了严密的继承制度,从而减少了内部的争斗和战争。一些游牧民族本来很强盛,但往往在关键的时候闹分裂。父亲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或者三个儿子抢父亲位子,罗马也有这种情况。一抢位子,就要打架,就要内乱。本来很强盛的部落,一分裂,就要自己打自己。 一个社会的基本法律制度固定了,社会就会很稳定,内部斗争就会大大减少,这是民族强盛的重要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对外族是很开放的。比如在唐朝,甚至有两三个外国人当“国务院总理”。 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这样壮大,靠的就是改革和开放。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内部要积极进行改革,努力克服困难,改革成功了,我们的民族就会中兴。同时我们还要对外开放,这点更为重要,因为我们中国人有自信心,我们自信自己的民族很强大,外来的武力或外来的文化我们都不害怕。 (摘选自金庸《不要一提起历史就认为我们民族不行》)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文明被认为是世界上现存唯一的历史悠久且延续不断、至今仍兴旺发达的文明。 B. 中国历史总是先统一强盛,后腐败衰退,再招致外族入侵,再民族同化、融合直至统一壮大。 C. 我们民族通常能打败外族,即使有时被打败也能同化融合外族, 所以中国文明延续不断。 D. 我们民族拥有的顽强抵抗力和开放包容性是我们民族不会轻易被外族征服的重要原因。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多处使用对比的论证手法,来突出我们中国文明绵延几千年至今仍兴旺发达的原因。 B. 文章在谈到宗法制度对中国文明的消极影响时,也肯定了它积极的一面,具有辩证意味。 C. 文章第三段分别从经济、政治、外交等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华民族能同化融合外族的原因。 D. 文章总结了改革开放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意义,探讨了民族自信心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国家只要遭遇内部腐化、分裂、长期僵化封闭或外部强大力量的打击就会消亡。 B. 罗马因缺乏像我们西周时期那样严密的继承制度而在关键时候闹分裂,以致走向衰亡。 C. 唐朝历史上竟让外族人在朝任职,说明那时候我们国家是开放的,具有相当的包容性。 D. 如果改革开放让中华民族强大,那么专制和封建的政策就必定会导致国家落后乃至消亡。 【答案】1. B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本题:B项,“总是”范围扩大了,依据原文第二段“纵观中国历史,大概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我们的民族先是统一强盛,后来慢慢腐化,組织力量衰退。此时如果出现一些改革,就会中兴。”可见,历史上的中国有时会出现改革中兴的情况。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本题:C项,“外交”错。依据原文第三段“这是民族强盛的重要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对外族是很开放的。比如在唐朝,甚至有两三个外国人当‘国务院总理’。”从外交方面论证的是“民族强盛的重要原因”。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本题:A项,“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原文中说“我们华夏民族就壮大起来,统一起来。之后可能又腐化了,衰退了,或者分裂了,外族人来了,我们民族再融合,又壮大,如此循环往复。” B项,曲解文意。原文是“罗马也有这种情况说的是罗马也有父亲死后,他的儿子们抢位的事情,而非选项所述。 D项,“必定”过于绝对化。结合原文最后一段“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内部要积极进行改革,努力克服困难,改革成功了,我们的民族就会中兴。”可见,中华民族遇到专制和封闭政策时,我们就会中兴,不会消亡。 故选C。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伴随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全球人口数量增加,垃圾增速远超人口增速,固体废弃物处置几乎成为许多城市的“心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产生固体废物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每年新增固体废物100亿吨左右。固体废物污染强度高,危害着人们的生存环境。 固体废物根据其产生源和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可以分为三类:工业废物、农业废物和城市垃圾。固废垃圾处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在我国,固废妥善管理和处置工作目前主要遵循这三个原则。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宋国君向笔者说:“减量化就是在生产和生活中减少废物的产生,为城市减负;资源化指可回收物或固体废物作为原料进入生产和消费环节,只有废物作为原科变成产品回到消费者手中,才算是资源化;无害化指固体废物和垃圾的处理处置符合排污许可证即排放标准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空气污染物排放、水污染物排放、卫生要求都要符合相关标准。” 根据这一原则,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动废弃物转化为能源的行动,使中国的固体废物处置事业迅猛发展。 (摘编自《绿色生活,变废为宝》,《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4月9日) 材料二:2014年各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无害化处理率 (数据来源于《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及处理规模分析图表》) 材料三: 近年来,随着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的流入,垃圾产生量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据统计,2015年全市垃圾产生量已达790万吨,日均清运量2.17万吨,日处理能力1.52万吨,处理缺口达每天6500吨。“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2017年10月30日,北京市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底,“基本实现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全市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达到90%以上”的目标。 目前,北京市在垃圾处理上已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环卫专业作业单位向社区延伸,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专业化。但居民初次分类效率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更多的是依赖物业公司二次分类,集中分类和资源利用环节靠后。造成该情况的原因,一是分类回收标准不明晰、回收设施不健全。目前分类回收桶摆放只深入到社区层面,且并未实现全市覆盖。二是垃圾回收效率低,处理成本偏高。由于目前北京市主要采取“按人按月”收取垃圾处理费的收费方式,垃圾分类和收集信息手段薄弱,在垃圾分类与否、垃圾产生体积上并未对市民形成数据管理和实质性的奖惩。三是垃圾处理网络与垃圾回收网络衔接不力。可回收物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衔接、有害垃圾分类与危险废物处理衔接、易腐及厨余垃圾分类与生物质资源化利用衔接,这“三个衔接”并不完善,生活垃圾网络整体上处于无序状态。 (摘编自《健全奖惩机制,推进垃圾分类》《中国日报网》,2018年7月18日) 4. 下列不符合固体废物减量化处理原则的是( ) A. 实行净菜进城 B. 石油液化气、煤气、天然气代替煤炭 C. 酒店提供一次性卫生商品 D. 以“小而精、简而美”为原则设计产品包装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垃圾分类不只是物理拆拣,更指向生产生活观念变迁。通过分类让垃圾减量,就是为城市减负。 B. 虽然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在全国整体已接近饱和,伯部分地区(如黑龙江、吉林和甘肃)仍有快速扩张的机会。 C.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但难就难在将其顺利归位。每位公民都必须以负责任的心态积极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D. 提高“按人按月”收取的垃圾处理费数额,有利于解决垃圾回收效率低、处理成本偏高的问题。 6. 请结合材料,提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 【答案】4. C 5. D 6. (1)健全和完善垃圾分类的相关制度和规范。(答“明晰分类回收标准,健全回收设施”也可给分。)(2)建立垃圾分类激励处罚机制,从“按人按月收费”向“按体积按分类程度收费”转移。(3)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治理,推进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不符合固体废物减量化处理原则的”,然后到文中圈出有关“固体废物减量化处理原则”的内容,再浏览选项,与文本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材料一第三段说“减量化就是在生产和生活中减少废物的产生,为城市减负”,而“实行净菜进城”“石油液化气、煤气、天然气代替煤炭”“以‘小而精、简而美’为原则设计产品包装”都可以减少废物的产生,所以ABD三项都符合固体废物减量化处理原则; C项,该项不符合固体废物减量化原则,“酒店提供一次性卫生商品”不但不会减少废物的产生,反而会增加固体废物的产出,所以不符合固体废物减量化处理原则。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D项,“……有利于解决垃圾回收效率低、处理成本偏高的问题”错误,从材料三第二段来看,垃圾回收效率低、处理成本高的根本原因是垃圾分类没有做好,公众参与此类工作的热情不高,提高“按人按月”收取的垃圾处理费数额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会招致公民不满。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结合材料,提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然后浏览材料,找到设题的区域,圈出相关的内容,分点概括。浏览材料可以发现,答题的区域应该在材料三第二段,这一段说“造成该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针对这三个问题给出相应的措施即可。如“一是分类回收标准不明晰、回收设施不健全。目前分类回收桶摆放只深入到社区层面,且并未实现全市覆盖”,由此可知应该健全和完善垃圾分类的相关制度和规范;“二是垃圾回收效率低,处理成本偏高。由于目前北京市主要采取‘按人按月’收取垃圾处理费的收费方式,垃圾分类和收集信息手段薄弱,在垃圾分类与否、垃圾产生体积上并未对市民形成数据管理和实质性的奖惩”,由此可知可以建立垃圾分类激励处罚机制,从“按人按月收费”向“按体积按分类程度收费”转移;“三是垃圾处理网络与垃圾回收网络衔接不力。可回收物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衔接、有害垃圾分类与危险废物处理衔接、易腐及厨余垃圾分类与生物质资源化利用衔接,这‘三个衔接’并不完善,生活垃圾网络整体上处于无序状态”,由此可知,可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治理,推进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农历八月,是庄稼人一年中美好的时光。不冷不热,也不饥:走到山野里,手脚时不时就碰到了果实上。秋收已经拉开了序幕:打红枣、割小麻、摘豇豆、下南瓜……庄稼人孙少安的心情和这季节一样好。真是他自己也难以相信,几年前他梦想过的一种生活,現在开始变成了現实。一群人穷混在一起的日子终于结束了,庄稼人的光景从此有了新的奔头。 谁说这责任制不好?看看吧,他们分开オ一两个月,人们就把麦田种成了什么样子啊!秋庄稼一眼就増添了多少成色!庄稼人不是在地里种庄稼,而是象抚育自己的娃娃。最使大伙畅快的是,农活忙完,人就自由了,想干啥就能干啥;而不必象生产队那样,一年四季把手脚捆在土地上,一天一天磨洋工,混几个不值钱的工分。庄稼人也愿意活得自由啊!谁愿意一年到头牛马般劳动而一无所获呢?人们在土地上付出血汗和艰辛,那是应该收获欢乐和幸福,而不是收获忧虑和苦痛的…… 少安感到,他父亲的脸上也显出了他过去很少看见的活色。一年多前,当他像现在一样把队分开的时候,父亲曾多么担心他栽跟头呀!好,现在老人放心了,因为上面有人支持让这样搞哩! 在他们这个责任组时,父亲实际上成了领导人。二爸一开始不愿“走资本主义道路”,牛着不出山,他没办法,父亲就到田家圪崂吼着骂了一通,二爸也就无可奈何的被吆起身了。对于二爸来说,大队的常年基建队已经解散,他要是不在责任组劳动,就没处去干活了——归根结底,他是农民,还拉扯着三个娃,不劳动一家人吃啥呀? 少安家里眼下还没有什么大变化。老祖母八十二岁,仍然半瘫在炕上;母亲头发已经半白,但也没什么大病,照常象过去一样门里门外操劳;弟弟少平还在村里教书,今年二十ー岁,完全成了大人:小妹兰香去年考入了原西县高中——让全家骄傲的是,她考高中考了全县第三名。 他们家里最大的煎熬,仍然是他大姐一家。罐子村实行责任组后,他姐夫王满银就跑了出去。说是做生意,可这二流子两手空空,谁知到什么地方瞎逛荡去了。政策一宽,社会一松动,有些农民已经开始脱离土地,向外地和城镇流去。这些人大部分出去就是靠カ气和手艺挣钱:也有些人鬼知道靠什么手段谋生呢。他们村金俊文的大儿子金富,半年前就出走了,至今都杳无音讯,连家里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少安知道,他姐夫屁股一拍走了以后,那个家就又得靠姐姐一个人来操磨了。猫蛋今年八岁,已经在罐子村小学上二年级;狗蛋也已经六岁,明年就该上学了。可是他们不务正业的父亲丢下他们和母亲不管,一个人到外面逛世界去了——真是作孽! 孙少安自己的家庭仍然是幸福的。他和秀莲从结婚到现在,一直保持着热烈的恋爱。据说有了孩子,两口子感情就要减少一些,而分散给了孩子。但是虎子降生以后,他两个的感情似乎倒更深了。是啊,仔细地品味,人生是多么美妙,又是多么神秘——这样一个活蹦乱跳的小东西,竟是两个人共同创造的!他和她,通过这个娃娃,更意识到他们是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当他们共同疼爱孩子的时候,相互看一眼对方,心间就会淌过那永不枯竭的、温暖的感情的热流。 有孩子以后,秀莲就更不讲究自己的穿戴,经常是一身带补钉的衣服。少安记得他很小的时候,那时还年轻的母亲就是穿着这样一身缀补钉的衣裳。像土地一样朴素和深沉的母亲啊!想起来就让人温暖,让人鼻根发酸。少安很喜欢妻子这身打扮,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记住这样一个母亲的形象…… 责任组实行以后,所有组的麦田比往年生产队种得又好又快;而且秋田也比往年多锄了一遍。金家湾和田家圪崂毗邻的地块,庄稼看起来明显地有了高低之差。东拉河西岸的劳动热情空前地高涨。孙少安尽管还是名义上的生产队长,但实际上田家圪崂现在有了十几个队长,甚至每一个农民都成了队长。早晨,再也不用孙少安派活和催促了,许多人现在出山都走到了他的前头! 农历八月,麦子种毕,又停了锄务,而大規模的秋收还没开始,田家地的庄稼人多少年来破天荒第一次消闲了。好,人们开始有时间赶集上会,做点小生意;手巧的庄稼人,鼓弄起了家庭副业。眼下,少安还没有这份心。责任组的活是没什么可做了,他就又一头扑在了自留地里。做起圪塄帮畔,想多整出一块平地来,明年扩大蔬菜种植。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农村刚开始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背景展开叙写,弱化情节,注重以孙少安的视角来展现农村发生的变化。 B. 小说多处成功使用对比手法,如父亲和二爸的对比、父亲自身前后的对比以及孙少安自己家庭情况变化的对比等。 C. “那是应该收获欢乐和李福,而不是收获忧虑和苦痛的……”既表达了眼前的幸福之情,也体现了对过去的反思。 D. 小说在农民生活的背后有着丰富的内容,既有对社会变化的喜悦,也有一丝担忧,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8. 小说中孙少安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小说开篇写农历八月是庄稼人的美好时光,结尾又写农历八月农村的相关内容,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①勇于改革:一年前,他推行分队生产的措施;②关爱体贴家人:他对妻子的爱、对大姐家生活状况的担忧;③富有长远眼光:思考农村一些农民的发展出路和自己明年的生产。④具有一定时代局限性:孙少安对王满银和金富等人离开土地的做法难以理解。 9. 开篇结尾前后呼应,有助于表现农村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发生的喜人变化;开篇结尾前后呼应,有助于体现孙少安等农民喜悦的心情,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开篇结尾前后呼应,有利于凸显对农村改革赞颂的主题;开篇结尾前后呼应,赋予故事情节以完整性,也和文章中间部分情节照应,结构严谨。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对文意、文章的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等内容的考核,设错点概括类一般为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类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错误的选项命制一般都有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题中B项,“孙少安自己家庭情况变化”错误,从文中“少安家里眼下还没有什么大变化”“孙少安自己的家庭仍然是幸福的”等处文字可以看出孙少安自己家并没有发生变化。故选B。 【8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文中的形象特征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梳理文章的情节,然后根据人物的言行、心理、他人的评价、环境的烘托等概括,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看“看吧,他们分开才一两个月,人们就把麦田种成了什么样子啊!”概括第一点;根据“他们家里最大的煎熬,仍然是他大姐一家”“ 他和她,通过这个娃娃,更意识到他们是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当他们共同疼爱孩子的时候,相互看一眼对方,心间就会淌过那永不枯竭的、温暖的感情的热流”概括第二点;根据“些农民已经开始脱离土地,向外地和城镇流去。这些人大部分出去就是靠カ气和手艺挣钱:也有些人鬼知道靠什么手段谋生呢”概括第三点;根据“说是做生意,可这二流子两手空空,谁知到什么地方瞎逛荡去了”“他就又一头扑在了自留地里。做起圪塄帮畔,想多整出一块平地来,明年扩大蔬菜种植”概括第四点。 【9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特征的能力,要求分析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农历八月相关的内容这样安排结构的用意,答题时注意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分析,从内容看,“庄稼人孙少安的心情和这季节一样好”“田家地的庄稼人多少年来破天荒第一次消闲了”“人们开始有时间赶集上会,做点小生意;手巧的庄稼人,鼓弄起了家庭副业”写出了农村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发生的喜人变化、孙少安等农民喜悦的心情;“做起圪塄帮畔,想多整出一块平地来,明年扩大蔬菜种植”写出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真是他自己也难以相信,几年前他梦想过的一种生活,现在开始变成了现实”表达了对农村改革赞颂的主题;从结构看,“农历八月,是庄稼人一年中美好的时光……”“农历八月,麦子种毕……”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题目从题型看为一道选择题和两道简答题,从考核的内容看主要涉及文章的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和赏析;分析文章的标题、情节、环境、人物、主旨;赏析文章的艺术手法和风格。其中选择题会综合考核内容和手法,简答题一般要涉及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平时要注意积累相关题目的答题思路,形成模式,答题时用既有的模式解决实际的题目。此题考核一个选择和两个简答,其中简答题涉及塑造人物的手法和情节的概括。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诞,字茂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从兄也。诞少有才藻,晋孝武帝崩,从叔尚书令珣为哀策文,久而未就,谓诞曰:“犹少序节物一句。”因出本示诞。诞揽笔便益之,接其秋冬代变后云:“霜繁广除,风回高殿。”珣嗟叹清拔,因而用之。袭爵雉乡侯,拜秘书郎,琅邪王文学,中军功曹。 隆安四年,会稽王世子元显开后军府,又以诞补功曹。寻除尚书吏部郎,仍为后军长史,领庐江太守,加镇蛮护军。转龙骧将军、琅邪内史,长史如故。诞结事元显嬖人张法顺,故为元显所完。元显纳妾,诞为之亲迎。随府转骠骑长史,将军、内史如故。元显讨桓玄,欲悉诛桓氏,诞固陈修等与玄志趣不同,由此得免。修,诞甥也。及玄得志,诞将见诛,修为之陈请;又言修等得免之由,乃徙诞广州。 卢循据广州,以诞为其平南府长史,甚宾礼之。时广州刺史吴隐之亦为循所拘留,诞曰:“将 军今留吴公,公私非计。孙伯符岂不欲留华子鱼,但以一境不容二君耳。”于是诞及隐之并得还。 除员外散骑常侍未拜高祖请为太尉咨议参军转长史尽心归奉日夜不懈高祖甚委仗之北伐广固领齐郡太守。七年,以诞为吴国内史。母忧去职。高祖征刘毅,起为辅国将军,诞固辞军号,墨绖从行.时诸葛长民行太尉留府事,心不自安,高祖甚虑之。毅既平,诞求先下,高祖曰:“长民似有自疑心,卿讵宜便去。”诞曰:“长民知我蒙公垂眄,今轻身单下,必当以为无虞,乃可以少安其意。”高祖笑曰:“卿勇过贲、育矣。”于是先还。九年,卒,时年三十九。以南北从征,追封作唐县五等侯。 (节选自《宋书·王诞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除员外散骑常侍/未拜/高祖请为太尉咨议/参军转长史/尽心归奉/日夜不懈/高祖甚委仗之北伐/广固领齐郡太守 B. 除员外散骑常侍/未拜/高祖请为太尉咨议参军/转长史/尽心归奉/日夜不懈/高祖甚委仗之北伐/广固领齐郡太守 C. 除员外散骑常侍/未拜/高祖请为太尉咨议/参军转长史/尽心归奉/日夜不懈/高祖甚委仗之/北伐广固/领齐郡太守 D. 除员外散骑常侍/未拜/高祖请为太尉咨议参军/转长史/尽心归奉/日夜不懈/高祖甚委仗之/北伐广固/领齐郡太守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崩”即“死”,常用于皇帝。古谓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B. “拜”,文中指由平民之身而被授予官职,又如授、除、擢、拔等都是表示官职升迁的词语。 C. “母忧”,母亲的丧事。我国古代,母亲去世后,为官者一般要离任为母守孝三年。 D. “侯”,古代时期的爵位。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世其制多因时而异。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诞富有才华。他小时候才华就已显现,特别是帮堂叔王珣写的哀策文添加佳句,受到王珣称赞。 B. 王诞历任多职。他跟随元显任功曹,后任军长史、镇蛮护军和龙骧将军等,其间,多次立下战功。 C. 王诞见解中肯。他针对卢循强留广州刺史吴隐之的事情,向卢循陈述自己的见解,他和吴隐之得以归还。 D. 王诞深受恩宠。他尽职尽责而深受高祖的器重,高祖夸赞他“勇过贲、育”,死后被追封为侯。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修,诞甥也。及玄得志,诞将见诛,修为之陈请。 (2)长民知我蒙公垂眄,今轻身单下,必当以为无虞 【答案】10. D 11. B 12. B 13. (1)桓修是王诞的外甥。到桓玄得势时,王诞将被处死,桓修为王诞陈言请求。(判断句式、“见”“陈请”,句意通顺) (2)诸葛长民知道我得到您的器重,如今我单身独往,他一定认为没有什么事。(“垂眄”“必当”“无虞”,句意通顺)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员外散骑常侍”“太尉咨议参军”“长史”“ 太守”都是官职,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知A项和C项断句错误,可排除。“除”“拜”“领”都是表示官职升降的词语,“广固”“齐郡”是地名,因此“领”的主语不可能是“广固”,而是王诞,所以排除B项。故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由平民之身”错误,由原文“袭爵雉乡侯,拜秘书郎”可知,王诞拜秘书郎前已袭爵雉乡侯。“授、除、擢、拔等都是表示官职升迁的词语”不当,授、除也可以表官职调动。B错误。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 B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仔细阅读就会发现,“其间,多次立下战功”于文无据。B错误。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的关键句式和字词有:(1)“修,诞甥也”,判断句式,桓修是王诞的外甥;“见”,被;“陈请”,陈言请求。(2)“垂眄”,器重;“必当”,一定;“无虞”, 没有什么事。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 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王诞字茂世,琅琊临沂人,是太保王弘的堂兄。王诞年轻时很有才华,晋朝孝武帝去世,堂叔尚书令王殉写哀策文,好久都未写成功,便告诉王诞:“还差一个叙述时节景物的句子。”于是拿出稿本给王诞看。王诞提笔加了一句,接王殉文中的“秋冬代变”后写道:“霜繁广除,风回高殿。”王殉叹赏这句非常清丽秀拔,于是用了它。王诞承袭爵号雉乡侯,拜任秘书郎、琅琊王文学、中军功曹。 隆安四年,会稽王的世子司马元显设置后军府,又将王诞补为功曹。不久又任尚书吏部郎,仍为后军长史,兼庐江太守,加镇蛮护军。转任龙骧将军、琅琊内史,长史之职如故。王诞结交侍奉司马元显的宠人张法顺,所以也被司马元显所宠爱。司马元显纳妾,王诞为他亲往迎接。又随同本府转任骠骑长史,将军、内史还照旧。元显讨伐桓玄,打算把桓氏全部诛灭,王诞反复地陈说桓修和桓玄志趣不同,因此桓修等免除灾难。桓修是王诞的外甥。到桓玄得势时,王诞将被处死,桓修为王诞陈言请求;陈说自己之所以活下来的原因,于是把王诞迁到广州。 卢循占据广州,用王诞担任他的平南府长史,颇以宾客之礼待他。当时广州刺史吴隐之也被卢循强迫留在身边,王诞说:“将军现在留下吴公,于公于私都没有好处。孙伯符难道不想留下华子鱼吗?只因一个地方容不下两位统治者罢了。”于是王诞和吴隐之都得以归还。 任命为员外散骑常侍,还未就职,高祖向皇上请求任命他当太尉咨议参军,转任长史。王诞忠心侍奉,日夜不懈怠。高祖很信任依仗他,北伐广固的时候,王诞兼任齐郡太守。义熙七年,以王诞为吴国内史。因母亲的丧事而离职。高祖征讨刘毅,起任他为辅国将军,王诞坚决辞让将军称号,穿着黑色丧服随从征讨。当时诸葛长民代管太尉留府事务,心中不安,高祖对此甚为忧虑。刘毅平定后,王诞请求先下京都。高祖说:“诸葛长民似乎有猜疑的心思,你怎么能离去呢。”王诞说:“诸葛长民知道我得到您的器重,如今我单身独往,他一定认为没有什么事,才可以稍微稳定他的心意。”高祖笑着说:“你真比孟贲和夏育还要勇敢啊!” 于是王诞一人先回京都。九年,王诞去世,当年三十九岁。因南北征战之功,被追封为作唐县五等侯。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田家行 【唐】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绿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两句写平日寡欢少乐、惑眉苦脸的男男女女因为收成好而欣喜万分,说话也温和悦人。第一句使用了互文手法。 B. “野蚕”两句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写野蚕作茧无人收取,只能自生自灭,可见夏茧的确获得了大的丰收。 C. 第七至十句写官家对农民巧立名目的盘剥,感情由喜转悲,形成一个大的波澜,显出文势跌宕之美,增强了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度。 D. 这首诗构思巧妙,选取农家生活的两个断面,用赋体直陈其事,语言质朴无华,通俗流畅、凝炼精警,于平易中见深刻。 15.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对百姓的同情。仲夏时节,农民麦、茧喜获丰收,却被官府盘剥一空,无法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 只能过着“衣食无厚薄”的悲惨生活。通过写丰收后的无奈,表达对百姓的同情。②对残酷的封建剥削的控诉。作者通过将百姓丰收时的喜悦与丰收后的无奈进行对比,更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剥削的残酷。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手法分析错误,这两句只有侧面描写,没有正面描写,用野蚕茧无人收来反衬夏茧获得丰收。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评价的能力。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答题时注意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情感。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农民为丰收而高兴喜悦。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写出丰收却必须先给官家把税输足,而自己不能指望丰收的粮食和丝绸能自己用上,只能免于卖掉牛犊,足见农民的辛酸悲苦之情,看似乐观,实则充满着对封建统治者的悲愤控诉,揭露他们的贪得无厌。 “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最后两句写无论衣食是否足够,只要不必被官府拘押就“乐”,进一步粉尘农民生活的悲苦,透露出作者的同情。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地崩山摧壮士死 (2).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 万里悲秋常作客 (4). 百年多病独登台 (5). 千呼万唤始出来 (6). 犹抱琵琶半遮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崩、摧、栈、钩、常、琵琶、作、遮。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19年春节期间,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不仅有效撬动了本土原创科幻文学土壤的活跃指数,也增强了观众对国产科幻银幕巨制的信心。尽管这部电影在故事情节处理上略显生硬,人物形象的刻画也 不够立体,但是, ,作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硬科幻电影没有像以往的好莱坞大片那样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而是用中国人自己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全人类自发的、共同拯救地球的中国式科幻故事。受其影响,我们的科幻小说不会只在小圈子内部 ,伴随着对影片原著刘慈欣同名小说的热议,一批新近亮相的国内中青年作家的科幻小说也纷纷登上热销榜,一派 。眼下,刘洋的《火星孤儿》、陈楸 帆的《人生算法》、江波的《机器之门》等科幻新作纷纷出版。第四届科幻春晚开展得很好,被科幻迷们 。主办方"未来事物管理局”邀请了20多位海内外的优秀作家,以“故乡奥德赛”为主题,请他们为故乡写一篇科幻小说或者对“故乡”进行解读。( ),成为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中的标志性力作,那么在视野边疆的拓展、题材手法的更新等方面持续发力的本土科幻小说,也可视作中国正借助流行文化铺展“仰望星空”的思考路径,成为推动读者不断突破对未来想象边界的工具。 17.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不仅增强了观众对国产科幻银幕巨制的信心,也有效撬动了本土原创科幻文学土壤的活跃指数。 B. 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不仅有效提高了本土原创科幻文学土壤的活跃指数,也增强了观众对国产科幻银幕巨制的信心。 C. 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不仅增强了观众对国产科幻银幕巨制的信心,也有效提高了本土原创科幻文学土壤的活跃指数。 D. 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观众对国产科幻银幕巨制的信心不仅增强了,本土原创科幻文学土壤的活跃指数也被有效提高。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瑕不掩瑜 孤芳自赏 生机勃勃 津津乐道 B. 瑕不掩瑜 顾影自怜 朝气蓬勃 津津乐道 C. 瑕瑜互见 顾影自怜 生机勃勃 夸夸其谈 D. 瑕瑜互见 孤芳自赏 朝气蓬勃 夸夸其谈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流浪地球》溢出了科幻的类型边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B. 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流浪地球》如果说溢出了科幻的类型边界 C. 如果说溢出了科幻的类型边界的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流浪地球》 D. 如果说《流浪地球》的里程碑式意义溢出了科幻的类型边界 【答案】17. C 18. A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分析原句,压缩主干:“《流浪地球》的成功,不仅撬动了活跃指数,也增强了信心”。显然,“撬动了活跃指数”搭配不当,可改为“提升……指数”,故排除A; 再思考句间关系,是递进关系,分析内容,显然“增强信心”比“提升……指数”程度更轻,故应为“不仅增强了信心,也提升了活跃指数”,故排除B; D项,“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银幕巨制的信心不仅被增强了,本土原创科幻文学土壤的活跃指数也被有效提高了”偷换主语,且表达不流畅,故排除D。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平时多积累词语成语,多练习辨析近义词和成语。辨析时从适用对象、褒贬情感、结构搭配、语意轻重、范围大小等角度进行判定。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多于缺点。瑕瑜互见:比喻有缺点也有优点。依据“尽管这部电影在故事情节处理上略显生硬,人物形象刻画也不够立体,但是”和“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硬科幻电影”可知,句子强调虽有缺点,但缺点小于优点,故用“瑕不掩瑜”,排除C、D; 孤芳自赏: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的人。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顾影自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依据“受其影响,我们的科幻小说不会只在小圈子内部”可知,句中指中国科幻小说不是自命不凡地自我欣赏,故用“孤芳自赏”,排除B、C; 生机勃勃: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朝气蓬勃:形容充满了生气和活力的样子。依据“一批新近亮相的国内中青年作家的科幻小说也纷纷登上热销榜,一派”可知,句意指国内科幻小说发展所呈现出的旺盛生命力,两个成语均可; 津津乐道:形容对这件事十分地感兴趣地谈论。强调的是说个不停。夸夸其谈:指浮夸空泛地大发议论。依据“第四届科幻春晚开展得很好,被科幻迷们”可知,句子指科幻迷感兴趣地谈论,故用“津津乐道”好,排除C、D。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意衔接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先看补写句子的位置,依据上下句内容的提示,从主语一致、时间逻辑等顺序、词语搭配、意境氛围是否一致等角度判定出正确答案。 根据括号后的“成为中国电影工业化 进程中的标志性力作”,主语应是《流浪地球》,就此排除D项;根据后面的“那么……”可知,前面应有个“如果”,构成“如果……那么……”的结构,可排除A项;根据句意可知假设句的前后的主语应该不一致,所以“如果”应放在“《流浪地球》”前,可排除B项。 故选C。 【点睛】正确使用成语的题可从三方面入手:①从语境角度,用逻辑关系与词语对应解题;②从词义角度,用提取语素与词义轻重解题;③从用法角度,用适用对象与感情色彩解题。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如果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想要成为诗人徐志摩,它需要做些什么?①_____________,最大限度接近他的创作素材;其次,它要学习徐志摩同时代其他诗人的诗……但这样,②__________? 不,它还缺少一样东西,③_____________。所谓“功夫在诗外”,无论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还是“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无不来自诗人自身的生平际遇。人工智能只有具备徐志摩的人生经历,还原他的所有体验,才有可能真正创作出类似徐志摩的诗来。 【答案】 (1). ①它要拥有徐志摩的阅读量 (2). ②它就能创作出徐志摩的诗了吗 (3). ③那就是徐志摩的人生经历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答题时要注意话题要保持一致。 本题主要讲机器人如何成为徐志摩。 第一处,前文有“它需要做些什么?”可见,此处应为需要的内容;后文有“最大限度接近他的创作素材”,可见,第一处应填与“创作素材”相关的内容,大量的阅读才能有创作素材,因此第一处应填:它要拥有徐志摩的阅读量。 第二处,前文讲了两个条件,接着用“但这样”转折,表示前面条件依然不够,机器人成不了徐志摩,根据文末一句“才有可能真正创作出类似徐志摩的诗来”且空缺处标点是问号,故应填写与之相反的疑问句。 第三处,前文有“它还缺少一样东西”,空缺处应填缺少的东西,后文说“无不来自诗人自身的生平际遇”,故应填与徐志摩人生际遇相关的内容。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30个字。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研究表明,过去近20年来,地球表面共新增超过约5.18亿公顷的植被面积,相当于多出一块亚马逊雨林。而其中三分之一的植被面积增长,要归功于中国与印度——特别是中国的植树造林工程与两国共同的农业集约化管理。 NASA研究表明,中印的人为活动在地球绿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该研究主持者之一、波士顿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系博士陈池(音)表示,“尽管中国和印度国土面积仅占全球陆地的9%,但两国为这一绿化过程贡献超过三分之一。考虑到人口过多的国家一般存在对土地过度利用的问题,这个发现令人吃惊。” 【答案】NASA研究表明:地球比20年前更绿了,中印对此贡献最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选材大多是新闻报道,要求是概括主要内容,也可能拟新闻标题,或者写新闻导语,审题时首先要搞清楚答题任务。压缩语段的一般方法:1.摘取法,就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这种方法适合于封闭性语段,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2. 分层法是语段压缩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压缩语段,连缀语句。3.复取法,也叫合取法,它是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 本题是一则新闻,第一段是新闻的导语部分。一般来说,导语部分是整则新闻的概括,最主要的内容集中在这里。本则新闻便是如此。 导语部分一共有两大句话,一句讲NASA最新研究表明,近20年来,地球植被增多;另一句讲,增多的原因归功于中印。据此概括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什么是祖国?一位作家说:“祖国就是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那亮着灯的窗户……”,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面对日新月异的祖国,站在新的历史转折点上,你会有着很多的联想、感悟和思考。 “新华中学”拟将举办“盛世华诞,荣耀中华”的演讲比赛,请以“新华中学”李建国同学的名义,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新青年敢作为,共铸中国梦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李建国。我演讲的题目是《新青年敢作为,共铸中国梦》。我能有机会参加本次“盛世华诞,荣耀中华”演讲比赛,心情非常激动。 同学们,风雨砥砺,岁月如歌,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中国已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处在这个关键节点的我们,应不负前贤之努力,继往开来,在新节点上敢于作为,共同铸就伟大的中国梦! 七十年来,新中国以令世界惊叹的速度从雨后初生,到如今的枝繁叶茂。在这一中国速度的背后,是几代青年人的青春,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是他们的勇敢创新,是他们的弃小家以成大家的精神。所以,处在新时期节点上的我们,不应故步自封,而要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勇于作为,共铸中国梦! 新时代青年,当求真务实,勇于反思,勇于改错,彰显复兴决心。祖国的七十年岁月并非一帆风顺,亦有过迷茫和徘徊,但终于在反思中开始了改革的阵痛。一九七八年开始的平反冤假错案,吸取经验教训,便是体现大国风范;1979 年改革开放开始了改变二十一世纪世界格局的伟大壮举;新时期来临前夕,开始了大规模的反贪反腐的行动;“求真务实”是从那之后的座右铭,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这一切的一切都只为一个目标--中华复兴! 处于新时期的我们更应继承这种求真务实、勇敢反思的精神,在实现梦想途中不断反思,不空谈,要实干。要坚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勇立潮头,敢于创新;大国青年,应勇敢地站在时代的潮头,树立创新精神。“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站在祖国七十年华诞的节点上回望先前的奋斗者,不难发现他们所共有的品质--创新。三峡工程,让世界瞩目;载人航天,全球关注;二十年青丝白发的“天眼之父”南仁东,几十年隐姓埋名的“两弹元勋”“氢弹之父”于敏……他们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科技成就强国,创新铸就未来。故,处于新节点的我们应该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运用新思路和新方法攻破梦想之路上,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 处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应脚踏大地,走好新一代的长征路。在泥泞之中,也要坚定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信念。这必将给我们带来与众不同的人生,而这样的人生也必将与我们的时代交相辉映。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新青年,敢作为,共铸中国梦! 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审题:本题为材料作文中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写好这篇文章,首先要理解材料的内涵。材料由两个层面组成:第一个层面是对“祖国”的理解与定义,材料引用一位俄罗斯作家所说的一句话,“祖国,就是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那亮着灯的窗户……”它揭示的是一种朴素的家国关系,国就是家,家就是国,国与家息息相通,同呼吸,共命运。第二个层面则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情境,情境语有“新中国70周年华诞”“站在新的历史转折点上”等。综合这两个层面,我们可以确立文章的写作方向,那就是面对祖国70周年华诞、站在新的历史转折点上,写出此时此刻的“联想、感悟和思考”。 “‘新华中学’拟将举办‘盛世华诞,荣耀中华’的演讲比赛,请以‘新华中学’李建国同学的名义,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这是本则作文的任务要求。因此,一定要注意演讲稿的格式,也可以提一下演讲比赛的主题。 [立意] (1)讴歌祖国70年的发展变化,见证历史,展望未来; (2)展示祖国崭新面貌,继往开来,振兴中华; (3)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坚定信念,坚持奋斗,做新时代的追梦人,等等。 (4)昨日风雨兼程,明日砥砺前行。 [素材] 1、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中国人民走得每一步都是步履蹒跚,每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牺牲。这70年,中国人民永远忘不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精神与钢铁的较量;忘不了,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悲愤与耻辱;忘不了,南沙群岛护我主权时对手的无耻与卑劣。这牺牲包含了所有的付出,既有先烈的浴血、也有我辈的拼搏,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大家的团结奋进,离不开大家不惧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 2、如今的祖国已取得了“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迅猛发展:仰望蓝天,“神州飞船”太空穿梭;俯瞰大地、三峡工程旷世神奇。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一个个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已经成为中国的新名片。这一系列成就,证明中国不仅可以跟上世界的步伐,而且可以引领世界的潮流。 3、还记得,1950年,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悍然介入朝鲜战争,严重威胁着摇篮中的新中国。他们以为刚刚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新中国身心俱疲,无力站起;他们以为中国会懦弱地选择退缩;他们以为贫穷已经将中国的骨气磨损;他们以为这个民族已经毫无生气,不堪一击。但他们忘了,中国已经站起来了!“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以英雄之躯,换来祖国70年来的和平发展。新中国的底色,从来就是坚强不屈、遇强更强! 4、还记得,20世纪60 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先进的技术团队,带走了庞大的经济援助。唯一的依靠没了,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孤立和无助当中。当全世界以为中国没有苏联很快就会垮掉的时候,他们忘了,中国是有骨气的!“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在当时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新中国仅用不到十年时间就独立研制出了原子弹和氢弹。当那朵蘑菇云在沙漠的上空绽放,中国不仅让世界再一次惊叹,更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 5、还记得,40年前冬天的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兄弟坚定地按下红手印,实施“包干到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还记得军大衣、的确良、喇叭裤,曾经承载过国人对美的向往;还记得1981年中国女排第一次站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从此更多的体育健儿为祖国赢得荣誉;还记得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从此更多的中国航天员逐梦苍穹。 6、一把大剪刀,一把木尺,一台缝纫机,古稀老人为我们刻录下了70年的变迁和辉煌。沿着历史的长河回望,我依然能看见毛主席的中山装意气风发,周总理的一袭黑色大衣讲述着中国的传奇,我同样能看见绚丽的色彩正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重新绽放,而中国这艘航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进发! 7、当典雅的唐装走俏全球,当优雅的旗袍热遍世界,当优美的汉服走遍五湖四海,当中国服装作为一种文化潮流在全世界受到瞩目和尊重,当时尚的定义不再执拗地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我们已真切地看到了一个民族的气质、品位和走向。 [结构] “新青年敢作为,共铸中国梦”,文体:议论文。 开篇回顾新中国70年历史进程,点题并亮明观点:处在新时期节点上的我们,不应故步自封,而要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勇于作为,共铸中国梦。 正文部分分为两个层次,从历史的经验教训到新时代的责任使命,逐层深入论述:新时代青年,当求真务实,勇于反思,勇于改错,彰显复兴决心;勇立潮头,敢于创新;大国青年,应勇敢地站在时代的潮头,树立创新精神。 结尾呼吁:新青年,敢作为,共铸中国梦。 【点睛】写作,一定要灵活善变,一定要有相应的方法,才能更好的谋篇布局,才能把整篇作文写得出色,方法很重要,一定要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高考的作文承载着社会功能和思想教育功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人”与“作文”。因此,写这类作文不能流于表面,而应深入挖掘出其思想内涵。具体来说有以下的方法: 一、从人生的体会方面去思考,关注生活,写出个人生命体验。像我们所说的“责任”这个话题,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责任感是不同的。而这种话题更多地体现在针对学生这一个年龄层次来进行命题的,更多是关于学生的责任、学生的生活,不是空洞地喊口号式责任,而是注入了很多的人文精神的一种责任。 二、从哲理的思辨性方面去思考。比方说“优势与成败”这个话题,体现出成败和优势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具有优势的人并不一定就能成功,而在劣势下面他也并不一定就失败。这是一种辩证哲理思维,我们平时要多去仔细思索、思考,从理性的角度,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它,特别要时刻提醒自己,作文内容要尽量贴近现实生活,注意用辩证眼光看问题。 三、结合我们时代的一些特点去思考。平时要多关注时事,看一些报刊评论等,有利于从时代的眼光去把握问题。 四、注意写作素材的积累。我们平时可以多准备一些素材,而且要按不同的类别分门别类。比如从自信心的角度去总结一些素材,从责任的角度又总结一些素材。可以按这样的类别整理情感、道德、科技、环境、自然、人生感悟、社会生活、文化问题等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