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淮北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 考试说明:‎ ‎1.考查范围:必修1‎ ‎2.试卷结构:共六大题: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所有答案均要答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一、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 阅读下面文言,完成下面小题。‎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 27 -‎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復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1. 对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 妇女无所幸 故幸来告良 B. 哙拜谢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 君为我呼入 为击破沛公军 D. 以待大王来 常以身翼蔽沛公 ‎2. 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列传记述各方面著名人物。项羽虽未做过皇帝,但司马迁也把他列入本纪。‎ B. “项王、项伯东向坐”,“东向”最尊;“亚父南向坐”,“南向”次之;沛公、张良北向西向坐,座次卑微。从这可以看出项羽的刚愎自用。‎ C. 山东:山的东面。因“山”可指华山、太行山、泰山等不同的山,故所指地域不尽相同。《鸿门宴》中的“山东”指的是崤山,即函谷关以东。‎ D. 季父,古代兄弟排行,长兄为伯,次兄为仲,再次者为叔,后者称季。农历一年分为四季,每个季节有三个月,三个月依次以孟、仲、季相称。‎ - 27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刘邦借故离开宴席,项王派都尉陈平召回刘邦。可见此时的项王对刘邦是有防范之心的,害怕他逃跑。‎ B. 范增深知纵虎归山必将后患无穷,他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布置的计划彻底破产而恼怒不已。‎ C. 迷信武力的项羽认为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对他的逃脱不以为意,失去了铲除政敌的绝好机会。‎ D. “鸿门宴”从某种层面来说是张良和范增的斗智,在整个事件的演变中,两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答案】1. C 2. B 3. A ‎ ‎4. (1)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2)秦王有虎狼一般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惩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普天下的人都起来反抗他。‎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学习文言文的根本途径在于平时大量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义项,平时要多巩固,多归纳,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根据词语的偏旁部首和在句子中的位置及所作的句子成分等进行分析。题干要求选择“对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 A项,“妇女无所幸”中的“幸”,译为“古时君王对妃嫔的宠爱,即‘临幸’”;“故幸来告良”中的“幸”,译为“幸而”。‎ B项,“哙拜谢”中的“谢”,译为“感谢”;“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谢”,译为“道歉”。‎ C项,两个“为”都是介词,译为“替”。 ‎ D项,“以待大王来”中的“以”,译为“以便”;“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以”,译为“用”。‎ 故选C。‎ - 27 -‎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学生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帝王年号、谥号、庙号;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外交礼仪、行政区划;还有一些委婉的说法,表谦、表敬的词语等等。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等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推敲。本题要求选择“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 B项,牵强附会,错在“从这可以看出项羽的刚愎自用”这个地方。“刚愎自用”形容 一个人过分自信,完全听取不了别人的意见,十分固执。此处的座次安排不能体现项羽的刚愎自用。‎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在细节上做文章。同时防止命题陷阱,如: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因果倒置、无中生有等。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A项,曲解文意。错在“可见此时项王对刘邦是有防范之心的,害怕他逃跑”这个地方。从原文“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可看出这只是相应出于礼节来召请刘邦继续宴饮而已。从另一个角度看,刘邦都趁机脱逃了,他都不知道,还去请人家继续喝酒,充分说明此时的项羽对刘邦毫无防范之心。‎ 故选A。‎ ‎【4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从而达到词句通顺。‎ 第(1)句采分点:“者……也”表判断;“所以”,译为“……的原因”;“出入”,偏义词,偏在“入”上;“非常”,意外的变故。‎ 第(2)句采分点:“夫”,发语词,表议论;“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是对称结构:其中“杀”和“刑”的意思相近;“举”“胜”两个词的意思相近,都是“尽,完”的意思。‎ - 27 -‎ ‎【点睛】实词理解题不仅仅是死记实词意思,更主要在于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参考译文:‎ 刘邦的军队驻扎霸上,没能和项羽相见。刘邦部下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您想在关中称王,任命子婴做国相,珍宝样样被他占有。”项羽大怒,说:“明天犒劳士兵,要打败刘邦的军队!”当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驻在新丰鸿门;刘邦的军队只有十万,驻扎在霸上。范增劝项羽说:“刘邦住在山东时,贪恋财物,喜欢女色。现在进关了,财物一点也不贪,女色一点也不迷恋,这表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我曾派人去察看,他住处上空云气,都是虎龙的形状,成五彩,此天子气的。必须赶快攻打他,不要失去良机!‎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他一向跟留侯张良要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营,秘密地会见张良,把项羽要攻打刘邦的事详细地告诉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刘邦军营,说:“不要和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为韩王送沛公,沛公现在遇到急难之事,我逃走了,是不讲信义的,我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进去了”,把情况详细地告诉刘邦。刘邦大吃一惊,说:“怎么办?”张良说:“谁替大王考虑这些的?”他说:“鲰生劝我说:‘距关,不要让诸侯的军队进来,秦地就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了。’所以听的。”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抵挡项王吗?刘邦沉默”,说:“当然不一样。又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您是不敢背叛项王的。“刘邦说:“你怎么与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时与我交往,他杀了人,犯死罪,我救了他;今天有急难,所以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谁给你少长?”张良说:“他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将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献上了一大杯酒,祝项伯长寿,并与他约定结为亲家,说:“我入关,一丝一毫的财物都不敢据为己有,籍吏民封存仓库,等待项将军的到来。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将我的情况详细告诉项将军,说明我是不会违背道德的。项伯答应了”,对刘邦说:“第二天不能不早点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吧。”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他回到项羽军营,将刘邦的话全部向项羽报告,就说:“您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轻易入关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你反而攻击他,这是不讲信义的。不如趁此好好地款待他。“项王答应了。‎ - 27 -‎ 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骑兵前来见项王,到了鸿门,谢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您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连我自己也没料到竟先攻入函谷关灭了秦国,能够在这里再看到将军。现在有小人他说,令您和我有了隔阂……”项王说:“这是您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但是,我怎么会这样。“项王当天就留沛公一起喝。项王、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的人,范增大了。刘邦朝北坐,张良向西坐做陪客。范增屡次向项羽使眼色,举起所佩的玉玦多次暗示项王杀掉刘邦,项羽却默默地没有表态。范增站起来,走到外面,叫来项庄,对他说:“你为人不忍心。你上前给他们敬酒,寿命结束,请用剑舞来助兴吧,趁机就在座位上,杀了他。不的人,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寿命结束,说:“您与沛公饮酒,军队中没有什么可供娱乐,请用剑舞来助兴吧。“项王说:“好吧。“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用身体掩护刘邦,使项庄不能刺到刘邦。‎ - 27 -‎ 于是张良到军门见樊哙。樊哙问:“现在的情况怎样?”张良说:“很急!现在项庄拔出剑跳舞,他的真正用意却在趁机刺杀刘邦。”樊哙说:“这是近了!请让我进去,与之同样的命令。”樊哙就带着剑拿着盾牌进入军门。持长戟交叉的卫兵要拦住他,不让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兵都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入军门,掀开帐幕,向西站着,睁大眼睛看着项羽,头发直竖起来,眼眶都要裂开了。项羽按剑而跪着说:“这是什么人?”张良说:“刘邦的侍卫樊哙的原因。“项王说:“勇士,赏给他一杯酒。”就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站着把酒喝光。项羽说:“赐给他一只猪腿。”就给了他一只生猪腿。樊哙把他的盾牌反放在地上,再把猪腿放在盾牌上面,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羽说:“勇士!能再喝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怎会推辞呢!从前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杀人唯恐不能杀尽,惩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人都起来反叛他。怀王与诸将领约定说:‘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就封他为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一丝一毫的财物都不敢沾边,封闭官室,撤回了军队驻扎在霸上,来等待您大王。他特意派遣将士守关,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刘邦这样劳苦而功高,不仅没有得到封侯的奖赏,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要杀有功的人。您这是走秦朝灭亡的老路啊,我认为大王不应采取这样做法!“项王没有回答,说:“坐在。”樊哙跟随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刘邦站起来到厕所去,趁机叫樊哙也出来。刘邦出来后,项羽派都尉陈平出来叫刘邦回去。刘邦说:“现在出来,没有向项羽告辞,对这件事怎么办?”樊哙说:“大行不顾惜细枝末节,有大礼节的人不躲避小的责备。现在人家是切鱼肉的刀和砧板,我们就是鱼和肉,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为什么要告辞呢?”于是就走了。于是让张良留下辞谢。张良问他说:“您带了什么礼物?”他说:“我带来一双白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杯,想献给亚父。刚才项王发脾气,所以不敢献。你就替我献给他们吧。”张良说:“遵命。”当时,项羽的军队驻扎在鸿门,刘邦军队驻扎在霸上,两军相距四十里。刘邦就丢下他的车马与随从人员,独自骑马脱身,部将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和盾牌徒步逃跑,他们从郦山下,经过芷阳抄小路逃走。刘邦走时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军,不过二十里而已。估计我们回到军营时,你才可进入。刘邦走了”,从小路到军中。张良才进去辞谢,说:“刘邦不胜酒力,不能亲自来告辞。他让我奉上一双白璧,敬献给大王足下,一双玉杯,敬献给范大将军足下。“项王说:“您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大王有意责备的,单身离去,现在已经回到军营了。“项王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范增接过玉杯,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敲碎它,说:“唉!这小子真不值得跟他谋划大事了。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的。我们现在等着做他的俘虏了!”刘邦回到军中了,马上把曹无伤杀掉。‎ ‎(二)课外文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鞫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太子丹曰:“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愿太傅更虑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 太子跪而逢迎,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光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诸侯得合从,其偿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轲为上卿。‎ - 27 -‎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B. 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C. 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D. 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子,自秦朝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而诸侯王或藩王的正式继承人一般称“世子”。‎ B. 太傅,中国古代职官,是国君的辅弼大臣或是皇帝的老师,作为重臣参与朝廷政事,负责监督官员的言行。‎ C. 避席,是古代交往的一种礼节。古人一般席地而坐,有时为了表示对某人的尊敬,离开座席伏身或起立。‎ D. 顿首,九拜之一,通常用于下级对上级以及平辈之间。行顿首礼时,头部碰地即起,接触地面的时间短。‎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在秦将灭六国兵临易水之际,太子请教鞠武、田光以及接见并重用荆轲都是为了消弭秦灭燕国的祸患。‎ B. 樊将军从秦流亡至燕,鞠武认为收留他于燕不利,建议急遣樊将军入匈奴,想借匈奴之手除去樊将军。‎ C. 太子在向田光请教如何缓解燕秦两国紧张局势之后,叮嘱他不要泄露谈话内容;为此,田光“自刭而死”。‎ D. 太子重用荆轲,是想让他胁迫泰王返还诸侯土地,或者刺杀秦王致使秦国大乱,以便六国趁机合纵破秦。‎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2)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答案】5. A 6. B 7. B ‎ ‎8. (1)这就像将肉放置在饿虎往来的路上,灾祸一定无法挽救了!(2)如果真能够劫持秦王,让他全部返还侵占诸侯的土地,那就最好了;如果不行,就趁势杀了他。‎ - 27 -‎ ‎【解析】‎ ‎【5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对称结构等等,还可以利用词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来判断。最重要的是抓住句子的主语,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宜采用排除法。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译文是:太子送他到门口,说:“我向您汇报的情况,和您自己说的话,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漏出去。”田光俯下身子笑着说:“好。”‎ ‎“曰”,表示一个人说话的动作,属于句中停顿,它后面应该断开,从而排除BD两项;“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是判断句,“者”之后应断开,再排除C。“愿先生勿泄也”,“也”表示句中停顿,其后要断开。“田光俯而笑曰”是个完整的句子,“诺”是“曰”的具体内容,应单独断开。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A。‎ ‎【6题详解】‎ 此题考核学生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帝王年号、谥号、庙号;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外交礼仪、行政区划;还有一些委婉的说法,表谦、表敬的词语等等。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等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推敲。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B项,对太傅的职位表述不正确,错在“负责监督官员的言行”这个地方。应为“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在细节上做文章。同时防止命题陷阱,如: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因果倒置、无中生有等。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B项,“借匈奴之手除去樊将军”的说法于文无据,原文“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的意思是说将樊将军送到匈奴后可以消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借口。‎ 故选B。‎ - 27 -‎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同时,了解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掌握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断句——串译——完善。‎ 第(1)句采分点:“是”,指示代词,“这”;“以”,介词,译为“用,拿”;“委”,投,放置;“当”,面临,迎着;“蹊”,小路;“振”通“赈”,救济的意思。‎ 第(2)句采分点:“诚”,如果;“得”,能;“悉”,全部;“反”,通“返”,归还;“大善”,十分好,最理想;“因”,趁机。‎ ‎【点睛】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秦国将灭掉六国,秦兵已逼近易水,恐怕祸临燕国。太子丹为此非常忧虑。‎ - 27 -‎ 樊将军逃离秦国到燕国,太子丹接纳了他。太傅鞠武劝谏太子说:“不行,秦王很残暴,对燕国积累了很深的仇恨,真让人胆战心惊,更何况秦国已听说樊将军逃到了燕国!这就像将肉放置在饿虎往来的路上,(您遭受到的)灾祸一定无法挽救了!我希望您赶快把樊将军送到匈奴去,以便消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借口。”太子丹说:“樊将军在这个世界上已经走投无路了,才投奔到我这里来,我总不能因为被强秦压迫,便抛弃了我可怜的朋友,将他送到匈奴去。(反正)这是我性命本当绝的时候了,希望太傅再想别的计策。”鞠武说:“燕国有位田光先生,可以和他研究谋划。”‎ 太子丹跪着上前迎接田光,向后倒着走为田光引路。田先生坐好以后,太子丹看看左右没人,便离开座席请教说:“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先生关心一下这件事。”田光说:“现在太子您听到的是我年轻时的情况,可不知道现在我的精力已经消耗完了。虽然如此,我不敢因为我(精力不如以前)就荒废了国家大事。我有一位好朋友荆轲可以为您所用。”太子说:“希望通过您(让我)与荆轲结交,可以吗?”田光说:“可以。”太子送他到门口,说:“我向您汇报的情况,和您自己说的话,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漏出去。”田光俯下身子笑着说:“好。”‎ 田光去见荆轲,说:“我和您的关系很好,这在燕国是无人不知的。我向太子推荐了您,希望您到宫中去拜见太子。”荆轲说:“愿接受您的教导。”田光说:“希望您赶快去拜见太子,说我已经死了,表明我不会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泄漏出去。”于是田光自刎而死。‎ 荆轲见到太子丹,说田光已经自刎而死。太子听了,跪下拜了两次,又跪着往前行,泪流满面,过了一会儿才说:“我之所以请田光先生不要说出去,是想通过他来实现一件大事的计划。现在田先生用死来表明没有泄漏我说的话,这哪里是我的本意呢!”荆轲坐好以后,太子离开座席,叩头说:“田先生不知道我不才,让您来到这里,我希望(向您)说出我的想法,这是上天哀怜燕国,不抛弃他的后人啊。我想如果能够找到一位勇冠天下之士出使秦国,用重利引诱秦王,秦王贪图那些厚重的礼物,(我们)一定能实现愿望。如果真能够劫持秦王,让他全部返还侵占诸侯的土地,那就最好了;如果不行,就趁势杀了他。那些秦国大将这时都在国外指挥军队,而国内出现了大乱,这样,君臣会互相猜疑。(我们)凭借这样的机会,诸侯能够再次合纵,打败秦国就是必定无疑的了。这是我的最大愿望,但不知这个使命用来交给谁好。(我)希望您多多关心这件事。”过了好一会儿,荆轲说:“这是国家大事,我才学很低下,恐怕不能胜任这个使命。”太子上前叩头,坚决请他接受这个使命,不要推辞。这样,荆轲才答应了。于是太子尊荆轲为上卿。‎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少室雪晴送王宁 李颀 少室①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②一峰雪。‎ - 27 -‎ 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 过景③斜临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 行人④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 ‎[注]①少室:山名,在河南登封县北,东距太室山约10公里,有三十六峰,山北麓五乳峰下有少林寺。②见:“现"。③过景:落日余辉。④行人:指王宁。‎ ‎9.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写少室山众山峰,同中有异,别具特色;晴雪不同的座座山峰,似与王宁分别。‎ B. 三、四两句中的“连”字,写出山峰的绵延广袤;两个“峨”字,突出雪峰的高峻,青白相间,异常素美。‎ C. 五、六两句写落日余辉斜照山峰,几缕欲尽未尽的白云缠绕山间,婀娜多姿,景色奇美,难以用言语形容。‎ D. 尾句写送别远望,夕阳西下,驻马浮桥之上,眺望南山之景,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王宁之间深厚的友谊。‎ ‎10.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9. A 10. ①对少室山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诗的前六句对少室山的雪景做了大量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少室山绮丽雪景的喜爱之情。②与友人游玩时的畅快之情。“行人与我玩幽境”一句透露出作者与友人游玩时的欣喜与畅快。③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诗的最后直言“惜别”,更以举头遥望的动作体现不舍之意。‎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以拟人手法,写少室山晴雪不同的座座山峰,似与王宁分别”错。其实,开头两句没有运用拟人手法。雪后的“少室”众峰并不完全相同,有一些山峰和其他山峰有明显的区别,是描绘了少室山山峰众多,晴雪不同的总的景象。‎ - 27 -‎ 故选A。‎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做这种题的通常思路是:首先,看作者,了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即知人论世;其次,结合诗歌中的注解,进一步了解内容;第三,如果有选择题,可以在选项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最后,就是细读诗歌文本,对其中的意象,带有情感的字眼,要紧紧地抓住。题干要求,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意思是雪后初晴的少室山,虽然幽静秀美,引人玩赏;但是送别友人,心情抑郁,北风切切,寒气逼人,诗人心中一时涌起无限惆怅之情。少室诸峰,雪后初晴,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本来应该和友人同赏佳景,但又不得不分别,诗人与王宁浮桥上依依惜别,王宁渐渐走远了,诗人还伫立在桥上,举头“试望”友人王宁在南岭中的身影,“试望”一词,恰切地表现出诗人望不到了还在望,希望能多看几眼好友身影的惜别心情。总之,结合具体诗句和诗歌题目及注解等分析即可。‎ ‎【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直接表达,出现情感词,其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即可体会情感。答题的思路如下: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感情;间接抒情:借助……意象(或画面),渲染……氛围,营造……意境,表达了……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怀着慷慨激昂的心绪回忆往事,其中表现同学们意气齐放、强劲有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奉命入秦刺杀秦王,临行前慷慨吟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表明自己此次刺秦视死如归的决绝态度。‎ ‎(3)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 - 27 -‎ ‎ 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两句对“真的猛士”作出高度评价,表明他们的精神将会激励世人更加勇猛地去抗争。‎ ‎【答案】 (1). 书生意气 (2). 挥斥方遒 (3). 风萧萧兮易水寒 (4).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6).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初高中课内必须记背的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第一是“反复”,这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最佳方法,其次是从汉字的偏旁部首的表意功能去理解;最后,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破难点。高考命题多是一些字形繁杂或易错、易混的字,我们要善于积累。此题中需注意“意气”“挥斥”“方遒”( “正当遒劲奔放”的意思); “萧萧”(是草字头,不要与乐器“笙箫”的“箫”相混淆);“兮”(是“八”字头,而不是“人”字头,“入”字头);“惨淡”“淋漓”等字词在语境中的意思和字形的正确书写。‎ ‎【点睛】名句的识记,除了反复诵读外,就是要注重理解记忆,也可以用一下趣味性的联想记忆来帮助。目的是记准、写对。情景式默写,一定要抓题干中的关键字眼,然后所填的诗句一定要呼应、紧扣这些字眼。‎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胡杨人家 刘之蔚 每年的九月下旬,黑水河的上游水闸都要放水,额济纳沿黑水河生长的胡杨林仿佛一夜间被镀上了金色。因为得到黑水河的滋润,这里的胡杨林要比其他地方的早黄一个月左右。‎ 日出之前赶到二道桥,当走到四道桥,已接近响午时分,刚过了一座新修的木桥,想找个地方交个“地税”,但见有一处胡杨林煞是茂密,便不及细想一溜小跑往里钻了进去。‎ 不曾想到在这林子掩映之下居然藏”有毗邻的两座蒙古包,心中不禁窃喜,直奔过去。从外观上可以判断出,这两座蒙古包不是旅游区常见的忽悠游客的山寨包,而是真的有人在此居住。此时胡杨林外飞沙走石,而林子里安静得仿佛时间都为此凝固了。‎ 见蒙古包开着门,没敢靠近,朝里吆喝了声:“家里有人吗?”‎ - 27 -‎ 随着应答声,门里探出一张中年妇女的脸,黑里透红带着油光,乐呵呵地喊我进去喝茶。晃悠一上午的我此时的确已是口干舌燥、饥肠辘辘,便腆着脸不客气地问:“有吃的吗?”那中年妇女回答脆脆的:“有,跟我们一块吃羊肉饺子吧。”‎ ‎“我还有朋友在林子外,能一块来吃吗?要多少钱?”我有点儿得寸进尺了。‎ 这一问,也许有些唐突,只见对方一愣。不知啥时她的身后又多了一张年轻姑娘的脸,有着蒙古人特有的刚毅的线条,煞是好看。姑娘接过话题问道:“你们几个人,还想吃啥?”‎ ‎“有手抓羊肉不?”‎ ‎“有!”回答一样是脆脆的,伴以银铃般的笑声。‎ 我就纳了闷了,这哪像是不期而遇,明明是到亲戚家里。便回身招呼伙伴们钻进了一座摆着一张折叠餐桌的蒙古包。不一会儿,蒙古包外由远而近传来一阵摩托车的马达声,循声望去,一个男人出现在门口。‎ 老代,这是我真真切切在额济纳近距离见到的第一位蒙古汉子,不高的个头,但十分的壮实,黝黑发亮得让城里人无比艳袭的肤色,健康阳光。不曾想到的是,在后面的交谈里我才发现,之前印在我脑海里的蒙古汉子应该是端着苍鹰的姿势,个顶个儿膀大腰圆的摔跤手模样,而老代很浓缩且很腼腆。‎ 关系就这么在你一句我两句的沟通中变得起来,就像一壶好茶,浸出物是慢慢地释放出来的。‎ 但我还是心里没底,提到了餐费的问题,老代憨憨地说昨天也有人要吃手抓,给了60元。‎ 我没说啥,心里有底了,见他们开始包饺子了,我说:“让我媳妇儿来帮忙包可以吗?”‎ ‎“可以啊,来吧。”‎ 我又认真地“调侃”了一句:“俺们山东人包饺子,肉馅儿要塞得满满的。”‎ 老代乐呵呵地回了一句:“没事啊,包成包子都行。”‎ 饺子是用搁在外面空地上的炉子煮的,到了晚间这炉子就得抬进蒙古包生火烧水取暖。姑娘在煮饺子,我就开始拍照,这时才开始观察老代家周边的一切。荒漠深处的额济纳,秋天显得土分的短促,犹如礼花般绽放的黄色叶片或繁如花海或星星点点,映衬着千年胡杨那道劲的枝干,美得让人窒息。‎ 手抓羊肉上来了,是一整块羊胛骨肉,在甘肃,在青海,在陕西,没少吃手抓羊肉,这回真长见识了。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吃到的最棒的手抓!问起老代,为啥会给我们上这块肉。‎ ‎“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我们就会杀一只羊,用最好吃的肉来招待客人,你们吃完走了,‎ - 27 -‎ 这块骨头,我们洗一洗,拴上一根麻绳要挂在蒙古包上的。”‎ 呜,我差点没感动得冒泡儿。‎ 慢慢聊着,我这才知道,之前最先打招呼的那位中年妇女是老代的丈母娘,而那位年轻的姑娘是老代媳妇儿,我的眼镜差点儿没掉地上,这关系一时我都没反应过来。老实说,刚开始我把他媳妇儿当他女儿了。老代没生气,反而开怀大笑,蒙古人的豪情和大度一览无余。‎ 因为忙活我们这顿饭,等我们吃完了,人家一家才开始用餐,怪不好意思的。又等了一袋烟工夫,才最后过去把饭钱硬塞给了老代。之前说好了的:两盘羊肉饺子、一份手抓羊肉,共60元。给老代一张,没让他找钱,老代有点不好意思收,这时候,我的态度有点强硬了,必须收下!见他们也喝茶,也不管他们喜不喜欢,留下我摄影包里带的所有的“大红袍",挥一挥衣袖,与老代一家人道别,没有相约来年,轻轻地带着-份纯真,我们走了,还觉得有点儿豪迈。‎ 回来的路上,在想-一件事儿,如果戴望舒是蒙古族的,他还会不会潇洒地轻轻挥-挥衣袖,撑着那把油纸伞去幽会那丁香般的姑娘?扑哧。‎ ‎(选文有删改)‎ ‎12.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标题“胡杨人家”与文中出现的胡杨林相照应,点出了老代一家生活的环境,也暗指这家人具有胡杨般的品格。‎ B. 本文时而使用当前流行语和网络语,既能准确地表现出文中我的性格特征,又便于和蒙古同胞亲切沟通。‎ C. “我”与老代的邂逅,在颠覆“我”心目中原先蒙古汉子形象的同时,又重塑了“我”和蒙古同胞亲切沟通。‎ D. 文章结尾处化用了《再别康桥》《雨巷》两首中国现代诗,书面语中夹杂口语扑哧”,显得幽默风趣,俏皮可爱。‎ ‎13. 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老代的性格特点。‎ ‎14. 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指出该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12. B 13. (1)“很腼腆”的形象和“憨憨”的神情,可见其憨厚;(2)“乐呵呵”的表情和“没事啊,包成包子都行”的语言,“老代没生气,反而开怀大笑”的表现可见其豪爽、大度;(3)“老代有点不好意思收”“用最好吃的肉来招待客人”的表现,可见其淳朴、热情。 ‎ ‎14.‎ - 27 -‎ ‎ (1)赏析:选取“黄色叶片”,突出景物之美;“犹如礼花般绽放”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美得让人窒息”运用夸张,鲜明突出。(2)作用:抓住典型景物,写出额济纳秋色之美;营造氛围,烘托胡杨人家;烘托心情,表达“我”的惬意与喜悦。‎ ‎【解析】‎ ‎【12题详解】‎ 此题综合考查学生鉴赏散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结构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B项,“又便于和蒙古同胞亲切沟通”理解有误。使用当前流行语和网络语,能使文章富有时代气息。‎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从文中找出描写老代内容进行概括,要抓关键词语,如“提到了餐费的问题,老代憨憨地说昨天也有人要吃手抓,给了60元”“老代乐呵呵地回了一句:‘没事啊,包成包子都行’”表现了老代的憨厚;“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我们就会杀一只羊,用最好吃的肉来招待客人”表现了老代的淳朴;“老代有点不好意思收”“老实说,刚开始我把他媳妇儿当他女儿了。老代没生气,反而开怀大笑,蒙古人的豪情和大度一览无余”表现了老代的豪爽。‎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重要语句并分析其作用的能力。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关键句子的作用,一方面要照应结构,一方面要照应内容(包含情感)。‎ - 27 -‎ ‎“荒漠深处的额济纳,秋天显得土分的短促,犹如礼花般绽放的黄色叶片或繁如花海或星星点点,映衬着千年胡杨那道劲的枝干,美得让人窒息。”这是老代家周边的一切,这一句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抓住胡杨的叶片和枝干等典型景物,选取“黄色叶片”,突出景物之美;“犹如礼花般绽放”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美得让人窒息”运用夸张,鲜明突出。烘托了胡杨人家,写出了额济纳秋色之美。同时为文章营造出美的氛围,烘托胡杨人家心灵之美;又烘托了“我”的愉悦心情,表达“我”的惬意与喜悦。‎ ‎【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五、语言文字运用 ‎1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颓圮(pǐ) 叨(dāo) 暴冷门 溘然长逝 B. 症(zhèng)候 压轴(zhóu) 亲和力 至高无尚 C. 屏(bǐn)除 祈(qí)求 掉书袋 陨身不恤 D. 长篙(gāo) 稍(shào)息 金刚钻 桀骜不驯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和字形的辨识能力。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一些常用字的不常见读音的识记。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识别。‎ A项,“叨”应读tāo,“暴冷门”应为“爆冷门”;‎ B项,“压轴”的“轴”应读zhòu,“至高无尚”应为“至高无上”;‎ C项,“屏除”应为“摒除”,“摒”应读bǐng,“陨身不恤”应为“殒身不恤”。‎ 故选D。‎ ‎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市人民的殷切期盼,要想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我们在工作中就要瞻前顾后,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②张謇的《家诚》既不是自己所撰,也不完全照搬古人,而是对古代名人家诫进行辑录与凝练,最终形成的别开生面的教子书。‎ ‎③在主题班会上,学霸李华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在复习应考方面的一得之见,同学们听后表示受益匪浅,对今后的复习充满信心。‎ ‎④极光本色不外平红、绿、紫、蓝、白、黄,可大白然这一超级画家用出神入化的手法,将隐显明暗组合起来,它就变成了神奇的万花筒。‎ ‎⑤中方认为,实现核裁军目标无法一蹴而就,必须遵循“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和“各国安全不受减损”的原则,水到渠成地加以推进。‎ - 27 -‎ ‎⑥回想大概几年前,一些地方政府也曾积极地推出过共享单车。然而由于管理措施不到位,近两年来,这些共享单车大多销声匿迹。‎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③⑤⑥ D. ②④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做好这类题需要注意:①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掌握其用法;②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③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④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本题要求选择“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错误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 ‎①“瞻前顾后”指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使用正确。②“别开生面”指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使用正确。③“一得之见”指一点点肤浅的见解,多用指自己,是谦辞。语境是讲“学霸李华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在复习应考方面”的经验,用于此处谦敬失当。④“出神入化”指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使用正确。⑤“水到渠成”,指水流到的地方白然成渠,比喻条件成熟,事情白然成功。该成语不能作状语,此处用法不当。⑥“销声匿迹”指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语境用来指“这些共享单车”使用对象错误。综合以上分析:语句③⑤⑥使用不当。‎ 故选C。‎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时代》评价称,中国在世界上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经济走向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 B. 艰苦奋斗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暂时富有,也仍是一个没有前途和希望的民族。‎ C. 琳琅满目的远古海洋生物化石、承载“海上丝绸之路”辉煌的“宋元福船”复原模型等珍宝,将在坐落于天津的国家海洋博物馆集中展示。‎ D. 今年首次月全食出现在北京时间4月15日下午,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都可看到月全食的全过程,但中国大部分地区无缘目睹。‎ ‎【答案】C ‎【解析】‎ - 27 -‎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考试大纲》中规定的病句的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主干:看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句式的混用、语序是否恰当、有无逻辑错误、句式杂糅等。题干要求选择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项,语义重复,“归功”,指把功劳归于(某个人或集体),语境前面已有“功劳”,“归功”的“功”赘余。‎ B项,语序不当,因为整个句子是一个主语,所以应把“如果”放到“一个民族”后面。‎ D项,表意个明。“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有歧义现象,可理解为北美洲的全部地方和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也可能是北美洲和南美洲这两个洲的大部分地区。‎ 故选C。‎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结构混乱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如胡应麟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点化了柳宗元《江雪》一诗中的昂扬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君不见, , 。或许, , : , 。那片苍茫的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留出的空白,意味深远。‎ ‎①只有雪野的空旷②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③才能凸显生命的充实④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⑤只有雪天的凄冷⑥江上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 A ⑥②①③⑤④ B. ②⑥⑤④①③ C. ⑥②⑤④①③ D. ②⑥①③⑤④‎ ‎【答案】B ‎【解析】‎ - 27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连贯能力以及文段逻辑顺序安排能力。做题时,我们总是先要初步排序,确定相邻的句子,通过抓住体现句子之间联系的词语(如:复指词语,表示句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标明主次轻重、时间、总括性的词,前后呼应的词语等)将句子按意义分类,将各种表意相近的句子归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小组。然后再通过小组间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将各小组组合成一个大组,最终确定句子的正确语序。这其间要注意打乱的句子与原有语段上下句之间的近邻关系,确保话题内容的一致性。当然,我们在做题时根据选项还可以采用排除法,以及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意思,排好之后再通读语段,看看是否自然通顺,如果不连贯再进行微调后,最终确定。题干要求选择“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首先明了话题中心,这段文字讲的是胡应麟对柳宗元《江雪》独到的理解。具体分析如下:‎ ‎ “君不见” 统领第②句和第⑥句。其中第②句写景,第⑥句则由景写到人,语意深化,且由第⑥句中的“亦”可知,第②句应在第⑥句之前。第⑤句中的“凄冷”与第④句中的“温热”;第①句中的“空旷”与第③句中的“充实”,语意两两相对,且结尾处“那片苍茫的空阔”与第①句中“空旷”衔接呼应。综合以上分析,语序是:②⑥⑤④①③‎ 故选B。‎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家长常常会问,①_____?事实上,儿童生来就有好奇心,对周围的事物观察相当敏锐,会问无数个为什么。因此,比起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因势利导,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哥德巴赫猜想”被提出来之后,成为几百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但提出这一点是很了不起的。其实,在科学研究中,很多时候,②_______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些表达习惯,常常在不自觉中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孩子在没有一般的基础知识时,可能提不出来很复杂的问题,但他会对世界产生好奇,③____实际上仔细一想并非那么可笑,只不过大人自以为是,认为司空见惯,不需要解释,实际上很多问题也许并没有解决。‎ ‎【答案】 (1). 如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2).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3). 提出一些大人觉得很可笑的问题 ‎【解析】‎ - 27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具体为语境补写题。首先,要阅读全段,了解文段内容,把握话题中心;其次,标出句子,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接着,注意关联词的暗示作用和含义;再次,结合语段的表达方式,看到底是议论性的文字还是说明性的文字,还是记叙描写类的。因为,不同的表达方式,其文字组合、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是不同的。最后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本题是一段议论性文字,介绍了“儿童的好奇心”这种现象和因势利导“儿童的好奇心”的积极意义。首句是议论文提出问题的阶段。第一处横线的后面的语境是“事实上,儿童生来就有好奇心,对周围的事物观察相当敏锐,会问无数个为什么”说明家长问的是“孩子的好奇心”这个话题,而“天生就有”,就说明了不是“激发”,而应是“因势利导”。第二处横线前面的话是:“哥德巴赫猜想”被提出来之后,成为几百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但提出这一点是很了不起的。说明“儿童的好奇心”的中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这比解决问题重要。第三处后面是“实际上仔细一想并非那么可笑,只不过大人自以为是,认为司空见惯,不需要解释,实际上很多问题也许并没有解决”,说明横线处填的是孩子们有时候提出的是非常可笑的问题,但被一些家长嘲笑,这样做,长此以往就会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总之,结合语境,从上下文分析推敲即可。‎ ‎【点睛】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理清上下文语句间的逻辑关系,善于借助关联词来帮助推敲。(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比如分号、冒号等的具体作用。(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20.下面是一封邀请函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第四届“挑战杯”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打算于2020年1月5日至7日在北京王府井大饭店召开。会议期间,组委会将举办论坛,并邀请知名专家忝列现场,就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诚邀您阅读此函,并携孩子报名参加大会,我们将鼎力提供服务。预祝您的孩子能有精彩表现,并获得评委的垂爱。‎ ‎【答案】“打算”改为“计划”,“忝列” 改为“亲临”,“鼎力” 改为“全力”,“垂爱”改为“青睐”(或“喜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的“得体”,是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主要指文章的上下文,如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 “外部语境”则指言语交际时的各种情境条件,比如说话的目的,说话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性别、经历、思想性格、爱好、文化水平、心理需求、职业处境等。‎ 题干是邀请函,邀请知名专家到会就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 第一处“打算”,太口语化了,不符合邀请函庄重的书面语体色彩,应改为“计划”;第二处“忝列”是谦辞,多用指自己,此处应改为“亲临”;“鼎力”感谢别人的大力帮助,语境是 ‎ - 27 -‎ 举办方将“全力”提供服务;“垂爱”指上对下赏识和爱护。语境是祝愿孩子们的表现得到评委老师的喜欢而不是侧重于“赏识”故改为“青睐”(或“喜爱”)。‎ 六、写作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雄:(1)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2)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 ‎——《现代汉语词典》‎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三国演义》‎ 我们称呼的英雄人物不是那些以思想或力量得胜的人;我所称呼的英雄人物仅仅是那些有高尚德行的人。‎ ‎——罗曼·罗兰 古往今来,对“英雄”的理解呈现多样化,阅读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 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致敬英雄,礼赞奉献 题记:我们称呼英雄人物不是那些以思想或力量得胜的人;我所称呼的英雄人物仅仅是那些有高尚德行的人。——罗曼·罗兰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曾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国家、民族,英雄人物层出不穷,代代不已。 ‎ ‎ 《三国演义》有云,“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所谓英雄,就是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民族尊严、保障人民利益的仁人志士。比如“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的于谦,“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国心”的戚继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等。 ‎ ‎ ‎ - 27 -‎ 放在当今来讲,只要是为我们的国家、民族或他人做出突出贡献的人都可以称之为英雄。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路遇男子持刀抢劫,上前制止,被歹徒连刺五刀,身受重伤。他的见义勇为的事迹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誉。中国民航机长刘传健,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发紧急状况。生死关头,他果断应对,带领机组成员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英雄的传奇背后,是一种永不放弃的坚守和对生命的珍爱和执着。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邮件的保护神”其美多吉,30年如一日行驶于雪线邮路,危险和孤独是常态,但他从来没有畏惧过,更没后悔过。三十忠诚风与雪,万里邮路云和月。雪山可以崩塌,真正的汉子不能倒下。坚强的多吉,唱出高原上最深沉的歌。他是“雪山上的雄鹰”,无愧于感动中国人物的称号。 ‎ ‎ 我们除了对这些英雄心存敬重,更要以他们为榜样,争当新时期的英雄、模范,做好新世纪的接力者、传承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是国家领导人经常对青年人讲的话。 ‎ ‎ 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但只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是时代所需,国家所要。只要在平凡岗位上尽心尽责,就能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地把人生理想融入“中国梦”之中,何愁“中国梦”没有康庄大道? ‎ ‎ 大国工匠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中恪尽职守,他们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了极致,所以成就了他们的英雄业绩。我们相信,即使我们是一根蜡烛,也要“蜡炬成灰”;即使我们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所以相信自己,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让我们致敬英雄,以他们为榜样,勇立潮头,争做时代的楷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其实是语文学科中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最全面、最集中的一种方式,语文基本功方面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立意剪裁;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包括思辨能力、人文情怀、理想情操等。一句话,作文的考查能充分体现国家层面“立德树人”的理念,语言文化层面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承与热爱,进而彰显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过程及要点:多则名言警句,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相同点,在相同之处立意,也可以抓住一点,涉及其余,从中选择一句作为立意的中心,其他的联系分析。材料一,从工具书的层面讲了英雄的内涵;材料二是《三国演义》中解读英雄的一句话“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揭示了英雄的特质:有博大的襟怀,有文韬武略,有经纶时局,运筹帷幄的本领。材料三,罗曼罗兰的话,告诉我们平凡的人也可做英雄。考生要善于联系实际,指出当今时代,平凡人只要对国家、民族、他人做出贡献,就是英雄。‎ 立意角度:‎ - 27 -‎ ‎1.致敬英雄,礼赞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 ‎2.平凡的人,也可以学做英雄。学习英雄的果敢、坚毅;学习英雄们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 ‎3.新时代,我们需要弘扬英雄精神,勇立潮头,攻坚克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素材积累:‎ ‎1. 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做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2015 年 9 月 2 日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 ‎2.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无私奉献。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3.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9年9月29日上午,国家勋章获得者于敏、申纪兰(女)、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女),乘坐礼宾车,在国宾护卫队的护卫下,前往人民大会堂。‎ ‎4.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来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结构层次:‎ 这是一段引语式的材料。话题围绕的是英雄。三则材料从不同层面对英雄做了解读,指出了英雄的内涵和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的特点。文体上,本则作文适合写成议论文,阐述自己对材料中关于英雄精神的内涵的理解。结构上,采用“引—议—联—结”的方式,结构全篇。开篇引述材料,剖读“英雄”的内涵和外延。议论的主体部分,通过举古今中外的例子说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凛然正气,以天下为己任的英雄存在。结尾部分,联系实际,并点题。在当今和平年代,我们青少年要致敬英雄,礼赞奉献精神;要有责任担当,家国情怀,要学英模,做英雄,进而让自己的人生实现更大的价值,为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而不懈奋斗。‎ ‎【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 - 27 -‎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地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 ‎ - 27 -‎ ‎ ‎ - 2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