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东城区北京第二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北京22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一、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全书中性格最丰富、最复杂的一个人物,也是一个塑造得极为成功的艺术典型。 苏轼的《东坡志林》有这样一条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说明至少从北宋起,在“说三国事”中已经形成“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并引起大众共鸣。 罗贯中顺应大众的心理,继承了这种基本倾向;同时又超越以往的通俗文艺,尊重历史,博采史料,造了一个高度个性化的、有血有肉的“奸雄”曹操。罗贯中以大开大阖的笔触,艺术化地展现了曹操在汉末群雄中脱颖而出,逐步战胜众多对手的豪迈历程,又不时地揭露曹操奸诈的作风、残忍的性情。而在曹操与刘备、诸葛亮的对比中,则更多地鞭笞和嘲笑其恶德劣行。这样的曹操形象,以历史真实为基础,达到了高度的艺术真实。 在除灭董卓之乱的斗争中,曹操的性格第一次得到了全面的展现。当董卓擅行废立,残杀大臣,甚至悍然害死何太后和汉少帝,随意屠戮百姓时,众大臣惶恐无计,只能聚在一起掩面而哭;曹操却与众不同,反而“抚掌大笑”,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这气魄,这胆略,众大臣只能自愧不如。 当董卓的猛将华雄击败孙坚,并连斩联军几员大将,众诸侯“皆失色”时,关羽自告奋勇愿斩华雄,袁绍、袁术都以位取人,瞧不起关羽,曹操却积极支持关羽出战。关羽一举斩了华雄,袁术仍欲以势压人,曹操却说:“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两相对照,曹操的慧眼识人可谓鹤唳鸡群。 当然,罗贯中也不断揭露着曹操丑恶的一面。为报父仇而攻打徐州,竟下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对于忠于汉室,反对自己的大臣,毫不留情地挥起屠刀;甚至辅佐他最得力的首席谋士荀彧,仅仅因为不赞成他封魏公,便被逼服毒而亡;至于“借头欺众”“梦中杀人”等阴谋诡计,更是花样百出,令人怵目惊心……毛宗岗称他为“奸绝”,实在并不过分。 这一连串情节,大起大落,一波三折,表现了曹操性格的各个侧面。是的,曹操就是这样的典型:机智与奸诈杂糅,豪爽与残忍并存;时而厚遇英雄,时而摧残人才;杀人时心如铁石,杀人后又常常挤出几滴懊悔的眼泪;昨天蛮横无理地杀人,今天又假惺惺地予以厚葬。这种翻云覆雨的手段,充分表现了曹操惊人的权术:做了亏心事却从不认错,企图以“厚葬”来抹掉自己手上的血迹,在自欺欺人中求得心灵的平静。 可以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不仅是历史人物曹操基本特征的艺术演绎,而且集中涵盖了千百个封建统治者的复杂品性,因而具有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历史真实性。在中国文学史上,很难找到像曹操这样集真伪、善恶、美丑为一体的封建政治家形象,这样的“圆的人物”,他完全可以称得上世界名著之林的艺术典型,具有永恒的审美意义。 (取材于沈伯俊《再论曹操形象》) 材料二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世代累积型作品,其“拥刘反曹”思想倾向有着深远、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渊源。 三国之后,历代史家和统治者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出发采取了“拥刘”或“拥曹”的不同态度。但实质上,这种“拥刘”与“拥曹”之争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表现而已。 曹操的儿子曹丕逼汉献帝下台,建立曹魏王朝后,继起的司马氏集团如法炮制,经过一系列的宫廷政变,逐步削弱曹魏势力,最后推翻曹魏统治,建立了西晋王朝。因为司马集团是以同样的方式获得政权的,所以它必须奉曹魏为正统,将自己定格为曹魏的继承者,故陈寿的《三国志》将曹魏树为正统。东晋是一个偏安的政权,情况有点类似于蜀汉,于是,习凿齿的《汉晋春秋》提出,蜀汉才是正统。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不是正常的政权过渡,所以欧阳修在《正统论》中,认为曹魏是正统。南宋偏安,又有点类似固守四川的蜀汉,于是朱熹提出蜀汉是正统。明清的统治者,在理论上无法接受这种权臣架空、威逼皇帝并取而代之的模式,于是在经历了数百年的争论以后,终于将曹操和司马懿父子归入篡逆的奸臣。永乐年间的《春秋大全》,更是正式地将曹操归入“乱臣贼子”行列。 而民间,从两晋南北朝开始,“拥刘反曹”倾向就日趋鲜明。尤其宋元时期,民族矛盾尖锐,因此,偏处西南一隅的蜀汉被当作汉族政权的象征,而盘踞中原的曹魏则被视为汉族政权的篡夺者。同时,民间的“拥刘反曹”情结还反映了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在困苦的生活境遇中对明君贤相的渴望。宋元时期,社会民众饱受压迫摧残。他们无力改变现实,于是将对生活的理想寄托在掌握国家政权的国君和文臣武将身上。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蜀汉君臣的贤明、仁义正好符合民众渴望明君贤相的理想,而曹操的奸诈、残忍正是他们所厌恶和恐惧的。于是,蜀汉君臣成为民间理想君臣的代名词,并在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中不断被美化;而曹操则成为百姓眼中残民害民的君主代表,并在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中不断被丑化。 元明之际,生活于社会底层的罗贯中正是在元末动乱的社会环境中,在民间浓重的“拥刘反曹”氛围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将“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熔铸于《三国演义》的创作中。他将大部分艺术心血都倾注在了刘蜀集团的那些“虎贲之士”身上,而曹操作为作者塑造的一个反面人物,却是“腹隐机谋”,他的智慧加上他的善用人才,使他在三国这个纷争的社会里所向披靡,无往不胜,但所有的英雄业绩一旦和他在道德伦理上的丑行结合起来,就顿时黯然失色了。 (取材于赵凤杰《<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材料三 千百年来,对于曹操的历史评价之所以难以统一,起因于衡量历史人物的标准从来就没有统一过。这个标准就是封建的正统观念。而正统观念自身充满了矛盾、虚伪和混乱,经不起认真的推敲。 正统观念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华夷之辨。可是,帝王有没有嫡长子,有没有一个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嫡长子,嫡长子是不是具有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智商和能力,都没有绝对的把握。嫡长子继承制来自宗法制。更重要的是,帝王视天下为一家一姓之私产,奉行一种“老子打江山,子孙坐江山”的观念,而这种保证子孙坐享其成的制度又往往促成了子孙的腐败和无能。至于华夷之辨,有人认为,汉人建立的王朝代表正统。按照这种标准,元朝和清朝都不是正统。但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并不以为自己是“夷”,因为所谓“华夷之辨”,常常是从文化的意义上来看的,血缘、种族和地理的因素反而是次要的。只要继承了中华的传统文化,就是正统。事实上,汉族从来也没有“纯”过,汉族本是华夏众多民族融合的产物。在历史上,只要使用汉字,奉儒家学说为正宗,遵循礼教,在中华大地上实行了有效的统治,那就会被认为是正统。 更何况,在有些文人那里,所谓“正统”更是一个十分混乱的概念。《三国演义》评点者毛宗岗曾说,要读懂《三国演义》,“当知有正统、闰运、僭国之别”。所谓“闰运”,指的是不正常的时世、乱世,如闰月之于正常的年份。毛宗岗说蜀汉是正统,是三国中唯一合法的政权,因为刘备是“帝室之胄”。可是,刘备是否景帝的后裔,谁也说不清楚。毛宗岗认为:曾魏是“窃国之贼”,而且曹魏没有统一中国:西晋虽然统一了中国,但西晋“以臣弑君 ,与魏无异”,是一丘之貉,“亦不得为正统”。不但西晋不是正统,东晋也不是正统,因为“东晋偏安”,“愈不得以正统归之”。他甚至认为,“炀帝无道而唐代之,蹈魏、晋之陋辙,则得天下之正不如汉也”。至于宋朝,“终宋之世,燕云十六州未入版图,其规模已逊于唐,而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天下于孤儿寡妇之手,取得天下之正亦不能如汉也”。总之. 按照毛宗岗的意思,中国历史上没有几个朝代是正统,真正合格的只有汉朝和刘备的蜀汉。可见,毛宗岗的正统概念也是一片混乱。他指责魏和东晋是“偏安”,指责宋的版图不广,却不知蜀汉更是偏安的一朝。 (取材于张国风《曹操的“正”与“反”》) 1. “材料一”中出现的下列词语,音形义都有错误的一项是 A. 颦蹙(cù) 阴谋诡计 大开大阖:形容文思跌荡,十分放得开 B. 蛮横(héng) 屠戮百姓 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C. 擅行(shàn) 惶恐无计 怵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D. 鞭笞(chì) 鹤唳鸡群 翻云覆雨:形容本领很大 2. 对于“材料一”第三段说的“历史真实”,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国演义》在塑造曹操形象时“尊重历史,博采史料” B. 《三国演义》顺应了广大民众“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C. 《三国演义》既表现了曹操英武豪迈,又揭露其奸诈残忍 D. 《三国演义》并没有刻意地去掩饰曹操的诸多恶德劣行 3. 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统治者来说,无论“拥刘”还是“拥曹”,都是为了巩固自己政权的舆论需要。 B. 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不断丑化曹操,是广大民众“拥刘反曹”情结助推的结果。 C. 经过数百年的争论,曹操终于被归入“乱臣贼子”之列,这说明历史自有公论。 D. 罗贯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既来源于他所处的时代,也与其所属阶层有关。 4. 下列对“材料三”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黄袍:古代帝王袍服。“黄袍”作为帝王专用衣着源于唐朝,后来“黄袍”被看作古代帝王服色的象征。 B. 帝室之胄:胄,从由从月,本义为头盔,引申为受到保护的帝王或贵族子孙。“帝室之胄”即帝王的子孙。 C. 华夷: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是文明中心,称合于华夏礼俗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 D. 以臣弑君:弑,从杀,式声,古代专指臣杀君,贬义词。“以臣弑君”即以臣子的身份谋杀自己的君王。 5. 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简析《三国演义》及民间“贬曹”的原因。 【答案】1. D 2. B 3. C 4. D 5. (1)《三国演义》的“贬曹”倾向既是作者罗贯中自身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的反映,也是他对广大民众“尊刘贬曹”心理顺应的结果。 (2)民间的“贬曹”倾向源于处在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在困苦的生活境遇中对明君贤相的渴望,而奸诈残忍的曹操则成为百姓眼中残民害民的君主代表。 (3)封建正统观念中“嫡长子继承制”的继位标准也使得人们对于曹操的“窃国”行为大为不齿。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以及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本题是选“下列词语,音形义都有错误的一项是”,然后逐项识别字音、字形以及对词语意思的正误。 D项,“鞭笞”中的“笞”应读chī;“鹤唳鸡群”应为“鹤立鸡群”;“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 B项以偏概全,原文为“这说明至少从北宋起,在‘说三国事’中已经形成‘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并引起大众共鸣”,由此可知,B选项扩大了范围与词义。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审题,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C项曲解文意,“经过数百年的争论,曹操终于被归入‘乱臣贼子’之列,这说明历史自有公论”,这样的表述就说明作者应该是“反曹”的,但从材料二中“‘拥刘反曹’思想倾向有着深远、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渊源”以及正文部分可知,作者只是陈述“反曹”的历史成因,但这并不代表作者就同意“反曹”的思想倾向。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 D项,“弑,古代专指臣杀君”表述有误,“弑”指在封建时代指“臣杀君、子杀父母”,而不是专指臣杀君。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结合文本,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区域,然后划分层次进行概括,绝不可能抛开原文随意拓展。结合材料,找到每则材料的论述中心,提取关键句。“贬曹”的原因可以从这些角度进行概括:材料二中说“反映了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在困苦的生活境遇中对明君贤相的渴望。宋元时期,社会民众饱受压迫摧残。他们无力改变现实,于是将对生活的理想寄托在掌握国家政权的国君和文臣武将身上。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蜀汉君臣的贤明、仁义正好符合民众渴望明君贤相的理想,而曹操的奸诈、残忍正是他们所厌恶和恐惧的”,可以看到民间“反曹”的历史背景;据材料二中“生活于社会底层的罗贯中正是在元末动乱的社会环境中,在民间浓重的‘拥刘反曹’氛围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将“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熔铸于《三国演义》的创作中”,据此可知“拥刘反曹”具有作者的思想倾向性;材料三中“对于曹操的历史评价之所以难以统一,起因于衡量历史人物的标准从来就没有统一过。这个标准就是封建的正统观念”“正统观念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根据这些信息可知“拥刘反曹”是封建正统观念的深重影响。据此进行概括并组织答案,分条作答。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 答题技巧:①通读材料,阅读文字材料,概括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读懂图表。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找准话题,探究材料之间的联系,明确不同点,找准每则材料和图表在内容和观点上的共同点,从而归纳文本的主要内容及文本主题。②整合文本重要信息,审准题意,锁定有效信息材料;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归纳整合;对于选择题,要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差别,注意有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问题。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周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日:“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日:“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6.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已而之细柳军 称善者久之 B.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人称谢 C.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天子为动 D. 吾欲入劳军 军细柳 7. 选出对下列加点文言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上自劳军 劳:慰劳 B. 使人称谢 谢:谢谢 C. 军中不得驱驰 驱驰:策马疾驰 D. 天子且至 且:将要 8.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没有写周亚夫如何挥军作战的场面,也没有写他有关军事方面的卓识宏论,只是记叙了在“匈奴大入边”的紧张形势下,细柳营中军容威严、军纪严明、士气饱满、战备气氛浓厚的情况,但充分表现了周亚夫的军事才能和严谨的治军作风。 B. 大敌当前,汉文帝在布置好防务后亲自去慰劳军队,但在细柳营中受到层层阻拦,接连遭遇“非礼”;他不但没有大发龙威惩罚周亚夫,反而赞不绝口,军队撤防以后还任命周亚夫做了中尉,可见汉文帝是个识才、爱才、任才的君主。 C. 细柳营中军纪严明号令如山,即使皇帝入营也不例外对待。相比之下,霸上、棘门两座军营对外迎来送往,军纪如同儿戏。出了细柳营后,随从大臣们都被军营对皇上的无礼震惊了,后来听了皇帝的一番赞美之辞后才心悦诚服。 D. 在叙述汉文帝劳军的史实时,文章先略写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劳军的情景,然后详写细柳劳军的情景,即依次写了吏守营、先驱至营、文帝至营、徐行入营、介冑不拜及改容式车等情景,最后写文帝对周亚夫的评价,文章极有层次。 9. 请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答案】6. B 7. B 8. C 9. 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和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本题, A项, 动词,去;音节衬字,不译; B项,都是动词,派遣; C项,动词,担任;介词,表被动,被; D项,名词,军队;动词,驻军。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和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本题, B项,“谢:谢谢”错误,应为致意,译文:派人致意。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 C 项,“出了细柳营后,随从大臣们都被军营对皇上的无礼震惊了,后来听了皇帝的一番赞美之辞后才心悦诚服”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原文中有“既出军门,群臣皆惊”一句,意思是“出了细柳营门以后,随从大臣们对细柳营的军容军威、军令军纪等感到惊讶”,隐含着与霸上、棘门两座军营相比。细柳营实在令人赞叹的意思。从下文看这些随从大臣的看法与文帝是一致的,因此,随从大臣们既不是“被军营对皇上的无礼震惊了”,也不是“听了皇帝的一番赞美之辞后才心悦诚服”的。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本题,第一句关键点:“曩”:“先前”;“若”:“像”;“固”:“完全”。 译文: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委派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车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⑴,俊逸鲍参军⑵。 渭北⑶春天树,江东⑷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释]:⑴ 庾开府:指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⑵ 鲍参军:指鲍照。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⑶ 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今陕西西安)一带,当时杜甫在此地。⑷ 江东:指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当时李白在此地。 10. 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诗歌颈联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表达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 B. 全诗感情真挚,文笔华丽,字里行间抒发了诗人对李白的赞誉和怀念之情。 C. 诗歌构思巧妙:以赞李白诗歌始,转而思念,以渴望相见、切磋作结。 D. 杜甫高度评价了李白诗歌,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首诗歌鉴赏之作。 11. 这首诗开头四句分别从哪三方面对李白诗给予高度评价 【答案】10. B 11. 思想卓异不凡,构思脱俗;风格清新俊逸,非常人可比。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B项,“文笔华丽” 错误,本诗语言朴素、清新自然。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首先要找到题干要求的相关内容,然后结合全诗和注释进行分析。 本题,重点分析前四句,这四句表明作者对李白诗给予高度评价,首联的“也”、“然” 两个语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诗无敌”、“ 思不群”的分量。对李白奇伟瑰丽的诗篇,杜甫在题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总是赞扬备至。从此诗坦荡真率的赞语中,也可以见出杜甫对李白的诗作十分钦仰。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喜爱,也体现了他们的诚挚友谊。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12.根据原文填空。 ① 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② ___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陶渊明) ③ 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④ ______________,去日苦多。_____________,忧思难忘。(《短歌行》曹操) ⑤ 云青青兮欲雨,____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⑥ __________________,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⑦ 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答案】 (1).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 挥斥方遒 (3). 暧暖远人村 (4). 樯橹灰飞烟灭 (5). 譬如朝露 (6). 慨当以慷 (7). 水澹澹兮生烟 (8). 且放白鹿青崖间 (9).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10). 无边落木萧萧下 【解析】 【详解】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峥嵘”“暖”“樯橹”“譬”“澹”“摧”“萧”,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 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三、现代文阅读(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重峦叠嶂间的田园 余秋雨 ①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他对三国群雄为权谋的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致。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就会发现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而且,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 ②魏晋之前,中国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地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 ③安静,是一种哲学。历史上许多文人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不安静的所在。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也曾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荒芜了。他天天自催。 ④这样一个陶渊明,使大家感到陌生。尽管他的言词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涩,但人们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可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人们还在乎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 ⑤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大众的关注之外。到了唐代,陶渊明还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响。直到宋代,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东坡是热闹中人,由他来激赞一种几百年前的安静,容易让人信任。细细一读,果然是好——陶渊明成了热门。 ⑥文化上的高峰有时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而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人们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 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 ⑦请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 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自然意境,可以看成陶渊明整体风范的代表。但是王安石最推崇的却是前面四句,认为“奇绝不可及”,或许就因为这几句平实的话语道出了人生哲理:在热闹的“人境”也能找到安静,关键就在于“心远”。 ⑨正是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而且,即便处在边缘,也还是充满意味。什么意味?只可感受,不能细辨:“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哲理玄言诗的痕迹。陶渊明让哲理入境,让玄言具象,大大地超越了魏晋名士。但是,魏晋名士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方位却被他保持住了,而且保持得那么平静、优雅。 ⑩他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归结性思考:“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赠答诗》)大化,成了陶渊明的思维起点。一切依顺自然,因此所有的喜悦、恐惧、顾虑都被洗涤得干干净净,顺便,把文字也洗干净了。 (取材于余秋雨同题散文,有删改) 1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陶渊明的诗歌风格自然而平淡,恰恰因为这一点,所以宋代之前一直无人赏识他。 B. 将陶渊明和历史上许多文人作对比,表现出他的安静是一种自觉地处事态度。 C. 陶渊明与魏晋名士一样也追求“回归个体”,但他却表现得平静、自然、优雅。 D. 标题中的“田园”是陶渊明生命境界的象征,而“自然”就是这种境界的核心。 E. 本文朴素的语言风格与所表现得陶渊明淡泊宁静的精神境界浑然一体,令人回味。 14. 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语句的含义。 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 15. 作者在第⑥段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的高峰”。从古到今很多文人都喜欢成为“土坡”,不愿成为“被遮盖数百年之久的高峰”。针对这一文化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3. AE 14. 是指文化上的高峰,用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人们没有真正认识到陶渊明这座高峰的价值。 15. 可批评民众短视帮助造就平庸;也可评价文人,赞赏那些能安静坚守终成大家对民族文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也可批评那些耐不住寂寞,急功近利,终致平庸乃至留下笑柄的人。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本题, A项,“诗歌风格自然而平淡”导致“宋代之前一直无人赏识他”,因果表述不当。回归到原文的第4和5段,读完可知,“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而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民众还在乎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并不是因为陶渊明的诗歌自然平淡而在宋代之前不被人赏识,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作品要被“轰动”,而陶渊明恰好又是拒绝“轰动”的,所以不被人接受。 E项,“本文朴素语言风格”错误,本文语言大量引用和化用诗词,极具文采, 而不是朴素。 故选AE。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此类题目首先要在原文找到原句,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①抓住关键词语理解。②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③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理解句子。 本题,文章主要写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其实是指陶渊明这座山峰;再结合前文“文化上的高峰有时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和后文“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可见,作者是说陶渊明是一座文化高峰,被人们忽略。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明确表达出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围绕观点组织材料,并形成答案。从文本情节引述论据分析。对于小说情节合理性的探究,绝对不能离开文本而漫无边际地去谈,而应该紧密结合文本,并运用文本中的具体情节等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的高峰’”,可见人们只能看见眼前的事物,批判人们的短视:而短视的人们对一座座土坡追捧,早就了文人也喜欢成为“土坡”,即流行庸俗文化;从文人的角度来看,“古到今很多 文人都喜欢成为‘土坡’,不愿成为‘ 被遮盖数百年之久的高峰’”也是急功近利的行为,可以批判这种选择。 【点睛】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答题方法如下:从关键词语入手,一个句子中总有对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所以,体会句子含义一定注意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找到它们,也就意味着把句子的理解转化成了对主要词语的理解:从分析修辞入手,作答的关键是将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还原出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即可,如果是比喻句,就要找出两者的相似性,是借代句就要找出相关性,是比拟句就要找出形象性等。 四、语言文字运用 16.贾府姐妹中,迎春的父亲是__________,他的儿子贾琏娶了_________,探春的父亲是___________,惜春的父亲是贾敬。 【答案】 (1). 贾赦 (2). 王熙凤 (3). 贾政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的能力。该题意在指导学生去阅读文学名著。名著阅读需要积累大量的人物形象,这要靠我们平时的阅读积累。积累的方式主要是摘抄和理解分析。《红楼梦》贾府四姐妹中,元春的父亲是贾政,迎春的父亲是贾赦,探春的父亲是贾政,惜春的父亲是贾敬。贾琏和贾迎春都是贾赦的孩子,贾琏是哥哥,迎舂是妹妹。这兄妹俩的性格差异很大。冷子兴说贾琏“言谈去得”,也就是说贾琏能说会道,性格开朗。兴儿说贾迎春诨名“二木头”,扎针都不知道哎呦。迎春不善言谈,温柔沉默。贾琏和妹妹迎春的关系不太亲密,但也不疏远。王熙风是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贾府通称凤姐、琏二奶奶,金陵十二钗之一。她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在贾府掌握实权,为人心狠手辣,做事决绝,最后病逝。 【点睛】阅读名著,感知作品内容,了解故事情节是怎样发生、发展、达到高潮且结束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等等,了解人物性格及主题思想都是在情节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展现出来的。在平时的复习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对名著内容情节叙述的时间要素,高考试题中有时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倒置,或者随意更改,以此来考查对该情节的记忆程度;2.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故意变更情节发生的地点,将此地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彼地发生的事情。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选项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识别其中地点变更的陷阱;3.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说成是乙的,或将甲的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这是错误选项中常出现的张冠李戴式的陷阱。考生必须多加注意,识别其中的陷阱;4.文学名著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考生在应在平时多加注意;5.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突出重要细节;6.熟记名著常识的相关内容,熟记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7. 对人物思想性格的认识、理解以及典型情节的识记和复述能力,考生应注意扣紧题干的要求,抓住人物主要思想性格,从典型事例、主要故事情节中来概括。 17.《红楼梦》中“终身误”一曲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请你概述“木石前盟”的故事。 【答案】“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女娲炼石补天余下的石头化成的神瑛侍者,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林黛玉的名字中有木,贾宝玉的名字中有玉,前生有约,两人应结为婚姻为木石前盟。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的能力。该题意在指导学生去阅读文学名著。名著阅读需要积累大量的人物形象,这要靠我们平时的阅读积累。积累的方式主要是摘抄和理解分析。《木石前盟》是《红楼梦》中的一个章节:主要内容为,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生有一株绛珠草,赤霞宫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它,绛珠草得以延长生命,后来绛珠草修成了人。听说神瑛侍者要下界,绛珠草也要下界,为的是要报答神瑛侍者的恩情。神瑛侍者降世时变为宝玉,嘴里含着一块玉,这块玉便是女娲补天时剩下的那块石头,石头能大能小,思慕凡尘,一僧一道将其变成了美玉,含在宝玉嘴里下界历劫。这就是木石前盟的故事。 【点睛】名著阅读在平时的复习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对名著内容情节叙述的时间要素,高考试题中有时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倒置,或者随意更改,以此来考查对该情节的记忆程度;2.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故意变更情节发生的地点,将此地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彼地发生的事情。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选项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识别其中地点变更的陷阱;3.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说成是乙的,或将甲的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这是错误选项中常出现的张冠李戴式的陷阱。考生必须多加注意,识别其中的陷阱;4.文学名著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考生在应在平时多加注意;5.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突出重要细节;6.熟记名著常识的相关内容,熟记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7.对人物思想性格的认识、理解以及典型情节的识记和复述能力,考生应注意扣紧题干的要求,抓住人物主要思想性格,从典型事例、主要故事情节中来概括。 五、作文 18.请以“声音味道”为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答案】例文: 声音的味道 听见了吗,艺术家的“沙沙”声?感觉到了吗,生命的味道,灵魂的味道。 我从小学画,已十几年,而素描更是学了近十年,我最喜欢的便是话素描打调子时,笔尖蹭在纸上的“沙沙”声,喜欢画色彩时颜料涂在纸上的声音,也喜欢雕刻时刻刀摩擦石料的“沙沙”声。虽说美术是视觉的艺术,但是这撩动人心的“沙沙”声别有一番味道。 听着这“沙沙”声,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味道,这味道燃起了我内心的狂热,让我释放真正的自我。柔和的灯光撒向面前的石膏像,我手里拿着铅笔飞快地打着调子,世界是安静的,只有快速的“沙沙”声,声音好像越来越响,配着空旷痦子中特有的回声,在我的脑海中恢宏地回荡。周围好像火光摇曳,我的心在狂跳,我好像卷进了火光里,我知道我深爱着素描。打着调子,我好像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心只有在画画时才会打开,才会燃烧,才会释放真正的自己的生命。“沙沙” 声带我找到了心门,找到自己的狂热与生命。 米开朗琪罗或许和我一样嗅到了“沙沙”声中生命的味道。他把自己所有的热情倾注在了大卫像上,把自己的生命赋予了摩西。摩西是激烈炽热的,目光奕奕,充满力量感,他用狂怒的呼喊声震撼着世界的根基,挣脱束缚生命的锁链。米开朗琪罗的雕像都像抒情诗,倾入了米开朗琪罗自己的悲凉、不屑和忧伤,他在借用雕像表达自我。“沙沙”声点燃了他内心的狂热,他把自己的心雕刻进了塑像,生命便由此体现。 听着这“沙沙”声,我感受到了灵魂的味道,这味道让我静心,知道了自己是谁,自己的路究竟在何方,发现了自我。我打着调子,耳朵里只有这“沙沙”声,声音轻却透着庄严,好像寺庙的经文,我觉得自己已来到麦加朝拜。这是灵魂的味道。我看见伏尔泰在冲我微笑,告诉我思想启蒙;看见马赛甩着头发,高唱凯歌;看见维纳斯神圣地伫立着,告诉我自由。心突然就静了,我看见了真正的我自己,我也看见了我的路,我不再被浮华蒙蔽,我在白色的石膏像旁知道了沉静。我踏实地思考,踏实地走路,我觉得心是干净的。 达芬奇画鸡蛋时,也许也学会了静心,也从“沙沙”声中学会了脚踏实地,知道天道酬勤。从来没有人能理解米开朗琪罗,他在画西斯廷教堂顶时,学会静心:在雕刻《圣母玛利亚膝上抱着基督的尸体》时,他找到了自己的风格,知道自己想要千什么,想要为佛罗伦赛艺术界带来怎样的艺术风格的冲击。米开朗琪罗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人性的力量和压倒一切的理想主义,像一股飓风,横扫推崇感光享受的佛罗伦萨,让整个世界艺术殿堂,涌着喷薄的精神之泉。 听,“沙沙” 声。所有从事艺术的人们,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味道和灵魂的味道,他们在 “沙沙”声中找到自己的生命,释放自我,在静心创作中找到真正的自己,稳稳地走在自己的路上。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命题型作文,命题就是命制作文的题目,命题作文是根据所出示题目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方式。其审题思路:添加语素,构成语境。有些命题,如词语或短语式命题,审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办法来完成审题,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丰满所给的词语,来显示自己要表达的主旨。要尽可能多角度添加,以便自己有筛选的余地。 审题: 首先解读题目,声音对考生来说并不陌生,既可以是小河的流水声,小鸟的鸣叫声,也可以是人们彼此的交谈声,中国在国际大舞台的发声...声音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与自然、社会密切相关,只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在取材上难度不大。但是要写好并不易,因为种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声音,其实都有着独特的味道。1877 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从此声音就有了永恒的味道,也开始了一场耳朵与心灵的邂逅。那些渐行渐远的文化、时光还有记忆都在声音中得到了沉淀。从介于有形又无形,听得到又抓不住的声音中,解悟心灵的独特感受绝非易事。 立意: 1.那动人的歌声的味道; 2.各种声音,味道千奇; 3.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素材: 1. 有这样一种声音,它来自江河奔流的豪迈,它来自戈壁风响的震撼,它来自火山暴发的壮阔,但它更来自山水行吟的歌者,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曾唤醒多少人的斗志;它更来自破浪前进的行人,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曾叫多少人鼓起信心,勇往直前;是的,李白就是这样狂放与自信,他曾让高力士脱靴,让贵妃倒酒,让国舅研墨,他诗诗都是那样的豪放,句句都是那样的刚强,他的声音,教会我自信也坚强。 2. 幽暗寂静的参观区,没有什么声音。只有在贴近玻璃的时候,听到清水里面氧气的滚动。这些来自深海的生命神秘而诡异。有着与世隔绝的自在。但远离大海之后的生存,似乎有些孤独.... 生命是鱼,生活是水。灵魂是鱼听到的大海的声音。但有时候却会游不过去。后来常对在南京的朋友说,有空去看看鱼。去看看那些寂寞而美丽的鱼。始终记得快乐的一刻。脚下的通道缓缓地往前滑动,头顶和两旁是巨大的水箱。一大群一大群的鱼隔着玻璃很近地游过。似乎能感觉到它们的呼吸和眼神。把脸贴在玻璃上,对它们微笑。当它们晃着尾巴游过来的时候,把手心贴在,上面。这一刻,觉得自己也是一条鱼。一条无法找到大海的鱼。 3. 触摸着那稚嫩柔软花瓣,我仿佛听见了它在微冷的夜里坚强而执拗地冲破土地发出的脆响;听见了它迎风而立时艰难地打开美丽的花瓣时的动人声响。然后,你在炽红的太阳下妖娆地摇曳着,告诉我,这是成长的声音啊。 4. 在外流浪的学子们,自己承受着家庭的压力,父母的期望,从未离开过家的他们,独自一人踏上求学之路。在那里,没有父母的唠叨,没有漫天的臭味,没有拖拉机的噪声。在这个大城市,有平坦的道路,繁华的街道,有各种名牌的小汽车,可是学子们最怀念是一种声音。那就是爸爸喊他吃饭的声音,妈妈哮喘病发作的声音,家里的老母鸡咯咯哒下蛋时的声音。这些声音变成精美的音符,在学子的心中谱出了一首思念家乡的优美曲子。 结构: 本篇作文可以写成议论文:首先明确论点,声音的味道是什么——生命的味道,灵魂的味道;接着围绕论点分两个方面来论证:听着这“沙沙”声,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味道;听着这“沙沙”声,我感受到了灵魂的味道。之后进一步分析从“沙沙”声中学会了脚踏实地,知道天道酬勤。最后总结在“沙沙”声中找到自己的生命,释放自我,在静心创作中找到真正的自己,稳稳地走在自己的路上。 【点睛】命题作文需要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展开联想,深入挖掘主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巧妙构思,化抽象为具体。“一粒沙里见世界,一瓣花上说人情”。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 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