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丽水四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9年11月高一四校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卷 本试题卷共6页,四部分,24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的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卷上。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清楚。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坍圮(pĭ) 打夯(hān) 圈棚(juàn) 林阴道(yīn) 按捺不住(nài) B.通衢(qú) 缱绻(quăn) 摇曳(yè) 多瑙河(năo) 熠熠闪光 (yì) C.雪橇(qiāo) 贫瘠(jĭ) 剑戟(jĭ) 凌宵花(líng) 茕茕孑立(jié) D.跫音(gŏng) 逃遁(dùn) 廿七(niè) 什刹海(chà) 挥斥方遒(qi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3小题。 正对着楼梯口的地方,中央也树立着一根大圆柱,柱子背面是一件狭长的石膏复制品,是古希腊雅典娜神庙庙柱中楣,做工精巧,色泽微黄,古色古香,逼真异常。【甲】随后见到的,仿佛也似曾相识;色彩斑斓,威风凛凛的希腊重甲胄武士,头上插着羽毛,看上去像只大公鸡。就是在这个楼梯间里,墙壁也刷成黄色,墙上也顺序挂着一幅幅画像:从大选帝侯到希特勒…… 过了人种脸谱像以后,又另换一类:凯撒、西塞罗、马克·奥勒留的胸像复制得惟妙惟肖,深黄的颜色,古希腊、古罗马的气派,威严地靠墙一字排开。担架颤悠着拐弯时,迎面而来的竟也是赫尔墨斯圆柱。【乙】在过道——这里刷成玫瑰色——的尽头,就是美术教室,教室大门上方悬挂着伟大的宙斯丑怪的脸像;现在离宙斯的丑脸还远着呢。【丙】透过右边的窗户我看见了火光,满天通红,浓黑的烟云肃穆地漂浮而去……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树立 B.古色古香 C.惟妙惟肖 D.竟 3.文中的画线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当前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公众的版权意识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网络侵权盗版行为的查处,有效治理各种乱象。 B.在2018年度全省特色小镇考核和2018年度杭州特色小镇考核中,建德航空小镇均获得优秀,是唯一获得4A通航特色的小镇。 C.《德国自取灭亡》曾连续蝉联畅销书榜冠军。书里指责德国政府移民政策不当,称穆斯林移民无意融入德国社会,并认为德国如此下去会自取灭亡。 D.电影《流浪地球》是春节档8部新片里唯一一部豆瓣评分超过8 分的电影,据猫眼数据显示来看,该片的票房已突破42亿元。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3分) “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2019年1月16日,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事业重要奠基人于敏院士去世,享年93岁。 ① 。被视作舆论声量重要参照指标的两微(微博和微信)数据即是明证。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16日首发的于敏院士去世消息,阅读量已经超过10万;光明日报法人微博上该消息的阅读量约2300万。 ② 。人们在怀念和致敬中,回顾先生惊人的事业和沉默的人生,重温那段艰辛的岁月和不屈的探索,脑补他在黄沙大漠中大声吟诵“不破楼兰终不还”和《后出师表》的场景。有网友留言说:“ ③ 。”追于敏院士这样的星,当然是出于他在我国核武器事业中不可撼动的地位和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似乎又不止于此。他在时代的漩涡中如何张弛,在功名和真理之间如何选择,又在时间的巨大馈赠面前如何淡然处之,都让每一个走近他的人着迷不已。 6. 阅读“中美大学阅读榜单对比表”完成下列要求。(6分) 中美大学阅读榜单对比表 序号 美国(哈佛大学) 中国(浙江大学) 1 《在伯明翰监狱里写的一封信》马丁•路德•金 《平凡的世界》 2 《风格的要素》威廉•斯特伦克 《我执》 3 《领导大不易》罗纳德•海菲茲 《万历十五年》 4 《文明的冲突》塞缪尔•亨廷顿 《狼图腾》 5 《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内曼 《常识》 6 《君主论》尼可罗•马基亚维利 《牛奶可乐经济》 7 《政策分析入门》伊迪斯•斯托基 《心理学与生活》 8 《正义论》约翰•罗尔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9 《公司财务原理》理查德•布雷利 《天龙八部》 10 《感谢您的忠告》杰•海因里希斯 《国富论》 (2018年4月19日搜狐教育网) (1) 从榜单中,你发现中国大学生的阅读有什么特点?试作概括。(2分) (2) 你对中国大学生的阅读有什么改进的建议。(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材料一:针灸的起源和功效 针灸疗法最早记载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其中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减轻的效果。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从此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又被称为针石,在当时还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到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 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后来便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渐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渐发展为灸法。 针灸的功效很多。首先,针灸能疏通经络,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这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其次,针灸能调和阴阳,使人的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改善。这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时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方法是通过改善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再次,针灸能扶正祛邪,可扶助机体正气、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材料二:“中医针灸”申遗成功 2010年11月16日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正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针灸理论认为,人体作为一个小宇宙通过经络联系在一起,刺激这些经络可以促进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以恢复健康。这种刺激包括在经络穴位上针刺或燃烧艾绒(艾叶)的方法,以达到恢复机体平衡,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针刺,是根据人体的不同状态选择适宜的针具刺激特定的穴位;灸法通常分为直接灸与间接灸两种,用艾炷接触穴位灸灼,或用艾条与体表保持一定距离热薰穴位。 针灸发源于中国,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 “中医针灸”这个项目的成功申报是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认可。这对进一步促进“中医针灸”这一宝贵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和认识,彰显国家软实力,增进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医针灸”的申报成功,使中医针灸的自然、绿色健康理念与方法,在当今医学大环境下得到更多的了解、理解和尊重,为传统针灸理论方法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针灸不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提高其共享度,使它成为服务于全人类生命健康、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 (取材于《“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三:针灸铜人当国礼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7新年首次出访,来到世界卫生组织总部时,有这样一个环节:中国向世卫组织赠送了针灸铜人雕塑。习主席在致辞中说,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 看到这一幕不禁浮想联翩。2010年,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去年,欧洲药典上首次出现了6种中医药材。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已有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欧洲还建立了209个中医教育机构。如果再联系屠呦呦前年获诺奖,无论从文化层面还是医学层面,包括针灸在内的中医药,正日益多方位走向世界,被接纳、认同。 文化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这个世界的魅力所在。全球化大势中,开放与交流日渐增多,原本一只只独立的土豆,必然要被装进一个麻袋里,摩擦、碰撞甚至冲突、交锋都在所难免。对中国来说,走向世界的过程,实际上更是一个文化交融、文明包容的过程。这些年,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这个过程特别需要学会讲好中国故事,但究竟该讲什么故事、怎么讲才有好效果,大有玄机。 针灸在2010年申遗的时候,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中国申报的项目是中医,包括中医理论、技能、各种药物、用药原则等,打了很大一个“包”,并不顺利——当然,这也与西医话语体系下中药本身存在的争议有关。后来,中方进行了调整,把中医针灸作为申遗的优先项目提出。记得当时专家解释这种调整时是这样说的:除了针灸有着丰富的中医文化代表性外,特别考虑到它的实践性和技艺性,考虑到它是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被国际医学界了解得较多,便于外国人理解。 申遗的成功证明了这种调整的必要和智慧,也给我们一种启迪:一种文化要能被更多国家和民众理解接受,需要一个合适的载体,需要讲究“文化相融”的一些技巧。当我们希望把自己的好东西输出、渴望得到更大范围的文化包容及价值认同时,要找到最易交流的点、最能认同的面、最有说服力的事,才可能将门越开越大。了解、认识是第一步,互相包容、彼此尊重是第二步,然后才谈得上认同、欣赏乃至合作。 这次向世卫组织赠送的针灸铜人塑像,本身也具有故事性,铜人原型诞生于近1000年前的中国北宋天圣年间,当时,我们聪明智慧的祖先绘制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是世界上第一个针灸国家标准,并铸造了两尊铜人,以立体人体模式来标注354个经络和针孔六位,无论是医学分值还是制造工艺,堪称世界瑰宝,两尊“天圣铜人”在历史长河中命运多舛,现存中国的仅是后世仿品,可想而知,伴随着针灸铜人身上附着的这些故事被钩沉、翻阅,会有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优秀文化,了解中国的沧桑历史。 (节选自人民网评《针灸铜人当国礼,从排斥到认同需要“好载体”》)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针法治疗起源于古人的生活实践,古代当一些实物偶然碰撞了身体某个部位而出现疼痛减轻的现象时,古人逐渐有意识地去研究总结,最终形成了中医针法。 B.针法与灸法治疗的手段方法是不尽相同的,针法是通过刺入身体的某些部位来治病的疗法,灸法是通过烧灼烘烤来治病的疗法。 C.针灸能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能调和阴阳,能扶助机体正气、驱除病邪。 D.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标准针灸图经,是北宋人绘制的,并铸造了两尊立体人体铜人,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了其中一尊针灸铜人雕塑。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艾叶具有易燃、易加工、资源丰富等特点,还有温通经脉的疗效,就选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原料。 B.中医药材出现在欧洲药典上,众多中医教育机构在欧洲建立,针灸在部分世卫会员国被允许使用,这些现象都说明“针灸申遗成功”直接促进了中医药学的发展。 C.针法和灸法会在特定部位上针刺或烧灼艾叶来达到机体的平衡,其共同点是都能使人的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改善。 D.包括针灸在内的中医药正多方位走向世界。这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中医针灸,阐明了针灸有着丰富的中医文化代表性及实践性和技艺性。 9.中医针灸申遗成功有何意义,请联系全文作简要阐述。(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8分) 前方 曹文轩 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将在这样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开始他们的旅途。我们可以想象: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把一车人摇得东歪西倒,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与茫然。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也出现过这种拥挤的汽车。丰子恺先生有篇散文,也是专写这种老掉牙的汽车的。他的那辆汽车在荒郊野外的半路上抛锚了,并且总是不能修好。他把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细细地写了出来:真是一番苦旅。当然,在这天底下,在同一时间里,有许多人也许是坐在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或火车上进行他们的旅行的。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如果我们把这种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人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 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10.文章为什么要写钱钟书《围城》中的汽车和丰子恺散文中的汽车?(4分) 11.请分析文章结尾的作用。(4分)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3题。(12分) 粉墨人生 韩静霆 ①那些天,画戏曲人物,着了魔。白天,执笔如同使剑,左右开弓,有时候,咿咿呀呀地边画边唱,管他有调无调,吼得出汗便好。到了夜里,蘸满色彩的笔放下了,人虽然像僵尸一般在床上睡着,白天画的那些戏曲人物却全来了。咱不知从哪儿弄了个“令箭”,举着,喊叫着在戏曲人物队列中间穿行。最后的结果是“扑通”一声,我摔到了床下边,眼眶磕青了,牙床磕破了,流着血,原来是梦。戏曲人物画就是这么让你美,美个死;伤你也伤得狠,让你流了血、挂着彩。 ②我从小就和戏曲结缘了。小小的戏园子是摄魂夺魄的地方。我经常趴在那个后台的小窗户往里面瞧,看那些化完妆的和没化完妆的红脸、白脸、黑脸、花脸来来去去。最让我醉心的就是他们那个扑脸的香粉。演员们画好了眉眼,定妆时拿粉去扑。香粉在后台飘起来,让眼前一切真实的人和道具变得虚幻,都飘到了半空。 ③在后台趴窗户看到了同班一个姓郝的同学,他的父亲在地方戏院门口检票,我就想办法去巴结这个同学。有时候他父亲不在那儿检票,我就往里闯。有一次帽子被人家抓去了,但是人却溜到戏园子那个最黑的角落里,足足看了半场戏,过了半场瘾。 ④我绝对是那些二人转演员的铁杆粉丝。他们的唱功、他们的绝活和灵活多变的表演方式,包括和观众密不可分的插科打诨,都让我倾倒。他们是真真正正的“角儿”。他们的名字,像姓李的三姐妹——梦霞、彩霞、晓霞,我永远不会忘记。二人转有“九腔十八调”,音乐是非常复杂的,具有现代戏剧的最前卫的观念和特色,要观众和舞台有一种间离感。两个演员在台上,说说笑笑,忽然那边一说“去拿弦子吧”,这就开始动弦子了,开始唱了,唱一段又说上了。演员在说书人和角色中间转换,那种观剧的亲切感是让人迷醉的。 ⑤后来,我和郝同学决心自己拥有乐器,我们便一起到成人干活的工地上去做小工,挖土方啊、挑土啊,干了整整七天,弄得灰头土脸,每人挣了六块四毛四。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如此这般“巨大”数目的人民币给我们带来的喜悦!我们一人买了一个龙头的破二胡,一人买了一支笛子,迫不及待地在街边上就吱扭吱扭地拉起二胡,开始了我们的音乐之旅! ⑥等我学会拉琴之后,地方戏院邀请我跟他们一起去演出。坐在他们那个骡马大车上,非常骄傲地和演员们坐在一起。那时候,在村,在冬天,常常就在老乡的炕头上演,炕沿下边儿全都是观众,那种土味儿、葱花味儿、旱烟味儿浓浓的。演出结束了,老乡甚至会杀猪宰羊款待我们。热腾腾的猪肉粉条儿盛一满碗,我用两只手捧着,太香了!辣辣的高粱小烧锅酒,连我这小孩子也得抿上一口,真开心!而它更重要的恩惠和好处,是在我的血液里注入了一种东西叫作民间艺术、民族艺术。 ⑦地方戏院和地方戏,把我和郝同学黏在一起。可就在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里,灾祸不期而至。大概是因为郝同学生得一副讨女生喜欢的小白脸儿吧,一日放学,我们班几个大个儿的同学纠集了一帮人,喊着让我闪开,我回头还没醒过神儿来,雨点儿一般的砖头就砸向郝同学了,追着打他。我呆呆地站在路上,浑身发抖,觉得冷。这一番砖头和叫骂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人生还有这么残酷和丑恶的东西。后来,郝同学退学了,到地方戏院去学习操琴。最后他成了我们那个城市的地方剧院院长。他的爱人是我们那个地方最漂亮的、最好的地方戏演员。地方戏慷慨地给了郝同学一个好生活。我呢,几经周折,考进了中央音乐学院,开始了音乐人生。 ⑧后来的生活就像一部连本儿的大戏,一幕一幕地拉开。我的老伴儿陪我走过了五十多年,她常常感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只可惜,再也不容易找到童年趴戏园子窗台那种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的感觉了,老花的眼睛是不是也磨出了老茧?老家的旧房院落和地方戏园子全都铲光了。今年母亲病逝,我回家奔丧,真正又成了一个孤儿…… ⑨我幸运地找到了一把让童年复活的钥匙,这就是画戏。我把戏曲人物纠集到我的画作里,他们给我带来一种很美好的想象和追忆,调动起我对艺术和人生的这样一种爱、一种融入。或许唯有如此,我才可能回到趴地方戏园子小窗户的年代,回到从少年开始的粉墨人生。 (选自2015年11期《散文选刊•下半月》,有删节) 12.赏析文中划线部分。(6分) 13.请探究文章以“粉墨人生”为题的用意。(6分) 三、古诗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4.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入深林,穷回溪 穷:走到尽头。 B.缘染溪 缘:沿着。 C.岈然洼然 岈然:山谷幽深的样子。 D.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遁:逃离,躲藏。 1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其皆出于此乎 B.箕踞而遨 吾尝终日而思矣 C.不知日之入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D.到则披草而坐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6.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3分) 例句: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不拘于时 17.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文中作者用“怪特”“特立”来形容西山的特点,这一特点也恰好映衬了作者虽遭挫折、磨难,却孤标傲世、不甘沉论的人格之美。 B.“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表达的是一种“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一境界是作者游览西山而给他带来的心灵启迪,作者因此忘记了烦忧,获得了精神慰藉。 C.文章在描写西山的景物时,对形容词和动词的选择运用简约而精当、准确而传神。将西山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地刻画出来,富于动态美。 D.文章开头先写以前对永州异山秀水的游览,表明这些“幽泉怪石” 给作者带来精神的愉悦和解脱,以此作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8分) (1)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4分) (2)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4分)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9~20题。(8分) 除夜作 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深夜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9.两首诗都运用了 意象,抒发了诗人 的情感。(2分) 20.两首诗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6分) 夫择师为难,敬师为要。择师不得不审,既择定矣,便当尊之敬之,何得复寻其短?吾人一涉宦途,既不能自课其子弟。其所延师,不过一方之秀,未必海内名流。或暗笔其非,或明指其误,为师者既不自安,而教法不能尽心;子弟复持藐忽心而不力于学,此最是受病处。不如就师之所长,且训吾子弟之不逮。如必不可从,少待来年更请他师,而年内之礼节尊崇,必不可废。 (选自《板桥家书》) 21.写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用原文回答)(2分) 22.简要分析作者的说理技巧。(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 ,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2)鹰击长空, ▲ ,万类霜天竞自由。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彼童子之师, ▲ , ▲ 。 (韩愈《师说》)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 ▲ ,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 (5) ▲ , ▲ ,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达尔文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人认为,人生在世,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适应环境。他们认为,人不可能要求环境来适应你,只能是你去适应环境。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社会规律。也有人认为,人最重要的是保持自我,随波逐流容易,洁身自好、保持独立完整人格难。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问题,诗歌除外。③不得抄袭、套作。 2019年11月高一四校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卷(答案) 1.B A项“打夯hān”应改为“打夯hāng”;“按捺不住(nài)”应为“按捺不住(nà)”C项“贫瘠(jĭ)”应改为“贫瘠(jí)”;“凌宵花”改为“凌霄花” D项“廿七(niè)”改为“廿七(niàn)”;“跫音(gŏng)”改为“qióng”。 2.A A项“树立”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物),此处说的是“中央也……着一根大圆柱”,说的是具体的事物,应该用“竖立”,“竖立”指物体垂直,一段向上,一段接触地面或埋在地里。B项“古色古香”,形容器物、书画等物品富有古典和雅致的色彩、情韵,符合语境;C项“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者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符合语境;D项“竟”,副词,表出乎意料,符合语境。 3.A A项“色彩斑斓”和“威风凛凛”中间的逗号应该用顿号,“色彩斑斓”和“威风凛凛”都做“希腊重甲胄武士”的定语,二者之间是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不能用逗号。 4. B A项成分残缺,“加大”后面缺乏相应宾语,可在“查处”后加“力度”;C项“连续蝉联”语意重复;D项“据猫眼数据显示来看”杂糅。 5.①先生的离去,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②每一份阅读都是一份怀念和致敬。③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每点1分) 6.(1)相较于美国学生偏重于选择经典哲学著作,中国的大学生们偏向选择实用与休闲作品(快餐式“浅阅读”“轻阅读”)。(2分) (2)①拓宽阅读面,特别是要开拓国际视野,符合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挑战;②有更多个性化的阅读,培养特质鲜明的人才。③回归传统,多读经典名著;④多读一些有想象力的书籍,有普遍意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书籍。(每点1分) 7.D D项,习近平送的应是针灸铜人雕塑的仿品,真品已失传。 8.B B项,针灸申遗成功和选项中的所述现象都说明中医药正走向世界,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选项中所述现象并非就是申遗成功促进的。 9.①针灸发源于中国,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②“针灸申遗”成功能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发展“中医针灸”这一宝贵遗产。③“中医针灸”这个项目的成功申报是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认可,有利于在全世界更好地宣传推广中医药学,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和认识,彰显国家软实力。(每点2分) 10.①为了说明人生是一场苦旅,这种苦旅的普遍存在;②引出后文豪华交通工具旅行的内容对比衬托出我们都是苦旅者,丰富文章内容,深化主旨。(每点2分) 11.①呼应文章标题;②疑问句结尾,言有尽意无穷,给读者想象空间;③表达了对前方的不确定,揭示人生是一场苦旅。(每点2分,任意2点得满分) 12.①从味觉、嗅觉角度进行描写,生动再现了炕头演戏的场景,富有生活气息,突出了老乡的热情好客和对民间艺术的喜爱,也表现出作者的美好回忆和浓郁的怀恋之情。② 口语化的语言,“土味儿、葱花味儿、旱烟味儿”儿化音的运用充满乡土味。③排比的运用使句式工整,有韵律美。④“太香了”“真开心”等词情感浓烈,有很强的感染力。(每点2分,任意3点得满分) 13.①作者一生与戏相伴,表达作者对戏曲、对民间艺术的热爱。②作者与郝同学的人生如 连本大戏,给人以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思考。③晚年画戏,找寻童年,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民间艺术、传统文化消逝的怅惘。(每点2分) 14.C 岈然:山谷空阔的样子 15.B 均为表修饰连词。A项 指示代词/表推测语气词;C项 主谓间取独/代词,这;D项 表承接,就/表转折,却 16.B 例句和B项均为定语后置句,A项为宾语前置句,C项为状语后置句,D项为被动句。 17.C “幽泉怪石”给作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解脱错。 18.(1)青山白水相互萦绕,最远的地方一直与天交会,四面望去天地浑然一体。 (得分点:“青”“白”各1分,“际”1分,“一”1分,语句通顺1分,共4分) (2)从此以后才知道我以前根本没有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这时才开始。 (得分点:“然后”1分,“向”1分,“于是”1分,语句通顺1分,共4分) 19.灯(馆舍) 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2分) 20.①实写了诗人特定时刻客居异乡的孤独寂寞和对亲人的思念。②通过想象,虚写家人思念远行之人的情景,突出诗人的思念。③虚写思乡之情各有侧重,高诗抒发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强调了愁绪;白诗虚拟家人想念远行之人,凸显漂泊之苦。(每点2分,任意2点得满分) 21.择师为难,敬师为要。(或“就师之所长,且训吾子弟之不逮”,2分。若加句首“夫” 字,给1分;若答“既择定矣,便当尊之敬之”,给1分) 22.①说理有序。先提出观点,再分析原因,后指明解决办法:既然要老师教,而老师又不可能完美,不尊师就有危害,那就应“就师之长”“训子弟之不逮”,一气呵成。②说理有方,运用假设论证(因果论证)以明理:不尊师,必有危害;如必不可从,待来年再换老师。③语言通俗易懂,易为人接受。(每点2分,任意2点得满分) 参考译文:选择老师比较困难,而尊敬老师则更加重要。选择老师不能不审慎,一旦确定了,就应当尊敬他,怎么能再挑他的毛病呢?像我们这些人,一进官场,就不能亲自 教授自己的孩子读书。为孩子聘请的老师,不过是某一地方的优秀人才,未必是国内知名人士。如果学生有的暗中书写老师的过错,有的当众指责老师所讲有错误,这样会使老师内心惶惶不安,自然不会尽心尽力地教育学生;孩子们如果再有蔑视老师的想法而不努力学习,这就是最令人头痛的事了。与其如此,不如以老师的长处,姑且来教育弥补孩子们的不足。如果是一定不能让孩子跟从学习的老师,也要稍作等待,到来年再聘请别的老师;而在老师任期之内的一切礼节待遇,一定不可随意废弃。 23.(1)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2)鱼翔浅底 怅寥廓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4)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5)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24. 一、立意按四类评分 一类:对“适应环境”和“保持个性”进行思辨性思考。 二类:能扣住“适应环境”和“保持个性”,对其有一定的思考。 三类:仅涉及“适应环境”和“保持个性”,泛泛而谈。 四类:脱离材料,另起炉灶。 二、评分标准 一等(60—49) 二等(48—37) 三等(36—25) 四等(24—0) 切合题意 内容充实 中心突出 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 结构严谨 字体工整 标点准确 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题意 内容较充实 中心明确 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 结构完整 字迹清楚 标点大体准确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基本符合题意 内容单薄 中心基本明确 感情基本真实 语言基本通顺 结构基本完整 字体潦草 标点基本准确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偏离题意 没什么内容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感情虚假 语病多 结构混乱 字迹难辨 标点不准确 不符合文体要求 说明: (1)每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3分为止。 (2)缺题目,扣2分。 (3)不足字数,每少50个扣1分。不足400字,评为“四等”。 (4)确认为抄袭的,判为10分以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