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年7月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2020年7月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0年7月学考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祈祷(qí) 参差(cān) 步履蹒跚(pán)‎ B.窟隆(kū) 蜕变(tuì) 独辟蹊径(xī)‎ C.迷惘(wǎng) 间断(jiàn) 百舸争流(kē)‎ D.修葺(róng) 羞怯(qiè) 返璞归真(pǔ)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揽客的吆喝声、欢聚的谈笑声,使这条因疫情一度冷落的网红街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B.一本万利乃至无本万利的许喏迎合了一些人对金钱的贪欲,使非法传销的技俩屡屡得逞。‎ C.伴随着内需市场的迅速掘起,中国正在成为一个超级市场,这已经是无须争辨的事实。‎ D.各地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大力帮助陆续开工的中小型企业解忧抒困,度过难关。‎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南极,人必须与野生动物保持5米以上的距离,且不得高声喧哗,以免惊扰它们。‎ B.戏曲艺术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审美心理,我们应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C.驻村干部选择合适的项目并授人以渔,精准扶贫,有力提升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能力。‎ D.从源头上推进“健康浙江行动”,需要让更多少年儿童竖立起健康理念,提高健康素养。‎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医学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的原因,是因为它守住了调和致中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 B.“浙江文化印记”评选活动以文化力量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美丽浙江的国际形象。‎ C.经过精心筹备,中欧围棋网上擂台赛正式开赛,这标志着非聚集型网络围棋运动新模式。‎ D.目前建筑行业存在着“贪大. 媚洋、求怪”的乱象,这主要与管理.决策和领导水平有关。‎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赤子之心,我是一直记住的。 。赤子孤独了_____, 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 ,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①到老也不会落伍②会创造--个世界③赤子是不知道孤独的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6.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露珠驮着阳光/在晃动的枝条间奔跑 B.芦苇是虛怀若谷的/它低下谦卑的头颅 C.雨一直落,每朵云/都是失去速度的降落伞 D.柳树已亭亭玉立/生在河边,饮水却成了一辈子的难题 ‎7.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留恋处、兰舟催发 兰舟:古代对船的美称。‎ B.顷之,持一象笏至 笏:古时大臣上朝所执的手板。‎ C.徘徊于斗牛之间 斗牛:星宿名,指斗宿(南斗)、牛宿。‎ D.旦、末、红同上 旦:元杂剧男角色,分为正且、副旦、小旦、老旦等。‎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渺沧海之一粟 C.小学而大遗 D.列坐其次 ‎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孰与君少长——谁和您比较年龄大小 B.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寻常的老师 C.洎牧以谗诛——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被杀 D.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和他徒步登上高山 ‎10.下列对《蜀道难》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 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A.“连峰去天不盈尺”极言山峰之高,其后三句运用多个意象渲染蜀道艰险。‎ B.选段用“狼与豺”“猛虎”和“长蛇”喻指凭险据守、称霸一方的叛臣逆贼。‎ C.诗人从蜀道之难自然联想到仕途之难,表达出远离尘世、退隐田园的愿望。‎ D.“侧身西望长咨嗟”呼应“嗟尔”句,一叹再叹,抒写诗人内心深长的感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 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节选自《五人墓碑记》)‎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旦抵罪 抵罪:因犯罪而受相应的惩罚。‎ B.佯狂不知所之者 佯;假装。‎ C.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暴:显露。‎ D.安能屈豪杰之流 屈:委屈。‎ ‎12.下列各项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斯固百世之遇也 A. 申之以孝悌之义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夫晋,何厌之有 D.不知日之入 ‎13.下列对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高爵显位”的“辱人贱行”与五人的英勇牺牲对比,歌颂五人的高尚人格。‎ B.“拜且泣”“扼腕墓道”写出了四方之士在蓼洲周公墓前的悲慨、景仰之情。.‎ C.最后点明五人之死的意义,指出平民百姓也能对国家的兴亡产生重大作用。‎ D.议论、记叙与抒情有机结合,事约理明,情感充沛,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14.下列对《林黛玉进贾府》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黛玉)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髫,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A.选段用“围拥”一词写王熙凤出场的气派,贴切传神,表现出她在贾府的特殊地位。‎ B.作者以色彩艳丽的文字精细入微地描绘王熙凤的服饰,从打扮上突出她的与众不同。‎ C.作者抓住丹凤眼柳叶眉、粉面丹唇等特点表现王熙凤姿容俏丽,饱含赞美之情。‎ D.脂砚斋有“总借黛玉一双俊眼中传来”的点评,这里所写的王熙凤出场即是如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16题。‎ 空间站,被称为航天员的“太空之家”,是科学研究的“太空实验室”。为早日建好新的空间站,进而实现载人探月、火星探测等更长远目标,无数中国航天人夙兴夜寐,殚精竭虑。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就是这一征途上的重要节点,它搭起了空间站通向太空的“天梯”,将中国人在宇宙建站的梦想勾勒得更加清晰。‎ 如果把空间站比作一个房子,要想建得好,离不开牢固的材料。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使命,就是把主要建材运上太空。搭好房子,还要添置物件,2017年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就像快递小哥,负责运输各类补给。房子布置妥当后,需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通过载人飞船将航天员送进去“居住”。这三类火箭构成了我国空间站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实现“房子+物品十人”的愿景。所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全面验证了火箭总体和各系统方案设计的正确性、协调性。这也说明:建设空间站,我们有能力正式动工了。‎ 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航天综合实力,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从 ‎“一室一厅”的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到由3个舱体组成的“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的未来空间站,“户型”升级记录着中国载人航天近30年的科技探索与追梦历程。从“装修”看,无论是让航天员实现更久在轨停留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还是单翼翼展约30米、用以提供不间断供电电源系统的柔性太阳翼,都秉持着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高效的理念,展现了中国科技进步的丰硕成果。‎ 未来,除了核心舱“天和”用来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外,实验舱“问天”和“梦天”都将用于科学实验。‎ 浩渺深空,行路漫长,接力“长征”,任重道远。当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东方红一号卫星 遨游太空,宣告中国进入太空时代。现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首飞成功,让中国人在太空安家变为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空间站将成为人类在太空深处居住生活研究、勇攀科技高 峰的又一个“家”。‎ ‎(选自2020年6月1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5.下列对文中“空间站”的有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空间站是航天员居住的“太空之家”,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太空实验室”。‎ B.空间站由房子、物品和人组成,标准的“户型”是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 C.能否建设空间站,是衡量一个国家航天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唯一标准。‎ D.中国空间站将由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和“天和”三部分共同组成。‎ ‎1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起了空间站通向太空的“天梯”,将中国人在宇宙建站的梦想勾勒得更加清晰。‎ B.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构成了我国空间站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C.从“装修”看,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柔性太阳翼都秉持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等理念,展现了中国科技进步的丰硕成果。‎ D.从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东方红一号卫星邀游太空,到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中国人终于实现了太空安家梦。‎ 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共3分。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 ‎(1)五亩之宅,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 ‎(2)道之所存, _______。 ( 韩愈《师说》)‎ ‎(3)春花秋月何时了? _。(李煜《虞美人》)‎ ‎(4)念去去、 ,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题3分,第19题6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 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 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 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节选自《荷塘月色》)‎ ‎18.第一段有哪些语言特点?请简要指出。(3分)‎ ‎19.结合文本,简述作者“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的原因。(6分)‎ 四、写作题(本大题4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笑起来真好看。‎ 你读书的姿态很优雅。‎ 你做志愿者的样子太美了。‎ ‎......‎ 假如这里的“你”就是你,面对他人的赞美,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自已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角度自选。②明确文体,不要写成诗歌。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透露考生姓名及所在学校校名等信息。‎ 试 题 答 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B 2. A 3. D 4. B 5.D 6. C 7. D 8. B ‎9.C 10. C 11. D 12. A 13. B 14.C. 15. A 16. D 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 ‎17. (1)树之以桑 (2)师之所存也 (3)往事知多少 (4)千里烟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题3分,第19题6分,共9分)‎ ‎18.①多用叠词、数量词等,运用“围”“漏”“辨”等动词; ②运用短句(或散句);‎ ‎③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④语言自然清新。‎ ‎19.①作者由眼前荷塘的景象自然联想到采莲。‎ ‎②作者熟知古典文学作品所写的江南采莲旧俗。‎ ‎③采莲是“热闹”“风流”“有趣”的,为孤寂、苦闷的作者所向往。‎ ‎④作者对江南有着特别的情愫,容易想到江南的采莲。‎ 四、写作题(本大题40分)‎ ‎20.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