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练习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练习题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语 文 ‎ 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 凤凰展翅,逐梦蓝天。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的建设标准,始终以旅客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展示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 预计到2025年,70万平方米的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的年度旅客运输量将达7200万人次。人流量巨大的交通建筑需要一定的空间高度,才能让旅客感到舒适。大兴机场航站楼核心区18万平方米的屋面只用8根C型柱支撑主体结构。8根C型柱合围形成了一个直径达180米、最大高差约30米的无柱圆形空间,这样的设计为旅客提供了最大化的公共空间。C型柱连接屋面的部分带有采光功能,保证了航站楼自然采光的均匀合理。站在航站楼中心,通道没有任何遮挡,旅客可以清晰地找到自己想去的登机口,目测步行距离。‎ 传统的线性构型航站楼从入口到登机口的步行距离很长。大兴机场采用集中式多指廊构型,这种放射状的构型让旅客从航站楼中心到最远端登机口步行距离不超过600米。这个数据在世界其他同规模的大型机场中称得上翘楚。为了便于旅客明晰自已的方位并快速找到登机口,五条指廊还分别采用不同的座椅颜色和标识牌,并通过对登机口进行不同的编号来实现区分。‎ 在首都机场T1航站楼,国内出发旅客与到达旅客走在同一个楼层上,比较方便;但没有隔离廊分离且通道较窄,导致客流相对集中。基于客流增大、航站楼规模扩大的情,T2.、T3航站楼采用分流模式,让双向的旅客各走各的通道,这样就保证了安全与秩序。然而,分隔的空间需要更大的面积;“到达通道”的商业和配套设施较少,对于回程旅客来说不够友好。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国内旅客进出港的规划设计,汲取了首都机场三个航站楼的优点,又有效改进了它们的不足。其采用进出港混流设计,不仅 而且 。考虑到混流模式下将会出现的客流集中问题,大兴机场首先 ,进而 ,特别是在人流最复杂的中心区采用了流线规划,增加了引导设计。这些措施保证了旅客出行的方便快捷与安全舒适。‎ 大兴机场还委托中央美院启动了公共艺术设计工作。航站楼五个指廊的尽端,是五个庭院式的候机厅一-中国园、 瓷园、田园、丝园、茶园,室内外空间相互融合。在节省建筑面积的同时带来了室外候机的新感受,为旅客提供了放松的候机环境和绿色的活动空间。机场与国家博物馆合作,在航站楼内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行李提取厅,还有一座“天空美术馆”,展示国内外大师的作品。‎ 金秋的北京,阳光洒在古铜色的航站楼顶,大兴国际机场犹如一只金风凰展翅欲飞。‎ ‎(取材于冯霜睛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8根C型柱支撑航站楼屋顶,使内部空间变得开阔,从而缩矩了旅客的步行距离。‎ B.放射状的构型和五条指廊不同的座椅颜色及标识牌,有利于旅客快速到达登机口。‎ C.在人流最复杂的中心区采取流线规划,增加引导设计,旨在提升服务设施使用率。‎ D.具有中国元素的候机厅和博物馆、美术馆,共同营造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2.根据材料一第四段的内容, 将下面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9‎ ‎①增加了通行宽度 ②节省了面积,有效利用了空间 ‎③设置了双向自动步道 ④保证了到达旅客享受商业资源和公共服务设施资源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材料二 世界级的航空枢纽,需要世界级的基础设施来支撑。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综合体建筑面积虽然超过了140万平方米,但它并不仅仅是以大取胜,其工程的先进性、复杂性更是令人惊叹,处处彰显出中国建设的力量。‎ 通常大的建筑都会分解成不同的单元、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房间,整体进行规划,分步进行设计。但航站楼则不同,旅客在同一空间中根据不同流程自由流动,可以形象地说,航站楼就是一间70万平方米的屋子,成千上万的人在其中活动。‎ 为此,负责施工图设计的部门联合国内各建筑专业的几十位顶级设计师,集合造型设计、结构受力、机电设备、弱电信息、旅客流程等各方面专家的才智,“同画一张图”,统筹管理,联合推进。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大家废寝忘食。日夜鏖战,把设计方案变成了一张张可以落地实施的施工图。‎ 作为航站楼的“骨架”,钢结构是航站楼建筑的重中之重。航站楼的钢网架结构由支撑系统和屋盖钢结构组成,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自由曲面空间,总投影面积达31.3万平方米,相当于44个标准足球场,用钢总重量超过52000吨。C型柱连接整个机场的屋面系统和地面,对整个建筑起到非常关键的支撑作用。从航站楼正下方穿过的轨道交通系统,一方面实现了轨道交通与航站楼的一体化,另一方面从结构力学到抗震、消防的功能要求,都对机场的基础建设提出了巨大挑战。‎ ‎“C型钢柱的竖向和水平承载能力、抗连续性倒塌能力和抗震能力要求都非常特珠,现行的设计规范、规程都没有提及。”结构总工程师束伟农说。对此,设计团队经过专项研究,最终确立了由核心区、指廊两大部分组成航站楼钢结构的方案。其中,核心区屋顶由6个较为完整稳定的受力体系连成有机整体,由63450根杆件和12300个球节点拼装而成,最大跨度41.6米,网架最大高差约5米,与地面最大高差约30米,安装合拢线达2600米。五个指廊屋面钢网架共由8472个球节点和55267根杆件拼装而成。‎ 建设者们自主研发,采用吊装、滑移、提升等多种方法,特别是采用了“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该技术系统由钢绞线、提升油缸集群、液压泵站、传感检测、计算机控制和远程监视系统等组成,平稳地把钢网架提升到指定位置,提升精度差控制在+1毫米以内。‎ ‎(取材于杨语溪等的相关文章)‎ ‎3.材料二画线语句是对文章内容的形象、直观说明,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间70万平方米的屋子”——侧重说明航站楼规模庞大、气势恢宏。‎ B.“同画一张图” ——表现了各领域设计人员同舟共济、艰苦奋斗的精神。‎ C.“相当于44个标准足球场”——使读者对总投影面积的感受更加直观。‎ D.第五段画线句的一组数字——说明 C型钢柱施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 ‎4.下列所述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的特点,材料一和材料二均未提及的一项是(3分)‎ A.美观实用并重。 B.设计、建设中颇多创新之处。‎ C.施工工艺精湛。 D.人工智能技术服务旅客出行。‎ 材料三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先行,民航率先突破”的标志性工程。‎ 9‎ 大兴机场投入使用后,一亿多人口、二十余万平方公里的京津冀地区便拥有了四座年吞吐量过千万的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再加上张家口、唐山、邯郸、秦皇岛和承德这5个小机场,京津冀机场群已然成型。‎ ‎2017年11月,国家发改委、民航局首次明确了北京要打造“一市两场”双国际枢纽战略,明确在短时间内。“双枢纽”各有侧重:首都机场重在“提质”,疏解非国际枢纽功能,提高国际航线网络覆盖率;大兴机场重在“上量”,确保实现“2025年7200万人次”的发展目标。同时,对天津、石家庄机场,明确了其主要发展方向。天津机场将重点发展国内中转航线、周边国际旅游航线等特定航空市场,适度发展中远程国际航线,增强航空货运、物流保障和中转的能力,增开货运航班;石家庄机场将重点增强对周边的聚集辐射能力,同时大力发展低成本航空、货运包机、航空快件等特定航空市场。‎ 随着机场间综合交通体系的逐步完善,京津冀机场群将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乘客以大兴国际机场为中心,未来将实现半小时到达北京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一小时到达天津、石家庄、唐山、保定等京津冀重要城市。‎ ‎2019年9月26日,京雄城际铁路北京西至大兴机场段正式开通。作为连接千年古都北京和未来的“千年之城”雄安之间的高速铁路,京雄城际着力打造我国智能高铁新标杆。它是全球首条穿越国际机场航站楼的高速铁路,也是京津冀区域内第一条可全线使用电子客票的线路。乘客购买铁路电子客票后,可在手机上生成一个二维码,扫码即可进站乘车。大兴机场站为地下高铁站,它与地铁、城际铁路相连接,装修与机场整体风格相融合,站内各种标识与航站楼无缝衔接,路线导引清晰,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机场站还特别设置了“凤栖梧桐”主题文化墙,与机场“凤凰展翅”的整体造型相协调,寓意京雄城际沿线地区能“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未来,城际铁路公交化,高铁换乘会像坐公交一样方便。京津冀机场群综合交通运输建设不但可以提高人员、物资等生产要素的流通与集散效率,辐射周边发展,也可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新兴业态与商业模式提供基础支撑。‎ ‎(取材于陆二佳等的相关文章)‎ ‎5.根据材料三,下列对“京津冀机场群”特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规模庞大:包括四座年吞吐量千万级以上的机场和多个小型机场。‎ B.分工明确:四个大型机场的发展方向和承担的航线功能各有侧重。‎ C.交通便利:保证了京津冀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一小时均可到达。‎ D.功能强大:运输效率高,辐射周边,支撑新兴业态与商业模式发展。‎ ‎6.学校准备举办“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人文——科技·之旅”主题游学活动,现面向全校同学征集参观打卡地点。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填写下面的征集表。(6分)‎ 要求:推荐两个需要重点参观的地点,并拟写推荐语。推荐语要主题突出、语言简洁、有说服力。‎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人文 ·科技之旅”主题游学活动打卡地点征集表 打卡地点 推荐语 ‎①‎ ‎②‎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9分。‎ ‎(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7-12 题。(共23分)‎ 子墨子言曰:仁者之事,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 9‎ ‎,仁者弗为也。‎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 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今有大国即攻小国,有大家即伐小家,寇乱盗贼并兴,不可禁止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天下之乱也,将安可得而治与?即我未必然也。是故子墨子曰: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 ‎(取材于《墨子·非乐》)‎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 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而墨子非之,奈何!‎ 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①);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②);乡里族长 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③)。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是先王立乐之术也,而墨子非之,奈何!‎ 故听其《雅》《颂》之声,而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屈伸,而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 而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然后名声于是白,光辉于是大,四海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师。是王者之始也。‎ ‎(取材于《荀子·乐论》)‎ ‎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3分)‎ A.吹竽笙而扬干戚 扬:发扬 B.制《雅》《颂》之声以道之 道:引导 C.敌国不敢婴也 婴:侵犯 D.然后名声于是白 白:显赫 ‎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利人乎即为 异乎三子者之撰 B. 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 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 复驾言兮焉求 D. 出所以征诛也 所以遗将守关者 ‎9.根据文意,将下面词语对应的字母,分别填入文中相应的括号内。(3分)‎ A.顺 B.敬 C.亲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 因此减损掠夺百姓作为衣食之用的财物 B.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 使那乐声能够充分表达快乐却又不放纵 C.比物以饰节者也 配合上各种乐器来调整节奏 D.以至足其上矣 从而能够使自己得到极大的满足 ‎1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5分)‎ 9‎ ‎①厚措敛乎万民 ‎②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12. 选文中墨子认为兴乐是不对的,荀子不同意他的观点。请根据文意,分别概括他们的理由。(6分)‎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3题。(6分)‎ ‎13.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概括其体现的孔子对于“乐”的认识。‎ ‎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②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③子谓《韶》【1】:“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2】 :“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 注释: 【1】《韶》:歌颂舜因文德受到尧禅让的音乐。【2】《武》:歌颂武王灭商功绩的音乐。‎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7题。‎ 七里濑 谢灵运①‎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②。‎ 既秉上皇③心,岂屑末代诮。‎ 目睹严子濑④,想属任公钓⑤。‎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注释:①谢灵运:南朝诗人,此诗为作者被贬诮,自京都赴任永嘉, 途经富春江畔七里濑时所作。②要妙:精微玄妙的道理,这里指老庄的哲学。④上皇:伏羲氏。“秉上皇心”,意指秉持着上古时代人生活简单、恬淡少欲的想法。④严子濑:东汉隐士严光垂钓处。⑤任公钓:《庄子•外物》有寓言说,任公子以五十头键牛为饵,钓于东海,一年后才钓得大鱼。‎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逝湍”与“奔峭”,形象地写出了江水奔流不息的状态,江岸陡峭的样貌。‎ B.“潺湲”“沃若”“叫啸”等,词语中两个字的韵母发音相近,读来富有音韵美。‎ C.“遭物”二字承上启下,诗歌由此从叙事写景转入抒情议论,结构圆融自然。‎ D.作者追慕古代先贤,希望领悟到精微玄妙的道理,以解脱乱世中百姓的疾苦。‎ ‎15.“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一句,景物描写远近相谐,带给人一种立体、旷远的空间感。‎ 9‎ 下列不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3分)‎ A.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孟浩然《断句》)‎ B.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D.十里青山远,湖平路带沙。(仲殊《南柯子•忆旧》)‎ ‎16.结合诗句,分析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6分)‎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谢灵运诗中写到:“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不同时代的人也能心神相通。如三国时的诸葛亮决心“① ,②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以报答先帝刘备的知遇之恩。唐朝的杜甫在《蜀相》中用“③ ④ ”来赞美其“智”与“忠”,宋代的陆游也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来表达自己的敬仰。再如,战国的屈原在《国殇》中礼赞视死如归的英雄:“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⑤ ,⑥ ”千年后的李清照以“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的高歌来追随相和。‎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 -22题。‎ 儿女 ‎①回想四个月以前,我犹似押送囚犯,突然地把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从上海的租寓中拖出,载上火车,送回乡间,关进低小的平屋中。自己仍回到上海的租界中,独居了四个月。这举动究竟出于什么旨意,本于什么计划,现在回想起来,连自己也不相信。其实旨意与计划,都是虚空的,自骗自扰的,实际于人生有什么利益呢?只赢得世故尘劳,作弄几番欢愁的感情,增加心头的创痕罢了!‎ ‎②当时我独自回到上海,走进空寂的租寓,心中不免虚空起来。‎ ‎③晚上整理房室,把剩在灶间里的篮钵、器皿、余薪、余米,以及其他三年来寓居中所用的家常零星物件,尽行送给来帮我做短工的、邻近的小店里的儿子。只有四双破旧的小孩子的鞋子(不知为什么缘故),我不送掉,拿来整齐地摆在自己的床下,而且后来看到的时候常常感到一种无名的愉快。‎ ‎④朋友们说我关心儿女。我对于儿女的确关心,在独居中更常有悬念的时候。但我自以为这关心与悬念中,除了本能以外似乎尚含有一种更强的加味。所以我往往不顾自己的画技与文笔的拙陋,动辄描摹。因为我的儿女都是孩子们,最年长的不过九岁。所以我对于儿女的关心与悬念中,有一部分是对于孩子们——普天下的孩子们——的关心与悬念。他们成人以后我对他们怎样?现在自己也不能晓得,但可推知其一定与现在不同, 因为不复含有那种加味了。‎ ‎⑤回想过去四个月的悠闲宁静的独居生活,在我也颇觉得可恋,又可感谢。然而一旦回到故乡的平屋里,被围在一群儿女的中间的时候,我又不禁自伤了。因为我那种生活,或枯坐,默想,或钻研,搜求,或敷衍,应酬,比较起他们的生活来,明明是变态的,病的,残废的。‎ ‎⑥有一个炎夏的下午,我回到家中了。第二天的傍晚,我领了四个孩于——九岁的阿宝、七岁的软软、五岁的瞻瞻,三岁的阿韦——到小院中的槐荫下, 坐在地上吃西瓜。夕幕的紫色中,炎阳的红味渐渐消减,凉夜的青味渐渐加浓起来。微风吹动孩子们的细丝一般的头发,身体上汗气已经全消。百感畅快的时候,孩子们似乎已经充溢着生的欢喜,非发泄不可了。最初是三岁的孩子的音乐的表现,他满足之余,笑嘻嘻摇摆着身子,口中一面嚼西瓜,一面发出一种像花猫偷食时候的“ngem ngam”的声音来。这音乐的表现立刻唤起了五岁的瞻 9‎ 瞻的共鸣,他接着发表他的诗:“瞻瞻吃西瓜,宝姊姊吃西瓜,软软吃西瓜,阿韦吃西瓜。”这诗的表现又立刻引起了七岁与九岁的孩子的散文的、数学的兴味:他们立刻把瞻瞻的诗句的意义归纳起来,报告其结果:“四个人吃四块西瓜。”‎ ‎⑦于是我在心中默默地批判他们的作品。我觉得三岁的阿韦的音乐的表现最为深刻而完全,最能全般表出他的欢喜的感情。五岁的瞻瞻把这欢喜的感情翻译为(他的)诗,已打了一个折扣;然尚带着节奏与旋律的分子。犹有活跃的生命流露着。至于软软与阿宝的散文的、数学的、概念的表现,比较起来更肤浅一层。然而看他们的态度,全部精神没入在吃西瓜的一事中。其明慧的心眼,比大人们所见的完全得多。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我比起他们来,真的心眼已经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了。我实在不敢受他们“父亲”的称呼,倘然“父亲”是尊崇的。‎ ‎⑧我在平屋的南窗下暂设一张小桌子,上面按照一定的秩序而布置着稿纸、信箧、笔砚、墨水瓶、浆糊瓶、时表和茶盘等,不喜欢别人来任意移动,这是我独居时的惯癖。我——我们大人——平常的恭止,总是谨慎,细心,端详,斯文。例如磨墨,放笔,倒茶等,都小心从事,故桌上的布置每日依然,不致破坏或扰乱。因为我的手足的筋觉已经由于屡受物理的教训而深深地养成一种谨惕的惯性了。然而孩子们一爬到我的案上,就捣乱我的秩序,破坏我的桌上的构图,毁损我的器物。他们拿起自来水笔来一挥,洒了一桌子又一衣襟的墨水点;又把笔尖蘸在浆糊瓶里。他们用劲拔开毛笔的铜笔套,手背撞翻茶壶,壶盖打碎在地板……这在当时实在使我不耐烦,我不免哼喝他们,夺脱他们手里的东西,甚至批他们的小颊。然而我立刻后悔:哼喝之后立刻继之以笑,夺了之后立刻加倍奉还,批颊的手在中途软却,终于变批为抚。因为我立刻自悟其非:我要求孩子们的举止同我自己一样,何其乖谬!我——我们大人——的举止谨惕, 是为了身体手足的筋觉已经受了种种现实的压迫而痉挛了的缘故。孩子们尚保有天赋的健全的身手与真朴活跃的元气,岂像我们的穷屈?揖让、进退、规行、矩步等大人们的礼貌,犹如刑具,都是戕贼这天赋的健全的身手的。于是活跃的人逐渐变成了手足麻痹、半身不遂的残废者。残废者要求健全者的举止同他自己一样,何其乖谬!‎ ‎⑨儿女对我的关系如何?我不曾预备到这世间来做父亲,故心中常是疑惑不明,又觉得非常奇怪。我与他们(现在)完全是异世界的人,他们比我聪明、健全得多;然而他们又是我所生的儿女。这是何等奇妙的关系!世人以膝下有儿女为幸福,希望以儿女永绪其自我,我实在不解他们的心理。我以为世间人与人的关系,最自然最合理的莫如朋友。君臣、父子、昆弟、夫妇之情,在十分自然合理的时候都不外乎是一种广义的友谊。所以朋友之情,实在是一切人情的基础。“朋,同类也。”并育于大地上的人,都是同类的朋友,共为大自然的儿女。世间的人,忘却了他们的大父母,而只知有小父母,以为父母能生儿女,儿女为父母所生,故儿女可以永续父母的自我,而使之永存。于是无子者叹天道之无知,子不肖者自伤其天命,而狂进杯中之物,其实天道有何厚薄于其齐生并育的儿女!我真不解他们的心理。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人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 ‎1928年夏作于石门湾平屋 ‎(取材于丰子恺的同名散文)‎ ‎18.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悬念:惦记思念 B.批判:批驳否定 C.端详:端庄安详 D.穷屈:拘谨屈从 ‎19.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④段“更强的加味”指作者除了有对儿女们的关心与悬念,还有对普天下孩子们的童真与天性的尊崇。‎ B.作者在记叙“吃西瓜”事件时,认为对于生活的表现,散文的、数学的、概念的比音乐的、诗歌的肤浅。‎ C.第⑧段中,面对儿女们天真的行为,作者的态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由不耐烦到欣赏,最终到遗憾无奈。‎ D.这篇文章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挖掘宏旨精义,用语质朴自然,亲切率真,散发着恬淡的人文情味。‎ ‎20.第①段中写作者回忆送儿女回乡间的情形,画线句极富表现力,请加以赏析。(5分)‎ 9‎ ‎21.结尾处作者说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在自己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请简要回答作者这样说的理由。(6分)‎ ‎22.文中提到世人“希想以儿女永续其自我”,请从《红楼梦》贾政对待宝玉的相关言行中举出一例,谈谈你对这种观念的看法。(6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3.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有研究发现,针对同一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后的学习效果保有率是不同的(见下图)。请根据此图反映出的规律,并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为同学们提出学习改进建议。要求:建议合理、具体、切实,150字左右。‎ 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效果保有率 ‎②近年来,頔,琰、杲、嫕①这样的生僻字逐渐成为了新生儿姓名里的“热门字”。请对这一现象加以评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150字左右。‎ 注释: 頔(dí):美好。琰(yǎn):常用来形容美玉。东汉才女蔡文姬,名琰。杲(gǎo):日出明亮的意思,语出《诗经•卫风•伯兮》“其雨其雨,杲杲日出”。嫕(yì):柔软、和善,语出《楚辞•神女赋》“澹清静其愔嫕兮,性沉详而不烦”。‎ ‎③请从你熟悉的文学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以“_____,你的人生是一首歌”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要求:在横线上填写人物名字,把题目补充完整。人物特点符合原著,感情真挚。不超过150字。‎ ‎24.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在古代,万千学子千里迢迢进京赶考,以酬壮志、报国家。1949年3月,毛泽东主席把进驻北京筹划建国,比喻为进京“赶考”,并说希望能考出好成绩。70年来,中国人民秉承这种“赶考精神”,不断创造新辉煌,谱写新篇章。中华民族正奔赴在实现伟大复兴的“赶考”路上,而 9‎ 风华正茂的你们也在为未来的人生,挥洒汗水、锤炼本领。‎ 对于“赶考精神”,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②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代表党和国家,给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颁发勤章和奖章。核物理学家于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人民教育家于漪、防沙治沙的楷模王友德、“敦煌女儿”樊锦诗……他们胸前金灿灿的奖章,仿佛在向我们生动地讲述着奋斗者的故事,折射出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精神,告诉我们平凡的人可以拥有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工作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一枚奖章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有细节、有描写。将题目抄在答题纸上。‎ 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