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语文教案:第10讲 作文素材积累转化之名家著作
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 年 级:高二 辅导科目:语文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时间 A / B / C / D / E / F段 主 题 第10讲 素材积累转化之名家著作 教学内容 1、掌握从名家著作中获取作文思路、素材的方法; 2、养成阅读名家著作的习惯。 教法指导:本环节共两个个步骤:一、通过3个问题的思考与分享引导学生对名家名著的关注,同时让他们自己发现阅读中的不足以及阅读时思路方面的不足;二、组织学生分享交流预习作业,初步探讨名家著作对写作的帮助。 1、你有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向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的阅读习惯对你的作文有什么样的影响?(有利或不利都可以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以就你看过的任意一本书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预习作业探讨与讲解 教法指导:本部分内容教师可以灵活使用自己擅长的教法,例如:提问式、例题重现式、以教代学、优先回答等都可以。重点强调从哪些方面积累名家著作作文素材,并结合给到的示例,做好巩固运用。 【知识梳理】 一、阅读名家名著对于我们作文的意义以及阅读名家名著的“战略思维” 阅读名家名著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是毋庸置疑的结论。从进入学校开始,你的语文老师可能就灌输这样一个观点:作文水平的提高在于你的阅读量。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诌”。假如正好你有好的阅读习惯以及思考的习惯(这点更重要),那么你现在的作文水平就不是问题,现在看这本书的也就会不是你了。可是,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究竟有多少人能做到一以贯之的良好阅读以及对阅读的思考呢?这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所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对作文有益的阅读! 我们在这里不再谈论阅读如何提高我们的修养,虽然从根本来说相比作文这是阅读更为重要的作用。在这里,我们只想告诉你,如果想要快速的提高作文的水平,那么有目标的重点阅读将是一个很有用的方法。 这里的“重点”,就是说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你的阅读面不宜过宽过泛,那样的阅读只会使你的目光更加的散乱不能聚焦,虽然花了大量的时间而收获可能很少,那么接下来就是你放弃阅读的时候了——其实,你要做的就是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少量的几本甚至一本书上,再不计其余(注意:我们谈论的情况是在时间不够以及你不爱阅读的情况下,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兴趣来进行阅读,那么多读几本亦无妨,当然此种情况下,还是以把握住重点为主。)这样一来,就是兵法上说的:集中优势兵力,围而歼之。还有更形象的一句话: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与其泛泛翻十本,不如精心读一本。这就是所谓有重点的阅读。 何谓有目标呢?在明白阅读要有重点之后,那么接下来就是如何选择目标了。明白阅读有重点这是战略层面的,你要意识到并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带来明显的效用。选择目标就是战术层面的问题了,这是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正确选择的,目标选择错了,那么效果也是不能达到你的要求的。这样的实际情况包括:兴趣爱好、曾否阅读、理解能力、思考深度等等诸如此类的因素。目前,我们选择的阅读目标必须要具有如下的共性:叙述议论结合(议大于叙更好),既能满足我们对于素材的要求,又有助于我们议论的深化。 让作者的议论引领我们的思考,拓宽我们思考的宽度,挖掘我们思考的深度,与作者对话,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把作者的“石”最大限度的化为自己的东西,经过自己的打磨,变为自己可以熟练使用的“玉”。这样的阅读之于我们的写作在短期内的训练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它不仅能够训练到我们的作文素材,而且能让我们在短期内掌握不少的新鲜词汇,这一点是我们在阅读经常遗忘的。词汇量的增加使我们作文思想深度加深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只是按照我们经常所用的词汇进行写作,对于作文的深度来说,那是远远不够的,而阅读名家名著,恰好可以弥补这个不足,何乐而不为? 二、阅读什么样的作品? 根据我们确定的前面所介绍的几个原则,我们所选的作品,是要让你更快速地使用到自己文章当中的作品。这些作品未必是市场上非常流行的作品,也不是某个作家最为出色的作品,但是,对我们而言,它是最有用的作品,这样就好了。 目前市场上的作品鱼龙混杂,有励志类的、成功类的、历史类的、戏说类的、探究类的等等,不一而足,乱花渐欲迷人眼,选择不好,你的双眼真会被迷住。请注意,这些作品是老师认为具有普遍价值的作品,你如果有自己的阅读方向并能应用到文章中,那是最好。 (一)历史现实类: 推荐作品:资中筠《士人风骨》(《资中筠自选集》之《士人风骨》) 推荐理由:资中筠,(1930年-),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美国研究》杂志主编,是国际 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资深学者,翻译家。是至今仍然活跃在中国文坛和思想论坛的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其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让人警醒。其作品多发自肺腑,既有对历史的描述,又有对现实思考,文笔简洁流畅。中学生阅读不会感到困难。这里推荐她的选自《资中筠自选集》的《士人风骨》。 下面是其作品的一段,可以感受一下其文风: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是独立自由的。孔子周游列国,游说君主采纳他的意见,一国不行,就到他国,困厄、饥饿均在所不辞,到处碰壁,“吾道不行”则宁可“乘桴浮于海”,也绝不妥协。他要求见用的,首先是自己的主张而不一定是本人,所以绝不放弃自己的学说来迎合在位者。“乡愿”被夫子斥为“德之贼也”。孟子的言论就更加鲜明,与“王”谈话是教训的口吻,一副“帝王师”的架势,是后来的“士”所艳羡、向往而再也做不到的。孟子表达了当时儒家治国的最高理想,现在经常引用的“君轻民贵”之类的话,虽然不能附会为现代民主原则和民本思想,但在等级制度正在发展、巩固的时代,提醒在位者重视“民”,已属难能可贵。他以特有的坦率而透彻的风格,提出的理想社会和对君主提出的要求,是专制君主不愿意也做不到的。难怪到了朱元璋那里,他感到难以忍受,就大力删《孟子》,几乎把今天看来闪光之处全部删掉 ,甚至一度下令取消孟子配享孔庙的资格。一般都把“春秋”与“战国”相提并论,实际上到战国后期,司马迁所推崇的那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气度已经大减,变得功利和实用,以《战国策》为代表,一批舌辩之士用舌头混饭吃。他们只能是“谋士”而不是“帝王师”。所以总是准备几套方案“上、中、下三策”,供君主选择,其目标是助王称霸,而不再是促王行仁义。他们讲究的是“术”,而不是“道”。从道德层面看,也不再坚持原则和人格独立。自此以后,中国的读书人日益与现实政治紧密结合,经典著作也仅仅被当作治国的工具。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如果秦皇朝得以巩固,也许可能正式以“法家”治国,但是时间太短,没有来得及树立自己的道统。到汉武帝从董仲舒独尊儒家之后,在道统上儒家学说统治了两千年。董仲舒的原意可能是想用儒学对皇帝有所约束,但是儒家所主张的以德治国、行仁义、“内圣外王”那一套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所以历代统治者都是外儒内法,并杂以黄老之术。如毛泽东从柳宗元说:“百代都行秦政法”,只是柳着重的是肯定郡县反对封建(分封宗室)制,而毛着重的是肯定专政否定仁政。不过对读书人来说,还是以儒家思想为精神支柱。无论是伦理道德还是治国的理想,都是从孔孟书中汲取资源。而他们唯一的出路是从政,特别是隋唐行科举之后,更是如唐太宗所说,“天下英才尽入我彀中”。” 作品思路清晰,用词克制,满篇情怀,读起来不感觉吃力,是很好的一个作品。 同时推荐她的《斗室中的天下》,这是资中筠随笔、杂文的结集。眼界开阔,题材广泛,都是近年来作者心之所系、萦绕于怀的几个领域,有一以贯之之道,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吾土吾民的挚爱、对民族命运的忧思、对文明和正义的呼唤,彰显了一位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胸怀。文笔优美,感情真挚,也是适合学生阅读的一个作品。 另有同类作品:刀尔登《中国好人》《旧山河》。当然,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也可以进入你的阅读篇目中。 这类作品要叙述与议论兼而有之,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所使用。 (二)人生哲思类 推荐作品:周国平的作品 推荐理由:其作品很多,比较适合的有《人生哲思录》《把心安顿好》。其作品涵盖了人生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且多有精彩的思考和语言表述,常读自会让你思路展开并锻炼自己的语言!他说过“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包括弱点”。如此眼光平等的一个作家,没有理由不关注。他的作品是我们学习的重点。熟读其一本,对你的作文写作绝对有益。 现择录其一段文字: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我们当然不能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唯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很快便死在了军队的剑下,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的。更早的时候,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的另一座城市,遇到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这两则传为千古美谈的小故事表明了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珍爱,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英国作家王尔德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报关,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正是这位骄傲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 这样的文字记熟了,岂不是直接可以应用到文章中吗?周国平的文章是要我们认真阅读和思考的,并可以作出读书笔记,在写作时引用或者化为自己的语言! 同时推荐余秋雨的《山居笔记》龙应台的《野火集》史铁生的《务虚笔记》等。 (三)名人传记类 推荐作品:不限,基本上以现代人物为主,或是关于人物群像的纪实类作品,比如《南渡北归》。最好不要以古代人物为主,因为把眼光过多的放在古代,就和现实有些疏离。他传和自传都可以。 推荐理由:优秀的传记作者由于做到了“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所以留在传记中的人物都具有时代的特色。关于人物传记的作品,对我们最有用的就是可以有大量新鲜可信、具有细节的材料供我们使用。这样你在引用材料时就比别人多了更具有说服力的细节,这样就能跳出老旧素材的限制,多了许多胜算的因素。同时传记作品中的评论对于开拓我们的思考空间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物传记的特征有二个:其首要特征是真实,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生动(即真实性和文学性)。对于那些不喜爱阅读的同学,这种类型的作品可能更适合你。它有精彩的故事、丰富的细节以及鲜活的人物,实为不错的选择! 这里录胡适的《胡适口述自传》来作为标本: 放弃农科,转习哲学 我在1910年进康乃尔大学时,原是学农科的。但是在康大附设的纽约州立农学院学了三个学期之后,我做了重大牺牲,决定转入该校的文理学院,改习文科。后来我在国内向青年学生讲演时便时常提到我改行的原因,并特别提及“果树学”(Pomology)那门课。这门课是专门研究果树的培育方法。这在当时的纽约州简直便是一门专门培育苹果树的课程。在我们课堂上学习之外,每周还有实习,就是这个“实习”,最后使我决定改行的。 在我的讲演集里,有几处我都提到这个小故事。其经过大致是这样的: 实习时,每个学生大致分得三十个或三十五个苹果。每个学生要根据一本培育学指南上所列举的项目,把这三十来个苹果加以分类。例如茎的长短,果脐的大小,果上棱角和圆形的特征,果皮的颜色,和切开后所测出的果肉的韧度和酸甜的尝试、肥瘦的记录……这叫做苹果分类,而这种分类也实在很笼统。我们这些对苹果初无认识的外国学生,分起来甚为头痛! 但是这种分类,美国学生做来,实在太容易了。他们对各种苹果早已胸有成竹;按表分类,他们一望而知。他们也毋需把苹果切开,尝其滋味。他们只要翻开索引或指南表格,得心应手地把三十几个苹果的学名一一填进去,大约花了二三十分钟的时间,实验便做完了。然后拣了几个苹果,塞入大衣口袋,便离开实验室扬长而去。可是我们三两位中国同学可苦了。我们留在实验室内,各尽所能去按表填果,结果还是错误百出,成绩甚差。 在这些实验之后,我开始反躬自省:我勉力学农,是否已铸成大错呢?我对这些课程基本上是没有兴趣;而我早年所学,对这些课程也派不到丝毫用场;它与我自信有天分有兴趣的各方面,也背道而驰。这门果树学的课——尤其是这个实验——帮助我决定如何面对这个实际问题。 我那时很年轻,记忆力又好。考试前夕,努力学习,我对这些苹果还是可以勉强分类和应付考试的;但是我深知考试之后,不出三两天——至多一周,我会把那些当时有四百多种苹果的分类,还是要忘记得一干二净。我们中国,实际也没有这么多种苹果,所以我认为学农实在是违背了我个人的兴趣。勉强去学,对我说来实在是浪费,甚至愚蠢。因此我后来在公开讲演中,便时时告诫青年,劝他们对他们自己的学习前途的选择,千万不要以社会时尚或社会国家之需要为标准。他们应该以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禀赋,作为选科的标准才是正确的。 胡适是我国从传统社会转变到现代化社会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那个动荡社会下种种思潮的碰撞,其经历对于我们理解现在的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提倡的自由、宽容的思想对我们现在的社会也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理解了胡适,也就理解了现在的中国! 他经历中的诸多事件读来津津有味,结交的人物也多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可以说从他身上你能挖掘到许多想不到的宝藏! 总结:这总的来说是对我们最有用的三类,是在不涉及你的阅读兴趣和习惯的情况下推荐的三类作品。当然,这不是要求你三类全都要看,你只要在这三种当中选取自己更感兴趣和更能轻松阅读的那一类即可。这三类也只是笔者抛出的三类,如果你看了这三类会有自己更好的更合适的选择,那自然更好。但是原则是:你必须熟读其中一本,熟悉于心,并尝试应用到文章写作中,这样才能起到作用。阅读这些,不是为了休闲,不是为了消磨时间,而是为了写作,为了更快更有效地写作。不经过训练的学习,是不彻底的学习。成功的学习,来自于重复的训练和在这种训练中衍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 (以上这些讲解是最好借助到书籍来讲解,老师必须借助这些书本为自己的教具,来指导教学。比如可以让学生阅读其中一个章节,可以让学生现在就对自己感兴趣的片断做好阅读笔记等。注意,这个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各类作品的特点所在以及自己的兴趣所在。教学时注重学生的情感感悟和理性思考的结合) 那么阅读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怎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呢? (一)必须精读。 精读带来的效果是你意想不到的。“夏虫不可以语冰,拘于时也”,有时你不知道某种学法的效果或者不相信某种学法的效果,多是没有进行实践。那么,精读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阅读方法,在时间有效的情况下,你是必须要做到这样的重点阅读的。 不要求多,只是求精即可,这是高层次的阅读。你可以在书上圈划做记录,不要吝啬你的笔墨,书上的留白都是供你记录感想的! (二)记录和必要的记忆 注意,我们的阅读是为了写作,而写作就必须要有记忆。没有你对事件的记忆,怎么能够使用!所以,在阅读时你的手边要有笔和笔记本甚至一张废纸都是必须的。没有记忆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不付出努力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这里给你的方法不是让你投机取巧,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教给你最有用的方法,付出努力是应有之义!空想是不能进步的! 使用是积累记忆的良好方法!你阅读之后,在接下来的写作中就要有意识的去使用,这样就能有效地增强你的记忆!甚至,在家里完成的作文,你在写作的时候完全可以直接去翻书以便更好的去使用,为自己的文章增添新鲜的元素! 经常阅读也是增强记忆的方法!做好读书笔记,不要怕费时间,这样有效的记录放在自己的手边,那就是宝囊! 注意,这样的过程也是我们可以积累自己词汇量的过程! (三) 尽量去使用 阅读不是目的,应用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写作时,就要去想如何地去把自己所阅读到的东西应用到文章中。注意一个概念:在我们思路足够宽阔的情况下,我们阅读到的东西是完全可以应用到写作中的。这些作品给你的素材、思考以及通过作品使你深化了的思路都是阅读给予你的财富。 (借助准备的教具(书籍),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一本书,然后进行某个篇章的阅读,让学生从素材、立意和语言的角度谈谈对于写作的作用。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知道,有重点的阅读有方法的阅读对于作文是有大用的。) 下面是结合资中筠的《士人风骨》来讲解阅读重点: 源于古代的传统(1) 中国古代产生丰富的哲学思想,与古希腊差不多同步。不过西方的哲学重理性、逻辑,通向自然科学,造成以后的科学和生产力的大发展。中国的哲学通向道德伦理和政治,从“修身”到“治国平天下”,传统的读书人都致力于政治文化。正因为如此,中国人际关系之道和政治文化十分发达,而自然科学、市场经济和工业化难以发展。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是独立自由的。孔子周游列国,游说君主采纳他的意见,一国不行,就到他国,困厄、饥饿均在所不辞,到处碰壁,“吾道不行”则宁可“乘桴浮于海”,也绝不妥协。他要求见用的,首先是自己的主张而不一定是本人,所以绝不放弃自己的学说来迎合在位者。“乡愿”被夫子斥为“德之贼也”。孟子的言论就更加鲜明,与“王”谈话是教训的口吻,一副“帝王师”的架势,是后来的“士”所艳羡、向往而再也做不到的。孟子表达了当时儒家治国的最高理想,现在经常引用的“君轻民贵”之类的话,虽然不能附会为现代民主原则和民本思想,但在等级制度正在发展、巩固的时代,提醒在位者重视“民”,已属难能可贵。他以特有的坦率而透彻的风格,提出的理想社会和对君主提出的要求,是专制君主不愿意也做不到的。难怪到了朱元璋那里,他感到难以忍受,就大力删《孟子》,几乎把今天看来闪光之处全部删掉 ,甚至一度下令取消孟子配享孔庙的资格。 一般都把“春秋”与“战国”相提并论,实际上到战国后期,司马迁所推崇的那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气度已经大减,变得功利和实用,以《战国策》为代表,一批舌辩之士用舌头混饭吃。他们只能是“谋士”而不是“帝王师”。所以总是准备几套方案“上、中、下三策”,供君主选择,其目标是助王称霸,而不再是促王行仁义。他们讲究的是“术”,而不是“道”。从道德层面看,也不再坚持原则和人格独立。自此以后,中国的读书人日益与现实政治紧密结合,经典著作也仅仅被当作治国的工具。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如果秦皇朝得以巩固,也许可能正式以“法家”治国,但是时间太短,没有来得及树立自己的道统。到汉武帝从董仲舒独尊儒家之后,在道统上儒家学说统治了两千年。董仲舒的原意可能是想用儒学对皇帝有所约束,但是儒家所主张的以德治国、行仁义、“内圣外王”那一套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所以历代统治者都是外儒内法,并杂以黄老之术。如毛泽东从柳宗元说:“百代都行秦政法”,只是柳着重的是肯定郡县反对封建(分封宗室)制,而毛着重的是肯定专政否定仁政。不过对读书人来说,还是以儒家思想为精神支柱。无论是伦理道德还是治国的理想,都是从孔孟书中汲取资源。而他们唯一的出路是从政,特别是隋唐行科举之后,更是如唐太宗所说,“天下英才尽入我彀中”。 这样的历史轨迹造成的“士”的精神传统有三大突出的特点:一、“家国情怀”。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其依据的现实条件是“学而优则仕”。能有资格“忧国”的,大小都做过官。即使暂时不“居庙堂之高”,而“处江湖之远”,还是有官职,而不是“庶人”。“位卑未敢忘忧国”,还是有一定的“位”,不是草根百姓。尽管皇朝是一家的天下,在朝的大臣还是视同己有,因为舍此无以安身立命。(未完——) 这篇短文我们可以吸收的知识点就是非常之多的,比如从素材角度而言,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精神是什么以及这样的精神从何而来。这对于分析我们目前社会的现状是有巨大作用的。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学生可以掌握自己感到陌生和新鲜的词汇,然后划出来就据为己有!一篇短文可以增长见识开阔议论的视野以及掌握词汇,这就是阅读的制胜之道。作文的深度也就是在这样的阅读和思考中一步步加深。 教法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竞赛的互动方式进行(以教代学、优先选择、问题抢答等),并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与表扬,题目也可根据学情考情做适当调整,拓展达标检测题也可调整为文言文。 下面是从一些作品中选取的篇章,阅读并思考其对我们的作文帮助以及可以用作哪类作文素材? 资中筠《士人风骨》: 方孝孺和布鲁诺(1) 闲来胡思乱想,常引发一些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历史联想,由方孝孺想到布鲁诺即其一。他们两个相隔千万里,时差二百年,在脑子里把他们联起来的纽带:一是他们各自所受的惨绝人寰的极刑(方孝孺被“磔于市”,也就是当众凌迟处死,布鲁诺则在火刑柱上被活活烧死);二是他们两人的事迹在我中学时代就留下深刻印象,心目中都是威武不屈的殉道者,死得英勇、惨烈。但是,现在细想他们各自所殉的“道”是什么,引起我对中国和西方文明巨大差异的深思。 方孝孺是明朝初年最德高望重的儒生,被明太祖朱元璋任命为皇太孙允炆的老师,称“汉中教授”。由于皇太子早逝,明太祖死后由皇太孙继位,就是短命的建文帝(明惠帝),方孝孺理所当然地成为顾命老臣之一,尽管他年龄并不老(死时才四十五岁)。建文四年(1402),朱元璋的另一个儿子,即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棣打到南京,即帝位,是为明成祖,就是使明朝从此定都北京的有名的永乐帝,惠帝则“不知所终”。当时的大臣有投到新皇帝一边的,有死保旧皇帝的,后者当然都被杀或自杀,有名有姓的大臣在《明史》上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灭族”的不计其数。到那时为止,最重的刑律是灭九族。方孝孺“名垂青史”的特殊处是“灭十族”,那第“十”族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学生。关于“十族”的来由,流传较广的故事是:朱棣夺位成功后,召方孝孺,要他起草登极诏书,方坚拒,投笔于地,又哭又骂,再强迫他写,他就写“燕贼篡位”四字。朱棣大怒,对他说:“汝独不顾九族乎?”方说:“便十族奈我何?”于是他的门生多人也被“收斩”。不过一般正史不采此说,而是说方表示宁愿立刻死,不草诏书,朱棣说:哪得遽死(意思是太便宜你了),当灭十族。那么“灭十族”是皇帝的发明,而不是方孝孺一句话让他学生遭殃的。不论采何说,总之株连“扩大化”及于学生是从那时开始的。当然,后世的学生如及时划清界限,揭发批判老师,则可幸免。据史书载,仅方一案,受株连而死的有八十七人。我至今记得当年老师在课堂上讲到这一段时激昂慷慨的神情,使我们都对方孝孺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由衷敬佩。这也是传统气节教育的一部分。 方孝孺死难时是1402年,是15世纪的开始。斯时也,文艺复兴的朝阳升起在欧洲上空,驱赶着中世纪的黑暗,欧洲正在迈进蓬勃发展的近代史。思想、人文、科学、艺术大放光彩,人才辈出,以科学和民主推动人类文明,独领风骚五百年。15世纪的开头,1401年,德国人尼古拉斯 德 库萨(Nicholas de Cusa)诞生,他的职业是主教,同时也是科学家和哲学家,是挑战传统、破除地球中心论的托勒密体系的先驱。一百多年后,波兰哥白尼“日心说”问世(1543)。哥白尼死后,紧接着布鲁诺诞生于意大利(1548)。布鲁诺的一生既坎坷又丰富,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善于独立思考,是典型的多才多艺的“文艺复兴人”,既是诗人又是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才华横溢,著述甚丰。他的宇宙观与库萨和哥白尼一脉相承,并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提出了宇宙无限论。他的哲学思想对17世纪的斯宾诺莎有重要影响,因此被认为是现代哲学的先驱。在当时,他所坚持的宇宙观,既不容于旧的天主教,也不容于坚持亚里士多德教条的新教。他周游北部意大利、瑞士、法国、英国、德国凡十年,到处讲学,到处与人辩论,同时找机会出版他的著作,最后在哪里都难容身,终至回到意大利惨遭刑戮。 方孝孺和布鲁诺(2) 布鲁诺早年在那不勒斯求学,当过多米尼克教会的修士,研究神学,不久就涉嫌思想异端,为逃避当地教会的审判,逃离那不勒斯。先到罗马,又被诬陷杀人,面临逐出教门的审判,于是逃亡瑞士。在那里,他放弃多米尼克教,皈依新教加尔文派,但是令他失望的是,加尔文派也排斥异端,他又因思想罪而遭逮捕、逐出教门,获释后到法国。当时的欧洲虽然保守是主流,但并非铁板一块,学术空气还是比较浓厚,留有一定的空间。法王亨利三世的朝廷是开明天主教派占上风,布鲁诺得到庇护,被任命为王家讲师,得以暂时在巴黎栖身,并发表他的著作。其间,他作为法国驻英大使的客人到过英国,也曾为伊丽莎白女王宫廷的座上客,但是他的学说不见容于权威的牛津学派,于是又回到巴黎。但是此时的巴黎政治气氛已非昔比,亨利三世废除了容忍新教的法令,而布鲁诺却不稍敛锋芒,更加公开地与权贵论战,并公开批判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布鲁诺至此在巴黎无法容身,跑到德国,在那里游荡于各大学之间,继续讲学、发表著作,不但宣传他的宇宙观,而且主张各教派和平共处、自由争论,其辩论的对象既有教会又有学术界权威。结果又被新教路德教会开除出教,德国也呆不下去了。此时刚好有一名威尼斯贵族“诚聘”他回到意大利任他的私人导师。威尼斯在当时比较开明,而且布鲁诺得知那里的帕多瓦大学数学系主任一职正好空缺,他遂于1591年束装回威尼斯,直奔帕多瓦大学。不过他没有得到那个教职(一年后任命了伽利略),就住在那位贵族家中,任他的私人教师。与方孝孺株连学生相反,布鲁诺是被他的学生出卖的。不久,这位学生就对老师产生种种不满,向宗教法庭告发他传播异端邪说,布鲁诺遂于1592年被威尼斯教廷收审。他为自己辩护的说辞一直是坚持自己的理论只涉及哲学,与神学、教义无关(和伽利略一样,他主张对《圣经》只遵循其道德说教部分,而不包括其宇宙观)。在威尼斯他也许还有希望得到开脱,但是不幸他受到严厉得多的罗马教廷的注意,把他引渡到了罗马。他在罗马狱中受审讯长达七年,种种辩护都无效,罗马教廷给他的唯一出路是公开、无条件否定自己的学说,这点他坚决拒绝,最后终于判处烙刑,临刑前舌头给夹住,足见他的言论有多大的威慑力。在向他宣读判决书时,布鲁诺有一句名言:“也许你们判决我时,比我收到判决时更感到恐惧。”不过布鲁诺只一人殉难,未见株连到其他人(欧洲好像没有“族灭”之刑律)。 从方孝孺到布鲁诺殉难的二百年中,欧洲完成了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发生了马丁 路德的宗教革命,基本上结束了神权统治,民族国家成型,为17世纪的理性主义和启蒙运动、18世纪的工业革命扫清障碍。在天体物理领域,哥白尼开始的宇宙观的革命经伽利略到开普勒基本完成,最后到17世纪中叶由牛顿集大成,他关于万有引力的发现解决了“日心说”的最后一个疑点,并开启了现代物理的新时代。布鲁诺是这场持续的科学革命过程中的一位烈士,实际上此时的宗教裁判已是强弩之末。以后,科学受到教会以及社会保守势力的非难和压制还时有发生,但不论是教会还是君主,再也不拥有对思想信仰的生杀之权了。布鲁诺个人的结局虽然惨烈,但是,实际上他生前还是有相当的活动空间,已经有机会到处传播他的学说,并发表著作。那时的欧洲并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一统局面。 方孝孺和布鲁诺(3) 就抽象的个人道德而言,方孝孺和布鲁诺都是铮铮铁汉,为捍卫自己认定的“死理”宁死不屈。但是,他们各自捍卫的“道”和“理”却有天壤之别。对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来说,地球就是围着太阳转,这是他们已经发现而坚信不疑的事实,国王、教皇都无法改变,除非再有更高明的科学家以令人信服的论证推翻这一结论。这就是科学。与此有关的人,在压力面前可能表现不一:哥白尼摄于可以预料的压力,迟迟不敢公开其发现,直到死前不久才正式发表;伽利略有坚持,有妥协,在教会的淫威下也说过“违心”的话;布鲁诺则刚直不屈,卒至以身殉。但是不论怎样,他们还是公开说出并论证了自己的科学发现,并且载诸书册。他们的历史贡献是与先进的科学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本人是人类进步的历史长河中的灿烂群星之一。方孝孺维护的是什么呢?是朱元璋的孙子还是另一个儿子当皇帝,这里面有什么颠扑不破的真理吗?于国于民究竟有什么区别?何况这甚至不是改朝换代,明朝就是朱家天下。朱棣说得坦率:“此本朕家事”,就是说你姓方的管不着。可是至少从秦统一中国的两千年中,一代一代的中国士大夫为帝王的“家事”操心,耗尽聪明才智,献出理想、忠诚,多少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这种努力推动历史前进了么? 方孝孺和布鲁诺(4) 我的思古之幽情再退后到公元前二三百年间。那时的希腊几何学之父阿基米德正在埋头研究、发明一条一条的几何定律。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是,国王叫他辨别工匠制作的金王冠的真假,他在洗澡时偶然发现浮力原理而欣喜若狂,一声“尤里卡!”贯穿时空,成为不朽的天籁。不论这一传说是否真有其事,阿基米德对数学和力学的贡献以及他个人对此的着迷是事实。方其时也,中国的知识精英们在做什么关心什么呢?那正是战国后期,当时热门的新学是“纵横学”,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他们与同时代的策士们正奔走于七国之间,凭三寸不烂之舌向居王位者兜售他们的谋略,留下的不朽著作是《战国策》。在那雄辩的辞章中,充满着纵横捭阖、权谋计术,极尽坑蒙拐骗、挑拨离间、欲达目的不择手段之能事。其心计之深、思路之复杂,令现代人望尘莫及。如今,“博弈论”作为舶来品传入中国,颇为研究国际关系的青年学子津津乐道,其实战国策士们那种像下棋般一步一步揣摩对方的反应,决定对策的“弯弯绕”,现代的博弈专家跟着转起来恐怕也很吃力。这种思维的路数,其实与几何学推理是一致的,只是用处不同,结果也就不同。战国时天下未定,思想还没有定于一尊,苏、张之流不必像汉以后的士大夫那样对一位君主从一而终,也就无气节可言。不过华夏文明到那时已相当成熟,纵横家的计谋与儒家的忠孝节义,同样是留给后世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 自从与西方邂逅吃了大亏之后,中国人一直在思考中国为什么落后,以及从何时开始落后的。许多人不甘心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科学精神这一事实,总是举出四大发明,还有古代诸多精湛技术的创造,还有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早于西方人一千年,等等。事实上早已有人指出,技术不等于科学,因为没有理论,不能举一反三,无法普及。技术只是手段。印刷术和纸的发明确实伟大,但更重要的是用它印出来的书传播什么思想。“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志”是什么。古代欧洲哲人着迷于探索自然和宇宙的奥秘,不惜为与人间利害无关的真知而献身,中国人缺的就是这种求真知——超越于“经世致用”的客观存在——的“傻劲”。中国早熟的是政治文化,是处理人际关系。不过惟其早熟,政治文化本身也受传统之累。 当近代西方人争取到了思想言论自由,建立了保护这种自由的民主制度,再不必因“异端”而获罪,从而进一步释放出无限创造力时,中国一方面以八股文章使天下读书人皓首穷经,尽入彀中,一方面发明文字狱收紧文网,禁锢思想。其结果的差异是可想而知的。当然,涉及政治斗争,不论是一国之内还是国家之间,都有许多钩心斗角的“谋略”,也出现形形色色的“谋士”,古今中外皆然。所不同者,西方历史上学而仕者只是少数,有大批超越于政治的独立知识分子,而中国的“士”的唯一出路是“仕”,只能把智慧贡献给政治,而政治又等同于朝廷。“学得文武术,售与帝王家”,如果帝王不买,“经世致用”就完全落空。 还常见有文章强调,郑和下西洋时中国的造船业比欧洲先进,说明中国本来可以从那时实现工业化,走向现代化。甚至有人假设,如果郑和再走远一点,到达了美洲,今天在那里的就是黄种人了,整个历史就要改写。姑不论这种假设如何想入非非,有一个基本问题是,郑和出海的目的是什么?派他出海的正是那位夺了侄子皇位的永乐皇帝,他即位不久急急忙忙派人出海,而且满朝文臣武将都不用,单派贴身太监,绝不是有向海外扩张的雄心,其初始目的是搜寻那位“不知所终”的建文帝。因为关于建文的下落传说很多,流落海外是其中之一。只要旧皇帝还有出现的可能,永乐的皇位就存在潜在的威胁,这才是他为之寝食不安、戚戚于怀的头等大事,所以才要“七下”西洋。其次当然还有向“化外”的岛民宣扬我中华神威之意。所以,不论船只如何先进,郑和本人的才能如何了不起,这与欧洲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水到渠成出于商业需要,推动航海业的动力是截然不同的。再说,本人未考证过郑和的船比同时代欧洲最先进的船究竟如何。但是,倾全国的国力和能工巧匠为皇家造一条或几条船,与能代表社会生产力的造船“业”的发达是有区别的。 布鲁诺和方孝孺的差别,是他们所植根之土壤的差别。谁也不能否认我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我华夏民族智慧高度发达,只是一代又一代高智商的精英的心智所归决定了不同的历史轨迹。这一历史轨迹到了晚清终于给打乱了,中国近代史于焉开始。 1、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以应用到哪些类型的作文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所学习到的语言词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范例: 1、信息:方孝孺的节气、布鲁诺的坚持真理;方孝孺的愚忠;布鲁诺的勇气;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对现在文化造成的影响。 2、可以用到“坚持”“真理”“勇气”“文化”“梦想”类文中。尤其是对于东西方文化的判断可以打开视野,对文化的论述就可以结合现实进行评论。比如,为什么我们的现在的文化中缺乏原创性的思维?应该如何去做? 3、语言的积累和整合以学生自己的程度而定。 (这篇文章是资中筠先生的名篇,其对文化的深入思考,是需要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仔细分析的,也需要老师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建议老师可以结合资中筠、余英时的作品进行更全面的把握。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分析时,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并可以进行拓展性的引导。比如可以把方孝孺和李密练习起来,这样就能把课外和课内结合起来了。也可以延展到竹林七贤那个阶段,对学生进行更多的补充。这些需要老师下极大的功夫) 教法指导:以学生自我总结为主,TR根据教案中的总结进行引导为辅,为本次课做一个总结回顾;总结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画思维导图、默想回忆、抢答形式等。 一、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把名家著作转化为作文素材的方法? 1、经典评论语言直接可以拿来引用; 2、学习把握他的一些深入事件本质内的思考,对于我们论述的深度是有很大帮助的; 3、所谓素材的积累,应该树立起大素材的概念,不要把素材仅仅理解为一个个事件,我们学习素材积累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针对一个素材进行深入的把握和分析,逐步讨论到一个事件的核心层次,这样的素材掌握才是最好的掌握。 二、分别说说通过本节课你对名家著作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教法指导:本环节包含预习下次课相关专题和复习本次课内容两部分,每节新课前教师对巩固练习作业进行批改与讲解,预习作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讲解。 周国平文章 论得和失 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呱呱坠地,我们首先得到了生命。自此以后,我们不断地得到:从父母得到衣食、玩具、爱和抚育,从社会得到职业的训练和文化的培养。长大成人以后,我们靠着自然的倾向和自己的努力继续得到:得到爱情、配偶和孩子,得到金钱、财产、名誉、地位,得到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承认,如此等等。 当然,有得必有失,我们在得到的过程中也确实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失去。但是,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下决心要重新获得,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么频繁的现象,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 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灾人祸造成的意外损失,但也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人有旦夕祸福”,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至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遭际了。由此可见,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论得和失 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呱呱坠地,我们首先得到了生命。自此以后,我们不断地得到:从父母得到衣食、玩具、爱和抚育,从社会得到职业的训练和文化的培养。长大成人以后,我们靠着自然的倾向和自己的努力继续得到:得到爱情、配偶和孩子,得到金钱、财产、名誉、地位,得到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承认,如此等等。 当然,有得必有失,我们在得到的过程中也确实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失去。但是,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下决心要重新获得,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么频繁的现象,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 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灾人祸造成的意外损失,但也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人有旦夕祸福”,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至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遭际了。由此可见,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为了习惯于失去,有时不妨主动地失去。东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说。照我的理解,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鄙之心,由不执著于财物,进而不执著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如此才可明白,佛教何以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从迷惑的此岸渡向觉悟的彼岸的第一座桥梁。佛教主张“无我”,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这回事了。无物属于自己,连自己也不属于自己,何况财物。明乎此理,人还会有什么得失之患呢? 我们总是以为,已经到手的东西便是属于自己的,一旦失 为了习惯于失去,有时不妨主动地失去。东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说。照我的理解,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鄙之心,由不执著于财物,进而不执著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如此才可明白,佛教何以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从迷惑的此岸渡向觉悟的彼岸的第一座桥梁。佛教主张“无我”,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这回事了。无物属于自己,连自己也不属于自己,何况财物。明乎此理,人还会有什么得失之患呢? 我们总是以为,已经到手的东西便是属于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觉得蒙受了损失。其实,一切皆变,没有一样东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了—切的人,死时又交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断地得而复失,习以为常,也许能更为从容地面对死亡。 另一方面,对于一颗有接受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真正失去。 我失去了的东西,不能再得到了。我还能得到一些东西,但迟早还会失去。我最后注定要无可挽救地失去我自己。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要看重得与失呢?到手的一切,连同我的生命,我都可以拿它们来做试验,至多不过是早一点失去罢了。 一切外在的欠缺或损失,包括名誉、地位、财产等等,只要不影响基本生存,实质上都不应该带来痛苦。如果痛苦,只是因为你在乎,愈在乎就愈痛苦。只要不在乎,就一根毫毛也伤不了。 守财奴的快乐并非来自财产的使用价值,而是来自所有权。所有权带来的心理满足远远超过所有物本身提供的生理满足。一件一心盼望获得的东西,未必要真到手,哪怕它被放到月球上,只要宣布它属于我了,就会产生一种愚蠢的欢乐。一个看重钱的人,挣钱和花钱都是烦恼,他的心被钱占据,没有给快乐留下多少余地了。天下真正快乐的人,不管他钱多钱少,都必是超脱金钱的人。 有的人是金钱的主人,无论钱多钱少都拥有人的尊严。有的人是金钱的奴隶,一辈子为钱所役,甚至被钱所毁。 做金钱的主人,关键是戒除对金钱的占有欲,抱一种不占有的态度。也就是真正把钱看作身外之物,不管是已到手的还是将到手的,都与之拉开距离,随时可以放弃。只有这样,才能在金钱面前保持自由的心态,做一个自由人。凡是对钱抱占有态度的人,他同时也就被钱占有,成了钱的奴隶,如同古希腊哲学家彼翁在谈到一个富有的守财奴时所说:“他并没有得到财富,而是财富得到了他。” 耶稣说:“富人要进入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困难。”对耶稣所说的富人,不妨作广义的解释,凡是把自己所占有的世俗的价值,包括权力、财产、名声等等,看得比精神的价值更宝贵,不肯舍弃的人,都可以包括在内。如果心地不明,我们在尘世所获得的一切就都会成为负担,把我们变成负重的骆驼,而把通往天国的路堵塞成针眼。 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曾经深以为然,并且佩服他把人生的可悲境遇表述得如此轻松俏皮。但仔细玩味,发现这话的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有一个人因为爱泉水的歌声,就把泉水灌进瓦罐,藏在柜子里。我们常常和这个人一样傻。我们把女人关在屋子里,便以为占有了她的美。我们把事物据为己有,便以为占有了它的意义。可是,意义是不可占有的,一旦你试图占有,它就不在了。无论我们和一个女人多么亲近,她的美始终在我们之外。不是在占有中,而是在男人的欣赏和倾倒中,女人的美便有了意义。我想起了海涅,他终生没有娶到一个美女,但他把许多女人的美变成了他的诗,因而也变成了他和人类的财富。 大损失在人生中的教化作用:使人对小损失不再计较。 1、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以应用到哪些文章当中?能不能用到你之前写作的文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言积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范例: 1、失去是比得到更为本质的东西。对于一个有接受能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失去。不习惯于失去,是人生还没有领悟。耶稣和萧伯纳的语言。 2、可以应用到诸如平凡、得与失、幸福、平淡等等此类话题中。 3、周国平的语言一项很美,他的有关语言和论断性质的话语,可以直接拿来为我所用。 (周国平的文章,更多的是思考和论述,直接可以拿来用的实例不多。这是他的文章特点。所以学习周的文章主要是掌握他的一些论断以及论述,把握他的一些深入事件本质内的思考,对于我们论述的深度是有很大帮助的。再次提醒学生,所谓素材的积累,应该树立起大素材的概念,不要把素材仅仅理解为一个个事件,我们学习素材积累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针对一个素材进行深入的把握和分析,逐步讨论到一个事件的核心层次,这样的素材掌握才是最好的掌握。另外,在进行这个步骤时,也要结合先前写作的文章,看看有些东西是不是能用到以前的文章中并带来更好的效果,这一点必须要做到。笔者在进行这个环节时,结合学生以前额习作进行讲解,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因为提供给学生更好的一个思路或者更深入的论述点也就是分论点,学生也会开心的吸取这些方法的。一切以实战为主。) 二、预习思考 1、下节课主题:《期中综合复习与检测》 2、预习作业: (1)回顾1-10讲学过的内容,写出自己掌握的较好的地方与还需提高的知识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 (2)收集学校期中考范围,复习上一阶段学校里学过的文言或诗歌知识并进行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 预习札记 预习分享主讲人: 是否进行资料检索?是 否 是,检索渠道是,检索反馈 否,为什么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