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9届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二10月阶段考试(2017-10)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阶段考试(10月)试题 高二语文 时间:150分钟 分数:150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 阅读题 一、 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 国学这个词古已有之,先秦典籍《周礼·春官·乐师》中有这样一段话:“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中也有“国有学”的词句。在晚清之前,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国学概念,是指国家设立的学府,如太学、国子监之类。在整个古代,国学一词的含义,大致上也就是这样。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学,实际上是指一种学问,而这种看法其实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就是清末民初的时候。从此,“国学”一词被赋予了新义,意思就是指中国固有的学问,也就是传统的学术研究。其实,在20世纪初的时候,这个词的用法也是有差别的。有时,人们又用“国学”一词来指对国粹、国故的整理与研究,如章太炎曾写过一篇《某君与人论国粹学书》,这就是国粹学。当时社会上还出版过一本书,叫《国故学讨论集》。在这本书里,“国粹学”和“国故学”是通用的。 ② 20世纪初期以来,国学经历了非常曲折的发展道路,然而终不至于消失,并且发展到今天又重新“热”了起来,这一方面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学术确实有着异常顽强的生命力,是当代文化、学术建构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近现代以来人们屡屡提到国学,这也说明,中国文化、学术在现代发展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价值选择方面的难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③ 事实已经证明,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如果能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实际上是激活中国固有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这我们可以从汉代尤其是唐代大开放中得到证明。然而只有立足于民族的优秀文化本位,吸收外来文化,我们的文化才能既不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又能保持一种强劲的生命力。而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肯定绕不开国学这么一个话题。所以从广义上来讲,国学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主要承载者和传播途径;而从狭义上来讲,国学所从事的正是关于中华文化传统的整理、研究工作,其甄别、诠释、评价之功,无不有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继承与弘扬。 ① 当然,我们在这样说的时候,在思想上又必须要与文化复古主义划清界限,因为复古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文化情结在中国古代是一直存在的,即使在近代,它也以各种形式顽强地存在着。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重视中国传统的文化、国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汲取、利用传统文化的价值资源;我们是在发展、创新这个前提下来谈论和倡扬国学的,国学的弘扬与文化复古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价值心态。 ② 当前社会上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存在对传统文化、国学庸俗化的炒作和伪劣包装的现象。这个现象应该说不是正当意义上的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而是主要以谋利为目的的一种行为。这也是国学普及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选自《文化的传承与担当:重建社会理性与价值》,有删节) 1.下列关于“国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国学”一词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指的是国家设立的像国子监或者太学一样的学府,其含义在整个古代基本上是一致的。 B.“国学”是指一种学问,这种见解产生于清末民初这段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它与我们现在对国学的认识相符。 C.“国学”一词在清末民初就开始有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这一新的涵义,虽然这个词的用法在那个时代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D.“国学”有时还可以指对国粹、国故的整理与研究,在章太炎的《国故学讨论集》里,国粹学和国故学是可以通用的概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汉代尤其是唐代大开放证明,激活中国固有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广泛吸收外来文化,这一点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意义。 B.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来讲,国学都有很积极的意义,所以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肯定绕不开国学这么一个话题。 C.国学能够整理、研究中华文化传统,通过甄别、诠释、评价,可以对传统文化优秀成分进行继承与弘扬。 D.国学的弘扬与文化复古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价值心态,重视国学是为了更好地汲取、利用传统文化的价值资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分) A.“国学”发展曲折,但又重新“热”起来,既能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学术生命力顽强,又能说明中国文化、学术在现代发展中仍然有很多难题。 B.我们的文化若要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强劲的生命力,只能立足于民族的优秀文化本位,进而吸收外来文化。 C.复古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文化情结其生命力非常顽强,我们谈论和倡扬国学需要在发展、创新这个前提来进行。 D.国学普及过程中,炒作国学等谋利行为只是表层问题,我们更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在思想上与文化复古主义划清界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双城记 梁实秋 ①我所谓的双城是指我们的台北与美国的西雅图。对这两个城市,我都有一点粗略的认识。我现在所要谈的只是就两个城市,凭个人耳目所及,一些浅显的感受或观察。“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如是而已。 ②台北地处亚热带,又是一个盆地,环市皆山。我从楼头俯瞰,常见白茫茫的一片,好像有“气蒸云梦泽”的气势。到了黄梅天,衣服被褥总是湿漉漉的。夏季午后常有阵雨,来得骤,去得急,雷电交掣之后,雨过天青。西市在美国西北隅海港内,其纬度相当于我国东北之哈尔滨与齐齐哈尔,赖有海洋暖流调剂,冬天虽亦雨雪霏霏而不至于酷寒,夏季则早晚特凉,夜眠需拥重毯。也有连绵的霪雨,但晴时天朗气清,长空万里。 ③我从台北来,着夏季衣裳,西市机场内有暖气,尚不觉有异,一出机场大门立刻觉得寒气逼人,家人乃急以厚重大衣加身。我深吸一口大气,沁入肺腑,有似冰心在玉壶。我回到台北去,一出有冷气的机场,薰风扑面,遍体生津,俨如落进一镬热粥糜。 ④ 台北之治安良好是举世闻名的。我于三十几年之中,只轮到一次独行盗公然登堂入室,抢夺了一只手表和一把钞票,而且他于十二小时内落网,于十二日内伏诛。至于扒窃之徒,则何处无之?我于三十几年中只失落了三支自来水笔,一次是在动物园看蛇吃鸡,一次是在公共汽车里,一次是在成都路行人道上。此外家里蒙贼光顾若干次。台北民房窗上多装铁栅,其状不雅,火警时难以逃生,久为中外人士所诟病。西市的屋窗皆不装铁栏,而且没有围墙,顶多设短栏栅防狗。可是我在西市下榻之处,数年内即有三次昏夜中承蒙嬉皮之类的青年以啤酒瓶砸烂玻璃窗,报警后,警车于数分钟内到达,开一报案号码由事主收执,此后也就没有下文。衙门机关的大扇门窗照砸,私人家里的窗户算得什么!银行门口大型盆树也有人夤夜搬走。不过说来这都是癣疥之疾。明火抢银行才是大案子,西市也发生过几起,报纸上轻描淡写,大家也司空见惯,这是台北所没有的事。 ⑤台北市虎,目中无人,尤其是拚命三郎所骑的嘟嘟响冒青烟的机车,横冲直撞,见缝就钻,红砖道上也常如虎出柙。有人说这里的交通秩序之乱甲于全球,我没有周游过世界,不敢妄言。西市的情形则确是两样。时常行人过街,驾车的人停车向你点头挥手,只是没听见他说“您请!您请!”可是谁也不能不承认,台北的计程车满街跑,呼之即来,方便之极。西市计程车少,所以清早要雇车到飞机场,需要前一晚就要洽约,而且车费也很高昂,不过不像我们桃园机场的车那样的乱。 ⑥吃在台北,一说起来就会令许多老饕流涎三尺。大小餐馆林立,各种口味都有,有人说中国的烹饪艺术只有在台湾能保持于不坠。这个说起来话长。目前在台北的厨师,各省籍的都有,点一个辣子鸡、醋溜鱼、红烧鲍鱼、回锅肉……立刻就可以品出其中含有多少家乡风味。也许是限于调货,手艺不便施展。例如烤鸭,就没有一家能够水准,因为根本没有那种适宜于烤的鸭。大家思乡嘴馋,依稀仿佛之中觉得聊胜于无而已。 ⑦美国的食物,全国各地无大差异。常听人讥评美国人文化浅,不会吃。美国人不善烹调,也是事实,不过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如肯下工夫于调和鼎鼐,恐亦未必逊于其他国家。 ⑧西市的人喜欢户外生活,我们台北的人好象是偏爱室内的游戏。西市湖滨的游艇蚁聚,好多汽车顶上驮着机船满街跑。到处有人清晨慢跑,风雨无阻。滑雪、爬山、露营,青年人趋之若鹜。 ⑨不知是谁造了“月亮外国的圆”这样一句俏皮的反语。偏偏又有人喜欢搬出杜工部的一句诗“月是故乡圆”,这就有点画蛇添足了。我所描写的双城,瑕瑜互见,也许揭了自己的疮疤,长了他人的志气,也许没有违反见贤思齐闻过则喜的道理,惟读者谅之。(有删改) 4.下列对散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在第四段中说“台北之治安良好是举世闻名的”,用反语对台北盗贼公然入室抢劫、扒窃之徒到处都是的社会治安状况进行暗嘲,用语诙谐幽默而又辛辣犀利。 B.第六段作者写台北大小餐馆林立,汇聚了世界各地的菜品,每当提及便令人垂涎,赞美了台北饮食文化的博大宽广,字里行间充满了自豪感,也流露出淡淡的乡愁。 C.文中古典诗文名句俯拾即是,既内容贴近,又形式多样,不但利于文章的表情达意,而且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内涵,显示了梁实秋作为学者型作家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D.本文散发着浓郁的乡村气息,精致典雅的书面语与浅近活泼的口语相辅相成,形成一种以雅为本、俗中透雅的艺术品格,同时不乏机智幽默,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5.本文语言精炼而意蕴丰富,耐人寻味,请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最后一段划横线话的内在含意。(5分) 6.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这一特色,请结合本文内容对此特色加以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①本报北京2月14日电(记者李韵)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五年来,各地落实情况喜忧参半。 ②2011年6月1日,《非遗法》正式实施。为掌握法律实施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③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有24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的地方性法规共72部。其中,17个省(区、市)的省级法规是在《非遗法》实施后制定的。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海南省、四川省、青海省7省(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尚未出台,立法工作亟待推进。 ④评估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5年底,全国各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63731万元,有10省(市)累计投入5000万元以上。尽管五年来,各省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各省普遍存在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⑤截至2016年,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492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报告显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达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有些传承人在抢救性记录过程中,就已经离开人世:一些传承人年事已高,无法完全展现技艺。部分艺术院团改制后,面临着经营压力,有的传承人待遇因此受到影响,出现了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状况。(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2月15日第9版) 【材料二】 ①“ 我们就是要把非遗文化传承作为工作、作为职业,通过现代工作室的打造和经营,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非遗文化传承的职业化道路,避免因为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而面临失传的窘境。”糖画传承人高光耀说。虽然近两年商业演出市场机会增多,但是相比于其他演出形式,他们的收入不算高,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而这其中,既需要传承人自身的坚持与创新,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投入。(摘编自《大众日报》2017年2月15日19版《非遗文化传承路在何方》) 【材料三】 ①《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借鉴现代模式,激发出人们的兴趣,就能打造成现代时尚,就能成为网红,就能很好地圈粉。我们应该做好非遗+互联网这个加法,让非遗的文化魅力在互联网靓丽起来,普及起来,传播起来。可以采用动画开发、趣味知识比拼、全国非遗知识接龙等方式,非遗在互联网火了,关注的人就多了。(摘编自南方网《落实“非遗法”还需做加法》,2017年2月16日) 7.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材料一显示,《非遗法》实施后,多省颁布了地方性法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这是可喜的现象。 B: 材料二认为,非遗传承人面临人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的窘境是大众不接受传统文化造成的。 C: 材料三提出,非遗文化要吸引大众,就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出改变以符合现代时尚,成为网红。 D: 三则材料表明,非遗保护需要非遗传承人有创新能力,更需要他们有不计报酬的无私奉献精神。 8.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5分) A: 材料一提出了立法工作有待推进、保护经费不足、非遗面临失传等问题,旨在引起地方政府对非遗保护的重视。 B: 材料二肯定了非遗传承人在面临困境时自寻出路的精神,也含蓄地批评了大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不重视。 C: 三则材料都直面非遗保护的现实困境,材料二、三针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D: 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报纸,有网站,但遣词造句都很规范,语言朴实通俗,三者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 E: 三家媒体都关注非遗保护这一文化热点,与国家重视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一致,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9.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戴士衡,字章尹,莆田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擢吏科给事中。蓟州总兵官王保滥杀南兵,士衡极论其罪。已,请亟补言官,劾石星误国大罪五。山东税使陈增请假便宜得举刺将吏,淮、扬鲁保亦请节制有司,士衡力争。仁圣太后梓宫发引,帝不亲送,士衡言:“母子至情,送死大事,奈何于内庭数武地,靳一举足劳。今山陵竣事,愿陛下扶杖出迎神主,庶少慰圣母之灵,答臣民之望。”锦衣千户郑一麟奏开昌平银矿,士衡以地逼天寿山,抗疏争。 二十五年正月,极陈天下大计,言:“方今事势不可知者三:天意也,人心也,气运也。大可虑者五:纪纲废弛也,戎狄侵陵也,根本动摇也,武备疏略也,府藏殚竭也。其切要而当亟正者一,则君心也。陛下高拱九重,目不睹师保之容,耳不闻丞弼之议,美丽当前燕惰自佚即欲殚聪明以计安社稷其道无由诚宜时御便殿召执政大臣讲求化理则心清欲寡政事自修”亦不报。 日本封事败,再劾星及沈惟敬、杨方亨,列上防倭八事,多议行。俄劾南京工部尚书叶梦熊、刑部侍郎吕坤、蓟辽总督孙幰及通政参议李春。时幰已罢,宜春自引归,坤亦以直谏去。给事中刘道亨右坤,力诋士衡,谓其受大学士张位指。士衡亦劾道亨与星同乡,为星报复。帝以言官互争,皆报寝。寻劾罢文选郎中白所知。 先是,士衡再劾坤,谓潜进《闺范图说》,结纳宫闱,因请举册立、冠婚诸礼。帝不悦。至是有跋《闺范》后者,名曰《忧危竑议》,诬坤与贵妃从父郑承恩同盟结纳,羽翼贵妃子。承恩大惧。而全椒知县樊玉衡方上疏言国本,指斥贵妃,遂妄指士衡实为之,玉衡与其谋。帝震怒,夜半传旨逮下诏狱拷讯。比明,命永戍士衡廉州。御史赵之翰复言:“是书非出一人,主谋者张位,奉行者士衡。诸臣皆位心腹爪牙,宜并斥。”士衡再更赦,皆不原。四十五年,士衡卒于戍所。巡按御史田生金请脱其戍籍,帝不许。(节选自《明史·戴士衡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美丽当前/燕惰自佚/即欲殚聪明以计安社稷/其道无由/诚宜时御便殿召执政大臣/讲求化理/则心清欲寡/政事自修/ B.美丽当前/燕惰自佚/即欲殚聪明以计/安社稷其道无由/诚宜时御便殿/召执政大臣讲求化理/则心清欲寡/政事自修/ C.美丽当前/燕惰自佚/即欲殚聪明以计安社稷/其道无由/诚宜时御便殿/召执政大臣讲求化理/则心清欲寡/政事自修/ D.美丽当前/燕惰自佚/即欲殚聪明以计/安社稷其道无由/诚宜时御便殿召执政大臣/讲求化理/则心清欲寡/政事自修/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言官是古代官僚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监官和谏官,古代并称台谏,主要负责监督与上谏。 B.武是量词,古代六尺为步,半步为武,武泛指脚步。数武,是“不远处,没有多远“ 的意思。 C.师保,担任辅弼帝王和教导王室子弟的一种官职,有师和保之分,统称“师保”,也可泛指老师。 D.国本,立国的基础,特指确定皇位继承人,建立太子为“国本”。古代常以此来代称太子或君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戴士衡恪尽职守,多有谏议。担任给事中时,他对滥杀南兵、补任言官、举刺将吏和节制官员等事表明立场,还就皇家出殡一事着所启奏。 B.戴士衡富有见地,直言不讳。他对国家忧患作出了中肯、详细的分析,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务之急是要匡正君心,并提出了修明政治的建议。 C.戴士衡屡次弹劾,时有奏免。封贡日本一事,他弹劾了三个官员;不久他又弹劾叶梦熊等四人;文选郎中白所知,也因为他的弹劾被免职。 D.戴士衡惹怒皇帝,死于戍所。因为受到樊玉衡的陷害,他被逮入诏狱受审,后被遣戍边,遇两次大赦都没得到宽恕,死后戍籍也未被解除。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愿陛下扶杖出迎神主,庶少慰圣母之灵,答臣民之望。 ②至是有跋《闺范》后者,名曰《忧危竑议》,诬坤与贵妃从父郑承恩同盟结纳,羽翼贵妃子。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4~15题。 【双调】沽美酒兼太平令 张养浩① 在官时只说闲,得闲也又思官,直到教人做样看。从前的试观,那一个不遇灾难?楚大夫行吟泽畔,伍将军②血污衣冠,乌江岸消磨了好汉,咸阳市干休③了丞相④。这几个百般,要安,不安,怎如俺五柳庄逍遥散诞。 [注]①元代政治家、文学家,曾弃官归隐,朝廷七聘不出。②伍将军:指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③干休:徒然被杀害。④丞相:指秦丞相李斯,后为赵高所害,腰斩于咸阳市。 14.下面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此曲兼有“沽美酒”和“太平令”两曲牌,两者皆属“双调” 这一宫调,依照曲牌对曲子句数的规定,本曲有13句。 B.开首两句作者写自己居官之时意欲归隐,待过上闲适的生活后,却因思恋官场而心有不甘,道出矛盾而悔恨的心理。 C.“直到教人做样看”是说作者于人前故作平静之状,来掩饰内心的纠结,能看出那时候作者的精神还未至自由之境。 D.作者大量用典,列举出屈原等古人从政得祸的例子,借此慨叹仕途的险恶,渗透出作者脱离官场、远祸全身的心理。 E.整首曲词句式参差中见整齐,整齐中而又富有变化,音韵畅达自然,用语平白如话,构成了和谐而婉约的艺术特色。 15.曲子结尾四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圣人要到达超越时空、无所依赖的境界所凭借的方式是 , 。 (2)庄子逍遥游中 , 两句强调自己所认定的就要坚持,不理会世人的称誉或者非难。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 一句既写景又写事,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近日,天津大学将《关于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印发给全校教师,以实施教师分类管理、建立终身教职体系为核心内容的改革方案已跃然纸上。 ②总书记指出,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决不能看人看地方下“菜碟”,在领导同志工作过的地方进行反腐工作不能投鼠忌器,不管谁触犯法律都要问责。 ③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毫无疑问地证明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方面的实力,让世人对一日千里的中国航天事业惊叹不已。 ④事实上,哄抢这种违背道德的事屡有发生。哄抢者看到别人的货物散落一地,不仅没伸出援手,反而趁火打劫、雪上加霜,这种行为真让人心寒。 ⑤考风考纪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学习风气,也关系到学生的道德成长,所以考试时使用手机等作弊行为是必须令行禁止的。 ⑥王家鹏先生二十多年来在故宫博物院从事对藏传佛教文物资料的分类整理工作,他秉承古人述而不作的态度,尊重史实,不妄言臆断,相信传统的东西并把它们保留下来。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近日宣布,批准比利时等13个国家加入由中国领导的这一多边金融机构的申请,至此其成员国已增加到70个。 B.美国财政部近日宣称,11名朝鲜人及两家朝鲜公司因与朝鲜政府的武器计划、商品贸易有联系,美国政府将对这些个人和企业进行制裁。 C.海外华人有很多值得受人尊重的优良品德,也有诸多遭人诟病的不良生活习惯。每个海外华人都应该重新审视自我,维护民族的形象。 D.公安部部署指挥湖北、河南等多个省的公安机关彻查深挖,成功摧毁一个特大制售病死猪犯罪团伙,抓获110余名犯罪嫌疑人。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从根本上说, , 。 , 。 , ,这就是“大识”。 ①到底是“小识”②而“危然”独立,无知无识 ③庄子以不言之美为绝对之美,为美的本体 ④心中混茫,葆纯全之志⑤以知识去解说天下 ⑥援此以诊治人溺于知识理解的痼疾 A.⑤①②⑥④③ B.③⑥⑤①②④ C. ⑤⑥②①③④ D.③⑤②①④⑥ 20.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每处不超过15字,不得出现数字。(5分) 从表中可以看出,2012年至2016年五年间我国在初、中、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变化比较明显的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也可以看出我国在初、中、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方面一直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 21.铁路实验中学2017届毕业典礼上,在播放毕业生在校三年学习生活的纪念短片环节完成后,安排的是“时光胶囊”环节。每位毕业生给十年后的自己写下一段话,装入“时光胶囊” ,并交给学校珍藏。请你为这两个环节拟写一段串联词。要求衔接自然,语意连贯,至少运用一种修辞,不超过90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 宽则得众。——语出《论语·阳货》 ② 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③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淮南子·兵略训》 ④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⑤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⑥ 必须在奋斗中求生存,求发展。——茅盾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月考考试 高二语文(答案) 1. D(指代有误,《国故学讨论集》并不是章太炎的著作。) 2. B(因果倒置,原文中“绕不开国学”是原因和前提。) 3. D(于文无据,原文没有表达“更应该注意”某一问题的意思。) 4. B(A项“辛辣犀利”错,梁实秋的嘲讽是温和宽容的;B项范围有误,“世界”应为“中国”;C项“俯拾即是”说法成立;D项“浓郁的乡村气息”错,因为写的是城市生活。) 5.①“月亮外国的圆”讽刺的是盲目崇洋媚外而看不到自己优点的人。作者借这句反语来说明不应妄自菲薄。(2分)②“月是故乡圆”说的是盲目自大,看不到别人长处的人。作者说他们“画蛇添足”也是对这类人的否定和批评。(3分) 6. 文章虽取材广泛,语言表达活泼,但内容丰富,题旨明确而集中,体现了散文在自由中有节制的美。(1分)“形散”:①涉及的内容繁杂,对两个城市进行比较时涉及自然、经济、文化、交通等诸多方面,还时常会宕开笔墨展开联想;②语体风格多样,雅致的书面语与浅近的口语混杂。(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若从结构角度作答,可酌情给分)“神聚”:本文目的在于表达作者对这两个城市的不同感受,全篇围绕这个主旨展开(2分) 7. A 试题分析:B项:材料二说“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并非不接受。C项:材料三只是说借助现代传播手段,而不是说要改变非遗文化的内涵。D项:从材料二可见非遗传承人也需要增加收入,三段材料皆未有要非遗传承人不计报酬之意。 8. AE试题分析:B项:材料二没有批评大众的意思。C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较多,材料二和材料三只是从一个角度探寻出路,没有给出所有问题的解决办法。D项:材料三用了一些网络语言,如“网红”“圈粉”等,不能说风格与其他二则材料一致。 9. ①政府推进立法工作,增加保护经费;②加强对非遗 传承人的培养,非遗传承人也要坚守传统文化,并创新传统手艺及经营方式;③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吸引大众关注。④需要有更多社会力量投入非遗保护中。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虽然是谈自己的看法,但要注意从各材料中提取观点进行概括,不要抛离原文原文进行答题。注意针对材料的重点从政府、人员、渠道和社会的角度进行分析。 10.C(“以计”用谋略,作“安”的状语,中间不停顿,排除BD;“便殿”为“御”的地点,其后停顿,排除A;译文:美人在前,仪容闲散不整,自图安逸,即使(有大臣)想竭尽聪明才智用谋略使国家安定,也无路可以进呈.实在应该时时莅临偏殿,召见执政大臣讲解探求教化治理(的方法),那么(陛下就会)心里清静欲望减少,政事自然整治有序.故选C.根据文意,应如此停顿。) 11.D(“国本”不能指“君主”。) 12.D(“受到樊玉衡的陷害”错,原文“承恩大惧„遂妄指士衡实为之,玉衡与其谋”,陷害他的是“郑承恩”而非“樊玉衡”.故选D.陷害他的是“郑承恩”而非“樊玉衡”。) 13.(1)①愿:希望;庶:或许;少:稍微;答:回报;译文:希望陛下拄杖出去迎接太后牌位,或许(能)稍稍安慰太后的魂灵,回报臣民的期望.(4分) (2)②从父:伯父;结纳:结交;羽翼:辅助;译文:这时有人在《闺范图说》一书之后写跋,名为《忧危竑议》,诬陷吕坤与郑贵妃的伯父郑承恩结交成同盟,辅助贵妃的儿子. 14. B、E(B项“悔恨”错,应为“痛苦”。E项“婉约”的评价不准确,应为“豪迈”。) 15. 第一问: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快乐和欣慰。(2分)第二问:①用对比手法强化情感。将屈原等人千方百计求得平安而终不可得的状况与作者隐居的状况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快慰之情。(2分)②用典抒情。借陶渊明自由、闲散隐居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归隐之乐。(2分) 16.略 17.C(①跃然纸上:形容描写或刻画得十分逼真生动,用于此处对象不对。②投鼠忌器:要打老鼠又怕打坏了它旁边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此处合乎语境。③一日千里:形容进展很快。此处合乎语境④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此处不能形容哄抢者的行为。⑤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此处不合语境。⑥述而不作:只阐述他人学说而不加自己的创见。此处合乎语境。) 18.A(B项中途易辙。C项“值得”与“受”杂糅。D项“制售病死猪”不合逻辑,正确表述应为“销售病死猪或制售病死猪肉产品”。) 19.B(③⑥陈述庄子的“不言之美”,⑤①是对“小识”的阐述,②④是对“大识”的阐述。) 20.示例:①各级教育经费投入均逐年增加 ②中级教育经费投入增幅最大③初等教育投入过少(教育投入结构失衡)(答对一句给1分,答对两句给3分,答对三句给5分) 21.示例:难忘军训中的英姿飒爽,难忘运动会上的活力四射,难忘学习时的努力拼搏,这些影像是我们成长的足迹。三年去也匆匆,十年后又会有怎样的你!下面就请大家在“时光胶囊”里写下对未来的期许。(衔接自然2分,语意连贯2分,运用修辞2分。) 22.略。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戴士衡,字章尹,莆田人。万历十七年中进士。被提拔为吏科给事中。蓟州总兵官王保滥杀南兵,戴士衡极力(主张)定他的罪。不久,奏请尽快补充言官,弹劾石星贻误国家的五条大罪。山东税使陈增上奏请求给予(他)根据情况可以自行提拔与贬黜文武官员(的权利),淮扬的鲁保也奏请调动管束有关官员,戴士衡极力争辩。仁圣太后灵柩出殡,皇帝不亲自送行,戴士衡进言说:“母子情最深,送终是大事,怎么在宫内几步远的地方,吝惜抬一次脚的辛劳。如今太后坟墓竣工,希望陛下拄杖出去迎接太后牌位,或许能稍稍安慰太后的魂灵,回报臣民的期望。”锦衣千户郑一麟奏请开采昌平银矿,戴士衡由于此地逼近天寿山,直言上疏争辩。 二十五年正月,极力陈述天下重大谋略,说:“现在不可预知的情况有三种:是天意、人心、气数命运。最值得忧虑的事有五件:是法度废弃懈怠,外族侵犯欺凌,国家根本动摇,武备粗疏简略,府库储藏竭尽。那最紧要并且应当尽快匡正的一个,就是国君之心。陛下安坐至尊之位,眼睛看不见师保的面容,耳朵听不见宰辅的论议,美人在前,仪容闲散不整,自图安逸,即使(有大臣)想竭尽聪明才智用谋略使国家安定,也无路可以进呈。实在应该时时莅临偏殿,召见执政大臣讲解探求教化治理(的方法),那么(陛下就会)心里清静欲望减少,政事自然整治有序。”(皇帝)也未回复。 封贡日本的事情失败,(戴士衡)再次弹劾石星和沈惟敬、杨方亨,并且条列上呈防备倭寇的八件事,多被讨论施行。不久(又)弹劾南京工部尚书叶梦熊、刑部侍郎吕坤、蓟辽总督孙幰和通政参议李宜春。当时孙幰已被罢官,李宜春(已)自请回乡,吕坤也(已)因直言进谏被贬去。给事中刘道亨偏袒吕坤,极力诋毁戴士衡,说他受大学士张位的指使。戴士衡也弹劾刘道亨(因)与石星是同乡,替石星报复。皇帝认为言官(在)相互争斗,(就)都批复把事情搁下。不久(戴士衡又)弹劾罢免文选郎中白所知。 在这之前,戴士衡两次弹劾吕坤,说他秘密进献《闺范图说》,结交后宫,因此请求(举行)册立太子、加冠成婚等各典礼。皇帝不高兴。这时有人在《闺范图说》一书之后写跋,名为《忧危竑议》,诬陷吕坤与郑贵妃的伯父郑承恩结交成同盟,辅助贵妃的儿子。郑承恩非常恐惧。而全椒知县樊玉衡正好上书进言确立太子,指责贵妃。于是(郑承恩)胡乱指认说跋实际是戴士衡写的,樊玉衡参与了这一谋划。皇帝大怒,半夜传旨把戴士衡逮入钦犯监狱拷问审讯。等到天亮,下令让戴士衡永远戍守廉州。御史赵之翰又进言说:“这本书不是出自一人之手,主谋的是张位,执行的是戴士衡。这些臣子都是张位的心腹爪牙,应该一同贬斥。”戴士衡遇到两次大赦,都没有得到宽恕。四十五年,戴士衡在戍守的地方去世。巡按御史田生金奏请解除他戍边卒吏的户籍,皇帝不答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