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上期期末联考 高三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史载,夏商周三代,有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九鼎,一直是有国者的荣耀,据说乃是夏禹治水划定九州之后所铸,以象征九州归一,中原大地已步入统一的王权时代。九鼎不但铜铸而成,而且雕刻着百物之象,更有着尊神避邪的宗教力量。作为相传为夏人所铸的艺术瑰宝,九鼎对于考察夏代审美文化的特点还是极有价值的,而前提则是确定它出现于夏代。 近年学术界已普遍将二里头文化作为考察夏文化的首选对象。从二里头文化诸遗址出土的情况看,当时的社会分工已经比较精细,不仅手工业与农业已经分离,在手工业内部,铸铜、制陶、球玉、制骨以至木工建筑都已出现专业分工。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发现了青铜容器,此外还有铃、戈、簇、戚、刀、锥、鱼钩等青铜乐器、兵器、工具等,说明此时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在二里头出土的玉器等礼器和装饰品上,纹样工艺已经达到比较成熟的水平。有这样一个水平作基础,夏人合九牧之金(铜)以铸九鼎的传说应该不是毫无根据的。 - 29 - 此前氏族部落时期已大量出现的象征权威和力量的玉琮及其徽识图案,其后的殷商已有相当高水平的青铜奔器。夏代建立起一个统领诸方的联盟王朝,倾全力铸造出代表当时最高水平的铜鼎,通过集中绘饰各方国徽识和诸方异物,以显示一统的王权,当在情理之中。因此,九鼎首先便是人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层次——联盟国家体制的象征。所谓“远方图物”,很可能就是王朝将所辖九州各方国的兽形图纹或是各氏族集团的图腾摹绘下来,然后把它们分别涂画或铸造在诸多个鼎器上面,这些鼎器的组合,就是一面联盟的大旗。为了显示胜利者的骄傲,在这些图饰当中,极可能还要标识出被征服被消灭部落和氏族的图腾,这便有了所谓“神奸”的区分。在当时人看来,敌对部落的图腾无疑就是奸邪之物。可见这些“百物而为之备”的画面世界,展示的却分明是人间社会集团关系的变迁。 九鼎的宗教功能同样体现着这种交织着神意和王权的文化特征。《左传》称“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史记》称“皆尝享鬺上帝鬼神”,都在强调九鼎不但是王权的象征,还是重要的享祭上帝鬼神的礼器,而这种享祭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诸方图腾汇集到一个祭坛上,所享祭的就不再是各自的神袱,伴随着地上王权的建立,天神一元观念正在形成。 应该说,除了九鼎所显示的神权和王权特征,无论是其绘饰诸方图腾妖邪的纹样,还是作为享祭上帝的礼器,都还明显带有氏族时代器物的文化遗留;不过九鼎“远方图物”上“百物而为之备”,“百物”被分为“神”和“奸”,也即好和坏两大类,各具图像,使民识之,实际上有着展示各地方物、图腾、异善、奇物的功能,绘画艺术第一次部分地从原始象征、宗教神秘的氛围中剥离出来,萌生了写实、再现、认知的审美因素。而汇聚“百物”,则显示了新兴联盟国家前所未有的包容天下的大千气魄。 (摘编自廖群《九鼎:“远方图物”与九州归一》)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九鼎出现于夏代有极大的可能性,但是否是治水划定九州的夏禹所铸,尚不得而知。 B. 二里头文化遗址可以证明九鼎是统领诸方的夏王朝所铸,代表青铜制作的最高水平。 C. “远方图物”出现在不同器物上面,组合成联盟的大旗,体现了社会集团关系的变迁。 D. 九鼎是有艺术价值的青铜器皿,更有尊神避邪的宗教力量,也象征着联盟国家体制。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段从社会分工的精细、青铜器的出现、纹样工艺的成熟来说明夏人铸九鼎合乎情理。 B. 第三段重点分析夏代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推断出九鼎象征国家联盟体制这一政治意义。 C. 第四段引用《左传》和《史记》中的语句,证明九鼎不仅具有政治意义,也有宗教功能。 D. 文章采用总分结构,结合青铜发展,从政治、宗教、审美等方面来论述九鼎的价值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远方图物”上不仅有九州各方国的兽形图纹,也有各氏族集团和敌对部落的图腾。 B. 九鼎象征九州归一,中原已进入统一的王权时代,也表明天神一元观念已经形成。 C. 九鼎上的特征带有氏族时代器物的文化遗留,“远方图物”有“使民知神奸”的作用。 D. 九鼎上“百物”各具图像,说明绘画艺术已经从原始宗教中剥离出来,自成一体。 【答案】1. B 2. B 3. B - 29 -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本题: B项,“代表青铜制作的最高水平”错误,依据原文第三段“倾全力铸造出代表当时最高水平的铜鼎”中,注意“代表当时”这个修饰语;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本题: B项,第三段除了“重点分析夏代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推断出九鼎象征国家联盟体制这一政治意义”外,还有“远方图物”的构成以及它所展示的人间社会集团关系的变迁。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本题: A项,“不仅有九州各方国的兽形图纹,也有各氏族集团和敌对部落的图腾”错误,结合原文“很可能就是王朝将所辖九州各方国的兽形图纹或是各氏族集团的图腾摹绘下来……极可能还要标识出被征服被消灭部落和氏族的图腾”,注意修饰词“很可能”“极可能”; B项,正确; C项,“‘远方图物’有‘使民知神奸’的作用”错误,依据原文最后一段“各具图像,使民识之,实际上有着展示各地方物、图腾、异善、奇物的功能”来看,是“展示各地方物、图腾、异善、奇物的功能”; - 29 - D项,“说明绘画艺术已经从原始宗教中剥离出来”错误,依据原文最后一段“绘画艺术第一次部分地从原始象征、宗教神秘的氛围中剥离出来”来看,注意“部分地”这一修饰词; 故选B。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8年年底,我国将发射世界首个落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嫦娥四号。落到月球背面,如果成功了是一大亮点;如果不成功,因为这是人类第一次,也可以原谅。先不要讲什么科学意义、技术带动,单从逻辑学上看,落到月球背面的科学意义就是一句话:背面没去过!通俗的讲,嫦娥三号相当于在华北平原着陆,嫦娥四号则相当于在崇山峻岭的云贵川地区着陆。 作为嫦娥三号的备份星,二者类似,嫦娥四号的着陆器上仍装有降落相机、地形地貌相机,但增加了国内新研发的低频射电频谱仪,以及德国的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去掉了月基光学望远镜、极紫外相机。低频射电频谱仅将利用月球背面没有地球电磁波干扰和天然洁净的环境,研究太阳爆发、着陆区上空的月球空间环境,还可以对来自太阳系行星的低频射电场进行观测,并“聆听”来自宇宙更深处的“声音”。 在嫦娥四号着陆器上装载了德国的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它能探测着陆区的辐射剂量,为未来的载人登月航天员的危险度进行前期评估,提供相应辐射防护的依据。在嫦娥四号月球车上装载了瑞典的中性原子探测仪。它对于解决太阳风与月表相互作用机制、月表逃逸层的形成和维持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 29 - 为了激发普通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探索热情,嫦娥四号预留了3千克载荷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大胆创意,现已从全国征集的方案有290多项,从中选择了20项优秀项目,其中有很多中学生和大学生项目,最后评选出了3个一等奖,然后从这3个项目中选出一个项目搭载在嫦娥四号上,以便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摘编自《人类首个月球背面探测器:嫦娥四号有哪些亮点》,网易2018年12月07日) 材料二: 嫦娥四号任务的工程目标:一是研制发射月球中继通信卫星,实现国际首次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测控及中继通信;二是研制发射月球着陆器和巡视器,实现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嫦娥四号的科学任务主要是开展月球背面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开展月球背面巡视区形貌、矿物组分及月表浅层结构探测与研究;试验性开展月球背面中子辐射剂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环境探测研究。 嫦娥四号任务于201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实施,包括中继星和探测器两次任务。 “鹊桥”中继星于2018年5月2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丙遥二十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进入环地月拉格朗日L2点使命轨道,目前状态正常。 (摘编自《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新华网2018年12月08日) 材料三: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落月后,在地面控制下,通过“鹊桥”中继星的中继通信链路,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了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多项工作,建立了定向天线高频速率链路。11时40分着陆器监视C相机获取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 - 29 - 科学家认为,月球背面比正面更为古老,冯·卡门撞击坑的物质成分和地质年代具有代表性,对研究月球和太阳系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月球背面也是一片难得的宁静之地,屏蔽了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干扰,在此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可以填补射电天文领域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为研究太阳、行星及太阳系外天体提供可能,也将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资料。 (摘编自《嫦娥四号着陆月背传回首张近距离月背影像图》,光明网2019年01月03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数据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嫦娥四号与嫦娥三号有明显不同,一是嫦娥四号的载荷多,载重大,增加了最新研发的探测设备;二是它们的着陆点不同。 B. 嫦娥四号的成功体现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其中搭载有德国和瑞典的探测仪,这两个载荷对探索月球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C. 嫦娥四号发射成功后,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三个阶段,最终完成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等三项科学任务。 D. 嫦娥四号在预选着陆区月背面成功着陆,已通过“鹊桥”中继卫星传回月背影像图,它是人类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于嫦娥四号而言,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落在月球背面这个人类从来没有见过的地方,因此其成功和失败都是可以接受的。 B. 开展全国征集活动,把设计中的一个一等奖项目搭载在嫦娥四号上,有利于激发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探索热情和创新意识。 C. 随着“鹊桥”中继星和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成功发射,嫦娥四号任务的两大工程目标分别在2018年的5月和12月得以实现。 D. 嫦娥四号的研究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变提供资料,是因为月球背面屏蔽了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能在此进行低频观测。 6. 三则新闻时间节点的不同,对报道侧重点有怎样的影响?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4. A 5. C 6. ①第一则材料时间是2018年12月7日,嫦娥四号还没有发射,因此材料主要展望其重要意义和亮点。 ②第二则材料时间是2018年12月8日,是嫦娥四号成功发射的当天,因此材料主要介绍其发射方式、飞行过程工程目标和任务。 - 29 - ③第三则材料时间是2019年1月3日,是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当天,重点介绍其着陆过程和科学意义。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本题: A项,“一是嫦娥四号的载荷多,载重大”无中生有,原文当中并没有在这一方面将二者进行比较,关于“载荷”的相关叙述,原文只有“为了激发普通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探索热情,嫦娥四号预留了3千克载荷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大胆创意”这一处,并不是进行比较;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迅速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本题: C项,“嫦娥四号任务的两大工程目标分别在2018年的5月和12月得以实现”错误,依据原文材料三“1月3日10时26分,熔城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来看,并不是“12月”;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本题: - 29 - 材料一,摘编自“《人类首个月球背面探测器:嫦娥四号有哪些亮点》,网易2018年12月07日”,由此看,时间是2018年12月07日,此时嫦娥四号还没有发射,所以,它报道的主要是“嫦娥四号有哪些亮点”以及结合原文“在嫦娥四号着陆器上装载了德国的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它能探测着陆区的辐射剂量,为未来的载人登月航天员的危险度进行前期评估,提供相应辐射防护的依据。在嫦娥四号月球车上装载了瑞典的中性原子探测仪。它对于解决太阳风与月表相互作用机制、月表逃逸层的形成和维持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来看,还有展望了嫦娥四号发射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摘编自“《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新华网2018年12月08日”,由时间2018年12月08日来看,结合图表内容,这正是嫦娥四号成功发射的当天,依据原文“嫦娥四号任务的工程目标……”和“嫦娥四号的科学任务主要是……”来看,主要介绍其发射方式、飞行过程工程目标和任务。 材料三,摘编自“《嫦娥四号着陆月背传回首张近距离月背影像图》,光明网2019年01月03日”,并结合原文“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来看,这正是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当天;结合原文“落月后,在地面控制下,通过‘鹊桥’中继星的中继通信链路,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了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多项工作,建立了定向天线高频速率链路。11时40分着陆器监视C相机获取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科学家认为……具有代表性……具有重要价值……为研究太阳、行星及太阳系外天体提供可能,也将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资料”等来看,重点介绍其着陆过程和科学意义。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灾年 李娟 乌伦古河从东往西流,横亘阿尔泰山南麓广阔的戈壁荒漠,沿途拖拽出唯一的绿痕。荒野中所有的村庄、草场、耕地都紧紧傍依在这条河的两岸,像冰天雪地中的人们傍依着唯一的火堆。 - 29 - 什么都离不开水。这条唯一的河被两岸村庄和耕地源源不断地吸吮,等流经中下游我们的阿克哈拉小村,就已经很浅窄了。若是头一年遇上降雪量少的暖冬,更是几近断流。因为北疆的河流差不多全靠积雪融汇。 这一年正是罕有的旱年。在灌溉时节,因抢水而引起的纠纷此起彼伏。轮到哪块地浇灌时,哪块地的主人便日夜守着水阀不敢离开。被褥也铺在水渠边,提防睡觉时水流被人截走。 暖冬不但会引起旱灾,还会引起煌灾及其它严重的病虫害。不够冷的话,冻不死过冬的虫卵。 此外,干旱令本来就异常贫瘠的戈壁滩更加干涸,几乎寸草不生。南面沙漠中的草食野生动物只好向北面乌伦古河畔的村庄和人群靠近,偷吃农作物。这也是很严重的农业灾害之一。 然而正是这一年,我妈独自在乌伦古河南岸广阔的高地上种了八十亩菜花地。菜花苗刚长出十公分就惨遭鹅喉羚的袭击。一夜之间,八十亩地给啃得干干净净。 虽说远远近近有万余亩的葵花地及打瓜地都被鹅喉羚糟蹋了,但谁也没有我妈损失严重。一来她的地在这万亩耕地的最边缘,直接敞向荒野,总是最先沦陷;二来她的地少,不到一百亩。没两下就全给啃没了。而那些承包了上千亩的大户,特经啃。最后多少会落下几亩没顾上啃的……当然,哪能这么比较…… 我妈只好又买来种子补种了一遍。天气暖和,又刚下过雨,土壤墒情不错,第二茬青苗很快出头。然而地皮刚刚泛绿时,一夜之间又被啃光了。 她咬牙又补种了第三遍。很快,第三茬种子重复了前两茬的命运。 我妈伤心透顶,不知找谁喊冤。不久,她听说野生动物归林业局管。便跑到城里找县林业局告状。林业局的人倒很爽快,满口答应给补偿。但是—— “你们取证了吗?” “取证?”我妈懵了,“啥意思?” “就是拍照啊。”那人微笑着说,“当它们正啃苗时,拍张照片。” 我妈大怒!种地的顶多随身扛把铁锨,谁见过揣照相机的?再说,那些小东西警觉非凡,又长着四条腿,稍有动静就撒开蹄子跑到天边了。拍“正在啃”的照片?恐怕得用天文望远镜拍吧!总之,这是令人沮丧的一年。 尽管如此,我妈还是播下了第四遍种子。所谓希望,就是付出努力有可能会比完全放弃强一点点。 - 29 - 说起来,鹅喉羚也很可怜。它们只是为饥饿所驱。对它们来说,大地没有边界,大地上的产出也没有所属。它们白天在远方徘徊,遥望这边唯一的绿色地域。夜里悄悄靠近,一边急促啃食,一边警惕倾听…… 它们也很辛苦啊,秧苗不比野草,长得稀稀拉拉,就算是八十亩地,啃一晚上也未必填得饱肚子。于是有的鹅喉羚直到天亮了还舍不得离去,便被愤怒的农人开车追逐、撞毙。但人的日子又好到哪里去呢?春天已经完全过去,眼下这片上万亩的耕地仍旧空空荡荡。 无论如何,第四遍种子的命运好了很多。似乎一进入七月,鹅喉羚们就熬过了一个难关,从此再也没有见到它们的身影。它们去了哪里?哪里水草丰美?哪里暗藏秘境?这片大地平坦无物,其实,与浓茂森林一样擅于隐瞒。总之第四茬种子一无所知地出芽了,分外蓬勃。毕竟它们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描写乌伦古河,既揭示了生存环境的恶劣,也写出这条河流的重要性,为下文母亲种葵花地做了铺垫。 B. 本文文风明快,语言质朴有力,且不乏幽默,比如八十亩地和上千亩地的比较,林业局要求“取证”的无理要求。 C. 对鹅喉羚啃食葵花地及打瓜地的描写,既表露出作者对它们的愤怒,也表现出作者对这些动物艰难求生的感慨。 D. 题目“灾年”暗示了生存环境,使文章中人和动物在北疆特定环境下展示的状态和行动等情节发展显得合理真实。 8. 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横线的“所谓希望,就是付出努力有可能会比完全放弃强一点点”这句话的含义,并说说它的作用。 9. 文章主体内容写了四次种葵花种子,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含义:心怀希望就应努力不应放弃,努力就有可能实现希望(或:放弃就没有一点希望) 作用:①突出勇于抗争、坚韧不拔的母亲这一形象,使人物更鲜明。②转入下文对可怜辛苦的鹅喉羚的描写,表明不同生物都在努力追求希望。 9. ①多次种葵花的不易说明灾年中人与动物在北疆生存环境的恶劣、残酷;②通过多次种植葵花的努力,表现出人(母亲)的勇于抗争和坚韧不拔的精神;③重复的行为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照应,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也使主题更突出。 【解析】 【7题详解】 - 29 -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本题: C项,“既表露出作者对它们的愤怒”并没有体现出来,结合原文“此外,干旱令本来就异常贫瘠的戈壁滩更加干涸,几乎寸草不生。南面沙漠中的草食野生动物只好向北面乌伦古河畔的村庄和人群靠近,偷吃农作物”“说起来,鹅喉羚也很可怜。它们只是为饥饿所驱。对它们来说,大地没有边界,大地上的产出也没有所属。它们白天在远方徘徊,遥望这边唯一的绿色地域。夜里悄悄靠近,一边急促啃食,一边警惕倾听……”“它们也很辛苦啊,秧苗不比野草,长得稀稀拉拉,就算是八十亩地,啃一晚上也未必填得饱肚子。于是有的鹅喉羚直到天亮了还舍不得离去,便被愤怒的农人开车追逐、撞毙”来看,作者更多的是对鹅喉羚投以怜悯。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理解句子的含义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角度一,从句中不同的关键词语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二,从句子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三,从句内句外两个层面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四,从因果关系分析其丰富含意。理解句子的作用首先读懂文章,把握作者写作的意图,然后依据上下文,找出句子出现的语境,依据语境作答句子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内容和主题方面分析。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某一情节在文章中的作用,往往是推动故事发展,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 本题: - 29 - 对画线句“所谓希望,就是付出努力有可能会比完全放弃强一点点。”的理解要结合原文“我妈只好又买来种子补种了一遍”“她咬牙又补种了第三遍”“我妈还是播下了第四遍种子”以及“无论如何,第四遍种子的命运好了很多”来看,母亲一遍又一遍的“补种”就是希望能看到最后的结果,并且由最后的结果可以看出,人,只有心怀希望,不放弃,才有可能实现希望;相反,如果放弃,就没有一点希望了。同时,从内容上看,通过母亲的多次种植葵花的描写,充分表现了母亲“勇于抗争、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从结构上看,结合下文“说起来,鹅喉羚也很可怜”,可见由此转入作者对“鹅喉羚”的描写,原文“它们只是为饥饿所驱。对它们来说,大地没有边界,大地上的产出也没有所属。它们白天在远方徘徊,遥望这边唯一的绿色地域。夜里悄悄靠近,一边急促啃食,一边警惕倾听……”“它们也很辛苦啊,秧苗不比野草,长得稀稀拉拉,就算是八十亩地,啃一晚上也未必填得饱肚子。于是有的鹅喉羚直到天亮了还舍不得离去,便被愤怒的农人开车追逐、撞毙。”又说明了“鹅喉羚的可怜”,表现了作者对鹅喉羚的怜悯,表明不同生物都在努力追求希望。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某一情节在文章中的作用,往往是推动故事发展,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 本题: 结合原文“然而正是这一年,我妈独自在乌伦古河南岸广阔高地上种了八十亩菜花地。菜花苗刚长出十公分就惨遭鹅喉羚的袭击。一夜之间,八十亩地给啃得干干净净。”“我妈只好又买来种子补种了一遍。天气暖和,又刚下过雨,土壤墒情不错,第二茬青苗很快出头。然而地皮刚刚泛绿时,一夜之间又被啃光了”“她咬牙又补种了第三遍。很快,第三茬种子重复了前两茬的命运”“尽管如此,我妈还是播下了第四遍种子。所谓希望,就是付出努力有可能会比完全放弃强一点点。”四次种植葵花种子的描写,正照应了文章开始所叙述的此地生活环境的恶劣,致使生活在当地的人们和生物都会受到影响;文章主要讲述的是母亲多次种植葵花的故事,从中表现了母亲“勇于抗争、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生活的不易;文章从第一次种植到最后一次种植,反复重复一个行为,使得文章的脉络清晰,结构完整。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诸儒为之语日:“关西孔子杨伯起。”大将军邓骂闻其贤而畔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当之都,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 - 29 - 元初四年,迁太常。先是博士选举多不以实,震举荐明经名士陈留杨伦等,显传学业,诸儒称之。永宁二年,邓太后崩,内宠始横。安帝乳母王圣,因保养之勤,缘恩放恣;圣子女伯荣出入宫掖,传通奸赂。震上疏曰臣闻政以得贤为本理以去秽为务是以唐虞俊乂在官天下咸服以致雍熙奏御帝以示阿母等内幸皆怀忿恚延光一年,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兄于震,震不从。宝方自往候震曰:“李常侍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震曰:“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敕。”遂拒不许。会三年春,东巡岱宗,樊丰等因乘舆在外,竞修第宅,震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丰等闻,惶怖,遂共谮震。及车驾行还,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缓,于是柴门绝宾客。丰等复恶之,乃请大将军耿宝奏震不服罪,有诏遣归本郡。震行至城西几阳亭,乃慷慨谓其诸子门人曰:“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何面目复见日月!身死之日,以杂木为棺,布单被裁足盖形,勿归冢次,忽设祭祠。”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节选自《后汉书·杨震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震上疏曰/臣闻政以得贤为本理/以去秽为务/是以唐虞俊乂在官/天下咸服/以致雍熙/奏御/帝以示阿母等/内幸皆怀忿恚/ B. 震上疏曰/臣闻政以得贤为本/理以去秽为务/是以唐虞俊乂在/官天下咸服/以致雍熙/奏御/帝以示阿母等/内幸皆怀忿恚/ C. 震上疏曰/臣闻政以得贤为本/理以去秽为务/是以唐虞俊乂在官/天下咸服/以致雍熙/奏御/帝以示阿母等/内幸皆怀忿恚/ D. 震上疏曰/臣闻政以得贤为本/理以去秽为务/是以唐虞俊乂在官/天下咸服/以致雍熙/奏御/帝以示阿母等内幸/皆怀忿恚/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茂才,即秀才,是汉代一种察举常科,因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而改为茂才。明清时,一般指通过了科举中乡试的生员。 B. 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现为学位名称。 C. 三府,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汉制,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三公为三府,后世用以泛称中央政府最高的官职。 D. 岱宗,即山东泰山,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美称,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 - 29 -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杨震学问渊博,颇有声名。他少时师从太常桓郁,研习《欧阳尚书》,明习经学、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并得到大将军邓骘征辟。 B. 杨震清正风雅,不受私谒。他赴任时,路过昌邑,先前他所举荐的荆州茂才王密暮夜投金以谢,他不为所动,发出“四知”之论,令王密惭愧而出。 C. 杨震知人敢谏,不屈权贵。先前博士的选拔举荐大多不按实际才华,他举荐名士,为人称道;邓太后驾崩后,宦官宠臣开始横行,他又直言上书。 D. 杨震遭人谗毁,饮鸩而卒。国舅耿宝向他举荐中常侍李闰的哥哥,他没有听从,因此受到耿宝及樊丰等人的诬奏,被下诏遣回原籍,最终服毒而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 (2)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何面目复见日月! 【答案】10. C 11. A 12. D 13. (1)杨震的子孙经常吃素菜,出门步行老朋友和长辈有人想让他为子孙置办产业,他不答应。 (2)我承蒙国恩身居高位,痛恨奸臣狡猾却不能惩处他们,还有什么脸面再见天地日月!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本题: - 29 - 画线句“震上疏曰臣闻政以得贤为本理以去秽为务是以唐虞俊乂在官天下咸服以致雍熙奏御帝以示阿母等内幸皆怀忿恚”译为:杨震上疏说:“我听说政治依赖的是人才,治理国家必须去吊牌那些害人虫。所以唐虞俊乂当政时,天下人人心服口服,达到天下太平,上奏给安帝,安帝看了给阿母王圣等,她们都怀恨在心。”此句中,“政以得贤为本”与“理以去秽为务”是两个句式结构一致的句子,中间需要断开,排除A项;“在官”即“当官”“当政”时期,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内幸”指皇帝宠爱的姬妾。此处是“怀忿恚”的主语,在其前边断开,排除D项;所以正确断句为:震上疏曰/臣闻政以得贤为本/理以去秽为务/是以唐虞俊乂在官/天下咸服/以致雍熙/奏御/帝以示阿母等/内幸皆怀忿恚/。 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 A项,“明清时,一般指通过了科举中乡试的生员”错误,依据文化常识“明清时,一般指通过了科举中院试的生员,属士大夫中的最基层”判断,此处“乡试”应该是“院试”。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本题: D项,“国舅耿宝向他举荐中常侍李闰的哥哥,他没有听从,因此受到耿宝及樊丰等人的诬奏”理解错误,依据原文“会三年春,东巡岱宗,樊丰等因乘舆在外,竞修第宅,震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丰等闻,惶怖,遂共谮震。及车驾行还,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缓,于是柴门绝宾客。丰等复恶之,乃请大将军耿宝奏震不服罪,有诏遣归本郡”来看,“受到耿宝及樊丰等人的诬奏”的事件是“竞修第宅”,而非“国舅耿宝向他举荐中常侍李闰的哥哥,他没有听从”。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 29 - 本题: (1)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译为:杨震的子孙经常吃素菜,出门步行,老朋友和长辈有人想让他为子孙置办产业,他不答应。注意得分点:蔬食,吃素菜;故旧长者,老朋友和长辈;或,有人;开,置办;不肯,不答应。 (2)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何面目复见日月!译为:我承蒙国恩身居高位,痛恨奸臣狡猾却不能惩处他们,还有什么脸面再见天地日月!注意得分点:蒙恩,承蒙国恩;上司,高位;疾,痛恨;诛,惩处;何,什么;面目,脸面。 【点睛】高中文言文断句口诀: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参考译文: 杨震字伯起,是弘农华阴人。少年时代就喜欢学习,曾向太常卿桓郁学习《欧阳尚书》,明习经学,博览群书,对学问没有不深究到底的。 - 29 - 当时的儒生因此说他是“关西孔子杨伯起。”大将军邓骘听到他有才能就举荐他,推举他为杰出人才,屡次升迁为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在他上任时,途径昌邑。先前他所举荐的荆州秀才昌邑令王密拜见他,在夜里揣着十斤金赠给他。杨震说:“作为老朋友,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深更半夜没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惭愧地退出客舍。杨震的子孙经常吃素菜,出门步行,亲戚朋友和长辈有人想让他为子孙置办产业,他不答应。元初四年,朝廷征召他为太仆,升为太常。在此之前博士的选拔举荐大多不按实际才华,杨震举荐了明经的名士陈留人杨伦等,使儒学得以彰显承传,众多的儒生都称道他。永宁第二年,邓太后驾崩,宦官宠臣们开始横行。安帝乳母王圣,借着哺育皇帝的功劳,凭恃恩宠放诞恣肆;王圣的女儿伯荣随意出入宫禁,传通消息,作奸犯科,大行贿赂。杨震上疏说:“我听说政治依赖的是人才,治理国家必须去吊牌那些害人虫。所以唐虞俊乂当政时,天下人人心服口服,达到天下太平,上奏给安帝,安帝看了给阿母王圣等,她们都怀恨在心。”延光一年,帝舅大鸿卢耿宝向杨震推荐中常侍李闰的哥哥,他没有听从。耿宝就亲自前去拜访杨震说:“李常侍是皇上重用的人,想让你征召他的哥哥做官,我只是传达皇上的意思罢了。”杨震说:“如果皇上想让三府征召,那么应有尚书的文书。”于是拒不答应。延光三年春天,皇帝向东方巡行泰山,樊丰等人趁皇帝车驾在外地,竞相修建宅第,杨震的部属高舒召来工匠拷问,得到樊丰等人假托皇命的诏书,准备以实情全部上奏。樊丰等人听到消息,极度恐慌害怕,适逢太史令说星象反常,于是他们趁机向皇上共同诋毁杨震。等到皇帝巡幸还都,便连夜派遣使者策收回杨震的太尉印绶,杨震从此紧闭柴门不接待宾客。樊丰等人又憎恶他,就请求大将军耿宝诬奏杨震不服罪,心怀愤恨,皇帝下诏遣送杨震回原籍。杨震走到城西几阳亭,就慷慨激昂地对他的儿子和门生们说:“死是读书人的本分。我承蒙国恩身居高位,痛恨奸臣狡猾却不能惩处他们,厌恶后宫作乱却不能禁止她们,还有什么脸面再见天地日月!我死的那天,用杂木做棺材,用布单薄被只盖住形体,不要埋进祖坟,不要设祠祭祀。"说罢喝毒酒而死,终年七十多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浪淘沙 欧阳修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片中开头三句从五岭荔枝成熟写起。首句点明产地、产时,次句点明荔枝成熟,第三句描绘荔枝的外形内质。 B. “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似故意模拟玄宗惋惜遗憾的心理与口吻,又似作者意味深长的讽刺,用笔巧妙。 C. 下片“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承接上片的妃子专宠,引出下文杨贵妃的凄凉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她深深的同情。 D. 这是一首咏史词,作者就杨贵妃喜食鲜荔枝,玄宗命人不远千里驰驿进献一事抒发感慨,批判了唐玄宗的荒淫。 15. 请从虚实角度分析下片最后三句。 【答案】14. C 15. ①虚写当年杨贵妃缢死马嵬的悲剧,交代驰驿传送荔枝的劳民之举。 ②实写眼前所见的游人过往车马扬起的红尘,满眼佳木葱茏的骊山。 ③虚实对比,含蓄地点出统治者淫侈享乐、乱政误国的历史教训。 【解析】 - 29 -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解读诗歌的能力,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 C项,“表达了作者对她深深的同情”错误,过片“往事忆开元”句一笔兜转,点醒上片。“偏”字呼应上阕的“可惜天教生处远”一句,同时从内容上凸显了杨贵妃不顾客观实际、一味追求个人享乐的情态,表达了对她这种行为的批判。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主要涉及虚实结合手法的鉴赏。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领悟思想情感,分析鉴赏艺术手法。 本题: 结尾三句“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中,“一从魂散马嵬关”是虚写,“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是实写。“魂散马嵬关”,指玄宗奔蜀途中,随行护卫将士要求杀死杨妃,玄宗不得已命高力士将其缢死于马嵬驿事。“红尘”用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意。驿使,指驰送荔枝的驿站官差。这三句既巧妙地补叙了当年驰驿传送荔枝的劳民之举,交待了杨妃缢死马嵬的悲剧结局,而且收归现境,抒发了当前所见所感:热闹的新丰道上,被过往行人车马扬起的红尘依然如故,但驰送荔枝的驿使却再也见不到了。词人对淫侈享乐、乱政误国的历史教训并不直接说出,只用“有”、“无”的开合相应与“满眼骊山”的景象隐隐透露,显得特别隽永耐味。 【点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 (3)对比; (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 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 29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曹判论战》中“____,____”两句,证明了曹刿观点:“齐师败绩”并非使诈设伏,而是真的逃跑,因此追击齐军。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两句,表达了音乐演奏的特殊效果:虽然中途暂时停顿,但听众仍沉浸在原来的情境中。 (3)苏软《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作者乘着小舟漂荡在浩渺的江面上,自由惬意。 【答案】 (1). (吾)视其辙乱 (2). 望其旗靡 (3). 别有幽愁暗恨生 (4). 此时无声胜有声 (5). 纵一苇之所如 (6). 凌万顷之茫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有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1)辙(2)靡(3)幽(4)苇(5)凌(6)顷(7)茫。 【点睛】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代诗文点评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和组成部分。其评点的范国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无所不包。诗文点评自唐代以后就十分兴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日本、韩国等地甚至也在传播。古代诗文点评文献数量相当 ,因此现在研究古代诗文点评,( )。这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古代诗文点评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以往我们一般认为点评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明清时期,形成了一种比较普遍的诗文点评风气,即很多作家在写出作品后 - 29 - 给自己的师长、朋友和弟子阅读。这些人阅读之后,往往会有一番评论。很多作家在刊刻自己的文集时,就会把这些评论也附在每篇作品之后。 二、古代诗文点评涉及的对象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的文献,所以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假如只注重集部点评,对有关经、史、子部的点评 ,肯定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诗文点评的脉络和格局。 总之,只有先进行全面而彻底的文献调查后,然后编制出详细的古代诗文点评文献目录,才能谈得上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否则只能是 。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诗文点评自唐代以后就十分兴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地。 B. 诗文点评自唐代以后就十分兴盛,广大读者喜闻乐见,日本、韩国等地甚至也在传播。 C. 诗文点评自唐代以后就十分兴盛,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地。 D. 诗文点评自唐代以后就十分兴旺,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日本、韩国等地甚至也在传播。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需要做好文献分类工作 B. 应该以主要问题为抓手 C.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 首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开展文献调查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庞大 寄送 视而不见 盲人摸象 B. 广泛 寄送 置若罔闻 坐井观天 C. 广泛 寄呈 视而不见 坐井观天 D. 庞大 寄呈 置若罔闻 盲人摸象 【答案】17. C 18. D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本题: - 29 - 画线句“诗文点评自唐代以后就十分兴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日本、韩国等地甚至也在传播。”存在两处问题,一是搭配不当,“诗文点评”与“十分兴旺”不能搭配,应该改为“十分兴盛”;二是偷换主语,为保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广大读者”与“日本、韩国等地”不能再做主语; A项,搭配不当,“诗文点评”与“十分兴旺”不能搭配,应该改为“十分兴盛”;偷换主语,“广大读者”不能再做主语,应该改为“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 B项,偷换主语。“广大读者”与“日本、韩国等地”不能再做主语,应该改为“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和“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地”; C项,正确; D项,搭配不当,“诗文点评”与“十分兴旺”不能搭配,应该改为“十分兴盛”;偷换主语,“日本、韩国等地”不能再做主语,应该改为“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地”;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 本题: 根据下文要注意的问题一、二。分析此处起总结概括性作用,并引起下文,再结合文段最后一段“总之,只有先进行全面而彻底的文献调查后”与之相对照,可分析出此处填“首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开展文献调查”。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本题: “庞大”: 大,巨大,很大。 “广泛”:(涉及的)方面广,范围大,普遍。 第一空,语境中修饰的对象是“代诗文点评文献数量”,所以用“庞大”合适; “寄送”:托付、委托、赠送给某人等。 “寄呈”:寄送呈上,是个谦词,尤其体现在这个“呈”字,呈上是指自己将书信等恭恭敬敬地给对方看。 - 29 - 第二空,语境中送给的对象有“自己的师长、朋友和弟子”,所以此处不需要“谦辞”,指一般的赠送即可,所以选择“寄送”; “视而不见”:看到了,没有引起注意或当作没看见。指不注意或不重视。 “置若罔闻”:意思是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去过问或不予关心。 第三空,语境结合上文“假如只注重集部点评”中“注重”,此处与之相反,即“不注重”,所以选择“视而不见”; “盲人摸象”:意思是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以偏概全,不能了解真相。 “坐井观天”:意思指坐在井里看天。用来比喻和讽刺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之人。 第四空,语境结合上文“只有先进行全面而彻底的文献调查后,然后编制出详细的古代诗文点评文献目录,才能谈得上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尤其是“全面而彻底”和“详细的”等关键词,此处应该选择“盲人摸象”; 故选A。 【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一个话题,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逻辑合理,句式与所给示例基本相同。 奋斗是一座山峰,孕育着崇高,只要你肯攀登; 奋斗是一支火把,孕育着光明,只要你肯燃烧; 奋斗是一片果园,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种植。 【答案】平凡是一块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平凡是一条溪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平凡是一方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解析】 - 29 - 【详解】此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应与原文基本保持致;(2)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与逻辑关系上应与原文保持协调,既要考虑形式的统一,又要考虑内容上的连贯呼应;(3)考虑与上下文的衔接和照应,要符合语境;(4)注意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等;(5)修辞格的类型也要与示例句一致。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仿照句子续写,要兼顾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本题: 首先应弄清例句的句式、逻辑关系、修辞手法等,再调用知识储备仿写句子。分析例句,其句式为“奋斗是……孕育着……只要你肯……”,这一组句子都围绕“奋斗”来写,三个句子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本体都是“奋斗”,喻体是“山峰”“火把”和“果园”,比喻词是“是”,三个句子构成了排比句式。因此,另写的三句话也要围绕同一话题展开,它们之间要构成一组排比句。仿写句子中选取的事物要能体现“奋斗”这一特点,并且后两项所填的词语与这一事物相关,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与想象。如选择“平凡”,“平凡”是本体,喻体可以是“苗圃”“溪流”和“泥土”等,组织语言,可得答案,注意前后语境内容的相关性。 21.请给下面的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至少用一种修辞,不超过16个字。 2019年11月15日,在江西南昌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迷选结果正式对外公布,信阳毛尖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其主要产地在信阳市狮河区、平桥区和罗山县。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效。 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1990年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信阳毛尖被誉为“绿茶之王”。2017年,中国茶叶区域品牌价值评比中,信阳毛尖以59.91亿元位居品牌价值排行榜第二名。 【答案】①信阳毛尖 品质顶尖 品牌拔尖②信阳毛尖功效多 农业品牌价值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考点,侧重“表达应用”能力考查。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此题还要注意新闻的特点。一句话新闻拟写原则:1.要审清题干要求和限制性信息。2.要结合文体选用筛选方法和技巧。3.要尽量用主谓句表达(有特殊要求除外) 本题: - 29 - 新闻开篇是导语,总领下文。主语主体对象为“信阳毛尖”,注意“在江西南昌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迷选结果正式对外公布,信阳毛尖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关键句,余下内容再抓住两个关键语句,如“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1990年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注意两个关键词“品质”和“品牌”,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一句话新闻的内容要点:陈述主体是“信阳毛尖”,新闻事件是品质上乘、品牌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所以可以得出“信阳毛尖,品质顶尖,品牌拔尖”; 此外,还可以抓住另外两个关键句,如“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效”和“2017年,中国茶叶区域品牌价值评比中,信阳毛尖以59.91亿元位居品牌价值排行榜第二名”,注意两个关键词“功效”和“价值”,还可以得出标题“信阳毛尖功效多 农业品牌价值大”。 最后注意字数限制和修辞的使用。 【点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杜岚,1912年生于陕北来脂县东乡一个村落土窑洞。1936年到澳门后,她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教绩显著。抗战期间,她发动民众支援抗战,组织募捐;解放战争中,她组织澳门同胞捐资、捐物,送至广东。1949年10月1日,时任濠江中学校长的她顶住国民党和殖民当局的压力,在学校升起了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以后每年国庆节都坚持升国旗。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她已87岁,毅然亲自到校升起国旗。2013年杜岚去世。她的一生,坚持爱祖国爱澳门,对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贡献良多,以卓著的治学成就荣载《世界名人录》。习近平主席多次赞扬杜岚和濠江中学,在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来到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观摩“‘一国两制’与澳门”的中国历史公开课,并发表重要讲话。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代表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结合杜岚女士的事迹和精神,给她写一篇人物评传。 ②在2020年新年即将到来之际,给澳门濠江中学的同学写一封信。 ③你所在的学校(统称“兴华中学”)在元旦要举行“爱国心、报国行”的主题活动,你面向本校师生写一篇发言稿。 - 29 -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完成写作任务;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莲上红旗心,吾当同胞情 ——给澳门濠江中学的同学写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你好! 今天是澳门回归20周年纪念日,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这里给你写信,转瞬之间,澳门已经回归祖国二十年了!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我的窗前,我兴奋地起身,跑上阳台。在我家的对面有一所的希望小学,那里正升起一面鲜红的国旗,于是我忽然想到你,想到可爱的澳门。 你还记得吗?我几年前曾去过澳门,我为那些干净的街道和欢笑的人群所倾倒,每一个我遇见的澳门人都告诉我,一国两制真好,回归祖国真好!今天在那片阳光普照、插满国旗与区旗的土地上,我想你们的笑容一定会更加的灿烂,因为今天,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年了! 我知道澳门这么多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变化,当葡萄牙国旗被取下,五星红旗插上澳门各处时,这变化已抵挡不住了。每一个中国人,在见到那鲜红的旗帜时,心中总会溢出一股激动,总会弥漫一种真情,想要把脚下的这片土地建设得更好,我想你也一样。 莲花在澳门盛放,五星红旗在澳门飘扬,你曾经同我说过杜岚老奶奶的故事,你说她升起了澳门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你十分敬佩她。在今天,我想告诉你,在我们大陆,更有许多这样的人,西藏的次仁曲珍阿妈每日在家升国旗,坚持了半个世纪;王继才夫妇坚守开山岛,每日升国旗,32年如一日;哈力克.依明27年用旧80面国旗,只为让国旗每日飘……这些人都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代表,都是我们五四青年学习的榜样! 同学,听说你即将高考,与我一样,我希望你能来祖国大陆上大学,同我一道,我们都是祖国妈妈的孩子,我们是同胞是兄弟姐妹,我相信我们间的情谊是血浓于水的! 在今年开学日,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听了很多有关五星红旗的故事,若你来了,我便一一讲给你听,其中有两个澳门的小学生,他们给新时代领路人写了信,新时代领路人的回信让我深受感动,也再次让我感受到了澳门人民对祖国的一份热爱与一片赤忱。 不知你是否听过这样一首歌:“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希望你捧着莲花来,缀以红旗心,在盛开之际,我们同看祖国大好山河。 祝前程似锦,回归纪念日快乐! - 29 - 你的大陆中学生朋友:某某 2019年年12月20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暗含任务驱动。 审题: 材料表述的是濠江中学校长杜岚的事迹。由材料“抗战期间,她发动民众支援抗战,组织募捐;解放战争中,她组织澳门同胞捐资、捐物,送至广东。1949年10月1日,时任濠江中学校长的她顶住国民党和殖民当局的压力,在学校升起了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以后每年国庆节都坚持升国旗。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她已87岁,毅然亲自到校升起国旗”,可见她的一生,坚持爱祖国爱澳门,对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贡献良多。她的事迹赢得了习近平主席的赞扬。考生可从这个层面立意。从文体来看,如果要写一篇人物评传的话,要注意除了记叙其主要经历外,还可以做简要评论,评论不要空泛冗长,要做到简明、恰当,画龙点睛;如果要写一篇给澳门濠江中学的同学写一封信的话,要注意书信体的格式;如果要写一篇面向本校师生的发言稿的话,则要注意演讲稿的相关要求。行文时,考生可以选取自己擅长的文体作文,如写作议论文,要由明确的观点,有清晰的思路;如写作记叙文,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 参考立意: 1.杜校长——杜岚传; 2.铁骨铮铮,巾帼豪情——杜岚; 3.莲上红旗心,吾当同胞情——给澳门濠江中学同学写一封信; 4.拳拳报国心,默默爱国行; 素材: 1.现任濠江中学校长尤端阳是杜岚校长的女婿,他给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讲述了两代人守护国旗70年的故事。“1949年,杜校长连夜买红布和黄布,自己缝制国旗。当天,她早早就把收音机带到学校来,10月1日下午3点,听见收音机里传来国歌声,她就升起了这面五星红旗。”他介绍,当时不允许升国旗。“杜校长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中国人,新中国成立了,我升五星红旗有什么不对?’”尤端阳回忆,当时阻挠的人无言以对。 - 29 - 2000年,濠江中学现任校长尤端阳接下了“国旗的传承”。他带着“爱国爱澳有教无类”的校训,在往后的岁月里,每逢周一、校庆以及国庆日,尤端阳都会带着濠江中学全体师生举行升旗仪式。70年来,两位校长用接力的形式,持续给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澳门行政长官崔世安评:杜岚女士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来澳门定居之后,坚持爱国爱澳立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她以实际行动迎接了新中国的成立,见证了澳门回归祖国。杜岚女士为人和蔼可亲,教书育人数十年如一日,桃李满天下,对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贡献良多,赢得了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尊敬。 中联办评:杜岚一生求索、辛苦耕耘、诲人不倦、弦歌不息,为澳门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为澳门培养了一大批爱国爱澳优秀人才,为“一国两制”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华教育会会长李沛霖评:杜校长在澳从事教育工作数十年,坚持爱国主义精神。任职濠江中学校长多年,循循善诱教导学生,着重引领学子关心民族兴衰,培养爱国情怀,关心社会。杜校长作为中华教育会前任理事长,为教育界建树良多。 濠江中学评:杜校长在濠江中学的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七十多载,对学校教育事业贡献良多。在其领导下,学校规模不断发展,教育质量持续提升。数十年来,坚持有教无类,常说:“多收一个学童,社会上就少一个浪子。”无数学子在其关怀指导下成长、成才,为国家、为澳门培育一批又一批的社会人才。濠江中学以拥有杜校长这样一个爱国爱澳、敬业乐业的教育家而骄傲。 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1日清晨,杜岚带着五星红旗来到学校,在全校师生的凝视下,鲜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濠江中学冉冉升起,这是澳门殖民地上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这在澳门是第一家,杜岚是第一人。她所做的这件事情惊动澳门。 当时,澳门形势复杂,澳葡做中立派,而国民党在澳门力量强大,濠江中学便处在政治压力和经济窘迫的重重包围之中。坚持濠江中学这块阵地,她所承受的压力之大和付出之多是旁人难以想象的。 那时,国民党仍然在澳门公开行动,国民党的军队仍在广州。 澳葡警察马上就遣人将杜岚捉去问话,但面对威胁和恐吓,杜岚没有半点畏缩,理直气壮地回答:澳门是中国的土地,为什么不能升中国的国旗!警察们拿她没办法了,又说,国旗只能悬挂三天,然后必须降下来。但杜岚却坚定地说:“不管,我升起来了就不会再取下!” 杜岚校长不但升起了国旗,还带领全校师生募集了胶鞋、毛巾、衣服等物资,坐大卡车冲破澳葡警察的拦截,浩浩荡荡地奔赴中山慰问南下的解放军。 4.爱国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力量,是一个源泉。打开历史的长卷,因为爱国,岳飞背刻“精忠报国”;因为爱国,吉鸿昌“恨不抗日死”;因为爱国,周总理每天只有2小时睡眠。 - 29 - 今天,祖国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作为新新人类的我们,是祖国明天的希望。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祖国能否富强,取决于我们能否肩负起时代的重托,能否将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行文结构: 1.开场白讲明自己来信的原因——澳门已经回归祖国二十年了!在我家的对面有一所的希望小学,那里正升起一面鲜红的国旗,于是我忽然想到你,想到可爱的澳门。 2.中间回想过去,由“杜岚老奶奶升国旗的故事”,再举例“西藏的次仁曲珍阿妈”“王继才夫妇”“哈力克.依明”等人物,他们让国旗每日飘……都是我们五四青年学习的榜样! 3.最后,希望你能来祖国大陆上大学,望你捧着莲花来,缀以红旗心,在盛开之际,我们同看祖国大好山河。并以祝福语结束全篇。 - 29 - - 2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