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导学案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导学案4

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李商隐诗两首第二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学方法: 诵读法, 鉴赏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公元756年初夏,安禄山大军逼近长安,继而潼关失守,长安城岌岌可危。在一个阴雨连绵的黎明,唐玄宗携杨贵妃、宰相杨国忠、太子李亨以及诸皇亲国戚、心腹宦官,离开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长安,逃往四川。次日晚行至马嵬时,护驾军士砍杀了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并要求唐玄宗立即处决杨贵妃。唐玄宗以怎样的心情下令缢死杨贵妃,旁人无法体会,但之后他便让出了皇位,晚年则在难以消解的悔恨忧愁中度过,直到死去。 ‎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咏史之作,可借题发挥,寄寓怀抱。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三、请从炼字或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其中一联。‎ 首联从“海外”说起,气势磅礴,笔力千钧。诗人这里用“徒闻”二字将此事轻轻带过,实际上是否定了这虚妄之说。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意为:来世渺茫难求,可是李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却是无争的事实。此语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这两句都是讥讽语气,针对白居易的诗歌来说的。《长恨歌》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第二、三两联,都是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的。“虎旅鸣宵柝”烘托出逃难时主人公的狼狈慌乱,失去了权势的唐玄宗,只能“空闻”宵柝,“虎旅”也不能保障他和贵妃的安全了,他也享受不到在长安宫殿里专人报晓的服务了,无人来告诉他时间,也不知道爱妃是何时去世的,形其痛苦凄凉之情。现实的情景是军队哗变,“六军不发”,当年盟誓长生殿、笑牛郎织女的赏心乐事,而今都成悲痛,可谓“乐往哀来摧肺肝”!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 诗的最后一联,点明题旨:如何贵为天子四十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反而连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还不如娶个黄脸婆。)这一反问虽然含蓄却很有力,主题——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尾联也用了对比手法。‎ 咏史诗要新颖,角度要新,举例说明。说说这首咏史诗新在哪里。‎ ‎2、练习二:你能从叙事的委婉方面说说“用笔至细”,从对比反衬方面说说“讽意至深”吗?‎ ‎ 设题意图:把握这首诗的叙事特点和表现手法。 ‎ ‎ “用笔至细”可以从以下几点来体会:一、倒叙的方法,参见“课文研讨”;二、措辞的委婉,如“空闻”“如何”等;三、立意的含蓄(最后在对比中点明题旨)四、细节描写。“讽意至深”:对比唐玄宗今昔境遇,对比皇帝与寻常百姓。‎ ‎3、提问《马嵬(其二)》的章法结构如何?‎ 明确: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 ‎4、李商隐诗的用典。‎ 李商隐的诗,素以用典工整适切著称。这两首诗,尤其是《锦瑟》用了很多典故。用典可以加大诗句的内涵,提高诗句的品位,铸造出诗歌典雅、厚重的意韵;还可以借题发挥,为我所用,创出古典新义来。以《锦瑟》而论,如果不引庄周梦蝶,又如何在七个字中传达出诗人对自我认定的迷惘呢?如果不引望帝啼血,又怎能表现出那种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死不渝的情感呢?可以说,用典是李商隐刻意追求的一种表达手段,更兼他锤炼得好,融贯得好,所以不露斧凿之痕,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所以不碍于他诗句的流利,情感的婉转。‎ ‎5、《马嵬(其二)》的巧对 ‎ 从对偶上看,这首诗也是颇为后人称道的。中间两联,以“六军”对“七夕”;以“驻马”对“牵牛”。背诵提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