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质检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质检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厦门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质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家国天下”观念滥觞于西周时期。西周从国家制度来看,施行的是分封制;从社会制度来看,施行的则是宗法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因而家国天下观念得以萌生。秦以后分封制改为郡县制,贵族制变为官僚制,但家国天下的观念经历代儒家发扬光大,逐渐成为了中国人的人生信念与精神追求。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社会形态、家庭结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弘扬家国天下观念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家国天下观念强调家庭的重要性,这在今天仍不过时。孟子曰“天之本在家,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治家是治国的起点,家庭有序,国家才能稳固,家庭和睦,国家才能兴旺。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强势导致家庭私生活式微,家教逐渐被社会道德教化替代,家风也慢慢淡出现代社会文化评价视野。现代社会的秩序不单单靠宏观制度保障,也需要个人美德支撑,个人美德的养成关键在家庭,因此,在家庭与私人领域,仍需大力弘扬孝悌之道,提倡忠恕爱敬之德,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让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其次,家国天下观念是现代中国社会伦理的重要维度。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儒家所追求的国家秩序,实质上是家庭秩序的扩大反映,爱国和爱家有高度的一致性。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各种价值观念不断碰撞,但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家国天下的教化塑造了中国人的人格精神,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意识。这种认同感和责任意识在今天常表现为个体对国家的热爱,对民族统一的追求,对国富民强的企盼。‎ 最后,家国天下观念有助于当下中国建构互助型社会。儒家主张把基于血缘关系的爱推及大众乃至万物,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践行“泛爱众”的理想。《礼记》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论语》又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视天下为一家,这让儒家的仁爱观念具有超越个人和家庭局限的可能,达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仁民爱物”的境界。当今中国经济腾飞,竞争加速,价值观冲突激烈,人们容易处于焦躁不安、互不信任乃至相互算计的人际危机之中。秉承儒家的家国天下观念,发扬儒家“仁民爱物”的精神有利于人们处世冷静达观,在竞争中存互利互惠之心,于合作中求共赢发展,从而助力当下建构互助型社会。‎ - 27 -‎ 世易时移,但家国天下观念仍然为我们的个体生命带来精神关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积极的精神动力,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弘扬。‎ ‎(摘编自金香花《“家国天下”观念的历史形成及其现代意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过儒家思想的长期教化,家国天下观念不断影响并塑造了中国人的种品格。‎ B. 儒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如今已然解体,但其思想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 C. 家国天下观念有助于家庭伦理建设,但对处理现代社会公共领域事务价值不大。‎ D. 儒家注重家庭伦理秩序和家庭关系和睦,这种秩序与和睦通过“孝道”即可实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围绕家国天下观念的当代价值,展开多角度论述,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 B. 文章多处引用儒家经典言论,是为了更好地阐释家国天下观念的内涵及价值。‎ C. 文章第二段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突出家国观念对当代家庭伦理建设的重要性。‎ D. 文章把回顾历史和关照现实统一起来,既有历史的纵深感,也有现实针对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弘扬孝悌之道,提倡忠恕爱敬之德,要注意对传统家庭伦理观批判性继承,使之对现庭建设有积极意义。‎ B. 家国天下观念影响并塑造了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人格精神,明代顾炎武所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为佐证。‎ C. 家国天下观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兴旺相关联,凝聚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让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完全一致。‎ D. 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扩展为天下为公的意识,使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答案】1. A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 27 -‎ B项,“儒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如今已然解体”分析错误,“儒家”指的是在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它从来都不是一种政治制度。原文的表述是“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说的是制度化的“儒家思想”已然解体。‎ C项,“但对处理现代社会公共领域事务价值不大”分析错误,原文的表述是“秉承儒家的家国天下观念,发扬儒家‘仁民爱物’的精神有利于人们处世冷静达观,在竞争中存互利互惠之心,于合作中求共赢发展,从而助力当下建构互助型社会”。‎ D项,“这种秩序与和睦通过‘孝道’即可实现”分析错误,以偏概全。原文的表述是“在家庭与私人领域,仍需大力弘扬孝悌之道,提倡忠恕爱敬之德,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弘扬孝悌之道”只是调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文章第二段采用正反对比论证”分析错误。第二段采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家国观念对当代家庭伦理建设的重要性,没有采用正反对比论证。‎ 故选C。‎ ‎【3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C项,“让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完全一致”说法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各种价值观念不断碰撞,但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此处指“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故选C。‎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 ‎(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 ‎(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 ‎(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需要认真甄别。‎ - 27 -‎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应急管理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基于对突发事件的原因、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的相关资源,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预警、控制和处理的过程。‎ 应急管理流程 ‎(摘编自黄宏纯《突发件全面应急管理》)‎ 材料二:‎ 现代城市的集聚特征使突发件具有复杂性关联性和衍生性,城市应急管理不仅是对单一事件的应急响应,更是一个具备完整体系的应急机制。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信息技术,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和模式。应急管理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应用之一,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应急管理基于数据融合,面向业务应用,以决策和行动的智慧化、智能化为特征的集成化管理。其情报体系适应管理主体多元化、管理业务综合化、信息资源多样化的要求,以支持智慧决策与智能响应。‎ ‎(摘编自郭骅等《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应急管理情报体系研究》)‎ 材料三:‎ - 27 -‎ 每2分钟对400平方公里城市道路做一次全身扫描;实时感知智能烟感探头可能传回的报警;实时监控重点危化企业车间生产情况……这是作为未来城市基础设施的杭州城市大脑,关于这座城市实时进行的“日常思考”。‎ 以杭州城市大脑余杭平台为例, 余杭平台承载了交通、卫健、城管、消防等9大模块。记者在这里看到,一条火警信息弹出,显示辖区内某道路上发生车辆起火事件。通过城市大脑的智能分析,火情的发生位置立刻被锁定。同时,主屏幕自动跳转到三维建模的城市地图,并在一侧出现了附近4路治安监控传回的实时画面。这一过程中,指挥中心迅速和辖区消防大队建立了实时联系。余杭消防救援大队副大队长中屠石磊说, “比如,以前赶往火灾现场,只能得到粗略的现场情况描述,现在通过指挥中心、单兵端的智能联动,可以快速了解火场情况,提前制定救援方案。”‎ ‎(摘编自吴帅帅《数据为智能治理赋能“城市大脑”迸发智慧光芒》)‎ 材料四:‎ A市气象局于2017年12月31日发布预报,2018年1月2-7日将迎来入冬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雨雪天气过程,并通过微信、报纸、电视等形式向市民发布该信息。市委市政府多次下发紧急通知,要求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暴雪灾害防御和应对工作。1月3-4日A市普降大雪后,城管、市政、交通等部门累计出动融雪车辆2870辆次,平地机28台次,滑雪铲车50台次,融雪巡视、值班人员1960人次,抛洒环保融雪剂350余吨,对市内主要交通干道进行交通疏导、融雪除水作业。大雪造成4-5日全市大范围交通瘫痪。在应对雪灾的过程中,行动所依据的方案没有明确规定相应响应级别应出动的人数、设备,现场指挥基本依靠领导经验决策。公交公司未及时为车辆配置防滑链,4日公交正常出车率不到一半,地铁5日早高峰出现故障,至中午12时8分才恢复通车。大型除雪设备、融雪剂储备不足。除雪初期,市政城管部门单打独斗,志愿参与除雪的市民无法与公共服务的接口对接。‎ ‎(摘编自李洪斌、陈力的相关文章)‎ ‎4. 下列对“应急管理”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应急管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它包括预测预警、先期应对、应急处置、善后处理、完善预案等衔接紧密的流程。‎ B. 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中,为有效降低危害,在事件发生之初应及时启动应急处置,使事件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处理。‎ C.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应急管理情报体系,不仅可为决策和响应提供技术支持,也可为后续完善预案提供所需参考信息。‎ - 27 -‎ D. 应急管理与智慧城市的结合,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各类信息技术的运用,它是一种城市管理和服务理念的转变更新。‎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城市大脑是应急管理的重要应用之一,其优势表现在快速精确反应,对突发事件全过程动态分析,协助形成预判等。‎ B. A市因暴雪引发城市交通大面积瘫痪,城市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可见一斑,因而建设体系完整的综合应急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C. 应对突发事件时,材料三与材料四呈现出不同的应急管理方式,由此可见信息化对于优化应急决策及行动的重要性。‎ D. 城市大脑在多个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场景中得到有效应用,使城市生活更加安全便利,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 ‎6. 结合材料,就A市雪灾应急管理的完善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4. B 5. A ‎ ‎6. ①预案完善方面:制定雪灾应急综合管理机制,加强预案可操作性,做好物资储备设备检修工作。②先期应对方面:及时发现隐患,实时监测,必要时采取融雪除冰作业。③应急处置方面,实时关注灾情变化,做好多方联动。④建议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项,“在事件发生之初应及时启动应急处置”分析错误,根据材料一的应急管理流程图,在事件发生之初,要先排除隐患因素,调查了解事件是怎么发生的,同时启动应急处置。‎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A项,“城市大脑是应急管理的重要应用之一”分析错误,原文表述是“应急管理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应用之一”,应急管理只是智慧城市的一个应用。‎ 故选A。‎ - 27 -‎ ‎6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文本,提出自己见解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 在雪灾发生之前,要完善各项突发灾害(包括雪灾)的应急预案。如,根据天气预报,通过微信、报纸、电视、网络等形式向市民进行广泛宣传,要求做好灾害防御和应对工作。制定雪灾应急综合管理机制,加强预案可操作性,做好物资储备设备检修工作。在雪灾发生之后,要进行先期应对,要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进行实时监控,必要时进行融雪除冰作业。及时启动应急处置机制,时时关注灾情变化,做好多方联动。特别是跨地区调用除雪机械及人民生活必需的物资。灾害发生之后,建议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 ‎【点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士兵!士兵!‎ 阎连科 郭军火了,火透了!这是一种深埋地下,只能暗暗燃烧,不能公然爆发的委屈的火。这种难言之苦气得他肺就要炸开。何止是肺,心、脑、肝、骨、血、肉……都蓄满了一种爆炸的力量。‎ 连队的最高“武职官员”居然在五十九秒前宣布退伍命令时短粗有力地唤到了他的名字。他答了一声“到”,但那只是士兵接受命令的本能。当他明白那声“到”的深刻含意后,就急步流星地退出了军人大会。‎ 他遇事理智、冷静,但绝不是打掉牙咽肚里那号蔫不几几的士兵。不可理解、不可思议、不能容忍!想退伍的不让走,不想走的偏要打发你走!‎ 他掉泪了。当泪珠从鼻翼落到手背上,他骂了一句“草包”,陆路不通水路通,我找师长去!‎ - 27 -‎ 他没料到真会让他退伍。说到底他不同一般士兵呵!入伍六年,队列、射击、军体、战术,哪样他不是名列前茅!六年呵,两千一百九十个日日夜夜,他立过两个三等功,荣获十二次连嘉奖,足有两打的嘉奖证书,掌握了一整套的军事技术,六年,一整套,白搭!‎ 眼下,唯一的出路就是请师长出面,把我留下!‎ 他的主意铁定了,步子坚坚实实的,快得流星赶月一样。‎ 他曾是师长的警务员。他们远非警务员与首长的关系。‎ 有一次,师长问他:“你怎样看那些想当官的干部?”‎ ‎“想当官也没啥不好的。工厂鼓励工人争当工程师,学校鼓励学生争当科学家,部队为啥不鼓励大家争当将军、元帅、军事家!”‎ 师长兴趣盎然:“那你呢?”‎ ‎“我?”他一怔,仅仅一怔,认真答道:“我想当官,但并不想让你把我提起来。”‎ ‎“为啥?”‎ ‎“你把我提成干部,全师的人都会说我是给首长拖地板、倒开水换来的。”……他说得毫无顾忌,使师长感觉到他具备一个真正军人应具备的东西。师长珍爱这号士兵,也知道该怎样爱这号士兵。‎ 一九七九年二月间,边境到了有火即燃之时,师长突然把他叫到身边问:“你怕不怕打仗?”‎ 他“啪”的一个立正,不假思索地答:“我当兵就是为了打仗的!”‎ 这样,他下连了。‎ 然而,他们连只是特级战备一个月,自卫反击战就告结束了。‎ 到师部,有五里路。那些已成“百娃”的士兵们,三五成群,夹杂在各色人流中。‎ ‎“现在当兵的真多。”‎ ‎“没用!和平年代,白白养着,浪费开支。”‎ 他听着这风送来的对话,心里像倒进了一包谷糠,杂乱,烦躁,刺心的疼痛。‎ 六年呵,他为了什么?为了打仗!直说吧,为了死啊!可竟有人认为他们是白白养着,是浪费开支!‎ ‎“啪!”一只大手落在他肩上。他们排的高林从后面骑车赶上来。好家伙!刚刚宣布退伍命令,就居然穿了一套灰西装。‎ 他眼睛被那身西装刺疼着。半晌,他压着嗓子说:“何必呢,临走还不留个好印象。”“好印象!我的印象够好了。军事训练,除了你谁能和我比?”‎ ‎“既然这样,就留下再干嘛。”‎ - 27 -‎ ‎“我留这干啥?我和你不同……当过师长警卫员,去找师长讲个情,转个志愿兵,和平年月,拿钱不多也不少,打仗了,当英雄不大也不小。”高林蹬转自行车,回头冷笑着说:“你要不是农村户口,我猜你今天准不会来找师长吧!”‎ 他僵住了。仿佛当头挨了一棒,胸部有股涩酸的味道直往喉口满:天!竟这样看待我!难道我仅仅是为我自己吗?我是为祖国的安宁,为来来的战争,为士兵的价值和尊严!转志愿兵,他压根儿就没想过。他想的仅仅是……‎ 是什么呢?难道是打仗?你渴望战争干什么?用战争证明你的存在?士兵们青春的消耗,才有了今天的安宁,这本身不就证明了士兵的价值和尊严!‎ 猛地意识到自己一个很大的失误:我找师长究竟为了什么呀!‎ 他静静地站着,望着路边飘动的白杨树,心里猛一下彻底空虚了。‎ 鬼使神差地,他又往前走去,脚步像个大病初愈的人。‎ 前面,市中学门口,围着几个人。他走过去,瞟见个小女孩,大冷天,蹲在路边,手里拿着笔,膝上放着画夹子。画的是孩子们在打排球、跳皮绳,背景是校后那座青黛色的,朦朦胧胧的山。他正想抬脚往前走,突然那小姑娘眼里闪着光,对他笑了笑,又回头画几笔,在那大山顶,就多出了个哨兵,持枪站立着,凝视着他守卫的正前方。那哨兵像漫画,滑稽、可笑,可因此整个画面和谐了、深刻了……‎ 或许这是小姑娘儿戏的一笔,可这一笔叫人多么安慰啊!‎ 小姑娘站起来走出人群,在他面前甜甜地一笑:“叔叔好!老师让我们每人写一封信寄出去,我就寄给你,你给我回信吗?”‎ ‎“给我?”他有些尴尬,“叔叔是退伍兵,你写给那些没有退伍的叔叔吧。”‎ 小姑娘把头一歪,纯真地望着他,“退伍怎么了,刚才那位穿西装的退伍叔叔说,我能上学、画画,是因为你们为我站过岗。”‎ 他望着那双明净的眼,像有股清泉从他心里流过,哗哗啦啦、滋滋润润,冲去了心里的怨气、不解和忧愁……一下子变得开阔、恬静、明媚了。‎ 七天后,师长接到了一封简短的信:‎ 首长:‎ 您好!‎ 我一路顺风,安全到家了。‎ 眼下,正是冬闲。大队让我当民兵营长,抓民兵工作。有件事,我想请首长相信并记住:像退伍军人证上写的那样,有一天需要我“招之即来”时,我会来的。‎ 你的士兵:郭军 - 27 -‎ ‎×月×日(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插人郭军在连队六年的杰出表现,与他被命令退伍的现实形成反差,构成情节上的跌宕变化,深化了作品的情感意蕴。‎ B. 从不愿让师长提干到要师长出面留下自己,郭军行为的前后变化既强化了退伍命令带给他的心灵冲击,也突显了他的不甘。‎ C. 和平年代军人职能发生了转变,郭军不能认识并接受这样的事实,想要通过师长摆脱农村户口留在部队,因此受到高林讥讽。‎ D. 文中通过描写郭军的心路历程,既展现了普通军人面对命运转折时的彷徨失落,又讴歌了他们爱国奉献、深明大义的品格。‎ ‎8. 小说是怎样使郭军这一人物显得真实可信的?请简要分析。‎ ‎9. 结尾写郭军与小姑娘相遇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①人物源自生活,小说聚焦和平年代军人的去留问题,人物符合历史真实:②人物情感转变合理,以次要人物推动情节,促成其情感转变;③人物描写真实,运用大量心理描写,集中展现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情绪,给人真实的感受:④人物形象丰富、立体,既展现军人的高尚情怀,也表现其作为普通人的苦闷无奈。 ‎ ‎9. ①推动情节发展,促成郭军认识的转变;②烘托高林、郭军等军人保家卫国的高大形象;③深化主题,引发对和平时期军人价值的再思考;④淡化了故事的伤感意味,营造了温暖的氛围。‎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C项,“想要通过师长摆脱农村户口留在部队”分析错误,郭军找师长是想请师长帮他说情,让他继续留在部队,他热爱部队,他不想走。但当他听高林的一番话后,毅然放弃了找师长的想法,他想留住部队的想法是单纯的,并没有想通过师长转志愿兵。‎ 故选C。‎ ‎【8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能力。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形态描写、心理描写等,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阅读过程中根据文本进行分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概括。‎ 小说塑造了一位刚退伍的战士郭军的形象,形象丰满,真实可信。作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塑造了典型形象。‎ ‎①小说聚焦和平年代军人的去留问题,人物符合历史真实。郭军6年的军营生活,队列、射击、军体、战术,哪样他不是名列前茅!他立过两个三等功,荣获十二次连嘉奖,足有两打的嘉奖证书,掌握了一整套的军事技术。他留恋军营,接到退伍的通知,一时间想留下来,合情合理。‎ ‎②以次要人物推动情节,促成其情感转变,人物情感转变合理。听了高林的一番话,郭军“仿佛当头挨了一棒,胸部有股涩酸的味道直往喉口满”。他不想退伍只是想继续留在部队,将来能参加战斗,保家卫国。根本不是为了转志愿兵。之后,他听到画画的中学生对和平年代退伍军人的评价,他毅然放弃了原先的想法,接受了退伍的决定。‎ ‎③人物描写真实,运用大量心理描写,集中展现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情绪,给人真实的感受。如:“天!竟这样看待我!难道我仅仅是为我自己吗?我是为祖国的安宁,为来来的战争,为士兵的价值和尊严!转志愿兵,他压根儿就没想过。”‎ ‎④人物形象丰富、立体,既展现军人的高尚情怀,也表现其作为普通人的苦闷无奈。他入伍6年掌握了一整套的军事技术,多次立功受奖,接到退伍通知,想继续留在部队,保家卫国,却遭到误解,最终他坦然接受退伍的决定,并时刻不忘“招之即来”的约定。‎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考查某一段、某一情节的作用,需要考虑该段自身的段意,考虑该段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时不能忽略其在全篇结构上所起的铺垫或照应等作用。‎ 小说结尾写郭军与小姑娘相遇,这一情节安排有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小姑娘引用了一位退伍叔叔的话说“我能上学、画画,是因为你们为我站过岗”。促成了郭军认识的转变,让他坦然接受退伍的决定,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②在与小姑娘的对话中,郭军听到了社会对退伍军人的评价。这一情节安排,突出了高林、郭军等军人保家卫国的高大形象。‎ ‎③这一情节安排,深化并突出了主题。和平时期,军人也不是被“白白养着,浪费开支”。虽然已经退伍,但是曾经为保家卫国站过岗,同时,国家有事,也能“招之即来”。引发对和平时期军人价值的再思考。‎ - 27 -‎ ‎④这一情节安排,让郭军接受退伍时的心情有了很大的转变,淡化了故事的伤感意味,营造了温暖的氛围。‎ ‎【点睛】小说中情节的作用方法指导:‎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侧面烘托,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 ‎(4)照应前文; ‎ ‎(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6)刻画人物性格;‎ ‎(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索靖,字幼安,敦煌人也。累世官族,父湛,北地太守。靖少有逸群之量,与乡人泛衷、张甝、索永俱诣太学,驰名海内,号称“敦煌五龙”。四人并早亡,唯靖该博经史,兼通内纬。州辟别驾,郡举贤良方正,对策高第。傅玄、张华与靖一面,皆厚与之相结。拜驸马都尉,出为西域戊己校尉长史。太子仆同郡张勃特表,以靖才艺绝人,宜在台阁,不宜远出边塞。武帝纳之,擢为尚书郎。与襄阳罗尚、河南潘岳、吴郡顾荣同官,咸器服焉。靖与尚书令卫瓘俱以善草书知名,帝爱之。瓘笔胜靖,然有楷法,远不能及靖。靖在台积年,除雁门太守,迁鲁相,又拜酒泉太守。惠帝即位,赐爵关内侯。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元康中,西戎反叛,拜靖大将军梁王彤左司马,加荡寇将军,屯兵粟邑,击贼,败之。迁始平内史。及赵王伦篡位,靖应三王义举,以左卫将军讨孙秀有功,加散骑常侍,迁后将军。太安末,河间王颙举兵向洛阳,拜靖使持节、监洛城诸军事、游击将军,领雍、秦、凉义兵,与贼战,大破之,靖亦被伤而卒,追赠太常,时年六十五。后又赠司空,进封安乐亭侯,谥曰庄。靖著《五行三统正验论》,辩理阴阳气运。又撰《索子》、《晋诗》各二十卷。又作《草书状》,其辞曰:“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虫蛇虬蟉,或往或还。” 靖有五子:鲠、绻、璆、聿、綝,皆举秀才。聿,安昌乡侯,卒。少子綝最知名靖每曰綝廊庙之才非简札之用州郡吏不足污吾儿也入为黄门侍郎出参征西军事转长安令在官有称 ‎(节选自《晋书·卷六十·列传第三十》)‎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7 -‎ A. 少子綝最知名/靖每曰綝廊庙之才/非简札之用州郡吏不足污吾儿也/入为黄门侍郎/出参征西军事/转长安/令在官有称/‎ B. 少子綝最知名/靖每曰/綝廊庙之才/非简札之用/州郡吏不足污吾儿也/入为黄门侍郎出参征西军事/转长安令/在官有称 C. 少子綝最知名/靖每曰/綝廊庙之才/非简札之用/州郡吏不足/污吾儿也/入为黄门侍郎/出参征西军事/转长安/令在官有称 D. 少子綝最知名/靖每曰/綝廊庙之才/非简札之用州郡吏不足/污吾儿也/入为黄门侍郎出参征西军事/转长安令/在官有称/‎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史,指经书和史籍,是我国传统图书的两大部类,文中代指各种典籍 B. 相,同《张衡传》“出为河间相”之“相”,指辅佐藩王处理政务的官员 C. 阴阳,古代中国哲学概念之一,古人以阴阳来解释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 D. 秀才,原指才能优异之士,文中指的是获得府学、县学入学资格的生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索靖博学多才,广受推重。他在太学时就驰名海内,傅玄张华与他仅见一面就结下深厚情谊,一同任职的众人都很钦服他,武帝对他也很赏识。‎ B. 素靖见识深远,明察时势他早就预见到天下将大乱,晋王朝将走向衰亡,后来果然应验,发生了西戎反叛、赵王篡位、河间王进犯洛阳等事件。‎ C. 索靖尽心平叛,屡立战功。元康年间,在粟邑屯兵打败叛贼,受三王推举以左卫将军身诛灭孙秀;太安末年,统领雍、秦,凉州义兵大败叛军。‎ D. 索靖擅长草书,造诣深厚。他和卫瓘都以草书知名于世,而在草书艺术上各有所长,著有《草书状》一篇,精辟地论述了草书的艺术特色。‎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州辟别驾,郡举贤良方正,对策高第。‎ ‎(2)太子仆同郡张勃特表,以靖才艺绝人,宜在台阁,不宜远出边塞。‎ ‎【答案】10. B 11. D 12. C ‎ ‎13. (1)州中征用他为别驾,郡里举荐他为贤良方正,他参加对策,名列前茅。‎ ‎(2)索靖同郡的人太子仆张勃特地上表,认为索靖才艺出众,应该在台阁任职,不宜远派至边塞。‎ ‎【解析】‎ - 27 -‎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小儿子索琳最知名,索靖常说“索綝是朝廷之才,不能仅派作文书之用,州郡官吏不值得玷污我的儿子”。入宫为黄门侍郎,外任参征西军事转任长安令,在官任职期间受到称誉。‎ 句中,“靖每曰”的“曰”字后面是引用索靖说的话,需要停顿。排除A项。“不足”意思是不值得,后面的“污吾儿也”是“不足”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两项。‎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D项,“文中指的是获得府学、县学入学资格的生员”解说错误,此处指辟举的优异人才,不是科举之士。‎ 故选D。‎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C项,“统领雍、秦,凉州义兵大败叛军”分析错误,并非“凉州义军大败叛军”,而是索靖统领雍、秦、凉州义军,大败叛军。原文表述为“领雍、秦、凉义兵,与贼战,大破之”。‎ 故选C。‎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 ‎(1)“辟”,举荐,征用;“高第”,名列前茅。‎ ‎(2)“特”,特地;“绝”,超过。‎ - 27 -‎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索靖,字幼安,敦煌人,出自数代为官之族,父索湛,是北地太守。索靖年少时使有超群脱俗的器量,与同乡人泛衷、张甝、索縿、永同赴太学,驰名海内号称“敦煌五龙”。另四人都早早去世,只有索靖博通经史,兼通谶纬之学、州中征用他为别驾,郡里举荐他为贤良方正,他参加对策,名列前茅。傅玄、张华与索靖仅见一面就同他结下深厚情谊,索靖任骑马都尉,外任西域戊已校尉长史,太子仆同郡人张勃特地上表,认为索靖才艺出众,应该在台阁任职,不宜远派至边塞。武帝接受了这一建议,提升索靖为尚书郎。与泉阳罗尚、河清据吴郡顾荣同官,诸位都很佩服他的才华,索靖和尚书令卫瓘都以擅长草书而知名,武帝很喜欢他们。卫瓘的笔法胜于索靖,但论书写的规范,卫瓘远不如索靖。索靖在台阁任职多年,担任雁门太守,升任鲁相,又任酒泉太守。惠帝即位,赐爵为关内候。索靖有先见之明,预知天下将要大乱,指着洛阳皇宫门前的铜驼,感叹道:“我将在荆棘之中再见到你了,”元康年间,西戎反叛,授索靖为大将军梁王司马肜的左司马,加官荡寇将军,在粟邑屯兵,攻打叛贼,打败了他们。升任始平内史。赵王司马伦篡位,索靖响应三王的义举,以左卫将军身份讨伐孙秀有功,加散骑常侍,升后将军。太安末年,河间王司马顺带兵进犯洛阳、朝廷授索靖使持节、监洛城诸军事、游击将军,统领雍、秦、凉州义兵,与叛贼交战,大败叛军,索靖也负伤身亡,追赠为太常,当时他六十五岁。后来又追赠司空,进封安乐亭候,谥号庄。索靖著《五行三统正验论》,辩说阴阳气运。又撰有《索子》《晋诗》各二十卷。另作《草书状》,其中论道:“草书的笔势形状,婉转如同银的,飘忽有若惊鸾.展开翼却未高飞,像似升腾又复归安静;虫蛇虬螺,来往游走,”索靖有五个儿子索鲠、索绻、索嵺、索聿、索綝,五人都被荐举为秀才,小儿子索琳最知名,索靖常说“索綝是朝廷之才,不能仅派作文书之用,州郡官吏不值得玷污我的儿子”入宫为黄门侍郎,外任参征西军事转任长安令,在官任职期间受到称誉。‎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张生 - 27 -‎ 欧阳修 一别相逢十七春,颓颜衰发互相询。‎ 江湖我再为迁客,道路君犹困旅人。‎ 老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逾新。‎ 山城寂寞难为礼,浊酒无辞举爵频。‎ 注:①张生,名不详,为诗人天圣八年试进士时结交的文士。当年诗人考中,张生落榜。‎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十七春”写分别之久,“颓颜衰发”尽显沧桑,饱含无限感慨。‎ B. 请人两次被贬,谪居山城,张生仍功名未就,二人的命途皆坎坷不平。‎ C. 颈联化用“老骥伏枥”的典故,又以“青松”作比,来表明人生态度。‎ D. 诗人设酒与友人话别,追溯过往,畅想未来,诉说了彼此的远大抱负。‎ ‎15. 诗歌尾联中的“举爵频”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答案】14. D 15. ①诗人频频举杯表示礼数不周之意②饱经沧桑,借酒愁,排遣苦闷辛酸之情。③以酒互勉,表达不甘沉沦之志④正视困境以酒壮怀,体现旷达之胸襟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D项,“追溯过往,畅想未来,诉说了彼此的远大抱负”分析错误。本诗,诗人与友人十七年后再次相逢,两人皆命运坎坷,但尚能互相勉励,不颓废,不沉沦。诗中,诗人化用典故“老骥伏枥”,又以“青松”作比,来表达旷达心境。并没有诉说“彼此的远大抱负”。同时,从“无辞”来看,二人借酒排遣苦闷辛酸,虽频繁举杯,却没有“畅想未来”之意。‎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 27 -‎ 本诗尾联中“举爵频”有着丰富的意蕴,分析如下:‎ ‎①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颓颜衰发互相询”,两人又都饱经沧桑,于是,“举爵频”,借酒浇愁,排遣苦闷辛酸之情。‎ ‎②因再次被贬,身居山城,没有好的招待,诗人频频举杯表示礼数不周之意,表达歉意。‎ ‎③从“举爵频”中,可以看出,二人志趣相投,命运相似,有以酒互勉,正视困境,不甘沉沦之意,体现了旷达的胸襟。颈联“老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逾新”也正表达了这一情感。‎ ‎【点睛】如何鉴赏诗歌:‎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②怀古类。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⑤闲适类。⑥借景抒情类。⑦托物言志类。⑧爱情类。⑨民生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定主旨。‎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四、找意象(典故)。‎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 五、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名篇名句默写 - 27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劝学》中,荀子认为蚯蚓能上食泥土下饮黄泉是因为用心专一,“_______,________” 是因为用心浮躁。‎ ‎(2)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梦回往昔、无限感伤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两句,借鸟欢鱼跃写出一片晴明之景。‎ ‎【答案】 (1). 蟹六跪而二螯 (2).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 夜深忽梦少年事 (4). 梦啼妆泪红阑干 (5). 沙鸥翔集 (6). 锦鳞游泳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螯、阑、翔、鳞。‎ ‎【点睛】名句默写题,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辉煌灿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音乐 。幸运的是, 作为一种民间音乐,福建南音 至今。南音起源于前秦,兴于唐,成于宋,是非常古老的一种音乐,被人们称之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例如,南音乐器的形制、构成及演奏方法与创作于五代南唐的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所绘的各项乐器惊人地一致。南音的主要乐器是琵琶、洞箫、拍板,而画中乐器也正以这三样居多;更为重要的是与当前通行的竖抱琵琶不同,( )。另外南音至今保留着汉代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经典演唱形式,丝、竹演奏者互相应和,演唱者边唱边手执“节”以控制乐曲速度,营造出 的绝美意境。今天,人们能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 , 正赖于南音这样的“活化石”。‎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湮没无闻 存活 古朴幽雅 风貌 - 27 -‎ B. 湮没无闻 留存 古色古香 风采 C. 销声匿迹 留存 古朴幽雅 风貌 D. 销声匿迹 存活 古色古香 风采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由于南音起源于前秦,兴于唐,成于宋,是非常古老的一种音乐,被人们称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B. 南音起源于前秦,兴于唐,成于宋,是非常古老的一种音乐,被人们称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C. 由于南音起源于前秦,兴于唐,成于宋,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音乐,被人们称为“活化石”。‎ D. 南音起源于前秦,兴于唐,成于宋,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音乐,被人们称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南音琵琶与画中的琵琶大同小异,为横抱曲项 B. 南音琵琶为横抱曲项,与画中的琵琶大同小异 C. 画中的琵琶与南音琵琶大同小异,为横抱曲项 D. 画中的琵琶为横抱曲项,与南音琵琶大同小异 ‎【答案】17. A 18. D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的能力。辨析词语时,要注意辨析近义词语的细微差异。要注意从对象、程度、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加以揣摩。‎ 第一空:“湮没无闻”名声被埋没,没人知道。“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语境中,对象是“音乐”,应选“湮没无闻”。排除CD两项。‎ 第二空:“存活”生存,保全生命。“留存”存留,保存。语境中陈述对象是“福建南音”,经过历史的风雨,存活了下来。应选“存活”。排除B项。‎ 第三空:“古朴幽雅”指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幽静而雅致。“古色古香”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语境中指的是一种“绝美意境”,而非器物、书画,应选“古朴幽雅”。‎ 第四空:“风貌”泛指一个地方的人文特征和地质风貌。“风采”人的仪表举止(指美好的),神采。也可指“文采”。语境中指“古代音乐”的概貌,应选“风貌”。‎ - 27 -‎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划线句子有两处错误,一是语序不当,“一种”表示的定语应在表示性质的定语的外层,应放在“非常古老”的前面。二是语意重复,“南音”是主语,“称之为”的“之”指代“南音”,语意重复,应删除“之”。分析可知,D项的修改最恰当。‎ 故选D。‎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本题空格处的主语应为“南音琵琶”,因前文有“与当前通行的竖抱琵琶不同”,所以,应先说不同之处,再说相同之处。即先说“南音琵琶为横抱曲项”,再说“与画中的琵琶大同小异”。分析可知,B项补写的语句最恰当。‎ 故选B。‎ ‎【点睛】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先前研究显示,蓝光不仅有害视力,还影响人体褪黑激素分泌,影响睡眠质量。智能手机厂商因此为手机设置“夜览”或“护眼”模式,_______。然而,研究人员发现,蓝光对睡眠的干扰影响有限。相比于___‎ - 27 -‎ ‎,调低屏幕显示亮度更有助睡眠。研究人员表示,与白天日光相比,黄昏时光线昏暗、含蓝光较多,向身体释放出该睡觉的信息。手机“夜览”或“护眼”模式设置通常______,向使用者大脑发出“混淆的信息”,可能令手机使用者更难入睡。‎ ‎【答案】 (1). 这样可减少手机屏幕散发的蓝光 (2). 开启“夜览”或“护眼”模式 (3). 发出的是较明亮的暖色调的光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第一空,前文说到“蓝光不仅有害视力……影响睡眠质量”,因此,为手机设置“夜览”或“护眼”模式的目的就是减少手机屏幕散发的蓝光。因此本空可填写“这样可减少手机屏幕散发的蓝光”。‎ 第二空,语境上文,“手机厂商为手机设置‘夜览’或‘护眼’模式”是为了减少手机屏幕散发蓝光。语境下文“调低屏幕显示亮度更有助睡眠”。因此,“相对于”之后应填写:开启“夜览”或“护眼”模式。‎ 第三空,语境上文“黄昏时光线昏暗、含蓝光较多,向身体释放出该睡觉的信息”,语境下文:向使用者大脑发出“混淆的信息”,“更难入睡”。可知空格处要填写的是“发出的是较明亮的暖色调的光”。‎ ‎【点睛】补写句子的方法 第一步: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 第二步: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 第三步: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字。‎ 从荷叶到壁虎的脚,自然界许多生物具有超疏水表面,可以在雨中“自我清洁”。‎ - 27 -‎ ‎ 受此启发,人们开始研究超疏水建材,多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鑫和陈初升教授在此领域进行合作研究。近期他们基于已有的研完成果,采取一系列创新方法,研制出一种新型混凝土,这种混凝土的气孔很小,因此虽重量轻,但抗压耐磨损。它不仅能排斥灰尘颗粒,还能排斥牛奶、啤酒、咖啡等有色液体。这项研究有望解决高层建筑需“人工吊绳”清洗墙面耗力费水且存在危险的问题。‎ ‎【答案】中科大团队研制出一种超疏水、重量轻、抗压耐磨的新型混凝土,有望实现建筑物的“自我清洁”。‎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是语言由丰富到简洁的过程,包括筛选概括类压缩、新闻类压缩等。筛选概括类压缩首先要辨明材料类型,进而把握重点。新闻类压缩多为拟写标题、一句话新闻(概括新闻主要内容)。在概括新闻主要内容时,要抓住新闻中的“主体”和“事件”。新闻事件的开头部分往往会交代主要内容,抓住主要事件然后提契全文浓缩文意概括为“谁怎么了”的形式即可。‎ 本题要注意保留关键信息:主体(中科大科研团队),事件(研制出一种超疏水、重量轻、抗压耐磨的新型混凝土,有望实现建筑物的“自我清洁”)等。‎ ‎【点睛】概括语段要点技巧点拨 ‎ ‎1.摘取连缀法。提取句子主干,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照题干要求进行连缀,此法适用于封闭性语段,以及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的材料。 ‎ ‎2.分层概括法。这是压缩语段时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考生答题时要有整体意识,不可疏漏或断章取义。考生在通读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语段的层次,概括层意,抓住重点;再将概括、归纳的信息进行提炼、筛选,保留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将提炼、筛选的主要信息用简练、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此步骤可简单概括为: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分清主次——去次存主——连缀语句。 ‎ ‎3.语意并取法。即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考生在做题时可通过跳读或浏览的方法阅读全文,迅速把握材料的思路和整体结构,找出内容的要点和重点。‎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某市晚报“青年调查”栏目针对该市中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展开调查,结果显示:被问及“对未来的想法如何”时,27%的同学对未来的目标“很明确”,53%的同学比较模糊,还有20%的同学“十分迷茫”,大多数同学表示可能会把理想定位于未来的事业,用所学知识回馈社会。被问及“确立了理想后,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时,有45%的同学选择“十分努力去实现”,41.4%的同学表示会“比较努力”,还有13.6%的同学说“无所谓,随他去吧”。‎ - 27 -‎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时代新人”为题,给该栏目写一篇致中学生倡议书,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时代新人 漫漫人生,惟有急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岸,科学的理想信念是是我们高中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 理想就是有理由的想,符合情理的想,这样的想是能够实现的想。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可以把理想分为许多类型: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识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信念是认识事物的基点和评判事物的标准。信念是强大的精神力量,有了坚定的信念,就能精神振奋、克服困难,甚至生命受到威胁,也不轻易放弃内心信念。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 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理想和信念就是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我们在高中期间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然而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的实现往往要通过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曲折之路,有赖于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奋斗。只有实践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说起理想,当先谈立志。激励大师陈安之谈起成功之到时说到立志的重要性。所谓大志造英雄。曹操说“大志与良谋,大志是首要条件”。有志者事竟成,志气的大小决定着成就的大小。大志大成,小志小成。即便如此,立志不可盲目,首先要对自己进行正确的人生定位。不自我否定,不夸耀吹嘘,在平衡中寻找自己的成材切入点。树立符合个人情况的志向,并坚定的做下去。美国总统罗斯福说过这样的话:人人有理想与信念,但是不同的理想与信念会把人引向不同的道路。有不同的理想和信念的人,会对不同类的理念与精神感兴趣,也就是说理想与信念是过滤器,即使社会、师长说的再多,他们总是接收他们认为对的东西,一直到挫折让他们感到“此路不通时”为止。‎ - 27 -‎ 总之,作为当代的高中生,我们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任务,更要充分认识到理想与信念的重要性。新时代是大有可为的时代。让我们肩负起历史重任,弘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精神,脚踏实地,刻苦学习,无私奉献,共同谱写新时代人民共和国的壮丽凯歌。并将其作为激励自己不断进步的动力。向成功之路迈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材料加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对命题作文来说,快速抓住题目中的重点词语并加以分析非常关键,因为只有读懂了重点词语的含义,才能准确地把握命题人的意图,从而明确写作方向。命题作文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把握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尤其要注意题目中的修饰词语、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起着约束限制的作用,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 ‎【审题】本题的材料是一份调查报告,某市尚有一定比例的中学生对未来目标不明确,也存在一定比例的中学生,虽有目标,却无行之有效的行动。作文命题正是针对这一现象而设立的。命题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坚定理想信念”,二是“争做时代新人”。前者是基础,当代青年应该具有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后者是行动,要把理想信念具体落实到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上。二者必须兼备才算恰题。‎ 参考立意:‎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即把坚定理想信念与争做时代新人结合起来。‎ 参考素材:‎ ‎1、西塞罗说:理想是人生的太阳。我想说:信念更是人生的太阳。‎ ‎2、盘古开天地,人类一路从洪荒走来,经过岁月风霜雨露班的吹打,经过时空如火般的锻造,人类终于度过茹毛饮血的疯狂时代,逐渐的抛弃愚昧,拾起文明。而信念就如一刻永远璀璨的明星,指引人类前进的道路。‎ ‎3、信念是人类文明的催化剂。‎ ‎4、想当年,“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项籍,正是凭借着破釜沉舟的信念,勇战秦军,巨鹿之战,“楚军无不以一当十,声震遍野”,秦军最终横尸遍野。而一百多年前的越王勾践,也正是拼接着“卧薪尝胆”的信念,励精图治,终雪会稽之耻,逼得吴王夫差自刎而死。‎ ‎5、信念不仅仅是破釜沉舟,卧薪尝胆般的勇气,更是谋略和智慧的生动结合。‎ ‎6、荆轲刺秦王,“只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并非抱定着必死的信念。他不仅仅拥有着“顾笑秦舞阳”的过人勇气,更有着在身披八创被废后骂道的“事所以不成者,是吾欲挟之与诸侯”的非凡谋略。时间已经在不知不觉见过了两千多年。然而历史不会忘记他们,至今,后人们依然深情咏叹“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7‎ - 27 -‎ ‎、“决胜千里之外,更需运筹帷幄之中。”汉将韩信反兵法而用之,背水一战,大破赵军,使武安君死得其所。从此,韩信名垂天下,溢满于世。‎ ‎8、信念是勇气,是谋略,亦是男子汉的骨气。‎ ‎9、伍子胥辅佐吴王,攻破楚国的国度,为报楚王杀父丧兄之痛,他毅然“出其尸,鞭之三百”,终解心头之大很。后又辅佐吴王,终于使吴国强盛起来。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代骨鲠之臣,终丧群小手之中,可他惨烈遗言里,死而不已的决心依然铮铮有声! ‎ ‎10、人生有涯,死而不已。纵观古今中外之集大成者,无一不是有着坚定的信念。他们或许视金钱如粪土,活视名誉如草芥……然而,在信念面前,他们却都如信徒一般,虔诚的顶礼膜拜…… ‎ ‎11、每个人心中都有美丽的梦想,就请把握住自己的信念,追求自己心灵那片净土,那五彩梦吧……‎ 行文结构:‎ 本题适合于写成议论文。文章开头可以从材料引出论题,提出中心论点。论点提出后,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即“坚定理想信念”和“争做时代新人”。这两个方面可以有所侧重,一般来说,侧重前者,论证起来相对容易些。要注意二者之间的过渡。论证过程中要联系自身实际和时代特点,要有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最后,需要总结全文,强化论点。‎ ‎【点睛】命题作文写作方法:‎ ‎1.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一般来说,偏正短语结构重在修饰语部分。 ‎ ‎2.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限制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 ‎ ‎3.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 ‎ ‎4.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 ‎ ‎5.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求。‎ ‎ ‎ - 27 -‎ - 27 -‎ ‎ ‎ - 2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