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 第9课 说“木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高中语文 第9课 说“木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

《说“木叶”》解读与探究 预习提示 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至三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 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第四至六段 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第七段是小结,强调理 解“木”的艺术形象的重要性。而全文的中心则是通过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 “木叶”与“落叶”、“落叶”与“落木”、“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 说明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暗示性的特征。对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很有启发。 学习本文,宜采用如下方法: (1)抓住重点读书。这篇课文引用了不少诗篇,疏通这些诗句的涵义,固然有助于对课文 的理解,但不能把这作为重点。阅读本文仍然应当强化对文本的解读,应该在理解每个段落乃 至每个层次的要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概括,进而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全文中心。 (2)学以致用读书。课文通过对“木”“木叶”“落木”等词语的概念及其在诗歌中所表 现出来的各种形象意义的分析,生动地说明了诗歌语言的丰富的暗示性的特征。加深对诗歌语 言这一特征的理解,很有助于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应当运用作者提示的方 法,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多进行诗歌鉴赏的练习。 (3)探究提问读书。“木”“木叶”“落木”“树”“树叶”“落叶”,这都是我们天天 见到的词语,可是我们却从来也没有想过其中有什么学问。但是,作者不囿于俗见,从中发现 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诗家们都爱用“木叶”而不用“树叶”?为什么诗歌中只见到“树”或 “叶”而不见“树叶”?为什么明明是描写“落叶”,诗人们却偏偏要写成“落木”?作者顺 着这些问题深入探索,终于揭开了其中的谜团。这种探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是 很好的启示。 课文解读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出自《九歌·湘夫人》,全诗抒写湘 君追怀湘夫人的情景。湘君来到湘江边与湘夫人约会,但湘夫人却只降临在江北的沙洲之上, 湘君远远望去,却不能相会,心中愁苦万分。此两句景物描写烘托了湘君“目眇眇兮愁予”的 情怀。)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 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 南朝诗人。此两句烘托秋月初升之境,营造了一种孤独凄楚的氛围。)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 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南朝诗人。此诗刻画了节义之士顶天 立地的形象。这是诗开篇的景物描写,由秋天的肃杀之景引发下面节士内心的慷慨之情。浦, 水边;歇,在这里是“萦绕”的意思。)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 庭波。”(王褒,原为南朝梁大臣,梁为西魏所灭,王褒被俘北去,途中作《渡河北》一诗。 开头这两句的景物描写,烘托了对南国无限思念的感情。)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 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第一段,开门见山,径奔 主题。作者列举读者习见的古代著名诗文为例说明一个现象: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 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那么,“木叶”有什么诗意,为什么会受到诗人们的钟爱呢?读 完本段,读者自然会带着这样的问题,饶有兴致地随着作者继续深入探讨。]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 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诗句大意 是:橘,这天地间美好的树呀,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后皇,皇天后土,这是对天地的尊 称。徕,通“来”,句中助词。服,习惯、适应。)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 丛生兮山之幽。”(淮南小山,汉代诗人。诗通过描写山中的艰苦危险,劝隐士放弃山林隐居 生活。)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选自汉《古诗十九首》,写一 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华滋,茂盛的花朵。)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 呢?[作者通过对“木”字的释义引出诗歌语言中又一个奇特的现象:“木”的意义就是“树”, “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却大量地运用“木叶”一词,少有“树叶”一词。这 是为什么?由此,作者把探究推进一层。]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 的时候就都简称 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 萧纲《折杨柳》)(萧纲,即南朝 梁简文帝,宫体诗人。“鸟飞得”,鸟自由自在地飞翔。得,得意,满足。另说是“鸟飞碍”, 指树叶茂密,鸟飞受到阻碍。)“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 )(后面 的句子是:“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意思是,云间之月皎洁明亮,绿叶丛中繁花似锦,固 然无比美好,但月盈必亏,花开必落,今日虽是花好月圆,但不久之后又当如何呢?华,花。)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 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 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柳恽《捣 衣诗》 ) (柳恽,南朝诗人。此诗描写江南女子对远在北国边境服役的丈夫的思念之情。这 两句诗写思妇由眼前所见江南秋天之景而遥想塞北寒秋之景。捣衣,古人在裁制寒衣前,要将 纨素一类衣料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其平整柔软。亭皋,水边平地。陇首,泛指北方边 塞之地。)“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沈佺期《古意》 )(沈佺期,初唐诗 人。此诗写闺妇对远行戍边的丈夫的思念。所引诗句大意是:深秋九月的捣衣声,催落树上枯 叶;丈夫戍守辽阳十年,她日夜怀想思念。砧,捣衣用的石头。)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 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 [作者顺着“树叶”“木叶”的思路继续探索,又发现一个语言现象:古代诗人不仅常常单用一 个“树”字,而且凡是在该用“树叶”一词之时也常常化繁为简,只单用一个“叶”字,而用 “木叶”一词之时却反过来避简就繁,一字不省,于是作者进一步发问:为什么在古代诗歌中 “树”与“叶”竟然不连用呢?]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 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 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 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 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 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庾 信,南北朝文学家,原为南朝梁臣,奉命出使西魏,值西魏灭梁,被留。历仕西魏、北周。此 赋概括了梁朝由盛至衰的历史,凝聚着作者对故国和人民遭受劫乱的哀伤。所引诗句借景物描 写形容梁朝军队溃败的情景。“涔阳”,江岸名,今湖南澧县有涔阳浦。极浦:遥远的水边。 涔,cén。《九歌·湘君》:“望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 非偶然了。[作者继续探索又发现一个奇特现象,古典诗歌中不仅不用“树叶”,而用“木叶”, 而且还不用“落叶”,而用“落木”。]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 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第二段,作者通过 对古代大量诗歌语言的分析,发现一条规律,即明明是描写“树叶”,却偏偏用“木叶”,明 明是描写“落叶”,却偏偏用“落木”。作者说这是前人在诗歌语言上的创造。但是,为什么 会有这样的创造?其中的创意又表现在哪里呢?读到这里,自然又会激起继续探讨的兴致。]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 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 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 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 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 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 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 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 下“木”字。[从这一段开始,作者由对现象的分析深入到对本质的探讨。作者分析“木叶”“落 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一个“木”字。诗人为什么钟爱一个“木”字呢? 原来诗歌是用形象思维,不用概念思维,“树叶”“落叶”虽然概念准确,合符逻辑,但是无 助于形象的创造;“木叶”“落木”虽然从概念上看违背了逻辑,但是却有助于形象的塑造。 那么,这个“木”字是怎样有利于形象的塑造,又塑造了怎样的形象,“岂不大可思索吗?” 读者不由又期待阅读下文。]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 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 就成了“万应锭①”了。(①万应锭:中药名称,指一种万能药。锭,锭药。)而自屈原开始 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 期、杜甫、黄庭坚①,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①黄庭 坚:北宋诗人。)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南朝诗 人。柳恽是吴均的朋友,他在远赴边塞之时赠吴均诗三首,吴均写了此诗作为酬答。所引诗句 描写了一幅寒风阵阵,木叶尽脱的景象,渲染出边地秋天的肃杀气氛,暗示友人行旅的艰险。) 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 水扬其波。”(曹植,魏晋建安时诗人。此诗塑造了一位拯救无辜者的少年侠士,寄寓着诗人 冲决罗网、一试身手的热切愿望。诗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发端,渲染出浓郁的悲剧 气氛,隐喻当时政治形势的险恶和自己内心的愤恨不平。)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 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 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 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 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 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①”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 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①枯桑知天风:出自《乐府诗集•饮马长城 窟行》。)[第四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也就是“木”所塑造出来的第一个艺术形 象:叶落。作者先分析“木”所在的具体语境,指出“木”都是用来描写“秋风叶落”的景象, 然后举例并对比分析“木”与“树”的形象的不同。“寒风扫高木”,诗句中的“木”自然地 含有落叶的因素,表现出“落山千木”的“空阔”的景象。而“高树多悲风”,诗句中的“树” 自然地含有“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是饱满的形象。由此可 见,“木”“本身就含有一个叶落的因素”。]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 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 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 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 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①也在此。(①不落于言筌者: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有用工痕迹 的地方。严羽《沧浪诗话》:“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 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 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筌,捕鱼的竹器。话出《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 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是本段第一层,从理论上说明“木”字之所 以具有“叶落”的形象,是因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这是作者在本文说明的重点,本文旨在通 过对“木”的“概念意义”和“暗示意义”的分析,让读者明白诗歌语言的特征。概念意义, 也就是我们平时理解的意义,或者说是字典上的相对固定的意义,一般称之为“言内义”。而 所谓“暗示意义”也就是诗歌语言的潜在意义,“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一般称之为“言外 义”,它能构成“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言已尽而意无穷”的 境界。]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 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 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①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 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①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的意思。)而“树”呢?它是具有繁 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 周邦 彦《满庭芳》 )(周邦彦,宋朝词人。该词曲折传出作者仕途失意,流宦他乡的苦况。“风老 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是描写江南初夏景色的名句。)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 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这是本段第二层,用对比的方法,具体说明“木”字与“树” 字的潜在意义。“木”字使人容易联想到“树干”而把“叶”排斥在外,因而暗示出“落叶” 的形象,而“树”字“会使人想到了叶子”,“具有繁密的枝叶”,因而暗示出“浓阴”的形 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 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 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是本 段第三层,说明“树”与“叶”的形象“十分一致”,紧密相联,“木”与“叶”“则全然不 同”,互相排斥。这样就照应了上文,说明为什么古代诗歌中没有“树叶”一词而只有“木叶” 一词。]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本段先阐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的特征,再通过实例分析“木”与“树”不同的潜在意义,不仅归结了上文,说明“木”为什 么有“叶落”的艺术形象,而且为下文分析“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张本。]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这是过渡 句,由“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过渡到第二个艺术特征。用“树干”一词承接上文,用“颜色” 一词领起下文。]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 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 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 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这是本段第一层,概括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也就是“木” 塑造的第二个艺术形象。作者继续从“木”与“树”的潜在意义出发,带领我们进一步探索。 “树”从视觉分析,是“褐绿色”,从触觉分析,是“湿润的”,与“叶”相似。而“木”呢, 则要视觉上“透着黄色”,触觉上是“干燥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 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 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①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 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①窸窣:xīsū,形容细小的 摩擦声音。)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 曹 植《美女篇》 )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曹植这首诗以美 女盛年不嫁,比喻志士怀才不遇。所引诗句大意是,美丽娴静的少女在岔路口采摘桑叶,柔密 的桑枝轻轻摇动,采下的桑叶翩翩飘落。)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 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 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 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司空曙,唐 代诗人。这首诗是作者因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见宿,留下住宿。)“木叶”所以是属 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这是本段第二层,作者引用诗句,采用举例和比较的方法,进一步具体说明“木叶”是清秋的 落叶,是清秋的象征。先指出秋天“木”的落叶不是春夏之交采桑女摘下的桑树的落叶,它是 微黄的飘零的;再指出“木叶”也不是秋天雨中的长在树上的黄叶,它是爽朗的秋天飘落下来 的干燥的黄叶,最后归结,它“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 阴天”,“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 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 吴均《青 溪小姑歌》 )(全诗是“日暮风吹,叶落依枝。丹心寸意,愁君未知。”用叶对树的缠绵依恋 衬托女子对丈夫的思恋。)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 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 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这是本段第三层,作者仍然采用比较 的方法,分析“落木”和“木叶”的形象的差别。“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 与绵密的交织”;而“落木”比“木叶”显得更“空阔”,更“疏朗”,而且没有了“叶”的 “绵密”之意。本段文字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也就是“木”的第二个艺术形象。作 者在第四段里说明了“木”的第一个艺术形象是“落叶”,但是,“木”“落”下的是什么样 的“叶”呢?于是作者在本段里进一步深入探索,指出“木叶”的形象一定是微黄的干燥的飘 零的,是清秋的象征。“木”的艺术形象由此得以深化。作者在说明“木叶”的形象之时,又 说明“落木”的形象,与第二、三段前后呼应。]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 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第七段,全文小结,强调了明确 “木叶”与“树叶”,“木”与“树”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的重要性。] 特色鉴赏 1.以小见大,深入浅出。 课文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也就是文学语言的潜在意义, 是一个深奥的理论问题,内容十分广博,几十万字,上百万字也不一定能把问题说深说透,而 且即使说清了,一般的读者也不一定都能理解。怎么样通过一篇二三千字的短文对这个问题加 以通俗的解说,使读者既有理性的认识,又有感性的认识呢?这是一个难题。但是作者却善于 选择一个很小的角度,从“木叶”这个习见的普通词语入手,探微发幽,层层掘进,由对现象 的分析引伸到对理论的探讨,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 既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使读者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 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了诗歌的殿堂。 2.层层设问,步步深入。 课文以“木叶”命题,论述的课题很小,但是作者旁征博引,涉及的诗词很多,内容庞杂。 怎样组织成篇,难度很大。作者先从现象分析入手,引用一些名家名诗,发现“木叶”为什么 是诗家钟爱的形象?然后从概念的角度分析,“木”与“树”,“木叶”与“树叶”都属同一 概念,但在古人的诗词中,为什么常见“木叶”,而“树”与“叶”很少连用?进而作者又发 现在古人诗词中,不仅有“木叶”一词,为什么还有悖常理出现“落木”一词?而所有这些现 象的出现,关键在一个“木”字。那末“木”字表现了什么样的艺术形象,它内含有什么样的 潜在意义呢?于是作者由现象而到本质,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得出“木”的两个艺术特征。由 于作者采用这种层层设问,逐步深入的方法,使文章有条不紊,纲目清晰。 问题探究 林庚先生说,“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差别 则一字千里。“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的浓阴的联想。而“木” 呢?它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叶”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还暗示了它的 颜色,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因此“木”“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林先生列举了大量的诗句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应当说,林先生的论断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的, 但也有失之过于武断的嫌疑。 下面我们提出三个问题,请大家探讨: 其一、树,一定不是秋天的象征吗? 其二、“落木”,是不是不一定“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 其三、“木”是不是一定把“叶”排斥在外? 探究思路: 其一、树,不一定不是秋天的象征。南朝梁范云《别诗》:“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唐·王 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木,也不一定是落寞萧索的清秋的形象。《孟子·告 子上》:“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这里的“牛山之木” 曾经是枝叶繁茂,郁郁葱葱,那是多么美丽,显然绝不是清秋之景。如果说《孟子》不是诗歌, 还不足以为凭的话,那么请看《诗经·巧言》:“荏染柔木,君子树之。”荏染,柔和的样子, 这里的“木”也绝不是光秃秃、干巴巴的树干,“叶”并没有被排斥在“木”之外。《诗经》 中有“木”的诗句还有很多,大多都含有“叶”,无论在“概念”上,还是“形象”上都与“树” 别无二致。 其二、“落木”,不一定“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不要忘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 下”,黄庭坚的“落木千山天远大”,描写的是大景,“落木”加了“无边”、“千山”这样 的修饰语。如果没有这些修饰语呢?请看王十朋的《点綘唇·素香丁香》:“落木萧萧,琉璃 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这里描写的是小景,很难使人产生“寒风扫高木”的 联想。 由此可见,“木”是不是含有“清秋的气息”,“落木”是不是含有“落木千山”的意韵, 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从诗歌的具体语境出发。任何依赖别人的现成结论,照葫芦画瓢的懒汉 思想,都是要不得的。而林先生在这个问题上之所以犯有片面性的毛病,恐怕还是在于他搜集 的材料不够周全。 其三、“木”是不是一定把“叶”排斥在外?对这个问题要有历史的观点。从字的渊源来 看,应当先有“木字”,再有“树”字。“木”是一个象形字,在甲骨文里,像树木形,上为 枝叶,下为树根。“树”,是一个形声字。从木,尌声。古代“木”多用作名词,树多用作动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后来,“木”的意义渐渐被“树”替代,“树”既用作动词,也用 作名词,“木”从“树”的意义中分离出来,“便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 影子”。所以“叶”被排斥在“木”之外是后起的意义,不是“木”的本义。由此可见,作者 的研究方法也可能出了问题,文中的分析犯下了“以今义释古义”的错误,出现了钱钟书先生 所提到的“我们反而是古人的长辈”的情况,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儿子生母亲”了。 训练提高 1.背诵下列诗歌名句,并指出它的作者与出处: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作者_________ 出处 _________ (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作者 _________ 出处 _________ (3)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作者_________ 出处 _________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作者_________ 出处 _________ (5)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作者_________ 出处 _________ 2.请补足下列诗句的上下句: (1)秋月照层岭,______________ 。(吴均《谷柳恽》) (2)______________ ,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3)柔条纷冉冉,______________ 。(曹植《美女篇》) (4)日暮风吹,______________ 。(吴均《青溪小姑歌》) (5) 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6)庭中有奇树, 。(汉《古诗十九首》) (7)皎皎云中月, 。(陶渊明《拟古》) 3.请细心品读下面语句,回答句子后面括弧内的问题: (1)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 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木叶’的奥妙”指的是什么?) (2)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 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这个“例子”的“创造性”表现在哪里?) (3)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 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后者”、“前者”各指什么?) (4)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 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 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木 叶”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5)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相同”、“不同”各自指什么?) 答: 4.课文用了许多问句,请举几个例子,说说这些问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 5.请根据课文内容,辨析“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意味的不同。 答: 6.第 4、5、6 段是课文的中心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艺术特征? 答: 7.细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 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 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 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 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 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 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 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 曹植《美女篇》 ) 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 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 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 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 “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 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 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 吴均《青溪小姑歌》 )恰足以说 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 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 的性格形象。 (1)品读下面语句,回答后面括号内的问题: A.“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句中“普遍的潜在 的暗示”指什么?) B.“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句中“距离”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 (2)本段文字说明了“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它是分几个层次进行说明的?请概括层 次要点,说明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 (3)这段文字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请作具体分析。 (4)根据本文作者的理解,下面的诗句哪里该用“木叶”,哪里该用“落木”?这样是 不是恰当呢? A. 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B.无边 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 亭皋 下,陇首秋云飞。D. 下君山,空水漫漫。 E. 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 答: 8.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1)――(3)题: 青与绿 林庚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①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 生”, ②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春回大地的信息,首先就体现在草与柳的变化上。“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 无”, ③ 。“碧玉妆成一 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枝上刚萌发出点点的细叶, 料峭的春风便已来到了人间。这个细叶,诗词中又称为“柳眼”,仿佛在说碧玉妆成的柳树, 忽然从睡梦中一觉醒来,睁开了眼睛,同时也就是春天的开始了。所谓“风回小院庭芜绿,柳 眼春相续”, ④ 。 世界是绿色的,可是诗人却爱说“青青河畔草”,“青青夹御河”,“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自是嫩绿色,所谓“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可是 却非说“青春”不可。春天叫做青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复随冠 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而春游也叫做踏青,却不说踏绿。春天唤做青阳,春神名曰青帝, 少年称为青年,那么到底是谁代表着春天呢? 绿与青原是相近的颜色,所以青天又称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绿。绿草可以称为青草,绿 柳却不能称为青柳,但是“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却又正是好诗。“春晚绿野秀”,这绿 野却很少称之为青野。大概由于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 远意义。绿原是一种和谐的色调,在万紫千红的春天,绿乃是多样统一的典范。而青则更为单 纯,凝净,清醒,永久,松树因此就都称为青松。所谓青山绿水,何尝不正是两种性格的说明 呢?这里或者会给我们带来一点生活中的启发吗?谁不愿意青山不改、青春长在呢?但这只是 一种理想,从现实到理想,从具体性到概括性,本来是绿的却说成是青的。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青青。 (1)将下面文字填入第一段的空格处,使其前后语气连贯。 A..只是那么一星星若有若无的草的痕迹,便宣告了春天的来临。 B..草透出了绿意,柳睁开来眼睛,这是多么富于生意的绿色世界啊。 C.草与柳在古代诗词中一直经常这样地同时并见,要说明其间的缘故,根本上还是因为 都涉及春天。 D..柳树是代表着春风的,而草则又与春风共其命运。 答: (2)“春天唤做青阳,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称为青年,那么到底是谁代表着春天呢?” 请说说,句中如果不用代词“谁”,这个句子应当怎么写?作者对这个问题又作了怎样的回答? 答: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青青”,这个句子是从哪里点化而来?请把那首词默写出来。 答: 9.在《说木叶》中,作者提到,自屈原开始把“木”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 “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 下面就是作者所指的黄庭坚的一首诗,结合注释赏读后,请就第二联写一段二三百字的鉴赏文 字。 登快阁①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②。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③! 注释: ①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黄庭坚当时在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知县任上, 公事之余,诗人常到快阁览胜。这一首著名的七律就是写登临时的所见所感。②五、六二句, 诗人巧用典故。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 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复为鼓琴者。”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史载阮籍善为青白 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诗人 这二句大意是说,因为知音不在,我弄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 解忧了。③此句的意思是:我将与白鸥定下永远相守、忘怀世事的明约。 答: 解析与答案 1.答案:(1)屈原 《九歌》(2)谢庄 《月赋》 (3) 沈佺期《古意》(4)王褒 《渡 河 北》 (5)庾信《哀江南赋》。 2.答案:(1)寒风扫高木 (2)高树多悲风(3)落叶何翩翩 (4)叶落依枝 (5) 无边落木萧萧下。(6)绿叶发华滋。(7)灼灼叶中华。 3.解析:本题旨在提示我们,对句子中一些重要词语的含义必须着意琢磨体会。(1)中 “奥妙”、(2)中的“创造性”,是一个抽象性的词语,(3)中“前者”、“后者”是指代 性的词语,(4)(5)中的“相同”、“不同”是概括性词语,阅读时,对于这些词语必须根 据上下文准确理解它们的含意。 答案:(1)“奥妙”指的是“木叶”可以用来描写“秋风叶落的季节”。(2)“创造性” 指的是,照一般的逻辑应当用“树叶”,但诗人却别出心裁,用了“木叶”;而“落木”一词, “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但诗人“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 鲜明的诗句”。(3)“后者”指树叶,“前者”指木叶。(4)“不同”就是“木叶”的形象 与“树叶”完全相反,“木”把“叶”排斥在外,“木”与“叶”总是连用,并且“通过‘木 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5)“相同”,指它们概念一致,都是“高大的树木”;“不 同”,指它们艺术形象不一致,“高树”是“饱满”的形象,“高木”是“空阔”的形象。 4.解析:许多作者在行文时都有其个性特点,多用问句即是本文的特点。这些问句在文中 有不同的作用,阅读时要用心领会。 答案:课文中问句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一是反问,例如“像‘无边落木萧萧下’ 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 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 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 更为明白吗?”这些表示反问语气的句子在文中有强调的作用。二是设问,例如“‘木叶’是 什么呢?”引出对“木”字的概念的诠释,使行文活泼而有变化;又如“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 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个设问 引出了下文对“木”的艺术形象的分析。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有些问句起到了前后照应的作用, 例如“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可是为什么 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 “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这些问句意 思相近,前呼后应,作者通过这些问句把议论层层推向深处。 5.解析:本题旨在启示我们认真阅读课文,抓住关键性的语句,将其融会贯通,把握全文 大意,理解课文要点。 答案:“树叶”与“木叶”的不同: “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 分一致,它们都有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而“木”具有一 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 “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之间的形象是不一致的。 “落木”与“落叶”的不同:“落叶”可以是“木叶”,也可以是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 子(例如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而“落木”不仅比“木叶”更显得空阔,而且连“叶” 字所保留的那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6.解析:本题旨在对重点段落精读细读,力求准确理解文意。答题时必须简明扼要,既要 防止答非所问,又要防止烦琐,不得要领。 答案:“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其二,“木叶”不是一般的落叶,它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 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7.(1)解析:“普遍的潜在的暗示”、“距离”是抽象词语,对于这些词语必须根据上 下文意理解其具体意义。理解前者要留意上文“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理解 后者不仅要留意上文“‘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 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还要留意下文“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 织”。 答案:A. “普遍的潜在的暗示”指的是:黄色、干燥。B.“距离”,在这里是“差别” 的意思,指的是:“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因此既有“木”的“疏朗”的一面,又 有“叶”的“绵密”的一面。而“木”只有“疏朗”的一面。 (2)解析:本题旨在分析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分析时要留意那些提示性的词语,比如 段落开头:“‘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颜色性”三字领起了下文。“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 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由这个句子引出第二个层次,下文 展开了对“木叶”的艺术形象的分析。“至于‘落木’呢”,这个句子则引出了下一个层次。 答案:本段文字分三层,第一层,开头至“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主要是分 析“木”的潜在意义:颜色“微黄”,质地“干燥”。第二层,“袅袅兮秋风”至“这是一个 典型的清秋的性格”,分析“木叶”的形象特征: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第三层,最后。分 析“落木”的形象特征:比“木叶”更空阔。 (3)解析:一篇说明性的文字一定要运用多种不同的说明方法,但是在这许多的说明方法 中一定有一个或二个是主要的方法,而正是主要的说明方法决定文章的结构,体现作者的思路, 阅读时要认真体会。 答案:本段文字的说明方法实际也是全文的说明方法,主要有对比和举例的方法。在第一 个层次里,作者将“木”与“树”对比,说明“木”的颜色性。在第二个层次里,作者将屈原、 曹植、司空曙诗句里描写的“叶”进行对比,说明“木叶”的形象特征。在第三个层次里,作 者将“木叶”和“落木”对比,说明“落木”的特征。 (4)解析:按照作者的理解,“落木”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 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因此ABD当用“落木”,CE宜用“木叶”,但实际 上,D用“木叶”,E用“落木”。这说明作者的判断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答案:ABD“落木”,CE“木叶”。(参看“问题探究”) 8.(1)解析:①空处,要注意这是文章的起始。②空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是描写草与春风共生的。③空处,“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草刚透出绿意”。④空处,注 意“柳眼”二字。 答:①C。②D。③A。④B。 (2)解析:这是一道理解题,第一问要求明白代词在文中的指代意义,第二问要求解读下 文,抓住本文中心:“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 答;第一问,“谁”指代绿与青。不用“谁”,句子当写成:那么到底是绿代表着春天呢, 还是青代表着春天呢?第二问,两者都代表了春天,大概是,描写具体的现实的事物,则用“绿”, 描写概括的抽象的事物,则用“青”。 (3)解析:这是文外扩展题,引句出自苏东坡词《水调歌头•中秋》。 答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 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倩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 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9.解析:此联是写景名句,鉴赏时要分析景物特征,揭示景中寓含的情感。 答案:“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是千古绝唱,写诗人登快阁之所见。远望无数秋 山,山上的落叶飘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澄净如玉的澄江在快阁亭下淙淙 流过,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澄澈。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 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读这样的诗句,不禁使人想起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 滚来”和谢眺‘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的名句。但黄氏之句,既汲取了前辈的养料加以锻 炼熔造,又是新的境界再现。所以前人评此二句道:“其意境天开,则实能劈古今未泄之奥妙。” (张宗泰《鲁斋所学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