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高考三一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银川二中 2020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语 文 (全卷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內。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画、剖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学联系生活和读者的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 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 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情况是内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当事人,如《狂人日记》。鲁迅在必须真实的体裁——日记中去虚构一个“迫害狂”的文学故事。当狂人成了小说的叙述者后,立刻把读者引入到他自己观察和体验到的世界,他对世俗社会、历史文化的“吃人”本质的认识,他的浓重的“罪感”意识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挣扎,在常人看来是语无伦次甚至荒唐的格调中显示出惊人的真实性。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 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种情况是,“我”虽是故事的讲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这可称之为外部第一人称叙述。如《孔乙己》。《孔乙己》中的“我”只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伙计,他对周围的世界和社会世相没有多少明确的冷暖感受和是非观念,但孔乙己的穷酸、迂腐、落魄、善良和痛苦,以及这个世界对社会“苦人儿”的态度,都在他的带有童真的眼光和心灵中被不动声色甚至朦朦胧胧地折射出来。读者自然会伴随着叙述人,开始以一种超然的、调侃的态度对待孔乙己,说不定还会“附和着笑”。最后随着孔乙己的惨死而“我” - 25 - 的叙述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时,表层叙述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也达到了高潮。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压力和张力往往能产生比正面的、直接的引导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最终必然会使读者从表面的“误导”中走出来,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感受到社会的不平以及建立在不平和矛盾基础上的人心的“冷漠”,从而以内省的态度思考自己与悲剧故事的关系和应负的道德责任。 内部第一人称叙述大多以充沛情感、激越语调和明确的思想倾向性构成直接作用于读者的力量,外部第一人称叙述则是借助叙述者的超然的或近乎“无言”的存在,把作家自身的心理经验经由完全中立的叙述间接转移到读者的灵魂波动中。无论“内部”或“外部”,第一人称“我”的“当事人”和“在场者”的身份,使小说这种虚构的形式具有了极大的艺术真实性。 (摘编自姜振昌《<呐喊><彷徨>:中国小说叙事方式的深层嬗变》)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优点是便于展现社会生活,自由地刻画人物形象,能统揽全局。 B. 小说叙述者扮演的不是无所不知的角色,而是与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所知有限,这符合限制叙述原则。 C. 《狂人日记》虚构了一个“迫害狂”的形象,“狂人”向读者叙述了一个他体验到的“吃人”的世界。 D. 在作者看来,小说叙述者的叙述口吻越是轻松、平静,就越能给小说带来更大的戏剧张力。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狂人日记》和《孔乙己》为例,论述了内部第一人称叙述和外部第一人称叙述的区别。 B. 文章是在明确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举例论证,论述了鲁迅作品对中国旧小说的突破和改造。 C. 文章重点论证了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即用第一人称叙述赋予作品“真情实感”,消解了小说的虚构性。 D. 文章的开头两段和结尾部分对概念进行了具体阐释,以突出第一人称限制叙述在小说中的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只有让小说中的叙事者所知有限,才能充分调动读者去体会文学故事所表现的社会现实。 B. 鲁迅创作小说,把叙述的任务统统交给“我”这个第一人称,“我”实则是作者抨击社会的代言人。 C. - 25 - 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外部第一人称叙述,更容易在故事中激发矛盾冲突,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D. 第一人称叙述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都会使虚构的故事具有艺术的真实性,让读者受到触动。 【答案】1. D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D项,“小说叙述者的叙述口吻越是轻松、平静,就越能给小说带来更大的戏剧张力”错误,由原文“最后随着孔乙己的惨死而我地叙述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时,表层叙述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也达到了高潮。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压力和张力往往能产生比正面的、直接的引、更强烈的艺术效果”可知,应是“叙述者口吻越轻松,矛盾冲突越激烈,才能带来更大张力”,选项中的“小说”也扩大了范围,原文仅以《孔乙己》为例,并非“所有”小说如此。D错误。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消解了小说的虚构性”夸大作用。由原文“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可知,原文只是说“冲淡和消解”文学故事的虚构性,并非“彻底消解”了小说的虚构性。C错误。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 25 - A项,“只有……才能”说法太绝对,由原文“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可知,选项中“只有……才能”太绝对。A错误。 B项,“鲁迅创作小说,把叙述的任务统统交给‘我’这个第一人称”错误。由原文“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可知,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而不是“统统”是第一人称,范围扩大。B错误。 C项,“更容易在故事中激发矛盾冲突,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无中生有,由原文“最后随着孔乙己的惨死而‘我’的叙述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时……从而以内省的态度思考自己与悲剧故事的关系和应负的道德责任”可知,原文只是说随着孔乙己的惨死而“我”的叙述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时,表层叙述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也达到了高潮,并没有说“更容易在故事中激发矛盾冲突,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C错误。 D项,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 25 - 2014年11月,中国在浙江乌镇举行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这一盛会吸引了全球目光。“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名字就很“响亮”。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年来,由中国倡导并举办世界互联网盛会,还是第一次,彰显了互联网大国的自信。参加这次盛会的嘉宾可谓“明星云集”。作为分析全球互联网行业趋势动向,梳理全球互联网阶段性发展成果,共商互联网业发展前景的高端会议,此次大会第一次汇集了来自全世界近100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名网络界领军人物共商发展大计。此次大会设置了8大板块、13个分论坛,涵盖网络空间各领域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在分论坛议题的设置中,不仅第一次全景展示中国互联网发展理念和成果、全方位展示中国网络企业的发展成就,而且就世界性的互联网热点议题进行头脑风暴。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11月18日) 材料二: 乌镇与世界互联网大会结缘,古老历史与未来技术的牵手,赋予“万物智能互联”丰富内涵——站在屏幕前,便可通过人工智能为自己量身定制一幅有世界名画特色的艺术照;走上传送带,就能跟随交互设计穿越到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听机械臂灵巧拔动“手指”演奏《茉莉花》,化身航天员登陆“月球”……今年也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25周年。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8.54亿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4.8%。然而迈向“万物智能互联”,有喜亦有忧。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全球公害。中国始终发挥着负责任网络大国的作用,努力做网络空间发展的贡献者、网络空间开放的推动者、网络空间安全的捍卫者、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建设者。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3日) 材料三: 今年是互联网发展五十周年,截至目前中国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这个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有望成为全球互联网再出发的新起点。 全球互联网极大激发了社会传播能力,但是这个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格局充满着悖论。一方面,互联网的跨界发展嵌入在传统、现代、后现代相混杂的整体政治经济格局中,延续着不均衡、不对等、不具代表性的全球秩序。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主导的霸权话语却推崇同一性的发展与治理模式,漠视全球各地差异化的历史文化与发展诉求,其结果是该话语体系与现实层面的断裂,既无法反映也无法解决全球范围内日益尖锐的危机和抗争。互联网发展正进入下半场,技术发展需要追求更具代表性的道义标准。只有克服遏制论、威胁论等零和思维和霸权模式,互联网才能成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催化剂。 (摘编自洪宇《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光明网》2019年10月25日) 4.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从“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名字来看,这个名字就很“响亮”,吸引了全球目光,这充分彰显了我国作为互联网大国的自信。 - 25 - B. 从参会的规模来看,首届互联网大会为分析全球互联网行业趋势动向和梳理全球互联网阶段性发展成果搭建了共享平台。 C. 从大会涵盖的内容来看,这次盛会不仅全景展示了中国互联网和中国网络企业发展状况,而且对世界互联网热议问题产生重要意义。 D. 全方位展示了第-次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要情况,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我国首次举办这一世界性盛会的自豪感。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二用形象的描写和翔实的数据,阐述了“万物智能互联”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也表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B. 材料三用客观审慎的态度分析了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格局已经无法解决全球互联网背景下的全球范围内的问题。 C. 截至2019年,我国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充分彰显了我国作为互联网大国和强国的责任和担当。 D. 综合三则材料来看,以世界互联网大会为主线将材料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并辩证地分析了全球互联网发展中的喜与忧。 6. 从哪些方面加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A 5. C 6. ①保障互联网安全,消除网络公害,促进互联网领域均衡发展;②要在全球范围内克服遏制论、威胁论等零和思维和霸权模式;③中国要继续发挥负责任网络大国的作用,在网络空间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④推动互联网格局的重构,健全互联网合理秩序,使技术进步与更具代表性的道义标准相匹配。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曲解文意或推断错误。“这个名字就很‘响亮’,吸引了全球目光”,不是“彰显我国作为互联网大国的自信”的依据,依据是“中国接人国际互联网20年来”,由中国第一次倡导并举办世界互联网盛会。 故选A。 【5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C项,有两个错误:一是夸大其词,根据材料二“中国始终发挥着负责任网络大国的作用”一句可知,“网络强国”于文无据;二是错把“并列关系”当作“因果关系”,“截止……大会”是从材料三第一句得出的,意在说明中国正在推动互联网新格局的建设,而此项后半句“彰显……责任和担当”是从材料二概括出来的,意在说明中国针对互联网,领域相关问题,尤其是“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互联网全球公害,始终发挥着负责任网络大国的作用。两者之间,是分列陈述关系,而不是证明与被证明关系。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加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相关内容。材料二“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全球公害”“中国始终发挥着负责任网络大国的作用,努力做网络空间发展的贡献者、网络空间开放的推动者、网络空间安全的捍卫者、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建设者”,材料三“这个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格局充满着悖论”“技术发展需要追求更具代表性的道义标准”“只有克服遏制论、威胁论等零和思维和霸权模式,互联网才能成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催化剂”。据此分条概括即可。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失落在水中的秘密 (加拿大)洛.卡里埃 - 25 - 我上小学以后,父亲变得少言寡语。我陶醉于学习拼写,把它当作新颖的游戏,而父亲对此却几乎一窍不通,我家的信都由母亲执笔。 有一天,他带我来到一丛枝繁叶茂的灌木前,“你要学会挑选桤木。”父亲说。我不明白他的意思。他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一根一根的桤木枝条,样子十分虔诚。 “你要挑一根十全十美的,像这根一样。” 我看了看,那根枝条和别的并没有什么两样。 父亲打开折叠小刀,割下那根精心挑选的枝条。他剥掉上面的叶片,露出赤裸的枝子,那枝子呈完美的Y字形。 “你看,”父亲说,“这枝子有两条臂,现在你用两手攥住这两臂,用力挤压。” 我按照他的吩咐,握住Y形枝的两叉。 “闭上眼睛,”父亲命令道,“再使点劲挤……别睁眼!你觉出什么了吗?” “枝子在动!”我惊讶地喊道。 桤木枝在我握紧的手指间扭动,宛如一条受惊的小蛇。父亲看出我想扔掉它。 “攥住,别动!” “枝子在扭动,”我又说一遍,“我听见一种声音,像小河流水!” “睁开眼。”父亲命令。 我猛地一惊,好像从梦中被他唤醒。 “这是怎么回事?”我问父亲。 “这就是说,在我们脚下,有个小小的淡水泉。如果我们挖下去,就能喝到泉水。我刚才是教给你怎样找泉水。这是我父亲教我的,你在学校里根本学不到的。再说这本领绝不会没有用:人不写字不做算数能过日子,可要是没水就不行。” 很久以后,我才发现父亲在这一带颇有名气,因为人们说他有一种“天生的才能”。他们打井之前总要请教我父亲。他们总是看着他闭着眼睛,紧握桤木枝的两叉,在田野里或山岗上四处走动,探测水源。父亲停在什么地方,他们就在那里做上记号,然后向下挖掘,清泉水就会从那里喷涌出来。 许多年过去了;我又上过几所学校,到过一些国家,生儿育女,撰文著书,而可怜的父亲此时已长眠地下,安息在他多次找到过清泉的地方。 - 25 - 一天,有人着手摄制一部记录我的村庄和乡亲的影片。我和摄制组的工作人员一起去访问一位农场主,以便留下他伤心的形象:他花费了毕生精力为子女准备下一份遗产──当地最好的农场,可是他们却不愿意继承。在技师们安放摄影机和扩音器的时候,那位农场主搂住我的肩膀说:“我过去和你父亲很熟呢。你脚下有一眼井。打井之前我请来农业部门的专家。他们调查了一番,还分析了一锹泥土,最后写出报告说我的地里没有水。我有一大家子人,有牲口,有庄稼,我需要水啊。看到那些专家什么都没找到,我就想起你的父亲,于是请他来一趟。他走进地里,割下一根枝条,然后闭上眼睛在四处转了一阵。他忽然停下来,注意听一种我们听不见的声音,然后对我说:‘你就在这里挖吧,水有的是,足够你饮牲口用,还够淹死那些专家。’我们挖下去,找到了水,而且是没有污染过的净水。” 摄制组已做好准备,他们招呼我就位。“我要给你看一样东西,”农场主说。他钻进一间一直用来存放杂物的小屋,然后拿着一根树枝走回来,把树枝递给我。 “我从来不扔东西。我一直保存着你父亲帮我找水时割下的桤木枝。我真不明白,它竟然没有干枯。” 我抚摸着主人出于一种莫名的虔诚保存下来的树枝,心情十分激动,觉得父亲就站在我身后看着我。我站在父亲发现的泉水之上,紧闭双眼,等待枝子扭动。我希望耳边能响起潺潺的水声。 桤木枝在我手中纹丝不动,地下的泉水也拒绝歌唱。 在从童年的村庄开始的生活道路上,不知从哪里开始,我忘却了父亲教我的本领。 “不要难过,”农场主说,他肯定是联想起自己的农场和自己的童年,“现在父辈有什么也难传给下一代了。”随后,他从我手中拿走桤木枝。 7. 下面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写“我”陶醉于现代文明,可父亲对此一窍不通,甚至连写信都不会,暗示“我”和父亲的分歧,为下文设下铺垫。 B. 农场主最后从“我”手中拿走桤木枝的举动很有深意,表现了他对身怀绝技的民间匠人的尊重。 C. 小说按照时间顺序记述父亲生平事迹,歌颂父亲的为人,含蓄地批判了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戕害,呼吁人们尊重传统文化。 D. 桤木枝是父亲寻找泉水的重要道具,它贯穿小说的始终,对刻画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表达情感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8. 父亲对拼写一窍不通,认为“人不写字不做算数能过日子”,小说写这些内容有怎样的用意? 9. 文中的“我”上过几所学校,到过一些国家,撰文著书,却忘记父亲教“我”利用桤木枝找水的本领,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7. C 8. - 25 - 写这些是为了显示父亲的“缺点”,展示其与现代文明相矛盾的性格特征,塑造身怀绝技的民间匠人形象,借以引发人们对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关系的思考。 9. (一)子女要尊重与爱惜父亲的“绝技”和“遗产”。父辈的许多东西,子女未必能在阅历不足的年轻时期明白、领会,等到意识到它的作用时往往悔之晚矣。因此,对父辈以及父辈的“遗产”或“绝技”,年轻人应多一些理解,多加学习和接纳,不能动辄扣上“落后”或“落伍”的帽子。 (二)父辈在创造事业的时候也要与时俱进,紧紧跟上现代文明的步伐,而不能封闭、保守,尽可能消除两之间的代沟或隔阂。同时,父辈在传承遗产时,应该扩大“下一代”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子女,而应该把自己的财产看作是人类共同的财产,否则,社会就会因为 子女对“遗产”缺少兴趣而难传给下一代。 (三)如何绾结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是文化传承的重大问题。父亲的“天生才能”卓越超凡,但没有找出其中的科学原理,仅仅局限于父子口手相传,是难以发扬光大的。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应该走近,相互交融,而不应该疏远,甚至敌视,这样只能导致更多的文化或文明“失落”,许多民间艺术或民间技艺正是这样有逐渐失传而消失的。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C项,“小说按照时间顺序记述父亲的生平事迹”不恰当,文章这点表现并不突出,且主题归纳并不全面。C错误。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作用的能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某一情节在文章中的作用,往往是推动故事发展,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 - 25 - 由句子“我陶醉于学习拼写,把它当作新颖的游戏,而父亲对此却几乎一窍不通,我家的信都由母亲执笔”可知,父亲不会写字,我和母亲都识字,家中的信都有母亲写,突出的父亲的“缺点”;由句子“我刚才是教给你怎样找泉水。这是我父亲教我的,你在学校里根本学不到的。再说这本领绝不会没有用:人不写字不做算数能过日子,可要是没水就不行”可知,父亲身怀绝技,塑造了父亲身怀绝技的民间匠人形象,但是父亲认为“人不写字不做算数能过日子”,展现了其与现代文明相矛盾的性格特征,从而引发人们对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关系的思考。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明确表达出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围绕观点组织材料,并形成答案。从文本情节引述论据分析。对于小说内容的探究,绝对不能离开文本而漫无边际地去谈,而应该紧密结合文本,并运用文本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可从三个方面找理由:子女要尊重与爱惜父亲的“绝技”和“遗产”; 父辈在创造事业的时候也要与时俱进,紧紧跟上现代文明的步伐,而不能封闭、保守,尽可能消除两之间的代沟或隔阂;如何绾结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是文化传承的重大问题。 【点睛】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少有才名。南阳何颗见彧而异之,曰:“王佐才也。”中平六年,举孝廉。董卓之乱,弃官归乡里。比至冀州,袁绍待彧以上宾之礼。彧每怀匡佐之义。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去绍从操。操与语大悦,曰:“吾子房也。”兴平元年,操东击陶谦,使彧守甄城。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操,而潜迎吕布。邈使人谲彧曰:“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军实。”彧知邈有变,即勒兵设备,故邈计不行。陶谦死,操欲遂取徐州,还定吕布。彧谏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热麦约食菱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操于是大收熟麦,复与布战,兖州遂平。建安元年,献帝自河东还洛阳,操议欲奉迎车驾,徙都于许。众多以未可卒制。彧乃劝操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操从之。操保官渡,虽胜而军粮方尽,书与彧议,彧报曰:“ - 25 - 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操乃坚壁持之。遂以奇兵破绍。十七年,董昭等欲共进操爵国公,九锡备物,密以访彧。彧曰:“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事遂寝。操心不能平。会南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帝从之。至濡须,彧病留寿春,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乐。谥曰敬侯。明年,操遂称魏公云。 (节选自《后汉书·荀彧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B. 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C. 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D. 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宾之礼,是古代社会生活中对待尊贵宾客的礼节。这种礼节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的“九宾礼”一样。 B. 兖州,古“九州”之一,包括今山东、河北、河南等的部分地区。《尚书·禹贡》称:大禹治水,划天下之地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九州。 C. 缟素,缟与素都是白色的生绢,故可引申指“白色”,也可代指“丧服”,还可代指“书画”,有时也喻指“俭朴”。文中指的是穿上白色的丧服为义帝戴孝。 D. 九锡,即“九赐”,是我国古代皇帝赐给有殊勋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礼器,象征最高的礼遇。古代一些权臣常接受“九锡”,后来“九锡”成了篡逆的代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荀彧富有才学,深得众人赏识。南阳何颙见到他,称他有“王佐之才”;袁绍对他敬重有加;他投奔曹操,曹操称他是张良一样的策士谋臣。 B. 荀彧胸有谋略,颇有远见卓识。他怀有匡正之心,选择英明的人去辅助;向曹操献计,把皇帝迎到许都,为“胁天子以令诸侯”打下了基础。 C. - 25 - 荀彧敏于决断,善于把握局势。他识破张邈的阴谋,整顿军队做好防备,避免了变乱发生;官渡之战,他建议用奇计破敌,助曹操取得了胜利。 D. 荀彧性格刚直,事主保持忠节。他从忠贞德义出发,不支持曹操进爵国公,为自己埋下灾祸;他在病中看到曹操送的“空器”,于是饮药而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 (2)“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操乃坚壁持之。 【答案】10. A 11. A 12. B 13. (1)趁此时奉迎主上以顺应万民心愿,执最大的公正来使天下信服,扶持大义来网罗英才。 (2)“情形败露,声势衰竭,一定会有转机,这是使用非常之计的时候,不可错失良机。”曹操于是坚守壁垒(和袁绍)相持。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找出句中名词代词“将军”“兖州”“首事”“山东”“此”“天下”“要地”“虏”“熟麦”“食”“谷”“吕布”,虚词“以”“之”“也”“其”“而”“则”,“熟麦”意思是“成熟的麦子”,作“收”的宾语,意思是“抢收成熟的麦子”,为完整动宾结构,其后断开,排除C项;“约”的意思是“节约”,“蓄”的意思是“储存”,“食”和“谷”都是粮食的意思,分别作“约”和“蓄”的宾语,意思是“节食蓄粮”,意思完整,结构独立,前后断开;“资”的意思是“帮助,资助”,“一举”指“军事行动”,“一举”作“资”的宾语,意思是“助军事行动”,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再结合本句意思:将军本以兖州为根本,所以能平定山东,这实在是天下的要地啊!应立即分兵讨伐,使敌寇不能西顾,乘机收割成熟的麦子,节食蓄粮,以助军事行动,则吕布不难击败。句子可以断开为: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故选A。 【11题详解】 - 25 -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A项,“这种礼节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的‘九宾礼’一样”说法错误,上宾之礼用于接待宾客,九宾礼是接待外交使者,两者不同。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向曹操献计,把皇帝迎到许都”说法错误,原文为“建安元年,献帝自河东还洛阳,操议欲奉迎车驾,徙都于许。众多以未可卒制。彧乃劝操曰……”,由此可以看出迎皇帝到许都是曹操的想法,荀彧表示支持。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因”,趁着;“奉”,奉迎;“以”,连词,表目的;“从”,顺应;“从人望”,顺应百姓(万民)心愿;“秉”,秉持,执;“至”,最大的;“服”,使动用法,使……信服;“致”,招致,网罗;“英俊”,指英才;“致英俊”,网罗英才。(2)中的“见”,同“现”,显现,败露;“情见”,情形败露;“竭”,衰竭;“势竭”,声势衰竭;“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判断句,这是使用非常之计的时候,不可错失良机;“乃”,于是,就;“坚壁”,指坚守壁垒;“持”;相持(对抗);“之”,代词,代指袁绍;“操乃坚壁持之”,曹操于是坚守壁垒(和袁绍)相持。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荀彧(yù - 25 - )字文若,颍川颍阴人,青少年就凭才识出名。南阳人何颙见到荀彧认为他奇异不凡,说:“这是帝王的辅佐之才啊。”中平六年,被推举为孝廉。董卓作乱时,弃官回到家乡。等荀彧到了冀州,袁绍用贵宾的礼遇对待荀彧。荀彧每每有匡正之心。估计袁绍最终不能成就大事,就离开袁绍投奔曹操。曹操和他交谈后大喜,说:“你是我的张良啊。”兴平元年,曹操东击陶谦,派荀彧守甄城。赶上张邈、陈宫据兖州反曹操,而暗地迎接吕布。张邈派人欺骗荀彧说:“吕将军来帮助曹使君打陶谦,应赶紧供应他军需物资。”荀彧知道张邈有变,就整顿军队做好防备,因此张邈的计谋不能得逞。陶谦死,曹操想马上攻取徐州,回兵后平定吕布。荀彧劝谏说:“以前高祖占据关中,光武帝占据河内,都是先巩固根本,以控制天下。将军本以兖州为根本,所以能平定山东,这实在是天下的要地啊!应立即分兵讨伐,使敌寇不能西顾,乘机收割成熟的麦子,节食蓄粮,以助军事行动,则吕布不难击败。”曹操于是大力抢收成熟的麦子,又和吕布交战,兖州于是被平定。建安元年,献帝从河东回到洛阳,曹操打算迎接车驾,迁都到许昌。众人大多认为不可仓促行事。荀彧于是鼓动曹操说:“晋文公曾接纳周襄王而使得诸侯们如影随形,汉高祖为义帝戴孝而使得天下人心尽归。自从天子遭难,将军首举义兵,只是因为山东纷扰混乱,没有顾得上接驾,虽然在外平定祸乱,但心里却无时不在挂念着王室。趁此时奉迎主上以顺应万民心愿,执最大的公正来使天下信服,扶持大义来网罗英才。”曹操听从了他的意见。曹操守官渡,虽然得胜但军粮就要吃完,写信与荀彧商议,荀彧回信说:“情形败露,声势衰竭,一定会有转机,这是使用非常之计的时候,不可错失良机。”曹操于是坚守壁垒(和袁绍)相持。终于用奇兵打败袁绍。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要联名推戴曹操晋封国公,赐予九锡仪仗器物,秘密地征询荀彧的意见。荀彧说:“曹公本是发动义兵,以振兴汉朝,虽然功勋卓著,还保持忠贞之节。君子爱人要合于道德,不应该这样。”事情就这么搁置下来。曹操心里难以平静。等到南征孙权,曹操上表请荀彧到谯郡劳军,皇帝答应了他。到了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曹操赠送他食物,打开一看,却是空盒,于是荀彧服毒而死。皇帝为他难过痛惜,祭祀之日因此而不奏乐。谥为敬侯。第二年,曹操终于晋封魏公。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两首元诗,完成小题。 寿阳曲·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江天暮雪 陈孚 - 25 -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 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诗以“天将暮”起笔,点明时间,为整个画面点染了幽深的色彩,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B. 陈诗“寒欲归”三字,隐透出暮雪的影响;“不记”二字含有大雪弥漫迷蔽江路的意味。 C. 陈诗尾联活现出一个顺适环境的渔翁形象,这与柳宗元《江雪》中“蓑笠翁”的形象不同。 D. 两首诗都“诗中有画”,“一蓑”二字增添了画面的纵深之感,寄托了诗人落寞悲凉的情感。 15. 两首诗描摹暮雪都很传神,有同工之妙,亦各具特色,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答案】14. D 15. 示例: ①两首诗动词使用都很传神。马诗着一“舞”字,陈诗着一“卷”字,写出了风助雪势、雪花纷纷扬扬的飞舞之态。 ②两首诗都善用比喻状写暮雪之形态。马诗把纷飞的雪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写出了“雪乱舞”的景象;陈诗以“玉”喻雪,形象地写出雪的晶莹剔透之态。 ③陈诗还用动静结合、侧面烘托手法写出暮雪的美妙。“卷玉花”写出大雪纷扬的动态之美,“汀洲白浩浩”写出雪境静寂之美;“千崖暮如晓”烘托了暮雪所特有的朦朦胧胧、半幽半明的色调与风韵。马诗写的是动景,正面描写。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两首诗都……寄托了诗人落寞悲凉的情感”说法错误,陈孚的《江天暮雪》没有落寞悲凉之感。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 - 25 - 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回归诗歌,指出诗歌语言特点及表达技巧,然后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赏析,最后指出表达效果或者情感即可。本题题干是“两首诗描摹暮雪都很传神,有同工之妙,亦各具特色,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这是要求学生分别结合两首诗的诗句进行赏析两首诗时如何描摹暮雪的。仔细阅读这两首诗,分别找出这两首诗中描摹暮雪的诗句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马曲中写暮雪的诗句主要有“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雪乱舞”运用动词“舞”字写出了天将要黑的时候雪花借助风势纷纷扬扬飘落的状态,“半梅花半飘柳絮”,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日暮之时,风中“雪乱舞”的景象,是动景,属于正面直接描写暮雪。陈诗的本诗的前半四句,传神地绘出了一幅潇湘江上的雪景图。首联出句“长空卷玉花”中的“玉花”化用梁昭明太子的“玉雪开六出之花”之意,用“玉”喻雪,形象地写出雪的晶莹剔透之态,形容绝妙。“卷”字展现出了雪花被风席卷,纷纷扬扬的飞舞之情态。是动态的动景。对句“汀洲白浩浩”意思是远远望去,整个汀洲白茫茫的一片。属于静景。“卷玉花”是细部的、动态的观照,“白浩浩”是总体的、静景的印象。颔联“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意思是:天空见不到归雁,将暮千山之间如破晓时那么宁静。这是以描写动景写静,更加凸显宁静的氛围。鸟儿归巢,人也该回家了。引出颈联和尾联对渔翁的描绘,为颈联和尾联的人事活动提供了背景。“千崖暮如晓”写出了暮天雪景所特有的那种朦朦胧胧、半幽半明的色调与风韵。在诗中既明了题目中的“暮”字,又为后面写人的活动提供背景,属于侧面烘托。答题时,结合具体诗句,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作答即可。 【点睛】诗歌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诗歌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诗歌意思要读懂文章,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诗歌表达技巧上,主要考核内容主旨表达、情感抒发、诗句作用等。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选择题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 。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抒写与琵琶女素昧平生却同病相怜的句子是:“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只要自己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的心志。 - 25 - 【答案】 (1). 日暮乡关何处是 (2). 烟波江上使人愁 (3). 同是天涯沦落人 (4). 相逢何必曾相识 (5). 不吾知其亦已兮 (6). 苟余情其信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暮”“涯”“兮”“苟”。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共同发布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亮点纷呈,直抵人心。无论是规定之细,还是针对性之强,乃至措施之实,都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如果不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其结果就会让新《规定》沦为银样镦枪头,看起来煞有介事,实则不中用、不实用。 校园食品安全之所以时有发生,一大原因就是由于监督失灵,想监管的监管不了,该监管的不监管。纵观新《规定》,在监管方面至少有三个新的特点。一是强化学校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二是明确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学校集中用餐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三是重视学校食品安全的社会共管共治。( )如果家长也能参与食品采购、食堂管理、供餐单位选择等 学校集中用餐的重大事项并拥有尺寸之柄,准确 食品进货来源、供餐单位等信息,那么校园食品安全就会多重保障。 , 道德自觉是靠不住的,多一些监管才会少一些隐患,校园食品安全的重锤须“砸”进监管者的心里。 17.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可圈可点 涉及 掌握 一言以蔽之 B. 可圈可点 关涉 掌管 一言以蔽之 C. 乏善可陈 关涉 掌握 归根结蒂 - 25 - D. 乏善可陈 涉及 掌管 归根结蒂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最有动力行使监督权的是家长,从一定程度上说,他们最关心孩子健康。 B. 最关心孩子健康的是家长,从一定程度上说,他们最有动力行使监督权。 C. 从一定程度上说,家长最关心孩子健康,最有动力行使监督权。 D. 从一定程度上说,家长最有动力行使监督权,最关心孩子健康。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校园食品安全之所以时有发生,一大原因就是监督失灵,想监管的监管不了,该监管的不监管。 B. 校园食品安全之所以时有发生,一大原因就是由于监督失灵,该监管的不监管,想监管的监管不了。 C. 校园食品安全事件之所以时有发生,一大原因就是监督失灵,该监管的不监管,想监管的监管不了。 D. 校园食品安全事件之所以时有发生,一大原因就是由于监督失灵,想监管的监管不了,该监管的不监管。 【答案】17. A 18. C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累记忆。 第一空处,可圈可点: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乏善可陈:说不出有什么优点,没有什么好的地方可以称道。此处的语境是指“无论是规定之细,还是针对性之强,乃至措施之实”是值得肯定或赞扬的,所以应该用“可圈可点”。 第二空处,涉及:牵涉到,关联到;关涉:有所关联,牵涉,这两个词的区别明显在“及”上,此处的语境为牵涉到学校集中用餐的重大事项,所以应该用词语“涉及”。 第三空处,掌握:了解事物,因而能充分支配或运用。掌管:负责管理,主持。此处的语境为准确了解食品进货来源、供餐单位等信息,所以应该用词语“掌握”。 - 25 - 第四空处,一言以蔽之:蔽,原意为遮蔽,引申为概括。指用一句话来概括。归根结蒂:归结到根本上。这里是“总之”的意思,应用“一言以蔽之”。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从语意逻辑来看,“最关心孩子健康”应在前,“最有动力行使监督权”应在后,可排除 A、D 项;为了使表达更严密,“从一定程度上说”应放在句首,可排初 B 项。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第一分句的搭配不当,主语应为“校园食品安全事件”;第二分句句式杂糅,应删掉“由于”,最后两个分句的语序应该为“该监管的不监管,想监管的监管不了”。 故选C。 【点睛】成语意义具有整体性,而且意思是约定俗称的。如果仅仅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就会导致理解不确切,由此而造成的运用错误,就属于望文生义。有些成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已经附带上一定的感情色彩,或褒义,或中性,或贬义。成语运用是否正确,主要看它是否符合语境,和整个句子的氛围吻合,和人称相应,和句意一致,使用就是正确的,忽视语境,就会导致用词不当。 20.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国务院办公厅对于悬挂部门名称牌子等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②新组建、设立的机构均须悬挂书写有部门、单位名称的牌子。③部门、单位名称应采纳国务院有关机构设置文件规定的名称,不能使用简称。④根据建筑物的大小确定牌子的尺寸。⑤牌子为白底黑字,字体为标准宋体或美术宋体,⑥请一律竖写,⑦不得使用繁体字或不规范的简化字,⑧牌子悬挂于机关正门左侧,⑨材质不作统一要求。” 【答案】①“对于”改为“关于”。③“采纳”改为“采用”。④“根据建筑物的大小确定牌子的尺寸”改为“牌子的尺寸根据建筑物的大小确定”。⑥删除“请”。 - 25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 本文段为国务院办公厅的通知,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发出的通知,为机关文件,也是普发公文的一种。写法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实事求是,合乎文法,切忌冗长杂乱。 ①“国务院办公厅对于悬挂部门名称牌子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悬挂部门名称牌子等有关事项”是通知的核心内容,用“对于”不合语境。对于:表示指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指的是相对某人、某事、某物的关系。通知的接收对象明显不能是“悬挂部门名称牌子等”,故“对于”改为“关于”。 ③“部门、单位名称应采纳国务院有关机构设置文件规定的名称”中“采纳”不合语境。“采纳”的对象大多是比较抽象的事物。“采用”的对象多是具体的,如某项技术、某种教材、某篇稿件等。此处改“采纳”为“采用”。 ④“根据建筑物的大小确定牌子的尺寸”成分残缺,缺主语。此处改为“牌子的尺寸根据建筑物的大小确定”。 ⑥“请”为敬语,不合语境,故删除“请”。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60个字。 2019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正式颁发5G牌照,批准四家企业经营“第五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华为官方微博发文表示,华为公司自2009年起着手5G研究,已实现全系列业界领先自研芯片的规模商用,包括全球首款5G基站芯片组天罡、5G终端基带芯片巴龙以及终端处理器芯片麒麟980,华为公司将凭借全面领先5G能力,全力支持中国5G建设。 【答案】关键信息: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四部门颁发5G牌照,中国进入5G商用元年,华为公司凭借全面领先的5G能力,全力支持中国5G建设。 【解析】 【详解】 - 25 -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拟写一句话新闻能力。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此题还要注意新闻的特点。一句话新闻拟写原则:要审清题干要求和限制性信息。要结合文体选用筛选方法和技巧。要尽量用主谓句表达(有特殊要求除外)。新闻属叙事类文体,采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或适当调整语序)即组成一句话新闻。本段有两句,第一句交代了时间“2019年6月6日”,涉及对象是工信部和四家企业,事件是“正式颁发5G牌照”,意义是“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第二句介绍华为公司,最核心的信息在最后一句“华为公司将凭借全面领先的5G能力,全力支持中国5G建设”。考生依据以上分析,压缩概括,注意字数限定。 【点睛】压缩语段概括关键信息类的题要点技巧点拨: 1.摘取连缀法。提取句子主干,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照题干要求进行连缀,此法适用于封闭性语段,以及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的材料。 2.分层概括法。这是压缩语段时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考生答题时要有整体意识,不可疏漏或断章取义。考生在通读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语段的层次,概括层意,抓住重点;再将概括、归纳的信息进行提炼、筛选,保留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将提炼、筛选的主要信息用简练、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此步骤可简单概括为: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分清主次—去次存主—连缀语句。 3.语意并取法。即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考生在做题时可通过跳读或浏览的方法阅读全文,迅速把握材料的思路和整体结构,找出内容的要点和重点。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过:“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最近,抗疫前线的一名年轻护士这样说:“非典来临的时候,全世界都在保护我们‘90后’。现在,换我们‘90后’保护你们!” 2020年3月5日,世卫组织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表示,让她最感动的是中国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疫情中的角色,有着绝对驱动力,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 同学们,在这次疫情当中,你肯定是一个保护者或者是被保护者,对于上面这些话你肯定有着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深刻的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这届青年“守护力”,满格! “非典来临的时候,全世界都在保护我们‘90后’。现在,换我们‘90后’保护你们!”最近,一名年轻护士的话刷屏了。诚挚、率真的话语,让人们看到了青春该有的样子。 - 25 - 疫情面前,广大青年是一支抗疫生力军。他们是奋不顾身的年轻医生、护士,是坚守在社区防控卡点的基层干部,是奔走在大街小巷为市民服务的志愿者……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许多青春身影总是给人以温暖和力量。许多网友纷纷点赞:这届青年“守护力”,满格! “守护力”,是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热血担当。在重症病房,在方舱医院,在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年轻的“白衣战士”奋战不息。他们是父母眼里的孩子,是朋友心中美美的“小仙女”,但面对病魔,他们总是义无反顾地冲上去。并非不害怕,也非不念家,只是因为他们把病人的安危、肩上的责任看得更重。正如一位“90后”护士所言:“穿上白大褂,我就是战士!”正是心怀这样的担当,他们昼夜奔忙,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有的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人民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在最好的年华做最有意义的事情,这就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守护力”,是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活力之光。年轻人最敢创造,年轻人最有激情。即便是与病魔过招,活泼的“她”也不忘在防护服上画个“猪猪侠”,不忘与患者跳支舞、排个情景剧;爱学习的“他”也常常拿起书本,在弥漫着紧张与焦灼的方舱医院一角,静静地品味阅读时光。对生活的热爱有多强烈,战胜疫情的身影就有多坚定。抗击疫情,幽默走心的漫画也是“武器”,动感时尚的RAP歌曲也是“良方”,新奇创意的VLOG视频可以“疗治”,网上的暖心点赞也能激发力量……不管是在抗疫一线,还是“宅”在家里,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为战“疫”鼓劲、为生命加油,传递着心手相牵、共克时艰的正能量。 “如果我不幸倒下,请把我的骨灰无菌处理后撒在长江,报答陪伴我的祖国。”一名青年志愿者的话令人泪目。危难时刻,年轻的“中国心”更加强劲地跳动。这是中国大地上最为激昂的青春之歌。“‘90后’已经长大,他们用肩膀扛起了责任”,诚哉斯言! 【解析】 【详解】本题重点考查写作能力。 - 25 - 审题:本题属于材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的主要特点是:给材料不给话题。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要对本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作一个全面的理解,把材料看透、看全。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侧面”是指材料的内容层次,“角度”是指材料含意的出发点,“角度”包含在“侧面”之中。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材料主要讲述了中国人在遭遇艰难时,总会有英雄为了保护民众而挺身而出,每个平凡人也都能尽自己的力所能及来保护身边的人。写作时可以表达对保护民众的英雄的敬仰之情,也可以表达自己在疫情期间为保护自己保护他人所作的努力。 立意: (1)致敬“逆行者”; (2)一次次身先士卒,与病毒严酷交锋; (3)责任与担当; (4)用生命诠释坚守。 素材: (1)敢于吃苦,以必胜之心抗击疫情。处在抗疫攻坚时期,90后不逃避,他们自觉肩负起抗击疫情的重任,始终保持必胜的决心不改。缺少护目镜,自己做;为了节约防护服,一天不喝水不上厕所;为资助前方物资提前复工加班加点。他们努力在历练中成长,承担起青年人对这个社会应有的责任。 (2)“青”力而为,是一种责任。“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抗击疫情,人人有责。”越是危难时,越需要青年将自身命运与国家命运相联系,勇于挑起时代赋予的责任。战“疫”的号令吹响后,广大青年志愿者纷纷表达了抗击疫情的决心。“第一时间选择报名,不为别的,因为自己是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同时,也是一名青年志愿者。”西部计划志愿者蒋建鑫第一时间填写报名表,并写下请战书。战“疫”,也是保家卫国的战斗,积极投身到这场战斗中,不仅体现了广大青年志愿者的责任担当,也彰显了新时代新青年的家国情怀。 (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越是危难时,越需要青年勇挑重担。我们看到,“战疫”的号令吹响后,许多青年“学着前辈的样子”,写下“我年轻,让我上”的请战书,义无反顾投身于抗疫一线。“作为一名‘90后’,有责任有义务参加战斗。”“疫情来召,我们上!责无旁贷,义无反顾。我们是热血青年,我们是战疫先锋!”内心涌动着家国情怀,肩头扛着责任担当,危难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为他人守护生命安全,这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样子。正如一位“90后”表示,我们是能担当的一代,是值得信赖的一代。 (4)当今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路遇男子持刀抢劫,上前制止,被歹徒连刺五刀,身受重伤。吕保民见义勇为的事迹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中国民航机长刘传健,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发紧急状况。生死关头,他果断应对,带领机组成员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英雄的传奇背后,是一种永不放弃的坚守和对生命的珍爱和执着;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一线医务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为人民生命健康筑起安全防火墙。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情况下,白衣天使们“以我所学,尽我全力”,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他们是“美丽逆行者”。 - 25 - (5)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无论在哪个年代,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大考,练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奉献精神。在这场“战疫”中,无论是奔赴武汉一线,还是留守家乡防控,无论是下沉包村帮扶,还是深入社区服务,广大青年奋战的身影无处不在。一双双被汗水浸得发白起皱的双手,一张张被口罩勒出深深印痕的脸庞……都见证了青春燃烧的热血。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出发、为什么而奉献。 (6)勇于担当,以责任之心逆风前行。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之时,一群90后摒弃“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思想,用稚嫩的肩膀,接过长辈手里的接力棒,挺身而出冲在防疫第一战线上,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与病毒作斗争。在家长眼里他们是孩子;但在抗击肺炎的战场上,他们是优秀的战士。他们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在医院各个科室,为病患分担痛苦;他们戴上口罩拿起小本,走访在社区和街道中间,为居民解决生活难题;他们抗起摄影机,冲锋在一线记录城市美好故事,用责任和担当奏响青春之歌。 结构层次:文章开篇由材料中一名年轻护士诚挚、率真的话语,让人们看到了青春该有的样子:在疫情当中,这届青年“守护力”,满格!文章接下来论述了“守护力”,是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热血担当;“守护力”,是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活力之光;文章结尾点题:“‘90后’已经长大,他们用肩膀扛起了责任”,诚哉斯言! 【点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 - 2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