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考点37论述类文本阅读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含解析)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考点37论述类文本阅读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含解析) (1)

考点 37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主要考查考生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其命题角度主要有:1.要 求筛选出文章的基本观点、最新知识和基本概念。2.要求筛选出阐述文中重要概念、知识的材料。论述类 文章中,对概念的解说、知识的阐述大多使用举例说明的方法。有时在对有关材料的辨别或评价上,表现 出阐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是理解文章的关键和难点。3.要求筛选出体现作者观点或作品主旨的句子。 文章中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思想倾向和观点态度,如在对事情的评说中一般蕴含着文章的主旨,体现着作者 的观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必考考点,主要包括客观型筛选题和主观型筛选 题。这一考点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和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预计 2019 年高考本考点仍然是必考考点, 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强化训练。 考向一 客观型信息筛选整合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生态美学 蔡 毅 “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 “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而人们常爱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 好的、和谐的、生机勃勃的事物均可用“生态”来修饰。所谓“生态美学”,其实就是一门生态学和美学相 结合而形成的新学科。生态美学用审美的眼光审视人类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从审美的情感观照出发来关怀 现实人生,以人和自然环境关系的重构来扫荡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崇尚“人是机器”的观念所产生的荒诞 感。在自然生命原本和谐统一的意义上,重新确立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重新赋予自然万物以伦理的、 美学的、宗教的、哲学的意义和价值。生态美学是一种以扬弃与建设为基本品性的美学形态,它突破了长 期在美学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中心主义”。从生态美学角度来看,大自然和 自然之美是造物主提供给人类的宝贵财富,而人的职责就是爱护它,欣赏它,利用它,让自然之美自由自 在地“绽放”出来。大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本,它自身处于一种协调状态,其本身就是美的,只不过对于那 些无审美能力、被世俗眼光和狭隘功利目的冲昏头脑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只看得到利益、效用和金钱,却 看不到美。只有具有生态审美能力的人,才能欣赏以形式的优美出现的春花秋月、苍松翠柏等自然美,也 才能欣赏以崇高美形式出现的大漠荒野、高山峻岭、狂风暴雨等壮美景象,还能欣赏包含理性精神、体现 人性真谛、展现人类思维和智慧的精神之美。只有具备这类审美能力的人,才能主动自觉地保护自然生态 环境,理性而有节制地改造自然,通过劳动实践创造更高级的“人化的”自然美。 生态美学是一种关怀万物生命存在的美学。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提醒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包括 人类在内的一切事物都要按照自然的规律来发展,人类应当维护生命自然的和谐状态。庄子也认为,美并 不仅仅是人的专利,天下万物都有自己的美,而这种美就是万物对自己生命本性的顺应或伸张,简称“适 性为美”。庄子主张人要站在不同物种生命本性的立场上,追求和维护天下万物顺应各自本性之美的共生共 在,以达到天人和谐、万物共荣。 生态美学研究的核心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生态美学不同于传统美学,它拥有 独特的价值观和价值立场。它认为,在生物圈大家庭中,所有生物和实体作为与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它 们的生命价值是均等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相同的。人类作为众多生命形式中的一种,并没有凌驾于其 他物种之上,也并没有任意宰割剥夺天地万物的特权。生态美学注重各种生命的关联,并将生命视为人与 自然万物共有的属性,从生命间的普遍联系来强调对生命的肯定。它从自然与人共生共存的角度出发来探 究美的内涵,提倡要顺应自然,尊重每一个生命,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天地万物。 (选自《生态美学与环保使命》,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常用“生态”一词来定义美好的事物,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工程、生态农业、生态住 宅、生态餐厅等词语将陆续进入人们的生活。 B.“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强调以人类为中心,后者则强调人类要以 爱护、欣赏和利用大自然为自己的职责。 C.早在两千多年前,道家学派的代表老子和庄子就提出了要对生命万物本性的维护、顺应的思想主张,这 开创了世界历史上生态美学的先河。 D.生态美学与传统美学是有区别的,它爱天地万物,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且注重各种生命的关联;在探究 美的内涵上,是从自然与人共生共存的关系出发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考生在解题时,要通过对繁杂的信息材料进行比较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如果说,五四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兴反传统力量,在与保守主义者的交锋中以大获全胜告 终的话,那么在 21 世纪的今天,新兴的思潮则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亲和态度。 20 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消逝最快的一个世纪。以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为先声,作为中华文明表征 的儒家文明,在整整一个世纪内受到了持久的打击。1966 年开展的“破四旧”活动,更是将这种打击发挥 到了极致。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与西方的巨大现实反差,刺激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群体,“西学东渐” 蔚然成风。在此时期的知识分子眼中,中国之所以落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顽固的“传统”,因此,以儒家 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仍旧继续承受着其被批判的命运。 变化发生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淡出,学术突显”和“国学热”适时 产生。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刘军宁,是较早提出“儒家传统未必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障碍”的主 张的人。在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他所称的“儒教自由主义社会”进行考察之后,刘军宁得出儒教可以 和自由主义成功对话的结论。在他看来,破坏传统未必意味着现代化的必然实现,相反,却可能导致价值 体系的解体和文化认同的失落,从而损害现代化秩序建构过程本身。 进入 21 世纪之后,主动向传统思想伸出橄榄枝者更是络绎不绝。时常参与政策制定的国家行政学院教 授杜钢建,最近提出了“儒家宪政主义”——“仁义礼智信的宪政主义”的概念。而著名学者甘阳,最近 也提倡文化“复古”。他认为,成功的改革必然顾及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国家环保局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策室主任杨鹏,在“老子与自由主义及执政学”的研究上颇有建 树,而老子的理念在其参与制定环保政策时也时常发挥作用。但当谈到儒学时,杨鹏却表现出一种排斥的 态度,对他的朋友——“新儒家”陈明和蒋庆倡导的“政治儒学”观点,他也表现出不以为然。 从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的角度出发,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中国的未来开出了不同的“药方”。 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晓光提出“文化民族主义”理论,希望能够发动一场遍及全球的中华文 化复兴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目标是,把儒教重塑为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遍及全球的现代宗教。刘 军宁则对五四运动进行再思考,并认为当时的人们对传统文化存在错误认知,他们认为可以离开传统,把 传统变成一块白板,然后重新写东西。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他主张,中国传统文化中虽有许多有价值的 东西,但无法独立开发出一套适应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因此,与外来文化的接轨与融合是必要的。他认 为,“传统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其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会不断获得新的内容”。 对中国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仍然存在,并且其观点的多样繁复甚至并不比近一个世纪前少,与近一 个世纪前所不同的是,中国思想界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一种激烈的反传统情绪中走了出来。 (原文有删改) 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初期,传统文化受到打击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反传统”的认知。 B.现在对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依然很多,可以用“百家争鸣”这个词语来形容。 C.文中谈到的人们给中国的未来开出的不同“药方”中,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重新发展儒学的思想和主张。 D.传统的儒家思想现在已经超出哲学范畴,进入政治领域,参与到政策法令的制定中,成为了“政治儒学”。 【答案】D 技巧点拨 第一步:整体认知,微观把握。“整体认知”的内容主要包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文章的基本结构层 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文章的内容要点等。“微观把握”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留心一些关键的 句子,包括表明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要点句,表明结构层次关系的句子以及表示疑问语气的句 子等。二是随时勾画圈点出重要词语(指示代词、关联词、副词等),如“其”“这”“那”“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如果……那么……”“目前”“将会”“已经”“最……”“除……之外”“大 概”“也许”“可能”等。这些关键词句往往是阅读理解的突破口,因此考生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第二步:审清题干,据题溯源。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干的指向性,即把握题干中包含 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的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命题者设 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 答案要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自然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考生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到 每一道题的出题点,从而锁定答题区间。考生要注意切忌凭自己对文章的感性认识来代替作者的思路,给 出武断的结论。 第三步:对比印证,筛选整合。解答筛选信息类客观选择题,考生要对比印证,即把选项中的信息与 原文相关词句进行对照,分析它们在表意的时候是否存在差异。在把选项中的信息与原文信息进行对照时, 要逐字逐句对照,看哪个词被换了、删了,哪些词语、分句的顺序变了,从而对选项信息的正确与否作出 准确的判断。考生在对照时要特别注意范围大小、程度深浅、数量多少等,从而准确判断选项的表述是否 符合原文意思。如第 2 题的 D 项,考生把选项中的内容与原文中的“对他的朋友——‘新儒家’陈明和蒋 庆倡导的‘政治儒学’观点,他也表现出不以为然”对照后就会发现,原文是说“政治儒学”还在倡导阶 段,而选项中却说“儒家思想……参与到……成为了‘政治儒学’”,因而可判断其错误。 考向二 主观型信息筛选整合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什么是公德?什么是私德?关于公德,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在公共领域中的道德;相对的, 私德,就是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公德和私德作为道德行为,我们往往关注的是道德主体的精神状态, 即他是否有良好的道德操守与信念。但是公德与私德不仅仅是伦理观念问题,还包含着公共舆论、社会的 公私域状态,以及相应的制度。 ②大约一个世纪前,梁启超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 私德,而公德殆阙如。”在国人的伦理行为和生活中,有一个很矛盾的现象,就是在血缘亲情生活圈子当 中,非常注重自己如何做人,非常注重让自己成为人际关系很好的人。他很注重自己的形象,而且在待人 接物和进退出处上,都很用心。但这种对自己亲人的孝顺乃至舍身的道德品质,一旦脱离血亲的家庭结构、 家族结构,进入一个陌生人的天地,也就是他人的环境中,往往会产生不易察觉的另一方面:对他人的冷 漠和自保。今天与陌生人交往的国人,当发生和自己没关系的事件时,往往表现出冷漠、旁观的倾向。而 像挤车、抢位子时,则是以为不挤、不抢会吃亏,表现出自保的心理,这实际是缺乏公共道德,也就是梁 漱溟所指出的缺乏公共交往生活习惯。所以,中国传统社会的公共伦理,就是以血亲为辐射中心放大扩展 开来的亲族关系伦理。 ③血亲伦理,因人而异,是“对人不对事”的具体权变伦理,而不是“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性伦理。 归结起来,就是私人关系的道德优先于社会公德。中国的传统伦理实际上是把中国的关系学、私人关系学 混为一体。而超出私人关系的公共关系,一方面作为私人关系的延伸放大,另一方面,如果不能涵摄,也 要把它放在其次的地位。 ④现代公德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无私。公德的前提是现代个体人格。他有他的自由的信仰,自主的选 择。不是从集体方面对个人单方面的规定,而是个人的自由选择,因而这样一个主体和自觉选择的道德, 实际上不是传统集体主义文化语境中意指的公德。一个现代个人,他遵守公德,体现了一种情操,一种职 业的操守,体现了一个人的自律,也恰恰体现了个体的人格尊严。他不把自己看成一个可以为所欲为的人, 而是表现出高尚的职业操守。这里的公德是以单数第一人称做出的选择,是单数第一人称的我的选择。因 此这也成为现代私德的起源。这样一种私德,是以现代人格的自我意识即民主、自由、自主为内涵的。因 此私德的起源被看作现代的开端。 ⑤这里还要注意一点,国人说的公德往往是遵纪守法、不随地吐痰、不乱闯红绿灯、上车要买票等。 这些消极的具有底线意义的公德,当然属于公德的一种。但是公德的本意,实际上是一种公共关怀,是一 种公共精神,是超出个人的界限,关怀超出个人利益以外的公共领域的事情。这是公德最初的意义。这个 意义集中的体现是政治。如果把公德仅仅作为一种言语行为文明礼貌之类的个人修养,实际是贬低了公德 的意义。公德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能健康地保持它现代文明的体制。比如说对于腐败,对于社 会的进步,包括对于国家一些重大事件的处理,你是否有足够的关怀。这种关怀不是被迫的,不是别人给 你灌输的,而是自己自由地做出决定的。这种公共精神,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德。 ⑥在现代条件下,公德与私德之间是分化的:在公共领域建立一种规则、制度,然后你要遵守,但同 时要保持公民权。相应地也要求在社会生活空间中给私人留有私人领域。一个人,在私人的领域,只要不 侵犯他人利益,都是受到保护的,同时社会生活也有真正民主和法制的公共空间。 请联系全文,简要概括公德的内涵特点。 【答案】①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与信念;②有自由的信仰与自主的选择;③具有公共精神,关注公共领域 的事情。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战国策》和《史记》中都记载了燕昭王招贤纳士,富国强兵,举兵伐齐的史实,燕昭王在招揽人 才上有异乎寻常的举措,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国人才如百川赴海来到燕国。特别是像乐毅这样杰出 的人才来到燕国,被燕昭王委以重任,率军伐齐,几乎灭掉齐国,这显赫的功业深为后代士人所向往。但 在《战国策》和《史记》中都没有燕昭王为招揽人才而筑黄金台的记载,分别记载的只有为郭隗“筑宫而 师之”和“改筑宫而师事之”。可见当时黄金台之名并不存在。 从现在掌握的资料来看,燕昭王“筑台”说始见于东汉末年,在孔融的《论盛孝章书》中提到“昭王 筑台,以尊郭隗”。到南北朝时期,“筑台”已演变成“筑黄金台”,并广为人们所熟知。所以南朝宋文 学家鲍照在其《代放歌行》中吟咏道:“夷世不可逢,贤君信爱才。明虑自天断,不受外嫌猜。一言分珪 爵,片善辞草莱。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与鲍照同时代的北魏郦道元的家乡位于故燕国腹地的涿州(今 涿州市),距离燕国都和下都都不远,郦道元对有关燕昭王的史实和传说比较了解。在著《水经注》时,他 对燕下都一带进行了实地考察,走访耆老,踏勘故城,听到了一些有关燕昭王的传说,他见到的燕下都的 建筑已是凋墙败馆,有些石碑上镌刻着文字。《水经注》中记载了不少与金台有关的地名,如金台陂、小金 台等,并特别提到当时那里有众多高台,而且都各有名称,其中又以金台为中心,台上曾有建筑,因年深 日久已倾圮无存,只有柱尚在,可作见证。 到隋唐时期,不仅有关黄金台的传说内容日益丰富,其影响范围也更加广远,吟咏黄金台的作品日渐 增多。唐代一些著名诗人,如陈子昂、李白、杜甫等都有咏黄金台之作,并且对之反复吟咏。铺叙黄金台 的唐人赋亦不少,仅见于《文苑英华》的就有七篇。这些诗赋或抒情,或叙事,都围绕黄金台而展开。黄 金台在历史上是否存在过,它的位置又在哪里,似乎并不太重要,因为黄金台已抽象为一种文化,成为重 视人才的象征。此时作为实物的黄金台也逐渐多起来,在蓟,在徐水、满城、易州都传说有黄金台,这些 黄金台大多寄托着人们的某种希冀和期望。这一时期,黄金台还被作为确在的实物写入地方志书中,如成 书于隋代的《上谷郡图经》就对黄金台有确切的记载。 宋元明清时期,黄金台现象的文化积淀愈加丰厚,其影响历久不衰。一是对黄金台的题咏日益增多。 咏黄金台诗文的作者,不仅有普通的文人士子,也有封建君王,如清朝康熙、乾隆皇帝等。大量的作品从 不同的角度抒发作者的情怀和对史事的评价。这是燕赵文化广为人们所接受的显证。二是黄金台在史志类 书籍中有了更广泛的记载,而且在全国性志书,如《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中都有对黄金台的记述, 凡是在传说中有黄金台的地方,毫无例外都被列为当地的知名景观,如北京的“燕京八景”、易县的“易 州八景”、定兴县的“定兴八景”中,都有“金台夕照”这一景观,满城县的“贤台夕照”,也是其翻版。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请根据文本概括“黄金台”的来源与发展过程。 【答案】《战国策》和《史记》中有关于燕昭王招贤纳士的记载,燕昭王为郭隗“筑宫而师之”;东汉 末年,孔融的《论盛孝章书》中提到“昭王筑台,以尊郭隗”,筑宫演变为筑台;到南北朝时期,“筑 台”已演变成“筑黄金台”,并广为人们所熟知;到隋唐时期,不仅有关黄金台的传说内容日益丰富, 作为实物的黄金台也日渐增多;宋元明清时期,对黄金台的题咏日益增多,黄金台在史志类书籍中也有 了更广泛的记载。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宋代文人的知识结构 宋代优越的社会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孕育了众多的杰出人才。仅就作家而言,其知识结构大都淹博 融贯,呈多能化、复合型。作者往往又参与政治,钻研学术,从而涌现出很多通才作家。宋代之前,往往 以政显者拙于文,学术精而词彩乏,能文学者大都专擅一体,或以诗著,或以文名,兼美者不常见。唐代 大家如李、杜、韩、柳,李白称“诗仙”,杜甫为“诗圣”,韩愈和柳宗元乃以古文家流芳艺林,他们只是 以文学家名垂后世,于政事、学术往往建树无多。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贯追求“内圣外王”之境界,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终生的 奋斗目标和理想终端,而实现这种理想,必须具备很高的思想境界和深厚的文化素养,除了个人的主观努 力之外,尚需适宜的社会环境。宋代的知识分子无疑成为其前贤和后学共同艳羡的幸运者,因为时代和社 会为他们提供了实现这种理想的机会与条件。宋廷的崇文国策和全社会性的兴教办学以及书籍业的繁荣发 展,使得宋代学子能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砥砺学问,大面积、多层次、全方位地学习并汲取前代文化的 精华,从而滋养和提高个人素质,而大体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科举之路,又为他们实现治国、平天下的 理想提供了可能,故宋代的作家,往往集学者、显宦、文学家于一身,全才、通才型作家不胜枚举,诸如 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文天祥等,都是十分典型的例子。 宋代作家尤其是名家,其知识结构均呈现综合化、多层化、多能化的特点,这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 步的必然产物。宋代品评人物极重德、学、才、干,即品行、学问、辞章和能力。四者之中又以品行为最, 故苏轼在《举黄庭坚自代状》中谓黄庭坚“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瑰玮之文,妙绝当世”。而学、才、干三 者,学为根本,为内修之功;才华外溢为文章;吏事政绩显才干,见能力。 宋代很多以文学名世者,实际上大都是深于学术、娴于理政、尤精文学的综合型通才。欧阳修以“学 问文章,知名当世,守道不苟,自重其身,论议通明,兼有时才之用”之由向朝廷推荐王安石,后来有人 反对起用王安石,而神宗反诘云:“(王安石)文学不可任耶?吏事不可任耶?经术不可任耶?”这充分说 明,德行以下,文学、政事、经术三个方面已成为当时评价人物和选用人才的标准,而既然作为通行的标 准,则此类集多能于一身的综合型人才亦不会是少数,故两宋学术精深、文章博雅、政声显著者比比皆是。 宋代作家的通才性特点决定了其必然具有较强的艺术创造力。他们不仅能够鉴于古而通于今,视野开 阔,气魄宏大,而且具有一种高度自觉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心,在以天下为己任的同时,追求 人格的完善。王禹偁以“主管风骚胜要津”自居,范仲淹“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王安石“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苏轼“奋厉有当世志”……其抱负、志气之宏大, 正是宋人思想精神蓬勃向上的体现。而正是这种志气和素养,很大程度上使得他们在学术、文章、政事诸 方面都取得了卓著的成绩,显示了其巨大的创造力。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关于“宋代文人的知识结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文人的知识结构主要呈现综合化、多层化、多能化的特点。 B.宋代文人的知识结构大都淹博融贯,呈多能化、复合型。 C.宋代文人的知识结构中,最被当时的人们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品行。 D.宋代文人的知识结构的多能化表现在许多作家深于学术、娴于理政、尤精文学方面。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代之前,那些擅长政事的人大都不擅长文学,即使擅长文学的人,能够在写诗、作文两方面都擅 长的却没有。 B.“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部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奋斗目标和理想终端,而真正实现这一 理想的是宋代知识分子。 C.宋廷的崇文国策和全社会性的兴教办学以及书籍业的繁荣发展,使得宋代的许多知识分子博学多才, 个人素质较高。 D.宋代知识分子在学术、文章、政事诸方面都取得了卓著的成绩完全得益于他们宏大的抱负和全面的 素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通才型人才,原因之一是宋廷推行崇文国策和宋代社会具有浓厚的文化 氛围。 B.欧阳修推荐王安石和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两件事表明了文学、政事、经术三种才能已成为宋代选用人 才的标准。 C.崇文国策,大体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科举之路,使宋代许多知识分子成为集学者、显宦、文学家 于一身的人物。 D.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宋代知识分子大都“以天下为己任”,表现出高度自觉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 任心。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精品需要时空检验 任何一部作品一经问世就将在空间和时间中展开自己的生命历程。它们有的活得精彩,活成个精品; 有的活得平庸,活成个废品。这其中的判断尺度离不开空间效应与时间验证这两个方面。 作品发表后走红,引起轰动,有市场,被翻译并获奖,获得广泛传播等,这些都属于空间效应。有空 间效应的作品很容易被人们称为“精品”。 作品的空间效应是衡量精品的一个尺度。很难设想人类的文艺 精品会默默无闻,无人问津,只能孤芳自赏,自我陶醉。然而,空间效应也有其复杂性,如迎合市场的人 为炒作、行政干预的强力操作、跟风应景的投机制作等都能造就虚假的空间效应。空间效应的真假有时很 难一下子看清,这时就须要引入精品的另一个衡量尺度:时间验证。虚假的空间效应无论怎样云天雾海, 最后总是经不起时间的验证。一些有空间效应的作品,一时被人们误认为“精品”,但很快在时间中走失了, 被时间遗忘了,绚烂一时又复归沉寂,那不能算真正的精品。不好的作品各种各样,而精品只有一样:经 得起时间的验证。空间效应的广度和时间验证的长度共同构成了检测文艺作品的经纬度。 当然,时间验证也有复杂的一面。有时,时间也会制造冤假错案。有些作品一时热闹又一时沉寂,后 又热闹又沉寂,这也是文艺史不断被重写的一个原因。沈从文的作品在现代曾红极一时,在当代前 30 年竟 无人问津,后 30 年又受到重视。凡高的作品一生只卖出一幅,死后却一画难求,价值连城。这些反反复复 的现象无疑增加了判断作品是不是精品的难度。有人感叹,缺乏必要的时间沉淀,近距离评说当代文艺是 一种冒险。然而,在相对主义中摇摆,陷入不可知论的泥淖也是一种危险。 其实,时间验证并非完全不可捉摸。“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间老人看似随手翻天覆地的背后, 仍是有章可循的。时间对文艺精品验证的大致标准可以从在时间中倒和不倒的作品中找到答案。 清朝的乾隆皇帝一生写了四万首诗,却没有一句流传开来,文学史也完全不予理会。而宋代词人张先 却仅以其词中得意三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被后人 津津乐道,拥有“张三影”的美称。这正反两个事例显现出时间验证“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特性,也 昭示了文艺精品永恒性的秘密:其一,要能与一代代广大人民的心声沟通共振。乾隆的诗附庸风雅,自娱 自乐,高高在上,尽管当时赢来如山似海的叫绝声,但与天下百姓的心声毫不相干,最终难免被人忘却。 这里所说的“一代代广大人民”,在当今全球化的年代,也可理解为全人类。某个时代民族的阶级的美可以 与人类共同的美相辅相成,和谐互补。其二,不可复制的艺术独创性。“张三影”的三句“影”,道人所未 道,言人所难言,以艺术技巧的独创刷新并丰富了人们的审美经验。艺术创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文 艺精品的艺术形式美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有时内容过时了,而形式却可以常青。 对文艺精品的判断,时间验证较之空间效应更为重要。遗憾的是,当下某些人的创作倾向是,急功近 利,注重眼前的实惠,难耐寂寞,对空间效应的追求远大于对时间验证的关注,因而作品中从生活到艺术 都缺乏“将来时态”和“未来意识”。这使我想到了司汤达的创作。司汤达在世时,其作品受到同时代人的 冷落。他描绘自己的文坛处境时说自己是一个被人遗弃在街头的孤儿。但他没有为了追求空间效应而屈从 当时的流行审美趣味,仍然全神贯注于“写给未来的书简”(高尔基的赞誉)。司汤达曾在 19 世纪神奇地预 言他“最大的彩注是:做一个在 1935 年为人阅读的作家”。果然,他死后,人们逐渐发现了他,而《红与 黑》成了饮誉世界的名著。可见,求助时间验证应“风物长宜放眼量”。是金子总会发光,精品不会被埋没, 时间验证最终会将一切拉上正轨。这个事例也透露了文艺精品永恒性的又一个秘密:超越既定审美趣味的 “未来感”。文艺精品应该在“现在进行时”中向面向新生活的成长中的新人和新审美因素倾斜。 对于文艺精品的生产来说,空间效应与时间验证既是难度也是高度,它要求转变目前以量取胜的粗放 的艺术生产方式,通过对人类感、独创性、“未来感”的探寻,不断增强作品中的思想含量、技术含量和“未 来”含量,实现以质取胜的精耕细作。 (原文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类的文艺精品不会默默无闻,也不会无人问津而只能孤芳自赏,自我陶醉。它需要空间效应来 衡量。 B.作品发表后引起轰动、有市场、能获奖、被广泛传播,以及人为炒作、行政干预、投机制作等都属 于空间效应。 C.文艺精品的艺术形式美如果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即使精品的内容过时了,其形式也可以常青。 D.乾隆的诗附庸风雅,自娱自乐,高高在上,最终难免被人忘却,这说明了时间验证比空间效应更 重要。 2.下列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作者看来,任何时代的任何一部作品,都需要空间效应的广度和时间验证的长度这两个尺度来 衡量。 B.某个时代民族的阶级的美能够和人类共同的美相辅相成,和谐互补,说明了文艺精品与广大人民心 声沟通的重要性。 C.作者认为某些人的创作急功近利,对时间验证的追求远大于对空间效应的关注,缺乏“未来感”,故 难出精品。 D.某些作品一时热闹又一时沉寂,后又热闹又沉寂,说明了时间验证的复杂性,无疑增加了判断作品 是不是精品的难度。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 3 自然段列举了沈从文作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事例,意在说明时间验证的复杂性和 不可知性。 B.“张三影”的三句“影”,以独特的艺术技巧刷新并丰富了人们的审美经验,这说明了文艺精品要能 与一代代广大人民的心声沟通共振。 C.司汤达没有为了追求时间验证而屈从当时的流行审美趣味,仍然全神贯注于“写给未来的书简”,最 终使《红与黑》成了名著。 D.如果作品的空间效应最后经不起时间的验证,总是被人们遗忘,那么作品就不能算真正的精品。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读书规划人生 涂 石 苏轼说:“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这是说,要使自己成为孔夫子那样有文化、有道德的人, 做学问必须从读书开始。因为,读书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规划一个人的人生。 童年是一个人读书、接受启蒙教育的第一阶段。这时,在他幼小心灵深处,常会情不自禁地、不断地 向外部世界发出一个个“这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充满好奇的问号。而“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 钥匙”。由谁、用什么将他引进科学的殿堂呢?由父母、由老师引导他读书,在读书中唤醒他天生的才能, 回答他心中的一个个问题。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 8 岁开始在农村上学,一年后,转到郡城一所学校 读拉丁文和拉丁文学。16 岁离开学校,给一名建筑师当学徒。在语言学家、诗人威廉·巴恩斯影响下,他 探索了文学和哲学的源泉,品尝到了文学和哲学的美妙。他自学希腊文,阅读《圣经》,阅读神学著作;法 国哲学家笛卡尔 8 岁进入耶稣会公学,接受传统教育,除神学和经院哲学外,还学了数学和一些自然科学, 但他对学校传授的中世纪学说越来越不满意,课外阅读了大量杂志,接触到一些新思想;朱熹 5 岁时,他 父亲就带他到云根书院、星溪书院读书,接受了严格的儒学启蒙教育。 读书的第二阶段,是通过广泛阅读,激发人们的兴趣和爱好,在兴趣和爱好中发现自己的未来、选择 自己的未来。因为“读书可以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究竟认知了什么,它既是自我提升的工具,也是自我发现 的工具”。22 岁那年,哈代去伦敦学习建筑。在伦敦的 6 年间,他除攻读专业外,还去伦敦大学皇家学院 听课,从事文学、哲学和神学的研究,并尝试写作;笛卡尔从公学毕业后,决心走出校门,用自己的理性 解决科学问题。他对法学、医学、力学、数学、光学、气象学、天文学,以至音乐都有研究的兴趣,并且 接触到了各方面的学者。 读书的第三阶段,是选择自己的终身职业。“只有当科学能够渗透到整个教育中去,而且通过教育渗 透到人们的人生观中,人们才有可能合理地选择科学为其终身职业。”(贝尔纳《培训科学家》)在达尔文 《物种起源》、斯温伯恩诗歌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论自由》论著思想影响下,哈代对宇宙、对人生形 成了自己的看法,不久即完全致力于文学创作,成为职业作家,写出深刻反映社会矛盾的《还乡》和震撼 人心的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成为 19 世纪英国现实主义著名诗人和小说家;笛卡尔批判了经院哲学, 建立了自己的认识方法和哲学体系,从此,哲学研究开始重视科学认识的方法论和认识论,笛卡尔从而成 为 17 世纪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朱熹则通过圣经贤传成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从哈代、笛 卡尔、朱熹身上,我们感受到了读书规划人生的启迪,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 (有删改) 1.下列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文章开头引用苏轼的名言,意在强调读书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规划一个人的人生,明确了写作 的中心。 B.广泛阅读是读书的第二阶段,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让人们发现自己的未来、选择自己的未来,选择自 己的终身职业。 C.童年时期进行大量的阅读,可以在读书的过程中自我发现、自我提升,为将来成为各个领域的杰出 人才奠定基础。 D.贝尔纳《培训科学家》中的分析,表现的是读书对于终身职业的作用,强调了要将科学渗透到教育 中去。 E.从一些名人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读书规划人生的启迪,认识到读书的重要。因此,要想改变命运, 我们必须读书。 2.根据原文内容,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笛卡尔正是因为童年时期便接触到各类教育,并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阅读方向,才最终成为哲学家。 B.朱熹 5 岁时便被父亲带着到云根书院、星溪书院读书,他所接受的严格的儒学启蒙教育,对他以后 的人生道路有重大的影响。 C.毕业后,笛卡尔对法学、医学、力学、数学、光学、气象学、天文学,以至音乐都有研究的兴趣, 这使他的视野变得更开阔。 D.哈代能够成为 19 世纪英国现实主义著名诗人和小说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达尔文、斯温伯恩和约 翰·斯图亚特·穆勒作品的影响。 3.读书要经历哪些过程?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要概括。 4.朱光潜小时候去姑姑家,到河边等船准备回家时钻进一片柳树林,一边看书一边等船,哪知读着读着只 觉十分有趣,便把等船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直到太阳偏西,肚子饿得直叫才猛然想起乘船的事。他的这 一经历体现了读书第几阶段的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一、【2018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建筑的希望 梁思成 建筑之始,本无所谓一定形式,更无所谓派别。所谓某系或某派建筑,其先盖完全由于当时彼地的人 情风俗、政治情况之情形,气候及物产材料之供给,和匠人对于力学知识、技术巧拙之了解等复杂情况总 影响所产生。一系建筑之个性,犹如一个人格,莫不是同时受父母先天的遠传和朋友师长的教益而形成的。 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各有其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 数千年来的匠师们,在他们自己的潮流内顺流而下,如同欧洲中世纪的匠师们一样,对于他们自己及他们 的作品都没有一种自觉。 19 世纪末叶及 20 世纪初年,中国文化屡次屈辱于西方坚船利炮之下以后,中国却忽然到了“凡是西方 的都是好的”的段落,又因其先已有帝王骄奢好奇的游戏,如郎世宁辈在圆明园建造西洋楼等事为先驱, 于是“洋式楼房”“洋式门面”,如雨后春笋,酝酿出光宣以来建筑界的大混乱。正在这个时期,有少数真 正或略受过建筑训练的外国建筑家,在香港、上海、天津……乃至许多内地都邑里,将他们的希腊罗马哥 特等式样,似是而非地移植过来,同时还有早期的留学生,敬佩西洋城市间的高楼霄汉,帮助他们移植这 种艺术。这可说是中国建筑术由匠人手中升到“士大夫”手中之始;但是这几位先辈留学建筑师,多数却 对于中国式建筑根本鄙视。近来虽然有人对于中国建筑有相当兴趣,但也不过取一种神秘态度,或含糊地 骄傲地用些抽象字句来对外人颂扬它;至于其结构上的美德及真正的艺术上的成功,则仍非常缺乏了解。 现在中国各处“洋化”过的旧房子,竟有许多将洋式的短处,来替代中国式的长处,成了兼二者之短的“低 能儿”,这些亦正可表示出他们对于中国建筑的不了解态度了。 欧洲大战以后,艺潮汹涌,近来风行欧美的“国际式”新建筑,承认机械及新材料在我们生活中已占 据了主要地位。这些“国际式”建筑,名目虽然笼统,其精神观念,却是极诚实的。这种建筑现在已传至 中国各通商口岸,许多建筑师又全在抄袭或模仿那种形式。但是对于新建筑有真正认识的人,都应知道现 代最新的构架法,与中国固有建筑的构架法,所用材料不同,基本原则却一样——都是先立骨架,次加墙 壁的。这并不是他们故意抄袭我们的形式,乃因结构使然。我们若是回顾到我们古代遗物,它们的每个部 分莫不是内部结构坦率的表现,正合乎今日建筑设计人所崇尚的途径。这样两种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艺术, 竟融洽相类似,在文化史中确是有趣的现象。 我们这个时期,正该是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而又强旺更生的时期,也是中国新建筑师产生 的时期。他们自己在文化上的地位是他们自己所知道的;他们对于他们的工作是依其意向而设计的;他们 并不像古代的匠师,盲目地在海中漂泊,他们自己把定了舵,向着一定的目标走。我认为,他们是最有希 望的。 (有删改) 1.分析文中“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出现的原因。 2.文中“‘国际式’新建筑”的内涵是什么? 3.中国建筑的希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 二、【2017 年高考课标全国 I 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 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 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 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 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 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 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 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 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 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 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 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 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 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 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 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 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三、【2017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 1~3 题。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 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 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他们身上。描绘此种 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 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 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 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 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 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 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 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 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 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 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 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 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 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 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人都有一种自然 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 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 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因为审 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 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 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 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 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但是,立普斯对移情的阐释才使 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 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从 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D.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情时, 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虽然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子·秋水》中对“鱼之乐”的记载 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种现象。 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 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这种观点不可信。 C.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与人要把类似的东 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然倾向是一致的。 D.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身的有限性, 让自我的心灵丰富化,给人带来充分的自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都 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 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 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 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的精 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 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 闯关检测 一 1.A 【解析】A 项,表述有误,原文是说“宋代作家尤其是名家,其知识结构……的特点”。 2.C 【解析】A 项,“两方面都擅长的却没有”表述有误,原文是说“兼美者不常见”。B 项,“而真正实现这 一理想的是宋代知识分子”于文无据,文中只是说“时代和社会为他们提供了实现这种理想的机会与条 件”。D 项,“完全得益于”说法过于绝对。 3.D 【解析】D 项,强加因果,“宋代知识分子大都‘以天下为己任’,表现出高度自觉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 责任心”并不是“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 1.B 【解析】B 项,“人为炒作、行政干预、投机制作等”不属于空间效应。 2.C 【解析】C 项,应该是“对空间效应的追求远大于对时间验证的关注”。 3.D 三 1.AD 【解析】B 项,“选择自己的终身职业”是第三阶段的内容。C 项,“自我发现、自我提升”属于第二阶 段内容,不是童年阅读能够做到的。E 项,“要想改变命运,我们必须读书”于文无据。 2.A 【解析】说法过于绝对,其成为哲学家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 3.要经历接受启蒙教育,激发兴趣爱好,选择终身职业这三个过程。 【解析】此题要求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读书分为三个阶段,然后对读书的三个 阶段进行深入分析,体会这三个阶段各自的特点,从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对其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4.体现了读书的第一阶段的特点。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怀着对知识的好奇,因而他在读书兴趣的支配下, 陶醉于书中内容,忘记了等船的事,与第一阶段相符。 【解析】此题要求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现实材料。解答这一试题,首先要对朱光潜因读书而忘记登船这一 事件进行客观分析,挖掘出其中的内涵,找出其体现出来的特点。然后结合文中的信息,将其与读书的 三个阶段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高考链接 一 1.社会上有崇洋媚外的风气;一部分建筑师对中国建筑存在鄙视;一部分建筑师虽对中国建筑感兴趣,但 缺乏真正的了解。 2.承认机械及新材料的主要地位;有极诚实的精神观念;其构架法的基本原则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壁。 【解析】这是考查考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相关内容主要集中在材料的第三段,作答本题 可以立足于文本,从中筛选相关信息。从材料的第三段看,“近来风行欧美的‘国际式’新建筑,承认 机械及新材料在我们生活中已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些‘国际式’建筑,名目虽然笼統,其精神观念, 却是极诚实的。”“基本原则却一样——都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壁的。”然后将这些筛选好的信息进行 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按照题干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整合,最后分点概况即可。 3.数千年来中国建筑取得了真正的艺术成就,有其一贯的基本方法及原则;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 构正赶上强旺更生的时期;拥有文化自信和自觉艺术追求的新建筑师群体正在产生。 【解析】这是考查考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材料第一段“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 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各有其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材料第二段“至于其结构上 的美德及真正的艺术上的成功……”,材料第四段“我们这个时期,正该是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 结构而又强旺更生的时期,也是中国新建筑师产生的时期”“他们自己在文化上的地位是他们自己所知 道的;他们对于他们的工作是依其意向而设计的;他们并不像古代的匠师,盲目地在海中漂泊,他们自 己把定了舵,向着一定的目标走”,即拥有文化自信和自觉艺术追求的新建筑师群体正在产生。作答时 将这些信息按照题干要求进行整合,分点概况即可,注意使用概括性是语言组织答案。 二 1.D 【解析】A 项,范围扩大,原文是“一些非政府组织”,遗漏了“一些”。B 项,说法绝对,与气候变化 有关的国际、国内公平问题,不只是单一的“限制排放”问题。C 项,对象错误,不只“为后代设定义 务”,也要“为自己设定义务”。D 项,是总括了二、三段的内容得出的正确结论。 2.C 【解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 项,以偏概全,原文 用大量篇幅阐述的是“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选项表述为“代际公平”,二者取一。 3.B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B 项,关系错误,不仅是“需求可以 得到保证”,还有“义务”需要分担。 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