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湖北省鄂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卷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流浪地球》电影中的科与幻 (1) 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以“硬科幻”的特点收获大量好评。“硬科幻”,即具有严谨科学底蕴、基于科学原理的科幻作品。那么,这部电影中哪些说法具有较强的科学基础,哪些说法现在还只是幻想呢? (2)引力弹弓效应。依照影片中描述的“流浪地球”计划,人类给地球安装上万座巨大的重元素聚变发动机,它们被称作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逃离年迈的太阳,飞往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但地球是个庞然大物,平均半径6371公里,质量超过59万亿亿吨。要让它飞往比邻星,需要脱离太阳引力,只靠人造的发动机还不够,于是电影里让它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木星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0倍,当地球靠近木星时,会被其强大的引力吸引,从而加快行进速度。由于木星也在绕太阳公转,在天体的互相影响中,最后地球会被木星像抛球一般抛出去,从而达到脱离太阳系所需速度。这就是引力弹弓效应。 (3)引力弹弓效应不是新发现,苏联在1959年发射的“月球3号”探测器就利用了引力弹弓效应。在精确计算后利用天体的引力弹弓效应,可以在不消耗航天器本身能量的情况下,改变航天器的速度和前进方向,帮助航天器抵达目标。在人类的航天征程中,引力弹弓效应的应用已十分广泛。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类探测器“旅行者1号”在飞离太阳系前,就曾多次借助引力弹弓效应;“帕克”太阳探测器也曾7次借助金星的“引力弹弓”而逐渐逼近太阳,最终成为史上最靠近太阳的航天器。 (5)洛希极限。影片中,地球由于接近洛希极限,导致行星发动机发生故障,地球即将解体坠入木星,人类面临灭顶之灾。这里提到的洛希极限是指天文学中一个特殊的距离,如果一个天体与另一个天体离得太近,以至于后者的潮汐力可以将前者撕碎,这个距离就被称作洛希极限。这个距离极限值是由法国天文学家洛希首先计算出的,因此称为洛希极限。地球与木星之间的洛希极限是科学上可计算的,但让地球靠近木星到如此近的程度,还只能算是幻想。依照电影中的计划,人类原本想要利用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如果离得太远的话,就不能“借”到足够的力,达不到冲出太阳系的速度。太近不行,太远也不行,这个问题需要科学家精确的计算,也给了影视作品发挥的空间。 (6)重元素聚变发动机。科幻小说中,经常会提到解决能源问题的终极手段——聚变。在电影《流浪地球》中,为了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人类在地球上建造了上万座高耸入云的重元素聚变发动机,单个发动机通过重元素聚变能够产生150万亿吨的推力。目前人类已经实现的聚变是氢弹,它利用氢同位素聚变释放出能量,有巨大的威力。但氢弹的能量是爆炸式释放,目前人类还不能实现可控核聚变,即让聚变产生的能量平稳输出,一些相关装置还处于实验阶段。在未来,人类如果能够掌握从重元素聚变中稳定获取能量的技术,或许真能够彻底解决能源问题。 (摘编自“新华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硬科幻”是指具有超前的科学底蕴、基于科学原理的科幻作品,《流浪地球》因此大获好评。 B、影片中的“流浪地球”计划,是指给地球安装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飞往最近的恒星。 C、引力弹弓效应并不是新发现,在人类的航天征程中,引力弹弓效应全面被运用。 D、目前人类还不能控制核聚变,因为它利用氢同位素聚变爆炸释放出能量,有巨大的威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本文采用总分结构方式,分别解读了电影《流浪地球》中的科学与幻想,清晰明了。 B、本文在解释引力弹弓效应时,列举了丰富的事例,证明引力弹弓效应早就被发现。 C、本文说明洛希极限这一概念时,以影 片中地球因距木星太近即将解体为例引入进行讲解。 D、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将《流浪地球》中的科学知识和幻想进行对比,突出其“硬科幻”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硬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的很多说法具有较强的科学基础,因此电影里的很多情节会在现实中发生。 B、木星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 300 倍,由于木星也在绕太阳公转,如果地球靠近了木星,地球会被木星抛出去。 C、洛希极限是指天文学中的一个特殊距离,影片中,地球由于接近洛希极限,导致一系列问题,使人类面临灭顶之灾。 D、未来人类如果能够掌握从重元素聚变中稳定获 取能量的技术,就有可能真正彻底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全球城市化的推进给城市的人口、交通、通信、健康、教育、污染及废弃物等方面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了缓解这些挑战带来的压力,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全球相继启动智慧城市计划。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德勤近日发布的《超级智能城市》管理咨询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1000多个,从在建设数量来看,中国以500个试点城市居于首位,并已形成了数个大型智慧城市群。德勤合伙人马炯琳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推进,以及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城市居民和工作人群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幸福感的提升,智慧城市的深度应用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力求打造开放、共建、共享,服务均等化以及城市特色化的智能城市,传统的智慧城市要朝着“超级智能城市”的方向发展,必须要具备实时化、普遍化、开放化、智能化、自主化以及融合化六大关键要素,还要涵盖智能经济、智能出行、智能环境、智能安全、智能生活以及智能教育这六大领域,使得城市更加融合与一体化,进行更高效的相互协作,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 (摘编自《经济日报》) 材料二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城市空间数字化。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空间,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二是信息技术改变城市生活。信息与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发生化学反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智能运行,如智能缴费、智能交通、智能养老、智能社区、智能环保、智能政务等,从而更加方便快捷、运转高效。三是智能驱动城市治理创新。城市治理主体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不但可以及时为市民解决具体问题,而且可以实时感测城市运行状况、优化城市治理决策,推动城市可持续、包容性发展。 (摘编自“百度百科”、《人民日报》) 材料三 智慧城市建设的理想预期在实践中还面临一好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有产无智”。相关高科技企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性力量,但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只是购置它们生产的高科技设备。现实中,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企业兜售设备的“竞标场”,加上产业发展冲动,一些城市在相关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上马智慧城市项目,导致后续投资乏力、管理滞后、资源浪费。由于信息技术设备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最终可能只是购买了一批过时的设备和终端产品。二是“有智无慧”。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局限在“网格化管理”“综治维稳”等智能管控领域,既忽略了多部门联动的系统性,也忽略了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性,不同部门的数据系统互不联通,存在“数据隔离”问题。三是“有慧无惠”。建设智慧城市,意味着城市发展要素的全面革新,意味着城市居民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并从中得到更多实惠。然而,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既与城市居民的需求脱节,又缺乏城市居民的参与,没有真正服务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此外,由于对技术和大数据的高度依赖,智慧城市建设还普遍面临技术安全风险、用户信息安全风险、居民信息壁垒风险等问题。 (摘编自《人民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过去十几年间,智慧城市计划在全球相继启动,这是为了缓解全球城市化的推进给城市带来诸多挑战的压力。 B、《超级智能城市》管理咨询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在建数量居全球首位,并已形成数个大型智慧城市群。 C、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来处理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推动城市可持续、包容性发展,这是智慧城市应有之意。 D、建设智慧城市,意味着城市发展的革新,但是由于对技术和大数据高度依赖,智慧城市建设实践中还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智慧城市只要具备六大关键要素,涵盖六大领域,就能最终实现“超级智能城市”的目标,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 B、 智慧城市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智慧式管理城市,进而为城中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成长。 C、智慧城市的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 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智能运行,使城市运转更加高效。 D、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存在多部门联动或政府社会协同不流畅等问题,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与理想预期还存在差距。 6、对于智慧城市建设要进行冷静的思考、周密的计划,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建议。(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奶奶和1953年的诺贝尔奖 董玉洁 1930年,20出头的奶奶养了一群鸡鸭,那年,一窝鸡蛋孵到只剩下两天出壳,母鸡却意外死亡。奶奶只好把鸡蛋移至灶头人工孵化,同时赶紧物色新的母鸡续任。在奶奶将新母鸡物色好之前,有4只性急的鸡仔先期出壳了。这4只第一眼看错了妈妈的小鸡仔在此后的日子里总是跟在奶奶的身前脚后打转,而对“继母”感情淡薄,后来,这4只小鸡仔因为缺少母鸡的庇护先后天折。 在此之前,奶奶及奶奶的前辈们就明白一个理儿:小鸡小鸭总是把它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在眼前晃动的物体当作它的母亲,而且以后很难改变,所以小鸡仔一出世就要和它妈妈呆在一起。 在奶奶孵鸡的同时,万里之遥的奥地利,一位名叫海伦兹的小伙子正在现察一群小动物。1935年春天,洛伦兹偶然发现一只刚出世的小鹅总是追随自己,几经分析,他推测这是因为这只小鹅出世后第一眼看见的是人,所以把人当作了它的母亲。进一步的实验证实了这一推测。继而,洛伦兹总结出铭记(impriting)现象”,又称“认母现象”,并提出动物行为模式理论。认为大多数动物在生命的开始阶段,都会无需强化而本能地形成一种行为模式,且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就极难改变。洛伦兹借此成为现代动物行为学的创始人,并于1953年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奶奶在洛伦兹之前就知道鸡、鹅有这种被称为“认母行为”的现象,但奶奶不能将此推广至所有的动物,更不能提出一套理论,建立一门学科,所以她与诺贝尔奖无缘,她一生也从未听说过诺贝尔和他的那个奖。奶奶与1953年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如此地近,又是如此地远。 洛伦兹出生于医学世家,毕业于医学高等学府,一生著述200多万字。奶奶出生于农民家庭,没上过一天学,一字不识。在我父亲中学毕业以前,奶奶爷爷前后三代人中没有一人算得上知识分子, 洛伦兹后来曾在维也纳大学及科尼斯堡阿尔贝图斯大学出任教授,成为当时的动物行为学权威,周游欧洲诸国一路鲜花铺道。奶奶的生活半径不出15公里,去得最远的是家乡小县城。共有3次,第4次是到城郊的火葬场。 洛伦兹一生拥有诸多头街:医生、大学教授、科学杂志的创办者和主编、动物学家、动独行为学创始人、诺贝尔奖得主。奶奶终其一生都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年轻的时候,人们呼她张小姑,出嫁后喊张婶,再后称张大妈,最终成了张婆婆。 1942年,洛伦兹被德国军队强征为战地医生。1944年德军溃败,苏军把他视作德军俘虏投入集中营,他饱经拷问折磨。1948年,获释回奥地利。不久,重操旧业,一边行医, 一边从事动物行为学研究,思路仍是那只认他为母的小鹅。奶奶身经民国年间的军阀混战、日本入侵、解放战争、剿匪、历次政治运动,但都没有对她构成太大的影响,包括三年饥荒和“文革”。奶奶出旱田下水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稀的干的一样都能捞个饱。 洛伦兹膝下三子,长子死于战难,二子死于感染,三子过着常人的生活。尽管殊荣在身,但洛伦兹晚境不佳,落落寡欢,终年75岁。奶奶生有六子一女。子女中最得意的是我父亲,一名高级教师,学生远及欧美,包括洛伦兹的故乡。家庭事件中常被人谈起的是,我二伯60多岁时,用进城回家的2元车费摸奖,竟中了一辆桑塔纳轿车。奶奶在世时子孙后代已达30余户,整整一大湾人家都称她为活祖宗。奶奶是突然老故的,享年84岁。 我保存着两张照片,一张是洛伦兹获得诺贝尔奖后的笑,一张是奶奶找到了走失的小鸡的笑。问他们谁笑得更幸福?有人说是洛伦兹,有人说是奶奶,至今尚无定论。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首段描写了一件有关奶奶养鸡的平常小事写出了小鸡仔对奶奶的依恋,同时也为下文对“认母现象”的描述打下基础,语言平实中不乏幽默。 B、在标题中,作者把奶奶和诺贝尔奖这貌似毫不相干的人和事物放在一起,看似突兀,却用意明显,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也有利于揭示文章主旨。 C、本文写洛伦兹借“偶然”发现的一个现象推导出“认母现象”,从而成为现代动物行为学的创始人,揭示了做事要深入思考,方能有所建树的道理。 D、奶奶与洛伦兹有着同样的发现,可囿于知识的局限,没能提出一套理论乃至一门学科,作者对此虽有些许遗憾,但并没有否定奶奶看似普通的一生。 8、本文在写作构思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 9、文章的结尾说“问他们谁笑得更幸福?有人说是洛伦兹,有人说是奶奶,至今尚无定论”,你认为他们谁笑得更幸福?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顾和,字君孝,侍中众之族子也。和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荣雅重之,王导治扬州,辟从事。月旦当朝,未入,停车门外。周顗遇之,和方择虱,夷然不动。和尝诣导,导小极①,对之疲睡。和欲叩会之,因谓同坐曰:“昔每闻族叔元公道协赞中宗,保全江表。体小不安,令人喘息。”导觉之,谓和曰:“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由是遂知名。既而导遣八部从事之部,诸从事各言二千石官长得失,和独无言。导问和:“卿何所闻?”答曰:“明公作辅,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导咨嗟称善。 初,中兴东迁,旧章多阙,而冕旒饰以翡翠珊瑚及杂珠等。和奏:“旧冕十有二旒,皆用玉珠,今用杂珠等,非礼。”迁尚书仆射,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顷之,母忧去职,居丧以孝闻。既练②,卫将军褚裒上疏荐和,起为尚书令。和谓所亲曰:“古人或有释其忧服以祗王命,盖以才足干时,吾在常日犹不如人,况今中心荒乱,将何以补于万分?” 帝又下诏,和表疏十余上,遂不起。服阕,然后视职。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尚先劾奸脏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尚忝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尚,皇太后舅,故寝其奏。时江夏公卫崇并为庶母制服三年,和乃奏曰:“礼所以轨物成教,故有国家者莫不崇正明本。江夏公卫崇本由疏属,复行重制,违冒礼度,肆其私情。若弗纠正,无以齐物。皆可下太常夺服。”诏从之。顺帝永和七年,以疾笃辞位,其年卒,年六十四。 (节选自《晋书·顾和传》,有删改) [注]①小极:困倦,小病。②练:是练祭的简称,出自《礼记·曾子问》,为古代亲丧周年的祭礼。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尚先劾奸赃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尚忝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 B、尚先劾奸/赃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售其威虐/尚忝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 C、尚先劾奸赃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尚忝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 D、尚先劾奸/赃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尚忝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总角,是古时未成年者扎在头顶两旁的发,看起来就像头顶两只角,代指儿童少年时代。如《诗经· 氓》中有“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B、辟,由朝廷或下属官府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例如《张衡传》“连辟公府 不就”。 C、夺服,是指官员丧期未满,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与“夺情”的意义相近。 D、顺帝是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常用的庙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顾和敢于直言,为政很有主见。诸从事都在议论官长的得失,只有他不参与,并直言规劝王导不应收集传言、把严苛作为处理政务的原则,获得王导赞赏。 B、顾和尊章重典,以礼规范事物。他为人处事恪守相关的礼仪规范和典章制度,小到皇冠上装饰品的使用,大到皇亲国戚犯罪后是否应该得到宽恕。 C、顾和事母极孝,为尽孝而抗命。为母守丧期间,朝廷欲起用他为尚书令,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与古人无法相提并论,坚决不同意在守孝期内应荐复职,但在皇帝的再三下诏后,服从了皇帝的命令,上任工作。 D、顾和多次进谏,拒绝迎合权贵。他认为江夏公守丧的时间过长,不合礼法的规制,就毅然上奏,给皇帝摆事实,讲道理,并力陈不予纠正的后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答曰:“明公作辅,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导咨嗟称善。 (2)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秋 梦 唐·杜牧 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 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首联写秋夜高空凄清的声音和捣衣砧上清冷的月色,营造了清冷却又高远的意境,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B、颈联“孤鸿”出塞、秋叶辞林,运用比兴手法抒写了思妇在秋梦中赴边,探望自己远戍边关的丈夫的深情。 C、颔联写思妇因对远戍边塞的丈夫的深切思念而无法成眠,唯有在清冷的秋夜中体味深沉的孤独与痛苦。 D、这首诗虽写了思妇的孤枕之苦,但并没有流露出悲戚哀怨的情感,诗人借思妇委婉地流露出自己的忧国之思。 15、有人建议把诗歌尾联修改为“晨寄征衣去,迢迢织女心”,使诗意简明显豁。你觉得这样修改好不好?为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16、填空(6分) (1)辛弃疾在《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中用典故表达出自己不会像张翰那样每到秋天就会思念家乡的鲈鱼莼菜羹而辞官归隐的句子是“ ,尽西风, ?” (2)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站在时空的角度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写出了洞庭湖磅礴气势的句子是 , 。” (3)杜牧在《阿房宫赋》 中批评秦统治者极尽奢侈时写道“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 。” 三、语言文字与应用(20分) 中国人对于梅花普遍怀有一种特殊的爱恋之情。应该说,没有哪一种花像梅花这样享受着 的好评。其实,就梅的形象来看,若是在花中“选美”,她是无论如何也难以 的。那薄如蝉翼的花瓣,稀疏的花蕊,淡淡的清香,在众香国里,绝对难以招人眼目。历览前贤崇尚梅的缘由,加之几次充当梅客的感悟,我想,千百年来,梅之所以让人欣赏、赞誉、咏叹,多半是源于她的品格。因此,“品逸如梅”常常被用作是对一个人品行的赞誉抑或是自励的标准。宋代林和靖老先生生性奇俊, ,终生不愿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直在杭州孤山过着隐居生活,平生植梅放鹤,人称“梅妻鹤子”,也历来被传为佳话。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得宠,说来说去,还是文人的笔力所致。中国的文人往往自诩以天下为己任,而文人们的际遇又 ,各不相同,特别是那些刚正耿直的正人君子和贤达官宦,往往怀才不遇,或是屡遭贬谪,尽尝阶下之苦。而( )比拟自己的意志和胸怀。如陆游的诗“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王冕也有诗云:“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正是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给梅赋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广为传播。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众口一词 独占花魁 超凡脱俗 千差万别 B、有口皆碑 独占鳌头 超逸绝尘 千差万别 C、有口皆碑 独占花魁 超凡脱俗 大相径庭 D、众口一词 独占鳌头 超逸绝尘 大相径庭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他们远大的志向便往往寄寓在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 B、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让他们往往寄寓了远大的志向 C、他们往往将远大的志向寄寓于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 D、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便往往被他们寄寓远大的志向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正是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给梅赋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广为传播。 B、由于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给梅赋予了谈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广泛传播。 C、正是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梅给赋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广泛传播。 D、由于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给梅赋予了淡治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广为传播。 20、将下面几个短句合并成为一个长句,不得改变原意(可以适当增减词语)(6分) (1)中国女子这一回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殒身不恤。 (2)这一事实更足以成为明证了。 (3)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 21、阅读材料,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一则有关萤火虫与蜗牛的资料上说,萤火虫是肉食小甲虫,而它的食物就是娲牛。原来,萤火虫的头顶有一对颚,弯拢来就成为一把钩子,钩子上有一条沟槽,那东西细小得像头发,很尖利。萤火虫先用颚在精明的蜗牛的肉体上轻轻地敲敲。而蜗牛根本未把弱小的萤火虫放在眼里。它不知道,萤火虫的这种敲打就是向它注射一种毒液。当蜗牛被毒倒后,萤火虫再敲它几下,注射另外一种液体,使蜗牛的肉变成流质,然后用管状的嘴喝下肚去。 (1)从以上材料中可以推论出萤火虫取得胜利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不超过20个字)(1分) 答: (2)从以上材料中可以推论出萤火虫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不超过30个字)(2分) 答: (3)我们从蜗牛的经历中可以得出什么教训? (不超过40个字)(2分) 答: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根据一项针对中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成功人生”关键词有: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怕失败、知足常乐、比尔·盖茨、高薪工作、健康、家庭、美好感情、父母、改变世界。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理解的成功人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关键词,并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立意自定,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文答案 1、B(A,具有严谨的科学底蕴。C,“全面被运用”扩大范围,原文是“十分广泛”。D、强加因果关系,原文它指氢弹,答案它指核聚变。) 2、 D(文中没有运用对比手法。) 3、 A(“电影中很多情节会在现实中发生”无中生有。) 4、D(“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错,原文是“智慧城市的理想预期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亟待解决的问题”不指“难以解决的问题”。) 5、A(“只要,就”充分条件错,原文是必须具备六大关键要素,还要涵盖六大领域,属必要条件。) 6、一是要了解城市运行各方面各领域的真正需求,保证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城市居民广泛有序参与到城市发展中来,实现整个城市智能化发展。 三要加快制订推进智慧城市的相关政策,以保证其正常、有序地发展。 (每点2分,其他方面如智慧城市应在统一的标准指导下进行、培育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性智慧产业,开成产业群等,言之有理变可。) 7、C(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对两种不同的人生引发的思考,并不是揭示了做事要深入思考,方能有所建树的道理。) 8、(1)本文构思上的最大特点是对比。 (2)文章自始至终贯穿着奶奶与诺贝尔奖得主洛伦兹的对比,从发现“认母现象”、出生、生平经历、晚年幸福等多方面进行对比。 (3)新颖的构思,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了读者对两种不同人生的思考,令人掩卷遐思。(每点2分) 9、例一、我认为洛伦兹笑得更幸福。(1)因为他以自己的敏锐和智慧发现了新理论,获得了诺贝尔奖,让人生更有价值;(2)而奶奶仅是找到了一只丢失的小鸡,二者的价值自然无法相比;(3)奶奶早在洛伦兹之前就发现了“认母现象”,却无法提升为理论,这样的人生很平淡;(4)奶奶发现的仅仅是生活中的一种偶然现象,洛伦兹终其一生都在为此事进行深入的探究本质和规律。(答3点可得6分) 例二、我认为他们都笑得幸福。(1)一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经历不同,人生观和世界观也不同,他们对幸福的定义和理解也不一样;(2)虽然二人实现的价值不同,但都是二人自己努力的结果;(3)洛伦兹经过不懈的努力,在科学界实现了价值,是幸福的;奶奶找到了小鸡,在平凡的生活上的幸福更真实、具体、易得。(每点2分)答奶奶笑得更幸福,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10、A 11、D(顺帝、武帝是谥号。太祖、太宗是庙号。) 12、C(“服从了皇帝的命令,上任工作”错,原文是“和表疏十余上,遂不起。服阕,然后视职。”守孝期满后才任职。) 13、(1) 顾和说:“明公(或您)作为辅佐皇帝的大臣(或重臣),为什么要收集传言,把严苛作为处理政务的原则呢?”王导赞叹表扬了顾和. (共5 分,“采听”、“察察”各1分,句子大意3 分)(察:看清楚,意译为精明,对人苛刻) (2)顾和以母亲年老为由坚决推辞,皇帝下诏书告知他。特别允许他晚上出宫回家早上来上班,他受到优厚的待遇达到这样的程度。 (共5 分,“敕喻”、“特听”、“见优遇”各1分,句子大意2 分) 14、C(不是彻夜难眠,是梦醒时分)。 15、不好。(1)“晨”字虽然清晰交代了时间,但其意蕴不如字丰富。“又”字说明不是寄一次,而是寄多次,表达了对戍边丈夫的牵挂,对其守卫边塞的支持。(2分) (2)“织女心”仅突出思妇的思念,“天外心”则既写出相距之遥远,又使“心”的包蕴更丰富:不仅是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也是支持丈夫戍守边塞的美好思想,还可包含对国家的担忧和热爱之心。(3分) (3)诗贵含蓄蕴藉,作者将自己的爱国思想灌注到少妇思边的诗句中,摆脱了一般闺怨诗的俗套,具有撞人心扉的艺术力量。(1分)(答作者借少妇思边的形象体现了作者自己的爱国忧国思想,也对。) 答案为好的,不给分。 16、 (1)休说鲈鱼堪脍 季鹰归未 (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3)多于在庾之粟粒 多于周身之帛缕 (每句1分,错一字则该句不得分。) 17、A(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后面不能再接“的好评”。独占花魁:癞蛤蟆终于吃上天鹅肉、灰姑娘终于嫁给王子。现引申为拔得头筹。独占鳌头:科举时代指中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两个词均可。超凡脱俗:原指佛教徒功夫深,已超出尘世。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超逸绝尘:形容奔跑得极快。千差万别:形容种类多,美别大。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18、D(此题考查语言来达的连贯。从后文“比拟自己的意志和胸怀”看,主语应为“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故排除A中C,比较B项和D项看,选用被动句比选用祈使句更恰当,且B项中“往往”一词的位置不当。) 19、A(画线句子的语病是句式杂糅。“给梅赋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架骜的个性且广泛传播”句式杂糅,将“广泛”改为“广为”。B和D项没有改正错误、反而改得没有主语了,C项主客颠倒。) 20、 中国女子这一回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殒身不恤的事实,更足以成为她们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单句正确4分,主语:事实。谓语:成为。宾语:明证。两个定语位置正确,2分) 21、(1)萤火虫将致命的毒液注射到了蜗牛身体里。(1分) (2)萤火虫化劣势为优势,用细小的身躯迷感了对手,让对手放松戒备。(2分) (3)越是看似不堪一击的对手无足轻重的细节,越不可粗心大意、掉以轻心。(2分)(意思对即可) 22、作文参考2019年高考全国一卷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立意]: ①成功人生要选定目标,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追名逐利,且要有坚持精神,不怕失败;②做一个平凡的成功者,知足常乐,远离贪婪,不求高薪工作,但求高洁人生;③健康是成功的本钱,家庭是成功的后盾;④成功人生应当有美好的情感世界,例如孝敬父母,家庭和睦;⑤成功者要正确处理大我和小我的关系,既要有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又要顾及身体、家庭等个人问题;⑥成功者须有高度的理智,要有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不能只做自己喜欢的事。等等。 参考译文: 顾和,宇君孝,是侍中顾众的同族兄弟之子。顾和两岁时父亲去世,童年就很有德操,同族之叔顾荣很器重他。王导主政扬州时,征用顾和为从事。有一次,月初一应当上朝,还没入宫,车停在门外。周颤過见他,顾和正在捉虱子。坦然不动。还有一次,顾和去见王导,王导正困倦,说话间就睡着了。顾和想把他弄醒,于是对同座的人说:“从前常听同族里的叔父元公说过王公协同辅位中宗,保全江南的事。王公身体有小不适,令人焦虑。”王导醒了。对顾和说:“你资质优异出众,机警有锋芒,不仅是东南之美,实在是海内俊杰。” 于是顾和就出名了。不久王导派八部从事到衙署去,诸从事都议论官长的得失,只有顾和不说话。王导问顾和:“你听到了什么?”顾和回答说:“明公作为辅佐皇帝的大臣,为什么要收集传言,把严苛作为处理政务的原则呢?”王导赞叹表扬了顾和。 当初,晋朝中兴,国都东迁,日旧的典章制度有许多缺失,皇冠上的旒用翡翠珊瑚以及杂珠等装饰。顾和奏道:“过去皇冠上有十二旒,都用玉珠,现在用杂珠等,不合于礼制。”于是改过来了。顾和迁任尚书仆射,以母亲年老为由坚决推辞,皇帝下诏书告知他,特别允许他晚上回去早上来上班,他就是这样受到优厚的待遇。不久,因母亲去世离职,服丧以孝闻名。练祭过后,卫将军褚裒上疏推荐顾和,起任为尚书令。顾和对亲近之人说:“古代有人脫去丧服去服从君命,大概是因为才干足以处理时务。我在平常日子里尚且不如别人,何况现在心中混乱,我用什么来对事情有万分之一的补益呢?”皇帝又下诏书,顾和十余次上表疏,于是不出任职务。服丧期满,然后才去处理职事。当时谢尚兼任宣城内史,拘捕了泾县县令陈干并杀了他,主管官员认为谢尚违反制度要处罚黜免他,诏令却宽恕他。顾和再次上奏说:“谢尚先是被叛了不法受贿罪,被准许自首免死。而谢尚心中有一点不满意,就肆意呈威施虐。谢尚身为外戚,按规定可以宽恕,手下的官员,应当依法处置。”谢尚,是皇太后的舅舅,所以奏疏被搁置下来了。当时江夏公卫崇为庶母服丧三年,顾和就上奏道:“礼是用来规范事体促成教化的,所有当君王的无不崇尚正礼昭明根本。江夏公卫崇最近丧母,又在守孝时行重礼,违反礼度。放纵私情。如不纠正,就无法治理事物。可令太常让他们都除去丧服。”诏书同意。顺帝永和七年,因病重辞职,当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