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抢分点三材料比较题--比较内容的侧重点和报道角度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抢分点三材料比较题--比较内容的侧重点和报道角度课件

“ 三看法 ” 比较报道的侧重点 非连续性文本的材料,往往选取一组同一主题、同一新闻事件的三至四则新闻材料,这些材料或因体裁不同、报道的媒体不同、记者看问题的立场、观点不同,即使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在内容上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使报道出现了各有侧重的情况。对报道侧重点的分析,既要看报道的对象,更要看报道的深度和宽度。 【 典题示例 】 —————————————————————————————————— [ 典例 1]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后面的问题 。 材料一: 据英国路透社 3 月 27 日报道,波音公司 27 日称,已对 737 MAX 的软件重新编程,以防止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出现故障。 报道称,在过去 5 个月发生两起致命的坠机事故后,波音自动飞控系统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审查。 负责产品战略和未来飞机研发的副总裁迈克 · 西内特对记者说: “ 我们将竭尽所能确保此类事故永不再发生。 ” 美国联邦航空局表示,尚未对波音公司的软件升级进行审核或认证。 英国 《 金融时报 》 认为,波音此举等于默认了 737 MAX 机型的飞行控制系统可能与 5 个月内发生的两起致命坠机事故有关。 报道称,这家飞机制造商自两架波音 737 MAX 坠毁导致 300 多人丧生后,一直面临着强烈批评,该公司试图通过公布软件修复细节重拾主动权,软件修复旨在解决自动防失速功能的问题,这项功能可能在两次坠机中都出了故障。 ( 摘自 2019 年 3 月 28 日 《 参考消息 》) 材料二: 就在 3 月 10 日埃航 ET302 航班发生坠机事故后还不到 24 小时,中国民航局就发布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通知:中国所有航空公司都将停飞事故中的机型 —— 波音 737 MAX8 。中国这一速度奇快的果断举动表明,中国对于自己在商业航空领域的制度权威地位,其信心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民航局的这一决定很快得到了各国的效仿,全球逾 20 个国家和地区也纷纷下达禁飞令,显示中国在世界航空界的权威地位正逐步上升。 美国 《 外交政策 》 双月刊网站 2019 年 3 月 13 日报道称,中国的迅速决定引发了连锁反应,其他国家和航空公司很快便予以效仿。这种速度奇快的国际反应使得美国跌跌撞撞地想要捍卫一个最终难以捍卫的立场,而中国则像是一个负责任的有安全意识的天空守护者。美国 《 华盛顿邮报 》 评论称,中国领头停飞,意味着美国联邦航空局不再是世界上唯一的航空权威,中国民航局正逐步成为和美国联邦航空局以及欧盟航空安全局同样能决定飞机安全与否的航空权威。可以预计,到 2020 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民用航空市场,届时中国研制的 C919 商用客机将是波音 737 系列的直接竞争对手之一。 ( 摘自 2019 年 3 月 16 日 《 中国日报 》) 材料三: 据 《 西雅图时报 》 报道, 737MAX 的认证 “ 匆忙 ” ,波音急于让其上市,与老对手空中客车的同级客机 A320NEO 系列竞争,因此不断赶进度。美国联邦航空局管理层也不断敦促安全工程团队迅速完成授权认证,于是一边将安全认证工作委托给波音自身的团队,一边简化审查工作。 而 《 纽约时报 》 则援引匿名的波音前员工称,多年前,为了追赶生产进度,重新获得飞机订单,波音工程师不得不以两倍于正常的速度提交设计图纸,仓促推出 737MAX 可能导致部分安全风险被忽略。 在 27 日的听证会上,美国参议员理查德 · 布卢门撒尔认为 “ 认证外包 ” 相当于 “ 让狐狸看管鸡窝 ” ;参议员特德 · 克鲁兹称 “ 企业与监管者的亲密关系 …… 撼动了公众信心 ” 。但联邦航空局代理局长丹尼尔 · 埃尔韦尔否认波音进行 “ 自我认证 ” ,理由是联邦航空局 “ 直接参与 ” MCAS 认证,认证过程 “ 细致而全面 ” 。 大型客机在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方面有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全方位措施来保障安全。接连的两起事故引起了包括美国媒体在内的全球媒体的广泛质疑,这些质疑针对的是,如果波音在设计制造 737MAX 时不是过分赶进度,而是稳扎稳打,排查 MCAS 系统等任何可能的设计不足;如果在销售客机时,安全设备不是选装而是标配,并配有详细说明和飞行员培训;如果美国联邦航空局的认证流程真正做到细致和公正,而不是委托波音 …… 两起事故是否可能避免? ( 摘自 2019 年 3 月 28 日新华社消息 ) 一、文本梳理 材料一: 1 . 体裁: “ 材料一 ” 是一则英国路透社的    。 2 . 内容: 这则    报道了    ,并简要回顾了过去 5 个月发生的         。 3 . 观点: 材料来源于 《 参考消息 》 ,叙述客观。 消息 消息 波音公司已对 737 MAX 的软件重 新编程 方对此事件的评论 两起坠机事故及各 材料二: 1 . 体裁: “ 材料二 ” 是 “    ” 的节选 。 2 . 内容: 这则材料是对 。 3 . 观点: 材料认为, 。 时评 波音坠机事件发生后中国停飞波 音 737 MAX 机型的评论 中国在第一时间决定停飞波音 737 MAX 机型,彰显了中国在世界航空界的权威地位 材料三: 1 . 体裁: “ 材料三 ” 是一则     。 2 . 内容: “ 材料三 ” 引用 《 西雅图时报 》 和 《 纽约时报 》 的消息,报道了波音公司在      上可能存在的问题,侧面说明了 的原因。 3 . 观点: 材料三结尾,用了三个 “ 如果 …… 而 ( 不 ) 是 ……” 的句式,表达了对 的 不满。 消息 生产环节 两起坠机事件产生 波音公司只追求产量而忽视安全性 二、以题读文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 ( 错误的要注明原因 ) ① 由于近期接连发生了两起波音 737 MAX 坠机事故,波音自动飞控系统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审查。 (    ) ② 英媒认为波音公司默认了 737 MAX 机型的飞行控制系统与 5 个月内发生的两起致命坠机事故有关。 (     ) ③ 中国民航局在埃航 ET302 航班发生坠机事故后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宣布停飞事故中的机型 —— 波音 737MAX8 。 (    ) ④ 美国两位参议员在听证会上指责美国联邦航空局监管不力,但遭到了联邦航空局有关官员的否认。 (    ) √ ×   原文是 “ 可 能 ” 。 √ √ 材料二与材料三报道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 (6 分 ) [ 答题流程 ]   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 第 1 步:通读文本,全面把握文本内容 三则材料都围绕             问题展开了报道,三则材料,有的来自 《       》 ,有的来自 《       》 ,有的来自        。 第 2 步:看清题目要求,明确设问角度 题目要求比较 “ 材料二 ” 与 “ 材料三 ” 的 “ 报道的侧重点 ” 。解答此题,要从      、      、      等角度分析。 波音 737 MAX 机型坠机 参考消息 中国日报 新华社消息 体裁特征 报道内容 观点态度 第 3 步:多点对比,分角度写出答案。 材料二 材料三 体裁 特征 是一则      文章的节选,有对材料的分析,有议论。 是一则        的节选,前面部分是     ,后面部分是     。 报道 内容 评论了            。 报道了国外媒体对波音公司在生产环节上可能存在的问题,意在说明     。 时评类 新华社消息 叙事 议论 中国在两起坠机 事件发生后,立 即停飞 相关机型引起的社会影 响 两起坠机事件产生 的原因 材料二 材料三 观点 态度 认为停飞波音,彰显了中国在航空领域的权威地位。 国外媒体认为波音公司有一定责任,美国联邦航空局也难辞其咎。 [ 规范作答 ] ① “ 材料二 ” 侧重报道事故发生后中国采取的措施及其意义 。第二起事故发生后中国率先停飞相关机型,表明中国在国际航空界的地位日益提高。② “ 材料三 ” 侧重报道事故发生的原因。媒体认为波音公司当然有责任,而美国联邦航空局也难辞其咎。 [ 评分细则 ] 能从材料报道的内容和观点两个角度比较即可 。 每点 3 分 。 [ 类题拓展 ] 1 .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为了尽快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管理层的授权认证从而增加订单,波音公司不断赶进度,仓促推出 737MAX 。 B .如果波音在设计制造 737 MAX 机型时不过分赶进度,排查任何可能的设计不足,就有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C .中国领头停飞的举措意味着中国民航局正逐步成为继美国联邦航空局和欧盟航空安全局之后的一个新的航空权威。 D .大型客机的安全保障,离不开制造商在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严把质量关,也离不开监管部门严格公正的认证。 解析: 波音公司不断赶进度的原因是急于让 737MAX 上市,与老对手空中客车的同级客机 A320NEO 系列竞争。 答案: A 比较报道的角度需要 “ 三关注 ” 关注新闻视角 新闻的视角即什么人在报道,从什么角度报道。新闻报道的视角与作者立场观点、内容话题密切相关,不同的人呈现出不同的视角,表现不同的观点。 关注报道深度 有的新闻材料,仅就新闻事实进行报道,涉及的层面较浅;有的新闻,除新闻事实外,还有深厚的新闻背景、原因分析和结果预测,有作者的观点态度和相关人员的分析评论,涉及层面较深。 关注报道宽度 所谓新闻报道的宽度,就是新闻的涉及面,有的仅就某一事件、现象做客观纵向的报道,有的由此及彼,对同类现象和相关事件进行横向类比分析,如综述类新闻。新闻的宽度不同,侧重点也不相同。 考点诠释 新闻报道的角度 , 就是新闻记者观察问题的视角和新闻的导向 。多则材料组成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因作者的国别、信仰、立场、观点不同,对新闻事件涉入的程度不同,报道的角度就会不同。分析新闻报道的角度,首先要准确把握新闻的内容,其次要体会材料流露的观点倾向。 【 典题示例 】 ————————————————————————————————— [ 典例 2]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后面的问题 。 材料一: 经过 40 年的改革开放,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通过 “ 一带一路 ” 向中亚、中东和欧洲、东南亚和非洲输出自身的优势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管理模式,最终取得世界市场与国际合作优势,实现全方位的开放。 “ 一带一路 ” 倡议吸引了很多战略伙伴的优势资源,为我国健康可持续化快速发展提供沃土。 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全球化 ” 是一把双刃剑,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沟通更为便捷,合作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会带来更多的商机。劣势也相当明显,会带来外来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的冲击,很容易造成本土文化的没落,原有的经济体系也将受到影响。 “ 一带一路 ” 强调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互相信任,尊重并包容文化差异,深入了解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多形式、多渠道谋求交流合作的机会。 “ 一带一路 ” 涵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助于推动全球化均衡可持续发展。 ( 摘编自 《 论中国 “ 一带一路 ” 的战略意义 》) 材料二: “ 一带一路 ” 建设以其开放、多元、共赢的特质,日渐为世界认同。 123 个国家和 29 个国际组织已经与中方签署共建 “ 一带一路 ” 合作文件, “ 一带一路 ” 朋友圈遍及全球。中国与巴基斯坦成立中巴经济走廊联委会,缅甸成立实施 “ 一带一路 ” 指导委员会,瑞士政府在外交部设立 “ 一带一路 ” 咨询协调办公室 ……“ 一带一路 ” 建设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以及德国西门子、美国通用电气、日本通运等跨国公司,正以不同形式参与 “ 一带一路 ” 合作。国际人士普遍认为, “ 一带一路 ” 倡议是真正具有包容性的全球合作项目,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截至 2018 年底,首届 “ 一带一路 ”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果落实率达 96.4% 。 5 年多来,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超过 6 万亿美元,为当地创造 24 万多个就业岗位和 20 多亿美元税收。中欧班列开行 1.4 万列,到达欧洲 15 个国家 49 个城市;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项目扎实推进,柬埔寨额勒赛水电站、巴西美丽山特高压项目等一批惠民工程落地生根;中国港口与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600 多个主要港口建立航线联系 …… 共建 “ 一带一路 ” 的丰硕成果,让沿线国家发展潜力得到释放,人民生活便利了,工作好找了,笑脸也多了,获得感日益增加。 ( 摘编自 《 瞩目共建一带一路盛事 》) 材料三: 对于 “ 一带一路 ” 倡议,不少美国战略界人士都担心 “ 一带一路 ” 对美国全球影响力构成 “ 一定威胁 ” 。他们多认为: “ 一带一路 ” 倡议是中国的 “ 马歇尔计划 ” ,中国意欲借此将经济实力转化为地缘政治影响力,控制欧亚大陆,并在国际秩序方面 “ 另起炉灶 ” 。 不过,随着 “ 一带一路 ” 建设不断推进,美国智库和战略界人士对 “ 一带一路 ” 并非一味反对,而是心态更趋复杂。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张克斯等人呼吁,美国不应盲目夸大 “ 一带一路 ” 的地缘政治意涵,需要认真对待这一将深刻影响中国内外政策的重要倡议,应深化对 “ 一带一路 ” 相关进展的分析,寻求更坚实的信息基础和更明智的应对之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波森、对外关系委员会东南亚项目主任柯兰奇克称,美国国内有不少人对 “ 一带一路 ” 抱有 “ 等着看它失败 ” 的态度,但是 “ 让中国失败 ” 并不必然发生,也不必然对美国有利,美中在促进地区发展等方面并非 “ 你输我赢 ” 关系,不妨考虑 “ 让中国成功 ” 。曾供职于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南亚问题专家、进步中心高级研究员维耶拉称, “ 一带一路 ” 与美国提出的 “ 新丝绸之路 ” 计划有很多共同目标,两者如能实现 “ 串联 ” ,可更好完成相关重大项目。 ( 摘编自 《 如何看待 “ 一带一路 ” 建设中的 “ 美国因素 ” 》) 一、文本梳理 材料一: 1 . 体裁: “ 材料一 ” 是 。 2 . 视角: 材料题目是 “ 论中国 ‘ 一带一路 ’ 的战略意义 ” ,文章站在 “ 我国 ” 的角度, 。 3 . 观点: “ 一带一路 ” 涵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助于推动全球化均衡可持续发展。 新闻时评 高度评价 “ 一带一路 ” 的意义 材料二: 1 . 体裁: “ 材料二 ” 是 。 2 . 视角: 材料的题目是 “ 瞩目共建一带一路盛事 ” ,也是站在 “ 我国 ” 的视角上, 。 3 . 观点: “ 一带一路 ” 建设以其开放、多元、共赢的特质,日渐为世界认同。 新闻时评 历数 “ 一带一路 ” 的成就 材料三: 1 . 体裁: “ 材料三 ” 是 。 2 . 视角: 这则材料的标题是 “ 如何看待 ‘ 一带一路 ’ 建设中的 ‘ 美国因素 ’” 。材料重点分析了 。 3 . 观点: 不少美国人担心这一战略对美国的威胁,也有人抱着复杂的心态观望等待。 新闻时评 美国国内不少人对 “ 一带一路 ” 的不同心态与看法 二、以题读文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 ( 错误的要注明原因 ) ① “ 全球化 ” 可以加强国家之间的联系、沟通、合作,带来商机,也会给本土的文化、原有经济体系带来不利影响。 (    ) ② “ 一带一路 ” 成果丰硕,贸易总额超过 6 万亿美元,彻底解决了沿线国家就业困难问题,为当地税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     ) √ ×   “ 彻底 ” 说法绝对 。 ③ 开放、多元、共赢的 “ 一带一路 ” ,为中国赢得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朋友圈遍及全球,日渐为世界认同。 (    ) ④ “ 让中国失败 ” 和 “ 让中国成功 ” 是美国内部对 “ 一带一路 ” 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体现了美国人对此的矛盾心态。 (    ) √ √ 上述三则材料都是有关 “ 一带一路 ” 建设的时评 , 但材料报道的角度各异 , 请简要分析 。 (6 分 ) [ 答题流程 ]  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 1 步:通读文本,全面把握文本内容 从材料的内容看,三则材料都是       的时评。 第 2 步:看清题目要求,明确设问角度 题目提示 “ 材料报道的角度各异 ” ,要求 “       ” 。 一路 ” 建设 我国媒体有关 “ 一带 简要分析 第 3 步:多点对比,分角度写出答案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视角 更多是    方的观点 更多是     方的观点 更多是    方观点 深度 重在对 “       ” 意义的发掘。更深刻 重在对   的报道 重在对      的报道 宽度 仅是对我国的意义 宽度大于材料一、三 从美国一国角度 中 合作 美 一带一路 参与方 感受 法复杂性 美方看 [ 规范作答 ] ① “ 材料一 ” 的视角是关注中方 , 认为 “ 一带一路 ” 促进我国全方位开放 , 推动全球化均衡可持续发展 。② “ 材料二 ” 的视角是关注合作方,合作方欢迎 “ 一带一路 ” 建设,认为 “ 一带一路 ” 让己方发展潜力得到释放。③ “ 材料三 ” 的视角是关注美方,美方先是担心威胁美国全球影响力,后来出现有助本国 “ 新丝绸之路 ” 等观点。 [ 评分细则 ] 视角把握准确,观点分析到位。每点 2 分。 [ 类题拓展 ] 2 .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为了赢得世界市场,扩大与他国间的合作,实现全面开放,实施了 “ 一带一路 ” 倡议。 B .在全球化可能冲击本土文化、影响本土原有经济体系的背景下, “ 一带一路 ” 强调互相信任和了解,尊重并包容文化差异。 C .美国战略界人士张克斯反对盲目夸大 “ 一带一路 ” 的地缘政治意涵,同时也对 “ 一带一路 ” 抱有 “ 等着看它失败 ” 的态度。 D . “ 一带一路 ” 提供了广阔的合作平台,吸引了许多大银行、跨国公司广泛参与,成为真正具有包容性的全球合作项目。 解析: C 项, “ 张克斯同时也对 ‘ 一带一路 ’ 抱有 ‘ 等着看它失败 ’ 的态度 ” 错误,原文 “ 美国国内有不少人对 ‘ 一带一路 ’ 抱有 ‘ 等着看它失败 ’ 的态度 ” 。 答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港珠澳大桥是一个全球瞩目的超级工程,是展示中国国家实力的超级舞台。作为一名国家培养的建设者,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是林鸣建设生涯的一个高峰,也可能是他的收官之作,但对中国的工程建设来说,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每一个节假日,林鸣必定陪伴在坚守岗位的工人身边。 这种 “ 在一起 ” 不仅是生活层面的关心、爱护,更是工作上的充分尊重、理解以及激励和培养。在林鸣的带领下,港珠澳大桥岛隧建设队伍攻破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级的工程难题。自项目开工以来,这支队伍中的 16 个集体、 9 名个人获得国家级荣誉, 1 名一线技术工人被誉为 “ 大国工匠 ” 。 2005 年接手这个工程后,林鸣对它的投资方、环境做了研究。林鸣对这一带很看好。在一些人对这个工程建设表示困惑的时候,他坚持认为,要把珠江口区域当作一个超级城市。现在,包括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二桥和正在规划的伶仃洋大桥,将来东西连通后,珠江口区域将会成为一个超级城市。 从这个意义上说,超级工程不能简单地用工程经济指标来衡量,而要用社会发展的战略价值去考量。它正在改变格局,改变人的思路,改变城市化的观念。用四句话来概括就是:对现状的理性,对创新的欣喜,对超越的欣赏,对尝试的包容。 现在,林鸣心底还有一个愿望:等到港珠澳大桥全线通车那天,如果可能的话,他想在大桥上跑一次。到现在为止,他的跑步纪录是 46.3 公里。港珠澳大桥全长 55 公里,他想他应该能跑下来。 ( 摘编自 《 独家专访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 每一步都是第一步 》) 材料二: “ 说到为什么要建这样的一座大桥,我们得先看看它所处的地理位置。 ” 孟总说。 珠江口水域面积大约 2 100 平方公里,半径 60 公里以内有 14 个珠三角的大中城市、 7 座机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不仅在历史上就是中国南大门上的一道防线,今天更是国家发展珠三角,特别是与香港、澳门携手打造 “ 大湾区 ” 前景非常辽阔的一个经济大舞台。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广东省依靠香港经济的带动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之一,只是多年来粤东、粤西发展并不平衡,交通造成的阻碍是主要的原因。 孟凡超说: “ 香港通过珠三角东岸这一侧的交通互联互通,已经实现了和内地,比如深圳的经济勾连。但和西岸,和澳门这边基本上是一个空白,原因就是珠江口东西两岸天堑的阻隔,导致珠三角西岸经济开发建设明显滞后,经济布局相对薄弱,如果要改变这种状态,进一步发挥我们香港经济在大湾区内的龙头和辐射作用,建一条港珠澳大桥就显得很有必要。 ” ( 摘编自长篇纪实文学 《 天开海岳 —— 走近港珠澳大桥 》) 材料三: 由 33 节巨型沉管连接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它将直接消耗 33 万吨钢筋和 200 万吨混凝土,足以建造 8 座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 每节标准沉管长 180 米,宽 37.95 米,重约 8 万吨,大小相当于一艘中型航空母舰。但在此之前,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做过外海沉管隧道,而聘请国外专家进行技术咨询需要十几亿元。 “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一定要有飞跃式的发展,这么重要的工程,如果我们还简单重复,那就对不起肩负的这份职责。 ”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设计负责人孟凡超在大桥设计之初,就定下目标 —— 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创新,书写中国人自己的 “ 大桥故事 ” 。 勇于开始,敢于尝试,沉管制造的一项项创新成果应运而生: 2012 年,伶仃洋深处牛头岛,数千名工人在荒岛建起一个足有 10 个足球场大小的超级工厂,成为世界最大的现代化沉管预制工厂。 从未制作过模板的工程团队,用半年时间完成了世界上精度最高的自动化模板制造,并集成开发了钢筋流水线生产、大型全液压模板、混凝土控裂、管节顶推等成套技术,提高了工效和质量。 为了让沉管能经受近 30 米厚海底淤泥的重压,设计师们开创性提出半钢性沉管结构,解决了沉管隧道深埋的难题,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做到了深海沉管 “ 滴水不漏 ” 。 ( 摘编自 《 海上工匠 —— 记港珠澳大桥岛隧 工程和它的建设者们 》) 一、整体读文: 梳理结构思路 ,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你的理解分析 。 文本由三则材料组成,共同关注的话题是 “ ” 。 “ 材料一 ” 是新闻专访。 专访的人物是      ,专访的中心是 。 “ 材料二 ” 是纪实文学。 从      和        的角度报道了建设港珠澳大桥的必要性。 “ 材料三 ” 是新闻特写。 从              角度展现了建设者们的智慧和风采。 建设成就 港珠澳大桥的 港珠澳大桥总工程 师林鸣 港珠澳大桥工程的独创性 地理位置 经济发展需要 港珠澳大桥的海底沉管安装 二、模拟训练: 根据文本及你的理解 , 完成下列题目 。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衡量港珠澳大桥这一类超级工程建设的意义,要考虑它的工程经济指标,更要看到它的社会发展的战略价值。 B .珠江口水域大,周围城市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是中国南大门上的一道防线,这是建设港珠澳大桥的主要原因。 C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对改变珠三角西岸经济开发建设滞后,发挥香港经济在大湾区内的龙头和辐射作用大有裨益。 D .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在中国没有先例,是世界上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其关键技术是中国工程师自主研发的。 解析: B 项 “ 历史上是中国南大门上的一道防线,这是建设港珠澳大桥的主要原因 ” 理解错误。建设港珠澳大桥的主要原因是珠江口 “ 今天更是国家发展珠三角,特别是与香港、澳门携手打造 ‘ 大湾区 ’ 前景非常辽阔的一个经济大舞台 ” 。 答案: B 2 .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港珠澳大桥的沉管制造多项创新成果的产生,源于全体建设者敢为人先、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不懈奋斗的精神。 B .材料一结尾一段写林鸣打算港珠澳大桥全线通车那天在桥上跑步,看似闲笔,实则表现了他希望看到自己的成果的喜悦、自豪之情。 C .材料三开头部分列举了很多数据,并用世界第一高楼和中型航空母舰做说明,是为了突出今天中国经济实力的雄厚。 D .材料二与材料三都援引了工程设计负责人的言语来解说港珠澳大桥建设的相关情况,这样写可以增强报道的真实性。 解析: C 项 “ 突出今天中国经济实力的雄厚 ” 理解错误,这是为了反映港珠澳大桥的工程量之大,建设难度之高,需要进行前无古人的创新创造。 答案: C 答案:① 材料一侧重从港珠澳大桥建设者的体验 、 认识角度来报道 , 彰显超级工程建设者的敬业精神 、 团队意识 、 开明远见和坚定信念 ;②材料二侧重从港珠澳大桥建设对于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价值角度来报道,突出港珠澳大桥对于珠三角、 “ 大湾区 ” 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③材料三侧重从港珠澳大桥建设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的角度来报道,强调自主创新对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意义。 答案:① 在内容上 , 三则材料都报道了港珠澳大桥建设的伟大成就 , 都表达了对这一创多项世界纪录工程的自豪感 。②在写法上,都采用了列数字、引用典型人物言论的说明方法,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