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默写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默写

第五专题 古诗文情境式默写/53 第五专题 古诗文情境式默写 全国卷情景默写主要考查对名篇名句的识记及理 解能力。此题承袭 2015、2016 全国卷情景默写的题型。 〖真题导引〗 【高考全国卷Ⅰ】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 能“ , ”,是 用心专一的缘故。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 刘备过早去世,“ ,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 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 ”,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 ”。 【答案】(1)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2)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3)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高考全国卷Ⅱ】 10.补习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 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 ,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 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 , ”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 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答案】(1)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2) 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缦立远视 而望幸焉 【高考全国卷Ⅲ】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 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 “ , ?”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 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 “ , ”两句 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 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 文中所谓“ , ”。 【答案】(1)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2)岂无山歌 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3)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 章 〖解题方略〗 名句名篇理解性默写是新课标全国卷 2014 年出 现的新题型。 一、根据题干中给定的句子的翻译 如 2014 年新课标全国卷 I 题(2)中的“写山势高 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几 乎是诗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 译文。对这类译出原句整个意思的默写题,应考时只 需依照意译还原出原句就可以了。 二、根据题干中给定的关键词语 如 2014 年新课标全围卷 I 题(1)中的“同情百姓 的苦难生活”和“流泪叹息”,显示的是“长太息以掩 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关键信息;题(3)中的“花鸟” 和“悲愤情感”,显示的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的关键信息,“花”“鸟”与原句是同形词语。2014 年 新课标全国卷Ⅱ题(1)中的“以‘朝菌’和‘蟪蛄’为 例来说明‘小年’一词”,显示的是“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的关键信息,“朝菌”“蟪蛄”“小年” 都与原句是同形词语。这类关键信息几乎每道小题的 题干都有,应考时善于捕捉,就如探囊取物。 三、根据题干中给定的前一句的含义 如 2014 年大纲全国卷题(1)中的“以蚯蚓为例, 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实际上是原文 前一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 黄泉,用心一也”的例证含意,“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 证”自然是“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操也”。又如题(2)中的“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 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先,要以之为师”,实际 上也是原文前一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的含意,接下来默写的句子自然是“生 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这类题相 当于往常上下连句默写题一样,只不过显示的上句不 是句子的原文,而是句子的意思。明白了这点诀窍, 默写的句子也就无难可说了。 四、根据题干中给定句子在诗文中的内涵和作用 如 2014 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题(2)中没有默写句子 的关键词语和相关的意译,只是用“经过大段的反复 回旋,最后境界大开”,“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来显示原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 全诗中的内涵和作用。又如 2014 年大纲全国卷题(1) 中的“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 的一种境界”,也只是显示出待默写的句子“山重水复 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诗中的内涵和作用。题(2) 中的“表现文天祥民族气节以及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千 古名句”也如上两例一样,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 取丹心照汗青”在全诗中的内涵和作用。这类默写题 可以说是较高层次难度较大的试题,应考时需要调动 平常高层次的理解识记的储备。这就提醒我们理解识 记的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片言只语的字面义的理解 54核心考点·语文 上,而应该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透 彻理解句子在大语境中的涵义和作用,平常储积量够 大,应考时才能化难为易。 〖逐课攻关〗 初中 50 篇逐课理解性背诵默写 一.《论语》(孔子语录) 1.《论语》中孔子在阐述新旧知识关系时,认为 复习旧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的句子是 “ 。” 2.《论语》中,孔子用儒家修身养性的座右铭告 诉我们,对自己的不足,应该采取正确的看法的句子 是“ 。” 3.《论语》中,孔子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向周 围有长处的人虚心学习,从而加强自我修养的句子是 “ 。” 4.《论语》中,表现君子必须有宽广坚忍品质的 原因,是因有重任在肩的句子是“ 。” 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论语》中表明 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的语句是“ 。” 6.《论语·学而》中,曾子说的“三省吾身”, 其中的第一“省”是“ 。” 7.《论语》中“ ,任重而道远” 两句,表达了胸怀抱负的人要担当大任,就应当具有 刚强的意志品质的思想。 8.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在《论语》中,孔 子还有类似的表述,这句话是“ 。”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 句子是“ , 。” 2.《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 “ , 。” 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 子是“ , 。” 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 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 , 。” 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 的正确的态度“ , 。” 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 “ , 。” 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 , 。” 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 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 话“ , 。” 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 的名句是“ , 。” 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 度的两句话是“ , 。” 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孟子) 1.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强调在治国 时武力是不足恃的句子是“ 。” 2.《鱼我所欲也》中,孟子用鱼与熊掌类比,表 达自己取舍观,当二者不可兼得时应当“ 。” 3.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认为,饥饿的路人也 能坚守底线,当蔑视性的食物送到跟前的时候,他都 不愿接受的句子是“ 。” 4.孟子在《鱼我所欲也》结尾处,大声喝止伤害 “义”的行为,呼吁人们保持羞恶之心的句子是“ 。” 5.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认为失其本心 的行为是“ 。” 1.《鱼我所欲也》中,孟子用鱼与熊掌类比,表 达自己取舍观的句子是“ , 。” 2.《鱼我所欲也》中,孟子从反面论证“义”比 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采用舍生取义的句子 是“ ; 。” 3.《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人生中有超过 对生命的热爱,有超过对死亡厌憎的句子是“ , 。” 4.《鱼我所欲也》中,作者退一步假设论说生命 是最重要的,为了保命可以使用一切办法的句子是 “ , 。” 5.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认为,饥饿的路人也 能坚守底线,蔑视性的食物他都不愿接受的句子是 “ , 。” 6.《鱼我所欲也》中,孟子斥责那些不辨礼义而 贪求富贵的可耻行为,表达对“不义”的礼物不屑一 顾的句子是“ , 。”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阐述人应该在思想上 经历磨练的句子是:“ 。”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外部”说明了 导致亡国的原因的语句是:“ 。” 3.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 ”一句,从国内方面阐释了国家常常会灭亡 的原因。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化用了孔 子的话认为,谁都有犯错误时候,关键是要能改正错 误的句子是“ , 。”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表明生活、思想、 行为上的受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 , 。” 第五专题 古诗文情境式默写/55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的条件的 句子是“ , 。” 四.《曹刿论战》(《左传》) 1.《曹刿论战》中,作者把曹刿放在特殊情况下 出场,并把他跟同乡人对比,曹刿对统治者鄙视的原 因是“ 。” 2.《曹刿论战》中,他的同乡反对曹刿进见的理 由是“ 。” 3.《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 “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 。” 4.《曹刿论战》中所叙写的战役是中国战争史上 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曹刿认为交战过程中利于反攻 的时机是“ 。” 5.《曹刿论战》中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的 语句是“ 。” 1.《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 解 释 自 己 判 断 出 已 发 现 追 击 敌 兵 时 机 的 句 子 是 “ , 。” 2.《曹刿论战》中,作者把曹刿放在特殊情况下 出场,并把他跟同乡人对比,曹刿的话则说明他的深 谋远虑和对统治者鄙视的句子是“ , 。” 3.《曹刿论战》中,鲁庄公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 近臣的拥护上,曹刿表示不同看法的句子是“ , 。” 4.《曹刿论战》中,曹刿对鲁庄公的第二次答复 又予以否定,这为鲁庄公说出的第三个问题,而击中 要害做铺垫的句子是“ , 。” 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 , ?” 五.《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面对妻子、妾、 客人的赞美,邹忌没有轻易相信,待看到徐公后,又 觉得远不如人家,于是他“ ”,从 中悟出了治国之道。 2.《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选自《战 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主人公邹忌是 一位又高又帅气的美男子。表现他颜值高的句子是 “ 。”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从日常家事入手, 现身说法、用自己亲身体验讽劝齐王,他认为朋友赞 美我漂亮的原因是“ ”。这样就把 治国安邦之道置于形象的比喻之中。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 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文武大臣纷纷进谏,出 现了“ ”的好局面。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下令能受上赏的 人是“ 。” 1.《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开篇作者刻画了 邹忌身材魁梧,仪表堂堂的句子是“ , 。” 2.《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照镜后, 向他妻子询问自己与徐公比美的问题,妻子回答说自 己的丈夫最漂亮的句子是“ , 。” 3.《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表现民众进 谏和齐威王纳谏初期结果的句子是“ , 。”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对妻认为他美的 看法的语句是“ , 。”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对“妾之美我”看 法的语句是“ , 。” 六.《出师表》(诸葛亮) 1.《出师表》中,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 自己的句子是“ 。”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了自己“布衣”的 出身,并表明了当时的志趣,他并不想做什么高官的 句子是“ 。” 3.《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 句子是“ 。” 4.诸葛亮《出师表》中作者直言“益州疲弊”, 自身条件很差,地少将寡,百姓穷困,进而大声疾呼 “ ”。大有危在旦夕之势,如不救 亡图存,将会出现国破身亡的惨局。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了自己“布衣”的 出身,并以“ , ” 表明作者志趣:当时只想着能活下去,并不想做什么 高官。 2.《出师表》中,诸葛亮表明自己效忠蜀汉的赤 心,让后主刘禅放心的句子是“ , 。” 3.《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 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 。” 4.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 , 。” 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 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 , ”一致。 6.《出师表》中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 条是“ , 。” 7.《出师表》中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 “ , 。” 56核心考点·语文 8.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 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 , 。” 七.《桃花源记》(陶渊明) 1.《桃花源记》中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 受的句子是“ 。” 2.《桃花源记》中,从人们日常活动的角度写桃 花源美异的句子是“ 。” 3.《桃花源记》中,从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看, 从老人到孩子,他们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是 “ 。” 4.《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初见 渔人时他们盛情款待渔人的句子是“ 。” 5.成语“无人问津”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一 文,其原因是“ 。” 1.《桃花源记》中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和人物的句子是“ , 。” 2.《桃花源记》中用渔人因惊异而寻根问底,目 的是引出下文更异之境的句子是“ , 。”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 句是“ , 。” 4.《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中人的热情好客的句 子是“ , 。” 5.《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 的语句是“ , 。” 6.《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们生活心情的句 子是“ , 。” 7.《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 句子是“ , 。” 八.《三峡》(郦道元) 1.《三峡》中,写三峡秋季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 是“ 。” 2.《三峡》中写三峡两岸重重叠叠的山峰高峻险 拔如屏障一样的句子是“ 。” 3.《三峡》中写水势凶险,每逢到了夏天江水漫 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就会出现“ ” 的状况。 4.《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如果 不是正午或半夜,就“ 。” 5.郦道元笔下的《三峡》山水俱美,尤其是春冬 之时的水,作者用“ ”一句从色彩上写 出了水之秀美。 1.《三峡》中,作者为江水作注,重点写夏水之 势,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 图画的句子是“ , 。” 2.郦道元在《三峡》中,引用渔者歌词,进一步 突出三峡山高水远特点,渲染三峡秋季凄凉气氛的句 子是“ , 。” 3.《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句子是 “ , 。” 4.《三峡》中写水势凶险的句子是“ , 。” 5.《三峡》中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 , 。” 九.《马说》(韩愈) 1.《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 2.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 。” 3.《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再 好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如果吃不饱,力不足, 自然也会“ 。” 1.《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 。” 2.《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 责的语句是“ , 。” 3.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 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 句话:“ , 。” 4.《马说》中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 句子是“ , 。” 5.《马说》中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 子是“ , 。” 6.《马说》中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 用的句子是“ , 。” 十.《陋室铭》(刘禹锡) 1.《陋室铭》中,刘禹锡强调陋室所以不陋,因 为品德美好,点明文章主旨,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 。” 2.《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 句话是“ 。” 3.《陋室铭》中,从绿色的角度描写“陋室”环 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草色入帘青”。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从正面写与陋室主人 交往的都是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饱学之士的句子是 “ 。” 1.《陋室铭》中,刘禹锡强调陋室所以不陋,因 为品德美好,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 。” 第五专题 古诗文情境式默写/57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先写绿色苔藓、郁郁葱 葱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充满了勃勃生机,来衬托陋 室不陋的句子是“ , 。” 3.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与陋室主人来往的 都是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饱学之士的句子是“ , 。” 4.《陋室铭》中,写室主人日常生活高雅脱俗的 句子是“ , 。” 5.《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 句话是“ , ?” 6.《陋室铭》中作者在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 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 , 。” 7.《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 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8.《陋室铭》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 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 。” 十一.《小石潭记》(柳宗元) 1.《小石潭记》中直接写出潭水特征的语句是 “ 。” 2.柳宗元在《小石潭记》里,用比喻表现溪水蜿 蜒曲折的语句是“ 。” 3.《小石潭记》中写众多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 态的句子是“ 。” 4.《小石潭记》中用比喻写出小石潭两岸弯曲形 状的语句是“ 。” 1.《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 “ , 。” 2.柳宗元在《小石潭记》里写潭中的鱼,先是鱼 儿一动不动,接着“ , ”写鱼儿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 轻快敏捷,“似与游者相乐”。 3.《小石潭记》中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 曲的语句是“ , 。” 4.《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 凄凉的句子是“ , 。” 5.《小石潭记》中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 句子是“ , 。” 十二.《岳阳楼记》(范仲淹) 1.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是进亦忧,退亦 忧”一句,“进亦忧”指的是“ 。” 2.《岳阳楼记》中写道“迁客骚人”的“览物之 情”因景而异,在天气晴朗时“登斯楼”就会心情愉 悦的句子是:“ 。” 3.《岳阳楼记》中借鱼儿欢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 子是“ 。” 4.《岳阳楼记》中写古仁人在朝廷作官的人为百 姓担忧的句子是“ 。”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露仁人志士的高尚 情操和宽广胸怀,在普天之下的人担忧之前就已担忧 的名句是“ 。” 1.《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 句子是“ , 。” 2.《岳阳楼记》中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 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 , 。” 3.《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 子是“ , 。” 4.《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 是“ , 。” 5.《岳阳楼记》中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 句子是“ , 。” 6.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 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 “ , 。” 7.《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警 句是“ , 。” 8.《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 的语句(或表明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语句)是“ , 。” 9.《岳阳楼记》中,作者写“迁客骚人”登楼之 “喜”的语句(或与“喜”相照应的语句)是“ , 。” 10.在《岳阳楼记》中,作者探讨古人悲喜不受客 观环境和景物的影响,也不因个人得失而变化的人生 最高境界的句子是“ , 。” 11.《岳阳楼记》中,与“悲”相照应的语句是 “ , 。” 12.《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湖光山色的语 句是“ , 。” 13.《岳阳楼记》中,景物描写中最能体现“悲、 喜”二字的语句分别是“ , 。” 十三.《醉翁亭记》(欧阳修) 1.《醉翁亭记》中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环境特征(领 起全文)的句子是“ 。” 2.《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天 景色的句子是“ 。” 3.《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早晨的景色的句子是 “ 。” 58核心考点·语文 4.《醉翁亭记》中写滁州之人出外游玩时扶老携 幼的句子是“ 。” 1.《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 趣所在的句子是“ , 。” 2.《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 , 。” 3.《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 之景的句子是“ , 。” 4.《醉翁亭记》中体现全文核心命意及醉翁命名 之意的句子是“ , 。” 5.《醉翁亭记》中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 “ , 。” 6. 《 醉 翁 亭 记 》 中 贯 穿 全 文 主 线 的 句 子 是 “ , 。” 7. 《 醉 翁 亭 记 》 中 点 明 全 文 主 旨 的 句 子 是 “ , 。” 8.《醉翁亭记》中表现“乐山乐水乐酒”的句子 是“ , 。” 十四.《爱莲说》(周敦颐) 1.《爱莲说》中描写莲花美好形象,集中表现莲 高洁品质,成为咏莲的一个名句是“ 。” 2.《爱莲说》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也不孤傲自许的句子是“ 。” 3.《爱莲说》中,高度概括了莲的可贵品质,说 “莲”是“ 。” 4.《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令人敬重而 不敢欺侮的句子是“ 。” 5.周敦颐《爱莲说》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 子是“ ”。 6.《爱莲说》中,周敦颐运用正衬手法塑造莲花 的形象,评价菊花是“ ”,莲花是 “花之君子者也”,更突出了对莲花的喜爱。 1.《爱莲说》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 , 。” 2.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 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 。” 3.《爱莲说》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 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 ?” 4.《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 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 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 。” 5.《爱莲说》中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 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 。” 6.《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来写君子既不与世俗 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赏的句子是(或:赞美莲花品 质的名句)“ , 。” 7.《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 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的句子是“ , 。” 8.《爱莲说》中,高度概括莲的可贵品质的句子 是“ , 。” 9.《爱莲说》开篇从水陆两地的花写起,为引出 莲花埋下伏笔的句子是“ , 。” 十五.《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写庭院中充满着月 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的句子是“ 。” 2.《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苏轼因月色美好, 而想到了与自己共同境遇的老朋友的句子是“ 。” 3.《记承天寺夜游》中,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 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 。” 4.《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 是“ 。” 5.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正面描写月色的句 子是“ 。” 1.《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写月光如水、疏影 横斜的两句是“ , 。” 2.《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苏轼因月色美好, 也因孤独寂寞而想到了同病相怜的张怀民的句子是 “ , 。” 十六.《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1.《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宋濂少年博览群书增 长知识提升了理想的高度后,有更加高远追求的句子 是:“ 。” 2.《送东阳马生序》中赞扬马君则善学的句子是 “ 。” 3.《送东阳马生序》中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 勤奋的句子是“ 。” 4.《送东阳马生序》中进一步勉励马君则更加刻 苦向学的句子是“ 。” 1.《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宋濂提出疑问,询 问道理和谦逊专一的学习态度的句子是: , 。 2.《送东阳马生序》中用先达门人多和严肃表情, 第五专题 古诗文情境式默写/59 来反衬求学之难的句子是: , 。 3.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从脸色、礼节反映宋 濂虚心接受“先达”“叱咄”句子是: , 。表现他谦逊礼貌的态度。 4.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对天寒行路之苦 的补充,意在说明求学艰难的句子是: , 。 5.《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从求学时生活的清 苦角度来表现求学艰难的句子是: , 。 6.《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宋濂少年博览群书使 他增长了知识和提升了理想的高度,因此成年后追求 更加高远的句子是“ , 。” 7.《送东阳马生序》中,点明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 的语句是“ , 。” 十七.《关雎》(《诗经》) 1.《诗经·关雎》中,描写小伙子见到一位漂亮 的姑娘,引起爱慕之情和求婚愿望。抒写朝朝暮暮想 追求的句子是“ 。” 2.《诗经·关雎》中,描写小伙子见到一位漂亮 的姑娘,引起爱慕之情和求婚愿望。抒写了钟鼓声换 来她的欢颜的句子是“ 。” 1.《诗经·关雎》中,开篇以鸟儿对唱比兴,营 造男女相悦的气氛,并交代两情相悦的地点的句子是 “ , 。” 2.《诗经·关雎》中,以轻快甜美的笔调,描述 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爱情场景,统领全篇,形成了全篇 基调的句子是“ , 。” 3.《诗经·关雎》中,以女子采摘野菜的美妙动 作,吸引了青年男子,表现爱情故事发展的句子是 “ , 。” 4.《诗经·关雎》中,以女子采摘野菜的美妙动 作,搅乱了小伙子的心,使他朝思暮想,决意要追求 她,表现故事继续发展的句子是“ , 。” 十八.《蒹葭》(《诗经》) 1.《诗经·蒹葭》中,首句以出生的芦苇和白露 写景起兴,点明时令。写白露的一句是“ 。” 2.《诗经·蒹葭》中,写心上人就在河水对岸, 可望而不可即的句子是“ 。” 1.《诗经·蒹葭》中,首句以出生的芦苇和白鹭 写景起兴,点明时令,烘托气氛的句子是“ , 。” 十九.《观沧海》(曹操) 1.在《观沧海》中,对景物作了总写,不仅写了 水,更写了山。写山的句子是“ 。” 2.《观沧海》开篇叙事点题,交代时间地点的句 子是“ 。” 3.《观沧海》中,表现诗人面对登山所见的树木 葱茏的句子是“ 。” 4.《观沧海》中,表现诗人登山所见秋风的总体 感受的诗句是“ 。” 1.在《观沧海》中,表现曹操挥师北伐,登上碣 石山,初见大海的两句豪迈的诗句是“ , 。” 2.在《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对登山所见的水和 山两种景物的总体感受的诗句是“ , 。” 3.《观沧海》中,表现诗人面对登山所见的树木 和百草,写下总体感受的诗句是“ , 。” 4.《观沧海》中,表现诗人登山所见秋风和海水 的总体感受的诗句是“ , 。” 5.《观沧海》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 的句子是“ , 。” 二十.《饮酒》(陶渊明) 1.《饮酒》中,从视觉的角度写诗人悠然自得、 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名句是“ 。” 2.《饮酒》中表达诗人远离世俗名利羁绊,虽身 居“人境”而闲静无忧的原因的诗句是“ 。” 3.陶渊明《饮酒》诗中,表达只要思想远离达官 显贵,就能超尘脱俗的精神世界的诗句是“ 。” 4.陶渊明《饮酒》诗中,描写飞鸟结伴飞返山林 的景象,表现万物自由自在的诗句是“ 。” 1.陶渊明《饮酒》诗中,表现官场上你争我夺、 互相倾轧、奔走钻营的各种丑态和喜欢隐居的清净生 活的诗句是“ , 。” 2.陶渊明《饮酒》诗中,表达从大自然中的飞鸟、 南山、夕阳和秋菊等景物中悟出了人生真谛的诗句是 “ , 。” 3.陶渊明《饮酒》诗中,以主观动作采菊和客观 景物南山作为描写对象,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而脍 炙人口的诗句是“ , 。” 4.陶渊明《饮酒》诗中,无意中看见黄昏中的南 山美好景象: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的美 景的诗句是“ , 。” 60核心考点·语文 二十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在透过那风云 烟雾遥望着蜀川的句子是“ 。” 2.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奇峰突起, 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好似亲 密近邻的句子是“ 。”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 临别的叮咛,不要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流泪沾湿佩 巾的诗句是“ 。”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写与友人相似 的经历与身份,表达都充满着离别愁意的原因的诗句 是“ 。”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在烽烟的迷茫 之中,遥望送别之地的句子是“ , 。” 2.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奇峰突起, 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咫尺天涯的情意 的句子是“ , 。”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 临别的叮咛,表现友情真挚的诗句是“ , 。” 4.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了与友 人相似的经历与身份。表现两人之间情深意切的诗句 是“ , 。” 二十二.《次北固山下》(王湾)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表现在返乡途中日 夜兼程,船儿在泛着湛蓝的江水中急切向前的句子是 “ 。” 2.在《次北固山下》中,王湾伫立船头,眼前所 见是潮水涨平,视野开阔的诗句是“ 。” 3.在《次北固山下》中,王湾表现时序交替,季 节更迭,残夜还未消退,太阳已从海上升起,使人顿 生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4.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昼夜和冬春更替、 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江春入 旧年”。 5.在《次北固山下》中,王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 去家书到洛阳去,深刻表达诗人思乡情愁的句子是 “ 。”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表现在返乡途中鞍 马 舟 船 , 日 夜 兼 程 , 赶 路 急 切 的 心 情 的 句 子 是 “ , 。” 2.在《次北固山下》中,王湾伫立船头,眼前所 见是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借船帆来表现 的诗句是“ , 。” 3.在《次北固山下》中,王湾欲借北归的鸿雁传 书,深刻表达诗人思乡情愁的句子是“ ? 。” 4.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海上的昼夜和 自然的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 。” 二十三.《使至塞上》(王维) 1.《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浩瀚 沙 漠 中 醒 目 的 烽 烟 挺 拔 而 起 雄 浑 景 象 的 名 句 是 “ 。” 2.《使至塞上》用比喻的表现形式,写像随风而 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 诗句是“ 。” 1.王维《使至塞上》中,交代自己身份、出使目 的和地点的句子是“ , 。” 2.王维《使至塞上》,对塞上景物的描写中,把自 己比作飘飞不定的蓬草,表达了自己受排挤的伤感和 怨愤的句子是“ , 。” 3.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景象的境界弘大, 气象浑厚的诗句是“ , 。” 4.《使至塞上》中以事作结,收束自然的句子是 “ , 。” 二十四.《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 漂泊无定的杨花、凄厉啼鸣的子规营造悲伤氛围的诗 句是“ 。” 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 明月表达对老友遭遇的忧虑、思念与关怀的诗句是 “ 。”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 景并点明时令,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取漂泊无定的杨 花和凄厉啼鸣的子规,融情入景,悲痛之意自见的句 子是“ 。” 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 月人格化,抒发情感的句子是“ 。” 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 月人格化,抒发情感的句子是“ , 。” 二十五.《行路难》(李白) 1.《行路难》中表现作者的理想抱负终会实现, 定当高挂风帆到达理想彼岸的诗句是“ 。” 2.《行路难》中,借用姜太公垂钓的典故希望得 到重用的诗句是“ 。” 3.《行路难》中,黄河冰封难渡,比喻人生路上 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的句子是“ 。” 第五专题 古诗文情境式默写/61 4.《行路难》中,表明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 烈的自信心,总有一天会乘风破浪一路前行的诗句是 “ 。” 5.李白《行路难》中有两句诗运用典故,写出了 诗人有为于当世的理想,其中运用伊尹的典故的诗句 是“ 。” 1.《行路难》中表现作者的理想抱负终会实现的 积极乐观精神的语句是“ , 。” 2.《行路难》中比喻人生路上的艰难和仕途的阻 塞的句子是“ , 。” 二十六.《望岳》(杜甫) 1.《望岳》中,描绘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表 现杜甫初见泰山时惊叹仰慕之情的句子是“ 。” 2.《望岳》中描绘泰山秀美无比,集神奇与秀丽 于一体,表现杜甫初见泰山时惊叹仰慕之情的句子是 “ 。” 3.在《望岳》诗中,杜甫善于远观近看,由静转 动的描写,其中写暮鸟归隐入山林的句子是“ 。” 4.《望岳》中,表现作者登临绝顶决心和豪迈壮 志的诗句是“ 。” 1.《望岳》中,表现杜甫初见泰山时惊叹仰慕之 情的句子是“ ? 。” 2.《望岳》中描绘泰山秀美无比,突出泰山的高 耸挺拔、隔天蔽日的山姿,并赋予山生命力的句子是 “ , 。” 3.在《望岳》诗中,杜甫善于远观近看,由静转 动的描写云和鸟景物的句子是“ , 。” 4.《望岳》中,衬托出泰山高大,表现作者登临 决心和豪迈壮志的诗句是“ , 。” 二十七.《春望》(杜甫) 1.杜甫《春望》中,描写皇都之春满目凄凉,草 木丛生的景象,使人内心产生荒凉寂寞和空旷感觉的 诗句是“ 。” 2.在《春望》中,杜甫从小处落笔,情因景生, 景随情移到花上,面对繁花,涕泪四溅的句子是 “ 。” 3.《春望》中杜甫写长久音讯隔绝,一信难得, 家书珍贵的句子是“ 。” 4.《春望》中,用“三”虚指,表现烽火不息的 句子是“ 。” 5.《春望》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的语句是“ ”。 1.杜甫《春望》中,把眼前的人事和永恒的时空 对比,使人内心产生强烈的荒凉寂寞和空旷感觉的诗 句是“ , 。” 2.在《春望》中,杜甫从小处落笔,情因景生, 景随情移到花鸟上的句子是“ , 。” 3.《春望》中杜甫写战事长久音讯隔绝而家书珍 贵的句子是“ , 。” 4.《春望》中杜甫为国破家亡,离乱伤痛。叹息 自己衰老的句子是“ , 。” 二十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诗人为理想 而献身的伟大情怀的语句是“ 。”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秋天凄凉氛 围的语句是“ 。”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 同情劳动人民,庇佑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 颜欢笑的诗句是“ 。” 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我困窘无奈, 凄恻愁惨,长夜中又湿又冷,何时挨到天亮的诗句是 “ 。”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到被子的两 句是“ , 。”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 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然能乐观向上 的诗句是“ , 。”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 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 , !” 二十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把满天飞雪 的西北边塞风物,比作绚丽多姿的江南春景,万树梨 花斗艳盛开的句子是“ 。”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把视线从满 天飞雪的帐外,转入帐内描写,皮袍失暖,织锦单薄, 侧面表现天气奇寒的句子是“ 。”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天气寒冷, 铠甲难着的句子是“ 。”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作者将目光再次 移到帐外,延伸向辽阔天空,写愁云暗淡长空凝聚的 句子是“ 。”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转写三种乐器演 奏,间接地传达急管繁弦的场面,突出送别时,触动 乡愁的另番滋味的句子是“ 。” 62核心考点·语文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天气奇寒,军 旗冰冻,劲风难翻的精彩的句子是“ 。”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人去路空,雪 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 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惆怅之情的句子是“ 。”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送客时雪铺山路, 表达诗人依依不舍,深情目送的诗句是“ 。”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把满天飞雪 的西北边塞风物,比作绚丽多姿的江南春景,唤起蓬 勃春意的句子是“ , 。”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把视线从满 天飞雪的帐外,转入帐内描写的句子是“ , 。”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互文见义手法, 描写天气寒冷中的练兵活动。用表面寒冷,反衬将士 乐观的战斗情绪的句子是“ , 。”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作者将描写的目 光再次移到帐外,延伸向沙漠和辽阔天空的句子是 “ , 。”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转写三种乐器演 奏,间接地传达急管繁弦的场面,突出送别时,触动 乡愁的另番滋味的句子是“ , 。”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黄昏时节,天气 奇寒,生动的细节描写再次反衬送别时的精彩的句子 是“ , 。”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抒发了对友 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惆怅之情的句 子是“ , 。”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表达送客时 依依不舍,深情目送的诗句是“ , 。” 三十.《黄鹤楼》(崔颢) 1.《黄鹤楼》中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 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 白云缭绕的壮观的诗句是“ , 。” 2.《黄鹤楼》中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描绘了 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之形 势的诗句是“ , 。” 3.《黄鹤楼》中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 江上朦胧的晚景的诗句是“ , 。” 4.《黄鹤楼》中颈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 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的诗句是“ , 。” 三十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点 明借这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的诗句是“ 。” 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述说 自己多年谪居异域他乡,被朝廷抛弃的句子是“ 。”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引用 西晋向秀听到笛音勾起对故人的怀念典故,暗示被谪 之久,世态变迁,回归后生疏而怅惘心情的句子是 “ 。” 1.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劝 慰朋友也劝慰自己,在满心惆怅的同时,表达对世事 达观洞彻的句子是“ , 。” 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点 明酬答白居易,照应题意的诗句是“ , 。”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述说 自己多年谪居在荒凉地区的句子是“ , 。” 三十二.《观刈麦》(白居易) 1.《观刈麦》中写妇女们担着竹篮送饭,侧面描 写农民繁忙辛苦,从而揭示赋税的繁重的句子是 “ 。” 2.《观刈麦》中直接描写阳光炙烤脊背,表现农 民劳动辛苦的句子是“ 。” 3.《观刈麦》中描绘贫妇人生活凄惨、暑热难耐 之时到田里拾取麦穗的句子是“ 。” 4.《观刈麦》中揭示农民因缴租纳税卖尽家田凄 惨生活原因的句子是“ 。” 1.《观刈麦》中侧面描写农民繁忙辛苦,写丰收 全家齐动员的句子是“ , 。” 2.《观刈麦》中直接描写农民辛苦劳动的句子是 “ , 。” 3.《观刈麦》中描绘贫妇人凄惨生活、劳作景象 的句子是“ , 。” 4.《观刈麦》中揭示农民凄惨生活原因的句子是 “ , 。” 三十三.《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勾出了早春轮廓 的句子是“ 。” 2.自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新燕的拟人 化描写,为全诗增添春天活力与生机的句子是“ 第五专题 古诗文情境式默写/63 。” 3.在《钱塘湖春行》中,自居易再把视线转向了 脚下的植被,对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描写的句子是 “ 。” 4.在《钱塘湖春行》中,表现白沙堤、绿杨等景 物美不胜收的句子是“ 。”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的诗 句是“ 。”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交代春游的地点 寺北亭西,勾出了早春轮廓的句子是“ , 。”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早莺新燕的 拟人化描写,为全诗增添春天活力与生机的句子是 “ , 。” 3.在《钱塘湖春行》中,白居易再把视线转向了 脚下的植被,对花和草描写的句子是“ , 。” 4.在《钱塘湖春行》中,表现白沙堤、绿杨等景 物美不胜收,诗人余兴未了,令人回味无穷的句子是 “ , 。” 三十四.《雁门太守行》(李贺)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描绘敌兵压境,战斗 惨烈,危城似乎要被摧垮情景的句子是“ 。”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色彩的角度,鲜 血与黑夜相映衬, 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表现了惨烈 的战争场面的句子是“ 。” 3.在《雁门太守行》中,通过秋霜凝重,鼓声低 沉的描写,暗示战争形势严峻的句子是“ 。” 4.《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 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情形的句子是“ 。” 5.《雁门太守行》中表达誓死血战到底的决心的 句子是“ 。”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描绘敌兵压境,我军 应战,围城与突围惨烈战斗情景的句子是“ , 。”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色彩的角度,描 写秋天里,敌退我追,激战后壮阔的血腥场景的句子 是“ , 。” 3.在《雁门太守行》中,通过自然条件的不利: “半卷旗”“霜重”“鼓寒”暗示出战争形势严峻的句 子是“ , 。” 4.《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 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 以待情形的句子是:“ , 。” 5.《雁门太守行》中表达为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 爱,誓死血战到底的决心的句子是“ , 。” 三十五.《赤壁》(杜牧) 1.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 进行判断的句子是“ , 。” 2.《赤壁》借史事来慨叹自己生不逢时的名句是 “ , 。” 三十六.《泊秦淮》(杜牧) 1.杜牧在《治秦淮》中,勾画出一幅淡烟寒水、 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的句子是“ 。” 2.在《泊秦淮》中,杜牧写不知道什么是亡国之 恨的歌女,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官员,表现他对 国家命运深切忧虑的句子是“ 。” 1.杜牧在《治秦淮》中,勾画出一幅生动的泊船 秦淮河时迷蒙的夜景图的句子是“ , 。” 三十七.《夜雨寄北》(李商隐) 1.《夜雨寄北》中用虚写的形式,想象他与妻子 重新相聚,共剪夜烛的诗句是“ 。” 1.《夜雨寄北》中点名时节的句子是“ , 。” 2.《夜雨寄北》中虚写,表示想象团聚的诗句是 “ , 。” 三十八.《无题》(李商隐) 1.李商隐《无题》中,通过烛油燃尽烛泪始干的 现象,表现坚忍的执着精神的诗句是“ 。” 2.李商隐的《无题》中,写暮春风轻,百花残谢, 寄托作者仕途苦闷,心情沉痛的诗句是“ 。” 3.李商隐的《无题》中写女子离别后,担心晨妆 照镜,青丝霜染,青春的容颜尽失的句子是“ 。” 4.李商隐的《无题》中,用神话中青鸟为西王母 与汉武帝传情的典故,表达自己相似之情和美好愿望 的诗句是“ 。” 1.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 精神的诗句是“ , 。” 2.李商隐的《无题》中寄托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 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 , 。” 3.李商隐的《无题》中写女子离别后的担心,含 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 , 。” 4.李商隐的《无题》中通过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 64核心考点·语文 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 , 。” 三十九.《相见欢》(李煜) 1.李煜《相见欢》中,写悠悠愁思无可名状的句 子是“ 。” 2.李煜《相见欢》中,写庭院中清幽景色的句子 是“ 。” 3.李煜在《相见欢》一词中描写了梧桐孤立深院 的景象,增添了秋的萧瑟与作者的孤独无言的句子是 “ ” 1.李煜《相见欢》中以丝的千头万绪比喻离愁的 纷乱的绝妙之笔的句子是“ , 。” 四十.《渔家傲》(范仲淹) 1.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 而又平胡无功,归家无计的矛盾心理的词句是“ 。” 2.《渔家傲》中,写将军和战士们发白泪流,抒 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词句是 “ 。” 3.范仲淹在《渔家傲》中写长烟直上落日斜照, 渲染了边塞的悲凉的词句是“ 。” 4.《渔家傲》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 异的诗句是“ 。” 5.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写将士们尽忠职守, 不建功勋于边陲就不打算归去的一句是“ 。” 1.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 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词句是“ , 。” 2.《渔家傲》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 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词句是“ , 。” 3.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 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运用相似的景 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此词句是“ , 。” 4.《渔家傲》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 异的诗句是“ , 。” 四十一.《浣溪沙》(晏殊) 1.晏殊的《浣溪沙》中,写春花残落,蕴含无法 阻止美好事物逝去的淡淡哀愁的句子是“ 。” 2.晏殊的《浣溪沙》中,写曲新酒美,对酒当歌, 蕴含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希望的句子是“ 。” 1.晏殊的《浣溪沙》蕴含无法阻止美好事物逝去 的淡淡哀愁,但仍然有美好事物再现的哲理的句子是 “ , 。” 2.晏殊的《浣溪沙》蕴含物是人非的怀旧之感和 抱着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希望的句子是“ , 。” 四十二.《登飞来峰》(王安石) 1.《登飞来峰》中,王安石点明描写对象——飞 来峰之高耸入云雄伟景象,为抒情及议论做铺垫的句 子是“ 。” 2.《登飞来峰》中,写不怕浮云层层遮蔽视野, 表现王安石宽阔胸怀、远大理想以及积极进取精神的 句子是“ 。” 1.《登飞来峰》中,王安石点明描写对象——飞 来峰之高耸入云、鸡鸣见日的雄伟景象,为抒情及议 论做铺垫的句子是“ , 。” 2.《登飞来峰》中揭示了站高望远的哲理,表现 王安石宽阔胸怀、远大理想以及积极进取精神的句子 是“ , 。” 四十三.《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1.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写弓拉 如 月 , 表 明 自 己 渴 望 为 国 御 敌 立 功 的 词 句 是 “ 。” 2.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磅礴之势, 用夸张的手法,凸显“千骑”人奔腾而过的气势的词 句是“ 。” 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沉醉但胸 怀开阔胆略兴张,表现主人公一种洒脱的豪迈之气的 词句是“ 。” 1.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 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 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 , ?” 四十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人生不求长 聚,只求两心相照,从而表达了诗人旷达心胸的句子 是“ 。” 2.现在常常比喻一些位高权重的人,没有知心的 朋友,也比喻一个人在技艺或修为上达到极高的境界, 能够做伴的人很少,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 的一个句子概括就是“ 。”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与“海内同清 辉 世间共嫦娥”同义的名句是“ 。”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诗人把酒问天, 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的句子是 “ 。”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用明月来表达对 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第五专题 古诗文情境式默写/65 。”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 的“此事”指的是“ , , 。”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从“隔千里兮并 明月”演化而来的句子是“ , 。”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直接写明月的句 子是“ , , 。”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作者矛盾心情 的句子是“ , , 。”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直接寄语远方弟弟 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是“ , 。” 四十五.《游山西村》(陆游) 1.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 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表达对农村淳朴民风赞赏的句 子是“ , 。” 2.《游山西村》中写山间水畔的景色,道路萦绕, 景中寓含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理趣的句子是“ , 。” 3.《游山西村》中由自然画卷进入风情,描摹了 南宋初年农村风俗画卷的句子是“ , 。” 4.《游山西村》中,诗人对家乡纯朴生活产生无 限的欣慰之情,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与所游 之境恰相吻合的句子是“ , 。” 四十六.《破阵子》(辛弃疾) 1.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写战场上弓弦雷鸣、万箭齐发的句子是“ ”。 1.《破阵子》中写醉梦中看剑闻鼓,表达辛弃疾 念念不忘报国,时刻听从军中召唤抗金杀敌的句子是 “ , 。” 2.《破阵子》中,辛弃疾描写投入惊险战斗场面 的句子是“ , 。” 3.《破阵子》中描写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马作 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表达作者理想抱负的句子 是“ , 。”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中追忆军营生活的词句是 “ , , 。” 四十七.《过零丁洋》(文天祥) 1.在《过零丁洋》中,文天祥写出浩然正气贯长 虹,动天地泣鬼神,名垂青史的爱国主义激情的句子 是“ , 。” 2.在《过零丁洋》中,文天祥巧妙地运用了两个 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抒发了诗人为国事惶恐不安和 自己孤苦伶仃的句子是“ , 。”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对偶和比喻形象 地展现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说明国家局势和个人命 运都已经难以挽回的句子是“ , 。”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叙述自己生平历经 的磨难,多年来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的 诗句是“ , 。” 四十八.《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天净沙·秋思》给人以农家清新祥和感受的 语句是“ 。” 1.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凄美的夕阳 背景点缀,完美地表现漂泊天涯的旅人愁思的句子是 “ , 。” 2.《天净沙·秋思》中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 冷落、凄凉的,其中是哪两句“ , 。” 3.《天净沙·秋思》中主旨句是“ , 。” 四十九.《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1.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从听觉角度写出 潼关的险要,暗示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语句是 “ ”。 1.《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现作者西望时思 潮起伏的句子是“ , 。” 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途中见秦汉宫 殿遗址,想象当年的辉煌,如今都化作了尘土,令人 伤感的句子是“ , 。”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 , 。” 4.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 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 , 。” 五十.《己亥杂诗》(龚自珍) 1.在《己亥杂诗》中既表现龚自珍还家的喜悦, 又含有离京的愤然的诗句是“ , 。” 2.《己亥杂诗》中,龚自珍明确表态,虽然辞官, 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 , 。 高中 14 篇逐课理解性背诵 五十一.《诗经·氓》 66核心考点·语文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这两句用比兴的手法,奉劝年轻女子, 不要迷恋爱情。 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男子婚后对待女子的恶 劣态度,与婚前的“蚩蚩”形成鲜明的对比。 3.《诗经·氓》中,通过写叶子凋落喻指女子年 华逝去、青春不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回忆自己年少时与 男子恋爱的美好时光,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经·氓》中,女主人公用一个祈使句来宽 慰初次求婚失败的男子同时给予对方期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婚后的实 际情况与婚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期待有着巨 大的反差。 7.在面临不幸婚姻的时候,古代大多数女子都会 选择隐忍和消沉,但《诗经·氓》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却让我们看到了 女主人公坚强和勇敢的一面。 8.《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这两句分别写出了女子和男子婚后对 待感情的不同态度和行为,对比鲜明,反差极大,字 句中充斥着女子对男子变心的控诉。 9.《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这两句用了一个双重否定的句式,写 出了女子婚后每天起早贪黑、忙里忙外的辛劳生活。 10.《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动作的细节描写,刻画出女 子对男子的思念之情,与“望穿秋水”一词意境相仿。 1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刻画出 女子在时隔多日以后终于见到心上人时的开心场景。 1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两句先后用借代和叠词的手法写出了女 子与男子暂别以后的女子对男子的思念之情。 五十二.《登高》 1. 1.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通过空间的广度和时间的 长度写出了作者晚年漂泊他乡、疾病缠身的凄苦生活。 2.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这两方 面写出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声音哀怨凄惨,色彩 冷艳清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3.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 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派遣的句子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的《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 逝,壮志难酬的伤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五十三.《锦瑟》 1.李商隐的《锦瑟》中“ ”一句, 化用庄子的典故来表现诗人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之中。 2.李商隐在《锦瑟》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 痛,对当时之情为之哀婉不已的一句是“ ”。 1.李商隐的《锦瑟》中,用庄周梦蝶和望帝化鹃 这两个典故来表达诗人迷惘与哀怨之情的句子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的《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 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李商隐的《锦瑟》中,直抒胸臆同时又回环曲 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商隐的《锦瑟》中,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明珠美 玉,境界虽殊,而怅恨如一。 五十四.《蜀道难》 1.李白《蜀道难》中,“ ”一 句从听觉上营造了悲凉阴森的环境氛围。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蜀地之艰难,还联 想到了蜀地军事上的易守难攻,其中直接描写剑阁地 势险要的句子是“ 。” 3.李白的《蜀道难》中用“ ” 一句,写出蜀道旁崖谷雷明的奇险场景。 4.李白的《蜀道难》中,“ ”一 句以神话传说来写蜀道开辟的艰难。 1.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蜀国长时间与外界 隔绝,交通极为不便的状况。 2.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剑 阁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真实情况。 3.李白的《蜀道难》中,通过神话传说写出蜀国 有着久远的历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李白的《蜀道难》中,写出蜀道青泥岭弯路极 多,山路盘旋曲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李白的《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 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专题 古诗文情境式默写/67 ___________”。 6.李白的《蜀道难》中,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歌颂 一代又一代的蜀国人不畏艰险、成功打通蜀道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蜀道山 岭之高,与李白《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 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有异曲同工之 妙。 8.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两种动物,分别用夸张 和比拟的手法写蜀道的山势高险。 9.李白的《蜀道难》中,诗人认为蜀地不可久留, 对即将入蜀的友人作出直接的规劝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李白的《蜀道难》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 蜀道的荒凉凄清、人迹罕至,为后文写“使人听之闻 之毛骨悚然”渲染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五十五.《琵琶行》 1.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弹琵琶的过程中, 琵琶声愈来愈低沉以至停顿,作者认为这比有声之时 更有情调的一句是“ 。”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突 出表现了琵琶女高超的琴技,曲虽罢,但却如余音绕 梁,令人陶醉、沉浸其中。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仅用“______________” 七个字,就点出与客人送别的地点、时间和人物,又 以“________________”点染环境,描绘出一幅萧瑟 的清秋景象。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形容的是一种幽怨和深 深思念的感情达到沸点时,没有任何语言可以描述出 来,唯有留下一段空白让人细细品味。 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 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5.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琵琶女为了演奏出 更好的音乐效果,采取了短暂的停顿的两句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 备过程。 7.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 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8.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写出 了琵琶在不同琴弦上产生的不同的听觉效果。 9.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琵琶 声在达到高潮并戛然而止时的震撼效果。 10.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 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从侧面写出琵琶女的演奏 确实很有吸引力,以致于主人客人都驻足不愿离开。 1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通过诗人自述,用第二人 称的手法生动形象而又直接地写出了诗人欣赏完琵琶 女的演奏以后的主观感受。 1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通过神态这个细节描写, 夸张地写出了诗人第二次完整地听完琵琶女的演奏后 的反应。 1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在诗人的邀请下,琵 琶女在讲述完自己的身世以后进行了第二次演奏,结 果演奏声“________________”,最后导致“______ __________”。 15.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用设问的形式,通过自问 自答,写出了诗人被贬所在地的偏僻与荒凉。 16.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诗人被贬的时间以 及被贬后的生活所在地。 17.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 一句用互文的手法写出了主人给客人送别时的设宴地 点,“________________”一句则写出晚宴有酒无乐的 尴尬,为下文琵琶女的出场作了铺垫。 18.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在琵琶女的自述身世 中,与“年少时受到众多富豪弟子追捧,收到无数礼 物”形成鲜明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五十六.《念奴娇·赤壁怀古》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赤壁之战前, 忽插入“ ”这一生活细节,以美人烘 托英雄,更见出周瑜的风姿潇洒,年轻有为。 2.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中的“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两句,化用了苏轼的《念奴娇·赤 壁怀古》中的“江山如画, ”两句。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集中描写陡 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的句子是“ 。” 1.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描写赤壁雄 起壮阔的景物,除写陡峭的山崖外,还以“________ 68核心考点·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声色方面写涛 涛的江流。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词人洒酒祭 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可以推测出,作 者可能也知道此“赤壁”并非历史上发生赤壁之战的 赤壁,但这并不影响作者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怀。 4.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古伤怀, 抒发理想幻灭、人生失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面对壮 美的河山,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由衷地发出了“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赞叹。 6.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 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 漓尽致。 7.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从侧面衬托和正面 描写的角度刻画了周瑜担任三军统帅时年轻有为、踌 躇满志的形象。 8.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对自己 当下的性格、年龄、事业与人生进行自我剖析和自我 反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9.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采用通感和比 喻的手法,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表达了物 是人非的无限感慨。 10.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自然景观 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两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十七.《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追忆 往昔,以舞榭歌台暗指往日繁华生活,发出了“ ”的感叹。 1.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历 史人物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语句中充满了词人 对其无限的仰慕与赞叹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裕是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赞颂的英雄,当初他“曾住”的地方却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刘禹锡《乌衣 巷》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的意境 有几分相似。 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孙 权的典故抒发了镇江这个军事据点江山依旧但却英雄 不再的感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通 过对镇江京口北固亭景物的细节描写,抒发了物是人 非的历史感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 刘义隆草率出兵,意图像汉朝大将霍去病那样建立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业,最终却落得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后果,词人在对孙权和 刘裕进行赞扬的同时也对刘义隆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6.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叙 述的表达方式写出了当年北魏拓跋焘南侵后建的行宫 如今竟然有普通老百姓把它当作社日祭祀之地的两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露出作者对人们忘却了战败受辱历史的心疼与无 奈之情。 7.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词 人回到南方后,对这几十年来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百 姓流离失所的场景历历在目,永生难忘。 8.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廉 颇的典故表明自己虽年老却依然希望能为国立功的八 字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十八.《虞美人》 1.李煜的《虞美人》中“ ”这 一问句包含了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表 达了作者的满腔愁绪。 2.李煜《虞美人》中化抽象为具体以以物喻愁的 一句是“ 。” 1.李煜的《虞美人》中,运用想象手法,抒发物 是人非的感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李煜的《虞美人》中,用设问和比喻的手法表 达作为亡国之君的诸多愁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的《虞美人》中,连用两个诘句问天问地 问人,含蓄地表现出词人面对美好事物时对时光流逝、 人生绝望的无限唏嘘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煜的《虞美人》中,词人借东风和明月这些 宇宙永恒之物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十九.《离骚》 1.屈原《离骚》中写用荷叶制作上衣以表明自己 高洁品格的句子是“ 。” 1.屈原的《离骚》中,诗人以博大的胸怀,对广 第五专题 古诗文情境式默写/69 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的《离骚》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 祖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 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屈原的《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 己,但仍然遭到贬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屈原的《离骚》中,用互文的手法写出朝廷小 人借“蕙纕”“茝兰”等物指责、诽谤诗人最终导致诗 人罢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语句中透露出诗人的委屈与不满。 6.屈原的《离骚》中,用香草作比喻说明自己遭 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7.屈原的《离骚》中,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 自己对美好的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屈原的《离骚》中,诗人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 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位者的荒唐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屈原的《离骚》中,诗人用秀眉作比喻,表明 自己因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屈原的《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 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现状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屈原的《离骚》中,通过打比方表明当时社会 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屈原的《离骚》中,诗人表达自己忧郁失意, 孤独地遭受着今世的穷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离骚》中,诗人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 草而遭到贬逐,也曾因采摘茝兰而遭人指责,但他仍 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屈原的《离骚》中,诗人抒发完自己忧愁不安、 穷困失意的郁闷之情后,马上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宁可被放逐也不以媚俗 取巧为姿态的决心。 15.屈原的《离骚》中,表明诗人宁可死去或被放 逐,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诗句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屈原的《离骚》中,诗人用雄鹰这些大鸟和燕 雀这些小鸟自古以来就不合群一例作比喻,说明自己 绝不随波逐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7.屈原的《离骚》中,与成语“方凿圆枘”意思 相似,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屈原的《离骚》中,诗人用方圆不相合来作为 例子、用反问的语气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诗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屈原的《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这两句可以看出对于遭受到的不公正 待遇,诗人原本是打算委屈心志、压抑感情,以待有 朝一日能洗刷耻辱。 20.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 宁死不失正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1.屈原的《离骚》中,诗人对自己当初没看清楚 形势而选择了做官委屈地表达出后悔之情,如今打算 归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2.屈原的《离骚》中,诗人表达了趁着迷途未远, 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3.屈原的《离骚》中,诗人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 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 朝廷隐退是为了修养自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4.屈原的《离骚》中,诗人表明自己向君王进言 不成反遭指责,不如退隐回去重修德行的诗句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屈原的《离骚》中,诗人用互文的手法、以荷 花来表明自己要提高修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十.《阿房宫赋》 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提出了秦国应当爱惜 六国的人才的观点,他认为秦国如果做到了这点,就 能“ ”,无人能使其灭亡。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作者通过一个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曾经无比强大的秦帝国 最终被灭族的原因。 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作者通过一个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六国灭亡的原因,角度 独特,观点大胆。 1.杜牧《阿房宫赋》一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阿房 宫中音乐声之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一文以叙述的表达方式表现 秦人对从六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惜的对偶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核心考点·语文 3.杜牧《阿房宫赋》一文告诫人们如果不吸取历 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带着谴责语气的问 句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通过外貌与神态的细 节描写刻画出宫女对君王宠幸的期盼之情后,再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 了现实的残酷和时间的无情。 6.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描写渭水、樊川两条 河流水流平缓地经过阿房宫的两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阿 房宫占地之广、宫殿楼阁之高之大的两句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 璀璨的晶亮的闪闪明星来比喻宫女纷纷打开的妆镜的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可以看出,阿房宫里的宫 女,有很多原来在六国是身份很高贵的。 10.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故作疑问的话、把 阿房宫中水面上的长桥比作“云中龙”的句子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故作疑问的话、把 阿房宫中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比作天上的彩虹的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 象地描写出阿房宫里走廊以及屋檐的形状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作者连用五个有比喻 色彩的对比写出了阿旁宫建筑用材之多,其中“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可以看出古 代中国农民在普通家庭的重要地位。 1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连用了五组判断句作排 比,写出了阿房宫的宫女梳妆打扮的情景以及君王宫 车经过的震撼,但得到的结果却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失望之情表露无遗。 15.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把阿房宫宫殿之多比 作蜂房和水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6.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老百姓对于秦始皇 的暴君行为有怨气却不敢说。 17.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奢华宏伟的阿房宫 最终被项羽一把火给烧了,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18.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秦始皇变得越来越 骄横顽固、专制极端,为后文写全国各地纷纷起义作 了铺垫。 六十一.《赤壁赋》 1.在《赤壁赋》中,书中用“ ” 一句,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了从东山之上升起的月亮在 夜空中缓缓移动的情形。 2.苏轼在《赤壁赋》中,直接感叹“人生短促” 的句子是“ 。” 3.苏轼《赤壁赋》中借沧海来感叹自身渺小的句 子是“ 。” 4.随着水与月的长存无穷,每个曾经伴着长江与 明月的生命也一样都会有长存,都属无穷,这就是苏 轼在《赤壁赋》中所说的“ ”。 1.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了客吹洞箫的效果, 其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在《赤壁赋》中,苏轼饮酒甚酣,扣弦而歌, 其中借用“美人”来抒发情怀的两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赤壁赋》中,写作者举起酒杯,引吭 高歌,吟唱《诗经》中咏月的诗句的骈句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 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5.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出曹操在攻破荆州后春 风得意、踌躇满志的英雄形象。 6.苏轼的《赤壁赋》中,连用四个比喻写出箫声 的哀怨与悲切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7.苏轼的《赤壁赋》中,用比喻的手法,感叹我 们个人在天地间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苏轼的《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爽朗和平静, 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苏轼的《赤壁赋》中,写作者希望与仙人同游, 与明月长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0.苏轼的《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 与万物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1.苏轼的《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 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专题 古诗文情境式默写/71 12.苏轼的《赤壁赋》中,写作者感慨生命的短暂, 羡慕长江江水的无穷无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苏轼的《赤壁赋》中,用比喻、夸张和对比衬 托的手法写出江面的广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4.苏轼的《赤壁赋》中,写作者与友人在扁舟中 举杯共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5.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于世间“有 主”的万物的个人态度。 六十二.《逍遥游》 1.庄子在《逍遥游》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 了自己的志向,其中“ ”一句,后来 演变为成语“扶摇直上” 2.庄子在《逍遥游》中以“朝菌”为例来说明“小 年”一词的句子是“ 。” 3.庄子在《逍遥游》中用“ ”一 句,表明宋荣子不因外界的非难而动摇的心态。 1.庄子的《逍遥游》中,强调对于自己所认定的 就要坚持,不理会世人的称誉或非难的两句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的《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 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的《逍遥游》中,作者举朝菌、蟪蛄、冥 灵和大椿为例子,其实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观点。 4.庄子的《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大鹏在奋飞时,翅 膀有如天边的云彩。 5.庄子的《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 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庄子的《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要到千里之外去, 长时间的粮草准备是相当有必要的。 7.庄子的《逍遥游》中,连用两个问句对天空颜 色的成因进行了探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8.庄子的《逍遥游》中,作者先用积水不够深则 无法承载大船为例作比较,其实是为了说明“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风对大鹏起 飞的重要性。 9.庄子的《逍遥游》中,作者为了论证“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观点,先后用了 芥草和水杯做了实验,强调了舟的浮动对水深度的依 赖性。 10.庄子的《逍遥游》中,引用了《齐谐》一书的 句子描述了大鹏从海面一飞冲天的震撼画面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十三.《劝学》 1.荀子《劝学》中“ ”一句, 说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这就告诉人们要善于 借助各种外在的条件。 2.荀子在《劝学》中“ ”一句, 用“木”作比喻,论证“善假于物”的作用与“学不 可以已”的观点。 3.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 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的观 点是相同的。 4.荀子《劝学》围绕“ ”这一中心 论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方面,有条理,有 层次地加以阐述。 5.荀子《劝学》中蚯蚓向上食尘土,向下饮泉水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1.荀子的《劝学》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 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 境地。 2.荀子的《劝学》中,表明作者对“思”与“学” 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荀子的《劝学》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印证君子只要广泛学习, 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 错的道理。 4.荀子的《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这两句从反面说明要想远达千里之外的 地方,就必须一步一步地积累。 5.荀子的《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这一结论,说的是君子之所以会有超 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 学习。 6.荀子的《劝学》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从其亲身体验中 揭示这样一个道理:空想不如学习。 7.荀子的《劝学》中,作者通过举木材经过墨绳 量过并加工能取直和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会变锋 利这两个事例来打比方,目的是为了说明“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做人的道理。 8.荀子的《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这两句从反面论证了做事情要有锲而不 舍的坚持精神。 9.荀子的《劝学》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 72核心考点·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亲身验证了“站 得高,见得远”的道理。 10.荀子在《劝学》写到,“骐骥”是一种很善跑 的骏马,但它一次跨越也不够人的十步远,与之相反 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 过正反对比说明坚持的重要性。 六十四.《师说》 1.韩愈在《师说》中,用一句“ ” 来说明不管学习的年龄大小的原因。 2.韩愈在《师说》中,以普通众人为子择师和自 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众人“ ”的 做法是不明智的。 1.韩愈的《师说》中,与“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 解决疑惑”观点相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表达自己写作目的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见他对年轻好学者的扶掖之心。 3.在韩愈的心目中,老师的职能应该是如《师说》 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荀子《劝学》的“青,取 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相同,表达了长江后浪推 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的观点。 5.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学生不一定比 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贤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韩愈的《师说》中,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不懂 句读会问老师,有疑惑却不愿意请教老师”的不良现 象,作者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7.韩愈的《师说》中,作者阐述了择师的标准, 除了对地位和年龄不作要求外,更重要的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韩愈的《师说》中,作者用一个对偶句一针见 血地指出了有些“士大夫之族”不愿意相互学习的借 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韩愈的《师说》中,先后通过一个被动句和一 个状语后置句写出李氏子蟠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 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0.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造成如今“圣益 圣,愚益愚”的原因,除了“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还 能虚心拜师求学”外,还包括如今的一般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韩愈的《师说》中,与“爱自己的孩子,就选 择老师来教他”形成鲜明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韩愈的《师说》中,作者用古今两种不同的从 师态度进行对比,进而指出从师与不从师产生了这样 反差极大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专项突破〗〖理解性默写综合测试〗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 , ”两句形象论述了学习贵在坚持不 懈的道理,即使先天条件不足,仍可以超越懈怠的人。 而《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借在深冬季节冒风踏雪以 致到了客舍“ ”的艰苦求学经历也 证明了这一点。 (2)屈原的《离骚》中的“ , ”,写虽然芬芳香草和污浊汗衣混 杂,可纯洁的品质并没有受到侵袭,以此表现自己的 洁身自好。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荀子《劝学》中“ , ”用比喻表明了君子博学并且能每天检 查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而行为没有过错。 (2)《三峡》中写水势凶险,每逢到了夏天江水漫 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就会出现“ ” 的状况。 (3)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 一诗对此作直接描述的诗句是“ , 。”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用“ , ”两句描写阿房宫占地之广、宫 殿之高,而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 ”一句则写出了经过秦汉遗迹时见到的残 破景象。 (2)杜甫《登高》中,“ , ”的诗句,表现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 体衰的处境,也蕴含着要与生命进行顽强抗争的精神。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逍遥游》中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 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原因是“ , 。”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 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文武大臣纷纷进谏,出 现了“ ”的好局面。 (3)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意蕴丰富, 以月烘托情思是常用笔法。《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 人告别时吟唱:“ , ”借月抒发别离之情。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第五专题 古诗文情境式默写/73 (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结尾处,大声喝止伤害 “义”的行为,呼吁人们保持羞恶之心的语句是 “ ”。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即使粉身碎骨也不 会改变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的句子是:“ , 。” (3)《永遇乐》中,辛弃疾回想宋武帝刘裕挥戈北 伐、收复失地时的威武气势的句子是:“ ,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诗经•氓》里写女子回忆自己与“氓”一起 嬉戏玩耍、谈笑风生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 , 。” (2)《论语》中,孔子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向周 围有长处的人虚心学习,从而加强自我修养的语句是 “ ”。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 ”两句写尽了琵琶女沦落天涯后 的悲伤:只有深夜可以梦回往昔的“荣光”,梦中哭醒 后,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诗经•氓》中“ , ”体现了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 来一直早起晚睡,忙碌操劳。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 两句着力表现出周瑜 的英气勃发。在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以 “ ”一句写出了词人尽情畅饮, 胸怀开阔,胆气豪壮。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杜甫《登高》中“ , ”两句,写出作者在忧国伤时的困窘 生活中白发多、身体弱。 (2)荀子在《劝学》中连用比喻阐明学习可以改善 人的本性,从而得出了“ , ”的结论。其中认为学习要不断反思的 思想在《论语》十则中就有很明显的表达,这句话是 “ ”。 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离骚》“ , ”两句中,屈原认为人们各有乐趣,而自己 的乐趣在于“爱美”。 (2)《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初见 渔人时他们盛情款待渔人的句子是“ ”。 (3)韩愈《师说》中有的人嘲笑他人从师,除认为 彼此“年若道同”不必从师外,还有“ , ”的心理在作怪。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陋室铭》中,刘禹锡强调陋室所以不陋,因 为品德美好,点明文章主旨,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 语句是“ ”。 (2)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意在讽喻唐朝统治者,如 果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历史的覆辙。 (3)李煜《虞美人》中“ , ”两句,表现了作者对江山易主、 物是人非的怅恨和叹惋。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逍遥游》中“ , ”,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 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 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 两句是“ , ”。 (3)荀子在《劝学》中认为君子最终能超过一般人, 是因为君子“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人的一生中可能会遇到许多两难抉择,我们应 该学会正确选择。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指出,当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应该“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当生和义“二者不可得兼”时,应该“ ”。 (2)在《蜀道难》中,诗人通过连绵高耸的山峰、 崖壁上的奇树极力地渲染蜀道周围环境凶险的句子是 “ , ”。 (3)《赤壁赋》中的“ , ”两句,是苏轼借客之口,用比喻手法慨 叹作为个体的人在广袤苍莽的宇宙之间的短促和渺 小。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 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 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感慨同病相怜,唱出 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心声。 (3)孔子在《论语》中论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 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表明个人修养的语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在《师说》中,韩愈以孔子从师为例得出了 “ , ”的结 论,这也是作者对新的师生关系的概括。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形容琵琶声在沉咽、暂 74核心考点·语文 歇之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的句子是 “ , ”。 (3)《岳阳楼记》中作者用“浮光跃金, ”两句,形象地描摹出在月光照耀下洞 庭湖面荡漾的水波和无风时水中美丽的月影。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在《三峡》中,写夏水暴涨,水道阻绝,但有 时朝廷的急令必须传达,船不得不冒险而行,朝发暮 至,郦道元用“ ,不以疾也”来形 容船速。 (2)《琵琶行》中,白居易由琵琶女的经历联想到 自己的经历,从而心生同病相怜之感,发出了“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 (3)《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两句,写痴情女子登上倒塌的墙,对着心上人的 方向远远地痴望,形象鲜明,情意动人。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回忆四十三年来, “ , ”,不禁 感慨万千。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与“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话是:“ , 。” (3)《琵琶行》诗中与《明湖居听书》中“满园子 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 寂”表达效果相同的句子是“ , 唯见江心秋月白”。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诗经·卫风·氓》中写女主人起早睡晚,没 有一天不是这样的勤劳生活的语句是: ,靡有朝矣。 (2)《论语·为政篇》中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中表 现学习与思考互为作用的两句话是“ , ”。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 , ”八个字,描述秦国的奢侈,将 原来六国珍藏的玉石金鼎,像土块、铁锅一样堆弃着。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实写楼阁、廊檐并将其 描绘得细致入微的两句话是:“廊腰缦回, ”。 (2)《论语·为政篇》篇中孔子告诫弟子“ , ”,意思是说懂就是懂, 不懂就是不懂。 (3)杜甫《登高》中“ , ”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境旷达,写出了 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荀子《劝学》中的“青, , ”与刘禹锡的诗“芳林新叶催新 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 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2)《论语·公冶长篇》中孔子回答子贡关于孔文 子谥号来历的询问时,认为其中的原因“ ,不耻下问”。 (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 , ”的环境致使作者“足肤皲 裂而不知”,从而体现作者求学之“艰”。 20.补写出下列句子申的空缺部分。(5 分) (1)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 出两句慨叹: ,欲人之无惑也难 矣。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 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孟子·告子上》中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 的人是:“ , 。” (3)李商隐在《锦瑟》中借用典故展现高洁的感情、 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的句子是: , 。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杜甫《登高》中被前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 中化境”,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 是: , 。 (2)《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下令群臣 吏民进谏可以受到最末等奖赏的情况是:“ ,闻寡人之耳者。”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 , ,卷起千堆雪”三句话从 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 阔的景物。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 , ”两句引起了诗人对华年往事的追 忆。 (2)诸葛亮在《陈情表》中用“苟全性命于乱 世, ”说明自己在南阳躬耕时的 处世态度。 (3)王维《使至塞上》“ , ”一联,写尽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 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近人王国 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2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李煜《虞美人》中与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 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表达的感慨意 蕴相同的是“ ,只是朱颜改”。 (2)《桃花源记》中陶渊明描绘桃花林花草美丽的 两句话是“ , 。” 第五专题 古诗文情境式默写/75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 中通过“ , ” 两句词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 2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仅用“小乔初 嫁了, ”两句便描绘出周瑜指挥 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 (2)郦道元在《三峡》中用“ , ”描绘春冬之时三峡美丽的水中 景象。 (3)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 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 , 。” 2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 中,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 作者登高望远,不禁感叹: , 。 (2)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到的“ , ”是从小潭向西南方 向所见到的景象。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 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用“ , 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2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赤壁赋》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 , ”写天 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 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具体写“陋室”外景色 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 。” ⑨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 要,易守难攻的特点且被后人用作成语的句子是 “ , ”。 2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 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其中运用山间动物进行 衬托山高的句子是“ , 。” (2)《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关注民生,忧念君 主,体现“古仁人之心”的两句话是:“ , 。” (3)在《离骚》中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借助鲜花香草 写自己要修养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制芰荷以为衣 兮, 。 2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 , 岂余心之可惩”两句诗来表现自己忠贞不移,即使肢 解身体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决心。 (2)《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用“ , ”两句话描绘了山间春夏两 季的美丽景色。 (3)《逍遥游》一文,善用对比手法,充满思辨精 神。比如“ , 。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2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庄子·逍遥游》中“ , ”两句以“朝菌”和“蟪蛄”为 例来说明“小年”。 (2)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用来描绘承天寺月 色 下 竹 柏 影 子 的 两 句 话 是 :“ 庭 下 如 积 水 空 明, 。”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 ”两句 渲染军中的战斗气氛,部队给养充足,官兵同甘共苦, 一起分食那些烤熟的牛肉,军乐队奏响雄壮的战歌, 以鼓舞斗志。 3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琵琶行》中交代送客的时间、地点和环境的 两句诗是“浔阳江头夜送客, 。” (2)周敦颐《爱莲说》中的“ , ”两句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 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 态的可贵精神。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先以“嗟乎”发出感叹, 对比人心事理,指出“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进而 质问道“ , ?” 3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夸张和衬托的手法, 借写歌舞的冷暖,描述阿房宫“一日之内,而气候不 齐”的怪现象,陪衬出它的宏大宽广的句子是“歌台 暖响,春光融融; , 。” (2)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通过从官府和家庭的 角度描述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 , ”来反衬自己读书生活的艰苦。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 ”两句话写出自己任凭一叶扁舟 随意飘荡,在江面上来去自如的情状。 3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杜甫《登高》中“ , ”两句诗用落叶和江水抒发了时光易 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2)《诗经·关雎》篇中用“ , ”八个字,表现男子向往着那位 美丽贤淑的好姑娘,希望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76核心考点·语文 (3)白居易《琵琶行》诗中写道,因“无管弦”而 “ ”,铺垫已十分有力,再用“别 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的环境烘染,构成一种强烈 的压抑感。 3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李商隐《锦瑟》一诗中用日月等意象表现那种 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且代表诗人全部情感的句子是 “ , 。” (2)曹操《观沧海》中描写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 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的两句话是:“ , 。” (3)“长大息以掩涕兮, ”是 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 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 3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 在李煜的《虞美人》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的词句是 “ , 。” (2)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中描摹自然图境, 把主体的情感化为客观的景物,体现诗人宁静恬淡的 主观心境的两句话是“ , 。” (3)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 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 亦余心之所善兮, 。 附录:2017 版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必背篇目 初中 45 篇背诵课文不变,删 1 篇换 2 篇增 13 篇 1.《论语》12 章 《学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雍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 《述而》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 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罕》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张》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 矣。” 2.《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 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 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 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 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 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gã)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 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 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斯人 一作: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 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 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 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 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 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 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 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 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 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 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 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 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第五专题 古诗文情境式默写/77 3.《庄子》(惠子相梁) 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 “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 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鹐(yuān chú ),子知之乎?夫鹓鹐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 (chī)得腐鼠,鹓鹐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hè)!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yé)?” 4.《礼记·学记》一则(虽有佳肴)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 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 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 学相长也。《兑(yuâ)命》曰:“学(xiào)学办。” 其此之谓乎? 5.《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 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 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 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 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 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 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 哉?” 6.《答谢中书书》((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 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 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 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7.《湖心亭看雪》明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 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ná)一小舟,拥毳(cuì) 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hàng)砀(dàng),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挐 一作:余拏)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 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8.《河中石兽》清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 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 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 小舟,曳(yâ)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 理,是非木杮(fâ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 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 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 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â)沙为坎穴,渐激渐深, 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 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 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9.《十五从军征》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 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 (zhǒng)累累。兔从狗窦(gǒu dîu)入,雉(zhì 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chōng) 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0.《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 (chuàng)然而涕下。 11.《木兰辞》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 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 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kâ hán)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 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 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jiū)。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tuî),寒光 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 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 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 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zhuï)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 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 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cí) 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cí)? 12.《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 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 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3.《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 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78核心考点·语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 (chì),回车叱(chì)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 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 炭直。 14.《满江红》(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 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 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苦将侬(nïng),强派作蛾 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 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 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5.《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何处望神州?满 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 滚流。年少万兜鍪(mïu),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 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逍遥游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 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 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 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 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 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 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 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 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 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 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 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 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 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 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 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 笑之曰: “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 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 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 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 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 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 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 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 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 功,圣人无名。 阿房宫赋 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 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 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 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 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 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 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 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 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 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 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 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 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 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 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 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 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 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 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 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 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 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 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 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 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 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 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 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