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考点掘金系列金脉06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含解析) (1)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掘金】 考点展示: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考点掘金: 金脉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义 金脉 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金脉 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金脉 4:把握文章的论点,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金脉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金脉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金脉分布】 考向 省市 17 课标 1 17 课标 2 17 课标 3 京 苏 津 浙 16 课标 1 16 课标 2 16 课标 3 金脉 1:概念句意 √ √ √ √ √ √ √ √ √ √ 金脉 2:筛选信息 √ √ √ √ √ √ √ 金脉 3:结构思路 √ √ √ √ √ 金脉 4:论点论证 √ √ √ 金脉 5:内容中心 √ √ √ √ √ √ √ √ √ 金脉 6:分析观点 √ √ √ √ √ √ √ √ √ √ 【考情预测】 从表中可以看出,无论是 17 年课标以及其他自主命题省份,还是 16 年课标,论述类文本阅读是各省 市必考的考点,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核的重点是概念的含义、信息的筛选、内容中心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上。特别是 17 年相比 16 年增加了对结构思路和论点论证的考查,这绝对是一个崭新的动向,值得 我们注意。 由此可以预知,18 年的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仍是必考的考点,平时要注意多练习,提高信息筛选和 信息的辨析能力,注重传统重点考向,也就是重点金脉。同时,要加强对结构思路和论点论证考点的复习。 在复习中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命题技巧,找到应对的措施。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是每年必考的考点,从统计上看,所有的省市都在考查。可以推断 18 年肯 定会热度不减。 【高考金脉】 真题一:【2017 年高考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 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 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 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 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 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 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 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 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 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 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 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 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 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 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 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 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 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答案】 1.C 2.C 3.B 【解析】 【名师点睛】论述类文章在作答理解原文内容时,要紧扣原文内容,注意将题目选项与文章内容的一一对 应,然后仔细辨析两者内容上的异同,不要被众多的试题文字弄昏了自己的头脑,要学会把握其中的 主要信息,摒弃次要信息。 2.试题分析:C 项“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错误,原文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 说“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 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故选 C。 【名师点睛】解答论述类文本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大意,然后是归纳要点,明辨关系,最后提 炼整合,明确中心。其中论述类试题设题陷阱有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 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然后进行判断即 可。 3.试题分析:B 项“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并不是“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的标准, 两者没有必然关系。 【名师点睛】把握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首先要对文本进行整体解读,筛选出文中直接表明作者观点态度 的语句。一般的可以抓住论述文的标题、起始段落的中心句、开启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起始句,收束 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收束句、全文总结性段落的总括句,等等。这些往往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态度。 整体阅读时快速抓住这些语句,对于理清文章局部的内容要点或分论点,把握文章局部内容的内在关 联,具有全局性的定向作用。阅读论述类散文同样需要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在表述中的作用。如表示 部分与整体,已然与未然,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有据与凭空等,忽略了这些词语的修饰限定对 象,就必然难以准确把握。 【掘金技巧】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通过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即赞成什么,或者反对什么。“概 括”是指在读懂所给材料后能以简洁的语言揭示出作者对所写之人之事的看法及感情色彩的褒贬。“分析” 是指能从作者所处时代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色彩加以剖析、评价。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意旨。在论述类文本中,中心论点、 分论点以及某些结论,就是作者在文中的主要观点。考查命题的角度,一是明确作者的观点,判断某种说 法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二是分析作者的观点,包括分析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原因,说明作者提出某种观 点的依据。 【名师挖宝】 1.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主旨的基础上分析概括。要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首先应从整体上 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这就要求考生在通读全文,把握文意之后,进行整体思考,理清文章中心论点、各 个分论点以及论证过程之间的关系,剖析文章的脉络结构,弄清作者在文中要告诉读者什么道理,读者从 中明白了什么或受到了什么启发。 2.善于抓住文章中的显性因素进行分析概括。所谓“显性因素”一般表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或结 尾的重要语句,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句、关键段、点睛之笔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辨析关键词语、主旨 句及段落层次划分等方法来迅速、准确地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分析作者在文中对事物评价的内容。作者的观点有时是通过对事物的分析,或对其他不同观点的评 价来表现的,这就要在比较中去把握。对于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应给予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以唯物辩证法为基本分析方法,并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 去随意评说。在具体评价时,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作品创作实际,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分析 作者的观点不能脱离实际,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小试身手】 一、【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 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 “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 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 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 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 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 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 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 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 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 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 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 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 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 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 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 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 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 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 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 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 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 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 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史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 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 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入子 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则从神 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 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代的史 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 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 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 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答案】 1.C 2.D 3.B 【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 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 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 细分析,此题的选项 C 就是对文章第二段内容理解概括的基础上命制的选项,选项将文中“惜于古史 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理解为不“疑古”的充分条件了,原文中并不存在这种条件关系。 2.试题分析:D 项“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 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有误,否定太绝对,根据原文第四段“至于纯粹的文学作品,当然也能 从中发掘史料”,可以推出答案。A 项根据第三段“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都视为荒诞不经, 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釆用”推断;B 项根据第三段“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 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推断;C 项根据第三段“分而治之者,以为山 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先生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 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 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推断。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 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 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 项是对文章第四段内容的理解概括, 概括的时候将文中的“也能”概括成“不能”。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 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 的差别。选项 B 时间范围错误。 二、(2015 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 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 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 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 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 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 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 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 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 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2 页上部分)引用得多, 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 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 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 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违逆 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就不必因为他不负传统望而视为累赘包袱, 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会借尸还魂, 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 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 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名族不同风格的“新 经典”。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 狭隘。 B. 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 地方之一。 C. 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 发挥了重大作用。 D. 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 的名著佳篇。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 用儒家思 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 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 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 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争取的一项是(3 分)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 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 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 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 民族不同的风格。 【答案】 1.C 2.B 3.C 【解析】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 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 会张冠李戴或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一 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考查的概念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第二步: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 找准概念所涉及内容的位置和范围;第三步:根据语境,理解概念的含义,并整合相关信息来作答。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B 项原文“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和…… 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题干“新儒家只关注政 治秩序”以偏概全。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1)筛选信息要有目标意识。目标意识是指在读文章时要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路。答题的目标意识就是始终抓住题干,特别是分析选项时,不要忘记题干 要求。(2)整合信息,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同一信息:文章往往在表述同一内容时会变换不同 的说法,但这些不同说法体现的信息是一样的;或者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故意变换一种说法,其实这 种说法和文本中的说法是一个意思。判断信息是否同一是整合信息的一个难点。遥远信息:在一篇文 章中,解说同一观点的材料可能不集中在同一段落或相邻的段落,可能相距较远;或能支持某观点的 句子、名言、例子相距较远,这些信息不聚在一起,但解说的是同一观点。阅读时要善于寻找遥远的 信息,并把它们拉近,使其聚在一起。寻找遥远信息是阅读文章,特别是阅读论述类文本经常遇到的 问题和难点,也是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重点之一。潜在信息:“潜在”或是言在此意在彼,或是有 隐含的话,亦即话外之音。如果离开具体的语境,该句就不再是这个意思了。分散信息:有些重要的 信息不一定集中在一个段落中,常常分散在文章的各个部分。这些分散的信息组合在一起,恰恰说明 某一个问题;或者某几句组合起来,说明的是一个问题,另几个句子组合起来,说明的又是另一个问 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以此圈定范围,并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 【名师点睛】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1.以偏概全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 程度的轻重的词语,以片面的、局部的、特殊的认识来表述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普遍性的内容,目 的是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如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 以特殊代普遍。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重点关注:a 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 多数);b 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c 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 微等);d 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2.主次颠倒(事物的变化发展有主要 矛盾和次要矛盾,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 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3.胡乱猜测(就是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 说成既成事实)。4.乱加因果(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 “,”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 系。此外还有递进、条件等逻辑关系的强加)。5.主 次 颠 倒(事物的变化发展有主要矛盾和次要 矛盾,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 要“的一面倒置)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 【掘金实战】 一、(2017 届“皖南八校”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古代历史上生活着一类特殊群体,他们不以官职论高低,不以财富论成败,进可拜将封相,退则 遨游山野,功成不倨,恃才不傲,平生致力于修身养性,治国安邦,这就是“士”。士文化是传统文化的 升华和瑰宝,其立身之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其结晶则是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民族精神。 古代的“士”是指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的阶层。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处于“官”与农工商“小百姓” 之间的“各界人士”,尤指古代的读书人。士的社会特征就是不当官,不掌权。一旦当官就叫“步入仕途” 或“入仕”。按这个特征来界定,如今仍然存在着“士”这个阶层。教授、专家、学者、作家、记者;卫 生界、教育界、科技界、文艺界、商界及其他各型的知识分子,凡“学而不仕者”,皆属士的范畴。传统 的士讲风骨,重操守。尽管他们经济上处于附庸地位,却极自尊,重义轻利。士尊崇的是“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他们向往立功、立德、立言而作不朽之人;他们以国为家,倡导“天 下为公”;他们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腰无半文,心忧天下”是他们的写照。指点江山、著书立 说、“志在天下”是他们的社会属性。士的社会特征及属性,决定了他们创造及发展的文化内容,由人及 家,由家而国,由“小术”至“大道”,无一不与国家民族有关。 当道者对士的态度大多优礼有加,故“礼贤下士”之古风作为美谈。这种文化土壤栽培出的中国读书 人,历来将读书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关心国事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优良传统,这是其他各国没 有的社会及文化现象。 中国的士人之“气”,由于恪守的原则太多,往往有几分执着的“呆气”。故士人虽有可敬可爱之处, 却往往被视为迂腐的“书呆子”。尽管如此,士仍有着不可小视的社会能量。由于他们居于承上启下的社 会地位,又无权以谋私,加之有一定的文化积累,故往往能以较客观的眼光来洞察社会。有时甚至有“一 言九鼎”、“一言兴邦”的社会效应。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不是单一的儒家文化,而是融会了诸子学说的“士文化”。士文化的本质, 于人讲立身,于国论治道。这种文化尽管萌生于封建时代,但它并不是封建文化,而是饱含善良文化基因、 刚柔并济、博大精深和充满了人性和理性的智慧型民族文化。孔子的“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是均贫富、 缩小差距的最早立论。而士文化所憧憬的“大同”社会就是中国古版的“共产主义”。令西方不理解的是, 中国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但不崩溃,反而如日中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可提供历史的答案。 中国的士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文化景观,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作用。否则,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是无法解释的。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成功,法宝之一就是团结党外的仁人志士。仁 人志士的共同标准就是爱国。尽管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一开始就对士及士文化有过“焚书坑儒”灭绝性的剿 杀,更有长达 1300 多年制度性地长期禁锢与扼杀,但士人及士文化中以国为家的浩荡之气却与世长存,雄 风不衰,并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国魂”。 (节选自《中国的“士”与“士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不以官职论高低,也不以财富作为成败的评价标准, 不倨不傲,平生致力于修身养性,治国安邦。 B.第一段概述了“士”这类特殊群体的特点,引出“士文化”这一概念,并对这一概念的内涵特点、 意义作用从传统、个人、国家三个角度简述与评价。 C.第二段交代了古代的“士”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群类似今天诸如卫生界、教育界、科技界、文艺 界、商界及其他各型“学而不仕”的知识分子,范围极广。 D.传统的士虽然不当官,不掌权,经济上也处于附庸地位,但极自尊,讲风骨,重义轻利,重操守, 心忧天下,志在天下,把个人与国家联系一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的士人讲究由人及家,由家而国,由“小术”至“大道”,故当权者对士的态度往往也是优礼 有加,“礼贤下士”之风也会成为历史美谈。 B.中国的士人无权无势,甚至由于恪守的原则太多而被视为迂腐的“书呆子”,但仍有着不可小视的 社会能量,甚至能“一言九鼎”、“一言兴邦”。 C.中国的士文化对个人讲究立身,对国家强调济天下、治天下,这种博大精深的文化饱含善良文化基 因和充满人性和理性,具有刚柔并济的智慧。 D.中国的士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文化景观,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当 今中国的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重要文化基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吃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品质和“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杀身 成仁,舍生取义”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士人的操守。 B.中国的士人社会地位、社会属性、优良操守及个人学识,使得他们在辅佐当权者的时候,能够以较 客观的眼光来洞察社会,并提出较科学合理的建议。 C.中国士文化尽管萌生于封建时代,但并不是封建文化,而是智慧型民族文化。它以儒家文化为主体, 融会了诸子学说,憧憬“大同”,具有爱国色彩。 D.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当权者对士人的态度是矛盾的,既利用又警惕,正是因为当权者的长期禁锢与 扼杀,士文化的生命力才更加旺盛,并与世长存。 【答案】1.B2.B3.D 【解析】 1.试题分析:B 第一段第二句话并没有对“士文化”的内涵特点进行简述。“升华和瑰宝”“精神食 粮”“民族精神”都是从意义作用的角度进行评价我国古代历史上生活着一类特殊群体,他们不以官 职论高低。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 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 概念等等。此题选项 B 属于曲解文意。 二、(2017 届四川遂宁高三三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 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无论是孔、孟,还是佛、老、墨翟、申、韩,孜孜汲汲,惕励忧勤,无不 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怀抱一种死而后已的念头。自庄子、列子之后,继之以巢父、许由,乃至西晋的王衍 之辈,倡导洁身自好,愿做山林高人、达士,隐士之风骤然而起。两者之分,其根本在于“人”“我”之 别: 孔、孟认得“人”字真,身心性命只是为了天下国家;而庄、列则认得“我”字真,视天地万物只是 成就自己。 ② 事实确乎如此。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到处周游,辙环天下,孔子弟子亦不免事奉季氏。究其原因, 固然因为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孔、孟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 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藉此行道。 ③ 那么,士人为何必须出仕做官?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显然是为了达臻兼善天下的公共理想。担 任官职是士人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即使是史书中所广泛记载的隐士、逸民,尽管 他们远离官场,然此类隐居行为之所以被不断强调,还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仕的期待。 ④ 就原始儒家的理想而言,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当然,这种依附性尚不足以 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阶级原本怀抱一种“孔颜之 乐”的理想情操。“孔颜之乐”自宋儒周敦颐提出之后,已经成为宋明理学的核心理念。所谓孔颜之乐, 就是孔子“疏食饮水”,乐在其中;颜子身处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究其本义,并非是说孔子以“疏 食饮水”为乐,而是孔子将“不义而富贵”,视之轻如浮云。至于颜子之乐,则是倡导身处陋巷,不失自 己的本心,即使身处富贵,仍能坚持自己的节操。儒家又有“仁者不忧”之说。所谓“不忧”,就是不忧 于未来,是一种不对个人未来祸害加以担心的境界。至于万民之忧,却被儒家一直系挂心头。为此,儒家 士人也就有了“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之论。 ⑤ 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也就是从做官为了“养民”“爱民”, 进而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于是,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也从高尚的淑世理想,转而变 成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意识。随之而来者,则是官员为官意识、习气的三大转变:一是从“养德”转 变为“养态”,士大夫不再为可怒、可行之事而显现出刚正、果毅的德容,而是追求宽厚浑涵,不再任事 敢言、忧国济时的俗状;二是从“策名委质”转变为“营营于富贵身家”,士大夫不再为了任天下国家之 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而是营营于富贵身家,将社稷苍生委质于自己,不再认真做事;三是“功名” 观念的转变,也就是从做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转乾旋坤,继往开来,转而 变为追求富贵。 (选自《中国官本位意识的历史成因》,2014 年 11 期《新华文摘》,有删改) 1.对“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按照原始儒家的观点,其核心内容是兼善天下。 B.是原始儒家的理想,外在表现为依附国家体系。 C.是原始儒家追求的忧乐观,即怀抱“孔颜之乐”。 D.后期发生了异化,出仕的目的转向了个人私利。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段从中国文化源头说起,通过分析仕与隐的不同明确本文的讨论重点,即为何有人“居朝廷” 有人“处江湖”。 B.第③段承上启下,分析“士人必须出仕做官”的原因,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任职是士人实践公共理 念的必要媒介。 C.第④段进一步阐述士人出仕做官体现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强调士人阶级的这种依附主要不是为了 追求自身利益。 D.第⑤段着重剖析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异化的情况,即做官目的、依附国家体系的性质、为官意识与 习气等的转变。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仕与隐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服务天下百姓,后者是为了成就自我。 B.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开始异化并逐渐衰退。 C.儒家的忧乐观既包括“孔颜之乐”又含万民之忧,主要是为兼济天下。 D.为了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积极入仕成为士人的必然选择。 【答案】1.C2.A3.B 【解析】 三、(2017 届湖南省湘潭市高三 5 月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代,随着香药输入途径的多元化及香药进口数量的增加,中国史籍中关于香药特性的记载日趋详细 准确,香药功用的发掘日益丰富。部分香药虽早在汉代已传入中国,但由汉至隋的八百余年间,因传入香 药种类及数量有限,加之其使用人群多局限于宗教僧侣及皇宫贵族,故史籍中关于香药的记载较为简略。 唐宋时期,香药输入的种类及数量虽较之前代有大幅增加,关于香药的记录也更为详细,但人们对香药的 认识仍存在很大程度的偏颇,就连世代经营香药的土生波斯人李珣,也误将本是同物异名的熏陆香和乳香 当成两种不同香药。 经过历代本草学家及医者们的不断积累和发现,明代史籍中关于香药的记载,无论从书写体例还是编 撰内容来看,都更为准确详实。 明初以来,随着时人对香药特性的深入了解,东南亚香药在中国的应用重点逐渐从宗教祭祀、熏衣化 妆、医疗保健领域扩展至饮食调味。 从记录香药使用情况的书籍类型来看,明以前记载香药的史籍主要为宗教典籍、本草书籍、药书及香 谱四大类,香药主要作为药材、香品被时人使用。与前代不同的是,日用类书、沿海方志及海洋图书成为 明代记录香药特性及其应用情况的核心资料。例如,《瀛涯胜览》《东西洋考》等海洋图书对于香药的种 类、产地、特性及功用皆给予了详细介绍,从这类书籍的撰写者来看,他们或亲赴海外,或身居市舶之职, 或久居沿海重镇,耳闻目睹香药贸易之盛况,对海舶香药的记载自然颇为准确,也更具针对性;而《多能 鄙事》《便民图纂》等日用类书则以丰富的实例介绍了香药在饮食、保健等日常生活领域应用的过程,荤 素菜肴、茶酒汤水、肉脯果干中加入香药的例子比比皆是。从记载内容及书写特点来看,香药在日常生活 中的消费重点在明初发生了重要转变,从疗疾保健转向了美食调味。元代的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中, 关于胡椒应用于饮食的记录多达三十余条,然而在介绍这些食谱之前几乎都先强调其食疗保健功效,而明 代的记录则多略去对其治病保健功效的介绍,更强调香药的调味及腌制功能。 明初以来,随着民间海外贸易的发展,各类香药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不仅保证了香药在中国市场的 供需稳定,且使这一曾经贵为奢侈品的香药真正进入寻常百姓之家。 这一时期,记载香药应用于饮食的明代书籍则多为面对普通百姓的日用类书,因此,仅从书籍的类型 及适度人群来看,明代的普通平民已开始将香药应用于饮食中。此外,明代的医书常用胡椒来形容制作药 丸的大小,如“丸如胡椒大”“大如胡椒”等,再次说明了以胡椒为代表的香药在明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之广泛。 (选自《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香药输入途径、使用人群以及香药本身功用的局限性,所以汉至隋的八百余年间的史籍中关于 香药的记载较为简略。 B.民间海外贸易的发展,增加了香药的输入数量、品类,保证了中国香药市场的供需稳定,使寻常百 姓有机会接触曾经贵为奢侈品的香药。 C.世代经营香药的土生波斯人李珣误将熏陆香和乳香当成两种不同香药的事说明唐宋之际人们对香药 特性的认识并不十分准确。 D.关于香药的记载,明代史籍比唐宋时期的史籍更为准确详实,这与本草学家及医者们的不断积累和 发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香药特性了解的局限性使香药主要应用于宗教祭祀、熏衣化妆、医疗保健领域,而香药扩展到饮 食领域表明人们对香药的特性已有深入的了解。 B.日用类书记载荤素菜肴、茶酒汤水、肉脯果干中加入香药,说明人们已经将香药应用于饮食、保健 等日常生活领域而已忽略香药的治病保健功效。 C.《瀛涯胜览》《东西洋考》等书籍能够对香药种类、产地、特性及功用皆给予了详细介绍,是由于 书籍的撰写者熟知香药产地、贸易等情况。 D.从记录香药使用情况的书籍类型来看,明代关于记录香药特性及应用的书籍已扩展到日用类书等, 不再局限于宗教典籍、本草书籍、药书及香谱四大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香药不仅具有药用、食疗保健等功能,还具有调味及腌制功能,元代的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中 就有不少关于香药应用到饮食中的记录。 B.早在汉代已有部分香药传入中国,但直到明初香药才真正进入寻常百姓之家,此时,香药的消费重 点也由疗疾保健转向了美食调味。 C.明代的医书常用胡椒来形容制作药丸的大小,如“丸如胡椒大”“大如胡椒”,说明以胡椒为代表 的香药在明代社会生活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D.从现存史籍来看,明代记录香药的书籍与前代相比具有香药特性的记载更为详细准确,香药应用的 记录更为丰富及撰写者日益增多等特点。 【答案】1.A2.B3.D 【解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