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今朝风流3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检测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秋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今朝风流3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检测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3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读书重要,但是,生活实践更重要,一个对身边事物毫不关心毫无兴趣的人,是难以成 材的。所以,我们应该像作家沈从文那样,既读一本小书,更读一本大书,捕捉大自 然里 的声音、颜色、气味,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与熏陶中感受到生命的本真和快乐。 美 字 体 水 上 的 人 和 事 , 便 也 有 水 的 柔 情 。 赏美文 一个人·一本书·一座城(节选) 姜少勇 当年,那个穿着长衫的文弱书生,以一个士兵的身份离开故乡,以一介文学大师的身份立足 北京,以一个文物研究专家的称呼结束一生,最后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故乡,应该是一个圆满的 结局了。 听涛山脚下的古渡旁,泊满了乌篷船,小巧得如一瓣荷花,花 30 元租一叶小舟,追思着先生 的脚步,缓缓地顺着沱江漂流。也许,十月不是这条河情绪高涨的季节,你可以清楚地看见河底 的卵石,水面上总有一些漂流的水草,黛绿的颜色,幽幽的柔软,触手可及,水流从容而舒缓。 青山逶迤远去,像一缕消逝的青烟,天空像复写纸那样的颜色,流水呢,也是那种明净的纯蓝, 完全是没污染的那种蓝,叫人想变做鱼儿一个猛子扎进那一湾碧波里。静静地坐在船首,听 66 岁的苗族船工龙有富老人给我们讲听涛山的故事。古渡旁是一排排高大粗壮的河柳,露珠和雨水 从树叶上滴落在清澈的沱江里,会发出细微的声响,用心思考的人听来,如同胸中的万壑涛声。 老人讲,沈先生 1982 年回凤凰的时候,就是他撑的船,载着沈先生兴致勃勃地在沱江中游转, 还到了下游的桃花岛。沈先生小的时候,经常逃学到上面去玩。为此,沈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写 道:“桂花树一天天地长大,我一天天地矮下来。”船儿轻轻靠岸,老人小心地在岸上系好缆绳。 在每一条乌篷船后面,总有几根缆绳像藤蔓似的向岸上生长,乌篷船就好比生在藤蔓上的叶子, 不论它漂泊多远,也被浓浓的乡情系住。 河水悠悠地从城中流过,昏黄的灯火映在河中,有人在投放一盏盏的河灯,忽明忽暗地在江 中闪烁,小城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温柔。曾在中国生活了 60 年的新西兰人路易·艾黎是中国人民 的朋友,他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小城,一个是湖南的凤凰,一个是福 建的长汀。”相对封闭的地方总是保存着较好的民风民俗,这一点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 书中就讲到过。而所谓的文明进程总是不断地打破这些道德维系力量的进程,凤凰引以为豪的纯 朴敦厚也正在一点一点地失落。现在沱江的两岸,是改建的吊脚楼,楼里是各式各样的旅社、饭 馆和商店,招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门上的对联,却也才气逼人:“门对青山聚临气,楼依碧水 伴明月。”“楼高但任云飞过,潭小能将月送来。”“眸收楼阁影光如画,头枕林涛音调似琴。”…… 我走了这么多地方,除了徽州的西递、宏村,还从没有发现一个小城有如此厚重的文化底蕴。 走在古城平整光滑的石板路上,路两边是挨得很近的铺面,摆放得最多的是沈从文先生的书, 不由得让人想起一句话来:“一个人,一本书,一座城。”而我,则因为一本书了解了一个人,因 为一个人而喜欢上了一座城,又因为一座城而怀念一个人。 先生的代表作《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清新的文笔,悠然的语态,透 明的境地,文中描述的纯朴民情犹如一幅恬美的风景画,好像一卷灵动的江村图,闪烁着人性的 美和淡淡的人间哀怨,使得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迷醉。在他的笔下,湘西是一个理想的王国,蕴 含了永恒的意象和美好的追忆。他作品中营造的那种自然与人性、风情与风俗完美结合的意境, 宛如一颗晶莹剔透的珠玉,充满令人陶醉的诗意,带给我们恒定而久远的感动。他使我们相信了 纯情的力量,一种超然物外的纯粹的美和清洁的魂。他的作品往往以不痛表现痛,以不苦折射苦, 使读者在潺潺流水般的文字流淌之间感悟人性、触摸灵魂。他始终以一双“乡下人”的眼睛打量 世界,以一颗恬淡平和之心拥抱故园的山山水水和恒久乡情。 20 世纪 50 年代,他改做文物考古工作,从一个普通的讲解员做起,在那些琐碎的花花朵朵、 瓶瓶罐罐中挖掘,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事文物工作的 38 年间,他涉足的领域很多,如服 饰史、山水画史、家具发展史、绸缎史、漆工艺史、陶瓷加工艺术史等。他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 料,研究了数不清的文物,撰写了很多宝贵的文献资料,孜孜不倦,厚积薄发,为民族文化的研 究洒下了辛劳、智慧的汗水。其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我国古代服饰研究的空白, 开辟了新的学术研究方向和方法,为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 一个人,一生能做好一件事就已是了不起了,可是沈从文先生却能将这两件事都做到了极致。 走在回程的路上,随手翻开带来的一本《沈从文作品精选》,眼帘里突然映出一行小字: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 1.1902 年 12 月,沈从文出生于美丽的湘西凤凰城,排行老四。6 岁那年,沈从文被送 入私塾。因受不了私塾的呆板与严厉,他时常想逃出去玩。在其他顽童的影响下,他学会了 种种逃学而又可以骗过先生和父亲的办法,从此也成了一名顽固的逃学少年。 可好景不长,沈从文的逃学被父亲发现了。父亲将沈从文送往另一家私塾,那里的先生 打起人来毫不留情。有趣的是,沈从文倒是更喜欢这家私塾,因为表哥也在这家私塾,而表 哥很会逃学,沈从文因此比以前逃得更厉害。 沈从文就这样“变本加厉”地继续自己的逃学生活,但也因此在私塾读“小书”的同 时,一直有机会“阅读”一本用湘西的自然人情写成的“大书”。 2.儿时的沈从文喜欢逃学,不愿受私塾先生的思想束缚。成年之后,他在徐志摩、胡 适等人的帮助下,得以任职于文教界,并最终在文学创作上成为一代大师。 [写作运用]适合“童真”“读书”“社会是本‘大书’”“个性”等话题。 示例: 因为我喜欢《边城》,所以也喜欢沈从文,因为我喜欢沈从文,所以也喜欢沈从文笔下 的那些充满个性的山山水水。 品味着从文 先生笔下描绘的山山水水。那是一种透明的感觉,它是慢慢地来到,它穿 越你的心灵,到达你生命的每一个角落,冲击你一生的文尘,冲击得一干二净…… 从文先生有水的性格——灵动;又有山的性情——沉稳。也许那就是凤凰吧!从文先生 他的性情如水,文笔如水,在那清澈的文思之下涌动着最为纯净的人性之水。 当今的现实社会,我们看过听过太多太多的爱情故事,但是却缠绕着令人厌恶的世俗之 气,哪里比得上翠翠的爱情纯真? 但当人间大千烦恼接踵而至之时,我愿拿起《边城》,纵观从文先生如水般的世界,倾 听湘西的清水流淌;倾听船夫的嘹亮歌声;倾听翠翠如水的情思和爷爷如水的爱。 从文先生的爱,是爱得执着,像《边城》中那样如灵动的水常年保持一色的蔚蓝。从文 先生的爱人,在他过世多年之后,也终于领悟从文先生那如水般纯真的爱。 从文先生他的性情如山,像山一样有着沉稳的秉性。在“文革”时期,人们误解他,伤 害他,他却毫不为意,他不争。当无知的人们要他去扫厕所时,他也认真地做了。他用了大 山的沉默回击这群无知者的围击。 沉稳的大山是有色彩的变化,能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这是对从文先生最好的评 价。大家知道从文先生是著名作家,却少有人知他也是著名的服装研究专家。 从文先生在“文革”时费尽心思写出了《中国服饰史》却因被没收而遗失,但从文先生 硬又是写出一本。 我们的从文先生: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一座四季常青的高山。 在湘江之畔,你可曾见到过有一位先生在书写,在吟唱吗? 书写的,是山的传奇。 吟唱的,是水的柔情。 ——《个性沈从文》 一、基础巩固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与发展 过程中,无数绣娘以________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________的作品。它们或如摄影般写 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________。 A.精益求精 耳目一新 美不胜收 B.励精求治 刮目相看 美不胜收 C.精益求精 刮目相看 数不胜数 D.励精求治 耳目一新 数不胜数 解析: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励精求治: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 国家。第一空的对象为“工匠精神”,故应选用“精益求精”。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 以前完全不同,令人感觉到很新鲜。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对象指人。第二空的对象为“作品”,不指人,故应选用“耳目一新”。美不胜收:形容好的 东西太多,美景多得看不过来,强调“美”。数不胜数: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 难计算,强调“量”。第三空所言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给人的是审美感受,故应选用 “美不胜收”。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5 日,全省普降甘霖。经过此轮降雨,全省大部分地区旱情将解除,对改善空气质 量也十分有利。 B.国产 Linux 系统,不像美国微软公司的 Windows XP 系统那样,能自由运行 PS、QQ、 炒股软件以及不少游戏软件。 C.领悟祖先留下的生存智慧,提高人居环境建设的中国元素,古村落不能不说是一个 重要的参照。 D.我们不必将文学作品所有的内涵都开发为语文课程内容,因为文学作品,即使是一 首短诗,也有近乎无穷的内涵。 解析:A 项,成分残缺,“对改善空气质量也十分有利”的主语应该是“此轮降雨”;B 项,有歧义,“能自由运行 PS、QQ、炒股软件以及不少游戏软件”的是“国产 Linux 系统” 还是“美国微软公司的 Windows XP 系统”不明确;C 项,搭配不当,应为“增加人居环境 建设的中国元素”。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杨先生独自居住在西城区一个普通的小区,幸好有众多学子的垂爱,老人的晚年才 不会太寂寞。 B.新搬来的邻居很是活泼热情,经常会请一些朋友在家中聚会,每次他都会喊我一声: “来吧,欢迎叨扰。” C.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您当年对我的帮助我绝不会忘记的,这次的事情我一定会鼎 力相助,您就放心吧。 D.小明对王老师说:“您是学界泰斗,我们这些刚入行的后辈还有好多问题要向您请教, 还望您能不吝赐教。” 解析:A 项,“垂爱”,关心爱护,通常指长辈对晚辈或者上级对下级,不能指学子们对 老师;B 项,“叨扰”是对打扰别人的谦辞,不能说别人;C 项,“鼎力相助”是表示请人帮 助时或感谢别人帮助时用的,不能说自己。 答案:D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各篇都相对独立,可以单独成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 本书的思想内容和情 感意绪便显得十分复杂。 ①成为深藏于作者胸间的锥心透骨的痛 ②全书整体上又具有统一性和连贯性 ③湘西居民古朴原始的生活与生命形式固然使人倾心神往 ④其中人事情景、古今未来滚动交织融成一片 ⑤浸透着作家发自内心的乡土悲悯情怀 ⑥未来湘西的何去何从又让作者困惑迷茫 A.④①②⑤⑥③ B.③②⑥①④⑤ C.⑤②⑥③④① D.②④⑤③⑥① 解析:六句话主要说明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湘行散记》的结构特点,一是作者体 现的情感。从横线前“相对独立”分析,接下来应该是《湘行散记》的“整体”特点,然后 写湘西居民如今的生活以及作者对湘西未来的担心等。 答案:D 二、迁移发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须应 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 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 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 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 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1929 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 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价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 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 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 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 。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 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 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写画”。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 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 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 他在 1929 年编辑的《宾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籀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 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 置之妙。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 实物、临近原 始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 然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 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 动犹如笔为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他也常以自然山水之 理来诠释自己的笔法,如“平”就是如风吹水动、一波三折;“圆”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 而石有棱角、树有桠杈,则是圆中有方;“变”则如石有阴阳向背、树有交互参差,山有起 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1922 年他在给友人陈柱尊的信里说到,自己是以山水作字,而以 字来作画。可见,他已将山水自然之理、《说文》六书之法、书法、画法相互打通。 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这种人生态 度和价值取向上的对比,在黄宾虹和张 大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张大千 1925 年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26 岁就扬名南北,后又去北平办画展,被称为“南张北溥”, 可谓名满天下;而黄宾虹虽较早就有“南黄北齐”之称,但他直至 1943 年才在上海举办第 一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 80 岁了。黄宾虹自来沪上就以鉴赏、鉴别真伪著称;而张大千 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还 有对画与钱的关系,黄宾虹一生力避卖画,多以画赠友人知己,虽有润笔,与他的名气相比 也很低,他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而张大千却有着对 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 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 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摘编自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 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 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 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 笔法意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入手。 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 粘脱,由石的阴阳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 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所仿作的石涛画, 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 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 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 解析:A 项“细腻、轻软”不是“逸品画格”,从第二段中可以看出。B 项“上古时期” 说法不准确,第三段中说“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E 项文中并没有 提到他“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 答案:CD 6.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 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第一段中概括答案。 答案:①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静,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②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 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③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 7.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第三段中分析概括出答案。 答案:①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中,他受到绘画笔法与章法布置方面的启发;②从金石 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 三、创新语用 8.根据语境,在下面的横线处补写出妈妈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 一个孩子拿着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妈妈回 答:“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的,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 动。”孩子又问:“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呢?”妈 妈回答:“那是橘子在告诉你,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来慢慢享用的,是需要一小瓣一小瓣地慢慢品 味的。 (示例二)你手里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而要懂得与人分享。 9.仿照示例,为电影剧本写批注。 根据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改编的同名电影剧本里有一句描写:“虎耳草在晨风里摆着。” 沈先生对这个电影剧本的许多细节有过十分仔细的修改和批注,其中对这一句,他的批注是: “不可这么说。虎耳草紧贴隙间和苔藓一道生长,不管什么大风也不会动的。” 剧本里还写道:“端午节那天下着毛毛雨。” 你的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示例,很明显要找出剧本语言的漏洞或错误。根据季节特点,毛毛雨一般出 现在早春时节。 答案:(示例)端午节不会下毛毛雨,下毛毛雨一般是在三月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