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 高考语文 第三编 绝招1 题文比对细分辨—— 分析题 答案详解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备战2021 高考语文 第三编 绝招1 题文比对细分辨—— 分析题 答案详解

第三编 文言文阅读 —— 必得 20 分的三大绝招 绝招 1:题文比对细分辨—— 分析题 ///数据链·失分诊断区/// D 附【参考译文】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考中进士。后来升为中书舍人。被 选拔授予御史官职,负责巡视京城。其间收捕处理了吏部的一些凶悍作恶的官吏, 收缴假印七十多枚,揭露假官一百多人,整个京城都为之震动惊悚。 派出管理屯田,于是上书陈述“三因十四议”,皇帝下诏都允许他们实行。 农田水利大规模地兴修,北方人开始知道种植水稻。邹元标曾说:“三十年以前, 京城的人民不知道稻草是什么东西,现在到处都是水稻,这是兴修农田水利的功 劳。”宦官刘朝声称有东宫的旨意,索取外戚亲贵的废田。左光斗不拆封退回了, 说:“国家的每一尺土地都是殿下的,今天怎么敢私人接受。”宦官气愤地离开了。 杨涟弹劾魏忠贤,左光斗和他一起谋划,又和高攀龙一起揭发崔呈秀贪赃, 魏忠贤和他的党羽都非常怨恨。等魏忠贤驱逐了赵南星、高攀龙、魏大中以后, 接着将驱逐杨涟、左光斗。左光斗很气愤,草拟奏疏,弹劾魏忠贤和魏广微有三 十二条当斩罪,准备十一月二日奏上,预先将妻子儿女遣还原籍。魏忠贤侦知,提 前两天借助会同推选之事将他和杨涟二人一起免职。奸邪小人还不解恨,又制造 文言案,将左光斗的名字挂上,派差役前往逮治。父老乡亲抱着马头号哭,声震原 野,差役也为之流泪。到京后,左光斗被关入诏狱,严刑拷问。许显纯诬蔑他们收 受杨镐和熊廷弼的贿赂,杨涟等起初不招认,随后担心不招认会被酷刑毙命,希 望下至法司,得以稍稍缓死,日后再做谋划。于是他们都承认了那些莫须有的罪 名,左光斗也虚担了收受贿银二万两的罪名。魏忠贤于是假托圣旨,仍命许显纯 每过五天就追赃拷打一次,不交给法司,杨涟等人这才后悔自己失算了。容城人 孙奇逢,是一个节义侠气之士,和定兴人鹿正一起,认为光斗为官时对京城人民 有恩德,倡议为他们凑齐钱款,人们争相响应。共捐得数千金,商量要代他们缴纳 罚金,来缓解他们的讼事,但左光斗和杨涟已经在同一天被狱卒杀害,当时是天 启五年(1625)七月二十六日,左光斗享年五十一岁。 左光斗死后,赃物追查还未结束。魏忠贤命令抚按严厉追缴,拘捕光斗同族 兄弟子侄十四人。长兄左光霁因被牵连治罪而死,母亲因哭泣丧子悲伤而死。都 御史周应秋还认为主管官员受命追查不力,上疏催促此事,因而使各人家族全都 家破人亡。魏忠贤被杀后,朝廷追赐左光斗为右都御史,录用了他的一个儿子。 不久,又追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认谥号为“忠毅”。 ///技巧通·制霸考试力/// 1.误解形象。“他自请燕山府任职”错误,原文是“安中请行。王黼赞于上,授庆 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可见只是自请前行,并非 “自请燕山府任职”。 2.时序混乱。“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错,原文是“明年 春……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可见 “同时”表述错误,“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应当是第二年春天 的事。 3.曲解文意。“借口家中有人患病,不愿到任办公”表述有误,原文是“旧制,朝 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是原来有规定,不是找 借口,不愿到任办公。 ///模拟练·冲刺双一流/// 1.B 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 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 比如:对称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 成分(主语或宾语)来断。 “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文言文里并列成分之间需要断开,“符劭”“孙郁” 是并列的人名,作“遣”的宾语,“使”的主语,据此排除 C 项。“将军石苞令楚 作书遗孙晧”,“将军石苞”作主语,“令楚作书遗孙晧”是兼语短语做谓语,“孙 晧”作“遗”(送给)的宾语,据此排除 A 项。“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为” 后省略了宾语“之”,“通”作谓语,独立的句子,之后需要断开;“楚”,人名“孙 楚”的省略,作句子的主语,所以“楚”前断开。据以上分析排除 D 项。 2.C 本题考查古文化常识。C 项,“世族,原指先世有功之官族,后泛称世家大族 和书香门第为世族”错误,后泛称世家大族为世族,不包括书香门第。 3.B B 项,“对待上司、同僚、同乡态度均十分轻慢”“武帝……也不得不公布 其罪状”错误。原文只是说“楚既负其材气,颇侮易于苞”,可见只是对石苞很 是轻视简慢;“武帝虽不显明其罪”,可见并未张扬公布其罪过。 4.(1)难道预兆着管库房的人中或者有英才隐藏潜伏,服劳役的人中有贤者埋没 在行伍里?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应令人有所感悟。 (2)孙楚很少有所推崇佩服的人,仅王济一人。孙楚年轻时想隐居,对王济说:“想 以山石为枕以江水洗漱。” 5.①赦免犯有小过错的人,举用贤才;②修建学校,起用有才德者而久沦下位的 人;③明令三公九卿,要优先从隐逸之士或普通人中选拔不同类型的人才。 附【参考译文】 孙楚字子荆,是太原中都人。祖父孙资,曾是魏骠骑将军。父孙宏,曾任南阳 太守。孙楚的才学文章无与伦比,爽朗超逸高于同辈,多有凌侮他人居高自傲的 言行,在当地缺少美誉。年纪到了四十多岁,才开始参与镇东将军的事务。文帝 派符劭、孙郁出使吴国,将军石苞让孙楚写信给孙晧。符劭等人到吴国,不敢通 报此信。孙楚后来迁任佐著作郎,又参与石苞骠骑军务。孙楚既然自负其才气, 对石苞很是轻视简慢,刚来到时,拱拱手说:“天子命我参谋你的军务。”因此两 人从此有了隔阂。石苞启奏孙楚与吴国人孙世山一起诋毁朝廷大政,孙楚也上表 申述论理,纷争混乱了一年,事情尚未判明,又和同乡人郭奕因事愤怒相争。武帝 虽然不张扬他的罪过,但因他小有轻贱而受人指责,于是被停职埋没多年。初时, 参军多不尊敬其上司,孙楚既已轻慢石苞,于是制定了参军要尊敬上司的规定, 这是从孙楚开始的。征西将军、扶风王司马骏和孙楚旧时友好,起用他为参军。 转任梁县县令,迁任卫将军司马。这时有龙出现于武库水井中,群臣将要上表称 贺,孙楚上奏道:“最近听说武库的水井中出现了两条龙,众臣中有人认为是吉祥 之兆而称贺,也有人认为并非吉祥而没什么可贺的,可以说是楚人已错,而齐人 也不算对。龙有时俯身潜藏于深泉,有时高入云端游于苍天,然而现在盘伏在坑 穴水井中,与青蛙小虾同伍,难道预兆着管库房的人中或者有英才隐藏潜伏,服 劳役的人中有贤者埋没在行伍里?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应令人有所感悟。希望陛 下赦免犯有小过错的人,举用贤才,也托梦给在傅岩筑墙为奴的奇才,仰慕吕尚 那样的高人,修建学校,起用有才德者而久沦下位的人,明令三公九卿,推荐可使 风俗淳朴而激励世俗的君子,并举荐明达事理,才能出众且优异特出的人才,且 能够处理繁忙的政务疑难、纠正世俗高声而言的人,不要拘泥于世袭贵族,而一 定要优先从隐逸之士或普通人中选拔。事实上,百战百胜的大势,兼并统一的威 风,那是(春秋)五伯和韩信、白起所建的功勋;至于制定礼乐,阐明和弘扬道德教 化,正是士人出力的时候。谨望陛下择用我这个狂人的意见。”惠帝初年,任冯翊 做太守。元康三年去世。当初,孙楚和同郡的王济友好,王济为本州大中正,访找 考察乡邑人士的品行表现,访问到孙楚时,王济对同僚说:“这人不是你所能了解 的,我自己来办。”于是就评述孙楚道:“天才博识,格外突出,超出一般人。”孙 楚很少有所推崇佩服的人,仅王济一人。孙楚年轻时想隐居,对王济说:“想以山 石为枕以江水洗漱。”误说是“以山石洗漱以江流为枕”。王济说:“江流不能枕, 山石不能洗。”孙楚说:“所以说以江流为枕,是想洗净耳朵;所以说用山石洗漱, 是想磨砺牙齿。”当初,孙楚在因妻死服丧期满除去丧服后,写诗给王济看,王济 说:“我不明白文生于情,还是情生于文,但读此诗很令我伤感,增加了夫妇间的 相互敬重。” ///预测练·命题风向标/// 1.B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天下大屈”句子结构完整,“有勇力者”指有 勇气和力量的人,应该作后一句的主语,所以“有勇力者”前面应该断开,可排除 A、C 两项。比较 B、D 两项,主要区别在“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 咬其骨”这句的断句中,首先找到这句中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有“有勇力者”“罢 夫羸老”“骨”;再找出句子中的动词和动词性词组,有“聚徒”“衡击”“易”“咬”, 然后根据主谓宾句子的结构组织句子,“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和“罢夫羸老易 子而咬其骨”这样断句句子结构完整,所以可排除 D 项。 2.C C 项,“故治国常富”根据句子结构特点,“治国”作名词,翻译为“治理好 的国家”,所以此处的“治”应是形容词,可翻译为“安定的、太平的”,而不是 “治理”的意思。 3.D D 项,“都在批判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分析错误。【乙】文没有批判社会现 实,【乙】文开头第一段从“民富则安乡重家”“民贫则危乡轻家”这两方面论 述“治国之道,先安于民”的中心论点。 4.(1)从事生产的人很少,可是浪费粮食的人很多,国家的财富怎能不耗尽呢! (2)不生产粮食的国家会灭亡,生产粮食而吃光用尽的国家仅能称霸,生产粮食 而又食用不尽的国家才可以称王。 5.①【甲】文:战胜外敌,招来远人,国富民安。②【乙】文:促进物产流通,吸引 百姓归附,国家富足,成就王业。 附【参考译文】 【甲】 管子说:“粮仓充足,百姓就懂得礼节。”百姓缺吃少穿而可以治理得好的, 从古到今,没有听说过这事。古代的人说:“一个男子不耕地,有人就要因此挨饿; 一个女子不织布,有人就要因此受冻。”生产东西有时节的限制,而消费它却没有 限度,那么社会财富一定会缺乏。古代的人治理国家,考虑得极为细致和周密,所 以他们的积贮足以依靠。现在人们弃农经商(不生产而)吃粮的人很多,这是国家 的大祸患;过度奢侈的风气一天天地滋长,这也是国家的大祸害。这两种大祸害 公然盛行,没有人去稍加制止;国家的命运将要覆灭,没有人去挽救。从事生产的 人很少,可是浪费粮食的人很多,国家的财富怎能不耗尽呢! 汉朝从建国以来快四十年了,公家和个人的积贮还少得令人痛心。错过季节 不下雨,百姓就将忧虑不安;年景不好,百姓纳不了税,朝廷就要出卖爵位,百姓 就要出卖儿女。这样的事情皇上已经耳有所闻了。世上有灾荒,这是自然界常有 的现象,假如不幸有纵横二三千里地方的大旱灾,国家用什么去救济灾区?如果 突然边境上有紧急情况,数十百万的军队,国家拿什么去发放粮饷?假若兵灾旱 灾交互侵袭,国家财富极其缺乏,胆大力壮的人就聚集歹徒横行抢劫,年老体弱 的人就互换子女来吃;政治的力量还没有完全达到各地,边远地方敢于同皇上对 抗的人,就一同举兵起来造反了。于是皇上才惊慌不安地谋划对付他们,难道还 来得及吗? 积贮,是国家的命脉。如果粮食多财力充裕,干什么事情会做不成?凭借它去 进攻就能攻取,凭借它去防守就能巩固,凭借它去作战就能战胜。使敌对的人归 降,使远方的人顺附,招谁而不来呢?现在如果驱使百姓,让他们归向农业,都附 着于本业,使天下的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工商业者和不劳而食的游民都转向 田间从事农活,那么积贮就会充足,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了。本来可以做到使国家 富足安定,却竟造成了这种令人危惧的局面,我真替陛下痛惜啊! 【乙】 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 难以治理。凭什么这样说?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重家就恭敬君 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 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 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 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不生产粮食的国家会灭亡,生产粮食而吃光用尽的国家仅能称霸,生产粮食 而又食用不尽的国家才可以称王。粮食,能吸引人民;粮食,能招引财富;粮食,也 能使领土开拓。粮食一多,则天下的物产都来了。先代圣王,正是善于为人民除 害兴利,所以天下人民都归附他。农业发展则粮食收入增多,粮食收入增多则国 富。增产粮食,是成王业的根本大事,是人君的重大任务,是招引民众的途径,治 国的道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