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 鉴赏诗歌(过关训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 鉴赏诗歌(过关训练)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 鉴赏诗歌(过关训练)‎ 一、(2020北京朝阳区高一期末试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各小题。‎ 赠田叟 李商隐 荷蓧[1]衰翁似有情,相逢携手绕村行。‎ 烧畲[2]晓映远山色,伐树暝传深谷声。‎ 鸥鸟忘机[3]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 抚躬道直诚感激,在野无贤[4]心自惊。‎ 注释:[1]荷蓧:语出《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孔子认为荷蓧丈人是隐者。[2]烧畲:烧荒耕种。[3]鸥鸟忘机:指像鸥鸟一般,每日与水沙云天相伴,完全忘掉机心。[4]在野无贤:语出《尚书》“野无遗贤”。天宝六年.唐玄宗诏令选拔天下人才,宰相李林甫担心殿试时有人指责他失职,以“野无遗贤”为借口,导致无人中选。‎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田叟年岁已高,仍热情好客,与初次相遇的诗人携手绕着村子游玩。‎ B. 颔联烧荒的火光映天,暮色中伐木声在深谷回荡,突显出农村的荒凉破败。‎ C. 颈联田叟与人相处融洽,亲友官场得志便形同陌路,对比鲜明,令人慨叹。‎ D. 尾联诗人流露出对眼前现实深切而复杂的情感。全诗语言精当,堪称佳作。‎ ‎【答案】B ‎【解析】“突显出农村的荒凉破败”错误,“烧畲晓映远山色,伐树暝传深谷声”,颔联写所见所闻,皆为田园生活之景,无荒凉破败。‎ ‎15. 本诗善用典故,表情达意。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 A.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B.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C.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D.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答案】C ‎ ‎【解析】A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的典故,由于诸葛一生始终抱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伟志望,所以他曾经六出祁山,以图统一天下。然而,事情不幸的是,当他在后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最后一次出师,占据五功县的五丈原,和司马懿相拒于渭水时,竟然病逝军中。B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陈后主的典故,《后庭花》是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D项,“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项羽典故,项羽,名籍,字羽,秦朝末年起义军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勇猛好武,跟随叔父项梁发动吴中起义,反抗秦朝。项梁阵亡后,率军渡河援救赵王歇。巨鹿之战,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杀死秦王子婴,自称西楚霸王。)   ‎ ‎16.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田叟的形象,及其寄寓的思想感情。‎ ‎【答案】田叟年岁已高,热情好客;纯朴淳厚、了无心机。田叟使诗人感受到返朴归真的禅意,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官场污浊的憎恶。‎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的考题,要从几个角度考虑,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就是对人物典型的动作、外貌等细节描写。“相逢携手绕村行”就是一个直接描写,“携手”这个动作描写,写田叟的热情好客;间接描写可以通过环境的衬托,把人物置身于特定的环境里就表现出人物的形象特征。‎ 二、(山东省潍坊市202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6题。‎ 赴彭州山行之作[注]‎ 高适 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 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 怪石时侵径,轻萝乍拂衣。‎ 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 且悦岩峦胜,宁嗟意绪违。‎ 山行应未尽,谁与玩芳菲?‎ ‎[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夏,时年五十九岁的高适自长安入蜀出任彭州刺史,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山行途中,作者见到峭壁相连,群峰聚集,山色青翠,风光雄奇秀丽。‎ B. 颔联写鸟声清脆悦耳,山林风光绝胜,让诗人驻马观赏而忘记了时间。‎ C. 五、六句聚焦近景,写怪石不时挡道,轻萝忽然拂衣,诗人前行艰难。‎ D. 最后两句交代山中行途还没结束,却没有人与我一起欣赏美好的景色。‎ ‎【答案】.B ‎【解析】“忘记了时间”错。‎ ‎16. 诗人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诗人经历了由欣喜到忧愁,然后喜悦又失落的情感变化。诗人见到山林景色奇特优美、鸟声动听,十分兴奋欣喜;然而想到年老远地做官,作客他乡,忧愁满怀;后诗人自我宽慰,沉浸于美好景色之中,暂得愉悦;但好景却无人一同赏玩,又孤独落寞。‎ ‎【解析】(6分,“欣喜”“忧愁”各1分,“暂得愉悦”“孤独落寞”各2分。没有分析,酌情减分)‎ 三、(辽宁省阜新市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元亮井:这里指故里。③亚夫营: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诗人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④游人:作者自指。‎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点明二月二日为蜀地踏青节,次句“东风日暖闻吹笙”,写江行游春的最初感觉和印象。“闻吹笙”和“东风日暖”分别从听觉和感觉写出了踏青江行的感受:到处是暖洋洋的春意。‎ B、颔联中的“无赖”本指人的狡猾,这里指花朵开放柳芽舒展都是假象,具有欺骗人的意味。然而,不管是花柳还是蜂蝶都与遭遇人生低谷的诗人形成对照,反衬诗人内心的凄苦。‎ C、颈联“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中的“万里”和“三年”,表面上是写空间的悬隔,时间的漫长,实际上正是抒写诗人欲归不能的苦闷和无奈。‎ D、尾联“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中写的是新滩流水仿佛午夜檐间风吹雨打的凄凉之声,这是作者内心的独特感受。‎ ‎【答案】B ‎ ‎【解析】“无赖”是无心的意思,花和柳是没有感情的人事物它们只是在春天按自然规律生长显示生命的活 力,散发春天的气息,却不顾诗人的悲欢哀乐,故曰“无赖”。‎ ‎15、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6分)‎ ‎ ‎ ‎ ‎ ‎【答案】①、表达作者因远离家乡而产生的思乡之情。‎ ②、表达了诗人只身漂泊的羁旅之情。‎ ③、写了诗人面对沉沦的身世而表达出的凄苦的心境。(每点2分)‎ ‎【解析】诗人的思想情感要从诗歌的字里行间去揣摩,比如“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就是以乐景衬托哀情。“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是以景结情,表达了身世沦落的凄苦之情。‎ 四、(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5-16题。‎ 秋发庾岭①‎ 汤显祖 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 梧云初掩霭,花露欲霏微②。‎ 岭色随行掉,江光满客衣。‎ 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 ‎【注】①万历十九年,汤显祖因上书抨击朝政,被贬为徐闻县典史,此诗写于赴任途中。②霏微:迷蒙。‎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枫叶”“凉蝉”紧扣题目中的“秋”字,也暗合诗人当时的心境。‎ B.颔联写两岸景色,远近结合,景物色彩相对柔和,略给诗人带来一丝慰藉。‎ C.颈联中的“随”字,将两岸的山色随船行而不断变换色彩的情状写得生动形象。‎ D.江面上的波光洒满前来送别的客人衣服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 ‎【答案】D ‎【解析】“江光满客衣”的“客”不是“前来送别的客人”,该句意思是波光洒在身为迁客、逐客的作者身上。‎ ‎16.诗歌尾联是化用曹操《短歌行》中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鹊”这一意象在两首诗中都出现,其比喻义和诗人借其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6分)‎ ‎【答案】①《短歌行》中曹操以“乌鹊”比喻贤士,以乌鹊绕树寻找栖身之地比喻贤士们都在寻找寄身之地,诗人借此表达了希望能招揽人才、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雄心壮志;②本诗中汤显祖以“孤鹊”比喻自 己,以孤鹊南飞比喻自己被贬谪到南方边远之地,以孤鹊徘徊无依比喻前途的渺茫黯淡,诗人借此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冷寂和迷茫伤感。‎ ‎【解析】(6分;每点3分,其中“乌鹊”或“孤鹊”比喻义1分,作者情感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五、(沈阳市六校联合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 ②《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B. “瓢弃樽无绿”一句中“绿”运用借代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时的窘迫。‎ C. “炉存火似红”中的“似”字以虚写实,作者面对微弱的炉火想象出熊熊燃烧,火光照亮室内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D. 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答案】D ‎ ‎【解析】“壮志难酬”错误,诗歌中没有体现。‎ ‎16.《杜臆》中“乱云”一联,写雪景甚肖,而自愁肠出之,便觉凄然。请简要赏析这一联(5分)‎ ‎【答案】①描绘了一幅急雪回旋的薄暮景象。黄昏时分乱云低压,急急下落的雪花在风中回旋。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③表达了诗人身处乱世内心的悲凉。‎ ‎【解析】(答对第一点给2分,答对第二点给1分,答对第三点给2分。)‎ 六、(山东省肥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个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因兵乱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B.颔联诗人实写洞庭的浩瀚无边。全诗写景虽只这二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 C.“亲朋无一字”,诗人自叙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在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D.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 ‎【答案】B ‎【解析】“诗人实写洞庭的浩瀚无边”错,颔联写景既是实写,又有想象,是虚实结合的妙笔。‎ ‎13.这首唐诗是即景抒情的代表作,请结合全诗简析。(6分)‎ ‎【答案】前两联写登岳阳楼所见,用凝练的语言,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形象真实地描画出来,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2分)颈联表现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2分)尾联抒写出诗人眼睁睁看着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凄伤。(2分)‎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即景抒情的方法在诗歌中是如何显现出来的,就是需要我们逐句去赏析。‎ 七、(北京市石景山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试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渔翁【1】‎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2】云相逐。‎ 注释:【1】此诗作于永州。此时柳宗元被贬永州,创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记》,以及许多吟咏当地山水景色的诗篇,《渔翁》就是其中之一。【2】此处化用了陶潜《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句意。‎ ‎1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点题,生动描绘出一位夜宿西岩之下的渔翁形象,突出了他内心的悲伤落寞。‎ B. 次句写打水生火的日常活动,但选择“清湘”“楚竹”形象则给人以清雅高洁之感。‎ C. 第三四句渔翁形象隐入青山绿水之中,只闻橹桨欸乃之声,悦耳怡情,令人向往。‎ D. 诗中于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形象,含有诗人自况的意味。‎ ‎【答案】 A ‎ ‎【解析】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苏轼认为可以删去,但也有不少评论家反对他的意见。请结合全诗,从意象、意境等角度,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14.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苏轼认为可以删去,但也有不少评论家反对他的意见。请结合全诗,从意象、意境等角度,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答案】我认为不能删掉,“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一句,诗人抓住了“天际”、“浮动的白云”等意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描写了一幅日出以后,渔船进入中流,回首骋目,山巅上正浮动着片片白云,好似无心无虑地前后相逐的画面。渲染了悠逸恬淡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遭贬后对这种恬淡安适生活和自由人生的向往之情。‎ ‎【解析】这是考查意境和意象的题,只是换了个方式,问的是是否可以删去,其实就是赏析句子,我们在解答问题时候不要被形式所迷惑,掌握好角度答题就可以了。‎ 八、(黑龙江省鹤岗市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 闲居晚夏 姚合①‎ 闲居无事扰,旧病亦多痊。‎ 选字诗中老,看山屋外眠。‎ 片霞侵落日,繁叶咽鸣蝉。‎ 对此心还乐,谁知乏酒钱。‎ ‎[注] ①姚合,晚唐著名诗人。元和十一年进士,授武功主簿,以心存退隐的态度为官,官至从三品秘书监。‎ ‎1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闲居”二字点题,“无事扰”“旧病痊”写出诗人身体康健、精神愉悦,为后文抒情作了铺垫。‎ B.作诗、看山是诗人闲居时的生活状态,一个“老”字既写出时光的流逝,也隐含有不得重用的郁闷之情。‎ C.“繁叶”“鸣蝉”等处,点到了题目之中的“夏”字。颈联描写了闲居环境的优美。‎ D.“侵”“咽”用得极妙。“侵”既写云日掩映之美,又有动态之美;“咽”描绘声之低弱,反衬叶之繁密。‎ ‎【答案】B ‎【解析】B项,“既写出时光的流逝,也隐含有不得重用的郁闷之情”错误。“老”字是指诗人为这种悠闲的生活感到愉悦,这与其为官的态度是一致的,由注释中可以看出。故选B。‎ ‎12.本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6分)①本诗刻画了一位悠闲自得、情趣高雅、洒脱自乐的诗人形象。(3分)②无俗事打扰,身康体健,闲对美景,体现其悠闲自得;诗人在“选字”作诗中慢慢老去,体现其情趣高雅;闲居心乐,不管有无酒钱,体现其洒脱自乐。(3分)‎ 九、(黑龙江省大庆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 钜鹿赠李少府 ‎ 高适 ‎ 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 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 ‎ 投壶①华馆静,纵酒凉风夕。‎ ‎ 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②。‎ ‎(注释)①投壶:古代饮宴时的一种游戏。设投壶一个,宾主依次向壶中投矢,胜者罚负者饮酒。②损益:对自己有损或有益的朋友。《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首联中李少府的“薄宦”与其“时誉籍籍”形成对比,突出李少府的声名卓著。‎ B.尾联中“神仙”指李少府。诗人以此称之,包含着对李少府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C.“吾欣知损益”一句运用典故,意思是通过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D.全诗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诗人的真挚情意,风格不同于其边塞诗的雄壮浑厚。‎ ‎【答案】C ‎ ‎【解析】 C项,“意思是通过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错误。“吾欣知损益”一句运用典故,结合注释②内容“损益:对自己有损或有益的朋友”分析,意为可以以李少府为典范来辨明朋友的好坏。故选C。‎ ‎12.请结合诗歌的中间两联,分析李少府的形象特点。(6分)‎ ‎【答案】①慷慨大方。李少府经常将骏马借与别人,黄金也和他人分享;②射艺高超。李少府投壶之时,大家都凝神观赏,大厅内一片寂静,侧面表现其投壶技艺的高妙;③潇洒不羁。傍晚时分,凉风习习,李少府与宾客尽情畅饮,表现出其潇洒不羁的一面。‎ ‎【解析】这是解析人物形象的试题,中间两联用叙述的方式写了李少府常把骏马给别人用,有钱的时候留客人喝酒游戏,只要能够把诗句的意思理解明白了就好归纳了。‎ 十、(河南省鲁山县2019-2020学年度高一期末语文考试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晚 入 汴 水[注]‎ 崔 颢 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 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 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 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 ‎【注】崔颢,唐代诗人,汴州(今开封)人。考取进士后被放官外地,长达20年做地方官的幕僚闲差和基层小吏,终不得志。汴水,指汴河。‎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首联写行走路径。“昨晚”“今朝”看似随意的一笔,却写出了诗人昼夜兼程的情形。‎ B.颔联写出了诗人距离魂牵梦绕的故乡已经很近,就要结束多年漂泊生涯时的心情。‎ C.尾联写诗人已挨过二十年仕途艰难的日子,坚信自己的未来仕途顺遂,一帆风顺。‎ D.本诗质朴无华、明白晓畅、一气呵成,写出了诗人久宦归乡时的那种复杂的情感。‎ ‎【答案】C ‎【解析】“坚信自己的未来仕途顺遂,一帆风顺”有误。‎ ‎15.诗的颈联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描写了天气晴朗,夹岸绿树摇曳,春风习习,江上荡起渔歌的景象。(3分)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临近家乡的喜悦之情。(3分)‎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抒情方法,颈联是写景的诗句,显然就是借景抒情。写的是乐景。当然就表达出喜悦之情。‎ 十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4~25题。‎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其一)①‎ 苏轼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海棠真一梦,梅子②欲尝新。 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 殷勤木芍药,独自殿③余春。‎ ‎【注】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初期。②梅子:果梅树结的果,成熟于夏季。‎ ‎③殿:殿后。‎ ‎2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第一句紧扣诗题“雨晴”,第二句中的“满”字传神地写出了雨后蛙声传布之广。‎ B.颔联中“真一梦”写出了海棠花踪迹难觅,短暂易逝,其中饱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感触。‎ C.第四句交代梅子已经成熟,“新”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也寄予了诗人乐观旷达的情怀。‎ D.颈联用语精微蕴藉,“闲挑菜”、“不见人”等内容,含蓄地传递出作者此时的心绪。‎ ‎【答案】C ‎ ‎【解析】“也寄予了诗人乐观旷达的情怀”错,没有“乐观旷达”。‎ ‎25.诗歌中作者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答案】.①拟人(1分),“殷勤”、“独自”“殿”等词语赋予木芍药以人的感情(1分),表达了诗人对木芍药善解人意,延续春光的感激与赞美(1分);②对比(1分),木芍药与上文的海棠对比(1分),突出了作者的惜春、伤春之情及自己仕途不顺的伤感之情(1分。答出一个方面即可)。③细节描写。“闲挑菜”这一细节描写,传递出了作者内心的百无聊赖。④融情于景。大雨过后,浮萍聚合在一起,池塘中蛙声阵阵。海棠花已没了踪迹,只剩芍药独自绽放。作者通过这一冷寂寥落的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失意伤感⑤比喻。作者将海棠花期的短暂比作一场幻梦,以此寄予了人生如梦般短暂、虚幻的感慨。‎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艺术手法,要按照先归纳后解说的原则来答题,比方说:拟人修辞手法的使用,哪里体现出来要标注清楚。‎ 十二、(辽宁省大连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小题。‎ 采桑子 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①。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注:①金觥:大酒杯。②此词是作者受诬陷、弹劾后于宋神宗熙宁四年退居颍州后所作。‎ ‎8. 词的上阕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具体分析。‎ ‎【答案】 ①“月白风清”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明朗美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处境的顺利,心情的愉悦(从衬托角度,答成以乐景衬托愉悦心情也可)。②上阕前后对比,用十年前愉悦心情和在忧患凋零中老去的伤感构成对比。‎ ‎【解析】 这道题考查的是艺术手法,既有抒情手法也有对比的手法。“月白风清”是写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就是为了抒情。又与“忧患凋零”的晚境形成对比。 ‎ ‎9. 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①“鬓华虽改心无改”,而今年岁已老,但他那颗充满活力的心,却还似从前一样,老当益壮,不愿服老;②词人毕竟历经沧桑,他是把一腔忧愤深深地埋藏在心底,重听旧曲,豪放话语之中抑郁之意、矛盾之情也是十分明显的。‎ ‎【解析】考查诗人思想情感的方法,可以从抒情的句子中体会出来,“鬓华虽改心无改”是一句抒情的句子,‎ 表达了自己即使年龄大了,依然不服老,依然老当益壮。‎ 十三、(辽宁省大连市2020届高三3月份月考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鹧鸪天 鹅湖归,病起作 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注】书咄咄:晋代殷浩被废职后,心中愤愤不平,终日用手指在空中划“咄咄怪事”四字。且休休:唐末司空图淡于名利,隐居山西中条山,建造了一座“休休亭”,并作《休休亭记》。一丘一壑:用班嗣语,指寄情山水,隐居山林,自得其乐。语本《汉书·叙传上》。‎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阕写病中所见秋天的景色。起句写枕簟变凉,溪堂乍冷,“冷”字的妙处在于写出了身体触觉对自然环境的反应。‎ B.“断云”句写水面上风光。漂浮在水面的烟云随黄昏临近渐渐消散,呈现出一幅开阔、苍茫的画面。‎ C.词的下阕头三句有两个三字句、一对叠词,音节短促,悲愤和自适的情感相交织,后归于“一丘一壑”的自得其乐。‎ D.这首词表现出辛弃疾在化用典故上的深厚功力。词的下阕语言简短,却一连化用了多个典故,精微要妙,不着痕迹。‎ ‎【答案】 A    ‎ ‎【解析】“秋天的景色”分析有误。“冷欲秋”是说快要到秋天;从后文写“红莲”可知,应为夏天的景色。“冷”字的妙处是既写出了身体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也是词人心绪的表现。故选A。‎ ‎15.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两句有何精妙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拟人手法运用。红莲盛开相互依偎,如同喝醉了酒的美人;白鹭无言兀立着,仿佛在发愁。词人赋予了红莲和白鹭人的情态,颇有情趣。两句写景色彩鲜明。红色的莲花,堤上的白鹭,色彩鲜艳相互映衬,鲜明突出。寓情于景,词人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寄予在眼前的景物之中。“浑如醉”“定自愁”虽用来描写“红莲”与“白鸟”,但也暗写了词人内心的迷醉与愁绪。‎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赏析写景的句子,修辞手法是写景的常用方法之一,这句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体现在“浑如醉”“无言”“自愁”把人的情感赋予到红莲和白鸟上。再一个写景的方法是从色彩的角度来写景,“红”、“白”色彩鲜明亮丽,相互映衬,构成图画。‎ 十四、(辽宁省辽河油田2020届高三11月月考)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观书 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注:①金鞍玉勒:指富贵公子。‎ ‎②活水: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首联可以看出诗人个人读书的独特体会,写自己和书本的亲密关系。以“故人”喻“书卷”,喻体新巧;“多情”“相亲”又用拟人手法,体现诗人对读书的喜爱。‎ B. 颔联运用夸张的手法,“三千”与“一点”构成鲜明对比,“直下”说明作者读书多且快,同时也写出他那种如饥似渴的情态,“全无”体现用心之专,心无旁骛。‎ C. 尾联写“金鞍玉勒”与“我”的共同的生活态度,表明他们或日以寻花赏芳,或快乐地闭门读书。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 D.这首诗写诗人自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运用典故,意趣高雅,语言朴素直白,直抒胸臆,颇有感染力。‎ ‎【答案】C ‎ ‎【解析】“共同的生活态度,表明他们或日以寻花赏芳,或快乐地闭门读书”错。这一联写这些富贵公子,日以寻花问柳为能是,他们和作者是两个不同世界之人,故而富贵子弟自然不会相信书斋之中别有一个烂漫的春天。‎ ‎15. 本诗抒写了诗人的读书之乐,于谦认为读书有哪些乐趣?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6分)‎ ‎【答案】①读书给人种亲切感。书如故友知音,晨昏不弃,忧乐相随。‎ ‎②读书可以荡涤心胸。自己沉醉于书海中之中,陶然忘机,内心洁净无尘。‎ ‎③读书可以让自己增长新知。书如源头活水,不断更新着、丰富着自己的知识.让自己的世界不是一时新,而是时时新。‎ ‎④读书可以让自己放松身心,自得其乐。结尾诗人感叹,什么样的风光、游乐都比不上读书之美。‎ ‎【解析】首联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意思是书卷能给人带来亲切感,像老朋友一样;颔联意思是读书可以洗清心灵,使得心灵无尘埃;颈联意思是读书就是源头活水,让自己丰富起来,尾联再一次写读书的快乐远远比游乐更快乐,是一个对比的手法。答出3条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