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万州区11-12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题
重庆市万州区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末质量监测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迤逦(yǐ) 仓廒(áo) 央浼(miǎn) 锱铢必较(zhī) B.糍粑(zī) 鲲鹏(kūn) 岑寂(cén) 咬文嚼字(jué) C.云翥(zù) 贲张(pēn) 圭臬(niè) 如翚斯飞(huī) D.尺牍(dú) 溯源(sù) 发轫(rèn) 差强人意(chā)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如雷贯耳 天宇六合 销声匿迹 茕茕孑立 B.得鱼忘全 乌鸟私情 生杀与夺 萍水相逢 C.套语烂调 扶遥而上 收之桑榆 疏朗绵密 D.协肩谄笑 无遐顾及 温暖巢穴 惘然所失 3.下面的诗节选自《南方唱给北方的情歌》,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喜欢你把我看成操着吴腔越语的女子/总是缠绵绵在三月的经纬上相思、流泪/ ▲ / ▲ 然后/ ▲ /然后 ▲ /溜得远远地望你 让你垂涎 我双眼皮的湖泊/波动着一页一页如岁月摇动的桨声/一阙一阙婉婉约约地折叠起来/折叠起一部重感情的地方志/第一页是 ▲ /第二页是 ▲ /第三页是 ▲ /那些水墨画风格的水乡棹歌/年年月月在飘在唱呵/飘在穿绿裙的芦荡汊/唱在古装在矮檐下 ①把三月的花枝插得满身都是 ②把三月的雨丝梳成好看的发式挂在背后 ③一点船篙高绾裤腿躲进杨柳岸这边 ④滑出多燕子的小巷 ⑤是白娘子多愁伤感的儿化音 ⑥是西施们楚楚动人的捣衣声 ⑦是琵琶女浔阳江头的琵琶韵 A.①②④③⑥⑤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②①③④⑥⑦⑤ D.②①④③⑦⑤⑥ 4.下列各项中,对北岛的诗歌《迷途》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着你/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小路上/一棵迷途的蒲公英/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测的眼睛 A.“鸽子的哨音”应是光明和美好的召唤,导致了诗中“我”的“寻找”。 B.“蓝灰色的湖泊”“微微摇晃的倒影”“深不可测”都充满了虚幻色彩,正合“迷途”中不真实与错误的暗示。 C.第二人称直呼的“你”,以及那双“眼睛”,无疑是真实的。诗人相信寻找了目标,“我找到了你”就是证明。 D.寻找的过程是充满意味的,它在时刻的迷途、转向和顿悟中摸索前进,于矛盾和迷惑中寻得个人的理解。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文艺创作走进“微”时代 “自打微博横空出世,你写个信要是超过140个字,你都发不出去!谁有空去看你伤春悲秋?”一位网友的感慨,折射出微博在当下的流行程度。 作为一种新媒体,近两年微博的发展可谓神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期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 某种程度上,庞大的微博用户群体,宣告了一个“微”时代的到来,人们在140个字的篇幅内乐此不疲地写着、读着、评论、转发,并恍然发现,仅仅通过百余字,就可以很好地实现信息传递乃至情感沟通。 7 微博的东风,不仅吹来了“微”观念的普及,也催生出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等新鲜事物。一方一面,寥寥数语并不妨碍一篇微小说完成人物的塑造与情绪的表达,90秒的时长同样可以演绎一个情节紧凑的电影故事;另一方面,手机、电子书等阅读终端,让人们得以充分利用各种时间碎片,微小说、微电影等恰好在“体型”上契合了人们即时消费的诉求。 第一篇微小说出自何人之手,答案莫衷一是,但今年以来,一些网站举办的微小说大赛、微电影节,着实激发出网友们的原创热情。草根力量的参与,让这些传统文艺形式的“微缩版”在语言和内容上与当下社会靠得更近。无论是反映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传递某种情绪,微小说、微电影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扣动一些人的心弦,引来共鸣。有人由此认为,微小说扩大影响范围是不可阻挡的,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的文学“地图”。 然而在一些人看来,微小说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新生事物,它是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是网络时代背景下对汉语文字之美的回归。140个字的限制,逼迫作者锤炼语言,去掉繁复的形容词、副词,文字因此简洁、干净、有张力。一如阿·托尔斯泰所言:“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 对于目前由《老男孩》等掀起的微电影热潮,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微电影突破了传统电影“高高在上”的姿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小人物、小命运、小细节或是虚构“悬念”“奇观”等方面。 无论各方观点如何,微小说、微电影能否健康持续发展,避免昙花一现,关键还在于能否在有限的表现空间里真正给人以阅读、观影的愉悦,反映当下社会现象,留给人们回味的空间,震颤受众的心灵。这也是文艺创作的本意所在。 5.下列关于“微”的含义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指微博要求以一百多字表情达意的短小精练的特点。 B.指微小说以寥寥数语完成人物的塑造与情绪的表达。 C.指当下流行的文化传播方式给人的微妙的心灵感受。 D.指微电影以几十秒的时长演绎一个情节紧凑的故事。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微博在当下社会流行程度高的表现的一项是 A.近两年微博发展神速。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 B.人们在微博中用140个字的篇幅书写、阅读、评论、转发,庞大的微博用户群体,宣告了一个“微”时代的到来。 C.微博不仅带来了“微”观念的普及,也使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等新鲜事物应运而生。 D.有人认为,微小说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的文学“地图”。 7.下列关于文意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自打微博横空出世,你写个信要是超过140个字,你都发不出去!”这句话鲜明地表示出现代人对于真情的冷漠,网络对于情感表达的负面影响。 B.因为微小说、微电影在“体型”上契合了人们即时消费的诉求,所以,手机、电子书等阅读终端才能让人们充分利用各种时间“碎片”来阅读娱乐。 C.无论是反映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传递某种情绪,微小说、微电影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扣动人们的心弦,引来共鸣。如微电影就突破了传统电影“高高在上”的姿态。 D.微小说是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字数的限制使作者必须锤炼语言,去掉繁复的修饰,文字因此简洁、有张力。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坡陁②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③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7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④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释】①齐安,即黄州。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辙贬谪筠州。②陂陁(tuó):高低起伏。不平坦。③乱流:横渡江水。④褰(qiān)裳:提起衣服。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迁:贬谪 B.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 厌:厌倦 C.一旦风雷雨,拔去其一 拔:被拔掉 D.要之一饱,而向委于臭腐 委:归,付 9.下列各组句子中,不能表现苏轼“适意为悦”的心境的一组是 ①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 ②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 ③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④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 ⑤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 ⑥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经常游历西山,和山中的几个朋友开心自在地游玩,互相娱乐,朋友们并不觉得子瞻到齐安已经很久了。 B.作者写自己年轻时跟随子瞻游玩,遇到可以攀登的山,可以游泳的水流,子瞻总是撩起衣服走在前面,尽显适意快乐之情。 C.文章叙写了九曲亭的扩建情况,表达了子瞻着意建亭的愿望,也表达了九曲亭建成后子瞻极为高兴的心情。 D.文章以“武昌九曲亭记”为题,着力描写了西山的胜景,展现了子赡“游于物外”,自得其乐的形象特点。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1)将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4分) ②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3分)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材料中划曲线的地方断句。(3分)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经·开宗明义章》 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6分) 滕王阁诗 王 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令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诗歌在结构上常具有“起承转合”的特点。本诗是如何实现由空间到时间的转换的?(3分) (2)颔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3分) 1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7 (1) ▲ ,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2)潦水尽而寒潭清, ▲ 。(《滕王阁序》)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陈情表》) (4)《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 ▲ 》,作者 ▲ 。 (5)何其芳, ▲ (籍贯)人,有诗集《 ▲ 》等。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玉渊潭的槐花 汪曾祺 玉渊潭的槐花盛开,像下了一场大雪,白得耀眼。 来了放蜂的人。蜂箱都放好了,他的“家”也安顿了。一个刷了涂料的很厚的黑色的帆布篷子。里面打了两道土堰,上面架起几块木板,是床。床上一卷铺盖。地上排着油瓶、酱油瓶、醋瓶。一个白铁桶里已经有多半桶蜜。外面一个蜂窝煤炉子上坐着锅。一个女人在案板上切青蒜。锅开了,她往锅里下了一把干切面。不大会儿,面熟了,她把面捞在碗里,加了作料、撒上青蒜,在一个碗里舀了半勺豆瓣。一人一碗。她吃的是加了豆瓣的。 蜜蜂忙着采蜜,进进出出,飞满一天。 我跟养蜂人买过两次蜜,绕玉渊潭散步回来,经过他的棚子,大都要在他门前的树墩上坐一坐;抽一支烟,看他收蜜,刮蜡,跟他聊两句,彼此都熟了。 这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中年人,高高瘦瘦的,身体像是不太好,他做事总是那么从容不迫。慢条斯理的。样子不像个农民,倒有点像一个农村小学校长。听口音,是石家庄一带的。他到过很多省。哪里有鲜花,就到哪里去。菜花开的地方,玫瑰花开的地方,苹果花开的地方,枣花开的地方。每年都到南方去过冬,广西、贵州。到了春暖,再往北翻。我问他是不是枣花蜜最好,他说是荆条花的蜜最好。这很出乎我的意外。荆条是个不起眼的东西,而且我从来没有见过荆条开花,想不到荆条花蜜却是最好的蜜。我想他每年收入应当不错。他说比一般农民要好一些,但是也落不下多少;蜂具,路费;而且每年要赔几十斤白糖——蜜蜂冬天不采蜜,得喂它糖。 女人显然是他的老婆。不过他们岁数相差太大了。他五十了,女人也就是三十出头。而且,她是四川人,说四川话。我问他:你们是怎么认识的?他说:她是新繁县人。那年他到新繁放蜂,认识了。她说北方的大米好吃,就跟来了。 有那么简单?也许她看中了他的脾气好,喜欢这样安静平和的性格?也许她觉得这种放蜂生活,东南西北到处跑,好耍?这是一种农村式的浪漫主义。四川女孩子做事往往很洒脱,想咋个就咋个,不像北方女孩子有那么多考虑。他们结婚已经几年了。丈夫对她好,她对丈夫也很体贴。她觉得她的选择没有错,很满意,不后悔。我问养蜂人:她回去过没有?他说:回去过一次,一个人。他让她带了两千块钱,她买了好些礼物送人,风风光光地回了一趟新繁。 一天,我没有看见女人,问养蜂人,她到哪里去了。养蜂人说:到我那大儿子家去了,去接我那大儿子的孩子。他有个大儿子,在北京工作,在汽车修配厂当工人。 她抱回来一个四岁多的男孩,带着他在棚子里住了几天。她带他到甘家口商场买衣服。买鞋,买饼干,买冰糖葫芦。男孩子在床上玩鸡啄米,她靠着被窝用勾针给他勾一顶大红的毛线帽子。她很爱这个孩子。这种爱是完全非功利的,既不是讨丈夫的欢心,也不是为了和丈夫的儿子一家搞好关系。这是一颗很善良,很美的心。孩子叫她奶奶,奶奶笑了。 过了几天,她把孩子又送了回去。 过了两天,我去玉渊潭散步,养蜂人的棚子拆了,蜂箱集中在一起。等我散步回来,养蜂人的大儿子开来一辆卡车,把棚柱、木板、煤炉、锅碗和蜂箱装好,养蜂人两口子坐上车,卡车开走了。 玉渊潭的槐花落了。 14.怎么理解“荆条是个不起眼的东西,而且我从来没有见过荆条开花,想不到荆条花蜜却是最好的蜜”在文中的含义?(4分) 15.汪曾祺是非常注重语言“经营”的作家,这篇散文语言有哪些特色?请举例具体分析。(6分) 7 16.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神聚”,你觉得这篇散文如何体现这个特点呢?请从选材、表达方式、主旨等方面简要分析。(6分) 17.文章以“玉渊潭的槐花盛开”为开头,以“玉渊潭的槐花落了”为结尾,这种写法有哪些好处?(6分) 六、(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18.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4分) 康桥 园田 木叶 雨巷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 19.下面《典故杂咏》的小诗,巧藏20个成语典故。请根据示例从其他三联中任选一联,写出四个巧藏的成语典故。(4分) 沧桑世事见天壤,唇齿衔环今古情。 缘木守株贻笑柄,枕戈尝胆赞英名。 七擒三顾笑汗马,八斗五车能点睛。 投笔击楫钦裹革,移山填海尚鹏程。 示例:颈联七擒七纵,三顾茅庐,汗马功劳(汗马之劳),八斗之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画龙点睛。 答:( ▲ 联) ▲ 、 ▲ 、▲ 、 ▲ 。 20.下列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和千里走单骑,都给曹操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曹操非常欣赏关羽的英武,派张辽劝说关羽归降。 B.《都江堰》所写的都江堰似乎只是一项工程,但在作者眼里,它包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了散文的疏密渗透、相得益彰的辩证关系。 C.《堂吉诃德》塑造了骑士桑丘的形象。借用骑士小说这种体裁,借题发挥,自然而然地达到讽刺骑士文化和现实社会的目的。 D.《天狗》中诗人用“吞”“飞奔”“狂叫”“燃烧”“爆”等来写“天狗”,既显示了“天狗”磅礴的气势,又透射其万钧之力,表现了“天狗”横扫旧宇宙的破坏精神。 21.下面一段话中有多处语病,找出两处,进行修改。 ①刚刚获得全国大奖的作品《鸣凤》是万州本土作家。②题材选自巴金的小说《家》,通过传统川剧与现代表现手法的有机融合,刻画了鸣风的悲惨命运和抗争精神。③观众评价说,《鸣凤》既保留了唱、念、做、打的戏曲传统功力,④又像听欧洲歌剧和现代话剧;⑤既保留了川剧的韵味,又特别时尚、唯美,是适合年轻人的青春版川剧。 七、作文(60分) 有一首歌唱道: 生活就是一个永远不会谢幕的精彩舞台 所有的温馨浪漫让一个人演怎么也演不完 谁都可以是那能够呼风唤雨的大牌导演 把握住自己表演把那悲伤的快乐的角色呼唤 我摘下那初升的太阳当做是舞台上一束灯光 去赶走每个藏在角落烦恼的孤单的心底黑暗 请以“把握住自己”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7 7 【参考译文】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房居住。齐安没有出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连锦不断,山谷幽深寂静,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枥丛中,寂寥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车马的喧嚣和来人的足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忘记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都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 然而将往西山去时,就要从青松翠柏之间经过,走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会见到稍微平坦的地方,游览者一定会在此休息。人们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赏,躲在茂密林荫下小憩。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向上可仰望巍巍高山,旁边可欣赏小溪幽谷。风云变化和树林山脚正反两面的种种景象,都在人们身边呈现出来。平地上有一个破旧的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够坐下许多游客。亭子旁有几十棵古木,似都有百围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子瞻每次一到树下,就整天(无可奈何地)斜眼看着它们。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子瞻趁机将那老树倒下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子瞻的朋友进山看了看,相视而笑。说道:这大概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算完备了。子瞻对这件事极为高兴。 从前我年轻时,跟随着子瞻游览各地,遇可攀登的山,可泛舟的水,子瞻都未尝不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走在我的前面。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子赡就总是为这事成天不愉快。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悠闲自在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着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取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一般的人物。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以使心情畅快的事最叫人喜爱,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自我嘲笑的。好比喝酒吃饭,五花八门的佳肴摆在面前,总之是为了一饱肚腹,而吃下去后,那些食物同样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还会去管哪道菜对人有益,哪道菜对人有害呢?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姑且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 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