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第01课考纲解读(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第01课考纲解读(含解析)

第 01 课 考纲解读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包含两层内容:筛选文中的信息;整合文中的信息。按照思维的 一般规律,应是先筛选,然后整合。所谓“筛选”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来区分信息的 有无、主次、轻重,去粗取精,去次留主,通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所谓“整合” 是指把筛选出来的有用的语言材料按题干要求进行分类,用准确的语言对加工过的信息进行 描述或总结概述。 “信息”是指作者通过阅读得到的知识、内容、事实、理论、观点或设想等。“文中的信 息”主要是指文章中介绍的最新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进行阐释的语言材料、作者的观点等。 可以是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图形等;也可以是能够体现 作者写作意图的形式和手法,如文章的结构、语言、修辞和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等。主要是 指: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最新知识;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有力反映作者的观点、 集中表现文章主旨的内容。往往表现为文中现成的词语、句子,或者是隐藏在语句里面的深 层含义,闪烁在字里行间的隐含的意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就是对文章进行有一 定阅读目的的分析,按照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要求的字、词、句等 语言材料选出来。 筛选,即确定对象,针对题干中的要求对照语言材料进行搜索,查找对应的信息源,是在 阅读过程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在答题中是去伪存真的过程,辨析正误;整合,即“调整组合”, 是将提取出来的零散的信息,按要求分类,经过加工,形成比较系统的内容的认知的过程。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全面。题型主要是单项选择,有些是简答。 论述中的新发现、新情况、新知识,就是新信息。这个获取的过程,就是筛选、整合的过程。 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归类,理清关系,如同一、 包容、从属、并列关系等等。特别要注意隐含的信息的辨识,并能将其明示化。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通读并勾画。“通读”是读原文、读题干、读选项。读原文时要随时注意每 一段落、每一部分的概括性语句,把握好本部分的意义和写作意图,通过对每一段落的理解 而达到对全篇的中心内容、写作思路的理解,从而弄明白材料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有什么最 新见解,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加以介绍、说明的。“整合”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因为“筛选” 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所以“整合”尤为重要。整合主要是原文中的主干句、关键词及题干 中的关键词句。整合有两个意义,一是可以掌握全文的脉络和从中获得相关信息,答题时可 以迅速明确目标把握方向;二是题目选项多半与这些主干句有关,抓住了主干句就抓住了解 题的钥匙。 (2)筛选信息要有目标。阅读和答题都要有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依据试题要求而定。 阅读的目标意识是指在读文章时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路。答题的目标意识就是始终抓 住题干,特别是分析选项时,不要忘记试题的题干要求。 (3)提取信息务必准确。所谓准确,主要是指两点:一是分清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二 是满足试题需要,包括提取和整合的角度,归纳的要点,都要恰如其分。 整合文中的信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同一信息。文章往往在表述同一内容时会变换不同的说法,但这些不同说法体现的信 息是一样的;或者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故意变换一种说法,其实这种说法和文本中的说法是 一个意思。判断信息是否同一是整合信息的一个难点。 (2)遥远信息。在一篇文章中,解说同一观点的材料可能不集中在同一段落或相邻的段落, 可能相距较远;或能支持某观点的句子、名言、例子相距较远,这些信息不聚在一起,但解 说的是同一观点。阅读时要善于寻找遥远的信息,并把它们拉近,使其聚在一起。寻找遥远 信息是阅读文章,特别是阅读论述类文章经常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也是考查筛选、整合信息 的重点之一。 (3)潜在信息。“潜在”或是言在此意在彼,或是有隐含的话,亦即话外之音。如果离开 具体的语境,该句就不再是这个意思了。 (4)分散信息。有些重要的信息不一定集中在一个段落中,常常分散在文章的各个部分。 这些分散的信息组合在一起,恰恰说明某一个问题;或者某几句组合起来,说明的是一个问 题,另几个句子组合起来,说明的是另一个问题。 (5)语言信息。要准确理解文章语言,这是从筛选后整合信息的角度说的。信息靠语言 文字符号传递。不能准确理解语言,就不会有准确的筛选和整合。因此 ,要特别注重准确理 解阐释基本概念、事物属性、,某种道理的语句。准确理解整合文章表述的观点、作者的见解 和文章所传递的新知识的语句。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每年必考,现行的几套高考 语文试卷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上有不同的设题形式,主要为主观解答题或客观选择题。 一、主观解答题 (一)(2017 年高考北京卷第 8 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8 题。 材料一 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 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文 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 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 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一件件出土文物, 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 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 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 8.1 厘米、厚只有 0.3 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 鹦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 角徵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 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 现代技术发展。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20 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 业用齿轮;1929 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耐火涂料,用熔点达 1500℃的铬钨 钴合金制成假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奥斯汀在云南保山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 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之后,失蜡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铸造 技术。 (取材于杨雪梅、黄洋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文物与大众亲密接触才能实现其价值,可是与海量文物库藏相比,目前展出的文物只是 九牛一毛。由于展出空间有限、担心损毁等原因,很多文物都“藏在深闺人未识”。感谢数字 技术,打破了层层壁垒,盘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文物,使之在线上“活”起来。大众足不 出户,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在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数字技术不断 将今人的创造融入传统文物,使之获得了新生。文物不再仅仅是摆在展柜里的静态展品,而 以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走近大众,真正“活”了起来。 动漫技术在文物的文化创意中越来越受重视。三星堆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 作推出了数字动漫《神树的传说》,以新近发掘的海昏侯墓为素材的动画作品《海昏魔镜》也 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借助动漫,专业的学术介绍变成了幽默的旁白和“萌萌哒”的漫画,“高 冷”的文物也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实现了学术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其实,早在 1981 年,我国已有让文物“活”起来的动画作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 生》的故事创作了《九色鹿》。无数人通过这部动画片知道了莫高窟,看到了敦煌壁画。 移动应用程序(APP)以新鲜时尚的方式提供给观众审美与求知、娱乐与鉴赏的多元文化 体验。过去,由于保存和展出的特殊要求,五代的《韩熙载夜宴图》能够呈现在观众面前的 机会十分有限。故宫博物院推出的《韩熙载夜宴图》APP 弥补了这一缺憾,让观众随时随地可 以欣赏这幅传世经典的精妙之处,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感受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 此 APP 独创了三层立体赏析模式——总览层、鉴赏层和体验层,使这幅“数字画卷”可远观、 可近赏,全方位向观众解读画作中的每个细节。点开 APP,琵琶声起,拨动江南寂静的月色, 观众仿佛随着画家顾闳中一起,走进韩府。画卷中的墨痕笔意、人物的衣纹表情都纤毫毕现。 轻轻触动屏幕,指尖所至之处,似有烛光追随;移动“烛光”,人物、用品的名称、典故一一 呈现,如同“秉烛夜读”,在静夜里与千古佳作“对话”……忽然之间,画中人“活”了起来, 乐伎轻扫琵琶,舞伎翩翩起舞,画与真实的界限瞬间模糊起来,观众沉浸在画卷创造的艺术 氛围之中。 虚拟现实技术(VR)借助计算机图形系统、传感器技术等生成三维环境,创造出一种崭 新的人机交互状态,通过调动用户的多种感官,带来沉浸感觉。以前,游客只能在兵马俑坑 外观看,有了 VR 技术,戴上特制的眼镜,你会发现自己置身坑内,变身成了一个兵马俑,低 头就能看到自己的身体——残破却依然威严。抬起头来,你会发现博物馆的穹顶慢慢向两边 散开,建筑逐渐退去,转化成荒野,风沙弥漫,你的身体同时下沉,身处地表起伏的俑坑之 中,周围是千军万马…… (取材于胡克非、张英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有的博物馆认为保护好文物不出事情是头等大事,将文物封闭在库房,秘不示人,觉得 这样才可以确保万无一失。其实不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些文物同样如此。2010 年 浙江省博物馆利用馆藏的“彩凤鸣岐”和“来凰”,举办了唐代雷琴演奏会。古琴属于漆器, 很难保存。这两把古琴之所以能历经千年保存下来还能使用,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有人使用它。 古琴在安装上琴弦以后,才能保持力学上的平衡,不至于散架。 数字技术使文物在线上“活”起来,更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敦煌石窟集珍贵性、脆弱 性于一身,历经千年的莫高窟艺术品,每一件都像岌岌可危的病人,游客的参观成为莫高窟 最大的隐患。2003 年,莫高窟全年游客接待量为 30 多万人次,2014 年已增长到 81 万人次。 根据测算,莫高窟一天的游客接待量极限在 3000 人次左右,而黄金周的日接待量曾超过 2 万 人次,莫高窟不堪重负。实验监测数据显示,40 个人进入洞窟参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中的 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5 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 10%,空气温度升高 4℃,这都有可能侵蚀壁画, 加速其老化。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千百年后人们何 以领略莫高窟的神韵? 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如何化解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敦煌数字化工程,犹如一缕明媚的 科技之光,照进古老的莫高窟。有了数字化展示中心,游览模式发生了变化,艺术体验搬到 洞窟外面,游客先通过数字化体验艺术“做足功课”,再进个别洞窟实际体验。这种模式既 能满足游客看真品的需求,同时又减少了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对莫高窟的破坏。中 心建成后,游客停留时间由 2 小时缩短至 70 分钟左右,莫高窟最高日接待游客量因此可提高 到 6000 人次。 (取材于黄洋、祝越、周龙等的相关文章) 8.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让文物“活”起来的含义与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含义:要点一: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内涵。要点二:把文物拿出来,在展厅 或线上展示出来,有些可以用起来。要点三:借助数字技术,让文物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的方式呈现。 作用:要点一:发挥文物在公共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 的作用。要点二:使更多文物得以展示,使文物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并理解。要点三:有利于 一些文物的保存与保护。 (二)(2015 年高考江苏卷第 17 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618 题。 罗丹的雕刻 熊秉明 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 雄的崇拜。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膜拜 的情操。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所以雕刻家在工 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要首先服 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有时,我们在庙宇装饰、纪念碑细部也看到日常 生活的描写,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 罗丹的出现,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约束打破。他不从传统的规 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雕刻首 先是一座艺术品,有其丰富的内容,有它的自足性,然后取得它的社会意义。所以他的作品 呈现的时候,一般观众,乃至保守的雕刻家,都不免惊骇,继之以愤怒、嘲讽,而终于接受、 欣赏。他一生的作品,从最早期的《塌鼻的人》《青铜时代》,一直到他最晚年的《克列蒙梭》 《教皇伯诺亚第十五》都受到这样的遭遇,只不过引起的波澜大小不同而已。 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从婴孩到青春,从成熟到衰老, 人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爱和欲,哭和笑,奋起和疲惫,信念的苏醒,绝望的呼诉…… 都写在肉体上。 他说“忠于自然”,而在他的手中,人体已经开始扭曲,破裂;他说“尊重传统”,然而 他已经把雕刻从纪念碑功能中游离出来。他所做的不是凯旋门,而是“地狱之门”。这是一大 转变。凯旋门歌颂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而“地狱之门”上没有英雄。“地狱之门”其实也可 以称作“人间之门”,而罗丹所描述的人间固然有鲜美和酣醉,但也弥漫阴影和苦难,烦忧和 悲痛,奋起和陨落。罗丹用雕刻自由抒情,捕捉他想象世界中的诸影,诸相。雕刻是他恣意 歌唱的语言。在罗丹手中,塑泥变成听话的工具,从此,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胆地改 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现代雕刻从此可能。 说他的雕刻是最雕刻的雕刻是可以的,因为雕刻本身取得意义;说他的雕刻破坏雕刻的 定义,已经不是雕刻,也是可以的,因为雕刻不仅具有坚实的三度实体的造型美,而且侵入 诗,侵入哲学。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见雕刻的源起是可以的;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 到雕刻的消亡也是可以的。因为他的雕刻在生命的波澜中浮现凝定,生命啄破雕刻的外壳又 一次诞生。 他说:“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每天有那么多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从世 界的各个角落来到巴黎罗丹美术馆,在他的雕像之间徘徊,沉思,因为那些青铜和大理石不 只是雕刻,那是,用他自己的话说,“开向生命的窗子”。 (有删改) 17.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出发点进行创作;在雕刻 内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 造人体,恣意表现生命,自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 二、客观选择题 (一)(2017 年高考浙江卷第 8 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 播关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 如,追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么 角色,参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 编制的符号发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称为 A 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 期保存,手势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 这些符号都独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否接受 对方发出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我们将这种行 动称为 B 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 可能是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 一个参与者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作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 还可能进行正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 A 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 A 类传播行为又可能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 B 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流,电 能沿电线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 听见汽车喇叭声,一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很快就做出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 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在 对我鸣喇叭吗?”“哪里着火啦?”外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 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达时,如果接受者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加 工的根据是他储存的形象;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正 原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情况是极 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 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况的感觉就会突变,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参与 者是讯息的接受者;两者角色可以转换。 B.劝说参与者和娱乐参与者,由于传播行为目的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接受劝说 者会加强防范,追求娱乐者会“悬置怀疑”。 C.如果需要,传播过程可以循环往复,B 类传播行为者可以转为 A 类传播行为者,A 类传播行为者可以成为 B 类传播行为者。 D.接受者接受一些讯息,如汽车喇叭声、“失火了”的呼喊声,感觉会发生突变,不 需要加工讯息,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 【答案】D (二)(2017 年高考新课标 I 卷第 1 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 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 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 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 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 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 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 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 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 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 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 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 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 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 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 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 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 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 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 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 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答案】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