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安庆二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作者是文本的初始创造者,作者按文宇规则和审美要求书写的能被公众阅读、欣赏、评论的语符系统便是文学作品。在语符系统中作者对外在世界的理解、自我生活的经验皆被对象化在文学作品之中并被作品显现,这就是作者的文本意图。文学作品是文学文本的基础和载体,它在文学阅读、欣赏、评论中成为文学文本。而作为文学文本基础和载体的文学作品也就独立于作者,它在对象化作家的主观世界的同时,成为客观独立的文本,不再为作者所控制和改变。。 阅读是极为复杂的精神意识和语言使用活动。而在阅读中,作品与读者则是一与多的关系,所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具有个体心灵选择与心灵赋予的主观自由性。读者的这种主观自由性也使对一个文学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具有独一无二性和不可重复性。文学阅读之所以是一种文本阐释活动而不是一般的认知活动,就在于读者在阅读文本时,作者的生活经历可以被理解为读者当下的生活意义。读者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与作者和作者创作的生活之间不仅达成一种认知的交往,而且实现了一种意义的确认。对文本的阅读也就成为对读者自己的意义的发现,对文本的阐释也就变为对读者所居生活的评说。 评者是一种特殊的读者。发现文本中的作者意图,判明读者意图的合理性,进而昭示评者的意图,从而释出文学文本意义,使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成为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全部生活意义与人生价值的文化显现,实现文学文本对现实生活的超越,这些都是评者阅读文本、阐释文本的根本目的所在。 - 25 - 在马克思的文学评论中,人不是西方启蒙思想中观念的人,而是现实的人。在马克思所处的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时代,现实的人是被物化奴役的个体人,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具体人,这正是马克思高度评价十九世纪英法现实主义小说成就的原因。同时,一些批评与理论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黑格尔逻辑主义批评观的影响。评论者认为每个文学文本中的意义都潜藏着支配一切文本意义的普遍规律,而且这种普遍规律贯穿在历史全过程中。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阶级性、人民性等也因之成为文学评论的基本观念和普遍标准,在古代文学评论中就出现了“扬杜抑李”的现象。而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之交,我国评论界又盛行以审美意义取代意识形态的批评观念,认为审美才是文学艺术的本质,出现了“贬鲁迅,赞周作人”的怪现象。 综上所述,文学文本的意义是由作者创作、读者阅读、评者评论三者共同建构的。曾经作为历史的作品在当下的阐释中成为现在的文本。由此,民族文文学的传承、外国文学的借鉴不仅是描述、说明,而且是当下文化的增值、现代意义的深化,这样,文学活动将真正引导着人们自主地从现在走向未来。 (摘编自张政文《文学文本的意义之源》)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文本意图是作者对外在世界的理解被对象化在文学作品之中并被作品显现。 B. 文学作品成为文学文本,独立于作者之外,成为客观独立的文本,此时读者的阅读完全不受作者控制和改变。 C. 文学阅读不是一般的认知活动,读者对文本的阅读成为对读者自己的意义的发现,不是对作者的认知。 D. 评者不能实现文学文本对现实生活的超越,其阅读文本、阐释文本的根本目的就不能全部达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提出了“文学作品”和“文学文本”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使后面的论述更为清晰。 B. 文章把马克思和黑格尔对待文学评论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黑格尔理论中的某些不足之处 C. 文章第二段指出阅读是极为复杂的精神意识和语言使用活动,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阅读的复杂性。 D. 文章从作者创作、读者阅读、评者评论三个角度进行论述,这三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构成递进关系,层次分明。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读者在阅读中将自己的体验融入作品中,而不同的读者或同一读者在不同时期,因读者的自由主观性,对同一部作品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 B. - 25 - 马克思高度评价十九世纪英法现实主义小说成就,是因为这些作品所描写的人是被物化奴役的个体人,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具体人。 C. 出现“扬杜抑李”的现象,说明评论者遵循的是马克思的理论;出现“贬鲁迅,赞周作人的现象,说明评论者遵循的是黑格尔的理论。 D. 如果在传承民族文学和借鉴外国文学时,在描述、说明之外,能增加当下文化的价值,深化现代意义,就可以引导人们自主地从现在走向未来。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A项,表述不完整,作者的文本意图还应包括显现自我生活的经验;B项,“此时读者阅读完全不受作者控制和改变”错,原文的意思是文学作品成为文学文本之后,作者就不再控制和改变文学文本中的意图;C项,“不是对作者的认知”错,从原文“读者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与作者和作者创作的生活之间不仅达成一种认知的交往”可以看出也包含对作者的认知。 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代词与指代内容之间的联系,将指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2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设题的误区如下:概括不当、论据分析不当、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B项,“把马克思和黑格尔对待文学评论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错,文章只是列举了马克思对待文学评论的态度,也提到了黑格尔的文学评论理论,但没有将两者进行对比。 【3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扬杜抑李”的现象,把意识形态作为基本观念和普遍标准,“贬鲁迅,赞周作人”的现象,认为审美才是文学艺术的本质,都说明评论者受到了黑格尔逻辑主义批评观的影响,认为每个文学文本巾意义都潜藏着支配一切文本意义的普遍规律,且这种普遍规律贯穿在历史全过程中。 - 25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这是自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后,连续三年被写入报告。 2016年3月,人工智能阿尔法狗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引发全球对“人工智能” 的关注。人们惊奇地发现,人工智能已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其学习能力和智能化程度远超人们的想象。如今,在社会各领域,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深刻改变了产业形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摘编自人民网2019年3月《人工智能连续三年被写入报告新技术正改变未来》) 材料二: (数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17年人工智能行业创业投资情况分析》) 材料三: - 25 - 2013年以来,关、德、法、英、日、中等国都纷纷出台了人工智能战略和政策。各国人工智能战略各有侧重:美国重视人工智能对经济发展、科技领先和国家安全的影响;欧盟国家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安全、隐私、尊严等方面的伦理风险;日本希望人工智能推进其超智能社会的建设:而中国人工智能政策聚焦于实现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化,助力中国的制造强国战略。各国政策在研发重点和重点应用领域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从2009年至今,中国人工智能政策的演变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核心主题词也在不断变化,体现了各阶段发展重点的不同。国家层面政策早期关注物联网、信息安全、数据库等基础科研,中期关注大数据和基础设施,而2017年后人工智能成为最核心的主题,知识产权保护也成为重要主题。综合来看,中国人工智能政策主要关注以下六个方面:中国制造、创新驱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科技研发。 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其中《中国制造2025》处于人工智能政策引用网络的核心,在地方人工智能政策过程中发挥着纲领性的作用。通过政策发布数量来看,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活跃的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 (摘编自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 材料四: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为安全防护提供了一条全新思路,但与众多强大的工具一样,人工智能平台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更可能受到网络不法分子的利用。由于人工智能推动设备智能向场景智能演进,主动调动各种场景的功能为人们提供服务,这就让安全问题变得非常复杂,不法分子有可能通过“机器人黑客”来发动精确的漏洞攻击。 同时,由于物联网的发展,联网设备大量增加,在居家和办公室环境中,所有智能设备间实现互连的情况也将带来更多的安全漏洞。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安全形势,单一设备、单一领域和单一系统的安全解决方案哪怕再强,也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需求。构建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系统化安全防护方案,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不同的安全问题,对企业构建安全防护墙至关重要。 (摘编自科技世界网2019年3月《用人工智能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逐渐加大,这与人工智能行业投资事件和投资金额的增长态势密不可分。 B. 2014~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说明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走向成熟,前景较好。 C.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经历了几年缓慢发展期后,2014年开始强势攀升,至2017年投资事件出现少许回落。 D. - 25 - 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资金额增幅巨大,这和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政府和社会重点关注的领域有关。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工智能”连续三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预示着人工智能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广泛应用。 B. 各国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人工智能战略的差异,而同一国家不同阶段也会因国情的变化调整策略。 C. 中国人工智能政策主要关注六个方面,地方政府则围绕“中国制造”这一核心开展人工智能的建设工作。 D. 人工智能的主动化服务、智能设备间的互连带来了安全漏洞,唯有构建安全防护墙方能真正解决这一隐患。 6. 材料一、三、四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B 5. A 6. ①材料一侧重介绍中国政府对人工智能的重视,并简介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及作用。②材料三侧重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人工智能的战略和政策,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介绍中国人工智能政策概况。③材料四着重从安全防护的角度进行阐述,指出人工智能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应构建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系统化安全防护方案。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B项“说明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走向成熟”错误,材料二图表的标题是“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及预测”,反映市场规模及前景,图表不能反映技术成熟的情况。故选B。 【5题详解】 1.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B项,“各国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人工智能战略的差异”强加因果;C项,“围绕‘中国制造’这一核心”错误,原文是“《中国制造2025》处于人工智能政策引用网络的核心”,偷换概念;D项,“唯有构建安全防护墙方能真正解决这一隐患”无中生有。故选A。 【6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解答本题需要分别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然后比较其不同之处。根据“这是自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后,连续三年被写入报告”“如今,在社会各领域,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深刻改变了产业形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可知,材料一的两段话,分别写政府重视和发展现状;根据“2013年以来,关、德、法、英、日、中等国都纷纷出台了人工智能战略和政策”“而中国人工智能政策聚焦于实现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化,助力中国的制造强国战略”“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其中《中国制造2025》处于人工智能政策引用网络的核心,在地方人工智能政策过程中发挥着纲领性的作用”,可知材料三的三段话都围绕“政策”展开,侧重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人工智能的战略和政策,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介绍中国人工智能政策概况;根据“由于人工智能推动设备智能向场景智能演进,主动调动各种场景的功能为人们提供服务,这就让安全问题变得非常复杂”“构建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系统化安全防护方案,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不同的安全问题,对企业构建安全防护墙至关重要”材料四着重从安全防护的角度进行阐述,指出人工智能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应构建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系统化安全防护方案。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催魂铃 余光中 - 25 - (1)电话之来,总是从颤颤的铃声开始,那精确而间歇的发作,那一叠连声的催促,凡有耳神经的人,没有谁不悚然惊魂,一跃而起的。最吓人的,该是深夜空宅,万籁齐寂,正自杯弓蛇影之际,忽然电话铃声大作,像恐怖电影里那样。旧小说的所谓“催魂铃”,想来也不过如此了。王维的辋川别墅里,要是装了一架电话,他那些静绝清绝的五言绝句,只怕一句也吟不出了。电话,真是现代生活的催魂铃。 (2)古人鱼雁①往返,今人铃声相迫。鱼来雁去,一个回合短则旬月,长则经年,那天地似乎广阔许多。“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②那时如果已有电话,一个电话刘十九就来了,结果我们也就读不到这样的佳句了。 (3)而活在当世,催魂的铃声一响,没有人不条件反射地一跃而起,赶快去接,要是不接,它就跟你没了没完,那高亢而密集的声浪,锲而不舍,就像一排排嚣张的惊叹号一样,滔滔向你卷来。 (4)我家的电话,像一切深入敌阵患在心腹的奸细,竟装在我的书房里,注定我一夕数惊,不,数十惊。四个女儿全长大了,连最小的一个竟也超过了“边城”里翠翠的年龄。每天晚上,面对书桌,正要开始我的文化活动,她们的男友们也纷纷出动了。四个女儿加上一个太太,每人晚上四五个电话,催魂铃声便不绝于耳。 (5)绝望之余,不禁悠然怀古,想没有电话的时代,这世界多么单纯,家庭生活又多么安静,至少房门一关,外面的世界就闯不进来了。哪像现代人的家里,肘边永远伏着这么一枚不定时的炸弹。那时候,要通消息,写信便是。比起电话来,书信的好处太多了。首先,写信阅信都安安静静,不像电话那么吵人。其次,书信有耐性和长性,收到时不必即拆即读,以后也可以随时展阅,从容观赏,不像电话那样即呼即应,一问一答,咄咄逼人。书信往还,中间有绿衣人作为缓冲,可以慢慢考虑,转肘的空间宽得多了。书信之来,及门而止,然后便安详地躺在信箱里等你去取;哪像电话来时,穿堂入室,直捣你的心脏,真是迅铃不及掩耳。谁也抗拒不了那催魂铃武断而坚持的命令,谁没有过从浴室里气急败坏地裸奔出来,一手提裤,一手去抢听筒的经历呢? (6)电话动口,书信动手,其实写信更见君子之风。我觉得还是老派的书信既古典又浪漫:古人“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优雅形象不用说了,就连现代通信所见的邮差、邮筒、邮票、邮戳之类,也都有情有韵,动人心目。在高人雅士的手里,书信成了绝佳的作品,进则可以辉照一代文坛,退则可以怡悦二三知已,所以中国人说它是“心声之献酬”,西洋人说它是“最温柔的艺术”。但自电话普及以后,朋友之间要互酬心声,久已勤于动口而懒于动手,眼看这种温柔的艺术已经日渐没落了。电话来得快,消失得也快,不像文字可以永垂后世,向一代代的痴顽去求印证。我想情书的时代是一去不返了,即使如徐志摩和郁达夫的多情,恐也难再。 - 25 - (7)有人会说:“电话难道就一无好处吗?遇到急事,一通电话可以立刻解决。”这我当然承认。可是我也要问,现代生活的节奏调得这么快,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你可以用电话去救人,匪徒也可以用电话去害人,大家都快了,快,又有什么意义?在高速紧张的年代,一切都即生即灭,随荣随枯,爱情和友情,一切的区区与耿耿,都被机器吞进又吐出,成了车载斗量的消耗品了。电话和电视的恢恢天网,使五洲七海千城万邑缩小成一个“地球村”,几十亿兆民都迫到你肘边成了近邻。人类愈“进步”,这大千世界便愈加缩小。 (8)野心勃勃的科学家认为,有一天我们甚至可能探访太阳以外的太阳。长空万古,渺渺星辉,让一切都保持点距离和神秘,可望而不可即,不是更有情吗?留一点余地给神话吧,何必赶得嫦娥仙女都走投无路,如此“逼神太甚”呢? (9)对无处不达的电话与关山阻隔的书信,我宁愿选择后者。在英文里,叫朋友打个电话来,是“给我一声铃”。催魂铃吗?不必了。不要给我一声铃,给我一封信吧。 (取材于余光中的同名散文) 【注】①鱼雁:代指书信。②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出自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刘十九,即刘禹锡。 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电话的普及给作者带来诸多烦恼,相比之下,作者更喜欢单纯而宁静的生活环境。 B. 书信这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通讯方式已经一去不返,作者对此充满遗憾和无奈。 C. 作者对科学家探访遥远星球的设想难以认同,认为人类应与太空保持距离与神秘。 D. 本文语言典雅而流畅,也不乏风趣幽默,尤其是几处比喻句的运用更是形象贴切。 8. 本文表现手法多样,语言生动。请以第(5)段中画线句子例,作简要赏析。 9. 联系全文,概括“催魂铃”的含意及作用。 【答案】7. B 8. 这句话运用了比拟和对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书信安静舒缓和电话咄咄逼人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书信的喜爱,对电话的厌恶。 9. “催魂铃”的含义是:电话铃常常突然而至,催人接听,干扰了生活的宁静,令人惊恐不安。在文中的作用是:以“催魂铃”为题,醒目有趣,引起阅读兴趣;贯穿全文,首尾呼应,起到线索作用;借此表达了作者对电话铃声的厌恶;表现了对现代社会生活中喧嚣浮躁的现象的批评。 【解析】 【7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此类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逐一将每个选项回归原文,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B项,“书信这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通讯方式已经一去不返”错,原文只是说“我想情书的时代是一去不返了”,不是说这种通讯方式一去不返。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基本能力。对句子的理解更多的时候,要善于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段、手法,挖掘出它们的语境意义。 作答本题,可首先分析画线句的结构及其使用的修辞手法。分号前后,一说书信,一说电话,构成鲜明的对比;书信“安详地躺在信箱里”,电话“穿堂入室,直捣你的心脏”运用了比拟的手法。比拟本身就具有“生动形象”的效果,对比又能极鲜明地突出区别,表达情感,所以句子的褒贬色彩非常明显,即对书信的喜爱,对电话的厌恶。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文章的标题。此类题目包括标题的妙处和标题的含义,解答时主要从内容、结构情节、主旨揭示、手法效果几个方面探究。 “催魂铃”是文章的题目,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解“催魂铃”的含义,注意抓住“催魂”来概括。 依据“电话之来,总是从颤颤的铃声开始,那精确而间歇的发作,那一叠连声的催促,凡有耳神经的人,没有谁不悚然惊魂,一跃而起的”可知,“催魂”是指电话铃声令人惊恐不安;依据“写信阅信都安安静静,不像电话那么吵人”“不像电话那样即呼即应,一问一答,咄咄逼人”“谁也抗拒不了那催魂铃武断而坚持的命令,谁没有过从浴室里气急败坏地裸奔出来,一手提裤,一手去抢听筒的经历呢?”可知,“催魂”指电话铃声常常突然而至,催人接听,干扰了生活的宁静。 对以其为题的好处的分析,要从内容、结构、手法效果等方面考虑,同时,也要结合文章的主旨也就是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喧嚣浮躁现象的批评来分析。 手法效果方面:以“催魂铃”为题目,设置悬念,新颖醒目,吸引读者。 内容主旨方面:“铃”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而“催魂”不仅突出了铃声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铃声的厌恶,从而表现了对现代社会生活中喧嚣浮躁的现象的批评。 结构设置方面:与“电话,真是现代生活的催魂铃”“催魂铃声便不绝于耳”“催魂铃吗?不必了”等内容相照应,贯穿全文,首尾呼应。 - 25 - 【点睛】散文阅读,把握文章内容是关键,概括文章主题是常考的内容。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可以从散文的题目、开头和结尾入手,从散文的关键词句入手,从散文写作背景入手,从散文结构文脉入手,尤其可以从散文的不同文体入手。如写人叙事类散文要对人物或事件作出评价,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抒发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悟;哲理性散文的主旨,往往是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理性思考和评价。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必大,字子充,一字洪道,其先郑州管城人。祖诜,宣和中卒庐陵,因家焉。父利建,太学博士。绍兴二十年,第进士,授徽州户曹。中博学宏词科,教授建康府。除太学录,召试馆职,高宗读其策,曰:“掌制手也。” 孝宗践祚,除起居郎。侍经筵,尝论边事,上以蜀为忧,对曰:“蜀民久困,愿诏抚谕,事定宜宽其赋,则安矣。”应诏上十事,皆切时弊。金索讲和时旧礼,必大条奏,请正敌国之名,金为之屈。一日,诏同王之奇、陈良翰对选德殿,袖出手诏,举唐太宗魏征问对以在位久功未有成治效优劣苦不自觉命必大等极陈当否。退而条陈,上善其言,为革二弊。江、湖旱,请捐南库钱二十万代民输,上嘉之。乞归,弗许。拜枢密使。上曰:“若有边事,宣抚使惟卿可,他人不能也。”淳熙十四年二月,拜右丞相。 高宗升遐①,议用显仁例,遣三使诣金。必大谓:“今昔事殊,不当畏敌曲徇②。”止之。金贺正使至,或请权易淡黄袍御殿受书,必大执不可,遂为缟素服,就帷幄引见。十五年,思陵发引,援熙陵吕端故事,请行,乃摄太傅,为山陵使。明堂加恩,封济国公。十一月,留身乞去,上奖劳再三。拜左丞相、许国公。参政留正拜右丞相。 光宗问当世急务,奏用人、求言二事。三月,拜少保、益国公。李巘草二相制,抑扬不同,上召巘令帖麻改定,既而斥巘予郡。必大求去。宁宗即位,求直言,奏四事。庆元元年,三上表引年,遂以少傅致仕。四年,薨,年七十有九。赠太师,谥文忠。 注:①升遐:帝王死去的婉辞②曲徇:顺从,曲从 (节选自《宋史·列传卷第一百五十》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唐太宗/魏征问/对以在位久/功未有成治/效优劣/苦不自觉/命必大等极陈当否。 - 25 - B. 举唐太宗/魏征问对/以在位久/功未有成/治效优劣/苦不自觉/命必大等极陈当否。 C. 举唐太宗/魏征问/对以在位久功/未有成/治效优劣苦/不自觉命/必大等极陈当否。 D. 举唐太宗/魏征问对/以在位久功/未有成治/效优劣/苦不自觉命/必大等极陈当否。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授,在宋代才开始成为教师的称谓,当时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专业都设有教授,此处非指教师。 B. 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它在宋代正式制度化,为元、明、清历代所沿袭。 C.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及行大典的地方。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此举行。 D. 少傅,“三公九卿”中“九卿”之一,由夏朝始设,历代多沿置;与少师、少保合称三孤,为一品官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必大进士及第,在馆阁任职时所撰写的策论受到皇帝的称赞,又侍读经筵,应皇帝要求奏对国事,切中时弊。 B. 周必大虽居高位,心系百姓。他向皇上请求宽免了蜀地百姓的赋税,后又以南库二十万钱代交江、湖二州的征税。 C. 周必大坚守国家利益。在高宗去世后,朝廷想要遵循旧例,主动去金国报丧,他坚决反对,使得朝廷最终取消了决定。 D. 周必大历经多朝,虽有丞相职位,国公之尊,却不贪恋名位,多次求去,最终得偿所愿,以少傅身份退休。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蜀民久困,愿诏抚谕,事定宜宽其赋,则安矣。 (2)或请权易淡黄袍御殿受书,必大执不可,遂为缟素服,就帷幄引见。 【答案】10. B 11. D 12. B 13. ⑴蜀地的人民长期困顿,希望陛下颁诏对他们安抚劝谕,事情安定后应当宽限他们的租赋,这样,蜀地就可以安定了。 ⑵有人请求皇上暂且穿淡黄袍在御殿接受国书,周必大执意不肯,于是皇上穿素色丧服,在帷幄中接见金使。 【解析】 - 25 -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问对”,是一问一答的意思,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C项。 “功”是“未有成”的主语,“治”的宾语为“效”,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不应该断开,排除D项。 句意:举出唐太宗与魏征关系之例,询问他在位久,而功绩未成,治政的好坏,他自己不能发觉的解决办法,命令周必大等人尽言是否。 故选B。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为一品官阶”错误。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故选D。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B项,“他向皇上请求宽免了蜀地百姓的赋税”错误。结合“侍经筵,尝论边事,上以蜀为忧,对曰:‘蜀民久困,愿诏抚谕,事定宜宽其赋,则安矣’”分析,希望陛下颁诏对他们安抚劝谕,事情安定后应当宽限他们的租赋。不是“宽免了蜀地百姓的赋税”。故选B。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 - 25 - )“久”,长期;“困”,困顿;“愿”,希望;“抚谕”,安抚劝谕;“宜”,应当;“其”,代词,他们的;“则”,连词,那么;“安”,安定。(2)“或”,代词,有的人;“易”,改变,变换;“或请权易淡黄袍御殿受书”,或请权易淡黄袍(于)御殿受书(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执”,执意;“遂”,连词,于是;“就”,接近,靠近,意译为在;“引”,延请。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网上无准确参考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题弟侄书堂①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札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①这是一首题壁诗,是杜荀鹤咏其侄子读书之处而作。作此诗时,恰逢黄巾军起义,战火纷飞。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以“何事”反问,表明侄子虽然未能入仕显达,却一直谨守礼道,作者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此联中两个“穷”字的意义不同。 B. 颔联运用反衬手法,借家乡战乱来反衬侄子守礼修为、品格高洁、卓然突出的形象。而此联后一句又与首联关合,与“何事”之句映照。 C. 尾联出语警策,情意深重。作者劝诫勉励侄子要珍惜时光,勤苦学习会终身受用同时,这也是作者总结人生经验的肺腑之言。 D. 这首诗在语言上平易浅近,质朴自然。没有一个难解字句,毫无半点雕琢痕迹,却摄取了弟侄独特的风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5. 诗歌的颈联描绘了两个具体画面,精妙蕴藉,请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答案】14. A 15. - 25 - 妙处:①手法精妙。此联运用了视听、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描绘了竹影添案、泉流入池的画面。画面有动有静(或以动/声衬静),侍境美妙。②用词精妙。“摇”字生动地表现出竹影曼妙灵动、摇曳生姿的特点,富有画面感;“入”字形象地营造了野外泉水静默地融入砚池的清幽意境。慰藉:诗人通过竹影、书案、泉声、砚池等意象创设出清幽高雅的环境,烘托出侄子性情高洁、勤奋好学的美好形象,间接含蓄有情味。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A项,“首联以‘何事’反问”理解错误,“何事居穷道不穷”中“何事”不是反问,提出的是疑问。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诗歌颈联“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写出了由人写到书堂之景:窗外绿竹摇曳,影入书案,远处泉水潺潺,流入砚池。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我们可以想见其弟侄伏案苦读、砚池墨耕的情形。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颈联写景诗句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却又自然晓畅。动词“摇”“入”用词贴切生动,写出“窗外竹影”与“泉声”写得的意境和画面感。竹影、书案、泉声、砚池等意象创设出清幽高雅的环境,从而烘托出侄子性情高洁、勤奋好学的美好形象,以景衬情,间接含蓄,富有情味。 【点睛】诗歌中炼句题一般解答思路: ①找出关键字词并解释其语境义; ②展开联想描述该句景象或情状,或概括其营造的意境; ③点出该字运用的表现手法(不要忘记“修辞手法”)。 ④分析诗人表达的感情或主题。 虽然以上四点最终并不一定都会体现在答案中,但锻字炼句题仍应始终牢记联系意境、情感、手法这三大鉴赏角度。 诗歌赏析: - 25 - 全诗前句谆谆教诲,年轻时不要怕经历辛苦磨难,只有这样才能为终身事业打下基础;后句是危言警示,不要在怠惰中浪费光阴,说明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辩证道理。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通读全诗,没有一难解字句,质朴之至,仿佛从诗人心中自然流出,毫无半点雕琢痕迹。 首联先叙侄子虽未入仕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诗人以此来刻画书堂主人独特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信守儒家尊奉的道德规范,重视修身立德,“家山虽在干戈地”,仍要“常修礼乐风”。对比之中既明弟侄的勤勉好学,更显其卓然的高洁品格。 颈联则由人写到书堂之景:窗外绿竹摇曳,影入书案,远处泉水潺潺,流入砚池。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我们可以想见其弟侄伏案苦读、砚池墨耕的情形。 尾联是对侄子的劝勉之辞,劝弟侄莫荒废时光、学业。 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通读全诗,没有一难解字句,质朴之至,仿佛从诗人心中自然流出,毫无半点雕琢痕迹,令你不能不佩服诗人的艺术之高超。这是就全篇来说的,若就其佳句来说,真如行山阴道上,令人应接不暇。“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人砚池中”,写景诗句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却又自然晓畅。同时,这首诗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体现的是杜荀鹤的一个显著艺术特征。杜荀鹤是唐末时一位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诗学杜甫、白居易,以揭露弊政,反映民生疾苦为宗旨,注重弘扬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面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 人生代代无穷已 (4). 江月年年望相似 (5). 奈何取之尽锱铢 (6). 用之如泥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 25 - (1)“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面更加奋勉或沮丧”是提示,同时注意“誉”的书写;(2)“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有异曲同工之妙”是提示;(3)“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是提示,同时注意“锱铢”的书写。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到村子里去转转,发现乡村很自卑。农耕文明经过几千年的培养,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式的自信和存在感,完全被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几乎击垮了。那个黑盒子日复一日地通过广告、娱乐明星、肥皂剧暗示着,那种__________、与世无争、勤俭节约……的生活世界必须赶紧抛弃,生活在别处。勤劳致富,不能致富的勤劳是愚昧的。如果既不穷,也没有富,仅仅是热爱劳动,热爱田野,有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式的世界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那么就是朝着__________狂奔了。乡村已经没有信心再肯定“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式的诗意世界。 今日中国的舆论使“乡土中国”__________。最后使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__________。没有历史的中国固然一切可以从头开始,从学着西方人使用刀叉开始,但用乡村路旁的竹子制造的筷子永远会唤起乡愁。( )过去,我们“衣锦还乡”,我们“落叶归根”,如今我们衣锦灿烂,乡却不在了,根也不在了。西方人喜欢“在路上”,他们跟着摩西。我们也“在路上”了,我们跟着谁?——乡愁。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几千年农耕文明培养起来的,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式的自信和存在感,完全被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几乎击垮了。 B. 几千年农耕文明培养起来的,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式的自信和存在感,几乎完全被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击垮了。 C. 农耕文明经过几千年的培养,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式的自信和存在感,几乎完全被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击垮了。 D. - 25 - 几千年农耕文明培养起来的,那种“昼出表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式的自信和存在感,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几乎完全把它击垮了。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 安常处顺 走投无路 名誉扫地 自暴自弃 B. 知足常乐 穷途末路 声名狼藉 自惭形秽 C. 安常处顺 穷途末路 声名狼藉 自暴自弃 D. 知足常乐 走投无路 名誉扫地 自惭形秽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填写语句,最恰当一项是 A. 重要的是,毁灭抛弃“乡土中国”的结果,我们今天已经日益感觉到了,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 B. 重要的是,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毁灭抛弃“乡土中国”的原因,我们今天已经日益感觉到了。 C. 尽管如此,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毁灭抛弃“乡土中国”的结果,我们今天已经日益感觉到了。 D. 尽管如此,毁灭抛弃“乡土中国”的原因。我们今天已经日益感觉到了,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 【答案】17. B 18. B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考生需明确高考病句六大题型,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做这类题的方法有:1.语感审读法,看有没有明显不顺畅的、值得怀疑推敲的地方。2.标志判断法,巧抓特征词,快速辨析病句。特征词有并列短语、数量短语、介词短语、否定词、关联词、两面词、代词、长宾语等。3.紧缩主干法,划分句子成分,先看主谓宾是否搭配,再看定状补是否与中心词搭配。原句有两处错误。一是中途易辙,原句一开始的主语是“农耕文明”,后面又变成“自信和存在感”。排除C项。同时D项也存在中途易辙,开始主语是“自信和存在感”,后面又变成“那个时髦世界”,排除D项。“完全…几乎…”前后矛盾。排除A项。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成语使用错误类型有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失当、谦敬错位等。近年近义成语的考查成为热门,关键是要仔细分别它们的细微差别。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1.使用范围、使用对象不同;2.意义侧重点不同;3.语义轻重不同;4.色彩不同;5. - 25 - 适用语境不同。知足常乐: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对现有生活满足,是心态,褒义。安常处顺:习惯于正常生活,处于顺利境遇,指生活处境,中性词,不合语境。这里和“与世无争、勤俭节约”并列的应该是“知足常乐”,都指面对生活的态度,褒义词。排除A项、C项。穷途末路:穷途:处境困窘。形容客观上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走投无路:比喻陷入绝境,投奔无门,可以指世态炎凉。这里是强调客观上无路可走的地步,用“穷途末路”。排除D项声名狼藉: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名誉扫地:指彻底失去声誉。这里强调的是乡土中国的名誉坏到极点,用“声名狼藉”。自惭形秽: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这里指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感到惭愧,用“自惭形秽”。综上,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表达的准确、连贯。考生做题是要注意话题的一致性、连贯性。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同时要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前后文逻辑,没有转折关系,所以“尽管如此”是错的,排除D项、C项;B项:“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是“毁灭抛弃乡土中国”的结果,不是原因,排除B项。故选A。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书法的色彩简之又简,以黑白为主,①_______。黑是墨色,白是宣纸的底色,那少许的红,则是充满着意味的那一方小小印章。恰是这极简单的色彩组合②_______。这种美,美在简约,美在布局。的纸、黑的字、红的印,如何摆布,怎样组合,是书法对美的追求。③_______,书法更注重的是笔墨。笔的抑扬顿挫,墨的浓淡干湿,落在纸上,每一笔都有不一样的韵味。 【答案】 (1). 再加上一点红 (2). 造就了书法的独特之美 (3). 色彩和布局之外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本题是嵌入型补写,解答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 文段主要阐述书法美之所在。 ①所处句子是总领句,据后文“黑是墨色,白是宣纸的底色,那少许的红,则是充满着意味的那一方小小印章”分析,此处应与“红”相关,再结合“恰是这极简单的色彩组合”分析,其内容应是“与红色印章结合”之类内容。 - 25 - ②前文是黑白与红的结合,后文是“这种美”,衔接前后,且应解说“这极简单的色彩组合”的结果,其内容应是“造就了书法的独特之美”之类内容。 ③与后文“书法更注重的是笔墨”构成递进关系,据前文“美在简约,美在布局。白的纸、黑的字、红的印,如何摆布,怎样组合”分析,此处内容应是“色彩与布局”,故可填入“色彩和布局之外”之类内容。 【点睛】答句子连贯衔接的题,应该统观给定的句子,确定中心意思或话题,按照内在的逻辑关系(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心理顺序、逻辑顺序)加以梳理,注意衔接句之间的语言标志,最后确定最佳顺序。一般遵循下面几个原则:语段话题统一的原则;突出语段重点的原则;陈述对象一致的原则;上下文意合理的原则;句终句首衔接的原则;喻体本体一致的原则;前后句式一致的原则;语句合乎逻辑的原则;语句色彩一致的原则;前后音节和谐的原则。 21.下面语段是从哪四个角度来解说“物联网”的?请简要概括,每个角度不超过 5 个字。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经济遭受严重打击,美国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出“智慧地球”的战略,从而引发了世界各国对物联网的追捧。所谓物联网,就是把传感器装备到电网、道路、桥梁、隧道、建筑、供水系统、家用电器等各种真实物体上,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运行特定的程序,从而达到远程控制的一种网络。它具有“网络化”“物联化”“自动化”“感知化”“智能化”等基本特征。要实现物联网,首先离不开射频识别技术,这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其次,传感器技术也是关键所在,它和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除此之外,物联网还需要智能技术和纳米技术的有力支持。 (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4)_________ 【答案】①产生背景(成因),②定义(概念、内涵),③基本特征,④技术支持。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概括能力。要求概括材料解说“物联网”的四个角度。答题前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内容。该段材料谈论的话题是“物联网”,逐句理解,然后分析句子是从什么角度来理解“物联网”的。第一句“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交代“物联网”产生的背景。第二句“所谓物联网,就是……”解释“物联网”的概念内涵。第三句“它具有……等基本特征”,概括评价其基本特征。第四句“要实现物联网,首先离不开……的有力支持”强调“物联网”的技术支持。 四、写作(60分) - 25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论语》 ②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庖丁解牛》 ③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尼采 ④踩着别人的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爱因斯坦 ⑤人应诗意地栖居。——荷尔德林 请从材料中选择两个方面,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所选材料之间形成有机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生无所息,诗意栖居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子曰:“生无所息。” 好一个生无所息!人活着便当奋斗,奋斗不止。确曾倾心于陶潜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但也爱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一腔热血。生命当奔涌如大河,携石含沙,一路上浩浩荡荡,奔腾呼啸,以劈山穿石的伟力流动,直入汪洋,雄伟而决绝;却也该有那样几条河流,穿越千里,流过岁月,淌经平原,撷取花香,终至累了、倦了之处,轻缓脚步,成了湖泊,虽未入海,一样可以倒影月光,安详静好。人,该像一个斗士一般活着,一样战斗,生无所息;但也不能终日只是一个斗士,荷尔德林告诚我们“人,还要诗意的栖居。”生无所息,诗意栖居。人生,便是这二者的统一。 生无所息,是发愤忘食、焚膏继晷,是精卫填海、水滴石穿,是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十年卧薪尝胆,亦是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策”的奋斗不止。“逝者如斯夫,不含昼夜”,而我们的生命亦如此不舍昼夜的向前奔流,无所息。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里供人观赏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鞭策就回响在耳畔,让我们岂敢怠情,岂敢闲逸。 然这一句箴言并不等同一场苦行。生活中又有多少人高呼着“生无所息”的口号投入一场匆匆忙忙的战斗,又在这战斗中精疲力尽直至迷失了匆匆忙忙的自己。 - 25 - 美国的福克纳说:“人生确实需要不断地前行,但倘若一刻不停地赶路,终将会迷失与徘徊。”让那些惯了奔波的双腿愿为某处的风景伫足片刻吧,向一朵花儿微笑,为一株草儿祈祷,如梭罗般在瓦尔登湖畔垂钓,“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来一场梦的旅途,做一次诗意的栖居,就在生无所息的狭隙中暂且将那忙忙碌碌抛诸脑后,“且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此时,只坐观闲云,静守一树荫凉。 生当无所息,人当诗意居。有急有缓,有行有止,有追有舍,有悲有欢,这方为人生智慧,生活百味。遥望那瀑布是极尽活力的生命的狂欢,恢弘壮阔;低观那静潭是遍历风尘后安静的徜徉,淡泊坦然。 人亦如此,该在青春年少最美之际有那“唯我独尊”的坚韧和热血,追逐梦想,生无所息;也总会抬头望望窗边的风景,历览朝晖夕阴,落崖惊风。抛点庸庸碌碌俗人意,换个潇潇洒洒自由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五则材料,都充满哲理。或劝人奋进,或启发人们面向阳光,都发人深省。第①则材料可以喻指人们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第②则材料可以喻指人生要树立崇高的理想。第③则材料可以喻指人们的心态和根基的相互促进的关系。第④则材料可以喻指拥有新的思想,冲破传统,打破现状,发现自己的人生之路。第⑤则材料可以喻指无论生活多么拥挤,心中都必须要留一块空地,保持内心的安详与清宁,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快乐。题目要求我们注意所选两则材料立意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近乎技”的崇高理想与“伸向黑暗地底”之间的辩证关系,理想让我们能忍受一切,而基础才能构筑起理想的大厦;“生无所息”与其他几则材料的关系更清楚,没有勤勉自砺,其他几个方面只能是海市蜃楼;当然,我们在踏实肯干、勤勉奋斗的同时还应该抬头看一看前进的路,应该时不时停下匆匆的脚步,欣赏路边的风景,如此人生将更有诗意。 立意: (1) 追求崇高的理想,先要脚踏实地的奋斗。 (2) 追求更高的理想,留下自己的脚印。 (3) 奋斗不息,追梦不止。 (4) 生命除了不息的奋斗,还有诗意的栖居。 素材: (1)必须在奋斗中求生存,求发展。——茅盾 (2)奋斗就是生活,人生只有前进。——巴金 (3)要奋斗,要探索,要有所发现,而不要屈服。——丁尼生 - 25 - (4)霍英东,香港著名的房地产业巨子。可谁又知道,霍英东先生的今天是由“价值七角钱”的苦力一步一步干起来的呢?童年时的贫寒家境和成年以后的生活坎坷、煎熬,磨炼了霍英东的毅力,也培养了他自强不息、勇于进取、敢于拼搏的奋斗性格。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人扩建机场,他去当苦力,日报酬是七角钱和半磅配给米。那时,他每天只吃一碗粥和一块米糕,饿得头昏眼花。结束以后,霍英东投身于运输业,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又开展了航运业,生意十分兴隆。霍英东不满足于运输业已经取得的成就,又开始向房地产业进军,从此,房地产成了他致富的基础。 (5)西晋时的左思出身寒微,自幼反应迟钝,长得丑,又讷于言辞。学书法、弹琴,都没有学成。他父亲对朋友说:“这孩子智力差,笨。”左思很不服气,发奋学习,以勤补拙。他着手准备《三都赋》,吃饭、走路想的都是文章。连家中茅厕里也放着纸笔,一旦他琢磨出了好句子,便随时记下。当时,在洛阳任职的才子陆机也在准备《三都赋》,听闻此事,讥笑说:“这里有个丑八怪想写《三都赋》,他写的文章只配给我盖酒瓮。”左思毫不动摇,并请求担任掌管国家图书典籍的秘书郎,借机苦学苦读。他日积月累,终于花了十年时间写成了《三都赋》,达官显贵竞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 (6)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时代是奋斗者书写的。新时代的巨卷正在铺展,逐梦人的舞台更加宽广。无论是执着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赢三大攻坚战的使命担当,还是奔波在获得更高收入、过上更好生活的逐梦路上,奋斗者都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7)栖居地生活,并不是单纯的享乐,也不是纯粹的活着,而是有选择、有意义的度过这珍贵的时光。人的一生可以有很多种选择,重要的不是做出选择的时刻,而是选择之后如何践行,如何实现既定目标,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唯有不懈奋斗,方能让我们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岁月的征程中,我们走过的脚步才能掷地有声、踏雪留痕。 (8)无意间想起了海德格尔,那位充满诗情画意的老人说:生命里充满了劳绩,但还要诗意的栖居在这块土地上。那守着瓦尔登湖的梭罗,那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还有那起舞弄清影的苏东坡,都在人生天地间诗意的栖居。 结构层次:文章题目“生无所息,诗意栖居”亮明观点,揭示主题;接着结合第①⑤句名言开篇点题:生无所息,诗意栖居。人生,便是这二者的统一;之后阐述人生“奋斗”的重要性;接着以“然这一句箴言并不等同一场苦行。生活中又有多少人高呼着“生无所息”的口号投入一场匆匆忙忙的战斗,又在这战斗中精疲力尽直至迷失了匆匆忙忙的自己”过渡,阐述人生只有奋斗而无“栖居”的危害;最后再次点题:生当无所息,人当诗意居。有急有缓,有行有止,有追有舍,有悲有欢,这方为人生智慧,生活百味。 - 25 - - 25 - - 2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