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2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四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微案二新闻访谈
微案二 新闻访谈 微点突破一 把握访谈的内容 (2014·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罗哲文(1924~2012),中国古建筑学家。下面是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在罗哲文先生 生前对他的访谈节选。 主持人:在您选择职业的年代,建筑学可算是一种不入流的行当,您为什么选择了学习 建筑学? 罗哲文:从我当年进入营造学社学习建筑到现在,按一般老百姓的话,可以说我和建筑 学有缘分,或者说这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说偶然,是因为抗战时期,营造学社迁到 了我的老家四川宜宾,要是迁到别的地方去了,我这辈子可能就不会做这个工作了。说必然, 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做手工,我还很喜欢工艺、画画什么的。 主持人: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是您的老师,您现在所从事的古建筑保护研究,有 哪些观念是梁先生带给您的? 罗哲文:他有一个观点,中国的新建筑要“中而新”,就是说既要中国式又要有新创造。 他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所以我现在也在宣传,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 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有创新。梁思成先生临终前嘱托我“文物保护的事情,你 一定要做好”,这个重托我一直记在心里,永远也不敢忘掉。 主持人:2003 年,您在 80 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罗布泊。很多人都说,您是穿越罗布泊 年龄最大的人。您为什么要在这样的高龄做这样的事? 罗哲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几十年前,我刚接触到长城的时候, 看到一些关于长城的书,其中一本写了从玉门关到库尔勒的这段长城,并说这段长城跟玉门 关以东的长城不一样。从那时起我就想亲自来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主持人:考察这段长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罗哲文:这段长城对研究整个长城来说太重要了,绝对不能缺了这一块儿。过去曾经有 个错误的说法,认为长城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但我认为长城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 放的见证。汉武帝的时候,打通了丝绸之路,那时的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所 以到了新疆库尔勒以西,城墙就没有了,修建了一个一个烽火台。当时丝绸之路上荒无人烟, 来往的商旅不可能带够整个行程的粮食。此外还有马匹的问题,到了烽火台,商旅可以补充 粮食,更换交通工具。 主持人:到目前为止,您跟长城打交道有多少年了?一共去过长城多少次? 罗哲文:我跟长城打交道快 60 年了。像八达岭、山海关,去的次数都记不清了,可能 有一百次以上了。 主持人:实地考察中,您有没有遇到过危险? 罗哲文:遇到的太多了。差不多十多年前我去考察长城,那儿有个地方非常危险,人很 难攀上去,我上去的时候还背着相机,结果脚下一滑,差一点摔下去没命了。 主持人:现在很多人都称您是中国古建筑方面的一代大师了。 罗哲文:这个我不敢当,不能说是古建筑大师,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觉得自己就是 沧海一粟,是大海里面的一滴水。 主持人:对于年轻一代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您觉得他们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 罗哲文:我觉得基本技术一定要学到。搞建筑首先你要画出图来,所以画图功夫一定得 有。写文章介绍建筑的结构,你得有基本勘察文献的能力。当时我们做研究,从哪一本书上 看到可以引下来的资料,都必须要查原书,不能不经考证就用。像这种基本功年轻人要学, 不能偷巧。必须认真,首先要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学好。 主持人:在古建筑保护中,您最担心、最忧虑的事情是什么? 罗哲文:最担心的就是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我认为工匠特别重要,没有工 匠不行。另外就是材料,可是现在很多人忽略了这一块儿,很多工艺失传了。 主持人:您搞了一辈子古建筑研究,在您看来,建筑是什么? 罗哲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外国人管它叫石头的史书,我说是木石的史书。中国建筑 跟外国的还不一样,外国的建筑主要是石头,我们中国主要是木建的,所以是木石的史书, 是一个综合的艺术,是历史的见证。历史有两个历史,一个是文字的历史,还有一个是实物 的历史。缺少了实物,就没有东西验证文字的历史了。所以文物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的见 证。 (选自《大家》,商务印书馆,2005 年,有删改) 概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4 分) 答: 剖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先从文本中找到罗哲文先 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的语段,根据主持人和罗哲文对话的中间内容可以寻找,梳理之 后,发现应从主持人询问罗哲文先生在 80 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罗布泊开始,直到询问遇到 过的危险,这其中既有罗先生研究的过程,也有研究结论,对此加以整理即可。 答案 (1)几十年前从书上了解到从玉门关到库尔勒的这段长城跟玉门关以东的长城不 一样;(2)2013 年,罗哲文先生在 80 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罗布泊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3) 探寻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危险;(4)考察和探寻长城近 60 年,去过 100 多次;(5)长城是中国 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6)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 技法透视 设问方式 1.概述×××的过程和结论。 2.这篇访谈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3.围绕×××,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作了倡导? 解题技法 解答“概述访谈内容”类题“四步法” 针对练习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她的缺憾告诉你什么是完美 杨澜:从上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你的故事被媒体宣传,被政府的最高领导人肯定,其 实你一直生活在社会关注当中,被当成一个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榜样,这种情形是否会让 你自觉不自觉地压抑一部分天性以满足人们的期待? 张海迪:不,我觉得人要有思想,活着才有意义。我从懂事起,我就一直这样想,我虽 然已经病了 49 年,但心理上还是按照我自己的意愿在生活。我觉得我是站在被宣传的海迪 之外看这个海迪的,我觉得我坚持了一些应该坚持的东西。 杨澜:后来有大学要授予你荣誉学位,你拒绝了。其实作为一种荣誉,也可以接受。 张海迪:是山东大学。我想他们是对残疾女青年的一种尊重,对我学习的一种认可。我 从未进过一天学校的门,这真的太不容易了,给我那个荣誉学位,我为何不要呢?但我想有 一天我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真才实学,这才是重要的。 杨澜:你恨自己的身体吗? 张海迪:不恨,我爱它,我总是很细微地照顾自己的腿。 杨澜:需要换个姿势吗? 张海迪:不用,我惯了,就是胳膊,撑着很疼的。 杨澜:你用两个手支撑着自己的身体,所以我在你面前我也坐得很挺拔,因为我觉得你 坐得很挺拔。 张海迪:你知道平常有时候要开大会。 杨澜: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张海迪:对,一坐几个小时,就这样坐着,在那个过道里面,很显眼,但是我就这么坐 着,有时真的找不着劲了,太难受了,我就这样那样地变换姿势,有的时候会给自己一粒薄 荷糖吃。 杨澜:所以你应该是最主张会议少说废话的,因为你要忍受身体很大的痛苦来支撑。 张海迪:对。如果是重要会议,我愿意把会议坐到底。人总要有点意志,革命者不怕把 牢底坐穿,我不怕把轮椅坐坏。 杨澜:所以一个人要做自己,实际上是要付出代价的。 张海迪:对,我觉得残疾女性,要做自己;健康女性,也要做自己;漂亮而健康的女性, 尤其要把握好自己。我要求我自己做到不仅仅活着,而且要活出诗意来,这个诗意是个范围 很大的东西,这里边包括了对完美人生的追求。诗意是完美的。 杨澜:你觉得你会拥有完美人生吗? 张海迪:不可能。人生总是不完美的。我有时候这样想,造物主啊,他总是破坏美,破 坏美叫别人去感受美的珍贵。前段时间我去看了一位受伤的舞蹈演员,看到她的时候我觉得 她是那么的完美,如果不是瘫痪的话,那真的是非常非常完美,前程无量。但是生活都是这 样的,总是把美打碎,让你留下很多很多的遗憾,这才是生活。很多很多的坚韧,顽强,其 实都是在对美的一种捍卫中产生的。它让人更加珍惜生活,也让被破坏了以往生活的人,去 想另一种生活。假如说,那个人能够在痛苦的磨砺中走下去,他的坚韧、顽强将给人生带来 另一种东西。 杨澜:如果做一个假设,你遇到上帝的时候,会不会第一句话就是劈头问他一句,你为 什么让我的腿无法走路? 张海迪:不会。 杨澜:你会说什么? 张海迪:我就跟他说“hello,It’s very good”,谢谢你给了我生命,尽管它是残缺 的,我也认为很好,如果我不承受的话,别人也可能承受,既然是我承受了,我就说一句, 勇敢地说一句,我不承受谁承受。人要大度一点,对吧? 杨澜:有一种承担啊。 张海迪:对,应该锻造这样一种品格。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站在被宣传的海迪之外看这个海迪的”,这是张海迪对人生的一种自我定位,她 是以一种清醒的眼光来反观自己,同时,这也是她对杨澜所提问题的巧妙回避。 B.张海迪拒绝山东大学授予的学位,是因为她认为自己并没有进过山东大学的校门, 这个学位不代表真才实学,只是个虚名。 C.对于是否恨自己的身体,张海迪的回答令人震撼,“我总是很细微地照料自己的腿”, 这是她对生命中残缺的守护,是对命运中苦难的坦然承受。 D.通过访谈,我们可以感受到,张海迪的思想是矛盾的,她既想活出诗意,追求完美 人生,又觉得人生是不完美的,自己是被造物主把美破坏了的人。 E.此文作为一篇访谈,语言风格朴实自然,访谈双方的交流亲切而又不失厚重,让观 众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思考生命的价值,获得人生的启迪。 答案 CE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注意选项中关于作品内容、 结构、主题、写作技巧等方面的提法是否正确。本题中,A.前半部分理解准确,“巧妙回避” 的说法不对,应是更理性。B.关于张海迪拒绝接受大学学位的原因不对,应是她想靠自己的 努力去获得,那样才是重要的。D.“张海迪的思想是矛盾的”的说法错误,从文中可以看出, 张海迪对自己有很清醒的认识。 ★2.这篇访谈涉及了哪四方面的内容?请分条列举并做简要说明。 答: 答案 ①坚守自我,张海迪虽然病了 49 年,但心理上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在生活,坚 持了一些应该坚持的东西。②拒绝荣誉,拒绝了山东大学给她的荣誉学位。③付出代价,开 会时经常一坐就是几小时,很痛苦。④勇敢承受,勇敢面对身体的残疾。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根据访谈内容可以将本文分为四个层 次,如张海迪的坚持、毅力,拒绝授予学位,勇敢面对身体的痛苦等,把这几个层次的内容 进行梳理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3.杨澜在访谈中多次提及张海迪目前的身体状况,为什么? 答: 答案 ①指出张海迪身残的严重性,说明她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表现了对她的关注和 关心;②以身残突出志坚,展现张海迪意志坚强和追求完美的精神,也表现了对张海迪的钦 佩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通读文本后,发现杨澜之所以多次谈及张 海迪的身体状况,首先是说明她的身体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以此突出她的坚强,并对张海迪 充满了钦佩之情等。 4.本文题目是“她的缺憾告诉你什么是完美”,那么你是怎样看待“缺憾和完美”的 关系的?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 因为缺憾,所以完美。她身体残疾,这是一种缺憾,但她坚守信念,内心拥有强 大力量,懂得坚守与放弃,因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又是一种完美。①美在顽强:张 海迪用双手支撑着身体,但是却能坐得挺拔;②美在坚韧:一个残疾的女性,始终追求着生 命的诗意,这是一种完美的人生境界;③美在宽容:她身体是残缺的,但是她勇于承受,选 择担当,体现了对命运的宽容与大度,这是一种完美的人格。(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 一种观点进行探究,观点明确,论述合理、理由充分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文本的题目是对二人谈 话的高度概括与归纳,从张海迪对生命的理解、认识,以及以她坚韧、顽强的生命品格来面 对身体的缺憾,这一独特的人生体验和过程本身就是完美的,围绕这些谈论即可。 微点突破二 把握访谈的观点 (文本见本微案“微点突破”一 把握访谈的内容) 在古建筑保护上,罗哲文先生持哪些看法?(5 分) 答: 剖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解答此题, 可从文本中主持人和罗哲文的对话中,找出与古建筑保护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提示性的语 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如罗哲文对梁先生带给罗哲文的保护古建筑的观点“中而新”的 进一步阐释,再如“我觉得基本技术一定要学到”“最担心的就是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 的传承”“另外就是材料”等。 答案 (1)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创新。 (2)必须认真,首先要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学好。(3)要重视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 承。(4)要重视材料问题。 技法透视 设问方式 1.在×××问题上,×××(访谈对象)持哪些看法? 2.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 3.怎样评价×××的这一观点? 4.怎样理解×××这句话? 解题技法 解答把握访谈观点题“三步骤” 第一步,弄清要求,找出对应区域 题干中往往有认识或评价某种观点的明确要求,要根据具体要求找到文本对应内容。 第二步,审读内容,多个角度体会 读文本时,应该从以下五个角度体会访谈的观点:①从访谈发生的背景以及文本能体现 背景的语句中体会;②从访问者有明显情感倾向的提问中体会;③从受访者直接表示赞成或 反对某种看法的语句中体会;④从文本陈述的事实中体会(尤其要注意体会其中的典型细 节);⑤从谈话中对社会现实的评述语句中体会。 第三步,归纳整合,组织规范答案 ①若题目要求指出文本观点,分条列举体会结果即可。 ②若题目要求评价某种观点,则须先亮明自己的看法,后结合文本信息和体会的结果分 条列举理由。 针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企业的道德文化 田晓玲 记者:人们通常认为,道德是对看不见的手——市场,以及看得见的手——政府这两种 力量的补充。您如何看待这两者和道德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把道德称为“第三只手”吗? 汉斯兰:是的,可以把道德放在“第三只手”的位置,因为它的确可以带来改变。如果 我们建立一个金字塔模型来看到底哪些东西在市场中起作用,那么底下两层就应该是精神资 本、道德资本,道德资本会转化成关系或者联系,再转化成塔尖的机制资本。不同层次的资 本——精神、道德、关系和机制都会影响市场行为。如果我们仅仅关注机制资本,只看法律 条文、产权制度,那么就会忽视下面这些重要的基础。我们必须把这些要素都放在一个完整 的体系中,才能正确地理解它们。 经济资本以外的这些社会资本都运作起来,就可以创造财富、减少贫困。金融资本将是 这些资本的产出和结果。就像你需要空气来生存,但你不是为了空气而活着,利润和企业的 关系也是这样。 记者:我们到底以什么标准来评价一个企业是否道德?道德是一个非常宽泛且模糊的概 念,您觉得在道德问题上,我们能够拿出一个标准来约束企业的行为吗? 汉斯兰:从我的研究来看,最主要的道德问题是贿赂,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市 场。很多企业家也告诉我们,这是最主要的问题。 说到道德的标准,就拿贿赂为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企业对贿赂的态度,认可还是 不认可贿赂行为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而它的确可以作为一种测量的标准。不管是多 大规模的公司,哪怕只有 20 个人,你也可能需要建立一些规则,让员工知晓,这样才能避 免出错。我的确认为道德是可以有标准的,从贿赂这个例子来看,它是可以衡量的。 记者:除了成文的标准,还有很多因素在影响道德的评判,您是否观察到文化传统在规 范企业行为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汉斯兰:当然,这也就是我们在谈论资本的时候,要谈论它们背后那么多道德、精神、 关系、机制资本的原因。这些因素都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也有人把这些称为“文化资本”。 在我看来,中国文化中对商业非常有利的特质是节俭的美德。我希望中国可以找到一种 方式,让节俭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而不是伤害经济。我的理解是,节俭意味着延后消费,它 并不是反经济的,而是非常明智、精明的消费方式。我非常喜欢这种节俭的传统,这是非常 好的习惯。因为借钱消费,最终还是需要还钱,并没有什么意义。 记者:近年来,中国集中爆发了很多食品安全事件。根据您的观察,西方国家是否也有 类似的经历?这和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是否有关联? 汉斯兰:如果机制是支持诚信的,就会降低这种不安全食品出现的概率。要想有更多好 的食物,那么机制本身就要非常完善。 我们食品安全方面的法规也是逐渐演变的,这主要是为了回应食品对健康的威胁。由于 粮食供应和加工链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新的安全威胁因素不断侵入,我们就需要引进新的 措施。这意味着,我们永远不能说,我们已经“完美”了。 记者:企业社会责任也是近年来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当伦理转化成责任时,会发生哪 些“化学反应”? 汉斯兰:从商业角度来说,这些概念会产生一种负面的印象,让人想到规章制度,想到 需要花时间在上面。如果企业以对环境的关怀为中心进行创新,很可能会获得收益,同时完 成社会责任;但如果你只是关注企业社会责任,那么结果就是一些条条框框。 (有删改)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汉斯兰在回答记者问题时用语十分生动、形象,比如他用“金字塔模型”来说明道 德在市场中的作用,让人很容易明白企业道德在商业运作中的重要作用。 B.“认可还是不认可贿赂行为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这句话说明商业贿赂行为 在目前情况下还不能被判定是错误的。 C.道德评判是个复杂的体系,除了一些成文的既定标准外,还有很多的因素影响道德 判断,比如文化传统在规范企业行为方面也有作用。 D.节俭的美德是中国特有的,是中国文化中对商业非常有利的特质,因为节俭意味着 延后消费,这样可以将更多的金钱应用到商业活动中去。 E.中国集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中国的机制不支持诚信;二是 粮食供应和加工链变得越来越复杂,会有新的不安全因素侵入,而法规等应对措施不够完善。 答案 CA(答 C 给 3 分,答 A 给 2 分,答 E 给 1 分;答 B、D 不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认可……问题”这句话不是对“贿赂行为” 本身的判定,而是说对待贿赂的态度不是“非黑即白”的问题,不能简单判断为正确或错误。 D.“节俭的美德是中国特有的”错误,原文只是说“中国文化中对商业非常有利的特质是节 俭的美德”。另外,“可以将更多的金钱应用到商业活动中去”于文无据。E.“中国的机制 不支持诚信”有误,由文中“如果机制是支持诚信的,就会降低这种不安全食品出现的概 率”不能推断出“中国的机制不支持诚信”。 6.汉斯兰在回答记者“我们到底以什么标准来评价一个企业是否道德”的问题时,为 什么以贿赂问题作为例子?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汉斯兰认为一个企业无论大小,最主要的道德问题就是贿赂问题。很多企业家 也认为贿赂问题是一个企业主要的道德问题。②贿赂问题是企业道德中比较复杂的问题,讨 论明白道德标准对贿赂行为的制约,也就讨论明白了记者的问题。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回答问题时要注重分析“贿赂”与一个企业的关 联,以及道德是否能够约束贿赂行为。无论是汉斯兰还是其他众多的企业家都认为贿赂是企 业的一个主要的道德问题,同时汉斯兰也认为道德可以约束贿赂行为。明确了这些,便不难 得出答案。 7.如何理解“就像你需要空气来生存,但你不是为了空气而活着”这句话? 答: 答案 这句话使用类比的手法,把企业和利润之间的关系类比为人和空气的关系,形象 生动地说明了一个道理:企业需要追求利润,但企业的存在并不只是为了追求利润。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的能力。理解句子的含意,要把握句子所在的 具体语境,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这句话说明了什么,突出了什么等。这句话很明显是以“人 和空气的关系”来跟“企业与利润”关系做类比,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企业与利润的关系。 ★8.在目前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都在谋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提出企业道 德还有必要吗?请结合文章,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答: 答案 很有必要。①企业道德是市场、政府管理的重要补充力量。②企业的道德资本可 以转化为机制资本,最终影响企业在市场的行为,为企业创造财富。③引导企业避免出现诸 如贿赂等不正当行为。④避免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等。 解析 本题考查文本探究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可在综合分析文章内容和把握作者观 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果回答“很有必要”,阐述理由时,可以具体分析一下 企业道德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以此指出企业发展应规避的一些问题。 微点突破三 赏析访谈的技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记者:在八十二年的人生历程中,您曾有过多次选择,我想知道,您是怎么寻找生活方 向的? 王洛宾:我是在北京长大的。因为从小爱唱歌,中学毕业后,我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音 乐系。大学毕业后,我想去法国留学,然后回来报效祖国。然而,在那个年代,这种想法太 抽象,是很难实现的。 冥冥之中,一个声音召唤着我。几经辗转,我终于来到了大西北,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 一步。 走过青海的高原,新疆的戈壁,我终于发现,那里的民歌很美,我非常喜欢。渐渐地, 这种喜欢不再是简单的爱好,而成为一种嗜好。在忘情地享受这种美的同时,我极力地想把 这种美表现出来,让更多人能感受到,这时,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记者:在漫长的创作积累过程中,您想过拥有辉煌吗? 王洛宾:少林寺有一个故事,一个小和尚想学武艺,可师傅让他先学用脑袋开门、关门。 几年后,小和尚对师傅说:“我该学武艺了吧?”师傅说:“你已经学成了。”小和尚不信, 于是与师兄弟们比武,用脑袋一撞,把他们撞出去几丈远…… 所以,不要妄想一下子做很大的事情。辉煌很抽象,一个人如果想二十年堆起一座喜马 拉雅山,那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也会很痛苦。 记者:从事艺术的人,大都喜爱用浪漫的情怀表现生活,但是,大西北的现实并不浪漫, 是什么信念支持您走过这几十年的岁月的? 王洛宾:到大西北的时候,我已是中年。一天,走在新疆戈壁滩上,一块五六丈高的大 石头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石头上刻着一句话:“世界上最大的岩石也是由一粒粒细沙结成 的。”这是一句哈萨克谚语,这句谚语极大地鼓舞了我。即使我一天只写一个音符,一年三 百六十五天下来我还能完成三百六十五个音符。我就是一粒细沙,只要不倒下去,慢慢积攒 总会变成岩石。 记者:音乐能给人带来很多的快乐,然而对于您,音乐带来更多的是坎坷与磨难,为什 么您始终没有放弃音乐创作? 王洛宾:我一生坎坷是因为音乐造成的,曾经,我想到过死。然而,也是音乐在最痛苦 时救了我。所以,我并不抱怨。 人,如果只会从一个角度看问题,那就很容易钻牛角尖。历经磨难,我学会了多方面看 问题。这就好比下一场大雨,如果别人身上都是干的,只有我全身湿透,那我可能就活不下 去了。恰恰相反,那时候,所有人身上都是湿的,我也许湿得厉害些。况且,在大雨中,我 仍然可以寻找雨中的美。 记者:作为一个“民歌大王”,您是怎样看待近年来我国通俗音乐的流行的? 王洛宾:无论任何音乐,都应该是对自己民族语言的美化。对于一个人来说,民族语言 是最具体、最生动,也是最庄严的。前些天,达坂城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塑成之后请我 去剪彩、题字。我是这样写的:“世界上的朋友都会唱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到新疆来看才 知道,达坂城的姑娘不仅辫子长而且心地最善良。”剪彩仪式上,达坂城“封”我为“荣誉 市民”。 第三、四两节访谈中,记者的发问方式有什么特点?这样发问的目的是什么?(4 分) 答: 剖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解答时直接分析记者提问的文 字:“从事艺术的人,大都喜爱用浪漫的情怀表现生活,但是,大西北的现实……”“音乐 能给人带来很多的快乐,然而对于您……”就非常容易得出答案。 答案 提问方式是运用比较法,将王洛宾与一般人(常人)作比较。这样发问的目的:试 图了解被访者不同于常人之处。 技法透视 设问方式 ①这篇访谈,记者在提问时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请简要分析。 ②请简要分析这篇访谈提问上的技巧。 ③记者的发问方式有什么特点?这样发问的目的是什么? 解题技法 解答访谈技巧类题“两步走” 针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传承联大精神,找寻回归之路 记者(以下简称记):《西南联大启示录》从采访摄制到播出历时 3 年时间,这又是您持 续 8 年对西南联大关注的提炼,你眼中的西南联大是什么样的? 张曼菱(以下简称张):当年为了“绝徼移栽桢干质”,清华、北大、南开等校南迁,西 南联大应运而生。它是一部历史,是到现在为止还发现得不够、张扬得不够,大家认识得也 不够的一部历史;它是大学史,是一部学校史、教育史、人文史。应该让它浮出水面,进入 大众的视野,让它所蕴藏的财富,成为社会的财富和大众的精神食粮。 记: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视角去研究西南联大呢? 张:我希望知识分子用自己的良知和热爱研究西南联大。社会进入到开放的世态,我们 可以用广阔而不是狭隘的眼光来看待历史。我不希望谁以一种窥视隐私的投机方式,来进入 这一部对于我们民族对于我们中国知识分子至关重要的辉煌历史。西南联大人是集体的苏 武,联大是一种光明,一种骄傲,一笔财富。 记:你在《访谈录》中提到,在当代挖掘和发扬“重建西南联大的历史价值观”事关重 要。你所理解的“西南联大的历史价值观”是什么? 张:体制,大学的管理,教授参与管理学校(也就是教授治校),以及全面的人文精神, 这些都是历史的价值观。同时,学风比知识重要。让学生保持自由的活泼的个性,使学生们 的思维活跃,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这才是一个充满个性、人文的大学。这样的大学,才能成 为人才的输出地。 文化不是一本书,它是一条河,是一直变化的、有生命力的,那个时代的人们穿着长衫 讲着现代文明,创造了新的文化阶段。这种文化从“五四”以来开始延续,虽被战争所迫而 颠沛流离,万幸的是,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大师们,让 5000 年来的文化命脉得以延续。他 们在此演绎和升华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气节”传统,显示出一种“中国文化人”的价值标 准,即:知识分子不仅仅意味着拥有知识,而且也应该是国家道德和精神价值的体现。中华 民族要实现全面复兴,必须要重拾这种文化精神。 记: ? 张:人生识字孤独始,人读书识字就是为了提升自己,这是一种成长。求同总是发现异, 人的成长就是不断验证这种孤独,你可以掩饰,但是不能拒绝。世界还是这个世界,你如何 解决这种距离感?就是回报。回报是我们这个民族最优秀的传统,这也是最后的出路,回报, 让你感受到的,也是最深情的东西。我是一个既草根又有高台运作的幸运者,我从云南走出 去,如果总是说云南太落后了,那何处是归宿呢?当你追求个人价值到了一个极高点,一定 要回报,这也是熊秉明先生给我的启示,他说过:远行与回归,否则就是没有灵魂。关注西 南联大,收存西南联大的史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回归,做这件事,让我感觉与故土 非常的近、非常的亲。 次之,就是个人得到了很大提升。我现在已不是一般意义的作家,做这件事,影响着我 的人生,对生命和价值观的思考、取舍。我珍惜与这些泰斗级大师们的情缘,不能让他们失 望。与这些才华横溢、经历过西南联大洗礼的老人相处越多,越让我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 再者,做这件事的过程,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要传承下去。我在中 科院给学生们讲课,一个博士生说也只想看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的经历,我当着很多人 批评他狭隘,没有人文基础,就成不了大师。过后他专门来找我签名,孺子可教!中国的年 轻人是充满希望的,他们渴望全面、渴望“通才”,但没有人教他们。今后我会更多地给年 轻人开一些讲座,把更多的回报给予他们,把大师们的衣钵、苦心传承下去。 9.下列有关常识及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西南联大是抗战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由北大、清华、复旦三校联合而 成,培养出了李政道、杨振宁、邓稼先等大批“人杰”。 B.张曼菱认为西南联大是一部大学史、教育史、人文史,蕴藏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迄 今为止我们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发现得还很不够。 C.称联大人是“集体的苏武”,因为他们演绎和升华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气节”传统, 他们的行动显示了国家道德和精神价值。 D.张曼菱关注西南联大、收存西南联大的史料最大的收获是作为从落后的云南走出来 的游子,寻找到了灵魂回归故土的方式。 E.中科院那位只想看杨振宁等科学家的经历的博士生思想狭隘,张曼菱认为他没有人 文基础所以成不了大师,他最终接受了她的批评。 答案 C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A.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联合而成;B. 西南联大本身具有历史价值,我们对它本身的价值发现不够,不是对联大的历史发现不够; E.“没有人文基础,就成不了大师”是张曼菱批评他狭隘时给他讲的道理,并非对他的判断。 10.从全文看,西南联大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稀世之宝的财富”? 答: 答案 ①西南联大的历史价值观,包括体制、大学管理、教授治校以及全面的人文精神 等。②西南联大形成了崇尚自由活泼的个性、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风。③西南联大师生传承 了 5000 年文明的文化精神。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作答本题,需从全文来把握,但仔细阅读 后发现主要集中在第三节二人的对话中,可从以下几方面总结,如西南联大的历史价值观、 校风和学风、传承文化精神等。 ★11.根据张曼菱的回答,请推测横线处记者的提问是什么。综合记者的提问,概括其 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答: 答案 第一问:关注西南联大多年,你个人的主要收获是什么?第二问:综观全文,本 文记者的提问采取追问(层进)的方式,首先问西南联大是什么样的,接着问应该怎样研究, 再问研究什么,最后问得到什么收获——层层递进,将谈话不断引向深入,同时增加了访谈 的内涵。 解析 本题第一问考查考生把握访谈内容的能力,做此类题目,要联系下文,根据下文 内容,归纳整合记者的提问。认真阅读文本,抓住关键语句“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回 归”“个人得到了很大提升”“做这件事的过程,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可归纳出符合题干 要求的信息。第二问考查考生整体感知行文思路特点的能力。纵观全文,记者提出三个问题, 分析这三个问题内容可知,采取的是层层递进的方式将谈话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其作用就是 将内容不断深化,使内涵更丰富。 12.张曼菱认为“人生识字孤独始”,你是否同意她的观点?请阐述你的原因。 答: 答案 (示例一)我同意张曼菱“人生识字孤独始”的观点。因为人生识字读书首先要耐 得住寂寞,才能把书读好读通;其次,书读到一定程度之后往往与现实世界有距离,如尼采 的思想远远地超越了同时代人,就免不了孤独。所以,读书做学问孤独是难免的。 (示例二)同意。“人生识字孤独始”就是人生识字始孤独。当一个人识字读书有了知识, 感知外界事物的能力发展到了一个阶段,就有了思想,有了感情,有了或大或小的理想和理 念,开始对人生、社会、世界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判断,感知自然、社 会、自己和周围的人,如何不孤独,如何不油然而生忧患意识?!张曼菱不拒绝成长过程中 的孤独并努力回报社会,正是最好的例子。[答案必须做到有观点,有分析、思路清晰、语 言表达流畅]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观点、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作答这类题先要亮明自 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和自己的理解与认识,阐述这样认识的原因。如本题可先谈一 下对“人生识字孤独始”的理解,然后结合张曼菱的真实经历合理表达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