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纠错笔记系列专题07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纠错笔记系列专题07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1)

专题 07 论述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设计美学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是一门立足于现代,在现代设计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美学思想 和审美理念发展起来的交叉性学科。它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包含了功能之美、造型之美、工巧之美、内 涵之美等与美学相关的各个方面。但就研究范畴而言,设计美学又不同于纯粹的美学思辨。设计美学是应 用型美学,它强调的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通过艺术与技术的巧妙结合,设计出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和 精神需要的产品。而传统的美学则侧重于纯粹的艺术方面,看重艺术家个人情感的表现。虽然设计美学作 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确立于工业革命之后,但是设计美学的思想却是很久以前就存在的了,并且在中国古代 就已经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和体现。 中国古代的设计美学注重抽象化与意境,这有别于西方注重写实和逻辑思维的设计美学。因此古代器 物在制造时也会秉承“天人合一”的理念,用有形的东西传达无形的思想,借而抒发造物者的情感、志向, 并且关注人与自然平等包容关系。以座椅为例,中国传统比较讲究意向与象征意义,手工也非常精细,会 把重点放在椅子材料(木头等)的选用及装饰与做工等,以求更好地达到与自然结合的目的。而西方设计 美学则强调实用功能的重要性,在设计的时候会把精力放在研究人的坐姿、椅子的尺寸、舒适度等具体问 题上,以此来设计出更符合人体姿态的座椅。 东西方设计美学的差异在文化、艺术、建筑等诸多领域也很明显。不止这些,确切地说,凡是涉及到 设计美学的领域,在东西方范围内,都有着不同的诠释和发展。但尽管如此,设计美学思想却是源于相同 的出处—新石器时代。设计美学便是从那时起,伴随着人类历史走过了数千年,并一直指导着中国古代的 设计。这些设计在历史的长河中保留下来,且璀璨至今,每一个都饱含了设计者聪颖的思想和辛勤的汗水。 然而在这些优秀的器具中,中国古代灯具以现存数量众多,记载之详尽,且拥有着完整的发展体系和脉络, 能够充分反映中国古代设计美学的本质内涵。 (节选自朱天阳 姜晓童《浅论中国传统灯具中的设计美学内涵》) 下列对文中“设计美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是立足于现代设计理论,结合传统美学思想和理念发展起来的交叉性学科。 B.设计美学涉及到功能造型、工巧、内涵等与美学相关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C.它通过艺术与技术的巧妙结合,设计出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精神产品。 D.设计美学学科在工业革命后才产生,但其思想的源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参考答案】C 理解概念含义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 或者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选项,让考生判断哪些是不符合或者不属于这一概念的,答题时要注意分清概念 的内涵和外延,这种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 有等,要注意分辨。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佛教在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的外来文化。传来之初,人们对它了解甚浅。汉末、三国时期,佛经已渐 有翻译。迨至东晋时期,则开始了大规模佛经传译的工作。这时,东来传教的高僧日多,本土的出家僧众 也激增,其间有不少的饱学大德,因此,佛教在社会上的影响迅速扩大。 东晋南北朝以来,随着佛教影响的扩大,随着本土人士对佛教教义的深入了解,佛教这一外来文化与 本土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就暴露出来了。由于当时中国本土文化以儒、道为代表的格局已经形成,所以 佛教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就表现为佛、道与佛、儒之间的矛盾冲突。 佛教与道教的矛盾冲突,有因教义上的不同而引起的斗争。道教主张长生久视、肉体成仙,而佛教则 宣扬诸行无常、涅槃寂灭,这样两种根本相反的解脱观,自然是会发生冲突的。但佛道两教之间的冲突, 更多的却是发生在争夺社会地位上。从南北朝至五代,先后发生过四次较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其中前两次 的灭佛运动,即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和北周武帝建德二年那两次,则又是与道教的争夺统治者的崇信, 确立其社会的正统地位直接有关。唐武宗会昌五年的那次灭佛运动,其中也有道教人士参与劝谏。只有五 代后周世宗的废佛运动,未见有道教的掺入。 佛教与儒家的冲突,最直接的是佛教的出世主义、出家制度明显有违于儒家提倡的伦理纲常等礼教。 所以两家斗争的焦点,也就主要集中在佛教的出世出家是否违背了中国传统的孝道和忠道。在这一斗争中, 坚持儒家立场者,激烈抨击佛教的出家制度教人剃须发、不娶妻、不敬养父母等,完全违背了孝道;而出 世主义的不理民生、不事王事、不敬王者等,又完全违背了忠道。因而极贬佛教为夷教胡俗,必欲消灭之 而后快。站在佛教立场者,为求得在中国的生存,则竭力采取调和态度,辩明其不违中国礼俗之根本。 当时佛教与儒、道的斗争主要集中在神的存灭、因果报应等问题上。成佛是佛教徒的最高理想,对此 问题,当时的中国佛教徒提出了一种“神明成佛”的理论。当时的儒、道学者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形神 相即”、“形质神用”、“形死神灭”等观点。又,佛教讲因果报应,强调自己种下的因,自己承受其果 报。而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则盛行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的教 训。即祖先积善或积不善,由子孙去承受福或祸,而主要不是本人去承受。 在佛教与儒、道发生矛盾冲突的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佛教与儒、道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佛教传 入之初,为使中国人理解这一外来宗教的思想,借用了大量的儒、道所用的传统名词、概念来比附译释佛 教的一些名词、概念。然而,由于佛教传入初期,人们对其了解不深,这种名词、概念的借用,也就给一 般人带来了不少的误解。而这种误解,也就使儒、道的思想渗入了佛教之中。 在中国儒、道思想的影响下,原印度佛教的许多特性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至隋唐时期,佛教完成了形 式和理论上的自我调整,取得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协调,形成了一批富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佛教 终于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佛教的影响也不断地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衣食、语言、思想、文学、艺术、 建筑,乃至医学、天文等各个方面。至此,佛教文化已成为整个中国文化中可以与儒、道鼎足而立的一个 有机组成部分。 (节选自楼宇烈的《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有删改) 下列有关佛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佛教不是中国本土产生的传统文化,是在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的外来文化。 B.佛教传来之初,人们并不了解这一外来文化。随着佛经的翻译,人们才开始深入了解佛教教义。 C.东晋时期,外来传教的高僧、本土的僧众日渐增多,还出现了许多饱学大德,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扩大。 D.佛教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是与儒、道教之间的矛盾冲突。 【答案】B 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 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故意曲解文意或者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 中的一些关键的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如将“了解甚浅”说成“并不了解”,这个就是偷换概念、故意曲解了。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一般的答题模式为: 第一步:找出考查的概念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 第二步: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找准概念所涉及内容的位置和范围; 第三步:根据语境,理解概念的含义,并整合相关信息来作答。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考点指津 “重要概念”主要指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体现作者观点立场的词语、反映深层含义的词语、概 念上容易混淆的词语。“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文中”一词,指在理解概念时,要有客观的意识,在 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概念所处的具体的语境来理解;“重要概念”,是就概念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 指的是对论述对象或论述中心、观点、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这句话合起来就是指根据具体语境把握 这些概念的意义。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是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高频考点,近几年的题型都是以客观题为主,个别省 市有主观题形式。总体来看,理解概念题的主要陷阱是范围扩缩、扭曲文意、混淆时空、胡乱组合、偷换 概念等。 作答此类题的技巧: 1.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理解概念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的研究,可以 了解高考理解概念类试题题型及选材范围,可以发现一些考查热点,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2.多读勤练,锻炼思维能力。 论述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有意识地多读论 述文,并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对论述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3.掌握理解概念类题目答题方法: (1)方法一:“投石探波”定区间 找准信息区。可能是上文、下文、上下文,可能是一句、一层、一段,也可能是若干段甚至全文。要 看题干和选项的内容而定。 (2)方法二:识破干扰保准确 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会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陷阱干扰你、迷惑你,做题者要明察秋毫,善于识破。这些 常见的陷阱有: ①背离原文,歪曲观点。选项中所说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错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造成一字或 一词之差,从而背离原文的意思,或直接歪曲作者的观点。 ②置肯定为否定,置否定为肯定。原文已明确否定了某一观点,选项却予以肯定,或原文已明确肯定 了的观点选项却予以否定,即变肯定为否定,或变否定为肯定。 ③过于武断,以偏概全。命题者设置选项时,以片面的、局部的、特殊的认识来表述具有全面性、整 体性、普遍性的内容,目的是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逻辑思维能 力。如将原文对某一个方面的判断扩大成对整体的判断,故意扩大判断对象的范围,夸大其词;或对可能 发生的情况说成一定会发生,过于主观武断;或用部分代整体,以偏概全。 ④节外生枝,无中生有。命题者在选项中硬加进去一些原文中没有的直观信息或暗示信息。即原文中 本未说到某种观点或态度,而选项却脱离原文无端地生出一个观点或态度,选项的判断在原文中完全找不 到根据。 (3)方法三:文题比对细排除 通过对比会发现,有的变化是形式上的,其核心内容没有变化;有的变化是本质上的,如张冠李戴、 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其表述内容与原文不同;需要特别注意的有些选项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关的语句,需 要仔细辨别是无中生有,还是合理的分析与判断。切记,每个错误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 (4)方法四:标志词语助判断 ①角度性标志语:如“为什么、怎么样、如何、认为”等,即使有时没有这些语句,也可以根据句子、 层次、段落等内容来概括,且题干、选项也会有所体现。 ②结构性标志语:即表明层次、段落、角度、内容等照应、转换、提起、总结的语句,如“首先、其 次、此外、不过、但是、那么、所以、不仅、又、如前面所说的、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时、因此、总之、 由此看来、综上所述”等。 ③表示范围、性质、程度等的词语。如“更加、主要、所有、特别、可能”等。 易错点 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延续诗词的文脉 胡妍妍 ①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通”和“化”。中华民族文脉绵延,我们于其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历史的辩 证。反叛的、变革的、创新的一派,实际上并未脱离传统的静水流深的给养,反过来,它的反叛、变革与 创新又被巨大的传统所吸纳、包容,成为传统的新质。一部中华诗词史,几乎就是这样不断裹挟着前进的 历史,千江有水千江月,它不因变迁而耗损,却能从一切创造性的变革中增益光辉。 ②这样的一条诗词文脉,对用汉语写作的人来说,是迟早要回溯、迟早要用最大功力打进去再打出来 的历史存在;对普通人来说,却是悄然涵养一生,“日用而不自知”的文化场。文学艺术从来不只是外在 的技能训练和知识赋予,人们读诗、谈诗、教孩子背诗,并不只是为了寻章摘句、舞文弄墨,很多时候是 在借诗词出入经史、概括情事、教化人伦。从少年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到暮年的“却道天凉好个秋”, 古典诗词曾经内化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之中,随人生境遇而远近隐显,有时像是亲切、顺手的 乡物家什,张口即来,有时又像是一个隐秘而顽固的文化磁场——多少人在游山玩水的时候,被残破斑驳 的碑刻中一句清雅隽蔚的诗文击中,甚至唤起了对从未经历过的历史的回忆。这就是文化的认同,它清晰 地让你看到自己迢递以系的传统。 ③延续诗词的文脉,除却孜孜不倦的训诂考据,靠的就是这样一种普遍的日常的亲切可感的阅读。诗 是“采风”的产物,口耳相传的诗词曾经让大地上歌声如风,温润徐徐,而今,这风却被现实推到了远山 青黛的那一侧,越来越远,我们正在失落那种生活在“无意的浸淫里”的日子。朱自清先生说:“读诗的 人直接吟味那无我的情感,欣赏它的发而中节,自己也得到平静,而且也会渐渐知道节制自己的情感。因 为诗里的情感是无我的,欣赏起来得设身处地,替人着想。这也可以影响到性情上去。节制自己和替人着 想这两种影响都可以说是人在模仿诗。诗可以陶冶性情,便是这个意思,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也只该是 这个意思。” ④在诗教陶冶之中,是现实向诗意看齐,是人在模仿诗而不是相反。经由读古典诗词,人将自己投射 到一个更大的世界里,山水田园、边塞征战、思乡怀人、历史咏古,无关乎己却又让自己反复感念,同理 心将我提升到一个超越了“我”的地方,从而能更开阔地看待历史,也能更历史地看待此间的世界。这也 是孔子说“告诸往而知来者”“始可与言诗已矣”的道理所在。你得能举一反三,能同情同理,从已知理 解未知,从过去读出未来,如此才能一起谈论诗。这是诗的门槛,也是诗的情怀。对现代人心灵上的脂肪 来说,是需要吹一吹这来自古典的清瘦的风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刪改) 根据文意,简要分析文末画线句子的内涵。 【错因分析】论述类文本中的“重要的句子”多数是作者所持的观点,或是作者对文章中某一个概念的阐 述。这些观点和要点是作者在相关篇章中反复展开论证的。做这类题目,就是解释句子所蕴含的意义,分 析作者的主要观点。也就是说,要答出句子的表层含意和深层含意,如果只是分析句子的表层含意,在理 解上就会失于浅显,缺伐深度。如本题,“心灵上的脂肪”“古典的清瘦等风”都是取比喻义的,但是整 个句子到底是要说什么,这就必须结合作者的论述观点了。 【参考答案】“心灵上的脂肪”比喻现代人情感浮华欲望过多。“古典的清瘦的风”比喻古典诗词,作者 呼吁现代人借助古典诗词来节制情感,延续文脉。 理解句子的含意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一是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二是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 三是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四是从分析其表达意图入手。记住这几点,基本上答案就没有大问题 了。如典例部分,先答出句子中的重要词语的比喻义,再分析作者的表达意图,这样答案就完整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诗与思的辩难中,我看到的最有力的文宇来自同样“富有热情与痛苦”的雪莱。1821 年,雪菜在《为 诗辩护》中写道,推理与想象是人类的两种活动,自有人类即有诗。而语言最初的发明,本身就是诗。在 他看来,广义的诗人是具有审美能力的人。诗人的隐喻式表达,层出不穷的联想,这些虽然不能绘出人类 思想的全景,却有助于表现人类崇高的目的,领会世间的真善美。自古以来,当科学攻城略地不断扩大我 们生活的疆土时,诗歌已经借着想象,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宇宙,所以,雪莱赞美诗人“是世间未经公认的 立法者”。 大多数时候,我觉得人生最荒谬而无望的,但也正是这种荒谬而无望,给了我们赋予自己人生意义的 可能。一个人活得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自我赋予意义的能力。我们需要找到并拥有自己所热爱的 东西,借此击碎现实的荒谬。正如辛波斯卡所说:“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 诗歌与个人寻找生活的意义有关,一定程度上属于私域范畴。诗歌不同于社论,虽然人们也会将它拿 出来发表,但是它所具有的私人属性也是不容忽略的。有些诗歌,读者看不懂,作者自己或许也不全懂, 但是无关紧要。就像你进不了别人的大脑中思考。他需要的可能只是获得一种审美上的存在感,至于交流, 什么是美,都在其次。 这不表示我鼓励诗人都去自说自话,固步自封。既然承认文学首先是人学,承认诗关系到人的自我塑 造,诗歌也因此具有某种公共性。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私有性,还是公共性,诗的价值都在于意义的赋 予和美的呈现。这也意味着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外,还交织着一个文学搭建起来的意义领域,安放作 者的灵魂。 如何理解辛波斯卡所说的“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这句话? 【答案】①不写诗的荒谬是指现实人生的荒谬。②写诗的荒谬是指超越现实人生的诗歌创作的荒谬。③人 要借助诗歌,寻找生活的意义,拥有热爱的东西,并战胜现实。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考点指津 “重要句子”,是从它们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而言,常指那些承载了较多、较重要的信息或感情的语句。 包括:①内容上,解释事物主要属性,说明主要事理的句子;直接表达作者感情、态度的语句;不同层次 的中心句:如主旨句、各段的中心句。②结构上,起连接或呼应作用的语句。如过渡句、总领句、总结句。 ③表达上,富有特色的句子。如结构较复杂的语句,内涵较为丰富的语句,反复出现的句子,运用比喻、 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语句,用法“反常”的语句等。主旨句——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线索句——贯穿全文 的句子;关键句——提请注意的句子(如段首句、段尾句、过渡句、带有提示语的句子等);特殊句——结 构复杂、含意丰富深刻、特殊句式的句子。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最近几年高考单独设题情况不多,而是与理解概念、分析概括要点、把 握作者观点态度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呈现一种综合命题趋势。题型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个别省市有主观 题形式出现。 作答此类题的技巧归纳如下: 1.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的研究, 可以了解高考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类试题题型及选材范围,可以发现一些考查热点,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2.多读勤练,锻炼思维能力。 论述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有意识地多读论 述文,并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对论述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3.掌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类试题解答方法: (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 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 例如: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分析:这一句是全文结尾处高度评价马克思伟大人格的一句,它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应从“私敌” 和“敌人”这两个词入手。“私敌”是因个人的利害冲突而形成的敌人;未必有一个私敌,那么句中的“敌 人”就是公敌。依据上文,所谓公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共同敌人。这样看来,这句话的意思 是:表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把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 有许多句子,分析其结构,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第一层,就可以 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 ①复杂的单句,要能明确句子的陈述对象(主语),划出主干(主谓宾)和枝叶(定状补),要善于识 别使单句复杂化的标志性词语,弄清复杂宾语前面的动词所管辖的范围,弄清介词所统率的对象,弄清连 词所关联的范围,从而明确语意的核心所在。 ②复句,要弄清它包含几个分句,每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整个复句的层次关系,整个复句的意义重点, 把握具体特征与概念属性之间的内在关联。 (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对理解句子的含意至关重要。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具体地说,如果要求 理解的句子是总领句,就要结合其领起的范围作答;如果是总结句,就要结合起总结的范围作分析;如果 是重要的过渡句,就要联系其承上启下的文字作分析。这种方法的本质,就是分析相关的语境。 例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七段首句说“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许多同学都觉得无法回答。其实其前文是评述马克思在科学上的贡献及其对其他科学家在科研成果上的关 注,其后文是评述马克思的伟大革命实践。再依句“因为”和“首先”可知,这句话是说明马克思为什么 重视科学研究。于是本句的意思是:马克思重视科学研究是为了用科学来推动革命实践。第六段有这样一 句话:“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这也可以证明我们的理解是 正确的。 (4)从分析其表达意图入手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理解那些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用这种方法分析,带有鉴赏的性质。 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文化上“有爹可拼”“有老可啃”,无疑是幸运的,但也可能会变成包袱,使我们的创新能力严重萎缩; 而反观历史不长的美国人,因“无爹可拼”“无老可啃”,只好拼创新,拼创意,拼匠心独具,“他山之爹, 可以攻玉”,他们利用中国故事拍成电影《花木兰》占领中国市场,利用埃及故事拍成《埃及艳后》占领埃 及市场,利用古罗马故事拍成《角斗士》占领欧洲市场……(节选自陈鲁导《文化“拼爹”与“啃爹”》) 问 题:请简要概括“他山之爹,可以攻玉”一句在文中的含意。 参考答案:利用别国的传统文化,经过改造创新,创作出独具匠心的文化作品。 参考解析:这是“仿造”句,“爹”“玉”是喻体,把它们的比喻义说出即可。对于那些表达上有特 色的句子,如用了比喻、拟人、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法的句子,要用还原法理解,即把作者原来想表达的 意思、意图还原出来。如用了比喻句,作者用它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意图是什么,你只要写出即可。另外, 要注意多角度答题,起码是正反、你我或者褒贬等两个角度的思考。对于个别表意较为含蓄而未用特殊表 达技巧的句子,也应在写出句子本身含意的同时写出作者的表达意图。 4.理解句子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人为地“拔高” 这是指把句子本身没有的意思强加给作者。这种“强加”于人,通常表现为不从句子实际出发,而把 一些不着边际的“思想性强”的优美文词句往上加。 (2)要学会多角度理解 文章中的有些句子,它的组合因素复杂,甚至是多侧面的综合体,所以理解的角度就不能是单一的。 不过,这种情况在高考中涉及的机会极少,这里便不再举例阐述了。 易错点 3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 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 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 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 1917 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 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 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 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 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 20 世 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 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 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 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 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 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 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 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 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 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 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 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 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 《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 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 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 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 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试题解析】B 项,原文只是说“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并没有泛指旧史学。 【参考答案】B 作答本题,重在比对词语,因为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往往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常见的设误手段有: 1.“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2.“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3.“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4.“凑”。胡乱拼凑、东拉两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 考生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草原与平原、江河等地理区域一样,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家园,自会形成独具魅力的草原文化 精神;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有机构成之一的北方草原文学就形象而鲜明地体现着这一点。 ②古代草原文学肇始于先秦,《诗经》中的个别篇章虽然民族、草原特色不著,但北方草原文化的粗犷、 豪壮风韵已卓然独树,使先秦诗歌多了一种阳刚壮美和人与自然共生之色。汉魏六朝,《匈奴歌》首次以民 族诗歌的身份亮相于文学园地,充分体现了草原民族的深厚情怀和人文精神;此时草原文学的扛鼎之作当 属描绘草原壮美景观和文化精神的《敕勒歌》,它以大开大合之笔传递出浑然天成的自然、人文之美;又有 《木兰辞》的奇异亮响,将民族文化交融之美挥洒得浪漫而多彩。唐人对北方草原的倾心突出体现为边塞 性质的诗作,可以说是北方草原使唐人插上了豪壮雄奇的翅膀,使唐人在山水之外发现了草原之美,从而 使中国古代诗歌进入了一个流播着雄浑飞动之美的新时代。宋、辽、西夏、金、元,草原文学体现出多元 融合等特征。明清时期的草原文学愈加丰盈,举凡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都成为草原文学的有机题材。 ③在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学的发展由涓涓细流逐步汇成汪洋之势的过程中,草原文化精神无疑是其不断表 现和深化的中心。草原文化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动态积极、以个体奋斗为主要内容的进取性文化。北方冰山 高耸、草原纵横,既充满了醇厚而质朴的色调,又显示着新奇而刺激的魅力。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为密 切,人对自然的依赖性突出,因而对自然的亲近之感、忧虑之深更为突出。另一方面,人与自然架构起初步的 生态美学桥梁。蒙古民族第一部史传文学《蒙古秘史》当中就显现着极为浓郁的生态观念。 ④由于草原民族生存具有“动态”和“变化”的特点,所以人的适应能力和冲破自然环境束缚的能力 就分外突出,强调人在强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前的力量,从而形成一种对英雄的崇拜观念。这是一种借 助于战争、掠夺以拥有更多斩获之物为标志的力量,是全然建立在对抗基础上的强大。活跃在《史记·匈 奴列传》中的冒顿单于就是鲜活的例证。 ⑤北方草原多地处边陲,因而在地域上形成了一种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特征,一则较少受人为力量的侵 扰,二则又不得不产生与外界文化交融的必然与可能,于是草原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出新的 文化,对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较农业文化更积极。 ⑥由于草原自然环境的险峻、生存的艰难,致使草原文化的忧患意识中更多了一种实践意识和冒险精 神。孟子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实境遇愈是艰难,精神世界愈是通达深幽。草原文化景观下的 忧患意识,更专注于生存环境对人的生存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催生个体抗拒灾难和挫折的行为力量。 (摘编自温斌《古代北方草原文学的精神风尚》)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中直接描写草原的篇章虽数量不多,却对先秦诗歌的创作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B.汉魏六朝时期,古代草原文学涌现出一批代表性的佳作,如《匈奴歌》《敕勒歌》《木兰辞》等。 C.正是北方冰川高耸、草原纵横的恶劣环境,造就了动态积极、以个体奋斗为主要内容的草原文化精神。 D.草原文化崇拜英雄,强调个体在对抗自然中显示出的强大力量,冒顿单于就是草原文化英雄的代表。 【答案】B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考点指津 “文中的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现文章主旨和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 筛选 并整合信息的前提是善于区分和辨析信息。能够通过比较分清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次要信息,哪些是 明示信息,哪些是隐含信息;能够辨析内容的性质以及内容之间的关系,分清哪些是观点,哪些是材料, 哪些是原因,哪些是结果,哪些是前提,哪些是结论等。“整合”意味着要根据试题提出的条件,对筛选出 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粗略概括。 这一考点是高考论述类文本必考考点,有单独设题,也有与分析结构思路、概括主旨要点、分析作者 观点态度等考点重点结合起来综合命题的形式。题型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个别省市有主观题出现。主要考 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 针对这一考点,技巧归纳如下: 1.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筛选信息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的研究,可以 了解高考筛选信息类试题题型及选材范围,可以发现一些考查热点,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2.多读勤练,提高筛选信息的能力。 论述文的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有意识 地多读论述文,并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对论述文信息的筛选并整合能力。 3.掌握筛选信息类题目选项设置的特点: (1)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就是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 重点关注: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等。 (2)以偏概全。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的轻重的词语,以片面的、局部的、 特殊的认识来表述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普遍性的内容,如空间错位,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 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3)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的选项时,从逻 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说成必然出现的情况。 (4)主次颠倒。事物的变化发展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有主要方面和次要 方面。命题人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5)因果混乱。(强加关系)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 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此外还有递进、条件等逻辑关 系的强加。 (6)混淆是非。即肯定和否定颠倒。命题者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 事物加以肯定。 (7)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 (8)故意混淆充分、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只有……才;充分条件:只要……就。 (9)混淆程度深浅。一定要关注显示程度的副词,并与原文认真比照。 (10)偷换概念。(张冠李戴)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划、批的方法标 出,在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此外还要留心文中的代词的指代。“这些”“那些”“这个”“那个”“其”等词语,必须联系上下文, 弄清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结合语境判断。 (11)答非所问。命题者摘取原文信息设置选项,但选项与题干毫不相干。 (12)曲解原文。命题者将原文中的词语、语句等信息故意作出错误的表述,设置为选项。 (13)遗漏信息。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故意遗漏原文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从而导致选项“错误”。 (14)指代不明。对原文中出现的代词或指代性短语,命题者设置的选项对其指代意义的表述模糊、 不明确,有时甚至是错误的。 4.注意以下几个“记住”,别让以下几点成为答题盲区: (1)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 (2)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 (3)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 (4)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思。 易错点 4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庸”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和”。“和”不是简单的折中、调和,而是事物的各个部分、 各个方面都能适度,达到一种和谐与统一。 以此观中国传统绘画,“和”的思想在其中的印迹俯拾皆是。从笔法看,有藏锋、露锋、中锋、侧锋。 一幅画全用藏锋、中锋,则画面呆板;若全用露锋、侧锋,则不够含蓄。从线条看,过细过圆,则柔弱无 骨;过粗过重,则显压抑。从用墨看,有浓、淡、干、湿。过浓画面沉闷,过淡画面苍白,过干则失气韵, 过湿则失刚劲。因此,作画时要藏锋、露锋、中锋、侧锋并用,线条要刚柔并济、时轻时重,墨色要浓淡 相间、干湿互补。当然,所有这些对立要素并非各占一半,而是运用适度。这便是“和”,是一种互补的和 谐。 在造型和构图方面,中国传统绘画也处处讲求“和”,讲求“和而不同”。画树,不能画出完全平行的 枝;画山石,要大小相间;画鸟,常是一栖一飞,或一只闭嘴一只鸣叫;画人物则要求有动有静,衣纹不 能完全平行。中国传统绘画在构图方面十分讲究,奇正、开合、主次、虚实都是一些基本要求。要求布局 严整,但不是要求画得四平八稳,而是奇中求正,险中见稳。讲究对称开合就体现了对称,但不能把相对 的两部分画得一模一样。注重主次,主要对象细细刻画或放在突出位置,陪衬对象寥寥数笔一带而过,虚 实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大特色。天空常常不染色,只是一片空白,远山也是似有似无。虚实对照,既突 出了主要对象,又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画面上一叶扁舟,不画水波纹,你会想到这是一个风平浪 静的湖;山上悬瀑,下面是一片空白,你会想象到山脚的清溪。 中国传统绘画正是通过这些对立要素和对立概念的互补而达到的和谐,才具有了一种韵味独特的形式美。 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一种整体观念。这种整体观念既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对中 国传统绘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然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有线条、水墨、造型、构图的种种对立要素和各种 要求,但在一幅画中只要运用其中一部分要素,满足某些要求从而达到某一种统一的效果,即显现出独特 的风格。例如,有的画偏重于精细,有的画偏重于简约,有的雄浑,有的清奇,有的恬静,有的飘逸。为 表现某种风格或特点,画家在笔墨运用、造型构图上就有所侧重。画家们常常采用夸张手法,以突出其特 色,与这种特色不协调的东西就大胆舍弃。为了追求这种统一性,画家常对次要的、细小的情节省略或简 单概括。我们有时看到一幅画的细节似乎很粗糙、很随意,可是当观看整幅画时,立时感受到它的确气韵 不凡。这正是中国传统绘画所追求的整体美。 和谐与统一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有机结合的。只有和谐,才能真正达到统一;而统一也不是毫无差别、 毫无变化的同一,而是建立在和谐基础上的统一。中国传统绘画由于融入了和谐与统一的哲学思想,因此 它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节选自颜锋《中国绘画传统与人文精神初探》有删改) 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传统绘画的笔墨运用和造型构图上,可以看到“和”的思想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印迹俯拾皆是。 B.“统一”的观念常常支配着中国传统画家的创作,这种观念既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C.中国传统绘画融入了和谐与统一的哲学思想,具有韵味独特的形式美和气韵不凡的整体美。 D.如同“和”不是完全的同一,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统一”也不是毫无变化的同一,而是建立在和谐 基础上的统一。 【参考答案】C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或者“正确的一项”,常见的设误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 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传统高等级木构建筑的屋脊上多装饰有“脊兽”,它的应用使得建筑屋脊轮廓富于变化,尤其是 大型建筑上脊兽的应用,更使得屋脊造型繁简有度,颇具清人邓石如所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 的构图之美。除却装饰,脊兽还有稳固瓦件的作用。其他钉帽一类的瓦饰虽不在脊上,却与瓦钉配合固定 檐口端头,具有与脊兽类似的作用。 脊兽的起源约在东周,这是瓦件逐渐普遍应用的时代。已发现最早使用瓦饰的实例,见于秦雍城遗址 出土、可追溯至春秋晚期的陶质建筑构件中。形式有鸟形、三瓣花形、屋形瓦钉钉帽,也有正脊脊端与后 世鸱尾位置相当的羊角形构件,甚至还有人形瓦饰。这类瓦件皆为捏塑,手工造型感强烈,不似后世的模 制风格,说明尚未大规模生产,正处于初创阶段。 除秦以外,东方列国也有各具特色的瓦饰,如河北灵寿中山国遗址出土的檐头筒瓦上装有叶片形并开 半圆孔的巨大瓦钉钉帽等,显然是源自独立发展的瓦饰体系。 东汉时期,大量陶楼涌现,为认知当时脊兽的面貌提供了较为直接的信息。南北朝数百年间,制瓦技 术大大提升,瓦饰的生产也普遍趋向于批量模制。东汉陶楼上已出现一种装饰于脊端、上下三个叠在一起 的瓦饰,其最初可能为三件独立的脊头筒瓦叠砌而成,形成风尚后,逐渐出现整体制作的做法。 纵观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脊饰造型题材,大致可归为鸟形、兽形、叶片形三类。其工艺从捏制到局部 模制,再到整体模制,具体形象细节则缺少统一制度规范,可发挥空间大,呈现出物象杂陈的面貌。 隋唐时期的脊兽继承了南北朝的特点,出土实物中仍以兽面脊头瓦数量最巨,两京诸宫殿皆有发现。 唐代除有大量兽面脊头瓦发现以外,尚未见脊头瓦前端的“仙人走兽”实物。然而敦煌莫高窟中自初唐开 始,就有若干建筑壁画表现出角脊下端以筒瓦上翘叠落、每片筒瓦端头置瓦当的做法,形成锯齿形构造, 颇似明清建筑上“仙人走兽”的发端,只不过还未出现兽形。 莫高窟晚唐五代寺院建筑类壁画中,还普遍出现了在建筑正脊、角脊、前檐瓦面上设置陶制或金属制 火焰宝珠以为装饰的做法,使建筑整体更为华丽精致,同时起到瓦钉的作用,这也是东汉明器与九原岗北 朝壁画中叶片形钉帽的造型延续。 北宋后期,“仙人走兽”的面貌已与明清时比较趋近,这应当是经历了较长时间演进后制度化的结果。 两宋绘画中的亭台殿阁上,皆形象地描绘了包括各类走兽在内的脊饰。 经历了北宋时期的定型和金元时期的发展,脊兽的使用到明清时更趋制度化,造型上也发生了新的改 变,既不似魏晋南北朝模印的质朴风格,也不似唐宋堆塑的夸张风格,而是呈现出高度程序化的特点。其 制作趋近于在方整的空心砖上加以雕饰,大型吻兽则用数块空心琉璃砖拼合,体块感十足。类型方位虽大 致继承了前代,但对宋式脊饰中浓郁的民间性加以调整,追求庄严整肃,以见“威仪”。明清是古代集权 制度加强的时代,这在微观的建筑装饰上也可体现出来。 (原文有删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传统的木构建筑中,能够起到稳固瓦件作用的除了脊兽外,还有能够与瓦钉配合固定檐口端头的 钉帽一类的瓦饰。 B.先秦到南北朝的脊饰样式少、工艺变化大、具体形象细节缺少统一制度规范等原因使脊兽制作和使 用发挥空间很大。 C.仙人走兽是脊饰的一种,经历较长时间的演进后逐渐制度化,至少在北宋后期已经相对定型,样式 与明清比较趋近。 D.脊兽在北宋时期定型,在金元时期得到发展,在明清时期更趋于制度化,并且造型的风格在明清时 也呈现高度程序化的特点。 【答案】B 作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类题目的注意事项: 1.注意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抓准核心句子——起始句、过渡句、中心句,这些句子常常是归 纳文段(或全文)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依据。 2.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意义相近的词语。这些词语是内容要点、中心意思的外在表现,不可忽视。 3.概括时,要注意保持角度一致,概括的层次要恰当。内容要涵盖得全面正确,概念要限制准确,表 述要精练确切。 4.注意弄清作品的社会背景,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知人论世,这是准确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意 思的必要条件。 5.要充分发掘题干中隐含的有效信息。从题干中寻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点指津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指在对某一语段、某些语段或整篇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加以 综合。归纳内容要点侧重检测考生能否用自己的话对语段乃至整篇文章进行总结与把握;概括中心意思则 侧重检测考生能否着眼于文章的整体驾驭文章,通过理清文章内部的相互关系来抓住文章最主要最本质的 东西。 这一考点是高考论述类文章阅读必考考点,一般为单独命题,个别省市将这一考点与理解概念、分析 作者观点态度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题型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也有以主观题形式考查的。试题内容一般要 求考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对具体的内容加以概括,对复杂的内容加以整理。 对于这一考点,技巧归纳如下: 1.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 题)的研究,可以了解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类试题常见题型、命题规律及选材范围,有效提高复习 的效率。 2.多读勤练,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论述文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 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典型的论述文来读,并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对论述文归纳概括要点能力。 3.掌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方法: ①通读选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 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寻找答题点; ③精读相关语段,抓住关键语句、字词; ④综合句意,去伪存真,由此及彼,整体把握,得出答案。 易错点 5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5.【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 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 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 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 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 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 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 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 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 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 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 “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 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 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 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 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 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 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 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 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 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错因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认真审题,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认真辨析所给 的选项,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看选项有无改变文章的表述。本题考查的是论证方法,如果考生 对议论文的三要素及其特征不熟悉,就有可能错选答案。 【参考答案】A 涉及“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一考点的,必是论述类的议论文,考生要具有分析议论文的论 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基本能力,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一定要明确议论文的这三个要素,熟悉其基本特征 和常用表现手法。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 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 悟中逐渐浓厚。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 论。 由“乐”而生“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 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 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 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那么,该 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 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 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 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 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 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 物的逻辑基石。 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 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除了“时禁”,先秦儒者也意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生态价 值。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在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工具和方 法大量获取猎物、过度消费两者之间,孔子选择了前者,这和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是契合的。孟 子也注意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和连续性破坏已经严重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破坏了自然界生 息繁衍的内在规律,使其自我修复能力失效,这样的过度消费当然会“无物不消”。 (摘编自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提出观点,文中重在论述并梳理孔子、孟子、荀子各自完备的生态伦理体系。 B.文章论述先秦生态伦理思想时采用了递进结构,先“乐”再“畏”最后是“推人及物”。 C.文章先逐层深入地论述先秦生态伦理思想,后自然引出第五段的“生态伦理实践”。 D.文章通过综合几位先秦大儒的言论,勾勒出比较立体、丰富的儒家生态伦理体系。 【答案】A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考点指津 论述类文本主要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其中论据有事实论据和事理论据两种,而运用论据证明 观点的过程就是论证。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是 2017 年高考考试大纲中新增加的考点,这一考点的 调整,预示着待选文章必须具有鲜明的论证性。换句话说,选文应该是标准的议论文。2017 年高考全国新 课标卷三份试卷都考查了这一考点。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在全国新课标卷中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但是备考者对其误解一直普遍存在,即 将其和其前身自然科技文或社会科学文等同看待,忽视论点论据的考查,忽视语言逻辑性的把握。其实, 2016 年及其之前的论述类文本阅读,都有意识无意识地涉及了对这一能力点的考查,但是“分析论点、论 据和论证方法”被明确写入考纲,我们就更有理由相信,类似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试题 将会成为稳定的常规试题。 从 2017 年的高考试卷分析,这一考点既有可能单独命题,也有可能与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等考点结合起 来考查,题型以客观选择题为主。 对此考生要快速培养找准论点、分析论证方法及论据作用的能力,加强相关训练。 1.找准论点 高考试卷所选论述类文本一般有着典型的特征:一是观点鲜明、二是结构清晰。 中心论点:题目(中心论点的简单概括)、开篇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结尾(回扣中心论点)。 分论点:一般置于段首或独立成段。 注意区分论点和论题:论题是作者所论述的问题,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或主张。 2.熟悉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引申论证(又叫归谬法)。 ①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真实可信,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 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引用论证: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 权威性,增加文采;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③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④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 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和理解。 ⑤类比论证: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 或相似,作用:类比法富于启发性,它深入浅出,使读者易于领悟抽象的道理,可使文章简练生动。 3.把握论据的作用 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其最基本的功能是作为证据,证明论点,不同的是,有的论据直 接证明中心论点,有的论据直接证明分论点,间接证明分论点,应注意区分。 易错点 6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文化消费就是消费者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产品的消耗,消费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 蓄、再造和创新过程。对消费者而言,文化消费的效用是获得精神享受。文化消费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 是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 费。而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费属于其中。文化活动之所以会发生,是出于 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的需要。文化活动不仅会产生经济福利,也会产生政治福利、社会福利等,给 每个社会成员带来福祉。 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自然引出了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两个概念。消费者作为某个特定群 体的成员,会继承和拥有这个群体的文化,即该群体一系列的态度、习俗、信念、价值观、规范以及技能 等。至于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受很多因素影响。至此,可以把消费者 的文化资本定义为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这种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其中 消费能力指的是解释、理解和欣赏文化产品的能力。显然,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分别与文化 活动和文化消费相对应。 消费者的文化资本或者文化存量,体现为两部分:与文化产品有关的文化和文化消费品位。消费者具 备相应的文化,对相应的文化产品自然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 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这和消费品位使消费者能够识别欣赏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 值,从而形成对该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 就消费者而言,由于文化消费品位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费品位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消费 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费品位形成的基础。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因为 尽管文化是形成文化消费品位的基础,但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还要受到诸如文化产品特性、价格,以及消费 者收入、性别、年龄、种族、个人特质等因素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文化消费品位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选自资树荣《消费者的文化资本研究》,有删改) 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 A.到书店购买图书阅读属于文化消费,而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 B.商人收藏画作与画家收藏画作的不同,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 C.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消费群体,中考生因年龄、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比较接近,所以有一致的文化 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 D.文化消费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提高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有助于推动一个群体、一个 国家的文化发展。 【错因分析】由题干“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可知这是考查考生能否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 的能力的题目。答题时首先就要明确原文的观点,主要集中在第一段,然后将各选项与原文观点进行对照, 排除错误选项即可。如果单纯看选项内容,而忽略与原文的比较,就容易造成混乱,造成错选。 【参考答案】D 这是一道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 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 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 细微的差别。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酒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诗人也可以借酒浇胸中的块垒,所以唐人有“斗酒诗百篇”和“乞酒缓愁肠” 之说。由于诗人与酒的关系极为密切,唐代诗歌中不但写到了酒,还写到了酒价。 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一诗中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饮一斗,恰 有三百青铜钱。”杜甫诗歌对酒价的叙述,成了一个聚讼纷纭的话题。 以为然者不乏其人。宋代刘颁《中山诗话》写道:“真宗问近臣:‘唐酒价几何?’莫能对。丁晋公 独曰:‘斗直三百。’上问何以知之,曰:‘臣观杜甫诗:速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宋代 陈岩肖《庚溪诗话》也认为:“少陵诗非特纪事,至于都邑所出,土地所生,物之有无贵贱,亦时见于吟 咏。如云:‘急须相就饮一斗,恰有青铜三百钱。’” 不以为然者认为,杜甫诗中所谓的“三百青铜钱”之说,来自前人的典故。北齐卢思道曾说过“长安 酒钱,斗价三百”,所以王嗣奭在《杜臆》中指出,杜甫诗歌中“‘酒价苦贵’乃实语,‘三百青钱’, 不过袭用成语耳”。 那么唐代酒价究竟是多少呢? 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建中三年,复禁民酤,以佐军费,置肆 酿酒,斛收直三千。”在古代容量单位中,一斛等于十斗,“斛直三千”也就是“斗直三百”。这样看来, 似乎杜甫诗歌确实反映了现实生活,无愧于“诗史”的赞誉。但需要说明的是,“建中”是唐德宗的年号, 这与杜甫生活的时代相距几十年了,所以不能以此作为坐实杜诗对于唐代酒价叙述的依据。 唐代写到酒价的绝不只有杜甫,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写到了酒价问题。如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 珍羞直万钱”;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崔国辅“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白居 易“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陆龟蒙“若得奉君饮,十千沽一斗”。这些诗人虽然分布于盛 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但他们的诗歌却普遍地说到唐代的酒价乃每斗十千钱。 那么,杜甫和李白等人对于酒价的叙述,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呢? 也许有读者认为,李白、王维等人所 说的乃是美酒的价格。这话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十千沽一斗”之说也有其渊源。曹植在《名都篇》 中曾经写道:“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尽管“他人所道,我则引避”,但曹植才高八斗,其于文章, “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因此他的叙述便成为一种难以撼动的范式。唐代诗人受曹植的影响, 不排除在诗歌中对这一典则的普遍追摹和袭用。 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了不少误读,初看是诗人的意图意义和读者的解释意义之间出现了龃龉, 其实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读者以诗为史。王夫之曾幽默地讥诮这种诗史不分的情况说:“就杜陵沽处贩酒, 向崔国辅卖,岂不三十倍获息钱邪?”在王夫之看来,诗歌与历史差别很大,历史要求具有实录精神,而 诗歌则不然,“诗之不可以史为,若口与目之不相为代也”。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作者认为,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误读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读者以诗为史,它的依据是什么?请结 合相关文段,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指津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作者对其论述的具体事物或谈论的某个问题的主观 倾向,即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讴歌什么,批判什么。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要注意,作者的观点 态度是作者借助文章表现出来的,而不是阅读者自己的观点态度。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论述文常考考点,可单独设题,也可将此考点与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呈现综合命题趋势。题型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个别省市有主观题形式 出现。 作答此类试题的技巧归纳如下: 1.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 高考题)的研究,可以了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类试题常见题型、命题规律及选材范围,有效 提高复习的效率。 2.多读勤练,提高分析概括能力。 论述文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复 习中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典型的论述文来读,并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对论述文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 力。 3.掌握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方法: (1)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动机、目的进行分析概括。 这些内容一般可通过分析题目、注释、题干以及字里行间的暗示性语句来获得。 (2)抓住文章中的显性因素进行分析概括。 所谓“显性因素”,一般表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或结尾,文中的点睛之处,有人物、景物描绘之处, 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使用较多之处等。抓住这些因素,通过辨析词语、句子,划分段落层次等方法,来把 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 要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首先应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通读全文之后,应知道作 者在文中要告诉读者什么,读者能从中明白什么或受到什么启发,这样就可推知作者的观点态度。 (4)综合分析、比较鉴别。 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往往分散在多处,需要我们认真辨别、筛选后才能掌握。 三年真题 一、【2018 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 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 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 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 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 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 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 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 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 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 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 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 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 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 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 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 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 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答案】A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证过程的能力,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 和分论点的关系。D 项,混淆时态。“可能”错误,文章分析的是已然发生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答案】B 【解析】本题侧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概括每一 段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找出答案。B 项,以偏概全。原文说“不论是个人的遗 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选项去掉了“在某种程度上” 的限制。 二、【2017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 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 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 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 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 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 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 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 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 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 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 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 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 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 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 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 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 角》)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答案】D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答案】C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题干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 项”,B 项关系错误,不仅是“需求可以得到保证”,还有“义务”需要分担。 三、【2017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 7~9 题。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 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 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他们身上。描绘此种 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 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 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 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 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 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 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 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 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 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 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 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 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 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 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人都有一种自然 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 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 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因为审 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 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 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7.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 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 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但是,立普斯对移情的阐释才使 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 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从 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D.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情时, 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 【答案】C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虽然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子·秋水》中对“鱼之乐”的记载 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种现象。 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 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这种观点不可信。 C.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与人要把类似的东 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然倾向是一致的。 D.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身的有限性, 让自我的心灵丰富化,给人带来充分的自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意概括。B 项,“这种观点不可信”错。文章第五段说的是“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 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并没有说谷鲁斯的观点不 可信。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都 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 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 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 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的精 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 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 【答案】D 四、【2016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 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 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 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 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 世纪欧洲的 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 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 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 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 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 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 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 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 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 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 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 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 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 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 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 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 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 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 见闻。 C.17 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 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 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答案】B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 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 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 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 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 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 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经比较即可得知 C 项“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 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曲解文意,原文第四段“现代小 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 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 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很明显对象是“在这些小说家笔下”而不是“人们”,范 围扩大,且原文没有“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这层意思,曲解文意。A 项根据第一 段“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来推 断。B 项根据第三段“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 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来推 断。D 项根据原文第四段“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 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来推断。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 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 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作潮流 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 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答案】B 两年模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明起源问题是国际学术界的热点,中华文明起源问题尤为引人瞩目。5 月 28 日,“中华文明探源工 程”发布了十七年来的研究成果,揭示中华文明的起源,对于我们认识中华文明的特质、坚定文化自信、 思考中华民族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用丰富的证据和科学的研究揭示出中华文明独立起源的客观事实,使“中华文明西 来说”等谬论不攻自破。探源工程以翔实的考古资料证明,早在距今 5800 多年前,黄河、长江以及西辽河 流域已经进入初期文明阶段。这一时期中华先民所创造出的农业技术、陶器、玉器、青铜器、建筑等不仅 工艺高超、规模宏大,而且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后来的中华文明与这一时期的文明一脉相承。在独立的基 础上兼容并包,是中华文明的鲜明特色。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证明,统一的多民族的现代中国格局,根基深植于遥远的史前时期。早 在新石器时期,中国这片土地上就已形成一个以中原为核心,包括不同经济文化类型的多元一体格局。不 论是苏秉琦的“满天星斗说”,严文明的“重瓣花朵式”,还是张光直的“中国相互作用圈”,韩建业的 “早期中国文化圈”,都以大量考古学证据证明,早在新石器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个文明共同体。从 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始,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经济模式的群体之间,就已发生频繁的交流、碰撞 和融合。统一的趋势在这一时期就已出现,经过夏商周到春秋战国蔚为大观,最终在秦汉时期实现了实际 的统一。从此,统一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正如费孝通先生所指出的,“多元一体”的特征是中华文明具 有强大活力、连绵不断的生命力所在。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文化传统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着直接的内 在的关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华民族稳重内敛、注重传统、爱好和平、重视礼节的民族性格,肇 始于中华文明的早期,与当时的生产生活方式密不可分。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独立发明农业的文明之一, 农业发展需要定居和长时间的培育技术,精耕细作、春种秋收培养出勤劳节俭的生活态度;农业经济定居 的特点使农业民族不需要将领土扩张至不适合农业的区域,爱好和平的民族性格很早就形成了;农业社会 注重内部秩序,于是中华先民发明出礼的概念,崇敬祖先、遵守礼制的传统源远流长。总之,中华文明是 本土原生的文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深植于中华文明的早期源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丰富成果,刷 新并深化了人们对中华文明的认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 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今天,我们追根溯源,探索中华文明起源, 就是要让历史告诉未来,从中华民族筚路蓝缕、顽强坚韧、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的文明史中汲取力量,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选自 2018 年 5 月 29 日《人民日报》《从文明源头汲取复兴力量》,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文明起源问题是国际学术界的热点,尤为引人瞩目。 B.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攻破了“中华文明西来说”等谬论。 C.以中原为核心的多元一体格局早在史前时期就已形成 D.定居和长时间的培育技术特点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 最后进行辨析。A 项,原文是“文明起源问题是国际学术界的热点”,而不是“中华文明起源问题”。C 项, “史前时期”应为“新石器时期”,范畴变宽。D 项,“定居和长时间的培育技术”形成的只是“中华民族 的民族性格”中的“勤劳节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门见山地指出,“揭示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B.文章采用例证和引证,论证了“统一是中华文明的主流”这一观点。 C.在展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丰富成果上,文章采用总分的结构样式。 D.最后一段明确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影响。 【答案】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河、长江以及西辽河流域出现农业技术、陶器、玉器等,标志着该地域进入初期文明阶段。 B.张光直提出的“中国相互作用圈”之说,证明了文明共同体是中华文明生命力所在。 C.中华民族稳重内敛、注重传统的民族性格与当时以农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D.民族性格、文化传统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着内在的关系,就可以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 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B 项,张光直的“中国相互作用圈”证明的是早在新石器时期中国已 经出现了一个文明共同体;而“多元一体”的特征才是“中华文明具有强大活力连绵不断的生命力所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它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二 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 屈原的一生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诠释。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毫不动摇, 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 那样周游列国,去寻找了解自己的君主。但是,对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屈原不能他 迁,最后只好身投汨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与“独立不迁”相联系着,屈原在诗歌《橘颂》中还提出两条为人的准则:无求与苏世。《橘颂》中说: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一个人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才能顶天立地,保持独立的 人格。《橘颂》又说:“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必须头脑清醒,是非明辨,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而不至 于随波逐流。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使之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渔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不过人们多认为这首诗是伪作。王逸既说其是“屈原之所作”, 又说其是楚人追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本来就自相矛盾。但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已采用它的内容作为 事实来叙述,因此可以设想,这篇作品的文字虽然不一定出自屈原之手,而渔父与屈原的问答却实有其事。 屈原的答话可以作为了解屈原思想的可靠资料。 渔父问屈原何以被放逐,他答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又问他:“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饣甫其糟而歠其醨?”他答曰:“宁 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渔父大概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他不满意社会的黑暗, 但他的态度是与世推移、随波逐流的。屈原则不然,他要保持自己的清高和清醒,不肯同流合污。这当然 会使他陷入孤立,但他不怕孤立,决不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正如他所说的“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 固将愁苦而终穷”。 “独立不迁”的人格还表现为对正直的追求与维护。屈原批评那种“背绳墨以追曲”的行为,发出“伏 清白以死直”的誓言。在《涉江》中,他表示:“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在儒家的典籍中,治水有功却被天帝处死的鲧一直是个反面人物,那么鲧到底犯了什么天条会被天帝 处死呢?《山海经》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羽郊者也。 原来,鲧的罪行是私自窃取了天帝的息壤去填洪水以拯救人类。这样说来,他简直就是一个普罗米修 斯式的英雄。屈原对这样一个英雄深表同情和赞赏,从这可以看出屈原自己人格的崇高。屈原明知自己的 结果会和鲧一样悲惨,但是他决不屈己从俗,而始终保持着“独立不迁”的人格,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啊! (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有删改) 4.下列关于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立不迁”是屈原崇高人格的核心,对正直的追求与维护是屈原这种“独立不迁”人格最为集中 的体现。 B.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包含对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以及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而决不随波逐流两个 方面。 C.“独立不迁”贯穿于屈原的一生:坚持理想,虽遭打击而不动摇;依恋故土,虽然不被理解而不他 迁;等等。 D.《渔父》体现了隐者和屈原截然不同的人格:隐者与世推移,随波逐流;屈原“独立不迁”,决不 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 【答案】A 【解析】“最为集中的体现”过于绝对,原文是说“还表现为对正直的追求与维护”。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结构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最后身投汨罗,以死明志,这是因为各国国君没有一个理解他、重用他的,他的“美政”理想 无法实现。 B.屈原以“无求”与“苏世”的为人准则要求自己并努力践行,这使他“独立不迁”的人格更为坚实 和完美。 C.鲧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屈原因此对他深表同情和赞赏,这也反映了屈原自己崇高的人格。 D.全文采用了层层递进的结构方式,阐述了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的丰富内涵,结构严谨。 【答案】B 6.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体现了屈原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而毫不动摇 的精神。 B.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做一个顶天立地、保持独立人格的人,这是屈原的为人准 则之一。 C.尽管王逸和司马迁在《渔父》是否是屈原的作品的问题上看法完全不同,但《渔父》的史料价值却 是不可忽视的。 D.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在《离骚》《橘颂》《涉江》等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如“苏世独立,横而 不流兮”等。 【答案】C 【解析】文中没有涉及司马迁对《渔父》是否是屈原的作品的看法,因而不能看出王逸和司马迁在此问题 上的看法完全不同,所以 C 项错。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英国政府日前宣布拟推出新规,要求无人机操作员必须“实名注册”,还要参加类似驾驶理论考试的 安全意识测试,试图借问责制从源头强化管理,规范无人机使用。 被喻为“上帝之眼”的无人机不仅在军事、工业勘测、商业配送等领域功用丰富,在民用领域也越来 越受到青睐。据统计,2017 年全球无人机的产量将接近 300 万架,比 2016 年增长 39%,市值超过 60 亿美 元。然而在技术和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安全隐忧也在不断增加。 上个月,一架无人机出现在伦敦盖特威克机场跑道上,导致数十架飞机无法降落,机场也短暂关闭。 从无人机面世至今,全球各地不断有其干扰民航客机,造成后者延误、迫降甚至返航等情况。同时,无人 机可能带来的对私人领域的侵犯、个人隐私的窥视也引发担忧。各国政府因此不断规划实施对无人机的管 理,不过,宽严幅度则相距甚远。 在法国,一名少年因使用无人机拍摄城市全景即被起诉,理由是可能造成对他人的危害。根据法国目 前颁发的法规,除机场、军事区等敏感地区禁用民用无人机,城市及周边地区,包括公路、公园、沙滩等 公共场所上空同样禁用无人机。即使是私人区域,未经允许也不得随意对他人及其所有物进行拍摄,更不 得以商业为目的进行传播。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类似严格的举措也在施行。 相比之下,爱尔兰等国家的管理措施相对宽松,爱尔兰仅要求重量在 1000 克以上的无人机进行登记。 英国交通部的研究也显示,400 克以上的无人机就有可能对商用飞机的驾驶舱玻璃造成损伤。 毋庸置疑,维护公共及私人安全领域不受市场盲目逐利的侵害,乃是监管的第一大功能。但是,采取 合适的力度使之不损害行业发展的前景、不打击研发的积极性也是判断监管适当的重要标准,像英国运输 部官员马丁•卡拉南所指出的,“要试图通过无人机新规优先保护公众,同时最大程度发挥无人机的潜力”。 去年底,在美国的监管严规拒绝亚马逊公司测试无人机送货之后,英国作为“全新的自动化技术方面全球 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欣然接受了亚马逊的测试请求,而且亚马逊也只是在英国测试类似产品的“众多 大公司之一”。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发展中新的业态不断涌现,特别是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 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还带来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的更新与比拼,对新生事物的发展要有更多的包容, 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而有效的监管一方面应该成为引导规范新兴行业发展的利器,另一方面则应成为帮助 平衡其商业潜力与人们安全需求之间的天平。 完善的监管方案本身也是一种宝贵的“发明”,其价值终会在时间的检验中得以呈现。 (摘编自李应齐《给无人机直规矩》)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人机被喻为“上帝之眼”,近几年来,技术和市场迅速发展,安全隐忧也在不断增加。 B.各国政府在不断规划实施对无人机的管理,不过,美洲和欧洲的宽严幅度相距甚远。 C.不损害行业发展的前景、不打击研发的积极性是判断监管适当的首要标准。 D.能有助于商业潜力与人们安全需求之间的平衡即称得上完善的监管方案,这方案本身也是一种宝贵 的“发明”。 【答案】A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英国拟推出新规入手,引出无人机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安全隐忧问题。 B.文章以维护公私安全领域不受侵害为立论前提,阐发了严管无人机的主旨。 C.文章第三段用较多篇幅列举了无人机的安全隐忧,引出各国加强对其监管的问题。 D.文章引马丁•卡拉南的话,说明监管无人机既要考虑安全,又要有益其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 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 证的方法。B 项,“文章……阐发了严管无人机的主旨”有误,文章主旨分析不当。从文章来看,文章借助 无人机监管存在的问题阐发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商业、服务模式更新背景下,实现有效监管尤为重要, 不仅仅是针对无人机。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求无人机操作员必须实名注册,还要参加安全意识测试,以期从源头上对其强化管理,规范其使用。 B.盖特威克机场飞机无法降落,是因为跑道上出现的无人机可能对其造成损伤。 C.法国禁止在公路、公园等公共场所上空使用无人机,因其危害了他人权益。 D.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商业、服务模式更新背景下,实现有效监管尤为重要。 【答案】C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0~12 题。 谁是最可怜的人 刘再复 ①想想中国历史的沧桑起落,看到一些大人物的升降浮沉,便冒出一个问题自问自答。问的是:“谁 是最可怜的人?”答的是:“孔夫子。” ②被权势者抬的时候、捧的时候已经“可怜得很”,更不用说被打、被骂、被声讨的时候。 ③一九八八年,我应瑞典文学院的邀请,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做了一次题为“传统和中国当代文学”的 讲座,就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倒霉的是孔夫子。因为拿他作文化革命运动的靶子,就把他判定为“孔 家店”总头目,吃人文化的总代表,让他承担数千年中国文化负面的全部罪恶。在当时的文化改革者的笔 下,中国的专制、压迫、奴役,中国人奴性、兽性、羊性、家畜性,中国国民的世故、圆滑、虚伪、势利、 自大,中国妇女的裹小脚,中国男人的抽鸦片等等黑暗,全都推到孔夫子头上,那些年月,他老人家真被 狠狠地泼了一身脏水。 ④仅着眼于“五四”,说孔夫子是“最倒霉的人”恐怕没有错,但是如果着眼于整个 20 世纪乃至今天, 则应当用一个更准确的概念,这就是“最可怜的人”。我所定义“最可怜的人”,是任意被揉捏的人。更 具体地说,是被任意宰割、定性、编排、驱使的人。不错,最可怜的人并非被打倒、被打败的人,而是像 面团一样被任意揉捏的人。孔夫子正是这样的人,时而被捧杀,时而被扼杀,时而被追杀。揉来捏去,翻 手为神,覆手为妖。时而是圣人,时而是罪人;时而是真君子,时而是“巧伪人”;时而是文曲星,时而 是“落水狗”;时而是“王者师”,时而是“丧家犬”。 ⑤孔夫子的角色被一再揉捏、一再变形之后,其“功能”也变幻无穷。鲁迅点破的功能是“敲门砖”, 权力之门,功名之门,豪门,侯门,宫廷门,都可以敲进去。不读孔子的书,怎可进身举人进士状元宰相? 但鲁迅看到的是孔子当圣人时的功能,未见到他倒霉而被定为罪人时的功能。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他 从“至圣先师”变成“反面教员”,其功能也是反面的。谁把孔子批得最狠,谁才是最坚定忠诚的革命战 士这回与五四不同,五四时只是一群知识分子写写文章,这次批孔则是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动用了 整个强大的国家机器,不仅口诛笔伐,还给他踩上亿万只脚。 ⑥“文革”后期,孔夫子被打到了谷底,真正是被批倒批臭了。没想到三十年后,孔夫子又是一条好 汉,孔老二又变成了孔老大和孔老爷子。他再次成为“摩登圣人”(鲁迅语)。这一回,孔夫子是真摩登, 他为现代技术、现代手段所揉捏。电台、电视台、电脑网络,从里到外,轰轰烈烈。古代的手段也没闲着, 立庙、烧香、拜祭全都汹涌而至。这次重新摩登,差不多又是把孔子当面团,不同的是二十年前那一回把 他踩下了地,这回则是捧上了天。揉捏时面团里放了不少发酵剂,于是格外膨胀,孔老先生成了“万物皆 备于我”的大肚至饱先师。 ⑦孔子被揉捏,首先是权势者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或捧或压或打或拉,但大众与知识人也有责任。什 么是大众?大众就是今天需要你的时候,把你捧为偶像,不需要你的时候,则把你踩在脚下,一切均以现 时利益为转移。崇尚苏格拉底的是他们,处死苏格拉底的也是他们。既然以利益为准则,那么对于孔夫子, 或供奉,或消费;或叩头,或玩玩,全都无关紧要,有用就好。而大众中的精英,一部分知识人,对孔子 并无心诚,名为追随孔子,实则追求功名。鲁迅说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是利用即“吃教”。对孔子也是 食欲大于敬意。都是用口,讲孔子和吃孔子界线常常分不清楚。总之,孔子虽然重新摩登起来,却仍然很 可怜:八十年前五四运动时,他被视为“吃人”文化的总代表,现在变成“被吃”文化的总代表。 ⑧说了这么多,不是说孔子有问题,而是说对待孔子有问题,孔子确实是个巨大的思想存在,确实是 人类社会的重大精神坐标,确实值得我们充分尊重、敬重。但是,二十世纪以来,问题恰恰出在不是真尊 敬、真敬重,或者说,恰恰是不给孔子应有的尊严。不管是对待孔子还是对待其他大思想家,第一态度应 当是尊重,然后才去理解。在此前提下,再进入思想体系的内里,把握其深层内涵,这样倒可以还原一个 可敬的孔子形象。 ⑨但愿孔夫子在二十一世纪的命运会好一些。 10.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述层次。 【答案】首先提出“孔子是最可怜的人”的论点,然后列举孔子在现代被任意揉捏的情形并分析原因,最 后提出希望。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本文论述思路清晰,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孔 夫子是最可怜的人”。文章主体部分,结合“五四”时期和“文革”时期对孔子的一再揉捏、一再变形的 事实,分析出权势者、大众和知识人都有责任。结尾部分,提出正确对待孔子精神的愿望。 11.请解释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答案】五四运动时,孔子被视为封建专制文化的代表:现在孔子成为被功利化利用文化的代表;表达了 作者对不能客观对待孔子现象的批评。 12.结合上文,具体阐释最后一段作者的“愿望”。 【答案】①给孔子足够的尊重、敬重,给孔子应有的尊严。②应客观冷静地看待孔子,避免功利地对待孔 子。③阅读孔子著作,研究其思想体系,还原孔子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作者的愿望,具体应结合上段内容理解。包括 对待孔子是真尊重、真敬重;进入思想体系的内里,把握其深层内涵,还原一个可敬的孔子形象;不要随 意揉捏孔子,不要按照自己的需求或棒打或吹捧,给孔子客观的理解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