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1 发布 |
- 37.5 KB |
- 3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讲义-选修3-4 专题复习
高中物理选修 3—4 二轮复习教案 选修 3—4 考试内容范围及要求 选修 3-4 内容 要求 说明 64. 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和图象 Ⅰ 65. 受迫振动和共振 Ⅰ 66. 机械波 横波和纵波 横波的图象 Ⅰ 67. 波长、波速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Ⅰ 仅限于单一方向传播 68. 波的干涉和衍射 Ⅰ 69. 多普勒效应 Ⅰ 70. 电磁波谱 电磁波及其应用 Ⅰ 71. 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率 Ⅰ 72. 光的全反射 光导纤维 Ⅰ 73.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Ⅰ 74. 激光的特性及应用 Ⅰ 75.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 狭义相对论时空观与经典时空观的区别 Ⅰ 76. 同时的相对性 长度的相对性 质能关系 Ⅰ 计算不作要求 共 13 个考点,都是Ⅰ级要求,但近几年高考考题来看,三条题目中前两题都是容易题, 第三题属于中等难度题,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的要求。 选修 3-4 涉及的内容比较多,由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波、光及相对论四大块的知识. 但从近几年高考的考查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和光这两个内容上,基本每 年保持一道光学题(几何光学或者是物理光学),一道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试题,尤其是简 谐运动的表达式和图象、横波的图像、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波的干涉和衍射、 光的折射定律、光的全反射、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这 7 个Ⅰ级要求成了重点考查的内容. 复习时可以有所侧重、有所选择,突出主干知识的复习. 江苏近三年高考回顾 2016 年 (1)一艘太空飞船静止时的长度为 30m,他以 0.6c(c 为光速)的速度沿长度方向飞行越 过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上的观测者测得该飞船的长度小于 30m (B)地球上的观测者测得该飞船的长度小于 30m (C)飞船上的观测者测得地球上发来的光信号速度小于 c (D)地球上的观测者测得飞船上发来的光信号速度小于 c 答案:B (2)杨氏干涉实验证明光的确是一种波,一束单色光投射在两条相距很近 的狭缝上,两狭缝就成了两个光源,它们发出的光波满足干涉的必要条件, 则两列光的__△___相同.如图所示,在这两列光波相遇的区域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 波谷,如果放置光屏,在__△___(选填“A”、“B”或“C”)点会出现暗条纹. 答案:频率 C 在上述杨氏干涉试验中,若单色光的波长λ=5.89×10-7m,双缝间的距离 d=1mm,双缝到屏 的距离=2m.求第 1 个亮条纹到第 11 个亮条纹的中心间距。 答案:1.178×10–2 m 2015 年 (1)一渔船向鱼群发出超声波,若鱼群正向渔船靠近,则被鱼群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与发出 的超声波相比_________. (A).波速变大 (B).波速不变 (C).频率变高 (D).频率不变 答案:BC (2)用 62 10 Hz 的超声波检查胆结石,该超声波在结石和胆汁中的波速分别为 2250m/s 和 1500m/s,则该超声波在结石中的波长时胆汁中的______倍。用超声波检查胆结石是因为 超声波的波长短,遇到结石时_______(选填“容易”或者“不容易”)发生衍射 答案:1.5 不容易 (3)人造树脂时常用的眼镜片材料,如图所示,光线射在一人造树脂立 方体上,经折射后,射在桌面上的 P 点,已知光线的入射角为 30°, OA=5cm,AB=20cm,BP=12cm,求该人造树脂材料的折射率 n 答案:设折射角为,由折射定律 0sin 30 = sinn 由几何关系知 sin PB OA OP ,且 2 2OP PB OA AB 代入数据解得 449 14n (或 1.5n ) 2014 年 (1)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题 12B-1(甲) 图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题 12B-1(乙) 图所示。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 A.减小光源到单缝的距离 B.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 C.减小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 D.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 答案:B (2)在“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准备好相关实验器材后,把单摆 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后释放,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当单摆再次回到释放位置 时停止计时,将记录的这段时间作为单摆的周期。以上操作中有不妥之处,请对其中两处加 以改正。 答案:计时起点应选在平衡位置处 测量小球 30-50 次全振动的时间,再计算周期为宜。 (3)Morpho 蝴蝶的翅膀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闪亮耀 眼的蓝色光芒,这是因为光照射到翅膀的鳞片上发生了 干涉。电子显微镜下鳞片结构的示意图见题 12B-2 图。 一束光以入射角 i 从 a 点入射,经过折射和反射后从 b 点出射。设鳞片的折射率为 n,厚度为 d,两片之间空气 层厚度为 h。取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c,求光从 a 到 b 所 需的时间 t。 本题被选为今年的样题 第一课时 振动与波 64.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和图像 1、简谐运动的特征: 1)运动学特征: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 在振动中位移常指是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2)动力学特征:回复力的大小与振动物体离开平衡的位移成正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 反(指向平衡位置) kxF 2、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sin( tAx 3、简谐运动的图像:振动图像表示了振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反映了振动质点 在所有时刻的位移。 从图像中可得到的信息: ①某时刻的位置、振幅、周期 ②速度:方向→顺时而去;大小比较→看位移大小 ③加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大小→与位移成正比 【例 1】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以 O 点为平衡位置,在 A、B 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取向右为 正方向,振子的位移 x 随时间 t 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8 s 时,振子的速度方向向左 B.t=0.2 s 时,振子在 O 点右侧 6 cm 处 C.t=0.4 s 和 t=1.2 s 时,振子的加速度完全相同 D.t=0.4 s 到 t=0.8 s 的时间内,振子的速度逐渐减小 答案 A 解析 从 t=0.8 s 时起,再过一段微小时间,振子的位移为负值,因为取向右为正方向,故 t=0.8 s 时,速度方向向左,A 正确;由题图乙得振子的位移 x=12sin 5π 4 t cm,故 t=0.2 s 时,x=6 2 cm,故 B 错误;t=0.4 s 和 t=1.2 s 时,振子的位移方向相反,由 a=-kx m 知, 加速度方向相反,C 错误;t=0.4 s 到 t=0.8 s 的时间内,振子的位移逐渐变小,故振子逐渐 靠近平衡位置,其速度逐渐变大,故 D 错误. 【变式训练 1】如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介质中 x=2 m 处的质 点 P 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的传播方向是沿 x 轴正方向 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 20 m/s C.经过 0.15 s,质点 P 沿 x 轴的正方向传播了 3 m D.经过 0.1 s 时,质点 Q 的运动方向沿 y 轴正方向 E.经过 0.35 s 时,质点 Q 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小于质点 P 距平衡位置的距离 答案 ABE 解析 由乙图读出,t=0 时刻质点 P 的速度向下,由波形的平移法可知,波沿 x 轴正方向 传播,故 A 正确;由图知:λ=4 m,T=0.2 s,则波速 v=λ T = 4 0.2 m/s=20 m/s,故 B 正确; 简谐横波中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着波迁移,故 C 错误;图示时刻 Q 点沿 y 轴 正方向运动,t=0.1 s=1 2T,质点 Q 的运动方向沿 y 轴负方向,故 D 错误;t=0.35 s=1.75T, 经过 0.35 s 时,质点 P 到达波峰,而质点 Q 位于平衡位置与波谷之间,故质点 Q 距平衡位 置的距离小于质点 P 距平衡位置的距离,故 E 正确.故选 A、B、E. 【变式训练 2】如图所示,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小物块,物块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 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物块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y=0.1sin (2.5πt) m.t =0 时刻,一小球从距物块 h 高处自由落下;t=0.6 s 时,小球恰 好与物块 处于同一高度.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g=10 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________.(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h=1.7 m B.简谐运动的周期是 0.8 s C.0.6 s 内物块运动的路程是 0.2 m D.t=0.4 s 时,物块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反 答案 AB 解析 t=0.6 s 时,物块的位移为 y=0.1sin(2.5π×0.6)m=-0.1 m,则对小球 h+|y|=1 2gt2, 解得 h=1.7 m,选项 A 正确;简谐运动的周期是 T=2π ω = 2π 2.5π s=0.8 s,选项 B 正确;0.6 s 内物块运动的路程是 3A=0.3 m,选项 C 错误;t=0.4 s=T 2 时,物块经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 则此时物块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同,选项 D 错误. 65.受迫振动和共振 1、受迫振动的含义:物体在外界驱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叫做受迫振动。 2、受迫振动的规律: 1)受迫振动的频率:物体做稳定的受迫振动时振动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 固有频率无关。 2)受迫振动的振幅: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和驱动力频率差有关 3、共振:(1)条件: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 (2)特点:振幅最大 【例 1】一个单摆在地面上做受迫振动,其共振曲线(振幅 A 与驱动力频率 f 的关系)如图 12 所示,则( ) A.此单摆的固有周期约为 0.5 s B.此单摆的摆长约为 1 m C.若摆长增大,单摆的固有频率增大 D.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右移动 答案 B 解析 由共振曲线知此单摆的固有频率为 0.5 Hz,固有周期为 2 s;再由 T=2π l g ,得此 单摆的摆长约为 1 m;若摆长增大,单摆的固有周期增大,固有频率减小,则共振曲线的峰 将向左移动. 【变式训练 1】(2013 江苏高考)(1)如题图所示的装置,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是 4 Hz. 现匀速转动把手,给弹簧振子以周期性的驱动力,测得弹簧振子振动达到稳 定时的频率为 1 Hz,则把手转动的频率为_______. (A) 1 Hz (B) 3 Hz (C) 4 Hz (D) 5 Hz 答案:A 【变式训练 2】在实验室可以做“声波碎杯”的实验,用手指轻弹一只玻璃酒杯,可以听到清 脆的声音,测得这声音的频率为 500Hz.将这只酒杯放在一个大功率的声波发生器前,操作 人员通过调整其发出的声波,就能使酒杯碎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操作人员必须把声波发生器输出的功率调到很大 B. 操作人员必须使声波发生器发出频率很高的超声波 C. 操作人员必须同时增大声波发生器发出声波的频率和功率 D. 操作人员必须将声波发生器发出的声波频率调到 500Hz,且适当增大其输出功率 答案 D 解析 用声波将酒杯震碎是利用酒杯发生了共振现象,而物体发生共振的条件是驱动力的 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 由题用手指轻弹一只酒杯,测得这声音的频率为 500Hz,就是酒杯的固有频率. 当物体发生共振时,物体振动的振幅最大,甚至可能造成物体解体,将这只酒杯放在两只大 功率的声波发生器之间,操作人员通过调整其发出的声波,将酒杯震碎是共振现象,而发生 共振的条件是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而酒杯的固有频率为 500Hz,故操作人员 要将声波发生器发出的声波频率调到 500Hz,使酒杯产生共振,从而能将酒杯震碎.故 D 正 确. 【变式训练 3】(2015・连徐宿三调・12)B⑵如图甲所示,在一条张 紧的绳子上挂几个摆。当 a 摆振动的时候,通过张紧的绳子给其 他各摆施加驱动力,使其余各摆也振动起来,此时 b 摆的振动周 期 ▲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d 摆的周期。图乙是 a 摆 的振动图象,重力加速度为 g,则 a 的摆长为 ▲ 。 答案 等于、 2 0 2 gt 解析 a 摆摆动起来后,通过水平绳子对 b、c、d 三个摆施加周期性的驱动力,使 b、c、d a b c d 甲 x t0 2t0 3t0 t 乙 O 三摆做受迫振动,三摆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由于驱动力频率相同,则三摆 的周期相同。 据乙图可知: 02T t ,再据: 2 LT g 可知,a 摆摆长: 2 0 2 gtL 故答案为:等于、 2 0 2 gt 66.机械波 横波和纵波 横波的图像 1、机械波 2)机械波产生的条件:(1)要有波源,(2)要有传播振动的介质。 3)机械波传播的内容:传播振动,传播波形,传播能量,但不传播物质 2、机械波的种类: (1)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2)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3、波的图像: (1)波的图像描述的问题:介质中各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2)作法:横坐标→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各质点在同一时刻的位移 1 %2 谐波的图像是正弦曲线 2 %2 ②不同时刻波的图像不同 (3)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①各个质点的位置、波长、振幅 ②下一时刻波的图像 ③振动速度(方向→逆波而行;大小→比较位移大小) ④加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大小→与位移成正比) 【例 1】【2016·天津卷】 在均匀介质中坐标原点 O 处有一波源做简谐运动,其表达式 为 y=5sin π 2t ,它在介质中形成的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波刚好传播到 x=12 m 处,波形图像如图 1-所示,则( ) A.此后再经 6 s 该波传播到 x=24 m 处 B.M 点在此后第 3 s 末的振动方向沿 y 轴正方向 C.波源开始振动时的运动方向沿 y 轴负方向 D.此后 M 点第一次到达 y=-3 m 处所需时间是 2 s 【变式训练 1】【2016·四川卷】 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P、Q 是传播方 向上相距 10 m 的两质点,波先传到 P,当波传到 Q 时开始计时,P、Q 两质点的振动图像 如图 1-所示.则( ) 图 1- A.质点 Q 开始振动的方向沿 y 轴正方向 B.该波从 P 传到 Q 的时间可能为 7 s C.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 2 m/s D.该波的波长可能为 6 m 【变式训练 2】一列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t=0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 P 的 x 坐标为 3 m.己知任意振动质点连续 2 次经过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为 0.4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波速为 1 m/s B.波的频率为 1.25 Hz C.x 坐标为 15 m 的质点在 t=0.2 s 时恰好位于波峰 D.x 坐标为 22 m 的质点在 t=0.2 s 时恰好位于波峰 E.当质点 P 位于波峰时,x 坐标为 17 m 的质点恰好位于波谷 答案 BDE 解析 由题知,波的周期为 T=2×0.4 s=0.8 s,由图得波长是 λ=4 m,则波速 v=λ T = 5 m/s,故 A 错误;f=1 T = 1 0.8 Hz=1.25 Hz,故 B 正确;x=15 m 处的质点与 P 点的振动情 况始终相同,P 质点经过 t=0.2 s=1 4 T 时间恰好经过平衡位置,则 x 坐标为 15 m 的质点在 t=0.2 s 时恰好位于平衡位置,故 C 错误;x 坐标为 22 m 的质点到 x=2 m 质点的距离为: Δx2=22 m-2 m=20 m=5λ,t=0 时刻 x=2 m 的质点向上振动,经过 t=0.2 s=1 4 T 时 间恰好到达波峰,则 x 坐标为 22 m 的质点在 t=0.2 s 时恰好位于波峰位置,故 D 正确;x 坐标为 17 m 的质点到 P 点的距离为:Δx1=17 m-3 m=14 m=31 2 λ,则 x 坐标为 17 m 的 质点与 P 点的振动情况始终相反,当质点 P 位于波峰时,x 坐标为 17 m 的质点恰好位于波 谷,故 E 正确.故选 B、D、E. 67.波长、波速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1、波长:(1)含义: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两个相邻质点 间的距离,叫波长。 相隔波长整数倍的两质点的振动情况相同,相隔半个波长的奇数倍的两质点的振动情况相 反。 (2)几种说法: ①一个周期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②在横波中,两个相邻的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③在纵波中,两个相邻的密部(或疏部)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3)决定因素:由介质与振源共同决定 2、波的周期和频率: (1)含义: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与频率 (2)决定因素:由振源决定,与介质无关 3、波速:波速反映波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V= t s = T = f 【例 1】【2016·全国卷Ⅲ】 由波源 S 形成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向左、右传播.波源振动的频率为 20 Hz,波 速为 16 m/s.已知介质中 P、Q 两质点位于波源 S 的两侧,且 P、Q 和 S 的平衡位置在一条直 线上,P、Q 的平衡位置到 S 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15.8 m、14.6 m.P、Q 开始振动 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P、Q 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同 B.P、Q 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反 C.当 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时,P、Q 两点也正好通过平衡位置 D.当 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P 在波峰 E.当 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Q 在波峰 答案 BDE 解析 波长λ=vT=v f =0.8 m,SQ=14.6 m=181 4λ,当 S 处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Q 应处于波谷;SP=15.8 m=193 4λ,当 S 处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P 应处于波峰;可见 P、 Q 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应始终相反,A、C 错误,B、D、E 正确. 【变式训练 1】(【2016·全国卷Ⅰ】 【物理——选修 3-4】 (1)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虽然水面波正平稳地以 1.8 m/s 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但他 并不向海滩靠近.该同学发现从第 1 个波峰到第 10 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 15 s.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 B.该水面波的频率为 6 Hz C.该水面波的波长为 3 m D.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能量不会传递出去 E.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振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变式训练 2】(2015 天津-3)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b 两质点的横 坐标分别为 x=2m 和 x=6m,图乙为质点 b 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该波沿+x 方向传播,波速为 1m/s B.质点 a 经 4s 振动的路程为 4m C.此时刻质点 a 的速度沿+y 方向 D.质点 a 在 t =2 s 时速度为零 【答案】D 【变式训练 3】(2015 北京-15)周期为 2.0s 的简谐横波沿 x 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 像如图所示,此时质点 P 沿 y 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 A.沿 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 v = 20 m/s B.沿 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 v =10 m/s C.沿 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 v = 20m/s D.沿 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 v =10 m/s 【答案】B 68.波的干涉和衍射 1、波的干涉: (1)波的干涉的含义:两列相干波叠加,使得某些区域振动加强,某些区域振动减弱, 并且振动加强区域和振动减弱区域相互间隔,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干涉,形成的图样叫做 波干涉图样。 一切波都可能发生干涉,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 (2)产生干涉的条件:两列波的频率相同→相干条件 2、波的衍射现象: (1)含义:波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叫做波的衍射。 (2)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孔、缝、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跟波长相差不多。 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例 1】如图表示两个相干波源 S1、S2 产生的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相遇.图中实线表示波 峰,虚线表示波谷,c 和 f 分别为 ae 和 bd 的中点,则: (1)在 a、b、c、d、e、f 六点中,振动加强的点是________.振动减弱的点是_________. (2)若两振源 S1 和 S2 振幅相同,此时刻位移为零的点是________. (3)画出此时刻 a、c、e 连线上,以 a 为起点的一列完整波形,标出 e 点. 答案 (1)a、c、e b、d、f (2)b、c、d、f (3)见解析图 解析 (1)a、e 两点分别是波谷与波谷、波峰与波峰相交的点,故此两点为振动加强点;c 点处在 a、e 连线上,且从运动的角度分析 a 点的振动形式恰沿该线传播,故 c 点是振动加 强点,同理 b、d 是振动减弱点,f 也是振动减弱点. (2)因为 S1、S2 振幅相同,振动最强区的振幅为 2A,最弱区的振幅为零,位移为零的点是 b、 c、d、f. (3)题图中对应时刻 a 处在两波谷的交点上,即此时刻 a 在波谷,同理 e 在波峰,所以对应的波形如图所示. 【变式训练 1】(2014·全国卷)两列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分别为 A1 和 A2 的相干简谐横波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为|A1-A2| B.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始终为 A1+A2 C.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位移总是小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位移 D.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一定大于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 答案:A B 【变式训练 2】图中 S 为在水面上振动的波源,M、N 是水面上的两块挡板,其中 N 板可以 上下移动,两板中间有一狭缝,此时测得 A 处水面没有振动,为使 A 处水面也能发生振动, 可采用的方法是( ) A.使波源的频率增大 B.使波源的频率减小 C.移动 N 使狭缝的间距增大 D.移动 N 使狭缝的间距减小 答案 BD 解析 使孔满足明显衍射的条件即可,或将孔变小,或将波长变大,B、D 正确. 【变式训练 3】(2015 江苏-12)B、【选修 3-4】 (2)用 62 10 Hz 的超声波检查胆结石,该超声波在结石和胆汁中的波速分别为 2250m/s 和 1500m/s,则该超声波在结石中的波长时胆汁中的______倍。用超声波检查胆结石是因为 超声波的波长短,遇到结石时_______(选填“容易”或者“不容易”)发生衍射 (2)【答案】1.5 不容易 69.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 (1)含义: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波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 象,叫做多普勒效应。 一切波都能发生多普勒效应 (2)规律:①当波源和观察者相对静止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等于波源的频率。 ②当波源和观察者相对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大于波源的频率。 ③当波源和观察者相对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波源的频率。 【例 1】(2015 江苏-12)B、【选修 3-4】 (1)一渔船向鱼群发出超声波,若鱼群正向渔船靠近,则被鱼群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与发出 的超声波相比_________ A.波速变大 B.波速不变 C.频率变高 D.频率不变 (1)【答案】BC 【解析】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保持不变,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频率变高, 所以 BC 正确。 【变式训练 1】(2013 海南卷)下列选项与多普勒效应有关的是 A.科学家用激光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B.医生利用超声波探测病人血管中血液的流速 C.技术人员用超声波探测金属、陶瓷、混凝土中是否有气泡 D.交通警察向车辆发射超声波并通过测量反射波的频率确定车辆行进的速度 E.科学家通过比较星球与地球上同种元素发出光的频率来计算星球远离地球的速度 答案:BDE 【变式训练 2】(多选)如图 6 甲所示,男同学站立不动吹口哨,一位女同学坐在秋千上来回 摆动,据图乙,下列关于女同学的感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女同学从 A 向 B 运动过程中,她感觉哨声音调变高 B.女同学从 E 向 D 运动过程中,她感觉哨声音调变高 C.女同学在点 C 向右运动时,她感觉哨声音调不变 D.女同学在点 C 向左运动时,她感觉哨声音调变低 答案 AD 解析 女同学荡秋千的过程中,只要她有向右的速度,她都有靠近声源的趋势,根据多普勒 效应,她都会感到哨声音调变高;反之,女同学向左运动时,她感到音调变低,选项 A、D 正确,B、C 错误. 70.电磁波谱 电磁波及其应用 1、电磁波谱:波长由长到短排列(频率由低到高)顺序 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X)射线→ 射线 2、频率(波长)不同的电磁波表现出作用不同. 红外线主要作用是热作用,可以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体和进行红外线遥感; 紫外线主要作用是化学作用,可用来杀菌和消毒; 伦琴射线有较强的穿透本领,利用其穿透本领与物质的密度有关,进行对人体的透视和 检查部件的缺陷; γ射线的穿透本领更大,在工业和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探伤,测厚或用γ刀进 行手术. 【例 1】2014·四川卷] 电磁波已广泛运用于很多领域.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 A.电磁波不能产生衍射现象 B.常用的遥控器通过发出紫外线脉冲信号来遥控电视机 C.根据多普勒效应可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 D.光在真空中运动的速度在不同惯性系中测得的数值可能不同 答案:C 解析] 衍射现象是波的特有现象,A 错误;常用的遥控器通过发出红外线脉冲信号 来遥控电视机,B 错误;遥远天体和地球的距离发生变化时,遥远天体的电磁波由于相对距 离发生变化而出现多普勒效应,所以能测出遥远天体相对地球的运动速度,C 正确;光在真 空中运动的速度在不同惯性系中测得的数值是相同的,即光速不变原理,D 错误. 【变式训练 1】(2013 上海高考).电磁波与机械波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都是横波 B.都能传输能量 C.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D.都具有恒定的波速 答案:B 【变式训练 2】(2015・扬州高三测试・12)B(1)目前雷达发出的电磁波频率多在 200MHz~ 1000 MHz 的范围内,下列关于雷达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中,上述频率范围的电磁波的波长在 30m~150m 之间 B.电磁波是由均匀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 C.波长越短的电磁波,越容易绕过障碍物,便于远距离传播 D.测出电磁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就可以确定到障碍物的位置 【答案】D 【解析】A、根据 v c 电磁波频率在 200MHz 至1000MHz 的范围内,则电磁波的波长 范围在 0.3m 至1.5m 之间,故 A 错误; B、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恒定不变的电场不会产生磁场,电磁波是变化磁场产 生电场变化电场产生磁场不断交替变化产生的,故 B 错误; C、波长越短的电磁波,越不容易发生衍射,不容易绕过障碍物,不便于远距离传播,故 C 错误; D、测出从发射无线电波到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的时间,根据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就 可以间距,D 正确。 故选:D 第二课时 光与相对论 71.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率 1、光的折射定律: 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界面法线的两侧 ③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的关系为 光从真空进入介质: n 2 1 sin sin 光从介质进入真空: n 1 sin sin 2 1 2、介质的折射率: (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时,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的比值称为这种介质 的折射率 2 1 sin sin n (2)与光在介质中的速度的关系: C Vn 【例 1】(2016·四川理综,5,6 分)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 n.如图甲所示, O 是圆心,MN 是法线,AO、BO 分别表示某次测量时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该 同学测得多组入射角 i 和折射角 r,作出 sin i-sin r 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A.光由 A 经 O 到 B, n=1.5 B.光由 B 经 O 到 A,n=1.5 C.光由 A 经 O 到 B,n=0.67 D.光由 B 经 O 到 A,n=0.67 【变式训练 1】((2015·四川理综,3,6 分)直线 P1P2 过均匀玻璃球球心 O,细光束 a、 b 平行且关于 P1P2 对称,由空气射入玻璃球的光路如图所示.a、b 光相比( ) A.玻璃对 a 光的折射率较大 B.玻璃对 a 光的临界角较小 C.b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小 D.b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较短 【答案】C 【解析】从题图中看出,b 光线进入玻璃后偏折程度较大,因此玻璃对 b 光折射率大,A 错误.根据 sin C=1 n 知,折射率大的临界角小,B 错误.根据 v=c n 知,折射 率大的传播速度小,C 正确.由几何关系知,b 在玻璃中运动路程长,结合 b 的传播速度小, 可知 b 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较长,D 错误. 【变式训练 2】(2015 福建-13)如图,一束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 a、b, 波长分别为λa、λb,该玻璃对单色光 a、b 的折射率分别为 na、nb,。则 ( ) A. λa<λb , na >nb, B. λa>λb , na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