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揭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www.ks5u.com 广东省揭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运动方向相反 B. 0~4 s内,A、B的位移相同 C. t=4 s时,A、B的速度相同 D. 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大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像可知,A、B两物体的速度都是正值,故说明其方向是相同的,故选项A错误;因为速度与时间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是位移的大小,所以0 4s内,A、B的位移不相同,B的位移大于A的位移,选项B错误;在t=4s时,两图像相交于一点,说明此时A、B的速度相同,选项C正确;经计算可知,A的加速度大小为,B的加速度大小也为,所以它们的加速度大小相等,选项D错误。‎ 考点:速度与时间图像。‎ ‎2. 如图所示为乒乓球桌面示意图,球网上沿高出桌面H,网到桌边的水平距离为L,在某次乒乓球训练中,从左侧处,将球沿垂直于网的方向水平击出,球恰好通过网的上沿落到桌面右侧边缘,设乒乓球的运动为平抛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击球点的高度与网高度之比为2∶1‎ B. 乒乓球在网左右两侧运动时间之比为2∶1‎ C. 乒乓球过网时与落到右侧桌边缘时速率之比为1∶2‎ D. 乒乓球在网左右两侧运动速度变化量之比为1∶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因为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网右侧的水平位移是左边水平位移的两倍,所以网右侧运动时间是左侧的两倍,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h=可知,击球点的高度与网高之比为9:8,故A、B错误;由平抛运动规律:H=,L=v0t解得:v0=L,由动能定理可知,乒乓球过网时mgH=-解得:v1=,同理落到桌边缘时速度v2=,所以,故C错; 网右侧运动时间是左侧的两倍,△v=gt,所以乒乓球在左、右两侧运动速度变化量之比为1:2;故D正确。‎ 考点:平抛运动.‎ ‎3. 如图所示,同为上下开口、内壁光滑的铜管P和塑料管Q竖直放置。小磁块先后在两管中从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并落至底部。则小磁块 A. 在P和Q中都做自由落体运动 B. 在两个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都守恒 C. 在P中的下落时间比在Q中的长 D. 落至底部时在P中的速度比在Q中的大 ‎【答案】C ‎【解析】由于电磁感应,在铜管P中还受到向上的磁场力,而在塑料管中只受到重力,即只在Q中做自由落体运动,A错误;在铜管P中下落的过程中,有内能产生,机械能不守恒,落至底部时在P中的速度比在Q中的小,B、D错误;在P中加速度较小,下落时间比在Q中的长,C正确。故选C 。‎ ‎4. 把图甲所示的正弦式交变电流接在图乙中理想变压器的A、B两端,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t为热敏电阻(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减小),R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Rt处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变压器输入功率变大 B. Rt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V1、V2示数的比值不变 C. 在t=1×10-2s时,穿过该矩形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D. 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36sin50πt(V)‎ ‎【答案】A ‎【解析】A、Rt温度升高时,阻值减小,电流增大,而输出电压不变,所以变压器输出功率增大,而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所以输入功率增大,故A正确;‎ B、Rt处温度升高时,原副线圈电压比不变,但是V2不是测量副线圈电压, Rt温度升高时,阻值减小,电流增大,则R电压增大,所以V2示数减小,则电压表V1、V2示数的比值增大,B错误;‎ C、当t=0.01s时,u=0,此时穿过该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故C错误;‎ D、原线圈接的图甲所示的正弦交流电,由图知最大电压36V,周期0.02s,故角速度是ω=100π,u=36sin100πt(V), D错误。故选A。‎ ‎【名师点睛】‎ ‎5. 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处分别放置电荷量都为q的正、负点电荷。图中的a、b、c、d是其他的四个顶点,k为静电力常量。下列表述正确是 A. a、b两点电场强度相同 B. 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C. 把点电荷+Q从c移到d,电势能增加 D. M点的电荷受到的库仑力大小为F=‎ ‎【答案】AD ‎【解析】试题分析:由等量异种电荷电场分布可知,a、b两点电场强度相同,a点电势等于b点电势,且都等于零,选项A正确,B错误;因c点但是高于d点,故把点电荷+Q从c移到d,电势能减小,选项C错误;M点的电荷受到的库仑力大小为,选项D正确;故选AD.‎ 考点:电场强度;电势及电势能。‎ ‎6. 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距离地面343km的圆轨道上的“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已知地球半径为R=6400km,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天宫二号”绕地球飞行的周期为90分钟,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天宫二号”的发射速度应大于11.2km/s B. “天宫二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C. 由题中数据可以求得地球的平均密度 D. “神舟十一号”加速与“天宫二号”对接前应处于同一圆周轨道 ‎【答案】BC ‎【解析】A. 发射速度如果大于第二宇宙速度,“天宫二号”将脱离地球束缚,不能再绕地球运动了,A错误;‎ B. 对于卫星,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天宫二号的周期比同步卫星小,轨道半径比同步卫星小,所以“天宫二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B正确;‎ C. “天宫二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解得地球质量,地球体积,地球的密度,根据题给数据能求得地球的平均密度,故C正确。...‎ D、若在同一轨道上,让神舟十一号加速,所需要的向心力变大,万有引力不变,所以神舟十一号做离心运动,不能实现对接,故D错误;‎ 故选:BC。‎ ‎【名师点睛】‎ 卫星的发射速度如果大于第二宇宙速度,它将脱离地球束缚,不能再绕地球运动了.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通过轨道半径的大小比较天宫二号和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周期、角速度和向心加速度。“神州十一号”加速,速度变大,它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变大,大于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小于“神州十一号”需要的向心力,“神州十一号”做离心运动,轨道半径变大,不能对接, “天宫二号”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求出中心体的质量.再根据求密度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α粒子散射实验是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 B.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C. 在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入射光的强度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 D. 的半衰期是5天,12 g 经过15天衰变后剩余的质量为1.5 g ‎【答案】AD ‎【解析】A. α粒子散射实验是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故A正确;‎ B. 根据玻尔理论可知,结合,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增大,即动能增大,则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故B错误;‎ C. 在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入射光的强度增大,频率不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C错误;‎ D. 12g 经过15天后,发生了三次衰变,根据,则还有1.5g未衰变,故D正确;‎ 故选:AD.。‎ ‎【名师点睛】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库仑力提供向心力可知,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与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的变化;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根据半衰期的定义,即可求解。‎ ‎8. 图甲中有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木板受到随时间t变化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其加速度a,得到乙图的a-F图。取g=10 m/s2,则 A. 滑块的质量m=4 kg B. 木板的质量M=2kg C. 当F=8 N时滑块加速度为2 m/s2‎ D. 滑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0.1‎ ‎【答案】ABD ‎【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乙中可知当加速度时,两者发生相对运动,当时两者相对静止,当时,对整体可得,即,当时对木板分析受到拉力和m给的摩擦力,故有,图像的斜率,即,所以,将时图线反向延长,可得当时,加速度为零,代入可得,解得,故ABD正确;当F=8N时滑块加速度为,故C错误 考点: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与图像 ‎【名师点睛】关键是知道当拉力较小时,m和M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拉力达到一定值时,m和M发生相对滑动,知道滑块和木板在不同拉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处理图象问题的一般方法,通常通过图线的斜率和截距入手分析 三、非选择题: ‎ ‎(一)必考题 ‎9.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在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如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1=50 g、m2=150 g,请计算:(当地重力加速度取10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计数点5的瞬时速度v5= _________m/s;‎ ‎(2)在计数点0到5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k=____ J;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____ J。‎ ‎【答案】 (1). 2.4 (2). 0.58 (3). 0.60‎ ‎。‎ ‎(2)物体的初速度为零,所以动能的增加量为:‎ 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物体重力做功,故:△EP=W=mgh=0.60J。‎ ‎10. 有一约7V数码电池,无法从标签上看清其电动势等数据。现要更加准确测量其电动势E和内电阻r,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 A.电流表(量程0.6 A,内阻为3Ω)   B.电压表(量程3 V,内阻为3 kΩ)‎ C.电压表(量程30 V,内阻为30 kΩ) D.定值电阻R1=500Ω E.定值电阻R2=5000Ω 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30Ω) ‎ G.开关及导线 ‎(1)该实验中电压表应选______,定值电阻应选______。(均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序号)‎ ‎(2)电路图如图所示,将实物连线图补充完整。‎ ‎(3)若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某一位置,读出此时电压表读数为U,电流表读数为I,则电源电动势和内阻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 ‎【答案】 (1). B,E (2). 如图所示:‎ ‎ (3). ‎ ‎【解析】(1)C量程太大,误差大。选择B,串联5000Ω的定值电阻,可以测8v的电压,满足要求。‎ ‎(2)实物连线图如下:‎ ‎(3)电压表读数为U,电流表读数为I时, 路端电压为,干路电流为,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11.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C用轻绳悬挂在O点,小球下方有一质量为2m的平板车B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小球的位置比车板略高,一质量为m的物块A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向左滑上平板车,此时A、C间的距离为d,一段时间后,物块A与小球C发生碰撞,碰撞时两者的速度互换,且碰撞时间极短,已知物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重力加速度为 g,若A碰C之前物块与平板车已达共同速度,求:‎ ‎(1)A、C间的距离d与v0之间满足的关系式;‎ ‎(2)要使碰后小球C能绕O点做完整的圆周运动,轻绳的长度l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1)(2)‎ ‎【解析】(1)A碰C前与平板车速度达到相等,设整个过程A的位移是x,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满足的条件是...‎ ‎(2)物块A与小球C发生碰撞,碰撞时两者的速度互换, C以速度v开始做完整的圆周运动,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小球经过最高点时,有 解得 ‎【名师点睛】‎ A碰C前与平板车速度达到相等,由动量守恒定律列出等式;A减速的最大距离为d,由动能定理列出等式,联立求解。A碰C后交换速度,C开始做完整的圆周运动,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和C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向心力为mg,联立求解。‎ ‎12. 如图所示,半径为L1=2 m的金属圆环内上、下半圆各有垂直圆环平面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1=T。长度也为L1、电阻为R的金属杆ab,一端处于圆环中心,另一端恰好搭接在金属环上,绕着a端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rad/s。通过导线将金属杆的a端和金属环连接到图示的电路中(连接a端的导线与圆环不接触,图中的定值电阻R1=R,滑片P位于R2的正中央,R2的总阻值为4R),图中的平行板长度为L2=2 m,宽度为d=2 m.图示位置为计时起点,在平行板左边缘中央处刚好有一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0.5‎ ‎ m/s向右运动,并恰好能从平行板的右边缘飞出,之后进入到有界匀强磁场中,其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左边界为图中的虚线位置,右侧及上下范围均足够大。(忽略金属杆与圆环的接触电阻、圆环电阻及导线电阻,忽略电容器的充放电时间,忽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的电磁辐射的影响,不计平行金属板两端的边缘效应及带电粒子的重力和空气阻力)求:‎ ‎(1)在0~4 s内,平行板间的电势差UMN ;‎ ‎(2)带电粒子飞出电场时的速度;‎ ‎(3)在上述前提下若粒子离开磁场后不会第二次进入电场,则磁感应强度B2应满足的条件。‎ ‎【答案】(1)UMN=﹣1 V(2)(3) ‎ ‎【解析】试题分析:(1)金属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恒为 由电路的连接特点知:‎ 由右手定则知:在0~4 s时间内,金属杆ab中的电流方向为b→a,则 则在0~4 s时间内,,.‎ ‎(2)粒子在平行板电容器内做类平抛运动,在0~T1/2时间内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得,‎ 则粒子飞出电场时的速度 ‎,所以该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45°.‎ ‎(3)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得 由几何关系及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对称性可知,‎ 时离开磁场后不会第二次进入电场,即.‎ 考点: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名师点睛】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电动势,结合串并联电路特点即可求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有运动学知识求解即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粒子运动半径,结合几何关系求解磁场强度大小 ‎(二)选考题: ‎ ‎1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已知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B. 布郎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 对理想气体做功,内能不一定增加 D.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E. 用活塞压缩汽缸内的理想气体,对气体做了3.0×105J的功,同时气体向外界放出1.5×105J的热量,则气体内能增加了1.5×105J ‎【答案】ACE ‎【解析】已知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根据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选项A正确; 布郎运动是悬浮在液体表面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表现,选项B错误; 对理想气体做功,如果气体放热,则内能不一定增加,选项C正确;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从零开始增大时,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选项D错误;用活塞压缩汽缸内的理想气体,对气体做了3.0×105J的功,同时气体向外界放出1.5×105J的热量,根据可知,气体内能增加了3.0×105J-1.5×105J =1.5×105J,选项E正确;故选ACE.‎ ‎14. 一圆柱形绝热汽缸,质量M为10kg,总长度L为40cm。内有一活塞,质量m为5kg,截面积S为50cm2,活塞与汽缸壁间摩擦不计,且不漏气。当外界大气压强p0为1×105Pa,缸内温度t0为7℃时,如图所示,用绳子系住活塞将汽缸悬挂起来,汽缸内气柱的高L1为35cm,取10m/s2。(缸体和活塞的厚度不计)求:‎ ‎(ⅰ)此时汽缸内气体的压强;‎ ‎(ⅱ)当缸内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时,活塞与汽缸将分离。‎ ‎【答案】(ⅰ)p=0.8×105Pa(ⅱ)t2=47℃‎ ‎【解析】试题分析:①以气缸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p0S=pS+Mg 得:‎ ‎②温度升高,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不变,体积增大,根据气体等压变化方程得:‎ 当活塞与气缸将分离时,气柱的总长度为40cm,代入数据得:‎ 解得:t=47°C 考点:考查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名师点睛】能够把力学中的受力分析和平衡知识运用到理想气体变化的问题中.‎ ‎15. 如图为一简谐横波在t=0.10 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 m处的质点,此刻P点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并经过0.2 s完成了一次全振动,Q是平衡位置为x=4 m处的质点,则 。‎ A. 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 t=0.05 s时,质点Q的加速度为0,速度为正向最大 C. 从t=0.10 s到t=0.15 s,该波沿x轴传播的距离是2 m D. 从t=0.10 s到t=0.15 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10 cm E. t=0.25 s时,质点Q纵坐标为10 cm ‎【答案】ACE ‎【解析】P点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振动,根据带动法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周期T=0.2s,则t=0.05s时,质点Q在最大位移处,加速度最大,不为零,故B错误;根据图象可知该波的波长λ=8m,则波速,从t=0.10s到t=0.15s,该波沿X轴传播的距离x=vt=40×0.05=2m,故C正确;从t=0.10s到t=0.15s,经过了T,若P在平衡位置或波峰、波谷处,则P通过的路程s=A=10cm,但此波中,P不在平衡位置或波峰、波谷处,所以通过的路程不为10cm,故D错误;从t=0.10s到t=0.25s,经过了T,此时Q在最大位移处,质点Q纵坐标为l0cm,故E正确.故选ACE.‎ ‎16. 如图为某种透明材料做成的三棱镜横截面,其形状是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现用一束宽度为a的单色平行光束,以垂直于BC面的方向正好入射到该三棱镜的AB及AC面上,结果所有从AB、AC面入射的光线进入后恰好全部直接到达BC面。试求:‎ ‎(ⅰ)该材料对此平行光束的折射率;‎ ‎(ⅱ)这些到达BC面的光线从BC面折射而出后,如果照射到一块平行于BC面的屏上形成光斑,则当屏到BC面的距离d满足什么条件时,此光斑分为两块?‎ ‎【答案】(ⅰ)(ⅱ)当光屏到BC距离超过时,光斑分为两块 ‎【解析】试题分析:(1)由于对称性,我们考虑从AB面入射的光线,这些光线在棱镜中是平行于AC面的,由对称性不难得出,光线进入AB面时的入射角α和折射角β分别为:α=60°,β=30°‎ 由折射定律,材料折射率 ‎(2)如图O为BC中点,在B点附近折射的光线从BC射出后与直线AO交于D,可看出只要光屏放得比D点远,则光斑会分成两块.‎ 由几何关系可得:‎ 所以当光屏到BC距离超过时,光斑分为两块.‎ 考点:考查光的折射定律.‎ ‎【名师点睛】本题是几何光学问题,作出光路图是解题的关键之处,再运用几何知识求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即能很容易解决此类问题.‎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