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1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学案
第 3 课时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 考点 1 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特点:v0=0,a=g。 (1)速度公式:v=gt。 (2)位移公式:h=1 2gt2。 (3)速度位移关系式:v2=2gh。 [例 1] (2017·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如图所示木杆长 5 m,上端固 定在某一点,由静止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木杆通过 悬点正下方 20 m 处圆筒 AB,圆筒 AB 长为 5 m,取 g=10 m/s2,求: (1)木杆通过圆筒的上端 A 所用的时间 t1 是多少? (2)木杆通过圆筒 AB 所用的时间 t2 是多少? 解析 (1)木杆由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木杆的下端到达圆 筒上端 A 用时,由位移公式 h=1 2gt2 知 t 下 A= 2h 下 A g = 2×15 10 s= 3 s 木杆的上端到达圆筒上端 A 用时 t 上 A= 2h 上 A g = 2×20 10 s=2 s 则木杆通过圆筒上端 A 所用的时间 t1=t 上 A-t 下 A=(2- 3) s。 (2)木杆的上端离开圆筒下端 B 用时 t 上 B= 2h 上 B g = 2×25 10 s= 5 s 则木杆通过圆筒所用的时间 t2=t 上 B-t 下 A=( 5- 3) s。 答案 (1)(2- 3) s (2)( 5- 3) s 应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题时的两点注意 (1)自由落体运动的实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一种 应用。可充分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的特点、比例关系及推论 等规律解题。 (2)物体由静止开始的自由下落过程才是自由落体运动,从中间 截取的一段运动过程不是自由落体运动,而是竖直下抛运动,应该用 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去解决问题。 (人教版必修 1 P45·T5 改编) 如图所示是小球自由下落过程中用 频闪照相的方法获得的轨迹的一部分,用刻度尺量出计量点 1、2 之 间的距离为 7.65 cm,2、3 之间的距离为 8.73 cm,已知每次闪光的时 间间隔为 1 30 s,则小球运动到计数点 2 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小 球下落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 答案 2.46 m/s 9.72 m/s2 解析 已知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故其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规律,所以小球运动到计数点 2 时的瞬时速度 v2= v =x t =x12+x23 2T =7.65+8.73 2× 1 30 ×10-2 m/s ≈2.46 m/s。 由Δx=aT2 得 a=Δx T2 ,故小球下落的重力加速度 g=x23-x12 T2 = 8.73-7.65 1 30 2 ×10-2 m/s2=9.72 m/s2。 考点 2 竖直上抛运动 1.定义:将物体以初速度 v0 竖直向上抛出后只在重力作用下的 运动。 2.特点: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初速度为正值,加速度为负 值。 (1)速度公式:v=v0-gt。 (2)位移公式:h=v0t-1 2gt2。 (3)速度位移关系式:v2-v20=-2gh。 (4)上升的最大高度:H=v2 2g 。 (5)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v0 g 。 3.竖直上抛运动实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到速度为零再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例 2] 气球下挂一重物,以 v0=10 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当到 达离地面高度 h=175 m 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 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落地时的速度多大?(空气阻力不计,g 取 10 m/s2) 解析 解法一:分段法 绳子断裂后重物要继续上升的时间 t1 和上升的高度 h1 分别为 t1 =v0 g =1 s h1=v20 2g =5 m 故重物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 H=h1+h=180 m 重物从最高处自由下落,落地时间 t2 和落地速度 v 分别为 t2= 2H g =6 s v=gt2=60 m/s 所以从绳子突然断裂到重物落地共需时间为 t=t1+t2=7 s。 解法二:全程法 从绳子断裂开始计时,经时间 t 后重物落到地面,规定初速度方 向为正方向,则重物在时间 t 内的位移 h′=-175 m,由位移公式 有 h′=v0t-1 2gt2 即-175=10t-1 2 ×10t2=10t-5t2 t2-2t-35=0 解得 t1=7 s,t2=-5 s(舍去) 所以重物落地速度为 v=v0-gt=10 m/s-10×7 m/s=-60 m/s 其中负号表示方向向下,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 7 s 60 m/s 1.竖直上抛运动的两种研究方法 (1)分段法:将全程分为两个阶段,即上升过程的匀减速阶段和 下落过程的自由落体阶段。 (2)全程法:将全过程视为初速度为 v0,加速度 a=-g 的匀变速 直线运动,必须注意物理量的矢量性。习惯上取 v0 的方向为正方向, 则 v>0 时,物体正在上升;v<0 时,物体正在下降;h>0 时,物体在 抛出点上方;h<0 时,物体在抛出点下方。 2.巧用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 (1)速度对称: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等大反向。 (2)时间对称: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段高度的上升时间和下 降时间相等。 3.可逆类问题的研究方法 如果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为零后又反向做匀加速直线 运动,且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故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式, 但必须注意 x、v、a 等矢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 将一个物体在 t=0 时刻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t=0.8 s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 8 m/s(g 取 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一定是在 t=3.2 s 时回到抛出点 B.t=0.8 s 时刻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向下 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是 20 m/s D.t=0.8 s 时刻物体一定在初始位置的下方 答案 A 解析 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在 0.8 s 内的速度变化量Δv=gt= 10×0.8 m/s=8 m/s,由于初速度不为零,可知 t=0.8 s 时刻速度的方 向一定竖直向上,不可能竖直向下,物体处于抛出点的上方,故 B、 D 错误;由 v=v0-gt,代入数据解得 v0=16 m/s,则上升到最高点 的时间 t1=v0 g =16 10 s=1.6 s,则回到抛出点的时间 t=2t1=2×1.6 s= 3.2 s,故 A 正确,C 错误。 1.从某一高度相隔 1 s 先后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 空气阻力,它们在空中任一时刻( ) A.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不变,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B.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大 C.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D.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小 答案 C 解析 小球甲释放后,设经过时间 t(t>1 s),两小球间距离为Δh, 则Δh=1 2gt2-1 2g(t-1)2,即Δh=1 2g·(2t-1)(只表示函数关系),故 t 增 大,Δh 也随之增大,而据 vt=gt 可知Δv=gt-g(t-1)=g(只表示大 小),速度差保持不变,所以 A、B、D 均错误,C 正确。 2. 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 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 g 的值,g 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得,近年来测 g 值 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 g 值转变为测长度和时 间,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 O 点上抛 小球又落到原处的时间为 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 O 点高 H 的 P 点,从小球离开 P 点到又回到 P 点所用的时间为 T1,测得 T1、T2 和 H,可求得 g 等于( ) A. 8H T22-T21 B. 4H T22-T21 C. 8H T22-T212 D. H T22-T212 答案 A 解析 小球从 O 点上升到最大高度的过程中 h2=1 2g· T2 2 2,小球 从 P 点上升到最大高度的过程中 h1=1 2g· T1 2 2,依据题意 h2-h1=H, 联立解得 g= 8H T22-T21 ,故 A 正确。 3. 如图所示,在一个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 a、b、c,离桌面 高度分别 h1∶h2∶h3=3∶2∶1。若先后顺次静止释放 a、b、c,三 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是 3∶ 2∶1 B.三者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3∶ 2∶1 C.b 与 a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 c 与 b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D.b 与 a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大于 c 与 b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答案 D 解析 三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由公式 v2=2gh 可得 v= 2gh,所 以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是 h1∶ h2∶ h3= 3∶ 2∶1,A 正 确;三者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零,所以平均速度 v =v 2 , 故平均速度之比为 h1∶ h2∶ h3= 3∶ 2∶1,B 正确;根据 h=1 2gt2 可得 a、b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为Δt1 = 2h1 g - 2h2 g =( 3- 2) 2h3 g ,b、c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为Δt2= 2h2 g - 2h3 g =( 2-1) 2h3 g ,所以Δt1<Δt2,C 正确,D 错误。 4. (多选)观察水龙头,在水龙头出水口出水的流量(单位时间内通 过任一横截面的水的体积)稳定时,发现自来水水流不太大时,从水 龙头中连续流出的水会形成一水柱,现测得高为 H 的水柱上端面积 为 S1,下端面积为 S2,重力加速度为 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柱是上细下粗 B.水柱是上粗下细 C.该水龙头的流量是 S1S2 2gH S21-S22 D.该水龙头的流量是 2gH S22+S21 答案 BC 解析 由于单位时间内通过任一横截面的水的体积相等,设Δt 时间内通过水柱任一横截面的水的体积为 V,V=vΔtS,开始时水流 速度小,横截面积大,速度增大时横截面积变小,所以水柱是上粗下 细,A 错误,B 正确;高为 H 的水柱上端速度为 v1= V S1Δt ,下端速 度为 v2= V S2Δt ,根据 v22-v21=2gH,水的流量V Δt =S1S2 2gH S21-S22 ,C 正确,D 错误。 5.跳伞运动员以 5 m/s 的速度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在距地面 10 m 处掉了一颗扣子,跳伞运动员比扣子晚着地的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 对扣子的作用,g 取 10 m/s2)( ) A.1 s B.2 s C. 2 s D.(2- 2) s 答案 A 解析 扣子刚掉下时,由于惯性保持原来 5 m/s 的速度向下运动, 即扣子做初速度为 5 m/s、加速度为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 h=v0t +1 2gt2 解得 t1=1 s,t2=-2 s(舍去),运动员着地用时为 t′= h v0 =2 s, 运动员比扣子晚着地的时间为Δt=t′-t1=1 s,所以选 A。 6.小球每隔 0.2 s 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度为 6 m/s 的竖直上 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第 1 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 球个数为(g 取 10 m/s2)( ) A.3 B.4 C.5 D.6 答案 C 解析 初速度为 6 m/s 的小球竖直上抛,在抛出点上方的运动时 间 t=2v g =1.2 s,所以第 1 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个数为 5 个,C 正确。 7.不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物体从被 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运动时间为 t。现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 处设置一块挡板,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撞 击所需时间不计,则这种情况下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 ) A.0.5t B.0.4t C.0.3t D.0.2t 答案 C 解析 物体从被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运动时间为 t,则 2v0=gt, 物体上升到最大高度的一半处时,速度为 vx 2 = v20 2 ,则用时 t1= x 2 v0+v0 2 2 。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撞击所需时 间不计,则物体落回抛出点的时间与上升的时间相同,即 t2=t1,则 这种情况下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 t′=2t1= 2x v0+v0 2 = 2v20 2g v0+v0 2 = 2v0 1+ 2g =0.3t,故 C 正确。 8.(多选)将某物体以 30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 g 取 10 m/s2。5 s 内物体的( ) A.路程为 65 m B.位移大小为 25 m,方向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 10 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 13 m/s,方向向上 答案 AB 解析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 v0=30 m/s,g=10 m/s2,其上升时间 t1=v0 g =3 s,上升高度 h1=v20 2g =45 m;下降时间 t2=5 s-t1=2 s,下 降高度 h2=1 2gt22=20 m;末速度 v=gt2=20 m/s,方向向下;故 5 s 内的路程 s=h1+h2=65 m;位移 x=h1-h2=25 m,方向向上;速度 改变量Δv=v-v0=-50 m/s,负号表示方向向下;平均速度大小 v = x t =5 m/s,方向向上。A、B 正确。 9.(2014·上海高考)在离地高 h 处,沿竖直方向同时向上和向下 抛出两个小球,它们的初速度大小均为 v,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 的时间差为( ) A.2v g B.v g C.2h v D.h v 答案 A 解析 对比两球运动的过程,向上抛出的小球比向下抛出的小球 多出抛出点以上的运动过程,即竖直上抛到落回抛出点的过程,所以 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Δt=2v g 。 10.(2018·衡水检测)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先后经过抛出点的上 方 h=5 m 处的时间间隔Δt=2 s,则小球的初速度 v0 为多少?小球从 抛出到返回原处所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答案 10 2 m/s 2 2 s 解析 画出小球运动的情景图,如图所示。小球先后经过 A 点 的时间间隔Δt=2 s,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小球从 A 点到最 高点的时间 t1=Δt 2 =1 s, 小球在 A 点处的速度 vA=gt1=10 m/s 在 OA 段根据公式 v2A-v20=-2gx 解得 v0=10 2 m/s 小球从 O 点上抛到 A 点的时间 t2=vA-v0 -g =10-10 2 -10 s=( 2-1) s 根据对称性,小球从抛出到返回原处所经历的总时间 t=2(t1+t2)=2 2 s。 11.(2017·石家庄调研)如图所示,运动员从离水面 10 m 高的平 台上向上跃起,举起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 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 0.45 m 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 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计算时可以 把运动员看成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g 取 10 m/s2),求: (1)运动员起跳时的速度 v0; (2)从离开跳台到手接触水面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时间 t(结果保留 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3 m/s (2)1.75 s 解析 (1)上升阶段:-v20=-2gh 解得 v0= 2gh=3 m/s。 (2)上升阶段:0=v0-gt1 解得 t1=v0 g = 3 10 s=0.3 s 自由落体过程 H=1 2gt22 解得 t2= 2H g = 2×10.45 10 s≈1.45 s 故 t=t1+t2=0.3 s+1.45 s=1.75 s。 12.(2018·惠州调研)在一次低空跳伞训练中,当直升机悬停在离 地面 H=224 m 高处时,伞兵离开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 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伞兵以 a=12.5 m/s2 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 为了伞兵的安全,要求伞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 v=5 m/s,取 g= 10 m/s2,求: (1)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 (2)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答案 (1)99 m (2)8.6 s 解析 (1)设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 h,此时速度为 v0,则有 v2-v20=-2ah,又 v20=2g(H-h)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 v0=50 m/s,h=99 m。 (2)设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 t, 则有 v0=gt1,t1=5 s,t2=v-v0 a =3.6 s, 故所求时间为:t=t1+t2=(5+3.6) s=8.6 s。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