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实际原型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客体称为 ( )‎ A. 科学假说 B. 等效替代 C. 理想模型 D. 控制变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这四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是我们常用到的,根据每种方法含义可以做出判断;‎ ‎【详解】A、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所以A错误; B、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质点就是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所以B正确; C、等效替代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物理学中有许多运用这种方法的实例,如在电路中以一个电阻来等效代替多个电阻,以便于分析电路,在研究二力合成的问题上,将两个力与等效的一个力作对比,所以C错误; D、所谓科学假说,是指认识主体在已知的有限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的基础之上,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自然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所做出的推测性的解释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所以D错误。‎ ‎【点睛】知道各种方法的确切含义,再来判断就很容易了,理想模型是我们高中经常遇到的,如质点,点电荷等都是理想模型。‎ ‎2. 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 ‎【答案】C ‎【解析】‎ 箱子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重力不变,由于空气阻力与速率平方成正比,所以在下落过程中,速率越来越大,阻力也越来越大,这样合力就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小,最后箱子会匀速运动。因为救灾物资和箱子一起运动,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所以开始时物资和箱子间没有弹力,随着速度的增大,弹力增大,最后弹力等于重力大小。所以答案ABD错误。C正确。‎ ‎3. 、两滑杆上分别套A、B两圆环,两环上分别用细线悬吊着两物体C、D,如图所示,当它们都沿滑杆向下滑动时,A的悬线始终与杆垂直,B的悬线始终竖直向下。则 A. A环做的是匀速运动 B. B环做的是匀速运动 C. A环与杆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D. B环与杆之间一定无摩擦力 ‎【答案】B ‎【解析】‎ 环与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对C来说受重力和绳子的拉力,合外力平行于斜面向下,则A环一定做匀加速运动。A错。对D环来说受重力和绳子的拉力,没有沿斜面方向的合外力则受力平衡,B环做的是匀速运动,B对,A环与杆之间不确定是否有摩擦力,C错。B环与杆之间一定有摩擦力,D错 ‎4. 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3m,用手托往,高度为h,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后,a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 A. h B. 1.5h C. 2h D. 2.5h ‎【答案】B ‎【解析】‎ ‎5.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3所示.两图象在t=t1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的组合可能的是 (  )‎ A. t′=t1,d=S B. t′=t1,d=S C. t′=t1,d=S D. t′=t1,d=S ‎【答案】D ‎【解析】‎ 在t1时刻如果甲车没有追上乙车,以 后就不可能追上了,故t′μ2, 以后木块相对箱滑动,木块加速度a2=μ2g=2.5m/s2‎ 又铁箱加速度:‎ 铁箱减速时间为t0=v/a1=1.1s>1s,故木块到达箱右端时,箱未能停止。‎ 则经t=1s木块比铁箱向右多移动距离L即铁箱长。‎ 即有:L=(vt-a2t2/2)-(vt-a1t2/2) =(a1-a2)t2/2‎ 解得:L=1.5m 考点: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运动公式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常见的牛顿运动定律求物体的加速度的方法,考察了最及问题的条件。‎ ‎15.如图所示,质量M = 1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取g=10m/s2,试求:‎ ‎(1)若木板长L=1m,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8N,经过多长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右端?‎ ‎(2)若在木板(足够长)的右端施加一个大小从零开始连续增加的水平向左的力F ‎,通过分析和计算后,请在图中画出铁块受到的摩擦力f随拉力F大小变化的图像.‎ ‎【答案】15. 1S 16. 见解析 ‎【解析】‎ ‎(1)木块的加速度大小 (2分)‎ 铁块的加速度大小 (2分)‎ 设经过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右端,则有 ‎(2分)‎ 解得:‎ ‎(2)①当时,A、B相对静止且对地静止,(3分)‎ ‎②设时,A、B恰保持相对静止,此时系统的加速度 ‎ ‎ 以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所以,当时,相对静止,系统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 ‎,‎ 以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 解得:(3分)‎ ‎③当,A、B发生相对运动, (3分)‎ 画出随拉力大小变化的图像如右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