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13章第06节欧姆定律教案04 人教版
电流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1. 教学目标 1. 了解电流形成的条件。 2. 掌握电流强度的概念,并能处理简单问题。 3. 巩固掌握欧姆安律,理解电阻概念。 4. 理解电阻伏安特性曲线,并能运用。 5. 掌握电阻定律,认识电阻率的物理意义。 1. 重点、难点分析 1. 电流强度的概念、电阻定律、欧姆定律是教学重点。 2. 电流强度概念、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电阻率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难点。 1. 教具 1. 欧姆定律(伏安特性曲线) 直流电源(稳压),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开关,待测电阻。 2. 电阻定律:电压表,电流表,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酒精灯,电阻丝(一根),自制电阻丝示教板。 说明:电阻丝示教板上,有电阻丝A,电阻丝B,其中B对折,其长度是A的两倍,电阻丝C是与A相同且等长的两根电阻丝并联而成。 1. 主要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前面学习场。电场对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若是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将发生定向移动。如:静电场中的导体在达到静电平衡状态之前,其中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也有电荷定向移动。电荷的定向移动就形成了电流。 1. 教学过程设计 1. 电流 1. 什么是电流?大量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 电流形成的条件? 静电场中导体达到静电平衡之前有电荷定向移动; 电容器充放电,用导体与电源两极相接。 1. 导体,有自由移动电荷,可以定向移动。同时导体也提供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路”。导体包括金属、电解液等,自由电荷有电子、离子等。 2. 导体内有电场强度不为零的电场,或者说导体两端有电势差,从而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 3. 持续电流形成条件:要形成持续电流,导体中场强不能为零,要保持下去,导体两端保持电势差(电压)。电源的作用就是保持导体两端电压,使导体中有持续电流。 导体中电流有强有弱,用一个物理量描述电荷定向移动的快慢,从而描述电流的强弱。 1. 电流强度(I) 1. 量度: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跟通过这些电量所有时间的比值。这样可以通过电荷定向移动的快慢来描述电流强弱,这个比值称为电流强度。 2. 表达式: I=q/t 3. 单位:安培(A) 1A=1C/s 4. 性质:标量。初中学过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但电流是有方向的。(有方向的量不一定是矢量,是否矢量关键看满不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 1. 电流方向的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1. 电流分类: 按方向分成两大类①直流电:方向不变 ②交流电:方向随时间变化 直流电里,若电流强度不变,就称为恒定电流,这是高中阶段电流知识的重点。 前面讨论了电流,尤其是持续电流的形成,要求导体两端有电势差,即电压。电流强度与电压窨有什么关系?这可利用实验来研究。 实验1 按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R0为待测电阻(定值电阻)。 闭合S后,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记下触头在不同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电压表测得的是导体R0两端电压,电流表测得的是通过导体R0的电流,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U/V I/A 把所得数据描绘在IU直角坐标系中,确定U和I之间的函数关系。 分析:这些点所在的曲线包不包括原点?包括,因为当U=0时,I=0。这些点所在曲线是一条什么曲线?过原点的斜直线。 把R0换成与之不同的Rˊ0,重复前面步骤,可得另一条不同的但过原点的斜直线。 结论:给定导体,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I∞U I=kU 对不同导体图象斜率k不同。相同电压U0下,两导体电流分别为I1、I2、I1> I2,导体2对电流阻碍作用比导体1大,I1=k1U0 I2=k2U0 I1> I2 故 k1>k2 1/k2>1/k1 k的倒数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若用一个物理量来描述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R=1/k 则有I=U/(1/k)=U/R,R称为电阻。 1. 欧姆定律:导体中电流强度跟它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大量实验表明,欧姆定律适用于纯电阻电路(金属、电解液等)。 同时,欧姆定律里提出一个新物理量电阻。 2. 电阻 1. 定义: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叫做这段导体的电阻。 2. 量度式: 说明:①对于给定导体,R一定,不存在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的关系。 1. 这个式子(定义)给出了测量电阻的方法伏安法。 1. 单位:电压单位用伏特(V),电流单位用安培(A),电阻单位用欧姆,符号Ω,且1Ω=1V/A 常用单位:1KΩ=1000Ω 1MΩ=106Ω 电阻是导体的特性,电阻与导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2. 影响电阻的因素: 电阻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越长,阻碍作用会不会越大? 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压不变,单位时间里通过电荷将增加,从而电阻变小。 实验2 按如图所示电路,依次将ABC三段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中,利用R=U/I测出三段电阻丝电阻,并加以比较。 应指出:B电阻丝长度是A的2倍,测出电阻也约为A的2倍。 说明:①R∝l C电阻丝与A等长,为了改变横截面积,C的两根电阻丝并排连入电路中,相当于横截面积增加1倍,测出电阻比A电阻小,约为A电阻的一半。 ②R∝1/S 可以写成R=kl/S,其中对同一材料导体k不变,不同材料导体k不同。K反映了材料导电性质,称作电阻率,用ρ表示。 ③电阻率ρ ρ=RS/l,这提供了一种测量ρ的方法。 当S=1m2 l=1m时,ρ在数值上等于R。 强调:ρ的大小由导体材料决定。 ρ的大小与温度有关,一般ρ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实验3:把单位一根电阻丝接入前图所示电路中,测出电阻来,用酒精灯加热。再看电压表、电流表读数,可以计算出电阻,从而判断电阻增大了。 1. 总结:电阻定律 导体电阻跟它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R=ρl/S 1. 复习巩固 导体两端电压U不变,导体电阻率ρ,长l,横截面积S,问经过△t秒后,通过导体任一截面的电量。 若U、△t不变,导体材料也不变,要让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加倍,可采用什么办法? 若U、△t及导体体积都不变,导体材料给定,要让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加倍,可采用什么办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