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轮专题练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5高考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轮专题练习

‎【金版教程】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随堂对点练习 新人教版 ‎[2013·宁波模拟]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下图所示。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B.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C.区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解析: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答案:C ‎2.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 ‎①行政区 ②政治文化区 ③热量带 ④干湿区 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和青岛市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解析:图中A的边界是明确的,应为行政区、政治文化区等边界线,而热量带、干湿区等区域界线是模糊的。‎ 答案:C 区域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结合下面两图回答3~4题。‎ ‎3.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始终占绝对支配地位,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B.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产值不断上升 C.成长阶段后期,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从而导致区域走向衰落 D.人地关系越来越不协调 解析:成长阶段初期,第一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整体下降,但是其产值是不断上升的;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是区域发展的最终趋势,并不是导致区域走向衰落的原因;在成长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导致了人地关系越来越不协调。‎ 答案:D ‎4.若乙图中各点分别代表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A—B—C B.B—A—C C.B—C—A D.C—A—B 解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区域产业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最典型的特点是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上升。‎ 答案:D ‎5.[2013·南京二模]大江、大河的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点开发区域。读“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黄河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生长速度减慢,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监测和分析两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最有效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有________。‎ ‎(2)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碱化问题突出,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相比,简评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发展的条件。‎ ‎(4)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是黄河三角洲经济区的目标和方向,试分析其实现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基本途径。‎ 解析:(1)河流三角洲是泥沙沉积作用的结果;黄河三角洲的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则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加强会使河水带来的泥沙减少,从而使三角洲增长减慢;监测用遥感技术,分析要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2)土地盐碱化主要是由于大水漫灌,使地下水位上升,从而把地下盐分带到表层,经蒸发后盐分留在地表。(3)区域发展条件一般包括资源、交通、科技、劳动力、产业基础等方面,主要要对比长三角进行分析。(4)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即一、二、三产业的生态化,其中第二产业的生态化就是要发展清洁生产。‎ 答案:(1)流水堆积作用 加强了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RS、GIS ‎(2)自然原因:地势低,地下水位高且含盐量高;降水量少,蒸发旺盛。人为原因:不合理灌溉。‎ ‎(3)优势条件:后备土地资源丰富;石油、海盐资源丰富。劣势条件: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处于劣势;水资源短缺。‎ ‎(4)(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发展生态农业;(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第三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