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方案全国通用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四环境保护听课手册模板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通用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四环境保护听课手册模板

专题十四 环境保护 ‎■ 搭建体系 ‎■ 核心提炼 ‎1.环境与环境问题。‎ ‎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4.环境污染与防治。‎ ‎5.环境管理。‎ 命题点一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2015·全国卷Ⅰ]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 考点透析 ‎1.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自然资源 主要问题 直接原因 共同原因 矿产资源 面临枯竭 ‎ 滥采滥用,废弃物处理不当 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口的快速增长 土地资源 耕地减少和土地退化 ‎ 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 水资源 水资源紧张 ‎ 过度开发和水污染 ‎ ‎2.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不合理开 发利用的 主要表现 ‎ 滥垦草地、沼泽地,非农业用地面积不断扩大,等等 ‎ 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对野生动物滥捕滥猎 ‎ 过度抽取地下水,不合理的灌溉,等等 ‎ 滥采滥用矿产资源,废弃物处理不当 产生的环 境问题 ‎ 土地遭到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耕地面积不断缩小,等等 ‎ 森林面积不断减小,许多野生动植物已灭绝或濒临灭绝,不同程度地破坏了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 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土壤次生盐渍化 ‎ 矿产资源浪费以至枯竭,环境污染 ‎3.资源的利用、保护措施 ‎ ‎(1)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在开发利用中不断减少,无法持续利用,必须实行保护性开发,以便重复利用或尽可能延长利用期限。‎ ‎ (2)可再生资源利用要采取积极措施,在利用过程中,促进其存量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 ‎ 4.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开发与利用的措施 ‎ ‎ ‎ 图141‎ ‎■ 新题预测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超级农场主Rossi兄弟拥有2.67万公顷棉花田,由于土壤越来越坚硬,必须深犁‎1米左右才可以继续耕种,普通的拖拉机已无法完成。1977年Rossi兄弟花了30万美元找到某公司定制了一个大个头拖拉机来犁地。它的马力达750 900匹,犁宽‎24米,可耕深‎1米以上,最大耕速每分钟可达‎0.4公顷,为史上世界最大的农用拖拉机。‎ ‎(1)Rossi兄弟的2.67万公顷耕地的土壤变得越来越坚硬,其原因可能有哪些?‎ ‎(2)如果Rossi兄弟在他们的2.67万公顷耕地上年复一年地种植棉花并用这种拖拉机来耕作,可能会出现哪些生态问题?‎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广西北海市合浦县,过去沿海风景优美,水产丰富,生长着中国面积最大的珍稀植物红树林。现如今出现了众多开采石灰岩的私营矿场,且规模逐步壮大,与采石场相邻的地方还建有多个碎石场,这些已经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图142示意合浦县沿海岸线铺开的连绵矿坑。‎ ‎ ‎ ‎ 图142‎ ‎(1)分析采石场和碎石场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危害。‎ ‎(2)指出当地国土管理部门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命题点二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2[2015·福建卷] 图143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43‎ ‎ (1)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3[2015·海南卷] 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之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堆;但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时,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图144示意某区植被分布,图145为灌丛沙堆景观。‎ 图144‎ 图145‎ 简述绿洲边缘的灌丛沙堆在其不同发育时期对绿洲的影响,并提出灌丛荒漠生态保护措施。‎ ‎■ 考点透析 ‎1.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生态环 境问题 成因 危害 防治措施 森林破坏 自然原因:森林火灾、病虫害。人为原因:毁林开荒、砍伐薪柴、商业采伐等 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温室效应增强、物种灭绝等 封山育林、采育结合、退耕还林,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草地退化 ‎ 自然原因:气候异常、降水减少。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农垦 ‎ 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还会使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 控制人口数量,改善经济结构,退耕还草,舍饲养畜,等等 湿地干涸 ‎ 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和沼泽。人为原因: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造田等 ‎ 气候恶化、水旱灾害加剧、水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 加大对湿地保护的宣传力度,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和执法,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地,等等 生物多样 性减少 ‎ 自然原因:自然灭亡。人为原因:狩猎、污染,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破坏 ‎ 使人类生存环境恶化,限制人类生存和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 ‎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2.分析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时,可遵循以下步骤进行:‎ 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剖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构建生态环境变迁的因果链→总结与之相关的其他生态环境问题。其中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具体可从以下思路展开:‎ ‎(1)自然原因分析 ‎①地形原因(海拔、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封闭状况等)。‎ ‎②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 ‎③土壤原因(土壤组成、肥力、质地等)。‎ ‎④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 ‎⑤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 ‎(2)人为原因分析 ‎①人口增长。‎ ‎②农业结构与生产方式。‎ ‎③能源消费结构与工业生产方式。‎ ‎④生产技术与政策导向。‎ ‎■ 新题预测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虫草行业某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某年7月,最优档次的冬虫夏草批发价格已达到每千克26万元。而零售价格更为惊人,以北京某著名药店为例,该月上好冬虫夏草的价格高达每克888元,是金价的三倍。畸高的价格必然带来疯狂的采挖,每年4—6月是冬虫夏草采挖季节,翻遍每一片草皮,在冬虫夏草采挖大军的眼中是唯一的致富路径。青藏高原地区持续多年的气候变化让优质冬虫夏草变得越来越少,疯狂的采挖更是竭泽而渔,产量减少已成必然,如果再不采取保护措施,也许冬虫夏草的灭顶之灾已为期不远。冬虫夏草的采挖季节正是青藏高原草甸的恢复生长期,采挖冬虫夏草对草甸的恢复有很大的影响。据统计,每采集一根冬虫夏草,至少会破坏30平方厘米的草皮,专家估计一名冬虫夏草采挖者一年就要破坏数千平方米的草地。‎ ‎ ‎ 图146‎ 指出乱采滥挖冬虫夏草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产生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命题点三   主要的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4[2015·山东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漫天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近年来,某企业在该基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图147为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 图147‎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 ‎■ 考点透析 ‎1.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对策分析思路 ‎(1)分析主要的人类活动,找出污染源。‎ ‎(2)分析形成环境污染问题的环境因素,如水体的自净能力、地形的封闭程度、大气的稳定程度、热量条件等。‎ ‎(3)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措施 图148‎ ‎2.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环境污 染问题 成因 危害 防治措施 大气 污染 ‎ 人为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出大量粉尘和酸性气体。自然原因:特定的气象和地形条件会加重大气污染 ‎ 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危害人畜健康,污染土壤、水体、生物,腐蚀建筑物 ‎ 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发展洁净煤技术,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合理布局工业生产,等等 水污染 ‎ 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 ‎ 影响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影响动植物生长繁殖 ‎ 保护水源,限制污水排放;建污水处理厂;合理布局工业生产;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固体废 弃物 污染 ‎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生活垃圾和工业生产活动排放的生产垃圾 ‎ 污染大气、水体、土壤,占用耕地,影响环境卫生,危害人体健康 ‎ 填埋、焚烧、堆肥,分类处理并回收利用 噪声 污染 ‎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等 ‎ 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损伤听力,诱发各种疾病,等等 ‎ 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接受者的防护 海洋 石油 污染 ‎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 ‎ 石油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生物的毛、皮丧失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死亡;油膜覆盖表层海水,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沉降至海底的石油影响海洋底栖动物的生存;石油氧化分解会消耗水中溶解氧,间接危害生物生存;破坏海滨风景,影响海滨美学价值 ‎ 除控制污染源、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外,可通过围油栏、吸附材料、消油剂等进行处理 ‎■ 新题预测 ‎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49示意从数字看我国土壤污染现状(点位超标率是指土壤超标点位的数量占调查点位总数量的比例)。‎ 图149‎ 材料二 图1410为我国大陆地区土壤污染分布图。‎ 图1410‎ ‎(1)造成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简述我国大陆地区土壤污染的分布特点。‎ 命题点四   环境问题与管理 ‎5[2015·全国卷Ⅱ] 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 ‎ ‎■ 考点透析 ‎1.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 ‎(1)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 首先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材料中判断出环境问题是什么,属哪种类型(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或资源枯竭),其表现和分布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特征,弄清环境问题的类型便于与自己已有的有关环境问题的知识进行联系。‎ ‎(2)成因分析 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环境问题多数是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也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3)后果与危害 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哪些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温室效应的增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的重大影响等。‎ ‎(4)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有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环境管理 ‎(1)环境管理的目的: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维护生态平衡。‎ ‎(2)环境管理的内容:资源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管理。‎ ‎(3)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 ‎■ 新题预测 ‎5.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重要的橡胶产区,根据图1411,回答下列问题。‎ 图1411‎ ‎(1)据报道,该地区的居民大量地毁林种植橡胶,试分析可能会引发哪些环境问题。‎ ‎(2)如果你是环保专家,请就上述问题提出可行性措施。‎ 专题十四 环境保护 ‎■ 考点归纳总结 例1 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 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土壤的保护。注意从开挖石料前、堆放弃料后两方面回答。理由从降水、土壤等角度回答。‎ 例2 (1)特点:湿地面积减小。‎ 原因:由于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促使人类大规模开发湿地。‎ ‎(2)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湿地面积变化特点及其原因。根据图示可知,湿地面积减小,耕地、人口增加。由于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伴随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促使人类大规模开发湿地,因此造成湿地面积减小。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保护湿地的措施。保护湿地的措施主要是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 例3 影响:灌丛沙堆早期具有固沙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绿洲;但如果灌丛死亡,则其早期固定的沙成为沙源,为沙漠化提供物质基础,威胁绿洲。‎ 措施:保护山地植被,增强水分涵养;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生态需水;禁止采伐灌木;采用草方格固定大型灌丛沙堆。(答出其中两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绿洲等生态脆弱区的环境保护。灌丛沙堆在其不同发育时期对绿洲的影响主要结合材料,从早期的阻挡风沙,到后期的流动沙丘,分析灌丛早期对沙丘的保护和后期死亡后对沙丘的威胁。保护措施主要从固沙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两个角度分析。‎ 例4 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加气砖保温效果好,节省能源;减轻空气污染;减轻水污染。‎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可从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土地资源、节省能源以及减轻空气污染、水污染方面回答。‎ 例5 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 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 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按环境承载能力规划人口,将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人口转移到较适宜的地区。‎ 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使农民认识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要性,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 客土移植: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 ‎(答出五项即可)‎ ‎[解析]‎ ‎ 本题考查贵州某喀斯特山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贵州位于我国南方多雨地区,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貌,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一有自然原因——石灰岩地区、多雨、土层薄,二有人为原因——人口增长快、过度开垦、砍伐森林等。人多地少、家庭贫穷、教育落后等是导致当地水土流失的主因。因此,当地政府应从解决当地贫困入手,在宣传教育、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经济手段等方面采取措施,同时采取直接措施保护、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 新题预测 ‎ ‎1.(1)水土流失、风力侵蚀使其失去了疏松的表土层;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板结。‎ ‎(2)土壤肥力进一步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棉花病虫害增多。‎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土地变得越来越坚硬应该是不合理种植棉花导致的。第(2)题,从土壤板结的角度分析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破坏沿海红树林植被,使沿海侵蚀加剧;造成土地资源破坏;造成严重的粉尘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 ‎(2)加强管理,有序开采,做好矿石开采区的土地复垦,划定沿海红树林保护区。‎ ‎[解析] 第(1)题,注意采石场的沿海位置,从这一角度考虑其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危害。第(2)题,措施要从管理、合理开采、采后恢复重建等方面分析。‎ ‎3.危害:草地遭到严重破坏且恢复困难,引起水土流失、草地退化甚至沙化,使物种数量锐减。‎ 措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强护草执法宣传和巡检工作;限制冬虫夏草的采挖并加强科学管理;退人还山、生态移民,营造无人生态区;有效开展植树造林和人工草地建设;建立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提高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每采集一根冬虫夏草,至少会破坏30平方厘米的草皮,所以乱采滥挖冬虫夏草将导致青藏高原草地遭到严重破坏,且恢复困难。还容易引起水土流失、草地退化甚至沙化,使物种数量锐减。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强护草执法宣传和巡检工作;应该限制冬虫夏草的采挖,并加强科学管理;实行退人还山、生态移民,营造无人生态区,有效开展植树造林和人工草地建设;应该建立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提高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1)工矿业发展过程中,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尾矿堆放、废水排放;居民生活垃圾在郊区、农村地区不合理的堆放、填埋;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用污水灌溉;等等。‎ ‎(2)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的,东部地区土壤污染重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达地区土壤污染重于欠发达地区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解析] 第(1)题,造成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为工矿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农业生产等人为活动。第(2)题,总结材料二图中的信息作答即可。‎ ‎5.(1)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导致旱季缺水;引发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生物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2)合理规划与布局,严格控制橡胶林面积;发展立体农业,改变单一种植模式;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环保宣传与执法。‎ ‎[解析] 第(1)题,材料显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植被砍伐带来的生态破坏,如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第(2)题,可行性措施主要从保护环境方面分析,可从生物、工程、管理和宣传教育等角度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