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热点长效从哥本哈根会议联想到环境保护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热点长效从哥本哈根会议联想到环境保护

‎2010年高考历史热点:从哥本哈根会议联想到环境保护 一、时事热点材料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此次会议有19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其中仅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就超过100人。《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即将到期,本次会议持续到‎12月18日,主要任务是确定全球第二承诺期(2012年到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安排。中国在至关重要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前夕宣布量化减排目标,显示了中国继续加大力度、减少经济发展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坚定决心。中方希望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并切实坚持和兑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新华社北京‎2009年12月26日电(记者江国成)哥本哈根会议中国代表团谈判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26日说,哥本哈根会议取得两大重要成果,是一次成功的会议:这次会议坚持了相关国际公约、议定书和路线图,明确了下一步继续谈判的方向;在发达国家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行动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在长期目标、资金和行动透明度问题上达成重要共识。‎ 但是,由于发达国家采取拖延战术,导致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在强制减排目标、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等关键问题上进展不大。‎ 二、历史考点分析 ‎1.中国古代史:‎ ‎(1)先秦:商朝、西周的时候,人们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到战国时,国家已有正式的法律条文,约束乱砍滥伐的行为,保护自然资源。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先秦时期,黄河中上游地区气候温和,植被茂密,整个黄土高原的木覆盖率超过50%。先民在此逐水而居,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规律为社会造福。‎ ‎(2)秦汉:秦始皇统—中国之后,开始大兴土木,毁伐森林。为修建阿房宫,砍光整个蜀地山岭上的树木,故有“蜀山兀,阿房出”之说。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及过度开发,导致黄河多次泛滥。但“云梦竹简”《田律》,对砍伐林木、捕捉鸟兽、毒杀鱼龟等都有季节限制。‎ ‎(3)南北朝:中原战乱,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因少数民族的内迁有所扩展,两汉时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4)隋唐:隋朝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在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并且创制筒车、曲辕犁等发展农业牛产。由于人口的增加,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出现了放火烧山、向山要田和围湖造田等现象。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生态平衡有所影响(围湖造田降低了湖泊的调水能力;向山要田加剧了水土流失)。‎ ‎(5)明清:在自然保护方面,除袭用旧时的自然资源政策外,别无其他特别之处。清朝前期人口急剧膨胀,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明清时期人口进一步增加,清朝开垦的荒地面积大量增加,围湖造田的现象口益增多,人地矛盾愈发突出,此外,从明清两代开始颁布山川弛禁制度,在一定范围内开放山林,以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这从长远来看,又造成了山区因长期被开发和掠夺而产生的环境恶化局面,以致现代山区脆弱的生态系统已不能承受严重的环境污染,山区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2.中国近现代史:‎ ‎(1)半殖半封开始时期:鸦片战争后,列强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创办了砖茶厂和缫丝厂。由于茶叶出口量大增,国内福建等沿海省份茶叶的种植也增多,这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种植方法导致土地等自然资源被破坏。‎ ‎(2)半殖半封形成时期:在列强侵略和统治危机加剧的情况下,为解决内忧外患问题,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张之洞在建立汉阳铁厂时,因观念的落后、政治阻力等因素,厂址没有选择在靠近铁矿所在地大冶县的地方,违背了规律,影响到了自然环境 ‎(3)建国后的50年经历了三次资源环境恶化:一是1958年“大跃进”导致的第一次资源环境恶化,二是“文化大革命”导致的第二次资源环境恶化,三是改革开放之初的第三次资源环境恶化。前两次均系国家当时领导人的决策失误所造成的,而第三次则是人口惯性增长和粗放型经济济发展所造成的。‎ ‎(4)建国后环境保护工程、政策与法制:建国后党和政府举办了许多改善生态环境的大型工程,如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三北防护林”等等。西部大开发特别关注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再造秀美河山”。党和政府还制订了退田还湖、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已经初见成效。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还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等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2004年12月9日起实施)。‎ ‎3.世界近现代史:‎ ‎(1)三次工业革命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世界近现代史上,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破坏,生态破坏和污染问题愈演愈烈,主要表现为:因工业生产将大量化学物质排入水体而造成的水体污染事件;因煤和石油燃烧排放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大气污染事件;因工业废水、废渣排入土壤而造成的土壤污染事件;有毒化学物质和致病生物等进入食品而造成的食品污染公害事件。‎ ‎(2)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如印度社会发展的问题(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等因素)。‎ ‎(3)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 ‎①提出原因: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知识经济兴起的结果。随着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变化,人类社会发展的观念从注重速度和数量转向注意效益和生活质量。此外,世界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也是可持续发展观念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②含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从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被广泛接受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转变而成的,它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求又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 ‎③标志: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同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国形成共识。‎ ‎④影响: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人类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道路。是人类社会实现良性发展战略的唯一正确选择。它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转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认识:‎ ‎(1)基本结论:对自然的无度索取,必然会破坏生态平衡,人类也必然遭到惩罚。‎ ‎(2)经济活动的影响: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很小;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改造自然,人地关系开始不协调;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呈现全面的不协调;知识经济时期,人类认识到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注重可持续发展。‎ ‎(3)政治环境的影响:频繁的战争和地质变迁、灾害也会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如丝绸之路上曾创造辉煌文明的楼兰古国,张骞通西域时还沟渠纵横、植被茂盛,如今已完全淹没在了漫漫黄沙中。‎ ‎(4)科学技术的影响: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产生极大的负效应,如环境公害、生态失衡、资源危机等问题。20世纪的世界十大环境公害事件、当代日益突出的“水危机”都说明人与自然关系遭到严重破坏。‎ 三、高考真题选编 ‎01.(2004天津文综39)(34分)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图6),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4分)‎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4分)‎ ‎(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9分)‎ ‎(4)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分)高考资源网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5)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12分)‎ 答案要点:‎ ‎(1)范畴: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2)变化: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3)活动:放火烧山,围湖造田。原因:古人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性;魏晋以来,大量人口南迁,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因过度开垦土地,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4)主要因素: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 ‎(5)体现联系观点:①联系具有普通性、客观性。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的反复循环体现了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循环经济的流程还体现出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③循环经济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02.(2008四川Ⅰ卷文综39题第(1)、(2)问)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407年,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在无定河以北、黑水以南修筑都城(统万城)。赫连勃勃曾叹曰:“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自马岭以北,大河以南,未有若此之善者也。”北魏灭夏以后,这里成为牧场,唐初为农业区,唐末以后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底沙泛起成流沙。至北宋末,这里已是一片沙漠(今毛乌素沙漠)。‎ ‎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隋至宋初统万城地区人口统计略表 时间 户数 口数(每户以5口估算)‎ 隋 ‎11673‎ ‎58365‎ 唐中期 ‎12635‎ ‎63175‎ 北宋初期 ‎21386‎ ‎106930‎ ‎ ——摘编自《隋书》《旧唐书》《太平寰宇记》等 材料三 1886年美国首次出现沙尘暴,1894年和1913年美国中西部地区又分别发生两次沙尘暴。1931年发生严重干旱,1932年冬刮起了强风,加剧了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芜。据美国官方统治,如果以能见度小于一英里为准的话,这样的沙尘暴1932年14次,1933年38次,1934年22次,1935年40次。整个沙尘暴肆虐范围达1000万英亩。沙尘暴造成美国农业减产和农业收入减少。频繁的沙尘暴对美国人来说,如同恶梦一般。当时的一首歌这样唱道:“这漫天尘土侵入我的家乡,从此我不得不漂泊四方。一场尘暴来势汹汹……好像乌云遮住太阳。” ‎ ‎ ——摘编自(美)唐纳德•沃斯特《尘暴》‎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统万城建立哪一历史时期,说明该城所在地区自建城至北宋末年自然环境的变化及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沙尘暴频发的历史原因及影响。(10分)‎ 答案要点:‎ ‎(1)时期:东晋十六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变化:建城之初当地水草肥美,后逐渐变为沙漠。原因:改牧业为农业,植被破坏;人口不断增加,过度开发。‎ ‎(2)原因:西进运动;大批移民不断开垦土地,植被破坏,粗放式耕作。影响:农业遭受损失;生态危机与经济危机并发;使美国人进一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03.(2008四川延考区文综39第(1)、(2)问)(20分)阅读分析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黄河源出巴颜喀拉山,于山东垦利县境入海。其干流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黄河养育着中华民族,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决口、改道最多的河流。春秋以前,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入海,河道无所约束,漫流改徙无定,时常多股河道并存。战国时期,黄河下游两岸筑堤,河道逐渐固定。由于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浊重,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汉文帝时黄河下游出现大规模决口。东汉初年,王景治河,随地势高低,截弯取直,修筑堤防,开辟了一条新的河道。其后,北方游牧民族入居黄河中游,大片土地由耕转牧,水土流失相对减缓。至唐末,800年间黄河下游河道相对稳定。‎ 北宋初年,随着黄河下游河道逐渐淤高,出现悬河,“高民屋殆逾丈”‎ ‎。1128年,宋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于李固渡扒开河堤。黄河决口,东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泗入淮。此后七百多年间,黄河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夺淮入海,多次决口、改道,改变了黄淮平原的原有水系。水患遍及黄淮平原,洪水吞没大片土地,夺去千万人的生命和财产。洪水过后形成的许多沙丘和沙垅,吞噬大量农田、房屋,淤没城市,淤塞运河,阻塞交通。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 ‎ ——摘编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1)概括指出北宋之前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10分)‎ ‎(2)为什么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10分)‎ 答案要点:‎ ‎(1)历史地位: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夏、商、周主要活动区域;经济重心;历代政治中心;文化和民族融合的核心区域。‎ ‎(2)原因:中游过度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下游防治不力,灾害严重;战乱频繁;人工决口导致夺淮入海,水系破坏,环境恶化;农田、城市淤没。‎ ‎04.(2009年浙江文综39)(26分)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已的见解。‎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已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蓝剑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突顶的图景。‎ ‎ ——马克等《世界史考史》‎ 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暧,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9分)‎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13分)‎ 答案要点:‎ ‎(1)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和劳动力(3分)。三项因素如何取得: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6分)。‎ ‎(2)主要原因: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4分)。‎ ‎(3)直接影响: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积极方面每点2分,共8分);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消极方面5分)。‎ ‎05.(2009上海文综14)‎2009年3月28日晚上8时30分至9时30分,全球上千座城市,数千万人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的熄灯活动。该活动的主旨是 C ‎ A.节约用电 B.观察星空 C.宣传环保 D.纪念爱迪生 ‎06.(2009年四川文综23)近年来大量出现图7这样的公益广告。导致这类广告大量出现的原因包括 C ‎①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②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传播 ‎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 ‎④工业化导致自然资源大量消耗 A.①②③ B.①③④ ‎ C.①②④ D.②③④‎ ‎07.(2009年江苏历史20)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D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 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四、原创试题演练 ‎01.《吕氏春秋》记载:“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下列不属于上述思想的是 A A.古代不重视渔业和山林开发 B.古代人民提倡不要过度捕鱼和焚毁山林 ‎ C.战国时期就有关于环境保护的思想 D.反映了古代人民已经具有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02.《田律》规定(大意):从春季2月开始,不准进山砍伐林木;不准堵塞林间小道;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樵,烧草木炭;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不准毒杀鱼龟;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阱,以上禁令,到7月才能解除。《田律》为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是 C A.战国秦汉时期的法律非常严酷 B.封建君主力图把山林湖泊占为己有 C.战国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意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D.《田律》中的规定是不科学的,说明人们还不尊重客观规律 ‎03.“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秦朝在阴山一带设立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B A. 桂林郡 B. 九原郡 C. 南海郡 D. 辽东县 ‎04.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环境状况改善的原因有 C ‎①北朝各政权统治者的重视 ②中原战乱,农耕规模缩小 ‎ ‎③畜牧业因少数民族内迁有所扩大 ④北方地区防护林带的营建与保护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05.下列现象都是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对自然生态平衡产生消极影响的有 A ‎①昔元光(汉武帝年号)之间,人庶炽盛,缘堤垦殖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规模扩大 ③唐朝时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 ④清代在不适宜生产稻麦的贫瘠土地上种植玉米、甘薯 A.①③ B. ②③ C.①② D.②④‎ ‎06.孟子在《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强调:“不违农时,谷不可胜(尽)食也;数(cù,密)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下列活动没有违背其思想的是 D A. 秦朝修建长城和骊山陵墓 B. 唐朝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 ‎ C.“大跃进”期间大炼钢铁 D. 新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 ‎07.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 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B A.颂扬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巨大成就 ‎ B.反映了大跃进时期违背客观规律对环境的破坏 C.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 D.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08.图是1858年英国著名的幽默杂志《笨拙周刊》刊登的反映泰晤士河的一幅漫画,题为“沉默的强盗”。画面为象征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该图的立意是 D A.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大力对外扩张,成为海上强盗 B.社会秩序混乱,泰晤士河上强盗频繁出没 C.泰晤士河的航运业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 D.环境污染已经威胁到人们生存,希望引起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09.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D ‎①蒸汽机广泛应用 ②化工业兴起发展 ③太阳能开发利用 ④电子产品普遍使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类越来越多地对自然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C ‎①汽车尾气大量排放到空气中,有的地区甚至出现酸雨现象 ‎ ‎②工厂里高耸的烟囱冒出滚滚浓烟,隆隆的机器声打破了宁静的田园生活 ‎③废旧的电子产品释放的辐射严重就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11.“各国应本着全球伙伴精神,为保存、保护和恢复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进行合作。”该条文出自 D A. 1919年,《国际联盟盟约》 B.1945年,《联合国家宣言》‎ C. 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 D.1992年,《里约热内卢宣言》‎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云:“今日学者已不再以(研究历史与气候变迁之间的关系)为笑谈。晚近历史学家与气象学家之研究,明示气温、气压与雨量曾不断变化,一遇变化辄影响及于树木、河流、冰川、海拔,以及稻米、玉米、橄榄、葡萄,以及人畜之生长。”‎ ‎ ——布罗代尔《文明与资本主义》第一卷 ‎ 材料二 科学家竺可桢通过研究中国五千年来气候之变化,指出中国16世纪后半叶趋于寒冷,至17世纪最冷。自天启6年(1626年)至崇祯13年(1640年),气候益转严厉,自然灾害频繁。‎ 材料三 明末各地灾情情况选登 崇祯元年(1628年)‎ 自四月至七月不雨,八月恒雨,霜杀稼,冬大雨雪、木冰,岁大饥。陕西饥,延巩民相聚为盗。‎ 崇祯5~7年 京师饥,御史龚廷献绘饥民图以进 崇祯13年(1640年)‎ 两京、山东、河南、山西、陕、浙旱蝗。河南北数千里,白骨纵横,民父子相食。‎ ‎——据(《明史》等资料汇编 ‎ 材料四 ……内城陷。帝(崇祯)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御书衣襟日:“朕凉德藐躬,上千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 ——《明史》卷二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了布罗代尔怎样的史学观点?‎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自然环境变化对明朝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崇祯皇帝认为明朝灭亡与“天咎”相关,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政治观?‎ ‎(4)自然灾害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试结合明朝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说明自然灾害与明朝灭亡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 ‎(1)肯定了地理环境(自然环境、气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2)自然灾害频繁,饥荒严重,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 ‎(3)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4)君主专制统治,政治黑暗腐朽,不能有效抵御、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小农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因此自然灾害导致了明朝社会矛盾激化,政局动荡。‎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认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为可为天下王。”“山林虽近,草林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 材料二 荀子说:“养长时,则六畜生;杀生时,则草木植。”“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材料三 秦《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毋毒鱼鳖……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 材料四 汉淮南王刘安说:“教民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植桑麻。肥硗(硗:指土地坚硬不肥沃)高下,各因其宜。丘陵阪险不生五谷者,以树竹木,春伐枯槁,夏取果萌,秋畜疏食,冬伐薪蒸,以为民贵。”‎ 材料四 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仍然处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 粗放型的传统发展模式。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资金、劳力、原材料和能源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以1吨标准燃料所产生的GDP比较,我国为395.8美元,美国为2172.8美元,日本为5747.8美元,德国为4351.5美元,印度为1430美元,世界平均为2167美元。消耗同样的能源所创造的产值,我国大大低于世界的平均数,单位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我国人口、环境、资源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研究表明,中国人口最大容量不能超过16亿,而目前已达13亿。每年净增1400万人口,要消耗掉每年新增国民收入的1∕4。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还有劳动人口增长高峰已经到来。人口文化素质在世界属于偏低,贫困人口在全国总人口的1∕17。资源短缺对未来发展压力很大。我国主要资源人均水平都远远低于世界水平。由于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还将继续下降。农业生态资源条件先天不足,目前还在继续恶化,生物资源进一步锐减。生态环境问题已危及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20世纪90年代初已超过1000多亿。如果再不正确处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那么多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很可能被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等问题所抵消。‎ 材料五 1952年,洛杉矶有近400名老人因光化学烟雾的污染造成心肺衰竭而衰竭而死亡,该事件引起了全美国的高度民主重视。1963年上1952年,洛杉矶有近400名老人因光化学烟雾的污染造成心肺任的美国总统约翰逊提出建立“伟大社会”的施政纲领,其中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伟大社会”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约翰逊执政其间,国会通过的立法中就有3个控制水质和空气污染的立法。“伟大社会”被称为自罗斯福“新政”以来最雄心勃勃的社会改革计划。‎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管仲和荀子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2)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3)据材料四,你认为我国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有哪些?我国政府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环境问题?‎ ‎(4)罗斯福总统采用什么方法推行“新政”?约翰逊政府为治理环境污染采取的措施与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方法有何不同?‎ 答案要点:‎ ‎(1)主张: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将保护与发展协调起来。‎ ‎(2)问题:秦朝重视用法律手段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生态平衡;《田律》是较早的环保法令之一,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3)成因:粗放型模式使资源利用率低;人口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恶化。解决措施:重视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解决人口增长、老龄化及贫困人口问题;综合治理生态环境问题。‎ ‎(4)方法:国家加强对经济的计划指导。不同:加强政策重视和立法工作。‎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