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项练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专项练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选择题 ‎1.滥伐森林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地下水位 持续上升 ③土壤肥力下降 ④河流水位下降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2.下图为我国某区城自然地理要素关系,该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 A. 稳定性                                B. 整体性                                C. 差异性                                D. 制约性 ‎3.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19~20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2019年起,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棕地整治——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开发新型居住区,发展工业旅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1)卢萨蒂亚棕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 A. 人口锐减                           B. 产业升级                           C. 资源耗竭                           D. 生态恶化 ‎(2)德国整治卢萨蒂亚棕地的首要任务是(  ) ‎ A. 优化交通布局                  B. 改善生态环境                  C. 发展旅游产业                  D. 促进商业发展 ‎(3)下列城市中,最适合推广卢萨蒂亚棕地整治模式的是(  ) ‎ A. 甘肃玉门                           B. 辽宁鞍山                           C. 四川成都                           D. 湖北武汉 ‎4.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读图回答小题。 ‎ ‎(1)按图中字母顺序将①地表侵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水土流失、④植被条件差填入,其顺序正确的是(  )。 ‎ A. ③④②①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④①③‎ ‎(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 A. 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淤积严重                         B. 河流汇水速度快,水位升高 C. 河流落差减小,水流速度减慢                             D. 河流含沙量增大,水质下降 ‎5.下列自然带中,岩石的风化壳最厚的是(    ) ‎ A. 热带雨林带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寒带苔原带                  D. 热带草原带 ‎6.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下图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 ‎ A. 0.55,0.50                       B. 0.30,0.50                       C. 0.55,0.35                       D. 0.30,0.35‎ ‎(2)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 ‎ A. 大气环流、地形         B.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地形         D. 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7.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下潜水位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 ‎(1)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 A. 云贵高原                       B. 松嫩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黄淮海平原 ‎(2)当该地区地下潜水位达到一年中最低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黄河河套地区出现凌汛现象                                B.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雨季 C. 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基本结束                             D. 太平洋热带气旋频繁影响该地区 ‎(3)当该地区地下潜水得到补给最多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附近 C. 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D. 我国北方地区常出现沙尘暴天气 ‎8.扎日南木错亦称塔热错,位于藏北高原南部,海拔4613m,属东西向构造断陷湖。湖泊形态不规则,南北两岸较窄,东西两岸地势开阔。湖区地处藏北高寒草原地带,气候寒冷、干旱,为纯牧区。属咸水湖,湖水蔚蓝,透明度好,但水生生物少,只在湖泊局部浅水区生长茂密的水草和藻类,引来成群的水禽觅食。下图为扎日南木错等深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1)湖泊面积约为(  ) ‎ A. 1000km²                          B. 2019km²                          C. 3000km²                          D. 4000km²‎ ‎(2)图中输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有水禽觅食的水域最可能是 (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 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 全部为干旱区、内流区 D. 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2)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10.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南部,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属贫营养湖,湖水透明度极高。俄国大作家契诃夫曾描写道:“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每春秋季时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湖边沙滩上生长着一些奇特的松树,有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成年人可以自由的从根下穿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1)导致贝加尔湖湖水“温柔碧绿”的原因不包括(    ) ‎ A. 湖泊较深         B. 湖中的藻类植物繁殖快         C. 河流入湖泥沙量小         D. 湖泊周围的人类活动少 ‎(2)“高跷树”根部裸露的原因是(    ) ‎ A. 降水丰富,便于树木吸收水分                             B. 冻土深厚,根部不易深入土壤 C. 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                             D. 积雪掩盖,利于树木安全越冬 ‎11.如图中,图1为桂林山水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 ‎(1)桂林山水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 ‎ A. 差异性                                B. 整体性                                C. 开放性                                D. 独立性 ‎(2)图2中①②③④代表地质作用,可以表示图1中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    ) ‎ A. 风力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强烈                             B. 多外流河和咸水湖 C. 流水侵蚀严重,风力侵蚀微弱                             D. 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多 ‎13.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下列各题。 ‎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 ‎ A. 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 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 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 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2)该示意图体现了(    ) ‎ A.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 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C.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D.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14.读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巴厘岛东、西部存在区域差异,稻田主要分布在该岛东部,其原因最可能是(    ) ‎ A. 东部地区地形平坦                                              B. 东部有肥沃的火山灰土 C. 西部水热条件不如东部优越                                D. 东部地广人稀,利于机械化生产 ‎15.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欢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 ‎ A. 缺乏分解者         B. 缺少枯枝落叶         C. 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D. 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16.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这体现了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是(   ) ‎ A. 分布的不平衡性                B. 资源间的联系性                C. 数量的有限性                D. 利用的发展性 ‎17.浙江某山村进行新农村建设,拟新建带太阳能屋顶的房子.读该地地形剖面图(如图),判断房子最适宜建设在(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称:近期,巴西圣保罗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科学家认为,一种叫做“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改变了南美洲风的正常路径。下图为大气运动受阻塞前后 ‎ “正常路径与大气阻塞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 ‎(1)当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控制巴西东南部的天气系统为(  ) ‎ A. 高压系统                                B. 低压系统                                C. 冷锋                                D. 暖锋 ‎(2)关于“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以及对南美洲造成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气流为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 ②巴西东南部干旱少雨 ③亚马孙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将大幅增加 ④南美洲“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对热带地区的影响较大 ‎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9.读“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 ‎(1)该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 ‎ A. 自东南向越北                  B. 自西北向东南                  C. 自东北向西南                  D. 自西南向东北 ‎(2)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 ‎ A. 甲乙河段                           B. 乙丙河段                           C. 丙丁河段                           D. 丁戊河段 ‎20.“牛肝地”是指在红层软岩分布地区形成的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下图示意位于我国某区域“牛肝地”形成过程中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1)该“牛肝地”最可能在(  ) ‎ A. 新疆                                     B. 江西                                     C. 青海                                     D. 陕西 ‎(2)“牛肝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 气候变异                    B. 地表形态变化                    C. 过度农业活动                    D. 土壤肥力变化 ‎(3)土壤一般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部分组成。在该地区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  ) ‎ A. 土壤厚度增大           B. 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           C. 土壤肥力提高           D. 土壤水分含量增大 二、综合题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地的地质构造和地形,分别是:地形: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 地质构造:甲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 ‎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质构造的依据。 ‎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甲、乙、丙三处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为什么不能选择乙和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 ‎ ‎22.读“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图”,完成下列问题。 ‎ ‎(1)图中代号①~⑦表示的物质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 ‎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环境中的________物合成________物,同时把________能转变为________能储藏在有机体中。 ‎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10 ℃积温和粮食作物(图中阴影)分布图。 材料二: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图乙)和谷物单产(图丙)比较。 材料三: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 ‎(1)估算图甲中①、②两地≥10 ℃积温的差值范围,并与②地比较,分析①地≥10 ℃积温高或低的原因。 ‎ ‎(2)据材料一,说出图中粮食作物分布的主要地形区,并简述其自然原因。 ‎ ‎(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比较,东北地区粮食单产低、商品率高,据材料分析其原因。 ‎ ‎(4)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请你为东北地区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提几条建议。 ‎ ‎24.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新疆第一大盐水湖艾比湖(图17),博尔塔拉河、精河、奎屯河,分别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注入艾比湖,成为湖水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因生态恶化,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沙尘暴源地之一,其直接危及到河西走廊及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材料二:北疆铁路自新疆的乌鲁本齐市至中哈交界的阿拉山口,全长460千米,是兰新铁路的西延线,是欧亚大陆桥的一部分。 ‎ ‎(1)北疆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 ‎ ‎(2)艾比湖面积近年来有萎缩的趋势,其原因是________。 ‎ ‎(3)艾比湖面积的萎缩,干涸湖底扩大,造成盐渍化和沙化;使得周边地区温差________,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特点。 ‎ ‎(4)本区域承接纺织工业转移,布局全国纺织产业基地对当地积极影响是________。 ‎ ‎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例甲、乙代表的主要粮食作物应是________、________。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________ ‎ ‎(2)江苏省的工业发达,轻、重工业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主要工业有机械、电子、化工、纺织等。其中纺织和丝绸工业居全国首位。读图分析江苏发展纺织和化学工业的有利条件。 ‎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江苏省西部湖泊多的原因。 ‎ ‎26.(2019·江苏)[海洋地理]圣劳伦斯湾面积约23.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27米,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中心地区表层海水盐度27‰~32‰,深层可达33.5‰,冬季完全冰封。每年5月至9月,这里是世界最佳的赏鲸地之一。图22为“圣劳伦斯湾位置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低的原因有________。 ‎ ‎(2)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流呈________时针方向运动,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 ‎(3)每年5月底海冰开始解冻,浮冰主要积聚于海湾的________,这时鲸也开始向海湾聚集的原因有________。 ‎ ‎(4)目前,世界上许多种鲸数量减少,有的甚至濒临灭绝,分析其原因。________。 ‎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故导致水土流失加重,河流含沙量增大,土壤肥力下降,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加,河流水量大增,因此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C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森林破坏产生的环境问题。属于对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考查。‎ ‎2.【答案】B ‎ ‎【解析】【分析】从图中看,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较简单。‎ ‎3.【答案】(1)C (2)B (3)B ‎ ‎【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工业地域形成和衰落及解决措施。 ‎ ‎⑴结合材料“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卢萨蒂亚地区19—20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因此该地是由于矿产资源枯竭最终导致该地区工业设施废弃或半废弃,故选择C选项。 ⑵结合材料“2019年起,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棕地整治——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德国整治卢萨蒂亚棕地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生态环境,故选择B选项。 ⑶甘肃玉门多石油资源,辽宁鞍山多铁矿资源,结合材料“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整治的措施有回填矿坑等,成都和武汉没有矿区关闭形成的棕地,故选择B。 【点评】本题组主要考查工业地域形成和衰落及解决措施。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再现,联系传统工业的形成和衰落及解决措施解决,答案就很容易。‎ ‎4.【答案】(1)D (2)A ‎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降水集中等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水土流失,故d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造成土壤退化、地表侵蚀,故c为地表侵蚀;土壤退化后会使植被条件变差,故b为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后地表起伏变大,故a为地表起伏大。 (2)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在河道中淤积,从而影响内河航运。 故答案为:(1)D.(2)A. 【点评】该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学生需要掌握水土流失现象与气候地形植被水文之间的关系。难度较小。‎ ‎5.【答案】A ‎ ‎【解析】【分析】风化壳的发育程度与温度、降水、植物生长量有关,而且与这三个因素都呈正相关。温度变化特点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降水量、植物生长量赤道处数值最大,向副热带递减,接着向温带递增,出现第二峰值,最后向极地递减,直到为0。 风化壳的深度与后者的变化趋势一致。综上所述,风化壳厚度最厚的为热带雨林带。正确答案是A。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土壤的发育形成过程。属于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难度较大。‎ ‎6.【答案】(1)B (2)A ‎ ‎【解析】【分析】(1)依等值线的分布规律,相邻两条等值线中出现局部闭合的等值线,则闭合区域内的值“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因此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为E(0.25~0.45)、F(0.45~0.65),故选B项。 (2)依材料可知,气候要素中的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生长带来风险,结合图中E、F的位置可判定E位于四川盆地,F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不易受低温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发生伏旱和梅雨,且受寒潮影响明显,影响柑橘生长,故选A项。 故答案为:(1)B(2)A【点评】考查等值线的判读方法,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难度较大。‎ ‎7.【答案】(1)C (2)C (3)B ‎ ‎【解析】‎ ‎【分析】⑴潜水水位线受外界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有一自由水位,降水多时,地表水较多地补给地下水,潜水位上升;枯水期时,因降水少,又蒸发旺盛,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因此,由地下水位变化过程可以反映出气候的特征。由图可知,6月份应是多雨期,之后马上进入干旱期,这应该是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锋面雨带移动的一般规律,6月份锋面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的干旱则是梅雨之后的伏旱天气。C正确。 ⑵从上题分析可知潜水位达到一年中最低时为7月份。7月黄河河套地区没有凌汛现象,A错误。 我国南北进入雨季时间有差异,7月份主要是华北、东北开始进入雨季,B错误。 7月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基本结束,C正确。 图示7月出现伏旱天气,一般受台风影响较少,如果太平洋热带气旋频繁影响该地区,则地下水位会比较高,D错误。 ⑶当该地区地下潜水位最高时是6月,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A错误。 7月初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6月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附近是正确的,B正确。 6月是巴西热带草原干季,植物—片枯黄,C错误。 6月我国北方地区风力变小,降水增多,沙尘暴天气也变少,D错误。 故答案为:(1)C;(2)C;(3)B 【点评】根据潜水位变化特征判断气候特征,结合洋流、风向、地球运动等规律即可得出答案。‎ ‎8.【答案】(1)A (2)C (3)A ‎ ‎【解析】【分析】⑴由图示可以看出,湖泊南北跨约0.2个纬度,东西跨约0.5个经度;赤道上1个经纬度跨度约为110km,由此可算出湖泊面积约为1200km;该地在北纬30°附近,面积应小于1200km。选A正确。 ⑵图中四条河,丙河入湖岸线等深线稀疏,坡度最缓,携带泥沙量最大,泥沙沉积量大,岸线平缓。选C正确。 ⑶水禽觅食的水域一定是食物丰富的水域,即鱼类资源丰富的水域;应在河流入湖处、水较浅的地方。选A正确。 【点评】本题组主要考查等深线的判读、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动物觅食习性。不仅要求学生对基础的知识有较高的掌握,并且需要对动物生活习性有一定了解,要求学生的地理知识能够延伸到课堂之外。‎ ‎9.【答案】(1)B (2)D ‎ ‎【解析】【分析】(1)A 读图可知,图中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从全球大气环流来看,处于西风带,但是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且受地形阻挡,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水量小,水能资源不丰富,A错。 B 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B对。 C 大部分为干旱区,有部分半干旱区,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为外流区,C错。 D 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年际变化小,D错。 (2)读图可知,A位于天山北部,受到西风带来水汽的影响,降下地形雨,而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故选D。 故答案为:(1)B.(2)D. 【点评】该题以新疆为背景考查新疆的降水成因,以及相关的自然特征,要求学生熟悉新疆干旱背景下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要有充分的认识。‎ ‎10.【答案】(1)B (2)C ‎ ‎【解析】【分析】(1)贝加尔湖湖水“温柔碧绿”,可能与湖泊较深,河流入湖泥沙量小 ,湖泊周围的人类活动少有关。若湖中的藻类植物繁殖快,则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差,B不包括,选B。 (2)根据材料,每春秋季时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所以“高跷树”根部裸露的原因是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C对。 树林主要是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不是直接吸收降水,A错。 大风时树没吹倒,说明根部深入土壤,B错。 人可从根下穿行,说明没有积雪掩盖,D错。 故答案为:(1)B(2)C 【点评】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它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南部,中国古称“北海”,曾为中国北方部族主要活动地区。贝加尔湖是由地壳断裂陷落而成,有300多条大小河流注入,湖水大部分经叶尼塞河支流安加拉河流出,最终进入北冰洋。湖呈新月形,湖面面积3.1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17位,但平均水深730米,中部最深处达1620米;蓄水量2.3万立方千米,约占世界地表淡水总量的1/5。贝加尔湖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已有2019万年以上历史。贝加尔湖的生物具有多样性、特殊性和古老性。湖内生活着约1800种生物,其中1083种为贝加尔湖特有种。最独特的是湖水的环流直达湖底,湖水中氧气可到达1600米以下的深度,并在那里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生物世界”,而其他湖泊一般在水下200~300米实际上已无生命。贝加尔湖空气清新,湖水清澈,其透明度高达40米,举世罕见,现已成为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最大的旅游和疗养中心之一,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11.【答案】(1)B (2)B ‎ ‎【解析】【分析】(1)桂林山水形成的几个条件:首先是要有大量的有足够厚度的纯净石灰岩的出现,其次是这种地质要经过足够多次地壳的构造运动,地壳的运动会造成石灰岩发生错节和裂痕,这种错节和裂痕就会为后面随之而来的水力侵蚀作用和植物溶岩作用留下了缝隙,为最终桂林独特景观的形成打下了基础.三是桂林山水形成的重要条件还有一个就是这里降水丰沛并且气候炎热.这样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生物的生长,旺盛的生命活动和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的有机酸含量较高,促进了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可见桂林山水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读图,图2中甲为沉积岩、乙为岩浆岩、丙为变质岩、丁为岩浆.图2中①②③④代表地质作用,①为冷却凝固、②为外力作用、③④为重熔再生.可以表示图1中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的是②. 故答案为:(1)B.(2)B 【点评】(1)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2.【答案】A ‎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西北内陆地区地处内陆,故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少,河流少,多为内流河;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而流水作用较弱,故选A项。‎ ‎13.【答案】(1)B (2)C ‎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源于土壤湿度增大,可使空气湿度增大,则导致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同时源于蒸腾作用加强,可使土壤湿度增大,则导致降水增加;土壤热容量越大,气温变化幅度越小。(2)该图显示各种地理事物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即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所以C正确。‎ ‎14.【答案】B ‎ ‎【解析】【分析】巴厘岛全岛大部分为山地,中部高四周低或地势东高西低,故A错。巴厘岛处于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时常引发地震,地下灼热的岩浆也顺地裂缝上涌,在地面喷发形成火山,主要分布在东部,如阿贡火山。火山喷发带来大量火山灰,土壤比较肥沃,种植稻田有利,故B对。巴厘岛地处赤道,气候炎热而潮湿,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日照充足,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故C错;巴厘岛西部人口稀少,是岛上唯一的非耕种区域,也是巴厘岛国家公园所在地,东部地区城镇多,人口较多,D错; 【点评】岛屿地形特征,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15.【答案】D ‎ ‎【解析】【分析】长江流域夏季多雨,茶园一般在坡地种植,锄草后大部分地表裸露,在雨水的冲刷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而丘陵山坡土层浅薄,土壤贫瘠,一旦水土流失,土壤肥力就会迅速下降,造成茶园“消瘦”,故D项正确; 【点评】考查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16.【答案】B ‎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特征。自然资源的特征有:分布的不平衡性,资源间的联系性,数量的有限性,利用的发展性。材料反映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一种资源影响其他资源,即资源间的联系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7.【答案】A ‎ ‎【解析】【分析】新建带太阳能屋顶的房子,需要充分利用日照,河流北岸为向阳岸,①海拔高,距离洪水水位远,受洪水影响小。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聚落建设的影响因素。属于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难度较大。‎ ‎18.【答案】(1)A (2)D ‎ ‎【解析】【分析】⑴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形成风。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该气流不能按正常路径流向巴西东南部地区,说明东南部地区气压高,同时根据材料可知,巴西圣保罗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高压控制区降水量少,故A项正确。 ⑵观察图中信息,该气流来自大西洋低纬海区,经亚马孙平原地区的热带雨林,性质湿热;该气流两种路径均位于低纬地区,对热带地区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该气流不能按正常路径流向巴西东南部地区,而是沿阻塞路径影响亚马孙河上游地区,故此时巴西东南部干旱少雨;亚马孙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将大幅增加,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1)A;(2)D ‎ ‎【点评】本题组考查天气系统对气候要素的影响、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综合性比较强。当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气流不向南运行,说明南部为高气压;根据图示气流运动方向,可判断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相关信息以及对南美洲造成的影响。‎ ‎19.【答案】(1)D (2)B ‎ ‎【解析】【分析】⑴图示为平均气温分布图,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等温线数值小的一侧海拔高。水向低处流,结合指向标,该河流的干流流向大致为自西南向东北,D正确。 ⑵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等温线越密集,说明坡度越陡,落差越大。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乙丙河段,其它河段等温线较稀疏,说明坡度平缓,B正确。 故答案为:(1)D  (2)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地形对水能分布的影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运用的能力。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 ‎20.【答案】(1)B (2)C (3)B ‎ ‎【解析】【分析】(1)根据图文信息,该“牛肝地”有红层软岩分布,原来的植被是常绿阔叶林,最可能在江西,B对。新疆位于西北内陆,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A错。陕西属于温带,是落叶阔叶林,D错。青海位于青藏高原,植被以高寒草甸为主,C错。(2)根据材料,“牛肝地” 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是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说明缺少植被保护。江西位于湿润区,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农业活动,C对。气候变异变化不明显,A错。地表形态变化、土壤肥力变化的原因是植被破坏,B、D错。(3)根据右图,该地区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说明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B对。土壤含水量下降,说明空气含量增加,D错。水土流失、侵蚀,土壤厚度减小,A错。土壤肥力下降,C错。 【点评】“牛肝地”分布、形成原因及土壤特征。‎ 二、综合题 ‎21.【答案】(1)谷地(或鞍部);山地;背斜;断层 (2)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侵蚀,成为谷地。 (3)岩层年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岩层弯曲形态;岩层向下弯曲。 (4)乙地为向斜,向斜是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可变成水道;丙地为断层,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 ‎ ‎【解析】【分析】(1)图中甲地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为背斜,地势较两边低,背斜两侧易被侵蚀为谷地;乙地岩层向下弯曲,地质构造为向斜,地势较两边高,两侧受到挤压力,最终地形变为山地;丙地两侧岩层不连续,发生错动位移,地质构造为断层。 (2)甲是地背斜形成的谷地,成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侵蚀,成为谷地。 (3)乙地地质构造为向斜,判断依据是岩层向下弯曲,或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 (4)图中乙地为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区,在乙地建设隧道易打出地下水;丙地为断层,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 故答案为:(1)谷地,山地,背斜,断层;(2)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侵蚀,成为谷地;(3)岩层年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岩层弯曲形态;岩层向下弯曲;(4)乙地为向斜,向斜是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可变成水道;丙地为断层,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涉及到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向斜中间岩层新,两翼老,背斜相反),以及背斜向斜可以不能用来做什么或者可以用来做什么,背斜可以建隧道,还是储油气构造;向斜适合建水库,良好的储水构造。该知识点易错一定要清晰知识点否则很难做好。‎ ‎22.【答案】(1)有机物;无机物;二氧化碳;氧气;氮气;水;氮 (2)无机;有机;太阳;化学 ‎ ‎【解析】【分析】⑴图中代号①~⑦表示的物质是①是光合作用提供给动物,应是有机质。②经分解作用形成,是无机物,回到土壤或水体中。③是大气提供给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④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氧气。⑤分解作用产生的气体,氮气。⑥、⑦是土壤、水体提供的光合作用原料,表示水、氮。 ⑵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同时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储藏在有机体中。 故答案为:(1)有机物    无机物    二氧化碳    氧气    氮气    水    氮 (2)无机    有机    太阳    化学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生物在地理环境的演化在的资源及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属于对地理和相关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23.【答案】(1)500~1 500 ℃。 原因:①地位于平原,海拔低,热量条件好;①地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小,所以①地≥10 ℃积温高于②地。 (2)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 自然原因:地处东北平原,平坦开阔;夏季热量丰富,雨热同期;松花江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3)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农作物生长期短,只能一年一熟,所以单产低。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粮食总产量大;地广人稀(或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均占有粮食多,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所以粮食的商品率高。 (4)①(发展生物技术)培育优质、高产品种;②(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治理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③(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绿色食品基地;④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涝、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⑤推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 ‎【解析】【分析】⑴①地介于3 000~3 500 ℃之间、②地介于2 000~2 500 ℃之间,则两地差值介于500~1 500 ℃之间;两地纬度相同,积温不同,可从地形、冬季风等角度分析。 ⑵图中显示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自然原因可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角度回答。 ⑶注意要回答两方面问题,单产低、商品率高;运用材料中信息回答即可。 ⑷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1)500~1 500 ℃。 原因:①地位于平原,海拔低,热量条件好;①地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小,所以①地≥10 ℃积温高于②地。 (2)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 自然原因:地处东北平原,平坦开阔;夏季热量丰富,雨热同期;松花江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 ‎(3)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农作物生长期短,只能一年一熟,所以单产低。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粮食总产量大;地广人稀(或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均占有粮食多,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所以粮食的商品率高。 (4)①(发展生物技术)培育优质、高产品种;②(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治理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③(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绿色食品基地;④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涝、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⑤推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等温线的判读、影响气温差异的原因,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东北地区粮食商品率高度原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综合考查区域地理知识,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24.【答案】(1)促进了该地区资源开发及与外区的联系与交流;有利该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方便该地区人们的出行;有利于巩固边疆、巩固民族团结。 (2)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而蒸发量大;因农业发展引河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3)增大;整体性 (4)缩短本区棉纺产业升级的时间;加快区域工业化进程;增加本地劳动力就业机会;加强本区与其他区域的分工与协作 ‎ ‎【解析】【分析】(1)读图,北疆铁路与中亚铁路相通,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促进了该地区资源开发及与外区的联系与交流。有利该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方便该地区人们的出行,有利于巩固边疆、巩固民族团结。 (2)艾比湖位于西北干旱区,面积近年来有萎缩的趋势,主要从气候、生产用水两方面分析,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而蒸发量大。因农业发展引河水灌溉用水量大,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3)艾比湖面积的萎缩,干涸湖底扩大,造成盐渍化和沙化;气候大陆性增强,使得周边地区温差增大,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点。 (4)本区域承接纺织工业转移,布局全国纺织产业基地迁入该地,对当地积极影响是缩短本区棉纺产业升级的时间,加快区域工业化进程,增加本地劳动力就业机会,加强本区与其他区域的分工与协作。 【点评】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湖泊特征及变化原因。了解产业转移对迁入区的影响。‎ ‎25.【答案】(1)小麦;水稻;甲区域地处淮河以北,为暖温带,降水量少于800mm(为半湿润区),旱田为主;小麦具有喜温、耐旱的习性。乙区域为淮河以南,为亚热带,降水量大于800mm,水田为主;水稻具有喜热喜水的习性。 (2)有利条件:盛产棉花、蚕丝,有盐类资源,分别为纺织工业和化学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纺织业发展历史悠久;政策的大力支持。经济发达,产品可远销国内外市场 ;地处沿海地区,临近海港,海陆交通便利;江苏省人口众多,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工业基础雄厚,先进的技术,社会协作条件好。 (3)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地形多洼地,易积水。河水缺少外泄通道,排水不畅。该地多洪涝灾害,洪水退后,冲刷出的洼地积水,也易形成湖泊。 ‎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知识。(1)读图,800mm等降水量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甲区域地处淮河以北,为暖温带,降水量少于800mm,为半湿润区,耕地以旱田为主。小麦具有喜温、耐旱的习性。乙区域位于淮河以南,为亚热带,降水量大于800mm,耕地以水田为主。水稻具有喜热喜水的习性。所以甲地种植小麦,乙地种植水稻。(2)根据图例分析,该地盛产棉花、蚕丝,有盐类资源,分别为纺织工业和化学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该地纺织业发展历史悠久,有政策的大力支持。根据材料,江苏经济发达,工业门类齐全,产品可远销国内外市场。地处沿海地区,临近海港,海陆交通便利。江苏省人口众多,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工业基础雄厚,先进的技术,社会协作条件好。(3)江苏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该省主要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西部地形多洼地,易积水。河水缺少外泄通道,排水不畅。该地多洪涝灾害,洪水退后,冲刷出的洼地积水,也易形成湖泊。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26.【答案】(1)径流汇入;海域较封闭;高纬低温海水注入 (2)逆时针;地转偏向力;海岸轮廓(陆地形状) (3)南部;水温上升;不同性质水流交汇,饵料丰富 (4)全球气候变暖;过度捕杀;海上航行等人类活动;海洋环境污染 ‎ ‎【解析】【分析】(1)圣劳伦斯湾盐度低的原因,主要从河流、海湾的封闭程度和高纬度海水的影响三个角度作答。 (2)海流旋转的方向,可以从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两个角度分析,由于地转偏向力以及海岸的阻挡促使海流向右偏,可以很容易判断,该海湾表层海流呈逆时针旋转。 (3)浮冰集聚的位置,主要结合浮冰的来源、海流流向和地形的阻挡来判断,很容易确定浮冰积聚于该海湾的南部;再从水温的变化和海流汇聚对饵料的影响两个角度分析鲸向海湾聚集的原因。 (4)鲸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从人类捕杀及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海上航行等对鲸生存环境的不利影响分析。 故答案为:(1)径流汇入;海域较封闭;高纬低温海水注入 (2)逆时针    地转偏向力;海岸轮廓(陆地形状) (3)南部    水温上升;不同性质水流交汇,饵料丰富 (4)全球气候变暖;过度捕杀;海上航行等人类活动;海洋环境污染【点评】本题以圣劳伦斯湾为载体,考查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海流的运动方向及其影响因素、浮冰集聚区域和鲸鱼集聚的原因、鲸濒临灭绝的原因。综合考查地理知识。注重综合分析问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