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高考真题高考生物必修三专题1420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高考真题高考生物必修三专题1420

专题十四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 考点一 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 ‎1.(2015·课标卷Ⅰ,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内环境与稳态,考查识记与理解能力,难度较低。组成内环境的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交换物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中的水和无机盐离子可以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A正确;正常机体可以通过调节维持稳态,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机体可以通过泌尿系统把一部分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故B错误;在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占有明显优势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因此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中的钠离子主要留在细胞外液中,故C错误、D错误。‎ 答案 A ‎2.(2015·海南卷,18)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解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的知识,考查知识的识记,难度小。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各种信息,所以A正确;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B正确;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C错误;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少,D正确。‎ 答案 C ‎3.(2015·江苏卷,5)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 A.Na+浓度 B.渗透压 C.K+浓度 D.O2浓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渗透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与理解能力。难度较小。A项错,Na+浓度细胞内液小于细胞外液;B项对,细胞内液与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平衡;C项错,K+浓度细胞内液大于细胞外液;D项错,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不断消耗氧气,细胞内液氧气浓度低。‎ 答案 B ‎4.(2015·海南卷,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 B.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 D.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被动运输将某种蛋白分泌到肠腔 解析 本题考查小肠黏膜和小肠上皮细胞的相关知识,考查知识的识记,难度小。小肠黏膜中有些细胞具内分泌功能如能分泌促胰液素,A正确;小肠绒毛细胞一侧朝向肠腔,一侧分布着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结构特点使营养物质很容易被吸收而进入血液,B正确;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脂溶质发生障碍时,细胞内溶质浓度低,依靠自由扩散吸收水分减少,C正确;蛋白质分泌出细胞依靠的是胞吐的形式,D错误。‎ 答案 D ‎5.(2014·课标卷Ⅰ,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解析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A项正确;内环境稳态可使细胞生活在温度和pH等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项正确;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K+‎ 外流,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依赖于Na+内流,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项正确;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在线粒体中,不彻底氧化分解在细胞质基质中),没有发生在内环境中,D项错误。‎ 答案 D ‎6.(2014·课标卷Ⅱ,3)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解析 生成的组织液为组织细胞输送氧气,回流的组织液帮助细胞排走二氧化碳,所以生成的组织液中的氧气含量高于回流的组织液中的氧气含量,A错误;组织液的量保持相对稳定,其生成与回流处于动态平衡之中,B正确;血浆中的氧气和葡萄糖等,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C正确;组织液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废物等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D正确。‎ 答案 A ‎7.(2013·海南,17)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抗体 B.糖原 C.胰岛素 D.氨基酸 解析 人体内环境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糖原应存在于肝脏和肌肉细胞内,正常情况下不出现在内环境中。‎ 答案 B ‎8.(2014·海南卷,27)根据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奶牛场为提高产奶量,给奶牛饲喂了大量的某种精饲料后,奶牛瘤胃发酵产酸过多,引起机体血液pH低于正常值,且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产酸过多使pH难以恢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pH低于正常值会引起酸中毒,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起________作用的物质,以利于奶牛内环境的pH维持在正常水平。机体的内环境是指________________,主要包括血浆、________、________。‎ ‎(2)环境的剧烈变化或惊吓会导致奶牛机体内某些激素水平的变化,从而使产奶量下降,在这个过程中机体的调节方式包括________调节。‎ 解析 (1)pH过低,导致相关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失活;为了除掉过多的酸性物质,可以在饲料中加入碱性物质,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维持pH的稳定。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2)受到惊吓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该过程是神经调节;同时,肾上腺素发挥作用,调节生命活动属于激素调节。‎ 答案 (1)pH过低,导致相关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失活 中和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组织液 淋巴 ‎(2)神经调节和激素 考点二 体温调节 ‎1.(2015·江苏卷,16)下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 B.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ATP C.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理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A项对,内皮细胞通过白细胞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白细胞并使其黏着;B项对,白细胞迁移需要消耗能量;C项对,白细胞的粘着是糖蛋白基因表达增加的结果;D项错,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 答案 D ‎2.(2014·北京卷,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A.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加强肌肉收缩 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 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解析 冬泳者入水后,机体散热增多,通过调节,机体散热减少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恒定。入水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通过神经调节,肌肉收缩使产热增加,A正确;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B、C正确;通过神经调节,下丘脑的分泌活动加强,促进垂体的分泌活动,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使产热增加,D错误。‎ 答案 D ‎3.(2014·福建卷,2)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B.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 C.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 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 解析 大量出汗时,水的丢失多于电解质(NaCl)的丢失(汗水是低渗溶液),所以一般来说,大量出汗导致血浆渗透压上升,A错误;在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当人的体温高时,会加快血液循环、毛细血管扩张,产生汗液,这样体温就会下降,而当体温低时,毛细血管会收缩,人体会通过骨骼肌战栗产热,毛孔闭合,防止散热,故出汗是体温调节的正常机制,B错误;汗腺导管重吸收Na+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消耗ATP为其提供能量,C正确;大量出汗后,失水多于失盐,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产生兴奋并传至大脑皮层,通过产生渴觉来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同时下丘脑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错误。‎ 答案 C ‎4.(2014·山东卷,25)研究者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探究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1)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________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经神经中枢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引起皮肤血管________,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引起________(填激素名称)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 ‎(2)冷水刺激产生的兴奋还可以通过神经中枢作用于胰岛,引起________分泌增加,该激素促进________分解,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冷水刺激。‎ ‎(3)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HCO减少,从而对H+缓冲作用减弱,会使胃黏膜组织液的________降低,可引起胃黏膜损伤。‎ ‎(4)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解析 (1)位于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可感受到寒冷刺激并产生兴奋,兴奋传递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处理后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从而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使细胞代谢加快,机体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2)根据题意,冷水刺激会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 ‎(3)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HCO减少,从而对H+缓冲作用减弱,进而使胃黏膜组织液内的H+含量升高,pH降低,引起胃黏膜损伤。‎ ‎(4)胃黏膜属于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答案 (1)(冷觉)感受器 神经递质 收缩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2)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元) (3)pH(或酸碱度) (4)非特异性 ‎5.(2013·广东理综)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因体温变化而相应改变,如图所示正常情况下C、W曲线交于点S,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体温。‎ ‎(1)由图可知,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________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此时人体感觉到冷,随即通过________调节,增加________、减少________,使体温回升至正常。‎ ‎(2)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点S右移,出现发热。若体温持续偏高会导致内环境稳态________,需要采取降温措施。‎ ‎(3)人体初次感染病毒后,免疫系统随即启动,裂解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和清除血液中的病毒。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此免疫过程。‎ 解析 本题考查人体体温调节、免疫调节及内环境稳态等相关知识。(1)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皮肤等处的冷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散热量减少,同时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增多,使体温回升至正常水平。(‎ ‎2)健康人的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其中体温一般维持在37℃左右,图中S点为正常温度,体温持续偏高,将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3)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通过细胞免疫使侵入病毒的细胞裂解,通过体液免疫清除血液中的病毒,相应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图解如答案所示。‎ 答案 (1)高于 神经—体液 产热 散热 ‎(2)失调 ‎(3)裂解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 清除血液中的病毒:‎ 考点三 血糖调节及水盐平衡调节 ‎1.(2014·海南卷,14)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 A.红细胞吸水增加 B.胰岛素分泌降低 C.肝糖原的分解增加 D.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解析 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红细胞失水;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分解减少,故选D。‎ 答案 D ‎2.(2012·课标,3,6)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解析 长时间未饮水的哺乳动物的血浆渗透压会升高,从而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其产生兴奋,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多,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答案 B ‎3.(2011·北京理综,5)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 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 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解析 过量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细胞吸水过多而肿胀。静脉滴注高浓度的盐水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肿胀细胞失水而恢复正常,以此对患者进行治疗,故A选项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故B选项错误。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可使细胞外液浓度增大,渗透压升高,从而使细胞失水,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升高,故C选项错误。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可使细胞外液液体总量增加,故D选项错误。‎ 答案 A ‎4.(2014·课标全国卷Ⅰ,31)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________系统被排出体外。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________。‎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尿量______,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解析 (1)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终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呼吸系统排出体外,如果该过程受阻,则细胞外液中二氧化碳积累过多,会造成pH下降。(2)血浆葡萄糖大量进入组织细胞,则血浆中溶质微粒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多。(3)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处于渗透平衡状态,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会使细胞吸水或失水,导致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也发生改变。‎ 答案 (1)呼吸 下降 (2)降低 增加 (3)会 ‎5.(2014·安徽卷,30)胰岛细胞的内分泌活动的协调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 ‎(1)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却抑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实验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________,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过程中应将血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 ________(填“稍高”或“稍低”)的水平。‎ ‎(3)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后,每隔30 min检测其血糖浓度,结果见下表。请在坐标图上绘制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并根据血糖浓度变化在同一坐标图上画出胰岛素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图。‎ 时间/min ‎0‎ ‎30‎ ‎60‎ ‎90‎ ‎120‎ ‎150‎ ‎0.75‎ ‎1.25‎ ‎1.10‎ ‎0.90‎ ‎0.75‎ ‎0.75‎ ‎ ‎ ‎(4)胰岛B细胞含有与某病毒相似的________,若人体感染该病毒,自身免疫系统在消灭病毒时可破坏胰岛B细胞,引起Ⅰ型糖尿病,该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胰岛素的主要步骤:获取胰岛素A、B链基因,构建________,将其导入________的大肠杆菌,筛选可稳定表达的菌株。‎ 解析 (1)去甲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能升高血糖浓度,具有协同作用,而与胰岛素为拮抗作用。当二者浓度上升时,通过反馈调节,抑制胰岛素分泌,升高血糖浓度。(2)实验是验证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自变量为下丘脑神经元周围的胰岛素,因变量为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故实验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对照组应加入等量生理盐水。因为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升高血糖浓度,在低血糖时分泌较多,故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应将血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低的水平。(3)把表格中数据转换成坐标曲线即可。血糖浓度低时胰岛素含量低,随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含量升高,二者曲线趋势相同。(4)免疫系统会攻击胰岛B细胞,说明胰岛B细胞含有和该病毒相似的抗原。基因工程技术主要步骤:获取目的基因;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微生物细胞要用钙离子处理使之处于感受态);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答案 (1)去甲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能升高血糖浓度,具有协同作用,与胰岛素为拮抗作用,通过调节,抑制胰岛素分泌 ‎(2)等量生理盐水 稍低 ‎(3)如图所示 ‎(4)抗原 胰岛素基因表达载体 感受态 考点扫描 命题规律 备考指南 ‎1.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五年十考)‎ ‎2.体温调节(五年六考)‎ ‎3.水盐平衡及调节(五年四考)‎ ‎4.血糖平衡与调节(五年十五考)‎ ‎1.着重考查内环境的三种组成成分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2.稳态维持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3.考查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机制及相关激素或结构。‎ ‎4.着重考查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及调节机制。‎ ‎5.血糖平衡与调节机制;糖尿病成因与防治。‎ ‎1.结合内环境模式图界定内环境、细胞内液及其内在关系。‎ ‎2.以下丘脑为切入点分析寒冷环境中产热与散热调节机制及途径。‎ ‎3.以抗利尿激素产生、释放及作用部位为切入点,把握水平衡调节机制。‎ ‎4.构建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及水平衡调节模型,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专题十五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考点一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2014·安徽卷,6)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解析 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参与,故A错。铃声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食物引起味觉不是完整的反射活动,故B错。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如加强神经元之间新的突触联系,以形成条件反射,故C正确。铃声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参与,食物引起唾液分泌为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延髓,故D错。‎ 答案 C ‎2.(2014·海南卷,15)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 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解析 由图中突触的结构和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可知,b为传入神经,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A正确;传入神经的胞体在灰质以外,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B正确;从a到d没有效应器,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有神经兴奋的传递,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D正确。‎ 答案 C ‎3.(2012·全国新课标)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解析 看到酸梅分泌唾液应属“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其中酸梅色泽可刺激视觉感受器进而引发兴奋的传导及反射的形成。‎ 答案 C ‎4.(2011·江苏,13)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解析 正常机体内,兴奋从感受器向效应器方向单向传导;由图示知d为传入神经,b为传出神经,切断d,刺激b,会引起效应器收缩;兴奋在突触(即结构c)处的传递速度慢于神经纤维(即结构b)上的传导速度;Ⅱ为突触后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 答案 A ‎5.(2015·福建卷,27)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先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置于含氧培养液中,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之后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于不同时间点重复上述测定,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注:“对照”的数值是在含氧培养液中测得的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 ‎(2)静息电位水平是影响细胞兴奋性水平的因素之一,图中静息电位数值是以细胞膜的________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水平定义为0 mV。据图分析,当静息电位由-60 mV变为-65 mV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________。‎ ‎(3)在缺氧处理20 min时,给予细胞25 pA强度的单个电刺激,‎ ‎________(能/不能)记录到神经冲动,判断理由是________。‎ ‎(4)在含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主要在________合成。在无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含量逐渐减少,对细胞通过________方式跨膜转运离子产生影响,这是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的可能机制之一。‎ 解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实验探究相关知识,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难度适中。(1)从实验目的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可以得出自变量是缺氧时间,因变量是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2)静息电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据曲线图分析静息电位数值为负值,因此静息电位数值是以细胞膜外侧为参照并定义为0 mV。据柱形图分析,当静息电位由-60 mV变为-65 mV时,缺氧时间由0 min变为20 min,阈强度由29 pA变为34 pA,即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变大,说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降低。(3)据柱形图分析缺氧处理20 min,阈强度大约34 pA,因此给予细胞25 pA强度的单个电刺激,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不能记录到神经冲动。(4)在含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主要由线粒体通过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合成。在无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含量减少,将影响需要消耗细胞内能量的主动运输,这可能是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的机制之一。‎ 答案 (1)缺氧时间 ‎(2)外 降低 ‎(3)不能 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 ‎ ‎(4)线粒体(或线粒体内膜) 主动运输 ‎6.(2012·新课标全国卷,30)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 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________的调控。‎ ‎(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的________(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________(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解析 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及分级调节机制是解题的关键。由图(a)及题干描述可知,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b)传导到脑干中的神经中枢(a),再沿传出神经(c)传到效应器(d),引起呼吸肌收缩,产生深吸气动作使肺扩张(引起呼气)。人体屏住呼吸是有大脑皮层参与的有意识的活动。图(b)中的突触小体是由上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形成了轴突—细胞体型突触。‎ 答案 (1)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大脑皮层 (3)轴突 细胞体 考点二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1.(2015·浙江卷,4)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 B.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 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传导等知识点,意在考查基本概念理解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细胞膜的动作电位可通过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入到肌纤维的内部,A错误;传出神经元在去极化时Na+通道开放,Na+大量内流,所以是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B错误;兴奋在传导的过程中动作电位的大小不会因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C错误;可兴奋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由于K+外流引起的,所以当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导致细胞外K+浓度比较低后进而导致可兴奋细胞的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引起神经元不易产生兴奋,最后导致膝反射减弱,D正确。‎ 答案 D ‎2.(2015·江苏卷,18)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递质释放与作用机制,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A项对,神经递质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经高尔基体加工后,储存在突触小泡内,以防止被胞浆内其他酶系所破坏;B项对,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C项对,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提高膜对Na+或Cl-的通透性;D项错,若为兴奋性化学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Na+内流,若为抑制性化学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Cl-内流。‎ 答案 D ‎3.(2014·江苏卷,11)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解析 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若该刺激很弱不能引起神经元兴奋,则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不会被释放,A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也可能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可能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B正确;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到达后膜,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C错误;神经元细胞膜内K+的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D错误。‎ 答案 B ‎4.(2013·四川卷,3‎ ‎)右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解析 根据题干说明“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那么兴奋传递方向在此处只能是神经→肌肉,故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不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答案 C ‎5.(2015·海南卷,27)Na+在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维持和细胞兴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 Na+和Cl-对维持血浆渗透压起重要作用,将红细胞放入0.9%的NaCl溶液中,细胞形态____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 ‎(2)Na+可与________、________等无机负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人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________。‎ ‎(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主要是由于Na+________引起膜电位改变而产生的。当兴奋沿细胞膜传导时,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与受刺激点相同的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及神经细胞兴奋传导的相关知识,考查知识的识记,难度较小。‎ ‎(1)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为生理盐水,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同,红细胞放入其中之后,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量相等,所以细胞的形态不会改变。(3)血浆中的缓冲物质是HCO HPO,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人体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7.35~7.45。(4)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外负内正,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进行下去,将兴奋向前传导。‎ 答案 (1)不会 ‎(2)HCO HPO 7.35~7.45‎ ‎(3) 内流 电位变化 ‎6.(2014·四川卷,8)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脚。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 ‎(1)图示反射弧中,a是________。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________。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________。‎ ‎(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________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3)伤害引起的疼痛可通过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________,直接促进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 ‎(4)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 解析 (1)据图可知,a所在神经上可以观察到神经节,a表示传入神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电位为外正内负,当兴奋时,神经纤维两侧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由突触完成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的过程。(2)痛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神经支配腺体分泌相关的激素,进而导致心率加快,该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3)下丘脑能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4)病原体侵入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识别并吞噬处理,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会进一步合成分泌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答案 (1)传入神经 外负内正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大脑皮层 神经—体液调节 ‎(3)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 ‎(4)吞噬细胞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考点三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与相关生理实验 ‎1.(2015·北京卷,29)为了探究治疗机体对某种药物依赖的有效途径,我国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研究。‎ ‎(1)将大鼠置于自身给药箱中(如图)。当大鼠按压非给药杆时指示灯不亮,药泵不给药;按压给药杆时指示灯亮,药泵通过静脉导管向大鼠注射一定量药物。灯亮时,光刺激大鼠视网膜,引起视神经细胞产生________,传至末梢,释放________,作用于突触________上的受体。信息传至视中枢,产生视觉。多次重复训练后,大量在光信号与给药之间建立联系。当单位时间内大鼠按压给药杆的次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被视为对该药物形成依赖。以下将这种大鼠简称D鼠。‎ ‎(2)研究发现,D鼠相关脑内酶A含量和活性均明显升高。为探讨酶A活性对药物依赖的影响,在两组D鼠相关脑内区注射酶A活性抑制剂或生理盐水后,再分别放入自身给药箱,记录单位时间内两组D鼠________。与对照组相比,若抑制剂组的D鼠________,则表明抑制酶A的活性可以降低D鼠对药物的依赖。‎ ‎(3)研究者设计了一种能与编码酶A的mRNA互补结合的,含22个核苷酸的RNA,它能进入细胞,促进编码酶A的mRNA降解。将这种小RNA用溶剂M溶解后,注射到D鼠相关脑区,引起酶A含量明显下降,D鼠对药物的依赖降低。进行本实验时要同时进行一个对照处理,将一小段RNA用________(填“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或“溶剂M”)溶解,注射到D鼠的相关脑区,这段小RNA的最佳设计为:与实验组使用的小RNA相比,其核苷酸的________(多选,只填序号)‎ a.种类相同   b.种类不同    c.数目相同 d.数目不同 e.序列完全相同 f.序列完全不同 若此对照组D鼠相关脑区内酶A含量无明显变化,则可以证明________等因素对实验组结果无影响。‎ 解析 (1)当神经细胞受到外界刺激,会产生兴奋,在细胞内以局部电流的方式进行传导,当达到与下一个神经元细胞的连接处(突触小体),会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细胞的兴奋或者抑制。(2)通过对题干材料的分析得知:小鼠对药物的依赖指标是给药的次数或用量,而对其给药又是通过其按压给药杆的次数来决定的,所以其对药物越 是依赖则小鼠按压给药杆的次数则越多。若抑制剂组的D鼠按压给药杆的次数小于对照组D鼠按压给药杆的次数,则说明抑制酶A的活性可以降低D鼠对该药物的依赖。(3)实验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在实验中要严格控制单一变量,所以给实验鼠注射“小RNA用溶剂M溶解后”,则其对照组应只注射“溶剂M”;若探讨对小RNA的设计,则其对照组应是所含的“核苷酸的种类和数目”都应该相同,唯一不同的应该是“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答案 (1)兴奋 神经递质 后膜 ‎(2)按压给药杆的次数 单位时间内按压给药杆次数减少 ‎(3)溶剂M acf 溶剂M、小RNA核苷酸的数量和种类 ‎2.(2014·浙江卷,31)为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某同学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 取蛙1只,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 ‎①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如图),观察是否屈腿。‎ ‎②洗去H2SO4,再用1% 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测量该刺激与屈腿是否同时发生。‎ ‎③分离得到该蛙左后肢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电刺激直接刺激腓肠肌,观察其是否收缩。‎ ‎④用电刺激直接刺激上述标本的腓肠肌肌细胞,在坐骨神经上是否能测量到电位变化。‎ ‎(说明:实验条件适宜;实验中的刺激强度足够;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 请回答:‎ ‎(1)设计表格,并将预测的实验结果与结果的原因分析填入表中。‎ ‎(2)为了验证屈腿反射的反射中枢所在部位,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写出第⑤项实验思路。‎ 解析 (1)屈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而不在大脑,所以即使捣毁大脑,仍然可以发生屈反射;由于兴奋的传导与传递需要时间,所以刺激和屈腿不能同时发生;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一样可以兴奋,刺激能产生兴奋从而使肌肉收缩;传出神经和腓肠肌细胞间相当于突触结构,兴奋传递具有单向的特点,即只能由传出神经到腓肠肌而不能从腓肠肌到传出神经,所以神经上检测不到电位变化。(2)验证反射中枢存在的部位,应设计破坏脊髓的实验组。‎ 答案 (1)‎ 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实验的预测结果及结果分析表 思路 预测结果 结果的原因分析 ‎①‎ 是 反射弧完整,能够对刺激作出反应 ‎②‎ 否 刺激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需要时间,故刺激与屈腿不会同时发生 ‎③‎ 是 电刺激使腓肠肌的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或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④‎ 否 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是单向的,故坐骨神经上测不到电位变化 ‎(2)⑤捣毁该蛙的脊髓,刺激其右后肢的趾端,观察是否屈腿。‎ 考点扫描 命题规律 备考指南 ‎1.反射和反射弧(五年九考)‎ ‎2.兴奋的传导与传递(五年十一考)‎ ‎3.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五年四考)‎ ‎1.考查反射的类型(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2.结合具体模型考查反射弧的组成及各环节功能。‎ ‎3.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相关电位变化机制。‎ ‎4.考查大脑皮层的功能及神经调节生理实验。‎ ‎1.熟练掌握反射弧五环节及其识别。‎ ‎2.结合模式图及相关电荷分布特点分析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形成机制与兴奋传导、传递特点。‎ ‎3.联系具体案例理解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4.分条列举大脑皮层的重要功能,并分类记忆其语言中枢及损伤症。‎ 专题十六 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 考点一 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 ‎1.(2015·重庆卷,3)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项目 测定值 参考范围 单位 甲状腺激素 ‎10.0‎ ‎3.1~6.8‎ ‎(p mol·L-1)‎ 胰岛素 ‎1.7‎ ‎5.0~20.0‎ ‎(m IU·L-1)‎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 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解析 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该个体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A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具有负反馈调节的特点,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则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正确;胰岛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用于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为非糖物质,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该个体胰岛素含量较低,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减缓,血糖含量高于正常人,B、D错误。 答案 C ‎2.(2015·天津卷,3)小鼠胚胎干细胞可诱导成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样细胞。将胰岛样细胞移植给患糖尿病小鼠,可使患病小鼠血糖恢复正常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鼠胚胎干细胞可来自对囊胚内细胞团的分离培养 B.移植前,患病小鼠体内靶细胞缺失胰岛素受体 C.移植后,小鼠体内靶细胞加强了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 D.小鼠体内血糖浓度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解析 本题考查胚胎干细胞的应用及血糖调节的有关知识,考查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难度中等。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如囊胚)或原始性腺,发育成小鼠的各种组织,A正确;移植的细胞是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样细胞,移植后,患病小鼠的血糖恢复正常水平,所以移植前的患病小鼠是缺乏胰岛素,而不是靶细胞缺乏胰岛素受体,B错误;移植后,小鼠体内胰岛素增加,加速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降低血糖,C正确;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作用效果反过来作用于系统本身,如当小鼠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会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升高,从而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血糖浓度的升高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降低,D正确。‎ 答案 B ‎3.(2014·海南卷,12)关于人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的直接支配 B.胰岛素的合成需要mRNA和核糖体的参与 C.肾小管上皮细胞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之一 D.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 解析 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受神经的直接支配,A错误;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合成需要mRNA和核糖体的参与,B正确;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 ‎,促进其对原尿中的水进行重吸收,C正确;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升高血糖浓度,两者之间相互拮抗,D正确。‎ 答案 A ‎4.(2013·江苏)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 B.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C.血液中未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都是记忆细胞 D.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 解析 本题考查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辨别比较能力。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但激素必须在细胞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A错误;抗体作用于抗原物质,并不直接作用于靶细胞,B错误;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有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它们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相应的效应细胞,如效应T细胞不一定在血液中参与免疫反应,C错误;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D正确。‎ 答案 D ‎5.(2013·海南卷,27)右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A、B和C三种激素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血液中C的含量增加,则机体的产热量会____________,成年个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____________。‎ ‎(3)怀孕母亲缺碘时,C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使A和B分泌量______,结果甲状腺增生,胎儿的发育会受到影响,尤其______的发育受到影响最大。反馈调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图可知,甲状腺能够分泌甲状腺激素,则C为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的激素B作用于甲状腺,则B为促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分泌的激素A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则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在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机体的产热量会增加,成年个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3)怀孕母亲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会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都会增加,结果甲状腺增生 ‎,胎儿的发育会受到影响,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育受到的影响最大。反馈调节是指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2)增加 增强 ‎(3)增加 神经系统 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6.(2012·安徽理综)机体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对维持稳态有重要作用。‎ ‎(1)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某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检测到体内有一种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阻断TSH的效应,则该患者血液中TSH含量比正常值________。另一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下丘脑功能正常,血液中TSH和甲状腺激素(TH)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为诊断病因,静脉注射TSH后,TH含量明显升高,表明该患者________部位发生了病变。‎ ‎(2)下丘脑的________受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调节并释放激素,从而调节垂体激素的分泌。TH对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刺激作用________、相互影响,共同维持机体TSH含量的稳定。TH能进入垂体TSH分泌细胞内发挥作用,表明该细胞能通过________接受信息。‎ 解析 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1)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因此,在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TSH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后,才能将信息传给靶细胞。当机体内有特异性抗体与该激素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时,该激素的效应就会被阻断,机体内该激素的含量会比正常值高。(2)TH过多会抑制TSH的分泌,而TRH对垂体分泌TSH有促进作用,因此,TH和TRH的作用相互拮抗、相互影响。TH能进入垂体TSH分泌细胞内发挥作用,而TH要发挥作用,必须与相应受体结合,故表明垂体TSH分泌细胞通过细胞内受体接受信息。‎ 答案 (1)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 高 (腺)垂体 ‎(2)神经分泌细胞 相互拮抗 细胞内受体 考点二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及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的应用 ‎1.(2015·海南卷,17)关于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迅速而准确 C.血液中某激素的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 D.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变化 解析 本题考查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知识的识记,难度小。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属于反馈调节,A正确;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较缓慢,B错误;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各种信息,因此,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C正确;内外环境的改变,可能引起机体代谢发生异常,D正确。‎ 答案 B ‎2.(2014·海南卷,1)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B.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 C.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 D.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调控 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体温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B正确;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错误;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控,D正确。‎ 答案 C ‎3.(2012·江苏)养鸡场鸡舍中清晨和傍晚用稳定的灯光延长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多选)(  )‎ A.延长光照刺激可直接通过体液调节提高产蛋率 B.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C.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 D.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某一具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理解。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光照首先刺激鸡的神经系统,进而通过调节雌激素的分泌提高产蛋率;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答案 BCD ‎4.(2015·安徽卷,30)右图为人体生长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 ‎(1)细胞a分泌的激素对细胞c的分泌具有促进作用,而细胞b分泌的激素对细胞c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则这两种激素对细胞c分泌生长激素的调节呈________关系。若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将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细胞b的分泌。‎ ‎(2)下丘脑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联系的枢纽。如发生急性低血糖时,对血糖浓度敏感的神经元可通过细胞a促进细胞c分泌。在这个调节的过程中,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作用是将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 ‎(3)激素的作用范围较广泛,如生长激素可与全身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等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动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原因之一是生长激素可作用于胸腺,促进________分化。‎ 解析 本题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1)细胞a分泌的激素对细胞c的分泌具有促进作用,而细胞b分泌的激素对细胞c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所以,这两种激素对细胞c分泌生长激素的调节呈拮抗关系。若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将会使细胞b的分泌活动加强,来抑制细胞c的分泌活动。(2)根据题意可以看出,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接受了相关神经元刺激后形成了电信号,之后分泌了相关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到达垂体起作用的,所以,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在这个调节过程中的作用是将神经系统活动的电信号转变为调节内分泌系统活动的激素信号。(3)激素的作用范围较广泛,如生长激素可与全身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等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这是因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4)运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原因之一是生长激素可作用于胸腺,促进T 细胞分化。‎ 答案 (1)拮抗 促进 (2)神经系统活动的电信号 调节内分泌系统活动的激素信号 (3)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4)T细胞 考点三 动物激素调节相关生理实验 ‎1.(2015·课标卷Ⅰ,30)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 ‎(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 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________,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________,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________(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 ‎(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 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________调节。乙酰胆碱属于________(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知识点,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较低。(1)能被特定的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本题中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因此心脏就是肾上腺素的靶器官。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2)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其中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构成,本题中心肌细胞可以看成效应器的组成成分。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被灭活。(3)作为信号分子的激素和神经递质,均需与相应受体结合后方可发挥作用,且均具有高效性,发挥作用后均需灭活或被转移,此为两类信号分子的共同特点。‎ 答案 (1)靶器官 灭活 传递信息 (2)神经 神经递质 特异性受体 (3)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2.(2015·四川卷,8)进食可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化。‎ ‎(1)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的________免疫;胃蛋白酶仅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有消化作用,这体现了酶的________性。‎ ‎(2)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液分泌。该过程受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的共同调控,如图所示。‎ ‎①胃泌素通过________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 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________。‎ ‎②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________。‎ ‎(3)为探究两种调节机制对头期胃液分泌的影响,有人用同一只狗连续进行了以下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4小时胃液分泌量 ‎1‎ 假饲 ‎+++++++++‎ ‎2‎ 切除胃窦,再假饲 ‎+‎ ‎3‎ 假饲,并注射一定量的胃泌素(控制胃泌素的注射剂量,使胃液分泌量与步骤1相当)‎ ‎+++++++++‎ ‎4‎ 只注射与步骤3相同剂量的胃泌素,但不假饲 ‎++++‎ ‎(假饲是让狗吃肉,但吞下的肉从食道上的人工瘘口掉出,不进入胃;“+”数量表示胃液分泌量多少)‎ ‎①步骤2中胃液的分泌是________调节的结果。‎ ‎②步骤3的目的是________。‎ ‎③步骤4是为了确定在________调节作用下的胃液分泌量。‎ ‎④重复上述实验均得到相同结果,表明在头期胃液分泌的两种调节机制中,________的作用效应更大;二者共同作用效应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各自单独作用效应之和。‎ 解析 本题考查了免疫、酶的特性、神经体液调节和实验对照原则的运用,其中重点考查识图分析和综合推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1)胃酸杀灭细菌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而第一、第二道防线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胃蛋白酶只能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而不能对其他成分发挥消化作用,体现了酶的专一性。(2)①胃泌素是胃窦G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激素的特点之一是通过体液(血液)运输。胃泌素促进胃酸的分泌,而胃酸过多又反过来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是一种典型的负反馈调节。②从图中可知胃腺细胞既可以受胃泌素的调节,也可以受传出神经的控制,所以促进胃腺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激素外还有传出神经分泌的神经递质。(3)①假饲可引起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但步骤2切除胃窦以后再假饲相当于只有神经调节。②由于是在同一只狗的连续实验,步骤3与步骤1、2作对照,可以确定在假饲条件下胃泌素的分泌量。③步骤4在已经切除胃窦的情况下不假饲不引起神经调节,只注射与步骤3相同剂量的胃泌素,相当于只有体液调节,从而确定了神经-体液调节下胃液的分泌量。④实验结果分析可知,当只有神经调节时,4‎ 小时分泌的胃液最少(只一个“+”)当只有体液调节时相同时间胃液分泌量较多(4个“+”);当同时存在神经—体液调节时,相同时间胃液分泌量最多(9个“+”),由此可知,在头期胃液分泌的两种调节机制中,体液调节效应更大,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二者共同作用效应大于各自单独作用效应之和。‎ 答案 (1)非特异性 专一 ‎(2)①体液 反馈调节 ②神经递质 ‎(3)①神经 ②确定在假饲条件下胃泌素的分泌量 ③体液 ④神经-体液 大于 考点扫描 命题规律 备考指南 ‎1.激素的来源、种类及作用特点(五年三考)‎ ‎2.几种主要激素(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的生理功能(五年十四考)‎ ‎3.激素分泌的调节及激素调节动物生理实验(五年七考)‎ ‎4.脊椎动物激素的应用(五年六考)‎ ‎1.考查激素与酶的区别及激素调节特点。‎ ‎2.考查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激素的种类、作用。‎ ‎3.考查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负反馈调节。‎ ‎4.结合具体案例考查激素调节的应用及实验探究。‎ ‎1.列表就来源、化学本质、作用等内容比较激素和酶。‎ ‎2.列表比较人体八种内分泌腺所分泌激素种类、作用、靶器官等予以比较。‎ ‎3.比较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并举例说明两种调节的内在关系。‎ ‎4.归纳动物激素调节生理实验及其注意事项。‎ 专题十七 免疫调节 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调节与功能 ‎1.(2015·福建卷,2)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解析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依题意患者体内过度激活的效应T细胞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死亡而发病应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少,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应低于正常水平,B错误;效应T细胞直接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C错误;免疫增量剂促进T细胞增殖将导致效应T细胞数目增多,继而加重病情,D错误。‎ 答案 A ‎2.(2015·天津卷,2)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解析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中等。鸡霍乱病原菌能引起鸡产生特异性免疫过程,所以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原,A错误;在选择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的,是本来就存在的,而选择是定向的,第一次注射前,鸡中本来就存在抗性个体和非抗性个体,注射鸡霍乱病原菌后选择了抗性的个体,故抗性个体并非鸡霍乱病原菌诱导产生,B错误;第一次注射后,在抗原的刺激下,鸡体内产生了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及记忆细胞,记忆细胞能长期记忆抗原特征,当第二次注射后,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并产生抗体,C正确;第二次注射时,注射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原,会引起鸡体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只是死亡的鸡免疫能力弱,没有清除鸡霍乱病原菌,D错误。‎ 答案 C ‎3.(2015·浙江卷,1)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B.艾滋病主要是通过唾液、食物和昆虫传播的 C.HIV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 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教材中艾滋病的介绍等知识点,‎ 意在考查基本概念的理解和逻辑分析推理能力,难度适中。艾滋病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需要逆转录酶将RNA逆转录成DNA,然后插入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的DNA上,所以可用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来治疗艾滋病,A正确;艾滋病病毒是通过体液接触传播,不是通过唾液、食物或昆虫传播,B错误;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不能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必需通过逆转录酶将RNA逆转录成DNA,然后插入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的DNA上,C错误;艾滋病病毒主要寄生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所以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都会受到影响,D错误。‎ 答案 A ‎4.(2015·课标卷Ⅱ,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解析 本题通过考查免疫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与理解能力,难度适中。抗体只能在体液中与抗原结合,无法进入细胞内消灭病原体,A错误;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是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B错误;Rous肉瘤病毒感染人的细胞后,能将基因组整合进人的基因组是致癌因子,将其基因组整合进人的基因组,诱发人细胞癌变,属于致癌因子,C错误;人感染HIV后发病程度与病毒浓度呈正相关,与T细胞数量呈负相关,D正确。‎ 答案 D ‎5.(2014·全国卷,3)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解析 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后,可参与细胞免疫而形成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靶细胞可以为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故A项和B项正确;造血干细胞产生的淋巴细胞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发育成熟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C项正确;体液免疫过程中,T淋巴细胞除了能给B细胞呈递活化信号外,而且能释放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进一步大量增殖,从而增强对抗原的免疫清除,故D项错误。‎ 答案 D ‎6.(2013·海南卷)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 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 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解析 非特异性免疫属于先天性的,能够遗传,如皮肤和黏膜的免疫。过敏反应是免疫过强,如花粉过敏,具有特异性,B错误;记忆细胞属于特异性免疫产生的,C错误;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D错误。‎ 答案 A 考点二 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学应用及免疫实验探究 ‎1.(2015·北京卷,1)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  )‎ A.由T淋巴细胞产生 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 C.可裂解乙肝病毒 D.可被蛋白酶水解 解析 抗体是由浆细胞(或称效应B细胞)产生,而非T淋巴细胞产生,A错误。抗体针对一种特定的抗原,能与这种抗原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B错误。抗体与抗原结合,使得抗原失去感染宿主细胞的能力,并最终被吞噬细胞所吞噬,但它本身并不能裂解病毒或细菌,C错误,效应T细胞可以让靶细胞裂解。所有的抗体的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它会被蛋白酶所水解,D正确。‎ 答案 D ‎2.(2014·天津卷,6)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 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 解析 由图可知,物质a可刺激机体产生抗a抗体,而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说明物质a可以作为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A正确;抗a抗体与物质a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被吞噬细胞吞噬,B错误;抗体所参与的免疫属于体液免疫,C正确;由于抗a抗体与乙酰胆碱竞争AChR受体,所以患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D正确。‎ 答案 B ‎3.(2012·北京理综,4)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 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动物免疫的相关知识。培养瓶中加入的细胞分别是被LCM病毒感染的小鼠体内分离出来的淋巴细胞和被该病毒感染的51Cr标记的同种小鼠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的是上清液中51Cr释放量,可判断51Cr提标记细胞破裂后释放出来的,所以被LCM病毒感染的51Cr细胞可看作效应T淋巴细胞作用的靶细胞,该细胞裂解是效应T淋巴细胞作用的结果,所以该实验说明了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4.(2015·山东卷,25)在维持机体稳态中,消化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人胃肠道的部分神经支配示意图如右。‎ ‎(1)兴奋沿神经a传到末梢,引起末梢内的________释放神经递质。该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结合后,使下一神经元兴奋,进而引起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图中b处的突触结构包括突触前膜、________和突触后膜。‎ ‎(2)食物经胃肠道消化吸收,使血糖浓度增加,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________,导致血糖浓度降低,维持血糖稳定。‎ ‎(3)严重腹泻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位于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刺激产生兴奋,该兴奋一方面传至________,‎ 引起口渴感;另一方面可使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从而促进________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4)过敏性胃肠炎是由于在过敏原的刺激下,________细胞产生大量抗体,该抗体与再次侵入机体的同种过敏原结合,引起胃肠道过敏反应。‎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较容易。(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由突触完成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兴奋传递的过程是:兴奋沿神经元的轴突传到神经末梢,引起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通过突触前膜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2)人和动物进食后,经肠消化吸收,使血糖浓度升高,该变化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3)当人严重腹泻失水过多(或者吃的食物过咸、饮水不足),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该兴奋一方面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另一方面,促使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4)过敏原侵入机体后,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也称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若前者合成分泌的抗体吸附在消化道、呼吸道、皮下组织等处,当同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后,即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过敏反应。‎ 答案 (1)突触小泡 受体 突触间隙 (2)胰岛素 ‎(3)下丘脑 大脑皮层 肾小管 (4)浆(或效应B细胞)‎ ‎5.(2014·课标Ⅱ卷,30)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__________因子,‎ 受到抗原刺激的__________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__________,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解析 (1)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2)效应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使之裂解死亡。(3)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淋巴因子,使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的功能就是产生抗体,抗体再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答案 (1)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2)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 ‎(3)淋巴 B 抗体 考点扫描 命题规律 备考指南 ‎1.免疫细胞的起源、分化及非特异性免疫(五年七考)‎ ‎2.特异性免疫(五年十二考)‎ ‎3.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学应用(五年九考)‎ ‎4.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反应等问题(五年四考)‎ ‎1.考查免疫系统的组成,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2.考查非特异性免疫及其特点。‎ ‎3.结合免疫过程模型,着重考查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4.以过敏反应、自身免疫、艾滋病为载体,考查三类免疫失调病。‎ ‎5.考查免疫相关实验探究 ‎1.梳理免疫细胞、免疫器官与免疫物质。‎ ‎2.列表比较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3.列表归纳比较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与联系。‎ ‎4.熟练把握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模型。‎ ‎5.列举实例感悟三类免疫失调病。‎ 专题十八 植物的激素调节 考点一 生长素的发现与作用 ‎1.(2015·山东卷,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 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解析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的应用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较小。脱落酸的作用是促进叶和果实的脱落,A错误;赤霉素可解除种子和块茎的休眠,B错误;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促进果实的成熟,C正确;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未授粉的雌蕊发育为无籽果实,但不能得到多倍体,D错误。‎ 答案 C ‎2.(2015·江苏卷,8)瓶插鲜花鲜重的变化与衰败相关,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下图为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插花鲜重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 B.蔗糖可为花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底物 C.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 D.第5天花中脱落酸的含量应该是清水组最低 解析 本题通过考查蔗糖与细胞分裂素对插花衰败的影响实验结果分析,意在考查理解能力、分析实验结果获取结论的能力。难度适中。A、C项对,分析坐标曲线可知,4天后加入蔗糖或细胞分裂素鲜重累计增加率都比对照组(清水中)高,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高,说明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同时添加效果更好;B项对,蔗糖被细胞吸收后可转化成果糖和葡萄糖,葡萄糖是细胞呼吸的底物;D项错,第五天清水组鲜重累计增加率最低此时脱落酸含量应相对较高。‎ 答案 D ‎3.(2014·全国卷,5)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  )‎ 解析 A项、C项和D项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由于云母片插入胚芽鞘尖端的阻挡作用,生长素均不能发生横向运输,无法使其在琼脂块中分布不均匀。B项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先发生横向运输,然后纵向运输到尖端以下的不同的琼脂块中,再通过测定不同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的大小,即可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故选B。‎ 答案 B ‎4.(2014·浙江卷,2)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解析 以第一幅图IAA浓度为0时为对照,低于100%的长度即为抑制生长,显然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浓度下主根的长度均低于100%,A正确;以第二幅图IAA溶液浓度为0时的每株侧根数为对照,IAA溶液超过一定的浓度对于侧根的诱导起抑制作用,B项正确;参照第三幅图中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方向,若除去部分芽和幼叶,则地上向根部运输的IAA量会减少,此时运输到根部的IAA将会低于第二幅图的对照组,由此图可知,当施用IAA浓度低于0时对于侧根的诱导呈下降趋势,即导致侧根数目减少,C项错误;对照前2幅图中IAA浓度为0和10-4mol·L-1分析,未施用IAA的植株主根长、侧根数少,D项正确。‎ 答案 C ‎5.(2013·安徽卷,5)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  )‎ 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D.胚芽鞘会向光源生长 解析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F.W.Went,1903—?)在实验中,把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以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并将这块琼脂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鞘会向放琼脂小块一侧弯曲,将空白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由此说明,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答案 B 考点二 其他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 ‎1.(2015·浙江卷,3)不同处理对某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处理 结果 ‎ 完整植株 雌、雄株各占一半 ‎ 去部分根 雄株占多数 去部分根+施用细胞分裂素 雌株占多数 ‎ 去部分叶 雌株占多数 去部分叶+施用赤霉素 雄株占多数 A.根产生的赤霉素能促进雌株形成 B.叶产生了促进雌株形成的细胞分裂素 C.若对完整植株施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雌株数量增多 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性别分化的作用是不相互对抗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生命活动等知识点,意在考查信息获取和实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根据表格信息,则可表明细胞分裂素会影响该植物朝向雌性发展,所以去掉根后导致雄株占多数;又因为去掉部分叶后雌株占多数,去部分叶后施用赤霉素导致雄株占多数,以上实验结果说明赤霉素会影响该植物朝向雄株发展,所以去掉叶后导致雌株占多数。综合上述结果可知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共同调节该植物的性别分化,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对抗的关系,所以答案选C。‎ 答案 C ‎2.(2015·课标卷Ⅰ,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A正确;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也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B正确;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敏感,老细胞对生长素比较迟钝,C错误;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 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D正确。‎ 答案 C ‎3.(2013·天津理综,6)下图为生长素(IAA)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图中GA1、GA8、GA20、GA29是四种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1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若图中酶1或酶2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相应的生化反应受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去顶芽豌豆幼苗外施适宜浓度IAA ,该植株茎内GA1的合成可恢复正常 ‎ B.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的顶芽,该植株较正常植株矮 C.对酶1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该植株可恢复正常植株高度 D.酶2基因突变的豌豆,其植株较正常植株高 解析 GA1的合成需IAA的促进,去顶芽豌豆幼苗缺乏IAA,GA1合成较少,在外施IAA后,GA1的合成可恢复正常,A项正确;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的顶芽后,该植株顶芽处产生的生长素因不能运走而积累,导致顶芽生长受抑制,B项正确;酶1催化GA20到GA1的过程,酶1基因突变后,该反应受阻,加入GA20后,不能合成GA1,该植株不能恢复正常植株高度,C项错误;酶2基因突变导致GA1生成GA8的反应受阻,GA1含量较正常植株高,D项正确。‎ 答案 C ‎ 4.(2012·安微理综,6)留树保鲜是通过延迟采收保持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喷施赤霉素和2,4-D对留树保鲜柑橘的落果率和果实内源脱落酸含量的影响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喷施赤霉素和2,4-D能有效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 B.留树保鲜过程中赤霉素与2,4-D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 C.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延缓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 D.赤霉素、2,4-D与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 解析 由留树天数和落果率的曲线信息可获知,随天数延长,落果率逐渐升高,且落果率由低到高的顺序为:赤霉素+2,4-D<2,4-D<赤霉素<清水,故A和B都正确;由留树天数和脱落酸含量的曲线信息可获知,脱落酸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清水>赤霉素>2,4-D>赤霉素+2,4-D,故C正确;赤霉素、2,4-D能防止落果,脱落酸促进落果,赤霉素、2,4-D二者与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有拮抗作用,D不正确。‎ 答案 D ‎ 考点三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相关实验探究 ‎1.(2013·广东理综,4)如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 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 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 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 解析 从题图可以看出,去顶芽植株的主根长度比正常植株的主根长度短,去顶芽不能促进主根生长,A项错误;去掉顶芽后根尖也能合成生长素,B项错误;生长素由顶芽向下运输为极性运输,C项错误;而去顶芽植株用外源生长素处理后其主根长度和正常植株的主根长度相同,说明外源生长素能替代生长素促进主根的生长,D项正确。‎ 答案 D ‎2.(2015·四川卷,10)植物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IA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有人以豌豆完整植株为对照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并在切口涂抹IAA处理后,定时测定侧芽长度,见下左图;‎ 实验二:用14CO2饲喂叶片,测定去顶8 h时侧芽附近14C放射性强度和IAA含量,见下右图。‎ ‎(1)IA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的分子,顶芽合成的IAA通过________方式向下运输。‎ ‎(2)实验一中,去顶32 h时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其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中,14CO2进入叶绿体后,首先能检测到含‎14C的有机物是________,该物质被还原成糖类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_。a、b两组侧芽附近‎14C信号强度差异明显,说明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________。‎ ‎(4)综合两个实验的数据推测,去顶8 h时I组和Ⅲ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关系为:Ⅰ组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Ⅲ组;去顶8 h时Ⅱ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Ⅰ组,请对此结果提出合理的假设: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调节和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理解能力,判断分析能力和识图能力,难度适中。(1)IA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分子,顶芽合成的IA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向下运输。(2)Ⅱ组与Ⅲ组的自变量为去顶后切口是否涂抹IAA,结果32h后涂抹了IAA的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说明涂抹的IAA运输到侧芽附近,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3)CO2进入叶绿体后首先进行CO2的固定,和1分子C5结合生成2分子C3,所以14CO2进入叶绿体后,首先能检测到含‎14C的有机物是C3,而C3参与C3的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a组和b组的自变量为是否去顶,结果两组的IAA含量基本相同而‎14C信号相对强度差异明显,b组(去顶组)‎14C信号相对强度明显大于a组(未去顶组),说明去顶后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多,同时也说明了是否去顶对IAA的含量没有明显影响。(4)由(3)已知是否去顶对IAA的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则I组侧芽附近IAA的含量应等于Ⅲ组。同时综合分析,也可推知Ⅰ组和Ⅱ组的侧芽附近IAA含量没有明显差异,二者侧芽长度的明显差异应该是因为去顶芽后光合产物分配到侧芽更多,有利于侧芽的生长。‎ 答案 (1)信号 主动运输 ‎(2)涂抹的IAA运输到侧芽附近,高浓度的IAA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3)三碳化合物(C3) ATP和[H] 增多 ‎(4)等于 Ⅱ组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多,促进侧芽的生长 ‎3.(2014·北京卷,29)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图1)。‎ 图1‎ 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 d,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 d,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2。‎ 图2‎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的分子。‎ ‎(2)本实验中,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________通过的情况下,起到________的作用。用激素处理时应将IAA加在________(填“培养液中”或“茎芽尖端”)‎ ‎(3)图2数据显示,GA3和IAA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都表现出________作用,GA3的这种作用更为显著。‎ ‎(4)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和________增加的结果。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GA3诱导的茎芽伸长生长被抑制了54%,说明GA3影响茎芽伸长生长的方式是________。‎ ‎(5)从图2中B组(或C组)的数据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______倍、IAA单独处理的________倍,由此可以推测GA3和IAA在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上存在__________的关系。‎ ‎(6)A组数据未显示出GA3和IAA具有上述关系,原因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________的量较高。‎ 解析 (1)植物激素的作用是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是一种信息分子;(2)滤膜具有一定的通透性,既能透气,满足植物细胞呼吸对氧的需求,又能阻止细菌等透过,‎ 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生长素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到形态学下端,应将IAA加在茎芽顶端。(3)据图信息可知,与不加激素的对照组相比,加GA3和IAA的实验组,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明显大于对照组,可见二者都表现出促进作用。(4)植物伸长生长既可以通过细胞数量增多,也可以通过细胞伸长完成,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即抑制细胞分裂,茎芽生长被抑制54%,而不是100%,说明GA3影响茎芽生长的方式包括细胞伸长和细胞数量的增多。(5)B组:(13.0-4.0)/(6.5-4.0)=3.6,(13.0-4.0)/(4.5-4.0)=18,C组:(10.0-4.0)/(6.0-4.0)=3,(10.0-4.0)/(4.1-4.0)=60。(6)A组培养时间仅一天,最可能原因是植物自身内源ⅠAA含量较高。‎ 答案 (1)信息 (2)气体 防止污染 茎芽尖端 (3)促进 (4)细胞长度 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 (5)3.6(3) 18(60) 协同 (6)内源IAA 考点扫描 命题规律 备考指南 ‎1.生长素发现经典实验探究(五年六考)‎ ‎2.生长素作用及两重性(五年九考)‎ ‎3.其他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五年十一考)‎ ‎4.植物激素调节相关实验探究(五年十考)‎ ‎1.再现生长素发现经典实验考查实验现象、结果、结论及对照实验设置。‎ ‎2.着重考查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特点及不同植物、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问题。‎ ‎3.考查其他四类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及相关调节剂在生产中的应用。‎ ‎4.侧重考查植物激素运输作用及两重性,不同激素间拮抗关系、协调关系实验探究。‎ ‎1.列表分类梳理生长素发现几个重要经典实验,着重归纳对照实验设置及结果与结论的对应。‎ ‎2.结合生长素作用两重性曲线模型及不同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曲线模型,分析生长素作用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列表归纳五大类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主要作用,对应生长调节剂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4.归纳植物激素实验手段、方法、对照实验设置,实验结论推导等常见实验。‎ 专题十九 种群与群落 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1.(2015·江苏卷,13)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1个计数室 B.计数室的容积为‎1 mm×‎1 mm×‎‎0.1 mm C.盖盖玻片之前,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 D.计数时,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意在考查考生识记、理解与运用能力。难度适中。1 mm×1 mm×0.1 mm方格的计数板,有两个计数室A项错,B项对;C项错,滴加样液时,采用的是“渗入法”,滴之前,先将盖片盖住计数室;D项错,计数时对压在方格四条线上的细胞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细胞。‎ 答案 B ‎2.(2015·四川卷,7)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 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 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了群落的种间关系、空间结构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考查综合分析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识图能力,难度适中。由坐标曲线图分析可知,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加,禾草植物的生物量变化不大,而非禾草植物的生物量明显下降,有利于禾草植物的生长,禾草植物与非禾草植物之间的竞争将减弱,A错误;由坐标柱形图分析可知,距离石头越远蜥蜴的个体平均数越小,可推测出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越不便于隐蔽,而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B正确;距离石头的远近属于群落水平结构,C正确;草地上的石头越多蜥蜴就越多,蝗虫数量越少,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更有益的部分,D正确。‎ 答案 A ‎3.(2015·北京卷,4)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7个‎10 m×‎10 m的观测点,‎ 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处理区 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 定时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增加35‎ 驱走大蚂蚁 增加70‎ 不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减少10‎ 驱走大蚂蚁 减少2‎ 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 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解析 不驱走大蚂蚁比驱走大蚂蚁,在定时灌溉或不灌溉的情况下,小蚂蚁出现率都有所降低,可以得出大蚂蚁和小蚂蚁在食物上的竞争较强,进而可以得出大蚂蚁抑制小蚂蚁数量的增长,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A错误,C正确。驱走大蚂蚁,定时灌溉,小蚂蚁出现率增加,不灌溉,小蚂蚁出现率减少,可以得出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D正确。本实验对实验数据的采集方法是“7个10 m×10 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属于样方法,B正确。‎ 答案 A ‎4.(2014·浙江卷,4)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解析 环境容纳量是指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也就是说环境中的种群数量有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故A错误;环境条件若改变,环境容纳量也会改变,而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B正确;理想条件下为“J”型增长,无环境容纳量,C项错误;自然条件下,冬季植食动物的食物减少,其环境容纳量会变小,故D错误。‎ 答案 B ‎5.(2014·福建卷,3)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 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解析 分析图示曲线可知,1972年北点地梅种群密度比1975年的大,个体间生存斗争也剧烈,A错误;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种群数量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幼苗至成熟植物阶段,即前一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后一阶段的死亡率,B正确;统计种群密度时,不应舍弃所得数据,C错误;从5年数据可看到,种群密度每年都在下降,D错误。‎ 答案 B ‎6.(2013·全国课标卷Ⅰ,5)某农场面积为140 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 hm2 ‎ C.黑线姬鼠的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 解析 对生态学部分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考查。涉及到种群密度调查,群落中生物数量变化规律,群落丰富度的概念,营养结构和能量传递的问题。重点是种群密度与群落丰富度两个概念的区别,种群密度突出单位空间内某种生物的个体数量,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的多少,而不是种群数量的上升和下降。‎ 答案 C ‎7.(2012·海南单科,21)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随机取样 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 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相关知识。用样方法取样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随机取样,这样可避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②各个生长期的个体都要统计。A正确、B错误。③要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D正确。根据样方法获得的数据可以对该植物种群的种群密度进行估算。‎ 答案 B ‎8.(2013·山东卷,26)稻田中除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 样方编号 ‎1‎ ‎2‎ ‎3‎ ‎4‎ ‎5‎ ‎6‎ 样方面积/m2‎ ‎1‎ ‎1‎ ‎1‎ ‎1‎ ‎1‎ ‎1‎ 田螺数量/只 ‎15‎ ‎18‎ ‎15‎ ‎19‎ ‎15‎ ‎14‎ ‎(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____。根据上面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只/m2。‎ ‎(2)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下图中曲线________(填“Ⅰ”或“Ⅱ”)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________点时收益最大。‎ ‎ (3)如在适当时间将鸭引入稻田,鸭能以稻田中的杂草、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从而可以减少________使用,减轻环境污染。稻田生态系统中________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________以促进水稻的生长。‎ 解析 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关键是做到随机取样;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计算出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再取平均值:(15+18+15+19+15+14)/6=16(只/m2)。(2)有害生物的密度越低,需要的防治成本越高,但作物价值的最大值是一定的,故曲线Ⅰ表示防治成本,曲线Ⅱ表示作物价值;两曲线的差值越大,则收益越大。(3)进行生物防治以后,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减轻环境污染;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够将鸭粪分解成水稻所需要的无机物,促进水稻的生长。‎ 答案 (1)随机取样 16 (2)Ⅰ B (3)农药 分解者(或细菌、真菌等) 无机物 考点二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1.(2015·浙江卷,5)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 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和群落演替等知识点,意在考查基本概念理解和逻辑分析推理能力。难度较小。沙漠上的一个灌木群落在生长进程中的分布型改变会导致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A正确;这种改变过程中没有涉及一种生物取代另一种生物,一种群落类型取代另一种群落类型,不属于群落演替,B错误;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引起的,C正确;幼小和小灌木的集群分布,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有关,D正确。‎ 答案 B ‎2.(2015·课标卷Ⅰ,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群落演替,考查识别和理解能力,难度较低。灌木阶段中灌木的生长起到了遮阴、避风等作用,同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食物,所以灌木阶段的物种的丰富度要大于草本阶段的丰富度,故A错误;由于灌木比草本植物更为高大,因此无论从垂直结构上还是从水平结构上看,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更复杂,B 错误;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物种更加多样化使得群落结构较为稳定,群落自我调节能力更强,C错误;草本阶段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土壤的通气性越来越好,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D正确。‎ 答案 D ‎3.(2015·海南卷,22)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 B.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C.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 D.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 解析 本题考查群落,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考查知识的识记,难度小。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A正确;森林群落在垂直结构上至上而下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错误;森林群落在物种丰富,食物链食物网复杂,具有互利共生、捕食、竞争等种间关系,C正确;群落中,植物作为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供给动植物及微生物利用,D正确。‎ 答案 B ‎4.(2014·江苏卷,5)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解析 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为一个种群,A正确。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B正确。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的组成仍处在动态变化中,C错误。由于外界条件的不同及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往往会在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 答案 C ‎5.(2014·广东卷,6)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 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 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 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 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 解析 据图可知,幼虫密度随时间出现周期性波动,A正确;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松针的长度和松树的代谢活动,不能确定摄食是否改变落叶松的丰富度,B错误;由于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活动能力较弱,活动范围较小,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正确;据图可知幼虫先增后减,而松针长度先减后增,表明幼虫对松针的长度的影响有滞后性,D正确。‎ 答案 B ‎6.(2014·课标卷Ⅰ,6)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 解析 稻田中青蛙增加抑制病毒传播,原因是青蛙捕食稻飞虱,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A项正确;水稻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是竞争关系,B项错误;病毒V和水稻之间是寄生的关系,与青蛙无直接关系,C、D项错误。‎ 答案 A ‎7.(2013·海南卷,24)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解析 甲地因森林火灾引起的植被受损,其实并没有彻底消灭植物和破坏土壤结构,而乙地火山原因导致植被彻底被破坏,所以两地的群落演替应为不同类型,故A错误。‎ 答案 A ‎8.(2013·江苏卷,10)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 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边坡 处理方式 植物被覆盖率/%‎ 小型土壤动物 物种数 个体数 甲 种植植物 ‎97‎ ‎37‎ ‎260‎ ‎19.8‎ 乙 不干预 ‎8‎ ‎9‎ ‎28‎ ‎11.9‎ 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B.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 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 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 解析 种植植物与不干预相比,生物数量及种类都明显提高,因此移栽植物会提高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A错误;种植植物后小型土壤动物明显增多,B正确;边坡甲实验时没有移栽乔木,但也有可能发生群落的演替自然长出乔木,C错误;群落演替过程达到相对稳定阶段后不会再继续加剧,D错误。‎ 答案 B ‎9.(2014·课标卷Ⅰ,30)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解析 (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而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 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次生演替有土壤条件,保留了种子,有利于植物的繁殖,演替速度快,而初生演替植物生活条件贫瘠不利于繁殖,演替速度较慢。故人的作用会加速演替的速度。(3)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由于人类过度开垦,破坏了土壤表土层及耕作层的结构,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自然环境本身变得干燥,会向荒漠化方向演替,所以演替的方向未发生改变。‎ 答案 (1)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2)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 ‎(3)变快 未发生改变 ‎10.(2014·四川卷,9)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3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福寿螺属于________,它和鸭舌草之间构成________关系。‎ ‎(3)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______死亡率,高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__________型增长。‎ ‎(4)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________演替,时间足够长,最可能演替为以__________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 ‎(5)若实验结束后除去福寿螺和杂草,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稳定性将降低。‎ 解析 (1)根据题干和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福寿螺的密度,因变量是几种生物的日均增长率,水花生属于植物,其种群密度的调查所用的取样方法常用的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2)福寿螺以水生植物为食,属于第二营养级,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由图可知,福寿螺的种群密度越大,鸭舌草的日均增长率越小,因此推测它们之间是捕食关系。(3)中密度的福寿螺日均增长率为正值,处于增长状态,因此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高密度的水花生存在天敌,其种群数量呈现“S”型增长。(4)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此时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由数据可知狐尾草的增长率最大,最可能成为优势种。(5)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由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来决定,除去福寿螺和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下降,此时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将降低。‎ 答案 (1)福寿螺的密度 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消费者 捕食 (3)大于 S (4)次生 狐尾草 (5)抵抗力 ‎11.(2013·新课标卷Ⅰ,32)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一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类数/株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_______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________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 ‎(2)在有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生态系统。‎ ‎(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________(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该地是因为过度砍伐造成的森林破坏,所以土壤没变,土壤中会留下原来植物的种子和根系,所以只能是次生演替。‎ ‎(2)上述群落中草丛群落生物种类最少,营养结构最简单,遭到破坏后最容易恢复,常绿阔叶林群落生物种类最多,营养结构最复杂,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最强。(3)植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场所,动物随植物分层而分层,所以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 答案 (1)次生 土壤 (2)草丛 常绿阔叶林 (3)复杂 植物的种类数多并且有较为复杂的分层现象,能为动物提供复杂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 考点扫描 命题规律 备考指南 ‎1.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2.种群数量的两种增长模式及特点。‎ ‎3.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4.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及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 ‎1.考查种群内各项特征及其内在关系。‎ ‎2.结合曲线模型或图表信息考查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及相关应用。‎ ‎3.结合实例考查群落的垂直结构、及群落的演替。‎ ‎4.结合具体实例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 ‎5.结合实例考查样方法、标志重捕法估计种群密度及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探究方法。‎ ‎1.以种群最基本数量特征——种群密度为核心,串通辐射其他特征,找出其内在关系。‎ ‎2.就成因、特点、有无K值、增长率、增长速率等项目内容,列表比较“J”型曲线与“S”型曲线。‎ ‎3.列表比较群落的种间关系并分别列举实例。‎ ‎4.列表比较群落的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 ‎5.举例说明群落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并指明其影响因素。‎ 专题二十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 ‎1.(2015·江苏卷,9)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C.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 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生物学现象的能力。难度适中。A项错,调查蜘蛛一般采取吸虫器等距取样;B项对,杂食性动物由于食物来源丰富,食物网上某种群,数量变化会小于其他单一食性的鸟类;C项错,密闭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合理搭配;D项错,‎ 一旦周围的光线、温度和湿度发生了变化变色龙,就随之改变体色与环境颜色保持一致,主要是避免被敌害发现。‎ 答案 B ‎2.(2015·福建卷,4)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 357( J·m-2·a-1)‎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该食物网中最长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为第五营养级,A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为某一营养级同化量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之比,(3 780+4 200)/31 920=25%,B正确;太阳鱼同化量(1 483)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散失,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储存在太阳鱼的有机物中。太阳鱼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另一部分则被鲈鱼摄入,故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应小于1 483-126=1 357,C错误;该食物网中的生物缺少分解者与无机环境,不能构成生态系统,D错误。‎ 答案 B ‎3.(2013·江苏,24)将江苏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7月20日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的处理,3次重复,每隔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见下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多选)(  )‎ A.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应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 B.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 C.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 d,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上移趋势 D.从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性微生物 解析 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土壤微生物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由题图可知,土埋后秸秆残留量最少,A项正确;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B项正确。如果处理时间提前30天,处理时间段温度高,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速度快,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下降趋势,C项错误。从图中看出,堆放处理的比水泡处理的秸秆残留量多,说明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低于厌氧性微生物,D项错误。‎ 答案 AB ‎4.(2015·安徽卷,29)果园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管理。‎ ‎(1)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如用信息素(E)2壬烯醇诱捕害虫丽金龟,可破坏其种群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对板栗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了连续5年的检测,结果如图。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年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于果树的营养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不对果园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草木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本与灌木混生等阶段的演替。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考查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1)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如用性信息素(E)2壬烯醇诱捕害虫丽金龟,可通过干扰雌雄虫间正常交尾而破坏其种群性别比例,从而降低出生率。(2)根据图示可以看出:随着栗瘿蜂的数量增长,长尾小蜂的数量也增长,而栗瘿蜂的数量先下降,长尾小蜂的数量随后也出现下降,所以二者的种间关系应该是捕食。(3)每年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于果树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 其余的能量去处还有:在果树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被分解者分解和未分解的残枝败叶。(4)在草本和灌木混生阶段,由于灌木比草本植物更为高大,剥夺了草本植物的阳光从而导致一年生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竞争中被淘汰,所以在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生长。‎ 答案 (1)性别比例 (2)捕食 (3)在果树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被分解者分解和未分解的残枝败叶 (4)一年生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竞争中被淘汰 ‎5.(2013·大纲全国理综,33)某一池塘中有三个优势种群,分别是鳙鱼、浮游动物A和浮游植物B,其中鳙鱼以浮游动物A为食,浮游动物A以浮游植物B为食。‎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池塘鳙鱼的产量,采取向池塘中施肥和捕捞小型野杂鱼等措施,其中施肥的作用是直接提高________的种群数量。捕捞野杂鱼的作用是降低其与鳙鱼对________、________和空间等资源的竞争。‎ ‎(2)若大量捕捞使池塘中的鳙鱼数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会导致________的种群数量迅速下降。‎ ‎(3)若池塘施肥过量,一段时间后,池塘内上述三个优势种群消失了两个,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____________。再经过一段时间后,仅存的一个优势种群也基本消失,而另一类生物如微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变黑发臭,该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 解析 (1)当水温、无机盐、光照等条件适宜时,浮游植物可大量繁殖,因此施肥可直接提高浮游植物B的种群数量。其他野杂鱼和鳙鱼之间是竞争关系,因此捕捞野杂鱼能降低其与鳙鱼对食物、氧气、生存空间等资源的竞争。(2)这三个种群构成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B→浮游动物A→鳙鱼,大量捕捞鳙鱼使其数量减少,浮游动物A因天敌数量减少而增加,浮游植物B因天敌数量增加而减少。‎ ‎(3)由于施肥过量,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水的透明度降低,使得阳光难以穿透水层,影响下层植物的光合作用,浮游植物B呼吸作用相应增强,会使水中溶解氧减少,造成浮游动物A和鳙鱼死亡。动植物死亡后,水中的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大量繁殖,产生有害气体,使水体发黑变臭,这些厌氧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答案 (1)浮游植物B 食物 氧气(或溶解氧) (2)浮游植物B (3)浮游动物A和鳙鱼 氧气(或溶解氧) 分解者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功能 ‎1.(2015·海南卷,25)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考查知识的识记及理解能力,难度较小。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A正确;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动物和植物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分解者所需的能量来自各营养级生物储存的能量,B正确;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都来源于太阳,通过生产者的固定将能量流入生态系统,经过食物链食物网能量逐渐散失,不能重复利用,所以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C正确;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去向有自身的呼吸,流入下一营养级,残枝败叶流向分解者,D错误。‎ 答案 D ‎2.(2015·天津卷,1)右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关系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较小。根据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可以判断出,甲是个体、乙是种群、丙是群落、丁是生态系统。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A错误;在自然环境中种群的增长往往呈S型增长,达到K值即环境容纳量后,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数量在K值附近呈现波动,B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群落根据功能划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错误;生态系统是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所以其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的影响,D正确。‎ 答案 D ‎3.(2014·天津卷,3)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 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解析 信息传递普遍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正确;图a和b中的动、植物的种类不确定,无法判断两图中有几个营养级,B错误;城市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具有自我调节能力,C错误;图b中人的数量明显多于植物的量,应有外界能量流入,D错误。‎ 答案 A ‎4.(2014·海南卷,17)用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数量构建的金字塔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在某一栎林中,第一营养级生物为栎树,第二营养级生物为昆虫,第三营养级生物为蛙、蜥蜴和鸟,第四营养级生物为蛇。该栎林数量金字塔的示意图是(  )‎ 解析 在数量金字塔中昆虫的数量远远大于栎树的数量,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小于昆虫的数量,第四营养级的数量小于第三营养级的数量,故选B。‎ 答案 B ‎5.(2013·四川理综,6)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解析 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间的信息传递可调整种间关系,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A正确;防治稻田害虫,有利于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从而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故B错误;精耕稻田的群落演替受人为因素制约,弃耕稻田的群落演替是自然演替,二者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不同,C 选项正确;性外激素诱捕卷叶螟可增加褐飞虱被拟水狼蛛捕食的概率,故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D项正确。‎ 答案 B ‎6.(2015·课标卷Ⅱ,31)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 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 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计算、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及能量流动,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难度适中。(1)该生态系统乙种动物种群密度为550头/250 km2=2.2头/km2;当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此时乙种动物种群密度为500头/250 km2=2头/km2。(2)捕食者数量增加会导致被捕食者数量减少,反之亦然。丙捕食乙,丙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的数量减少;乙捕食甲,乙的数量减少,导致甲的数量增加。(3)乙种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丙种动物属于第三营养级。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大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答案 (1)2.2头/km2 2头/km2 (2)由于乙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增加 (3)大于 ‎7.(2015·课标卷Ⅰ,31)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年龄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________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特征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主要考查识记能力,难度偏低。(1)根据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可以把种群分成增长型(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各年龄期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老年个体多,幼年个体少),根据题目所给数据,可知该种群幼年∶成年∶老年个体比例是1∶1∶1,各年龄期比例适中,因此为稳定型,数量变化趋势是保持稳定。(2)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3)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具有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答案 (1)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1∶1∶1 保持稳定 ‎(2)活动能力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考点三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2015·课标卷Ⅱ,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解析 本题通过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考查学生的识记与理解能力,难度较小。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正确;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能量的输入=输出(散失),B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正确;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稳定,D正确。‎ 答案 B ‎2.(2012·海南,20)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斗争不断增强 B.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 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 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解析 在五年内,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导致种内斗争不断增强,A正确;甲种群引进后,甲的种群密度越来越大,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小,已经影响了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B不正确;因为甲的引进已经导致土著食草鱼类数量的减少,说明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捕食物种甲,投放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抑制甲的蔓延,C不正确;生态系统包括该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和其生存的环境,包括所有生物、底泥、水及阳光等因素,D不正确。‎ 答案 A ‎3.(2015·重庆卷,9)欧洲兔曾被无意携入澳洲大草原,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据题图回答下列问题:‎ 欧洲兔和袋鼠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 ‎(1)0(起始年)→a年,欧洲兔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λ)增长。若起始年种群数量为24只,则a年种群数量Na=________;若不加以防治,将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锐减。‎ ‎(2)a年引入狐狸防治兔灾。据a→b年欧洲兔和袋鼠数量的变化推测:狐狸和袋鼠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 ‎(3)c年控制狐狸数量,并引入仅对欧洲兔致命的黏液瘤病毒后,草原生态系统逐渐恢复稳定。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方式是________。‎ ‎(4)d年后,欧洲兔种群数量回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考查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1)0→a年,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则a年种群数量Na=24λa。由于欧洲兔大量繁殖,大量捕食草,若不加以防治,将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锐减。(2)引入狐狸后,a→b年,欧洲兔数量略微下降,袋鼠数量明显下降,‎ 推测狐狸和袋鼠的种间关系是捕食。(3)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方式是负反馈调节。(4)引入的黏液瘤病毒对欧洲兔进行选择,导致大量个体被淘汰,由于部分个体具有抗性并大量繁殖,d年后,欧洲兔对黏液瘤病毒的抗性增强,欧洲兔种群数量逐渐回升。‎ 答案 (1)24λa 生物多样性 (2)捕食 (3)负反馈调节 ‎(4)欧洲兔对黏液瘤病毒的抗性增强 ‎4.(2014·山东卷,27)‎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_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________和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解析 (1)种群中有益动物的开发和利用,为了能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应在种群数量大于K/2时进行捕获,并使捕获后种群的数量保持在K/2点,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即种群数量处于b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 根据公式:个体总数N∕初次捕获个体数M=重捕个体总数n∕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m,可推出种群个体数N=M×n/m,由于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所以分数中分子不变,分母减小,分数值增大,即种群数量偏高;(2)群落中各种生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叫群落的垂直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是群落演替中的初生演替;(3)从图中能量流动来看,固定太阳能的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A),是能量流动的起点,整个生物部分最终都流向B,说明B是分解者,C、D是消费者;连接生物部分与非生物部分的主要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在食物链A→D→C中,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106/7.5×106×100%=20%。(4)生态系统之所以能抵抗干扰保持原状,取决于自我调节能力或抗污染的自我净化能力,但其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若超过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或抗污染的自我净化能力,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答案 (1)b 偏高 (2)垂直 (群落的)演替(或初生演替) (3)A B(注:两空可颠倒) 20% (4)自我调节能力(或自净能力)‎ 考点四 生态环境保护 ‎1.(2015·江苏卷,22)研究人员在不同季节对一小型湖泊水体进行采样,调查浮游藻类的数量和种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A.温度是影响该水体中藻类种群变化的重要因素 B.如果该水体发生富营养化,藻的种类会有所增加 C.夏季可能是该湖泊中浮游动物种类最多的季节 D.浮游藻类中的氧元素会有10%~20%进入浮游动物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调查结果分析,意在考查分析题意获取信息、理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A项对,温度和空气都是影响该水体中藻类种群变化的重要因素;B项错,由图可知,不同的季节藻类的种类和浓度在发生变化,说明一旦发生水体的富营养化不一定藻的种类增加,有可能是种类减少,而藻的浓度增加;C项对,夏季该湖中浮游植物种类最多,浮游动物可能种类最多;D项错,10‎ ‎~20%的传递效率使用是指能量或者生物量(近似有机物含量)而不是元素,浮游动物的氧元素还可从空气和水中得来。‎ 答案 AC ‎2.(2014·江苏卷,1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 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 解析 捕食者往往捕食老弱病残的个体,可使被捕食者优胜劣汰,使各物种生存能力提高,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A正确;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降低生物多样性,B错误;无经济价值的物种还有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C正确;农田人工生态系统运行的目的是为满足人类的需要,而不是为维持自身的平衡,清除杂草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农作物,D正确。‎ 答案 B ‎3.(2012·江苏单科,24改编)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 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生物多样性的知识。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导致物种濒危和绝灭的重要原因,故A正确;小种群不利于对基因的保存,也就不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故B错;新物种产生需要较长时间,故C正确;人类不恰当地活动,如过度放牧、乱捕滥猎等会超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故D正确。‎ 答案 B ‎4.(2011·江苏生物,20)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 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易地保护 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解析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由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互花米草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后,在与本地物种的竞争中占优势,使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A项正确;小龙虾由日本引入后,在与本地生物的竞争中占优势而大量繁殖并迅速扩散,属于生物入侵,B项错误;麋鹿原产我国,在国内绝迹后,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起来,属于易地保护,C项正确;盐城的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是在其越冬地进行的就地保护,D项正确。‎ 答案 B ‎5.(2015·山东卷,27)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 ‎(1)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调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法。‎ ‎(2)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________点;乙曲线上D、E、F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________点;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________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3)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________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增强。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_______保护。‎ 解析 本题以湿地生态系统为背景,综合考查了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知识,考查学生对教材基本知识的理解能 力和识图能力。(1)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物种的变化是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调查芦苇等植物的种群密度常选用“样方法”。(2)题图中直线p代表t年和t+1年种群数量相等,甲、乙曲线与p直线的交点表明种群数量不变。在p直线以上的点表明种群数量增加,p直线以下的点表明种群数量下降。故甲曲线上B点种群数量增加,乙曲线上F点种群数量不变。a点前,甲曲线代表的生物数量下降,乙曲线代表的生物数量增加,所以甲曲线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3)湿地恢复过程中,首先要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这是由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其他生物都直接或者间接从生产者获得能量。恢复过程中,随着生物种类的增加,食物网逐渐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减弱。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中的就地保护。‎ 答案 (1)水平 样方法 (2)B F 甲 (3)生产者 抵抗力 就地 考点扫描 命题规律 备考指南 ‎1.生态系统的范围及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五年四考)‎ ‎2.食物链、食物网及其种间关系分析(五年九考)‎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五年十一考)‎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机制(五年七考)‎ ‎5.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五年六考)‎ ‎1.结合具体食物网考查食物链计数、食物网中种间关系及各营养级间数量变动关系。‎ ‎2.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及散失,尤其注重考查生态系统的某营养级能量分流问题。‎ ‎3.结合具体食物网进行能量流动计算。‎ ‎4.结合碳循环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其特点。‎ ‎5.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内涵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1.借助具体食物网进行食物链条数计算,食物网种间关系、相关数量变动关系分析,并进行能量流动的计算。‎ ‎2.列表归纳比较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及其特点。‎ ‎3.列举分析生态系统负反馈调节机制并比较生态系统两种稳定性。‎ ‎4.列举比较常见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举例分析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三种价值和四项保护措施。‎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